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与区域水土流失抽样调查方法

全国与区域水土流失抽样调查方法
全国与区域水土流失抽样调查方法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 【从容说课】 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2.淤地坝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大家先来听一首歌,这是一首原生态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 (多媒体播放:陕北歌王贺玉堂《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黄土高原例 师:这首民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 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师:很好,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 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师: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市场调查》:第六章-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抽样调查基本目的乃在信息之搜集作成结论,以供决策参考。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阶段式抽样架构:在采用分段抽样中,依抽样阶段之不同,产生不同之抽样架构。 3抽样单位(Sampling unit) 在抽样架构上排列的名单之个别单位。例如台北市每一医师即为一抽样单位。在上例中,每一班级都是抽样单位。 4元素( Element ) 指接受调查的最小单位,通常是指人。上例中,班上每一位学生既为元素。 5样本(Sample) 从抽样架构中抽出取来的抽样单位总和。例如百事可乐抽出350家庭做测试称为样本。从台北市医师公会抽出90名医生作调查,称为样本。 6精确度(Precision)与准确度(Validity) 精确度乃用以衡量估计值精确可依赖的程度,如在物价统计中,经济家若认为物价如上升0.02将影向经济决策,则精确度即须订在0.02。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详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详案

§3.1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导入] 同学们先看一段新闻视频。(中国水土流失现状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及带来的巨大危害。正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而黄土高原又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本节课我们就以黄土高原为例一起探究学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学会分析水土 流失的成因。 2.通过探究实验感悟植被、降水强度及土壤疏密程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提 高动手及观察能力。 3.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承转]早在初中同学们就已经学习过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本节我们再结合高中知识温故而知新。 [温故知新]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位置有何特殊性? 2、黄土高原的成因,土质有何特征? 3、黄土高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降水有何特点?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植被覆盖率如何? [承转]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千百年来,水土不断地流失到底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板书] 危害 水土流失 [生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在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厘米以上,在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

材料二据统计山西省在1464年~1949年的486年中,共发生旱灾284次,平均不到2年一次。陕西省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灾害平均约2.5年一次。此外水土从坡面流失后,洪水泥沙即进入河流干、支流,可引发洪涝灾害。 材料三进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其中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道年均抬高约10厘米,久之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 [生思考回答] 根据材料一得知(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根据材料二得知(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根据材料三得知(3)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承转]“地上悬河”到底有多悬呢? 展示图片:“地上河”示意图和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 [承转]水土流失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危害,要想减轻危害,就要先探究它的成因。 [板书] 对当地 危害对下游 水土流失 成因 [承转]南宋诗人陆游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面我们就一起做实验探究它的成因。 [温馨提示] 1.实验分工:第1大组—实验探究一 第2大组—实验探究二 第3大组—实验探究三 2.实验步骤: 先明确实验过程,然后按要求操作,操作时注意观察比较,最后填写实验报告单。

《市场调查》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市场调查》:第六章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中国营销传播网,2001-12-13,作者:,访问人数: 1220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阶段式抽样架构:在采用分段抽样中,依抽样阶段之不同,产生不同之抽样架构。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微课教学设计

读黄土高原位置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设计意图:研究区域首先要对区域进行定位,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培养学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为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做铺垫。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黄土高原地区开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有“一碗水,半碗沙”之称,每年经陕县的下泄泥沙约90%来自黄土高原,随着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3000余万吨。泥沙在黄河下游地区流速下降,大量沉积,形成“地上悬河”,历史上造成无数次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图为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水带走了什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 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3. 水土流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补充完整框架图。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有了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框架图来展示该第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三)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阅读下列实验过程,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实验1: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 (1)地面坡度,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2: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2)降水强度,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3: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呢?规律是什么? (3)土质越,水土流失越严重 实验4: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 表面的植被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4)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越严重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水土流失的产生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四)水土流失的成因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1]

