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局麻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护理要点和体会。方法:对2009年8月至12月共5个月在局麻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

手术前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从2009年8月成立白内障手术病区以来,我科集中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顺利实施局麻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是配合局麻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护理

senile cataract surgery patient s nursing experience wang fang

abstract:objective:outside the summary local anesthesia downward cataract pouch excises the technique + artificial crystal implantation to treat cataract the nursing main point and the experience.methods:excises the technique +

artificial crystal implantation to from august,2009 to the december altogether 5 months outside the local anesthesia downward cataract pouch to treat around cataract surgery nursing to carry on the review analysis.results:my courtyard has established cataract surgery ward since

august,2009,outside my branch centralism admitting senile

长期鼻饲患者的饮食配制护理

长期鼻饲患者的饮食配制护理 鼻饲法( nasogastric gavag)e 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或拒绝进食的病人补充营养,维持正常生理需要,进行治疗。自2012年6月起,我们共对20 例鼻饲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饮食配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 例,年龄75—98岁,平均年龄83岁,均为老年痴呆患者,其中丧失吞咽功能者17人,拒绝进食者3人,均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从鼻腔插入,进行鼻饲。 护理 1、鼻饲患者饮食配制护理的重要性对于鼻饲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不能正常经口进食,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方面的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 米粉之类。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有限,不能多 热量、 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为了维持鼻饲患者正常的营养需求,应注重做好鼻饲患者的饮食护理,通过科学合理营养液

备方法,使鼻饲患者同常人一样广泛饲用各种食品,吸取充 足的营养。 2、鼻饲饮食的种类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可用食物 包括:植物油、 奶、豆浆、炖蛋、米汤、肉汤、蔗糖、 食盐等。匀浆饮食 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鱼、虾、肉类、蔬菜、油、盐等。 3、鼻饲饮食的量长期鼻饲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 在内一般应 在200—300毫升,每日7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本组病例是混合奶与匀浆饮食交替注入。 4、饮食的搭配鼻饲患者饮食的搭配根据不同病情症状及合并症,给予合适的配方。本组病例均为老年病人,长期 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高热、便秘、尿路感染等病 发症,在食物配置的选择上注意富含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及 热量、无机盐、水份、膳食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补充。早晚 两餐采用混合奶:亨氏米粉加肠内营养蛋白粉剂(安素)加 水调制而成,其余餐次采用匀浆饮食。 5、饮食的配置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鼻饲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鼻饲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7-29T15:36:48.6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期作者:郭敏莹杨智英林立香 [导读] 心理护理应在鼻饲前对神志清醒的吞咽困难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鼻饲的目的及方法。 郭敏莹杨智英林立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中图分类号】R437.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53-02 脑卒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需家人和护士的协助,尤其对吞咽困难患者,不能从口进食,需从鼻饲管喂入,鼻饲便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维持营养需求和电解质平衡的有效手段。为了保证鼻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操作的规范性。 1.鼻饲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应在鼻饲前对神志清醒的吞咽困难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鼻饲的目的及方法,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更好地与护士配合。 2.鼻饲的管理 教科书护理学基础则规定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是临床护士进行鼻饲饮食护理和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鼻饲饮食指导的依据。但对于康复训练期的鼻饲患者每次鼻饲400ml~600ml,每日四次更合适[1]。成人胃容量为1500毫升,即使每次注入600毫升饮食也仅为胃容量的2/5,而康复期的患者要进行康复训练,卧床病人也要进行坐位的适应性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有利于在鼻饲后食物依靠重力作用,存留于胃幽门部、胃体,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危险,患者有进食后的满足感乐于接受;其次患者要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训练使胃排空加快而不会引起胃潴留。每日四次,鼻饲更符合病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干扰患者的康复训练;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对于康复训练期的鼻饲患者每次鼻400ml~600ml,每日四次更合适[1]。 2.1 方法 鼻饲饮食的量由康复医师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运动量及营养状况进行计算约为每天1600ml至2000ml,水果汁和菜汁约1000ml。鼻饲体位:取坐位或半坐位,采用聚氨酯胃管,插入长度为从鼻尖到耳垂,耳垂到剑突(大约45厘米~55厘米),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将鼻饲液缓慢注入;鼻饲后保持原体位>30min。每天4次,每次400ml~600ml,间隔时间5h左右,两次间喂水或果汁菜汁200ml,鼻饲时间为除一日三餐外,晚10时加餐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主观感受,有无并发症、胃潴留、日工作量。观察方法: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鼻饲时和鼻饲后患者有无食物反流、误吸、呛咳、腹胀、腹泻等,在下次鼻饲时抽吸胃液观察有无食物残留,并做好记录。 2.2 鼻饲的护理 (1)配制均浆饮食时注意使其细腻均匀、呈流质状、营养含齐全。(2)鼻饲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每天按餐次分配,每天配置当日量,于4℃冰箱内存放。(3)鼻饲前应先回抽胃液,必要时要引流胃液,若残留量>100ml,提示有胃潴留,应进行胃肠减压,缓解胃潴留。(4)每次鼻饲前应煮沸营养液,待温度降至37℃~40℃时灌注,灌注餐具需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注射器,避免引起人为的肠道感染。(5)恶心、呕吐常由鼻饲速度过快、营养液温度过低,故应减慢鼻饲速度、速度由慢到快的方式进行,以30ml/分速度注入。 2.3 防止误吸 误吸是鼻饲严重的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由于吞咽困难、胃排空延迟、咳嗽反射减退等均可引起误吸。故鼻饲过程中,要防止脱管堵管。如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位,将头部放低,吸出气道内异物并抽吸胃内容物,以防进一步返流而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2.4 鼻饲管的观察护理 (1)鼻咽部黏膜因胃管放置时间较长,会导致鼻咽部黏膜损伤。每周更换胃管1次,晚上末次喂食后拔出,第2天早晨从另一侧鼻孔插入。(2)防止堵管的发生。这种情况常因注入的食物未能全部碾碎或鼻饲液黏稠度太高造成,所以注入鼻饲饮食时应在鼻饲前后冲入20ml ~30ml温开水,顺通胃管后方可注入鼻饲饮食。(3)注意观察胃管进入胃内的长度,如长度变,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防止胃管脱出或者随着胃蠕动可能滑入十二指肠内,需重新调整。(4)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及咽部的感染。(5)每次鼻饲时应先回抽胃液,观察胃液颜色,排除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无异常,再注入鼻饲饮食。 3.鼻饲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鼻饲后会有焦虑、烦躁等情绪,作为护士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在工作中要仔细观察。鼻饲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补充营养供给。护理人员应具备有关鼻饲方面的相关知识,加强责任心,做好健康教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这对于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鼓励患者配合康复医师,努力做好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安巧,李俊香,司彤云.康复训练期的鼻饲患者单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的探讨[J].光明中医,2008,23(6)56-57.

