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高考体育铅球成绩的方法

有效提高高考体育铅球成绩的方法
有效提高高考体育铅球成绩的方法

有效提高高考体育铅球成绩的方法

叶县二高曾四海

高考体育测试中铅球是投掷项目中必考项目之一,其技术也比较复杂,要想把铅球推得远,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和一般身体素质外,而且力量素质尤为重要。我多年来参与高三年级体育训练工作,在训练中比较重视对学生的下肢、腰、背、上肢和手腕手指力量的练习,另外特别对髋和躯干力量的练习。对于推铅球的技术我按照教学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分别由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缓冲构成以及最后用力的顺序完成教学,特别是将最后用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从最后用力的技术分析:教材中提到“……上体达到最大后倾,腹部肌肉充分拉长,两腿象压紧弹簧一样,为最后用力储备能量,随着身体前移,在右腿快速蹬伸配合下,左腿积极蹬伸,推髋向上同时右臂向投掷方向推出。”这种推法技术复杂,学生在练习中始终找不到感觉,也搞不清如何推铅球。我在进行多年的训练、摸索、实践提出以下训练方法,在这几年的训练中学生推铅球的成绩比传统教法有了明显的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1、徒手完整技术动作练习:每次课必须进行徒手练习或是持较轻的实物进行练习。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动作必须到位。特别是最后发力以及发力后的缓冲动作。反对方法方法方法

2、专门的分解动作练习:

持球前抛或是后抛,抛球时必须循序渐进,动作发力阶段必须要快。

练习中可以使用较轻的铅球来完成。

正面的推球练习:二脚开立与肩同宽,进行左侧支撑(右手为例)然后作投掷练习。练习时学生将身体向后引,屈膝扭转身体,然后转动身体完成投掷。投掷完成后必须保持发力后的姿势,手臂要伸直、双脚不要离开地面,要与地面接触。

侧面投掷铅球:站位时双脚必须成一个较稳定的姿势。一般站立姿势为,以投掷区的中线为基准,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脚的脚尖和右脚的脚后部应在中线位置。练习时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自己的适合尺度,但必须按要求来站立。练习时完成投掷的动作基于前一个动作的基础来完成这个动作。完成动作后身体必须保持最后发力的姿势,投掷手必须保持,摆动手要有制动动作。双脚必须要与地面保持接触不得离开地面。如果离开地面就不能充分的发力和有效的制动。

发力后的缓冲练习:在完成侧面的投掷后,一定要在球离开手后;在原地作缓冲交换动作,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作完整的动作练习,练习时不要急于追求成绩;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有效性。

3、力量练习:高三阶段学生有一定的身体基础,力量练习一定要有效、针对的练习。

常规的力量练习如深蹲、半蹲、高翻、抓举、卧推等。

用胶带一头系在固定物上,一头从腰部右侧绕左侧二圈后拉紧(二面高度要求一致),进行左侧转动练习,躯干转动时动作要迅速,同

是要注意动作幅度。

仰卧于垫上,双手抱头,屈腿抬上体后左右躯干转动一次后仰卧,12—16次为一组,强调动作速度。

反卧在垫上,双手抱头,以腹部为支点,进行反弓练习,12―16次为一组,强调动作速度。

用自制的卷动力量器械练习(用接力棒绑住杠铃片然后卷动接力棒),提高手臂和手指的力量。

4、专门的作纠错练习:

站位不合理:由同伴帮助完成徒手练习纠错,个人切这墙壁或是一个障碍物来练习。

投掷时又掉肘:投掷球时如果掉肘会影响出手速度和角度,因而在练习时必须注意。纠错方法,将杠铃一头顶住地面另一头由学生握住,方法同投掷时的手行;然后将杠铃向上推出,推出时要快。同时练习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杠铃上增加重量。

作腿的制动不足上体过早的转向投掷方向:纠错办法,在学生投掷时在作腿的下面放置5---10厘米的垫片;让学生体会最后的左腿的发力和制动。

出手的爆发力不足:可以以较轻的器械投掷,提高出手的感觉和速度。

有效提高高考体育铅球成绩的方法

有效提高高考体育铅球成绩的方法 叶县二高曾四海 高考体育测试中铅球是投掷项目中必考项目之一,其技术也比较复杂,要想把铅球推得远,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和一般身体素质外,而且力量素质尤为重要。我多年来参与高三年级体育训练工作,在训练中比较重视对学生的下肢、腰、背、上肢和手腕手指力量的练习,另外特别对髋和躯干力量的练习。对于推铅球的技术我按照教学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分别由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缓冲构成以及最后用力的顺序完成教学,特别是将最后用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从最后用力的技术分析:教材中提到“……上体达到最大后倾,腹部肌肉充分拉长,两腿象压紧弹簧一样,为最后用力储备能量,随着身体前移,在右腿快速蹬伸配合下,左腿积极蹬伸,推髋向上同时右臂向投掷方向推出。”这种推法技术复杂,学生在练习中始终找不到感觉,也搞不清如何推铅球。我在进行多年的训练、摸索、实践提出以下训练方法,在这几年的训练中学生推铅球的成绩比传统教法有了明显的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1、徒手完整技术动作练习:每次课必须进行徒手练习或是持较轻的实物进行练习。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动作必须到位。特别是最后发力以及发力后的缓冲动作。反对方法方法方法 2、专门的分解动作练习: 持球前抛或是后抛,抛球时必须循序渐进,动作发力阶段必须要快。