抽样调查理论及方法 2008-3-4 11:53:33 来源:不详 一、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意义 抽样调查为科学研究方法中重要技术之一,是指就所要研究的某特定现象之母群体中, 依随机原理抽取一部份作为样本(Sample),以为研究母群体(Population)之依据。将样 本研究结果,在抽样信赖水准内,推算母群体可能特性以为决策之参考。 抽样调查之优点: 1.利用抽样技术及机率理论,可获得既定精确估计值,以代表母群体特征。 2.节省调查人力,物力,时间及经费。 3.经由少数优秀人员施予特殊训练及配合特殊设备,施行调查,可得较深入且正确调 查结果。 故在实地市场调查中,抽样调查为一不可或者之工具。 抽样调查基本目的乃在信息之搜集作成结论, 以供决策参考。 有效抽样调查应具有准则 有下: 1.有效原则 抽样调查应该(1)符合调查目的之需要,(2)所获信息价值应超过所支付成本。 2.可测量原则 抽样的正确程度必须能够测量,否则抽样调查就失去意义。 3.简单原则 抽样调查必须保持简单性要求。俾使抽样调查顺利进行,以避免不必要之节外生枝。 二、抽样调查的基本术语 1 母群体(Population)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台北市中学生,则在台北市上课之54所 中学生总数,便是调查研究之母群体。 2 抽样架构(Sampling frame) 整体抽样单位的详细名单,以供抽样之用。例如以台北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台北市医 师公会名册,便是抽样架构。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60班班级名册便是抽样 构架。 抽样架构有三种型态: 具体的抽样架构:每一个抽样单位名字皆列成表册,可以直接按表册名字抽取样本。 抽象的抽样架构:没有抽样单位之名册,只要符合调查之条件就有被抽样之可能。例如 在百货公司举行消费者抽样,随然没有抽样名册,但是抽样架构却冥冥中隐约出现。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含解析

第1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标展示核心素养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 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综合思维:联系区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 成因及危害。 2.人地协调观:通过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 因,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 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4页 [基础梳理]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黄土高原位置图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A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 (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蚀)。 【特别提示】

1.黄土高原与沟壑地貌成因不同。 黄土高原的成因:沙漠外围的黄土堆积,属风力沉积作用;沟壑地貌的成因:水土流失 使其千沟万壑,属流水侵蚀作用。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概述: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表现 ①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地理位置特殊 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 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带 黄土质地特殊 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极易遭受流水 侵蚀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地质灾害频繁 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1)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 生产力水平低→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制度、生产建设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3)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 1.治理策略 (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农林牧综合发展

(完整版)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及其成因

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及其成因 一、 (1)地区: 黄土高原:西北黄土高原区从内蒙古河口镇至陕西、山西的龙门区间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2)成因: 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 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 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 水土的越强. 人为因素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过度开垦 ③开矿 二、 (1)地区: 东北丘陵地区:随着近年植被的破坏,黑土地的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问题也日益凸显(2)成因: 自然因素 ①位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大且集中 ②位于我国东北,春季的冰雪融水以及夏季的冰川融水,加剧水土流失 ③丘陵地区,大河众多,流水侵蚀严重