手术室护理工作心得体会

手术室护理工作心得体会 手术室护理工作心得体会1 金秋十月,迎来我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14个年头,这些年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从一名生疏的护理生到今天可以独挡一面了,感慨颇多。 我现在从业的重庆好德医院作为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如何生存发展?从我1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建立老百姓对医院的认识、了解、信任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记得今年初一个做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医学专用刚清醒就给我讲:我发现自己怀孕了,是去某某大医院检查的,我老公和妈妈非要我去大医院做手术,我家住好德医院附近,感觉更方便,在她们都去上班了后,我自己就来做手术了。她还给我交流到:其实我是个很怕痛的人,但是你们刚才输液的时候还不痛。我自己刚才像做了梦一样,手术结束看见自己衣服裤子穿戴整齐躺在这床,完全没有痛疼的感觉。她说自己也曾经在某某大医院做同样的手术,当自己完全清醒时发现自己被用一张单子遮在隐私部位,医生叫她自己穿上裤子,头昏昏沉走去休息室。两次手术对比,对我们的服务她非常满意。 我和她讲了很多的人对民营医院有些偏见,今天你有需要走进好德医院,我们的就医环境让你对我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医护人员对你的服务让你有了更深的了解。你可以放心的选择我们好德医院,我们有着优质的医护团队,温馨的就医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上乘的服务。患者听了觉得很满意,她说我的朋友以后有需要我都会介绍到好德医院。我们做的点点滴滴能得到患者的口碑相传就是最好的广告。 还有一次人工流产手术后的患者在医学专用药刚清醒就抱怨说,你们医院收费好贵,做这么个小手术都用了两千多,医生说我炎症重还做了治疗后才手术。她说这么一个小手术没必要吧?我给她解释说,虽然是个小手术,但是医生有职业

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

白内障 一、定义: 透明度晶状体由于某种原因变浑浊称为白内障。许多因素,例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都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浑浊。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大多数成人的晶状体会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浑浊。老年人晶状体核硬化,化学密度增加,皮质纤维有淡淡放射状纹理。这些情况为晶状体生理性改变,并不属于白内障。 白内障主要症状为病人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动黑点,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以恢复视力。 二、分类: 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天性等白内障等。 按发病时间:分为点状白内障、冠状白内障和板层白内障等。按晶状体浑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白内障等。 分期:老年性白内障分为4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成熟期为最佳手术期。 三、白内障术前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了解白内障类型,协助医生做好视力、光定位、色觉、眼压

等检查,人工晶体植入者需查角膜曲率、角膜内皮、A超、屈光度等。 2、术前进行泪道冲洗,手术日按医嘱滴用散瞳药物。 3、注意有无眼压变化,如有眼压增高,按医嘱服用降眼压药。 4、老人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情绪紧张者,手术日晨口服镇静剂。 5、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前控制血糖。 6、全麻者按全麻手术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平卧位,头部不宜过多活动,禁止低头和弯腰,室内光线宜暗。术后一个月内禁止看电视和打牌。 2、给予易消化、半流质饮食,3天内避免用力咀嚼,糖尿病者给予糖尿病饮食。 3、术后2周内避免脏水流入眼内,注意眼部卫生。 4、注意手术眼的保护,勿碰撞,按要求佩戴眼罩。避免咳嗽及情绪激动,给予心理护理。 5、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对有前房出血者应立即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防止血液流入玻璃体内。 6、注意眼痛情况,如出现持续性眼痛、发热、分泌物增多,应考虑有眼压增高及感染的可能,需及时处理。 7、术后第一天去除术眼外敷料,遵医嘱点抗生素眼药水,嘱病人勿揉眼或做猛烈瞬目动作。