练习中可以使用较轻的铅球来完成。 正面的推球练习:二脚开立与肩同宽,进行左侧支撑(右手为例)然后作投掷练习。练习时学生将身体向后引,屈膝扭转身体,然后转动身体完成投掷。投掷完成后必须保持发力后的姿势,手臂要伸直、双脚不要离开地面,要与地面接触。 侧面投掷铅球:站位时双脚必须成一个较稳定的姿势。一般站立姿势为,以投掷区的中线为基准,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脚的脚尖和右脚的脚后部应在中线位置。练习时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自己的适合尺度,但必须按要求来站立。练习时完成投掷的动作基于前一个动作的基础来完成这个动作。完成动作后身体必须保持最后发力的姿势,投掷手必须保持,摆动手要有制动动作。双脚必须要与地面保持接触不得离开地面。如果离开地面就不能充分的发力和有效的制动。 发力后的缓冲练习:在完成侧面的投掷后,一定要在球离开手后;在原地作缓冲交换动作,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作完整的动作练习,练习时不要急于追求成绩;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有效性。 3、力量练习:高三阶段学生有一定的身体基础,力量练习一定要有效、针对的练习。 常规的力量练习如深蹲、半蹲、高翻、抓举、卧推等。 用胶带一头系在固定物上,一头从腰部右侧绕左侧二圈后拉紧(二面高度要求一致),进行左侧转动练习,躯干转动时动作要迅速,同

体育教案-推铅球_初中体育教案_模板

体育教案-推铅球_初中体育教案_模板 进一步提高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授课班级:初二(5) 授课时间:96年4月5日下午第二节 寓德于教内容:培养进取、求精、守纪品质 课堂设计: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措施。体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义务教育各年级的必修课程。 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二、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们要由专业老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科学的授教及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练习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一般是双教材,它既能授予学生新知识,又能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培养他们的体育乐趣,有时通过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还能较好地锻炼体育骨干、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之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也是沟通老师与同学的桥梁之一,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守纪品质。本课就是以“弯道跑”这一复习教材为途径,由体育骨干带领、组织同学到指定地点完成一系列练习,从而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守纪的练习习惯。 体育运动的项目中,投掷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对身体有全面发展的作用。本次课是以“铅球”这一投掷项目为主教材。而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对协调能力尤其讲究,掌握它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中强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要求同学不厌其烦、勤奋刻苦地训练基本功。此外,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体力和臂力都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了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将掌握技术与训练力量相融合、相贯通,即:在发展体力的基础上,学习技术,在学习技术时注意发展体力,使课的形成灵活多变,既有技术的掌握又有力量、协调性的训练(游戏小推车、弯道跑的素质练习等)。 初中学生从儿童进入了少年阶段,是人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之一。根据其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上应该尽量以多种方式、富有兴趣、利于健康竞争的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鼓励积极进取,创造热烈的练习氛围,以寻求快乐的体育情趣。所以,本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巩固旧知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弯道跑的教学中还安排了以下练习内容: 1>跨过障碍物(或标志线) 提高跑的步幅 2>跳绳提高跑的步频、增强下肢力量 提高灵活性、协调能力 3>哑铃上举增强上肢力量,提高爆发力 3>前滚翻提高技巧、平衡能力 培养良好的方向性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突发 事件,以提高应变能力 本课的教学容量大,能较广泛地运用体育教学的七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讲解示范、形态语言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男、女生区别对待等)、从实际出发原则(场地、器材的适当安排使用等)。而课的总体设想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练习为主线。当然,设想与实际教学会有差异,且本课的设想一定还有许多不尽之处,本人将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灵感,

铅球比赛规则

铅球比赛规则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 5、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 6、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7、(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b)不允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d)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e)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f)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 9、如果在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方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2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为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投掷的时限之内。 10、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1、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铅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2、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 13、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4、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铅球投掷圈 15、结构:投掷圈应用铁、钢板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其上沿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

