(完整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

(完整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
(完整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doc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清远市清新县第三小学德育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多为隔代教育,许多

农村儿童多为留守生。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日趋明显,学校重

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

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

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

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面

对21 世纪的挑战,我校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研究”作为养成教育的突破口,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

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课题关键词的界定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

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

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

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

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

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三、理论指导

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的

学习观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 - 心理学家 - 约翰 ?华生在 20 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

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

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

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

样的规律。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心阵

地,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着力点。这一

理论还告诉我们在活动实践中学习锻炼是贯穿于良好习惯养成全

过程的主线。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

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

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

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培养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

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

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一理论启发我们全方位的训练实

践和氛围熏陶,是保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动态持续性的强大势场。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1、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课题组认为,在小学阶段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守纪行为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仪

习惯、劳动习惯和安全意识习惯等。

2、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

3、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基本方法。

4、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

五、研究时间、方法和原则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2009 年 3 月起至2011 年 7 月止。本课题研究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两

年多来,课题组采用的主导方法是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

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辅助方法是调查

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研究原则,取得

了效好的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分析阶段(2009 年 3 月—— 2009 年 10 月)

本阶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完善研究方案,使其更具操作性,并深入开展研究措施的

探讨。

1、建立机制、成立课题组。课题研究的主要指导者是校长白

色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方向;课题组组长是主管德育的林素琴

副校长,负责课题研究总策划,汇总研究成果,撰写主报告;课题

组副组长是政教处副主任张雪霞,负责制定课题研究计划,阶段实施方案、小结。每级两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在

具体研究中,我们强化过程研究和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

2、强化培训,加强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怎么开展,一般有哪

些步骤、具有哪些研究方法,应该积累哪些过程资料。对于我们大

多数教师来说还很陌生。因此,我们首先加强理论的学习,要求课

题组成员认真查阅、学习相关资料,并邀请市教育局教育科的专家

亲临学校进行指导。通过加强学习与培训,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

了理论上依据。

3、调查分析,摸清并掌握情况。为了了解实验班学生行为问

题和行为习惯的现状及特点,课题组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多种方法对实验班师生进行了多次不同角度的调查分析。如运用测

试问卷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对学生中问题行为表现突

出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对家长、教师进行访谈、问卷测查,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情况。通过这些调查分

析,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案进一步修改,并开展了研究措施的探讨,为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具体研究阶段(2009 年 10 月—— 2010 年 8 月)本阶段是具体研究阶段,为了深化课题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和研究水平,学校课题组研究过程的管理,全面督导课题的实施。

1、提供课题研究资源,奠定认知基础。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发现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约是一个量变(认知)——质变(形成)——新

的量变的过程(巩固发展)。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按以上变化规律,

按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统一要求,全面规划的前提下,针对各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分解出子课题,有目的地实施培养计划。

2、借鉴经验,积极尝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不少同仁已经做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校课题组为了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学习他人研究方法,并积极

组织相关课题组成员到顺德蹲点学习、到香港参观学习、交流。通

过借鉴他人研究成果,依据同仁们成功的尝试来拓宽课题的策略研究。

3、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成果。为了使课题研究策略更具有针

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组每月举行一次集体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探讨方法、解决困惑。为了及时

总结经验,课题组每学期进行阶段性小结,每位教师都撰写上交了一篇以上的经验论文,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交流。

4、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科研实效。为了保证课题研究不走过场,人人都能参与,以便取得实效,学校制定了考核方案,把课题

研究的各项工作都纳入考核的范畴,由教师申报,课题组审核、评分,公布。

第三阶段:拓展推广阶段(2010 年 8 月—— 2011 年 7 月)

我们由第一阶段的每级两个实验班及部分教师参与研究,迅速拓展为全体师生参与实验研究,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推向高潮,实现本课题研究效益的最大化。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和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德育工作为主导,少先队工作为龙头,立足于本校实际,发挥社区优势,将课题研究渗透于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社区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 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育网络,通过实践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为学生进一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各项教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同时,课题组在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验资料、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过两年多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开设心