患者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体会

患者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鼻饲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生命体征平稳、无消化道症状和鼻饲禁忌症的128例鼻饲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通过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计划性、随机性、示范性鼻饲操作及相关知 识的宣教,家属掌握鼻饲操作后,让家属协助鼻饲护理。结果:通过正规全面的 宣教,家属均能正确有效地为患者进行鼻饲护理。结论: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方 法是安全可行的,既节省了护理人力,又提高了患方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家属协助;鼻饲;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1-0194-02 神经内科意识障碍和吞咽障碍的患者很多,其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45%[1]。通 常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有呛咳的患者,为保证营养摄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采取鼻饲方 式进食,而神经内科又是鼻饲人数较多的科室,日常患者的进餐时间大多相同,同一时间段 需鼻饲的患者较多,而当班护士的工作量又很大,往往患者需要鼻饲时,护士没能做到一呼 即到,让患者久等后食物容易放凉,或因与家属有事要做存在时间冲突等原因,造成患者不 能及时进食,家属或患者就容易出现不满意情绪。再者,有些患者出院后也要居家鼻饲食物,为保证出院后居家鼻饲护理正常进行,家属也应学会鼻饲护理。我科在临床实践中,教会患 者家属协助鼻饲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的鼻饲患者共128例,年龄30至93岁,疾病诊断: 脑出血、脑梗死、植物人、重症肌无力、脑炎。其中清醒患者43例,意识障碍患者85例。 2.方法 2.1 鼻饲患者的病情选择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障碍或清醒均可,无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便血等,无鼻饲禁忌症。 2.2 能协助鼻饲的家属选择标准 通过护士的专业指导,懂得鼻饲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懂得食物的配制要求,理解并配合鼻饲护理工作。 2.3 协助鼻饲的宣教实施。 患者病情平稳后,责任护士就可以开始实施让家属配合护士做鼻饲的宣教。主要通过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导。 2.3.1计划性教育做好让家属协助鼻饲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患者插胃管进行鼻饲之日起,向家属宣教鼻饲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促进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告知鼻饲流质饮食的食材选用、配制、保存方法,食物的量及温度,鼻饲的方法、次数、间隔时间,鼻饲用的注射器抽吸方 法及鼻饲的速度,鼻饲过程如何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进食反应,有异常如何呼叫医护人员。 2.3.2随机性教育利用一切与家属沟通的机会随时进行常规和相关知识的宣教,如胃管 刻度的观察,防止胃管脱出的方法,防止返流及误吸的方法等[2]。

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老年人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白内障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据调查表明,老年人患有白内障疾病的人数非常多.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手术成功以后我们就可以康复了.术后的护理也特别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讲一下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 1.白内障术后当天,尽量闭眼休息,减少眼球转动,除吃饭、上厕所外,一般都要卧床静养.特别要注意别碰撞手术眼,以免造成切口裂开、前房出血、眼压升高和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 2.白内障术后第2天,可以生活自理,但仍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有的患者感到术眼轻微疼痛、流泪等,属正常现象.要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 3.白内障术后应点抗生素眼药水,一日3~4次.如果术中用缝线缝合切口,一般术后5天拆线,拆线后局部于睡前可涂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等,以预防感染.一周内术眼避免进水,以免造成感染. 4.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容易便秘,因此白内障术后需要注意吃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便秘者术前、术后可用缓泻药或开塞露等,以防排便时用力过猛,使眼睛局部伤口出血和伤口开裂. 5.心情开朗,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保证睡眠,预防感冒、咳嗽;咳嗽厉害时,要服镇咳药,以免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 6.术后定期复查很重要.若出现眼睛疼痛明显、发红、看灯光有彩色光环,合并头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到院检查治疗.如果无特殊不适,也应在术后1~3天、1周、2周、4周、3个月各复查一次;有屈光改变者,应配戴合适的眼镜. 7、长期应该注意事项:患者眼部植入人工晶体,需定期到医院复查,平时避免撞到术眼.

上面所写的就是关于老年人在手术以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内容了.希望大家在看了上述内容以后可以对其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因此我们一定要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护理病人,才可以尽快的康复.

鼻饲病人的护理

鼻饲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鼻饲病人;护理 鼻饲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道狭窄、食管气管瘘者等。通过胃管供给流质软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需要。 胃管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55cm。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当插到15cm时,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插管动作要缓慢、轻稳,非凡是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时,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鼻饲的饮食一般都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一些老年患者因长期鼻饲混合奶,而产生便秘和腹泻,混合奶虽然热量高,但营养不够全面,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适当加入一些果汁、菜水、豆汁、鱼汤、鸡汤、植物油等,以使营养全面。 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40度左右,不可过热或过冷。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温度太低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不适,因此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以水温计测试温度,也可将鼻饲液滴于手腕内侧部不感觉烫为宜。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灌入,防止产生凝块。服药时应将药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每次鼻饲前应判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注食。检查胃管是否确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①胃管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开口端置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特别应注意的是老年人因咽部对刺激反应迟钝,误入肺部可无明显的咳嗽,或因肺部感染痰液粘稠,误入肺部后痰液堵塞管道时也无明显的气泡溢出。同时还要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若有应及时拔出后重新插入。如患者同时吸氧,应严格区分胃管与氧气管,以防将氧气管与胃管混肴。 鼻饲进餐前一定要抽吸胃液观察。观察胃液的性质,有无出血倾向及食物消化情况,若胃液中有血丝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停止进餐,遵照医嘱给予应用止血药物。观察食物的消化情况,若有食物潴留应暂缓进餐或减少进餐量,若抽不出胃液时可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听气过水声判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抽出的胃液不要弃去,要注入胃内,以助消化。 鼻饲前先翻身叩背,吸痰,做好口腔护理,将患者床头摇高30-35度。鼻饲后尽量不搬动患者,不吸痰不叩背,嘱患者保持原卧位30-60分钟后再更变体位,避免引起呕吐、返流、