初中体育铅球教案

初中体育铅球教案 初中体育铅球教案 教学内容、任务 一、进一步学习提高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增强上肢力量。 二、复习改进弯道跑技术,提高身体素质。 三、通过组织教法,培养进取、求精、守纪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一)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出缺勤人数,队形如图(1) (二)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 × × × ×—男生 × × × × × △ △ △ △ △—女生 △ △ △ △ △ ○ —体育委员 ★ —老师 图(1) (三)徒手操4节 1、踝腕关节 2、肩关节 3、腰部运动 4、弓步跳跃 (四)游戏 方法:全班分男、女生各4组,相对而立(如图(2)所示)。听到哨音后,按以下路线进行

游戏: 小推车蛇形跑快速跑 a<========>b<=========>c<==========>d (起点) 快速跑小推车 a(d)处同学到达d(a)处后站到队伍后面,直至每人均完成(a→d)或(d→a)。注:小推车路程男生大于女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 c d (图2) 二、基本部分(分组轮换): 28 一>侧向滑步推铅球; 二>弯道跑 轮换方法: 女生先铅球后弯道跑 组织教法: 铅球由老师授课、指导,弯道跑练习由体育骨干按老师要求组织同学进行练习、复习。 一>侧向滑步推铅球 教学要求: 滑步成直线,上体能保持原来姿势,并有超越器械动作。 教学重点:

摆与蹬结合、蹬与收压结合。 组织教法: 1、讲解示范(队形如图3),重、难点的强调。 2、学生练习,队形如图(3)。

2019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七、握力体重指数 1.场地器材:电子握力计若干。 2.测试要求:测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以公斤为单位,精确小数点后一位。每人测两次,记录最大值。 3.注意事项: (1)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手心向内,不能触及衣服和身体。 (2)握力体重指数=握力÷体重×100。

抚宁区201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营养不良和肥胖得1分,较低体重和超重得2分,正常体重得3分。

153.0 ~153.9 <36.1 36.1 ~43.2 43.3 ~51.0 51.1 ~53.6 >=53.7 154.0 ~154.9 <36.6 36.6 ~43.7 43.8 ~51.6 51.7 ~54.1 >=54.2 155.0 ~155.9 <37.3 37.3 ~44.5 44.6 ~52.3 52.4 ~54.9 >=55.0 156.0 ~156.9 <37.8 37.8 ~45.0 45.1 ~52.9 53.0 ~55.4 >=55.5 157.0 ~157.9 <38.3 38.3 ~45.5 45.6 ~53.5 53.6 ~56.1 >=56.2 158.0 ~158.9 <38.7 38.7 ~46.1 46.2 ~54.2 54.3 ~56.9 >=57.0 159.0 ~159.9 <39.3 39.3 ~46.7 46.8 ~54.9 55.0 ~57.5 >=57.6 160.0 ~160.9 <39.8 39.8 ~47.2 47.3 ~55.7 55.8 ~58.2 >=58.3 161.0 ~161.9 <40.4 40.4 ~47.9 48.0 ~56.2 56.3 ~58.9 >=59.0 162.0 ~162.9 <41.0 41.0 ~48.5 48.6 ~56.9 57.0 ~59.7 >=59.8 163.0 ~163.9 <41.7 41.7 ~49.2 49.3 ~57.7 57.8 ~60.6 >=60.7 164.0 ~164.9 <42.2 42.2 ~49.8 49.9 ~58.6 58.7 ~61.6 >=61.7 165.0 ~165.9 <42.7 42.7 ~50.4 50.5 ~59.2 59.3 ~62.2 >=62.3 166.0 ~166.9 <43.3 43.3 ~51.0 51.1 ~59.8 59.9 ~62.8 >=62.9 167.0 ~167.9 <43.8 43.8 ~51.5 51.6 ~60.4 60.5 ~63.3 >=63.4 168.0 ~168.9 <44.5 44.5 ~52.2 52.3 ~61.1 61.2 ~64.0 >=64.1 169.0 ~169.9 <45.1 45.1 ~52.9 53.0 ~61.7 61.8 ~64.7 >=64.8 170.0 ~170.9 <45.6 45.6 ~53.5 53.6 ~62.3 62.4 ~65.3 >=65.4 171.0 ~171.9 <46.1 46.1 ~54.0 54.1 ~63.0 63.1 ~66.0 >=66.1 172.0 ~172.9 <46.5 46.5 ~54.5 54.6 ~63.6 63.7 ~66.5 >=66.6 173.0 ~173.9 <47.0 47.0 ~55.0 55.1 ~64.2 64.3 ~67.2 >=67.3 174.0 ~174.9 <47.6 47.6 ~55.6 55.7 ~64.8 64.9 ~67.8 >=67.9 175.0 ~175.9 <48.2 48.2 ~56.3 56.4 ~65.7 65.8 ~68.7 >=68.8 176.0 ~176.9 <48.7 48.7 ~57.0 57.1 ~66.5 66.6 ~69.6 >=69.7 177.0 ~177.9 <49.2 49.2 ~57.8 57.9 ~67.4 67.5 ~70.6 >=70.7 注:身高低于表中所列出的最低身高段的下限值时,身高每低1厘米,实测体重需加上0.5公斤,实测身高需加上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身高高于表中所列出的最高身高段时,身高每高1厘米,其实测体重需减去0.9公斤,实测身高需减去1厘米,再查表确定分值。