理素质训练课,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学

科渗透,以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校联系,构建学校、教师、学

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等有效途径,有效地矫治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活动

实践为主线,以学生自我教育为着力点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核心,定位各年级的习惯培养目标和内容,分解出子课题。

目标是课题研究的指南,目标清则方向明。我们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为指导,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内容方法,以总目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为主干,层层细化,分解出六个二级目标作为子课题:①小学生守纪行为习惯的培养途径;②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途径;③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④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途径;⑤小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培养途径;⑥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途径。再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横线,分解出各年级子课题的三级指标,如二年级的“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途径”之下,分出具体的细化目标,形成树状目标网络,使抽象的目标变为每个对应的、指向明确的具体行为,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操作,容易获取成功而快乐,再层层落实、及时强化,进一步提高了培养的实效性。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心阵地,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着力点。

教学是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班主任工作是育人的重点,

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花时间、精力最多。课堂、班级是学生成

长的基本环境,学生合作交往的机会最多,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对学生成长发展影响最大。因此,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定要充分利

用这两个中心阵地,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学校资源和学生潜力,使教育科研一体化,完成研究与育人的目标。在研究实践中,课题组摸

索出一套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1、榜样示范策略。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

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大的

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

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老师

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

学生的楷模。例如要求学生要注意卫生保洁,不乱丢果皮纸屑,教

师自己应坚持衣着整洁,注意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和个人卫生。如果发现课室地面有纸屑,就弯下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家长和教材中的榜样,作为示范教材。

2、认知策略。一个人的品行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

构成,因此,我们培养学生好习惯时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对学

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在实验过程中,针

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通过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故事或事例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以及好习惯和坏习惯分别给人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提高学

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养成好习惯打下认识的基础。认知策略

适合在各年段学生中进行,可以通过讲故事,谈话法,讨论法,阅

读指导法,专题教育讲座,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落实。

3、约束督导策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

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

检查评比。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在课题研究中,各年级有侧重

地制定养成教育的训练目标和基本要求,强化对学生一日生活常规的

严格指导。制定并实施了行政、教师、学生轮值考评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同时,由各班班长、卫生委员和文明行

为监督员组成了行为规范监督岗,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学生的言行。学校继续强化了“星级文明班”的评比活动,每天值日教师、大队

部值日队干对各班进行卫生、守纪、两操、礼仪、好人好事及爱护

公物等内容的监督与评比,进一步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遵纪守

法、助人为乐、勤俭廉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强化训练策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朝一夕的

功夫,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

培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反复的强化训练,使学

生在不断巩固中提高。为了达到反复提醒,强化训练的目的,为了

让学生有目标地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2009 年起,政教处就分别以“卫生清洁我讲究”、“仪容仪表我大方”、“文

明用语我会道” 、“拒绝零食我能行”、“勤俭廉洁我践行”、“爱护公物我做到” 为主题狠抓养成教育,每三周一个主题,逐项落实,大队部不定期进行抽查,并以此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大大提

高了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不断巩固中提高,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5、自我教育策略。学校把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融进课堂教学

和班级管理,创设多种机会,使学生自我教育。如,在教学中以4~

6人为一合作小组,通过自学、讨论、比赛、汇报学习情况等途径

让各小组互相评价、记录成绩,下课前结合小组成绩、纪律,评出

优秀合作学习小组,激励友善合作竞争;在下棋、打球、手工制作、

种植等自由活动课中,让学生自由找合作伙伴,下课前评选“谦让、

友好”最佳合作学习伙伴,定期轮换,使每个人都有充分交往合作

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分工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卫生、

劳动、布置班级环境等各项任务,并组织评比,形成你追我赶的良

性竞争,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6、表彰激励策略。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激励策略是指激发人

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

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

程。激励策略有责任激励、理念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

激励和自我激励等。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

内在的动力,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例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星