鼻饲病人的护理体会

鼻饲病人的护理体会 鼻饲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道狭窄、食管气管瘘者等。通过胃管供给流质软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需要。 胃管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 ~ 55cm。但一次性硅胶胃管头部的侧孔距尖端约8cm,按常规胃管深度,此孔位于贲门以上食管内,注入流质鼻饲液时易反流于咽喉部而发生误吸。若延长鼻饲管插入长度8 -10cm 让胃管头部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则能有效减少食物反流。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当插到15cm 时,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1]。插管动作要缓慢、轻稳地通过食管的3 个狭窄处,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鼻饲的饮食一般都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一些老年患者因长期鼻饲混合奶,而产生便秘和腹泻,混合奶虽然热量高,但营养不够全面,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适当加入一些果汁、菜水、豆汁、鱼汤、鸡汤、植物油等,以使营养全面。 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 - 40 度左右,不可过热或过冷。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温度太低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不适,因此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以水温计测试温度,也可将鼻饲液滴于手腕内侧部不感觉烫为宜。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灌入,防止产生凝块。服药时应将药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每次鼻饲前应判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注食。检查胃管是否确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 ①胃管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 空气,臵听诊器于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开口端臵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2]。特别应注意的是老年人因咽部对刺激反应迟钝,误入肺部可无明显的咳嗽,或因肺部感染痰液粘稠,误入肺部后痰液堵塞管道时也无明显的气泡溢出。同时还要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若有应及时拔出后重新插入。如患者同时吸氧,应严格区分胃管与氧气管,以防将氧气管与胃管混肴。 鼻饲进餐前一定要抽吸胃液观察。观察胃液的性质,有无出血倾向及食物消化情况,若胃液中有血丝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停止进餐,遵照医嘱给予应用止血药物。观察食物的消化情况,若有食物潴留应暂缓进餐或减少进餐量,若抽不出胃液时可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 空气,臵听诊器于胃部听气过水声判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抽出的胃液不要弃去,要注入胃内,以助消化。 鼻饲前先翻身拍背,吸痰,做好口腔护理,将患者床头摇高30 - 35 度。鼻饲后尽量不搬动患者,不吸痰不拍背,嘱患者保持原卧位30 - 60 分钟后再更变体位,避免引起呕吐、返流、误吸。开始鼻饲或滴注时,营养液用量宜小,浓度由低到高,避免开始时就引起明显的液体高渗状态。鼻饲后应用温水20 - 30 毫升冲净胃管,防止堵塞。 由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要注重口腔卫生,以防真菌感染,予以口腔护理2 次/d,并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的情况。病人处于昏迷状态, 应定时翻身叩背, 预防褥疱和坠积性肺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鼻饲液大多为少纤维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弱,致使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因此,应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定时给予缓泻剂,适当调整食物纤维含量,防止和减少便秘的发生。鼻饲患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清淡。以后逐渐增多。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 - 300 毫升,每日4 - 5 次,每次间隔时间2小时以上,推注速度不宜过快。鼻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鼻饲,立即报告当班医生。 长期鼻饲者若用普通橡胶管应每周更换胃管一次,硅胶管可每月更换一次。或根据不同的胃管使用时间要求定期更换。为了使病人得到休息,更换胃管时应在前一天喂完最后一餐