铅球规则

(四)投掷项目 1、圆圈投掷项目比赛规则的共同点 (1)铅球、铁饼、链球的试掷应在投掷圈内完成,试掷时应从静止姿势开始,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内沿。(铅球运动员可触及抵趾板内沿) (2)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应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 (3)器械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4)成绩测量。每次有效投掷后均应进行成绩测量。从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的圆心。记录测量距离的最小单位为0.01米,不足1厘米不计。 (5)落地区标志线应用宽5厘米的线标出,标志线的内沿延长线的夹角为34.92°。 * 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34.92°扇形落地区:在离投掷圈圆心20米处,两条落地区标志线相距12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标志线的横距增加60厘米。 (6)每次试掷后,应将器械运回投掷圈附近区域,不得掷回。 (7)不允许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试掷出现下列情况应判失败: A.铅球出手姿势不符合规定; B.在进入投掷圈内并开始投掷之后,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铁圈上沿或铁圈外地面或抵趾板上沿。(大型比赛,运动员的整个投掷过程均应录像,以便仲裁。) C.违反上述第2款。 D.超过时限。 (9)个人保护措施 A.不允许运动员使用任何方法以任何形式对试掷进行帮助,例如使用胶带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胶带。(链球比赛时可在单个手指上捆扎带子,但需要向主裁判展示。) B.除链球外不允许使用手套,掷链球手套的手掌和手背应光滑。除拇指外,其他手指尖应露出。 C.为了更好地持握器械,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此外,链球运动员可在手套上、铅球运动员可在颈部涂抹此类物质。 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革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腰带。 E.推铅球时,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2、铅球投掷项目比赛动作规则 应用单手从肩部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3、投掷比赛的裁判工作方法 (1)田径竞赛规则中对投掷裁判员的规定: 比赛时,裁判员应举白旗或红旗以示试掷的成功或失败。 (2)分工职责与位置: 大型田径赛投掷各项目裁判组的人数一般为12~14人。 A.主裁判2人 a.全面领导裁判组的工作,负责分配每个裁判员的岗位及任务,完成各项裁判工作任务。 b.领导全组认真学习竞赛规程和规则的有关章节,熟练地掌握裁判方法。 c.领导全组裁判员检查场地、器材和仪器设备、领取裁判用具。 d.接收运动员,并提出比赛的要求。

如何提高铅球成绩

如何提高铅球成绩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王军文(734500)推铅球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性田径投掷项目。 体育考试中,铅球投掷失分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站位姿势不正确2、维持身体平衡能力差 3、用力顺序不正确 4、心理素质差 提高铅球投掷成绩的方法: 1、掌握正确的握球和持球姿势 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撑在球的两侧,以防止球的滑动和便于控制出球的方向,掌心不触球。 2、掌握正确的站位姿势 原地推铅球技术考试要求为:“最后用力推铅球前,考生两脚必须支撑地面,然后开始做推球准备姿势和用力推球动作,两脚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摆动施加助跑(或滑步)因素”。根据此要求,正确的站位姿势(以右手为例)基本上应为四条线:(1)左肩、右膝、右脚尖在一条垂线上;(2)右臀尖与右脚跟在一条垂线上;(3)右脚在投掷圈圆心附近,左脚在与投掷方向偏左夹角为30°~45°附近,右脚跟与左脚尖处于一条直线上;(4)身体左侧成一条斜线。这样的身体姿势使肩轴和髋轴形成交叉扭紧状态,躯干左侧的腰背肌群被

充分拉长,右侧腰髋肌群充分扭紧,为最后用力创造一个最佳的肌肉用力姿势。 3、提高维持身体平衡能力,确保成绩有效 推铅球出手时,由于身体重心较高,再加上有很大的向前惯性,身体容易失去平衡而冲出投掷圈造成犯规。因此,铅球出手后,要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屈膝、屈髋降低身体重心或改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从而维持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确保成绩有效。 4、学会正确的用力顺序,提高出手初速度 原地推铅球的重点技术就是最后用力技术,良好的最后用力技术可以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到铅球上,提高出手初速度。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可概括为八字要领:“蹬、转、送、抬、挺、撑、推、拨”。是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蹬、转、送”是蹬转右脚、右腿,向投掷方向推送右髋的下肢动作。“抬、挺”是指抬上体挺胸动作。“撑”是指左侧保持高重心的有力支撑。“推、拨”是指快速推球拨指。在做好预备姿势的条件下,应即时蹬转右腿,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推送,上体迅速抬起,在左臂牵引下,迅速转体挺胸,在左侧有力支撑下,依靠身体侧弓反振动能,力量由下肢,经髋、腰、胸、肩、上臂、前臂、手腕,最后传至手指,将铅球有力地沿38°~42°角掷出。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很好地掌握推铅球技术,仅凭课上的