级文明班评比》、《良好行为习惯星级好少年评比》、《“南粤少

年雏鹰行动”争章活动》等评比活动。并通过落实各项常规评比,

发挥榜样的力量,使班主任在管理时有章可循,学生在行为上有规

可依。如:在“行为养成星级好少年”争星活动中。分为“文明礼

仪星、遵纪守法星、养成进步星、助人为乐星、环保卫士星”共五

星。具体操作:政教处制订详细的评比要求,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

行评议,每班每周分别评选班级“五星”(由班主任自行表扬奖励),再选表现最突出的“一星”,在级组中进行评议,选举出每周级组

“最闪耀一星”,于每周星期五下午将“最闪耀事迹”(书面材料

200字以下)上报政教处。学校将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对获得“五星级好少年” 进行集中表扬、授予星章。并将评比结果列入学生学习成长

档案袋,也作为评选市、县级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等的依据。

将激励机制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三)尊重儿童天性和习惯形成的规律,在活动实践中学习锻炼

是贯穿于良好习惯养成全过程的主线。

喜爱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在群体中活动必然有很多

交往合作的机会,寓教育于活动中,在“玩”中学,心情愉快,最有

成效。习惯是在后天的活动实践中经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养成的。其中,“行”是习惯养成的载体和归宿。因此,开展丰富多彩、

生动活泼的活动实践,能使学生在愉快中“玩”、“做”,受同辈群

体感染,同伴示范,不知有“学”而获取成功,作为主线贯穿于好习

惯形成的全过程。

我们认识到任何实验研究都离不开学校教育活动,教育活动过程

也是学生交往的过程,要将习惯的养成融合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

动中,才能步步落实,全面开花。例如:在“小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培养途径”的研究中,课题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除了按

规定上好劳动与技术课,每天安排学生清洁校园,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清洁街道等劳动实践和公益活动外,更别出心裁,在校园的红棉广场西侧开辟了一块耕作基地,建立了“红领巾耕作基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以基地为平台,开展耕作实践活动。让

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使劳动教育不再只流于空泛的说教。同时,通过翻地、播种、浇水、锄草、施肥、捉虫和采摘等劳作,让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劳动工具,了解农

作物生长的特性和特点,学会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亲身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再如:在研究《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途径》中,

我们以少先队为阵地,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板报、少先队报、手抄报、班会晨会,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展示才能的同时,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安全意识。还有,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法纪安全、绿色环保、爱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落实各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

在活动实践中学习锻炼是尊重儿童天性和习惯形成的规律的一种重要策略,是贯穿于良好习惯养成全过程的主线,

(四)全方位的训练实践和氛围熏陶,是保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动态持续性的强大势场。

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动态持续、不断实践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三几次训练或瞬间完成的。它需要整体、动态、持续不断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不仅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跟踪,更要把活动实践扩展到家庭、社会,扩展到影响行为习惯形

成的一切场所,形成全方位的强大势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时时、处处都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影响。

首先,我们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理事会,印发资料、

教材,更新家教观念;组织家长座谈、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形成良

好行为习惯的意义;宣传发动家长支持、配合。利用校讯通平台及

家长理事会Q群,建立家校联系反馈制度,及时反映孩子在家行为

情况,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填写“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调查表” ,一周一评价激励,使习惯的养成持续又有动力。其次,学校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

育氛围。例如,通过装饰各走廊的消防栓,充分利用楼梯间一些显

眼的空间,以“爱的叮呤”与“温馨劝语”等无声的语言指导学生

的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家、校、社区全方位的训练实践

和氛围熏陶,形成了保持习惯养成动态持续的强大势场,每一个角落都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熏陶,产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

香”,“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的潜移默化效应,刺激持久而高

效,大大提高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效果。

(五)探索个别差异学生的教育,是让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最大

限度地落实到每个学生不可缺少的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们教

育的一贯宗旨。但由于学生的遗传、家庭、个性、经历、努力等的

不同,所以“百人百姓(性),千人千面”。习惯养成也存在个别

差异,课题组树立“不放弃一个差生、不放弃一个教育机会”的观

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尽可能全方位了解这些特殊学生,以个别辅

导训练为主,多法结合,让尽量多的特殊学生矫正不良习惯。如采

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

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

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成因有些是属于家庭因素造成的,课题组在研究中认真做好个案分析,并尽量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实践中,课题组注重家校联动,形成强大的教