④冬季漫长、寒冷,树木成材慢,保持水土效果不佳 人为因素 ①过度砍伐树木 ②不合理的放牧,破坏丘陵植被 ③不合理的开垦,加速水土流失 ④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注重保护环境 ⑤老工业基地,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酸雨,危害土质、树木,间接影响水土流失问题 三、 (1)地区: 华北丘陵地区:石质性山丘,表面风积和冲积黄土极易流失,加之华北地区开发过度,水土流失问题也不宜忽视 (2)成因: 自然因素 ①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大且集中 ②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的冰雪融水以及夏季的冰川融水,加剧水土流失 ③黄河流经,流水侵蚀严重 ④缺乏植被,保持水土效果不佳 人为因素 ①过度砍伐树木 ②不合理的开垦,加速水土流失 ③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注重保护环境 ④老工业基地,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酸雨,危害土质、树木,间接影响水土流失问题 四、 (1)地区: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地表侵蚀情况严重。 (2)成因: 自然因素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反思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鲁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据此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教学难点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在教学中,基本遵循的分析方法是: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按照这条主线,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行本章节的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环境问题一般的分析方法。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利用ppt直观展示其地理位置过渡性 讲授新课需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这里只要让学生上台来指出他的位置和范围,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黄土高原的四至点以及它的过渡性的地理位置特征。 2、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实验突破重点内容 以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状态,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后,会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力,同时也作为一个话题很好地引出了“黄土高原的地貌”。继而由地貌导出千沟万壑,由千沟万壑导出水土流失,顺理成章地呈现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及其原因。在分析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引用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从简单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影响的一般因素,活动如下: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规律是什么 第二组试验:第二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山西省黄河流域地区水土流失及治理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省内属山地高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差悬殊(最高3058米、最低245米),大部分地区在1000米以上。黄土覆盖厚度一般为8一13米,部分地区为70一80米。植被覆盖率低,森林占12.7%,草地约占20%。但由于受不良自然条件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0%。晋西是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达3.4万平方公里,占晋西土地总面积东8万平方公里的71%。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岩石裸露,土壤疥薄,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流域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恶化,给山西黄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导致黄河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暴雨,土壤、植被四大因子,在没有人类的干扰下,自然因索造成的水土流失称为正常侵蚀,是地质大循环的一部分,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势必会加速水土流失的发展,产生非正常侵蚀,恶化流域的生态环境。可见,自然因素只是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客观条件,人为因素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 (一)自然因素,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很多,但关系最密切的只有三个: 地形:全省地形以山脉为主体,呈东北向西南方向扩展,北高南低,海拔高差2833米。地形坡度在10o以下的占10%,10一20o的占30%,20一30o的占30%,30一40o的占20%,40o以上的10%。晋西地区坡度在15o以上的达70一80%。坡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肥力越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3一0.8%,全氮含量为0.03一0.075%[2]。 2.土壤:全省土壤从地带性来讲,中、南部为森林草原褐土地带,恒山以北为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吕梁山以西是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灰褐土地带。从土壤类型来讲,东部多为棕壤,西部多为灰褐土,其它的大部分地区为粉沙质壤土。粉沙土结构松散,粘聚力差,抗蚀力低,遇水易流失。西部地区由于

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章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和特点 抽样调查是现代统计调查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关于抽样调查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区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抽样调查包括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狭义概念仅指概率抽样。 狭义的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从所要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获得样本资料,计算出有关的样本指标(统计量),依一整套专门的方法据以对相应的总体指标(参数)作出估计和推算,并有效控制抽样误差的一种统计方法。 随机原则。①随机并非“随意”;②随机原则不等于等概率原则;③随机原则一般要求总体中每个单元均有一个非零的概率被抽中;④ 抽样概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有影响。 随机原则是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按随机原则抽样可以保证被抽中的单元在总体中均匀分布,不致出现系统性、倾向性偏差;在随机原则下,当抽样数目达到足够多时,样本就会遵从大数定律而呈正态分布,样本单位的标志值才具有代表性,其平均值才会接近总体平均值;按随机原则抽样,才可能实现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的目的。 二、抽样调查的阶段划分与职业规范 由上述抽样调查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将抽样调查工作的全过程 划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抽样设计阶段。