浅谈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体会

浅谈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30T15:22:13.76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程凤勤[导读] 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概念由模式病房向手术室拓展。 程凤勤(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100) 【摘要】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概念由模式病房向手术室拓展。本文介绍了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对择期手术病人开展术前宣教、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我们认为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能为手术病人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水平,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关键词】整体护理;护士;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R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88-02 现代护理观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不仅仅是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性操作,而且要求护士走出手术室,与病人进行交流、接触。她的角色不但是一个手术的配合者,而且是手术病人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对手术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即加强术前随访、术中关心、术后随访,帮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1手术室开展术前宣教的模式 1.1 人员的组织分工将护理人员分为2个责任小组。一个小组由2名护士(洗手、巡回护士)负责,采取谁配合手术,谁负责术前宣教及术中护理。另一小组由器械室及敷料室人员或其他人员负责对手术后病人进行术后随访。 1.2 术前宣教的内容 (1)由巡回护士领取手术通知单,初步了解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法及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介绍配合护士及手术室的环境设备。(2)介绍入室、麻醉、手术开始的大约时间。(3)说明病人入室前要求(如禁食、禁水、去掉首饰、假牙;勿将现金、手表等贵重物品带入手术室;着医院配备的衣裤)。(4)介绍手术及麻醉的体位及要求,术中输液的部位。(5)指导病人术中出现特殊情况的自我护理(如恶心、呕吐时做深呼吸等)。(6)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术前宣教的实施方法 1.3.3 访视病人(1)向病人做自我介绍,讲解宣教的目的,取得病人的信任。(2)根据宣教单的内容逐项进行,并在相应的项目栏内打钩。(3)耐心讲解手术中各种操作的目的、要求和配合要点。(4)向病人及亲属展示书面宣教资料并详细讲解。(5)注意倾听病人的提问,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动。 2 术中护理实施 2.2 术中护理措施1)术前30min手术室内的温度,一般夏天室温控制在18~22℃,冬天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55%左右。2)心理护理:手术室的护士应根据前一日的术前宣教,访视结果,核对并检查准备情况,对病人的身心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水平,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术前制订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及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注意准确记录护理记录单,及时提供、补充术中所需物品。手术结束前,认真盘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录单填写完整。手术结束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3术后随访 3.1术后随访的主要内容及表格制作:随访的内容(1)病人对手术室接送员的速度、态度;(2)入室时护理人员接待、核对是否态度良好;(3)手术室的环境、温度。(4)对病人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5)伤口愈合情况;(6)术中有无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7)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患者、家属及手术医生)。(8)手术医师及病人的建议。 3.2术后随访:根据手术种类和大小,于术后1-3天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是否疼痛,体温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征求患者对手术室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并认真记录。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指导和祝福语言。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3.2.1随访时间:手术后的3~5天,由护士根据随访单逐项进行打勾,填写。 3.2.2查看术后病程记录:了解掌握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3.2.3床旁回访:了解病人精神状况;征求患者、家属对术前宣教所持的态度;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手术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2.4征求手术医师意见:主要是了解手术配合是否熟练、默契、主动;手术器械及仪器设备的性能等状态是否保持良好,以便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整体护理是以人为本的全程护理,自始至终重视对人的护理和关怀,不再是机械被动的服务模式。整体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手术配合向系统化、整体化方向发展。通过术前访视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情绪比较稳定,而未经访视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紧张、不安、无助、对手术缺乏信心,需经较长时间才能平静。整体护理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可防止接错患者,手术部位的错误、输血用药的错误等,使手术配合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每位患者得到完整的护理。通过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职业责任感,督促护士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体现护士自身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正良,彭望香.手术室护理管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105. [2]沈志萍.浅谈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铁道医学,2001,29(3):173.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要点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 球麻痹,又称延髓麻痹,是指由延脑或大脑等病变引起的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发音障碍为主症的一组病症。通常把延髓病变所致者称真性球麻痹,大脑等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本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脑病引发。如脑梗塞、脑出血、脑炎、脑外伤、脑变性病、脱髓鞘病、脑肿瘤等,损伤相应脑组织而致病。其中以脑血管病所致者最多。由于脑血管病发病率很高,故本症亦十分常见。目前临床缺乏对本病的理想疗法,是中西医公认的难治之症。病人患此症,轻者饮食、语言困难,重者完全丧失饮食、语言功能,靠鼻饲维持生命,因重症球麻痹患者需终身使用鼻饲,因此,许多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中仍需使用鼻饲管,现针对鼻饲管的护理及鼻饲饮食的准备进行一些讲解。 一、胃管留置时间: 普通胃管每周更换1次,硅胶管每月更换1次,于晚间末次喂食后,将管快速拔除,同时夹紧管口,以免液体流入气管,次日晨换管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二、鼻饲时的体位: 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40度,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同时,在脑卒中时由于肢体健侧吞咽功能好于患侧,鼻饲时头偏向健侧,可明显降低胃

反流的食物误吸入气管。特别应注意的是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平卧位,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入肺部,造成窒息。 三、温度: 食物要冷却至38-40度,放于前臂内侧而不觉烫,方可注入。鼻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烫伤或冻伤黏膜。 四、常用鼻饲饮食及量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的可用食物包括:牛奶、豆浆、熟鸡蛋、浓米汤、肉汤、蔗糖、植物油、食盐等。匀浆饮食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蔬菜、油、盐等。 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而清淡,以后逐渐增多。昏迷或较长时间未进食者,第一、二天以混合奶为主,每次50~100毫升,4小时喂一次,如无特殊不适,从第3天开始,即可进食匀浆膳。长期进食匀浆膳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400毫升,每日3~4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 五、鼻饲时需注意事项: 1、灌注饮食前后要注意观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在病人剧烈咳嗽,或出现呕吐反射时,可使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有可能使胃管脱出而盘绕在口腔内。 2、每次鼻饲前应先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毫升),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