育合力。一是继续做好家访工作;二是开好家长会;三是继续举行家

长开放日;四是创新入队仪式;学校专门邀请新队员的家长前来学

校参加孩子的入队仪式,让他们亲手为孩子佩戴鲜艳的红领巾,

让他们见证了孩子在队旗下庄严宣誓的一幕。五是通过校园网、南粤雏鹰网等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并发挥家长理事会的力量,让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教育向家庭、社区延伸,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一致,

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的教育体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有效促进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首先,大批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课题扎根于学生,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年级

展开研究,受益学生超过 3200 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着重培养

小学生养成做事、学习、做人等方面的好习惯。在不同的年龄段,

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低段主要进行

“做事”习惯的培养,并渗透“做人”的内容。中段主要进行“学

习”习惯的培养。高段在巩固低、中段教育的基础上,集中进行“做人”的教育。这三个内容在六个子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循环渐进、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

通过实验研究,每个年级负责的子课题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批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守纪行为习惯方面:在楼道里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不打闹;课间不奔跑追逐,不大声叫喊,学会休息和游戏。

在卫生习惯方面:服装整洁,领巾整洁,不留长发和长指甲,

经常剪指甲。卫生习惯较好,基本做到了勤换衣、勤洗澡,能够自觉

做好个人卫生。

在学习习惯方面:上课能做到专心听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

法,能主动做好笔记,遇到困难能主动克服,会使用各种工具查找

资料并敢于实践。

在礼仪习惯方面:着装整洁得体仪表规范,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会使用好礼貌用语。

在热爱劳动习惯方面: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觉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

在安全意识方面: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意识强,一旦遇到危险能防灾避难并形成习惯,有一定的自救自护能力。

通本研究,学生随手垃圾的象少了,他自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活跑打的学生少了;生关系更加融洽,校园境更加和,曾学生不良感到疼的老如今学生在的步感到欣慰??我感:正因我注重了学生的养成,并在正确的理指下,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通些活不断研究与探索,不断反思与,才有今

天的收。几年来,学生操行良率达 85%以上,法犯罪率零。杰体育道德尚;潘文被广省少先秀巾志愿者;李俐欣被清市秀少先、薛欣被清市文明小公民、婉第八届宋学金提名、白子昊被

2009 年度“广少先保小士”、思浩与黄宇同学被 2010 年广省秀少先。

第二,引教成,提升教德育工作水平。

在研究程中,我校了多次教育科研的培,使教的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副度的提高。通研究,

教到了研究是促教成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研究型教的重要途径,并且研究能教育教学服,有利于教育教学量的提高。撕开了研究的神秘面,广大教研究的意、程、方法有了个比在、清晰的和感受,激了

教研究的情和极性。在具体的研究践中,广大教关注学生的行,极撰写教育日、学生个案研究与文,如:翠娥老撰写的《少成若天性,如自然》,清茂老撰写

的论文《轻松做好低年级班主任》,赖建仪老师撰写的《浅谈学生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论文获市县的一、二、三等奖。一篇篇富

有深度的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心得与体会,不但充实了课题的

理论资源,而且还大幅度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写作水平。

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大量的活动,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如:我们

建Q群,开博客,以网络研讨的方式进行“三名”教师培育,在

集体研讨、师徒结对、外出学习、参加比赛等方式的推动下,涌现

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教师,这批人中,获国家级奖励有 6 人,省级

奖励 4 人,市级奖励8 人,县级奖励57 人次;参加论文、教学设

计、教学反思评比(发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分别有6、

2、12、 315 人次。

第三,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办学品位,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两年来,学校各