第二阶段为调查阶段。 第三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估计推断阶段。 在抽样调查中,首先,要注意尊重并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调查结果只能用于综合分析,而不应给被调查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其次,要诚实地分析调查资料,不能为得出某个事先期望的结论而随意地改动资料。第三,要做一个具有职业水平的工作者,做出来的东西既要有能让普通人看懂的主要信息,也要有能让专家看出其内涵的内容。第四,当从有些调查结果得不出好的结论时,应诚实地加以说明,而不应含糊其词。最后,抽样调查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做违反社会公众利益的调查。 三、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是抽样调查的一大特色。 其次,可以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资料是抽样调查的又一基本特征。 其三,抽样调查的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 其四,在抽样推断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其五,抽样技术灵活多样。 其六,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 最后,同其他调查方式相比,抽样调查的技术性更强。 四、抽样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所依据的概率原理属于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抽样的方法不仅对统计推断、统计检验以及统计决策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还构成了其他应用性学科如计量经济学、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1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考点一| 水土流失问题分析 ●考向1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 (2017·苏州模拟)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 A.②③①B.②①③ C.①②③D.③②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2017·安徽百校三模)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 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3~ 5题。 3.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 4.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5.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 土流失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考向2水土流失的治理 6.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材料三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 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2)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中国水土流失分区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风沙区的范围 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一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 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0%。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 2、二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干燥 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 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 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 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灌溉条件;

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的范围 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主要包括三大区。一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二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目前东北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占黑土区总面积的37.9%,黑土区水土流失主要是坡耕地的流失,占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到1cm厚的黑土表层,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现在只剩下20到30cm厚,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据测算,黑土地现有的大部分耕地再经过40到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 东北黑土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 1、应重视对现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的全面保护 2、清基作业时,应剥离表土并集中堆放,用于植被恢复 3、在丘陵沟壑区还应注重坡面径流排导工程 北方土石山区的范围 东北漫岗丘陵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包括东北南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部分地区。主要有六个类型区。一是太行山山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包括大五台山、小五台山、太行山和中条山地,是海河五大水系发源地。主要由片麻岩、碳酸岩类组成,以褐土为主,中度、强度侵蚀,是华北地区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二是辽西—冀北山地区,岩性为花岗岩类、片麻岩类和砂页岩类,发育山地褐土和栗钙土,水力侵蚀强烈,为泥石流易发区,风力侵蚀有发展。三是山东丘陵区,地处山东半岛,由片麻岩类、花岗岩类等组成,发育棕壤、褐土、土层薄,属中度侵蚀。四是阿尔泰山地区,地处新疆东北部,阿尔泰山南坡,山地森林草原,微度侵

高中地理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鲁教版必修3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鲁教版必修3)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 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通过辩论赛,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 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本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电脑显示)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 1.基本特征: (1)四至: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面积:30万平方千米。 (3)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4)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5)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承转)这一切,都是水土流失惹的祸。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景观图,要求学生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学生表述)略 (承转)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区域水土流失

区域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读全球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由哪几种气候类型控 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牧,砍伐森林④全球C02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图,完成3~4题。 3.下列因果关系与上图相符的是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粮食减产B.人口增长→城市膨胀→工矿规模扩大→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C.人口增长→建设用地增加→植被破坏→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D.人口增长→开垦新耕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 4.解决上题问题的措施是 A.增施有机肥B.开矿后土地复垦 C.退耕还林还草D.小流域综合治理 读我国三种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5~6题。