体育高考评分标准

评分表(男) 100米立定三级跳铅球800米 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11.3259.225122512325 11.424.339.1524.6311.924.7123.724.75 11.523.679.124.2811.824.38124.3924.5 11.6239.0523.9211.724.08125.0924.25 11.722.33923.5711.623.78125.7924 11.821.678.9523.2211.523.48125.4923.75 11.920.988.922.8511.423.18127.1923.5 1220.328.8522.511.322.87127.8823.25 12.119.658.822.1311.222.57128.5823 12.218.988.7521.7811.122.27129.2822.75 12.318.338.721.421121.97129.9822.5 12.417.678.6521.0710.921.65130.6822.25 12.5178.620.710.821.35131.3822 12.616.338.5520.3510.721.05132.0821.75 12.715.678.519.9810.620.75132.7721.5 12.8158.4519.6310.520.45133.4721.25 12.914.338.419.2810.420.13134.1721 1313.678.3518.9210.319.83134.8720.75 13.113.028.318.5710.219.53135.5720.5 13.212.358.2518.210.119.23136.2720.25 13.311.688.217.851018.93136.9720 13.411.028.1517.59.918.63137.6719.75 13.510.358.117.139.818.32138.3719.5 13.69.78.0516.789.718.02139.0719.25 13.79.033816.429.617.72139.7719 13.88.3677.9516.079.517.42140.4718.75

《背向滑步推铅球》教案

《背向滑步推铅球》教案

高一《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目标,发展学生的上肢投掷的基本技能。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教师为主导,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合作,通过诱导尝试、主动评价与拓展,领悟本节课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背向滑步推铅球教材是高中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本中田径教材中投掷类教学内容。我准备把它分为一个单元四个课时来完成总目标,本次课是第一次课。他们大部分同学在初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铅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复习巩固他们原有知识的同时,把背向滑步结合起来是本节课的主要练习内容。为了合理搭配好教材,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基本部分还安排了素质练习——男生俯卧撑和女生仰卧起坐的练习。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铅球项目,处于期的他们骨骼发育完全,并且具备一定的投掷能力,但他们在情绪上容易波动,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去接受。通过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分析能够适应本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基本知识,能够认知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表象和运动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背向滑步推铅球,使85%的学生基本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和身体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练习和成果展示,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滑步和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最后用力时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力。 技术上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以及学习阶段的不同,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动作分解法、分组练习法、纠正错误法、游戏法 学法:观察法、重复练习法、合作学习法、成果展示法 六、教学流程(见下教案) 七、场地器材 操场一片、投掷铅球区4块、铅球7个 高一《背向滑步推铅球》教案 班级:高一(5)人数:28人课次:第一次教师:XXX 教学内容:1.背向滑步推铅球。 2.素质练习——男生俯卧撑、女生仰卧起坐。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基本知识,能够认知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表象和运动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背向滑步推铅球,使85%的学生基本 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和身体协调能力。

关于某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分析

关于影响某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成绩主要 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提出 通过对某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跟踪调查,获得其1982年1986年每年最好成绩及16项专项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时间序列资料,见下表1,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找出影响铅球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这样在训练中着重安排主要因素的练习,从而可减少训练的盲目性,提高训练效果。 表1:各项成绩数据

二.问题求解 2.由1选取铅球运动专项成绩关于时间的数列 (){}00,1,2,3,4,5x x k k ===()()()()(){}000001,2,3,4,5x x x x x 为参考数列. 3.由1选取16项专项成绩关于时间的数列 (){}()()()()(){}1,2,3,4,5i i i i i i i x x k x x x x x ==,i=1,2,L,16 4. ()()()0,i i k x k x k ?=- k=1,L,5, i=1,2,L,16 5.求16项专项成绩关于铅球运动专项成绩在时刻k 的灰色关联系数 ()()() ()()min min max max max max i i i i i k k r k k k ρρ?+?= ?+? ① 6.求16项专项成绩关于铅球运动专项成绩在时刻k 的灰色关联度 ()1 1n i i k r r k n ==∑ ② 初始化数列定义:给定数列 x = (x (1), x (2),L, x (n )),称 ()()()()251,,...,11x x y x x ????=?????? 为原始数列的初始化数列。 1. 首先对表1 的各个数列做初始化处理,即对各种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初始化数列定义参考附录一)。另外,为了易于比较,要求所有数列有公共的交点。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对给定数列进行变换。 1)对于前15 个数列,随着时间的增加,数值的增加意味着运动水平的进步,应采取以下公式 ()() ()()??? ???=15,...,12,1i i i i x x x x y ,i=0,1,2,L,14