项工作成绩喜人,获得德育类集体荣誉共有15 项。这些荣誉包括:2009 清新县少先队红旗大队, 2009 广东省红旗大队,2009 红领巾共促和谐行动先进集体,2009 清新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第四名,

2010 清远市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单位,2010 年清远市“依法治校

示范校” , 2010 清远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2010 广东

省年“飞扬的红领巾”广东少先队队日竞赛奖,2010 广东省中小

18 / 23

代工作先进集体,2010 清新县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

体育道德风尚奖,2010 清新县第五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

团体第二名, 2010 年度清新县先进团支部,2010 年度清新县少先队红旗大队, 2011 年清新县优秀基层党组织。

九、研究突破与创新

以往德育教育重目标,轻考评;重结果,轻过程;重说理,轻导行;重学科作业,轻德育作业,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和谐,这种轻导行的

说理对学生也是一种软伤害。为此,课题组创新推出“以德育作业推行体验式德育实践”,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开设德育作业的具体操作如下:(1)德育作业的分类:从载体上来讲,德育作业分为:书面德育作业与活动德育作业;从空间

来讲,德育作业分为校园类德育作业,家庭类德育作业、社区德育作业。( 2)德育作业的布置:德育作业根据管理与教育职能一般分为:校级德育作业、年级德育作业、班级德育作业。校级、年级

德育作业每月布置一次,其余为班级德育作业。其中校级德育作业

由政教处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情况向全校学生统一布置,大队部进行检查评分。如:为了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政教处向全校学

生布置这样的一个德育作业:看到老师主动问好。每天早上,由大队部以及当天值日的老师、行政在校门口以及主要的楼梯口进行检查,对按要求完成德育作业的学生进行表彰,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德育作业的学生出具通知书,让有关班主任跟踪教育。年级德育作业由级长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在某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每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

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浅析小学生养成教育 (论文)

浅析小学生养成教育 摘要: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做什么人、接什么班的问题,“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 俊俊是我班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从一年级我接手我发现他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对他实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但是我觉得这个小男孩是很有灵气的,我决定帮帮他有一次,我发现他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不过过几天又发现他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他,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反映,在家里他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他画满了,他家长一直提醒她,可他还是改不了。还有就是个人卫生很差。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协助他改掉。不要小看这仅仅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水准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他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乱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他,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协助,一定要把他的习惯培养好。由此,我觉得一个学生的养成教育可比

他的书面成绩重要多了。 小学作为小学生第一个走进的集体,是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对小学生一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以前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勤引导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罗林塔尔效应”也曾启发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宽容,宽容在现实工作中做到也并不难,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会让人终生烦恼。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操作和实践水平。在培养各种水平的同时作为教师更应注意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只有增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养成教育问题,以期寻求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教育要低起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水平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

小学生1--6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内容安排知识分享

小学生1--6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 内容安排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内容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一年级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自己起床,自己吃饭。 (2)自己整理自己的课桌、书包等。 (3)自己做作业。 (4)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主题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1)勤洗手,勤剪指甲。 (2)勤洗澡,勤换衣服和袜子。 (3)注意口腔卫生。 (4)爱护环境卫生。 (5)主题活动:“干净每一天”。 3.按规则行动。 (1)限时看电视,玩电脑。 (2)遵守学校纪律和学生守则。 (3)遵守交通等社会规则。 (4)遵守游戏规则。 (5)主题活动:“按规则行动”。 4.讲文明、讲礼貌。 1)主动问好。 2)说到做到。 3)注意社交仪表。 4)不乱动别人东西,不给别人添麻烦。 5)主题活动:“讲文明,讲礼貌”。 5.勤俭节约。 (1)不浪费食物。 (2)爱惜文具。 (3)不乱花钱。 (4)节约资源。 (5)主题活动:“勤俭节约”。 6.兴趣浓、爱学习。 (1)背诵、朗读与复述。 (2)认真写字。 (3)细致观察。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 (5)主题活动:“我们爱学习”。