鼻饲病人护理问题及对策

鼻饲病人护理问题及对策 鼻饲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常用于昏迷、吞咽困难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他们可通过胃管注入的流质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以确保机体正常审理活动的进行,本科手指的老年病人中有一部分是各种疾病引起的昏迷或吞咽困难的病人,必需给他们进行鼻饲饮食,然而鼻饲的同时亦出现各种护理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护理问题及对策 1、置管失败及对策 置管失败原因有三方面:(1)胃管盘在口中;(2)鼻腔黏膜损伤;(3)误入气管。出现这三种枪口,都应及时拔除,重新插入。 处理对策: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置管前应向病人说明放置胃管的目的是为保证营养供给,通过胃管摄入必要的蛋白质、热量及药物,以取得病人的配合,若出现恶心呕吐,应稍等片刻,并嘱其深呼吸,或作吞咽动作;对于神志不清、吞咽困难的病人,在置管前应去枕,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颚靠近胸骨柄,以增加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插入,并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插管的过程中胃管中有鲜血流出,说明伤到鼻咽部黏膜,应及时拔出,并通知医生,火灾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另一端鼻腔重新插入;如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碰到过1例反应特别差的病人,并未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而误入气管,所以应引起特别的注意【1】。 2、患者自行拔管或者胃管脱出 原因与对策:由于我科收治的多为老年病人,他们或多或少伴有一些痴呆症状或神志不清,市场用手去抓鼻饲管,稍不留神就被他给拔掉了。对于有这种情况的病人,不仅要把鼻饲管固定好,关照护理员多家看护外,还要用保护带把病人的双手适当的保护起来。但是用保护带前影响病人家属充分说明情况,取得家属谅解并配合,保护帯使用要松紧适宜,并垫以柔软的棉布,随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保持患者舒适卧位并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胃管放置时间长了,由于病人的日常活动,容易使胃管自行脱出,一方面我们要把鼻饲管固定良好,经常巡视检查,还要在每次给病人喂食前检查胃管的刻度,并抽吸胃液,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注入。 3、围观的堵塞 堵管原因以及对策:(1)鼻饲液未调匀;(2)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鼻饲管;(3)鼻饲液浓度高、粘稠度大、流速缓慢,粘附于管壁造成堵管。因此,在鼻饲前后用20~30ml温开水冲管1次,减少鼻饲液附着管壁,保持官腔壁的光滑,如经胃管注药时,必要将药物碾碎成粉状,充分溶解后注入。自配鼻饲液浓度要适当后方可注入。发现堵管后,先用温开水加压冲洗导管的方法排除堵塞,如果不能排除堵塞,应拔除胃管,更换新管重新插管。 4、食物反流 原因:(1)鼻饲管移位,体位不当;(2)患者身体虚弱,吸收不良,胃排空迟缓。 处理对策:(1)确保胃管位置正确,鼻饲前均需检查胃管位置,检查胃管长度,通过观察胃管穿出鼻孔处的标记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发现胃管不在胃内,应拔出重新插入;(2)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 5、鼻咽部黏膜及胃黏膜的损伤 原因:(1)病人情况差,需要长期鼻饲饮食,胃管放置时间长;(2)注入的食物过热或过冷;(3)频繁插管。 处理对策:(1)对于长期鼻饲的病人应尽量训练他的吞咽功能,使其尽早脱离胃管;(2)

危重患者护理体会

危重病人管理体会 危重病人,很多人听到这个词都会觉得有点可怕,不仅是因为工作的辛苦与忙碌,更是因为危重病人随时都面临着抢救,时刻遭受着疾病的折磨与死亡的威胁。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来到了神经内科,也慢慢的接触到危重病人,从刚开始跟着老师,学习翻身拍背、鼻饲、吸痰、观察病情、配合抢救等等,到现在自己也能独挡一面,不得不说管理危重病人是最能锻炼人的。 印象最深的还是刚工作不久遇到的一位患者,前一分钟病房的走廊里还是医护人员穿梭于病房中忙碌的身影,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一声铃响打破了病房的宁静,有位患者突然血压骤降血氧下降需要抢救,在医生的指挥下,护士马上准备抢救车抢救药物,吸痰、心肺复苏、静脉给药、联系气管插管准备抢救车,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患者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心率血压平稳,血氧正常···”在家属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连串的抢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些场景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对于这一切,我也从当初的陌生变得如此熟悉。 当我看见那些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的无助的眼神,当我看到自己用百倍的努力把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到生命的春天时,面对那些失而复得的生命,那些来之不易的欢笑,我就会感到欣慰,我就会感到无憾,我更会感到无悔。“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

和温暖的象征。我们的职业被誉为“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尾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我们将会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们的护理而减少痛苦,因我们的健康指导而有所收获,因我们的安慰而树立信心。 危重病人病情瞬息变化更需要我们多一些细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热心。每天对自己所负责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危重病人,从意识情况到病情到生命体征、出入量、大便情况、皮肤、治疗用药、阳性检查、并发症预防、康复治疗等等,事无大小、不论巨细、了然于胸。也许自己多巡视一次病房就可以早一些哪怕是一分钟及时发现患者的情况,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也许多翻一次身就能及时发现皮肤受损的情况,避免形成压疮;也许多看一眼会及时发现液体外渗情况,及时停止避免加重;也许多说一句话就可以在发生情况时家属会及时注意,避免延误治疗;也许耐心的一个回答会消除家属的误解,避免一次医疗纠纷······ 在神内工作已经六年了,虽然也会时有抱怨、会觉得累,但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有我亲爱的老师和姐妹们。有危重病人的时候,大家会一起帮忙、一起讨论、一起学习,遇到抢救更会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出现问题护士长也会组织大家学习改进。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白衣战士,战斗在患者的身边。