【高考体育评分标准2】 高考体育成绩评分标准

【高考体育评分标准2】高考体育成绩评 分标准 评分标准男子100米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 11s3 25 12s2 18.99 13s1 13.01 11s4 24.34 12s3 18.34 13s2 12.35 11s5 23.66 12s4 17.66 13s3 11.69 11s6 23 12s5 17 13s4 11.01 11s7 22.34 12s6 16.34 13s5 10.3 11s8 21.66 12s7 15.66 13s6 9.7 11s9 20.99 12s8 15 13s7 9.04 12 20.31 12s9 14.34 13s8 8.36 12s1 19.65 13s 13.66 13s9 7.71 女子100米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 12s8 25 14s4 19.99 16s 15 12s9 24.69 14s5 19.69 16s1 14.69 13s 24.36 14s6 19.36 16s2 14.39 13s1 24.06 14s7 19.05 16s3 14.06 13s2 23.57 14s8 18.74 16s4 13.75 13s3 23.44 14s9 18.44 16s5 13.45 13s4 23.11 15s 18.11 16s6 13.14 13s5 22.8 15s1 17.8 16s7 12.81 13s6 22.5 15s2 17.5 16s8 12.51 13s7 22.19 15s3 17.19 16s9 12.2 13s8 21.86 15s4 16.86 17s 11.9 13s9 21.55 15s5 16.55 17s1 11.59 14s 21.24 15s6 16.25 17s2 11.26 14s1 20.94 15s7 15.94 17s3 10.96 14s2 20.61 15s8 15.61

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体育教案)

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体育教案) 进一步提高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授课老师:李光文 授课班级:初二(5) 授课时间:96年4月5日下午第二节 寓德于教内容:培养进取、求精、守纪品质 课堂设计: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措施。体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义务教育各年级的必修课程。 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二、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 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们要由专业老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科学的授教及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练习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一般是双教材,它既能授予学生新知识,又能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培养他们的体育乐趣,有时通过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还能较好地锻炼体育骨干、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之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也是沟通老师与同学的桥梁之一,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守纪品质。本课就是以“弯道跑”这一复习教材为途径,由体育骨干带领、组织同学到指定地点完成一系列练习,从而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守纪的练习习惯。 体育运动的项目中,投掷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对身体有全面发展的作用。本次课是以“铅球”这一投掷项目为主教材。而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对协调能力尤其讲究,掌握它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中强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要求同学不厌其烦、勤奋刻苦地训练基本功。此外,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体力和臂力都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了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将掌握技术与训练力量相融合、相贯通,即:在发展体力的基础上,学习技术,在学习技术时注意发展体力,使课的形成灵活多变,既有技术的掌握又有力量、协调性的训练(游戏小推车、弯道跑的素质练习等)。 初中学生从儿童进入了少年阶段,是人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之一。根据其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上应该尽量以多种方式、富有兴趣、利于健康竞争的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鼓励积极进取,创造热烈的练习氛围,以寻求快乐的体育情趣。所以,本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巩固旧知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弯道跑的教学中还安排了以下练习内容: 1>跨过障碍物(或标志线) 提高跑的步幅 2>跳绳提高跑的步频、增强下肢力量 提高灵活性、协调能力 3>哑铃上举增强上肢力量,提高爆发力 3>前滚翻提高技巧、平衡能力 培养良好的方向性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突发 事件,以提高应变能力 本课的教学容量大,能较广泛地运用体育教学的七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讲解示范、形态语言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男、女生区别对待等)、从实际出发原则(场地、器材的适当安排使用等)。而课的总体设想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练习为主线。当然,设想与实际教学会有差异,且本课的设想一定还有许多不尽之处,本人将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灵感,去补充、完善教学效果。在此,诚恳地希望得到听课老师的批评、指正,以督促本人教学的进步。 谢谢各位光临指导! 教学内容、任务 一、进一步学习提高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增强上肢力量。

初中:体育教案-初二铅球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体育教案-初二铅球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ports lesson plan-junior shot pu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体育教案-初二铅球 寓德于教内容:培养进取、求精、守纪品质 课堂设计: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措施。体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义务教育各年级的必修课程。 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 二、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们要由专业老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科学的授教及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练习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一般是双教材,它既能授予学生新知识,又能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培养他们的体育乐趣,有时通过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还能较好地锻炼体育骨干、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之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也是沟通老师与同学的桥梁之一,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守纪品质。本课就是以“弯道跑”这一复习教材为