1.自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1)固定摆放物品。 (2)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 (3)爱惜公物。 (4)用完公共物品应该放回原位。 (5)主题活动:“东西不乱放”。 2.乐于助人。 (1)及时感谢他人帮助。 (2)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定期参与公益活动。 (4)爱护小动物。 (5)主题活动:“助人为乐数第一”。 3.今日事今日毕。 (1)不浪费时间。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3)每天有计划。 (4)专心致志做好每件事。 (5)主题活动:《明日歌》、《今日诗》、《昨日谣》。4.言必行,行必果。 (1)为自己找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 (2)不随意许诺。 (3)遵守和他人的约定。 (4)遵守关于时间的约定。 (5)主题活动:“诚信歌”。 5.孝敬父母。 (1)认真听父母的话。 (2)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 (3)体谅父母的难处。 (4)在特殊的日子里给父母送上祝福。 (5)主题活动:“孝悌故事会”。 6.热爱学习求上进。 (1)课前做好准备。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3)独立完成作业。 (4)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5)主题活动:“爱学习故事会”。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09-06-29T15:52:47.310Z 来源:《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年6月第3期供稿作者:梁允霞[导读]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梁允霞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民主小学(134000)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2. 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农村小学生论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经调查,居住在我地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等。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下面就谈谈自 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粗浅实践。 一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 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也需要同 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制定了班级行 为规范,并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利用班会课在全班通过,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

例如,我班根据上学年龄及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具体落实的良好行为习 惯有:(1)刷牙、洗净脸、勤洗澡、勤剪指甲,出门照镜子,整理头发、服装、红领巾、校签、鞋子等,保持个人卫生。(2)整理好书包、带足学习用品。 (3)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4)爱护校园环境。(5)学会感恩,每月至少为父母、他人、集体、社会做一件好事。(6)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个身心健康的小学生。(7)每周向家长讲解几个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交流沟通。(8)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事不拖拉。 (9)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社会调查等。 (10)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等,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如平常学生课间行为规范的训练:上下楼梯,不要拥挤,注意谦让,行走靠右,保障畅通;课间注意奔跑追逐的安全,玩有意义的游戏;教学楼内不大声喧哗,轻声漫步过走廊;佩戴红领巾比赛……教师并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以及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还要注重亲自检查与督促,以便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又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 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课前学习用品准备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我先是每 次下课提醒学生收好、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摆在书桌的左上角),一段时间后,再下课,我便有意地站着不动,用眼睛不作声地看,直到学生明白我的用意,迅速地按要求准备学习用品,我才允许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习惯。同时,我

2020-2021学年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

2020-2021学年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 20xx-20xx学年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后,一方面由于学前段的教育不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也是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一年级的学生本来就比较好动,加上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学生会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与方法。通过习惯养成这一校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 二、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三、本学期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 行为习惯: 1、尊敬国旗国歌 2、讲文明懂谦让 (十一月重点) 3、维护公共卫生 (本学期重点) 4、课间午间活动正常秩序 (本学期重点)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本学期重点) 6、孝敬父母 (本学期重点)