5.关于甲、乙、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甲-----次生盐碱化 B.乙------湿地萎缩 C.丙-----土地荒漠化D.乙-----水土流失 6.乙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也较为普通,其成因不包括( ) A.地势起伏较大B.土质疏松 C.降水强度大 D.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 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完成7—10题: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D.干旱和大风现象 8.目前,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作用 9.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0.在工程措施中梯田的修筑,是改变了山坡的,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中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11.荒漠化就是土地的沙漠化现象。 12.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13.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尖锐的人地矛盾。 三.综合题: 15.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2:“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1.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误差分布理论、概率理论。 大数定律是统计抽样调查的基础理论,也给统计学中的大量观察法提供了理论和数学方面的依据;中心极限定理说明,用样本平均值差生的概率来代替从总体中直接抽出来的样本计算的抽取样本的概率,为抽样推断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认识抽样调查及其分布的目的是希望所涉及的抽样方案所取得的大部分的估计量能较好的集中在总体指标的附近,通过计算抽样误差的极限死抽样误差被控制的状态;概率论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而引进统计学中,是统计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抽样调查的特点:(1)、随机抽样(2)、以部分推断总体(3)、存在抽样误差,但可计算,控制(4)、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费用低(5)、抽样技术灵活多样(6)、应用广泛。 3.样本可能数目及其意义:样本可能数目是指在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所有可能被抽取中的不同样本的个数,用A表示。 意义:正确理解样本可能数目的概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抽样调查误差的计算,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1)抽样大小,抽样误差通常会随着样本量的大小而增减,在某些情况下,抽样误差与样本量大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2)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变异程度的大,一般而言,总体变异程度越大则抽样误差可能就越大。(3)抽样的方式方法,如放回抽样的误差大于不放回抽样的误差,各种不同抽样组织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抽烟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样本量和抽样方式方法的影响是可控制的,总体变异程度虽然不可以控制的,但却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复杂的抽样技术而将其影响加以控制。 5.何谓分层抽样,简述分层抽样的意义 分层抽样是在概率抽样的前提下,按某种编制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然互按随机原则对每层都进行抽样。分层抽样的效率高于简单随机抽样,可以计算子总体。 6.分层抽样的分层原则及其意义 在总体分层后,总体方差等于层内方差加上层间方差,据方差分析原理,在分层抽样的条件下,抽样误差仅与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因此从其组织形式上看所谓的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分层,然后在每层中抽取样本,遵循扩大层间方差,缩小层间方差的原则对总体进行分层,就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 7.分层抽样的局限性 分层抽样一般来说比简单随机抽样的精度要高,但若层的划分或样本量的分配不合理时,恩呢该会使分层随机抽样的精度比简单随机抽样要差。 8.简述分层抽样中总样本量的分配方法 内曼分配比例分配最优分配 9.怎样分层能提高精度 考虑分层标志的选择及其合理的确定层数。一般来说,增加层数能够提高估计的精度,同时考虑增加层数提高的精度和费用之间的平衡。即增加层数二降低量在精度上是否合算。10.简述比率估计提高抽样效率的条件 有相应的准确的辅助可以利用,推断的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要求的样本量较大。 11.简述比率估计的应用条件 比估计是有偏估计,要求的样本量较大哦,研究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12.从等概率抽样与不等概率的区别来分析进行简单抽样的有效性 当总体单元的差异不大时,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等概率抽样是有效的,但若总体单元之间的差异较大时,要用不等概率抽样。 13.简述不等概率抽样的主要优点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本节课的设计重点体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专项实验 阶段性的教学改革目标。 2.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3.本节课的设计理论为“任务驱动式教学”。给出学习任务,引 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互动回答、教师小结突破重难点完 成。 4.本节课的设计模式为“三段论模式”。给出问题,学生自学 10分钟,重难点突破互动学习20分钟,课堂巩固练习10分钟。 二、教材分析。 1.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 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 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3.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 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 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能力目标: 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 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四、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五、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2.淤地坝 六、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先给大家唱几句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片段。 (请学生描述黄土高坡的地形地势特征,并展示图片——宁夏西吉县马建乡种田沟村)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案例探究——区域水土流失和治理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案例探究——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素养材料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又称为乌金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约750千米。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海拔800~3 000米。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非常大。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沿用传统的放牧方式,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林草植被进一步退化,同时还加剧了草畜矛盾。 严酷的现实使黄土高原各省区认识到了恢复植被的重要性。 素养培养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下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 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A.沙漠化B.石漠化 C.盐渍化D.三种类型都有 1.C 2.A[第1题,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表现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某些半湿润地区都有可能发生,气候异常等自然因素是其形成的基础,但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起主导作用。第2题,A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其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3~4题。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4.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3.A 4.C[第3题,土地沙化速度加快,说明荒漠化加剧。第4题,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是土地荒漠化的直观反映,因此应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恢复植被、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5~6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