途径,由体育骨干带领、组织同学到指定地点完成一系列练习,从而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守纪的练习习惯。 体育运动的项目中,投掷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对身体有全面发展的作用。本次课是以“铅球”这一投掷项目为主教材。而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对协调能力尤其讲究,掌握它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中强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要求同学不厌其烦、勤奋刻苦地训练基本功。此外,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体力和臂力都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了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将掌握技术与训练力量相融合、相贯通,即:在发展体力的基础上,学习技术,在学习技术时注意发展体力,使课的形成灵活多变,既有技术的掌握又有力量、协调性的训练(游戏小推车、弯道跑的素质练习等)。 初中学生从儿童进入了少年阶段,是人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之一。根据其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上应该尽量以多种方式、富有兴趣、利于健康竞争的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鼓励积极进取,创造热烈的练习氛围,以寻求快乐的体育情趣。所以,本课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巩固旧知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弯道跑的教学中还安排了以下练习内容: 1>跨过障碍物(或标志线) 提高跑的步幅

体育高考成绩对照表(完整)

体育高考成绩对照表(女) 100米铅球立定跳远800米 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 25 12〞8 25 9.6 25 2.4 25 145〞00 2ˊ25 24.68 12〞9 24.67 9.5 24.73 2.39 24.75 145〞98 2ˊ26 24.37 13〞0 24.33 9.4 24.48 2.38 24.5 146〞892ˊ27 24.07 13〞1 24 9.3 24.22 2.37 24.25 147〞84 2ˊ28 23.75 13〞2 23.67 9.2 23.97 2.36 24 148〞79 2ˊ29 23.43 13〞3 23.33 9.1 23.7 2.35 23.75 149〞73 2ˊ30 23.12 13〞4 23 9 23.45 2.34 23.5 150〞68 2ˊ31 22.8 13〞5 22.67 8.9 23.18 2.33 23.25 151〞63 2ˊ32 22.5 13〞6 22.32 8.8 22.93 2.32 23 152〞58 2ˊ33 22.18 13〞7 21.98 8.7 22.68 2.31 22.75 153〞52 2ˊ34 21.87 13〞8 21.65 8.6 22.42 2.3 22.5 154〞47 2ˊ35 21.55 13〞9 21.32 8.5 22.17 2.29 22.25 155〞42 2ˊ36 21.23 14〞0 20.98 8.4 21.92 2.28 22 156〞37 2ˊ37 20.93 14〞1 20.65 8.3 21.67 2.27 21.75 157〞32 2ˊ38 20.61 14〞2 20.32 8.2 21.4 2.26 21.5 158〞27 2ˊ39 20.3 14〞3 19.98 8.1 21.15 2.25 21.25 159〞21 2ˊ40 19.98 14〞4 19.65 8 20.9 2.24 21 160〞16 2ˊ41 19.68 14〞5 19.32 7.9 20.65 2.23 20.75 161〞11 2ˊ42 19.36 14〞6 18.98 7.8 20.4 2.22 20.5 162〞06 2ˊ43 19.05 14〞7 18.65 7.7 20.15 2.21 20.25 163〞01 2ˊ44 18.73 14〞8 18.32 7.6 19.9 2.2 20 163〞96 2ˊ45 18.43 14〞9 17.98 7.5 19.65 2.19 19.75 164〞91 2ˊ46 18.11 15〞0 17.65 7.4 19.4 2.18 19.5 165〞86 2ˊ47 17.8 15〞1 17.33 7.3 19.15 2.17 19.25 166〞81 2ˊ48 17.5 15〞2 17 7.2 18.9 2.16 19 167〞76 2ˊ49 17.18 15〞3 16.67 7.1 18.65 2.15 18.75 168〞71 2ˊ50 16.87 15〞4 16.33 7 18.42 2.14 18.5 169〞71 2ˊ51 16.55 15〞5 16 6.9 18.17 2.13 18.25 170〞62 2ˊ52 16.25 15〞6 15.67 6.8 17.92 2.12 18 171〞57 2ˊ53 15.93 15〞7 15.33 6.7 17.67 2.11 17.75 172〞52 2ˊ54 15.62 15〞8 15 6.6 17.43 2.1 17.5 173〞47 2ˊ55 15.32 15〞9 14.64 6.5 17.18 2.09 17.25 174〞42 2ˊ56 15 16〞0 14.33 6.4 16.93 2.08 17 175〞38 2ˊ57 14.68 16〞1 14 6.3 16.7 2.07 16.75 176〞33 2ˊ58 14.38 16〞2 13.67 6.2 16.45 2.06 16.5 177〞28 2ˊ59 14.07 16〞3 13.35 6.1 16.2 2.05 16.25 178〞23 2ˊ25 13.75 16〞4 13.02 6 15.97 2.04 16 179〞19 2ˊ26 13.45 16〞5 15.72 2.03 15.75 180〞14 3ˊ00〞13.13 16〞6 15.48 2.02 15.5 181〞09 3ˊ01 12.82 16〞7 15.23 2.01 15.25 182〞05 3ˊ02 12.52 16〞8 15 2 15 183〞00 3ˊ03