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 (九月十月重点) 2、写字姿势:一拳一尺一寸 (本学期重点) 3、上课听清老师的要求,发言先举手 (本学期重点) 4、与书报交朋友 (本学期重点) 卫生习惯: 1、卫生好习惯 (本学期重点) 2、小学生卫生习惯 (本学期重点) 3、讲究个人卫生 (本学期重点) 四、教学措施: 1、新生入学一月内加强各项习惯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开学一周内集中训练学习常规。 2、寓训练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习得习惯,体会到小学学习的乐趣,热爱学校生活。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时渗透小学生日常行为要养成好习惯的思想。 4、做好家长工作,家校联动,向家长讲明习惯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家庭巩固各种正确的习惯。 5、努力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0xx-20xx学年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二) 一、目的意义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年级段的教育。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了解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面对各具特性的学生,身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信心,要用火热的心,满腔的爱去关心、爱护教育他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方能让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 养成教育决不仅仅是品德老师、班主任的事,而应是全体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良好的文明行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为此学校从教会学生做人入手,抓常规、抓重点、抓班集体建设,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行为的形成。 养成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强化训练为主渠道逐步深化;养成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在育人的全过程;在这其中,依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内在规律,有重点地进行。全面、具体,抓住养成教育的每一个有利时机。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抓重点,抓点滴,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重一个“小”字,从细微处入手,从学生的行、立、卧、做,从“举手之劳”的小事抓起,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孩子的习惯养成,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学校教育和家庭指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家长这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家庭这一小小“课堂”的作用。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20条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20条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十条”内容是: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学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的刊物。(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用涂改液,不用胶带。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借用工具书、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十条”内容是: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街道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的事情要当天完成,不留尾巴。(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长辈。(2)体贴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偷懒。(3)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要尊敬老师,虚心接受批评。] 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2)放学时,要进行站队放学,不在回家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进出教室时,要自觉遵守秩序,不拥挤、不推搡。在教室时,自己要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4)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进花池,不折花枝,不踩花草,不往墙壁上乱写、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自叠被褥,自己的衣物能洗则洗。(2)当自己用过的东西后,要放回原处,避免在用时不误事。(3)手工制作要自己做,不会下功夫学会。(4)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自己要独立完成或相互研究完成,不可

浅谈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涉及“道德”“情感”“能力”三个领域。 (一)学会做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学校要教导学生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常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对于学校来说,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教学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活到老,学到老,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学校是教导学生做人的“小型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陪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让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身边的小事,从教师的教导,从切身的体会,都是学会感恩的教学内容。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情怀。 (三)学会学习 学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所,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领域。学会学习,是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老师应勤于教学,学生应孜孜求学,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而形成个人的志趣,学校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不仅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自觉学习,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从细节做起,让爱这样延续 ----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摘要: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养成教育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关键字:低起点细要求强训练常评价勤引导案例 正文: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会让人终生烦恼。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操作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作为教师还应注意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根据我现在所教的一年级,我觉得养成教育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低起点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细要求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之我见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之我见.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了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人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但有利于保持校园良好的卫生,而且还体现了学生的文明气质,影响着将来的整体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特别重要。现结合本人多年的班务工作实践,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约束出来的。 为了让学生讲卫生,让班级环境整洁,不是安排几个人负责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学生提高认识,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和好处,自觉做到“我要讲卫生”。如,我每次一进教室就习惯性地巡视教室地面,如果发现有垃圾我就弯下腰把垃圾拾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看见我进教室低头巡视时,他们都会弯下腰检查自己的课桌附近是否有杂物、桌子是否整齐;其次,实施规范约束,发挥规范的督促制约作用。要想让班级卫生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那就需要把常规细化,让学生的常规更具有操作性、检查性。因此在卫生安排上我实行了合理分工,59名学生分成12个小组,一天轮两个组,分别负责清洁区卫生和教室卫生,遇到周二学校大检查,再

细化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样分工具体、人员到位、责任明确的卫生管理运行机制,严格规范了学生行为,严格按章办事,不留卫生死角。 我们班实行值日班长制,值日班长督促并检查值日生做好当天的卫生工作、课间检查教室和清洁区的环境卫生。每天早晨、中午、放学,值日班长亲自督促,亲自检查,做好记录,并及时把问题反馈到小组或个人,确保了教室及清洁区环境的整洁。 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练习出来的。 我校根据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确定工作重点从四个大的方面来进行评估:安全纪律、清洁卫生、生活自理和文明礼仪。所有的值周老师和值周学生,分块对所有学生进行监督,工作的侧重各不相同。其中清洁卫生是班级整体风貌的一面镜子,既可以折射出学生爱劳动的观念,也可以折射出学生讲卫生的习惯。我在班会中,反复强调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保护校园环境,学会整理好自己的课桌凳等。可是,仍然有一些学生改不了。这是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因此,我在工作中,做到了“三勤”,以促学生习惯的养成。即“手勤、嘴勤、腿勤”。“手勤”,就是要多做记录,记下每个同学一周的表现,记下每位同学的住址和家庭特点,看见脏乱差的东西躺在那儿,伸手给它搬开,帮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行为是好的习惯,那些是不好的习惯。平时利用读报课多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多举一些能启发警示人的事例。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自己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行。 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重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例子。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叶圣陶先生认为,“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所谓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就是指一个人做事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这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不养成习惯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行动收获习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收获命运”。 给学生介绍一些实例如:1995年,有人对148名杰出青年做了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青年,良好的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调查发现这些青年在中小学读书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会抵制住游戏的诱惑,坚持认真完成作业;近百分之七十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百分之八十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经常感到气愤;而一半以上