护理资格考点各类患者需鼻饲法进食重点

1.下列各类患者不需鼻饲法进食的是 ( E ) A.昏迷患者 B.口腔手术后患者 C.早产儿 D.破伤风患者 E.休克患者 2.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是: ( A ) A.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B.出血伴有腹痛 C.外出血与病人症状不成比例 D.子宫底升高,有压痛 3.下列有关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 ) A.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冻 B.预混胰岛素使用前应充分摇匀,如需短效与长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再抽吸长效胰岛素并充分混匀 C.可选择上臂、大腿前外侧、臀部、腹部脐周5cm内不注射等处皮下注射 D.胰岛素注射器及注射笔要合理使用,避免因重复使用而造成局部感染 4.儿童多种抽动症是指: ( D ) A.身体固定部位一组肌肉发生不自主、重复、快速的抽动 B.身体固定部位肌肉发生不自主、重复、快速的抽动 C.身体固定部位肌肉发生不自主、重复、缓慢的抽动 D.身体任何部位的一组或一群肌肉发生不自主、重复、快速的抽动 5.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排斥反应一般发生在术后 ( C ) A.第3天 B.第7天 C.第10~15天 D.第20天 E.第30天 6.不宜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是 ( E ) A.前列腺合成剂 B.甲氰咪胍 C.丙谷胺 D.三钾橼络合铋 E.阿托品 7.处理护理纠纷时应做到: ( A ) A.实事求是 B.以病人利益为中心 C.以护士利益为中心 D.以医院利益为中心 8.张某,妊娠35周,分娩一女婴,体重2200g,产妇平安,女婴一般情况稍差。此时女婴应给予 ( C ) A.呼吸道隔离 B.昆虫隔离 C.保护性隔离

白内障手术护理常规

白内障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内眼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了解白内障类型,协助医生做好视力、光定位、色觉、眼压等项检查 3、按医嘱滴用散瞳药物,对行针拔术和白内障吸取术者,应充分散瞳,便于检查和手术 4、注意有无眼压变化,如眼压增高,按医嘱服用降眼压药 5、老人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前应控制血糖、尿糖 7、常规冲洗泪道 (二)术后护理 1、按内眼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取平卧位,保持头部固定,白内障吸取术者取半卧位 3、给半流或易消化软食,糖尿病者给糖尿病饮食 4、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对有前房积血者,应立即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5、嘱病人尽量避免低头弯腰动作,尤其是针拔术者,以免混浊的晶体浮起,影响视力 6、注意术眼疼痛情况,如出现持续性眼痛,发热、分泌物增多,应考虑有眼压增高及感染的可能,需及时处理 7、术后第一天开始滴用抗生素眼药及散瞳剂,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防止压迫眼球而致眼内出血。 8、老年性白内障应避免术后复明而情绪激动,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9、术后第一天换药,戴保护眼罩,瞩病人勿揉眼或作猛烈瞬目动作。 10、出院指导,交待病人定期复查,配戴适度凸透镜片,以提高视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内眼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不宜过暗,以免瞳孔放大,影响房水排泄而使眼压增高。 3、饮食应易于消化,无刺激性,适当限制饮水量。 4、按医嘱滴用缩瞳剂,对头痛、眼胀痛较剧烈伴高眼压者应及时给予脱水剂降眼压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5、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a)服用醋氮酰胺后可出现面部、四肢麻木、腰痛、血尿等,可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和氯化钾,以减少副作用。 b)滴用匹罗卡品眼液,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出冷汗、呼吸急促、流涏等毒性反应时,应及时配合医生处 理。 c)使用高渗脱水剂快速苏静脉滴入,并注意观察脉搏,血压呼吸等变化。 d)口服甘油,冬天应加温,不宜多饮水,以免药液被稀释,降低疗效。

护理资格知识: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解析

精品文档 1.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是 ( E ) A.口腔手术后 B.破伤风患者 C.昏迷患者 D人工冬眠患者 D.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2.不适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用物是 ( D ) A.石蜡油 B.压舌板 C.弯血管钳 D.吸水管 E.治疗碗 3.溃疡病患者出现下列哪项病情提示有穿孔发生 ( D ) A.饮量突然减少 B.嗳气反酸加重 C.恶心、腹胀明显 D.上腹剧痛、腹肌紧张 E.常发生“午夜痛” 4.王某下楼时不慎致踝关节扭伤,2小时后来医院就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B ) A.局部用热水袋 B.局部用冰袋 C.局部按摩 D.冷热敷交替使用 5.下列哪项不是清洁的目的: ( C ) A.去除潜在病原微生物 B.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C.保持物品美观 D.预防医院感染 6.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是 ( C ) A.视力减退 B.角膜混浊 C.眼分泌物增多呈脓性 D.眼分泌物结痂 E.睑结膜、穹窿结膜不充血 7.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者其血型为: ( C ) A.A型 B. B型 C.A型或A B型 D. B型或A B型 8.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法不包括下列哪项 ( C )