高考体育评分标准54016

男子100米 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25 11.3 16.34 12.6 7.71 13.9 24.34 11.4 15.66 12.7 7.05 14 23.66 11.5 15 12.8 6.39 14.1 23 11.6 14.34 12.9 5.74 14.2 22.34 11.7 13.66 13 5.06 14.3 21.66 11.8 13.01 13.1 4.41 14.4 20.99 11.9 12.35 13.2 3.75 14.5 20.31 12 11.69 13.3 3.1 14.6 19.65 12.1 11.01 13.4 2.44 14.7 18.99 12.2 10.3 13.5 1.79 14.8 18.34 12.3 9.7 13.6 1.11 14.9 17.66 12.4 9.04 13.7 0.46 15 17 12.5 8.36 13.8 女子100米 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25 12.8 17.5 15.2 10.04 17.6 24.69 12.9 17.19 15.3 9.71 17.7 24.36 13 16.86 15.4 9.41 17.8 24.06 13.1 16.55 15.5 9.1 17.9 23.75 13.2 16.25 15.6 8.8 18 23.44 13.3 15.94 15.7 8.49 18.1

22.8 13.5 15.31 15.9 7.86 18.3 22.5 13.6 15 16 7.55 18.4 22.19 13.7 14.69 16.1 7.25 18.5 21.86 13.8 14.39 16.2 6.94 18.6 21.55 13.9 14.06 16.3 6.64 18.7 21.24 14 13.75 16.4 6.31 18.8 20.94 14.1 13.45 16.5 6.01 18.9 20.61 14.2 13.14 16.6 5.7 19 20.3 14.3 12.81 16.7 5.39 19.1 19.99 14.4 12.51 16.8 5.09 19.2 19.69 14.5 12.2 16.9 4.76 19.3 19.36 14.6 11.9 17 4.46 19.4 19.05 14.7 11.59 17.1 4.15 19.5 18.74 14.8 11.26 17.2 3.85 19.6 18.44 14.9 10.96 17.3 3.54 19.7 18.11 15 10.65 17.4 3.24 19.8 17.8 15.1 10.34 17.5 2.91 19.9 男子立定三级跳(7M) 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25 9.2 18.2 8.25 11.38 7.3 24.64 9.15 17.85 8.2 11.1 7.25 24.29 9.1 17.5 8.15 10.74 7.2

铅球的标准重量是多少

铅球的标准重量是多少 篇一:铅球。 铅球 一、比赛任务与目的 1、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2、通过教学与实践,初步具备小型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能力。 3、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是田径运动竞赛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竞赛的进行、运动员的比赛情绪以及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裁判员不仅是运动成绩和比赛名次的判定者,同时也是竞赛的组织者。因此,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是:认真掌握比赛的规则,熟练掌握裁判方法,在裁判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尽心尽力的完成裁判工作任务。 二、人员分工 1)田径竞赛规则中对投掷裁判员的规定: 比赛时,裁判员应举白旗或红旗以示试掷的成功或失败。 (2)分工职责与位置: 大型田径赛投掷各项目裁判组的人数一般为12~14人。 A.主裁判2人 a.全面领导裁判组的工作,负责分配每个裁判员的岗位及任务,完成各项裁判工作任务。 b.领导全组认真学习竞赛规程和规则的有关章节,熟练地掌握

裁判方法。 c.领导全组裁判员检查场地、器材和仪器设备、领取裁判用具。 d.接收运动员,并提出比赛的要求。 e.比赛中控制比赛进程,处理比赛中发生的问题。 f.严格执行竞赛规则,在内外场判定运动员试掷是否成功。 g.听取技术官员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h.审核比赛成绩和名次并签字。 B.落点裁判员1人 a..判定器械落地点位置。 c.指挥服务员将器械运回内场。 C.外场裁判员1人 a.在全国性比赛时,负责在投掷区角度线外插上运动员的最好成绩显示牌。 D.记录员1人 a.核实运动员的姓名、号码和单位。 b.宣布运动员的试掷顺序。 c.记录运动员的试掷成绩,当使用电脑记录成绩时,录入比赛成绩。 d.比赛结束,排出运动员的名次,核实无误后在成绩记录表上签字。并负责把成绩记录表送交编排记录组。 E.检查记录员1人 a.检查记录员的记录是否有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