的人经常制止他人的不良行为。有趣的是几乎在对这些杰出青年调研的同时,一份极有震撼力的调研报告,公布了对115名死刑犯青年犯罪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从良到恶,从人到鬼不是偶然,他们日积月累的诸多不良习惯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悲剧所在。115名死刑犯中,百分之三十多的人曾经是少年犯,百分之六十多的人少年时犯有前科,他们基本从小都有贪吃好玩,奢侈为荣,怕苦怕累,不学无术等不良表现,正是这些潜在的不良因素没有得到改变,最终导致了他们走上了人生的不归之路等等。 二、制定规范,严格要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班规、校规就是礼就是规矩,学生的行为准则、行动指南,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但是制定规范应该发动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我们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起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习惯体系。在规范的约束和师生的示范下,必然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要有持久的针对性训练。既要学生努力,还要有老师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就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建立。老师要注意及时评估学生的行为,做的好的、进步的,就要多表扬,做的不好的就要批评引导,甚至要有一定的惩戒。 我们每个班制定的操行评分细则把它操作好,对学生的行为能起到较好的规范作用。我班在学校操行评分细则基础上由学生讨论补充了加分项六条,减分项五条。每个周由学生干部统计,做到公平公正。现在学生很重视操行分的增减,平时对自己的言行较为注意,确实起到了较好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一、礼仪习惯: 1、见到家长、领导、老师要问好; 2、尊重长辈,听老师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3、接受奖品或锦旗时要起立双手接,少先队员行队礼,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4、有客人来访,要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并能主动让座、倒水; 5、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同学之间高年级让低年级先行; 6、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7、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进教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老师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课铃响,在听到老师说"下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再见",待老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 8、课间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9、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队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中端坐静听。 10、升旗、出国旗时,全体同学肃立,行注目礼,升国旗时,唱国歌,少先队员行少先队礼。 11、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12、应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地点,整齐排列,不能在校内骑车。 二、学习习惯: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9、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看书半小时以上;关心国家大事,多看多听广播电视新闻,阅读报刊。 三、生活习惯: 1、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英语(心得)之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英语论文之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二、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

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

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虽然已经干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但接到这个任务时仍然感到措手不及。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种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这38张白纸,我该如何去谱写?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作为人民教师,我认为:没有博大的爱,则没有属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没有深刻的爱,则没有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的爱,则没有幸福的教育。当教师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陈毅,因为身患脑瘫,走路总是跌跌撞撞。除此之外,他说话语速很慢,爱哭。课堂上,偶尔趁老师不注意就与邻桌说话。经常上课半天了,竟然举手上厕所;大课间操站排时就拐到同学身边撩闲,让我感到很头疼。随着与他接触的深入,才了解到他小小的年龄居然已经做过两次大型手术,使我产生了对他深深地同情。同时职业责任心让我感到决不能放弃,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我决定对他严

格看管,并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准备学习用品,怎么学习。并利用班会课教育学生多帮助他做些事情,多照顾他。平时用良好班风影响他,教他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渐渐地,他的行为规范一些了,课堂上说话次数减少了,学习也有些进步。今后我会给他更多的关爱,让他能够在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二、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一年级小孩子刚入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懂得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制度。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窗台、宿舍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注意用眼卫生,节约用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