A.心理治疗 B.药物治疗 C.休克疗法 D.激素治疗 E.康复训练 9.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 B ) A.减少麻醉药的不良反应,消除不利的神经反射 B.抑制唾液腺、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C.镇静,缓解焦虑 D.提高痛阈,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10.心力衰竭概念的最重要的内容是 ( A ) A.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B.心排血量相对降低 C.心排血量绝对降低 D.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E.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11.大咯血病人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 A )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高浓度氧疗 C.防止大出血休克 D.使用呼吸兴奋剂 12.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 ( D ) A.Ⅰ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B.Ⅱ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C.Ⅲ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D.Ⅳ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E.混合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13.能高亲和抗体IgE的细胞是 ( B ) A.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14.以下哪项为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 ( A )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昏迷 15.对细菌芽胞的错误描述是: ( D ) A.可根据芽胞的大小、形状和在菌体中的位置来鉴别细菌 B.芽胞对高温、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有较强的抵抗力 C.防止芽胞污染环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由于芽胞抵抗力强,故对医疗器械、敷料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时一般不能杀灭芽胞16.关于心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ICU重症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

ICU重症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7-18T14:49:42.7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李娜[导读] 主要与胃容量超载、排空延迟、食物中含糖量过高及胃肠功能受抑等有关。 李娜(北京朝阳医院西区ICU 北京朝阳 100043)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9-0071-02 【摘要】 ICU的住院患者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关键词】重症胃肠道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选取ICU自2010年8月至12月收治患者中的24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机械通气患者18例,脑梗塞患者6例,平均年龄58岁,所选患者均因疾病不能经口进食,需留置胃管并遵医嘱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治疗。 2 护理问题及对策 2.1 机械性并发症 2.1.1 鼻咽食管损伤是长期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常见有鼻咽部不适、鼻咽部粘膜糜烂和坏死、鼻部脓肿、急性鼻窦炎、声嘶、咽喉部溃疡和狭窄、食管炎、食管溃疡和狭窄、气管食管瘘等[1]。对策:根据病情选取质地、大小及粗细合适的鼻胃管,护士掌握熟练地留置胃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动作粗暴。加强监护,严格交接班,对长期留置鼻胃管的患者每天检查固定胃管的胶布处皮肤粘膜情况,及时更换固定胃管的位置。 2.2 胃肠道并发症 2.2.1 腹泻腹泻是患者鼻饲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与输注速度过快,营养液温度过低和机体代谢紊乱,低钠、低蛋白血症,脱水剂和抗生素等作用有关[2]。对策:如果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水样便,要减慢鼻饲的速度,适当减少管喂量,同时可给予胃管末端夹加温器加温,以助于患者对场内营养液的耐受,并可给予适量的助消化药或止泻药,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2.2.2 恶心呕吐常因鼻饲的速度过快或过量而引起,对策:可减慢鼻饲的速度,以逐次递增鼻饲量的方法或采用输液泵控制以匀速输入,鼻饲前翻身排背、清理呼吸道,以减少鼻饲过程中因呼吸问题导致的恶心呕吐,发生呕吐时要立即停止鼻饲,监测残留量,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次,清理呼吸道。鼻饲过程中抽吸胃液观察胃内残留量情况,若残留液>200ml应暂停鼻饲液输注或减低输注速度,并观察残留液性状,若发现咖啡色胃液,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2.2.3 腹胀主要与胃容量超载、排空延迟、食物中含糖量过高及胃肠功能受抑等有关。理对策:与医生沟通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更换耐受不良的食物,选用不含乳糖或低脂肪配方的营养液;对胃容量超载引起的腹胀,可改变病人体位,行腹部轻按摩;持续喂养过程中或推注后,床头抬高约30~45°,并保持30~60min,右侧体位有利于胃内容物通过幽门;推注法输入营养液的病人,减少一次性输注量,多次少量输注,每次50~100ml,逐渐增量,避免一次注入过多,遵医嘱使用促胃肠道动力药或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3]。 2.3 感染性并发症 2.3.1 吸入性肺炎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衰弱、年老或昏迷患者等较易发生液体反流,误吸至气管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对策:为了防止误吸,鼻饲前检查鼻饲管位置是否正确,鼻饲过程中避免管道移位,鼻饲的速度不宜过快,一次量不宜过多,防止胃潴留,减少胃残余量,来降低胃内压和食管返流。卧床患者鼻饲时应抬高头30°~45°,病情容许时,可采用半卧位,当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吸入物,并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4]。 2.3.2 营养液污染主要与操作不符合标准有关对策:营养液的配制要严格保持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开启的液体放入冰箱内保存,一般不超过24小时[5],在鼻饲液输入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除以上护理问题及对策外,在住院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还要防止鼻胃管的滑脱,在翻身等操作时,要妥善固定导管,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定时漱口,保持口腔内清洁,消除患者口腔内异味和不适感,防止口腔感染。 3 体会 对于昏迷不醒或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采取鼻饲流质,能供给机体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配合胃肠道用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同时,也可适当减少静脉输液量,也降低医疗费用。对患者鼻胃肠留置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积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于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善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ICU专科护士资格培训认证教程.2008 :357-358. [2]张思源,刘燕萍.胃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83-85. [3]侯学荣,林志红.脑卒中鼻饲患者58例的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3):58. [4]常红,帅冬梅.鼻饲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护理研究杂志,2006,20(2):472-473. [5]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