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表格

综合实践活动表格
综合实践活动表格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茅坝一小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价记录标准表格.docx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 ***********公司 序号作业岗位作业活动 1维修电工电气检修维护 2维修电工倒闸操作 3维修电工停送电操作 4维修电工临时用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制表:庾海审核:唐文波填表日期: 2016年1月4日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JHA ) 单位: 生产保运部 工作岗位: 维修电工 工作任务: 检修维护 危害或 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序 工作 潜在危 主要 员工 害(作业 偏差发生 安全设 L S R 建议改正措施 号 步骤 后果 管理措施 胜任 环境、人 频率 施 程度 物管理) 损坏 加强检查,按检 安全帽、 严格执行检修 检修 设备 偶尔 规程,加强安全 1 碰 伤 修步骤进行操 胜任 防护手 2 3 电机 人身 发生过 6 作. 套齐全 教育,提高防范 伤害 意识 检修 损坏 加强检查,加强 设备 做好隔 加强安全教育, 2 开关 触 电 未发生过 监护 胜任 2 3 人身 离 6 柜 提高防范意识 伤害 电机 人 身 偶尔发生 加强检查 , 加强 安全帽、 加强安全教育, 3 碰 伤 防护手 2 3 补油 伤害 过 监护 胜任 6 套齐全 提高防范意识 4 5 6

---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 ) 单位:生产保运部工作岗位:维修电工工作任务:倒闸操作 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序工作危害或潜主要偏差员工 安全设L S R 建议改正措施号步骤在危害后果发生管理措施胜任 施 频率程度 上级指不清楚指导偶尔 加强安全教育, 1发生重复确认口令胜任无133令上级指令错误提高防范意识 过 造成偶尔严格执行操作 填写倒填写不完严格按照操作规矩,加强安全2误操发生胜任无133闸票善规程审核执行教育,提高防范 作过 意识 人身 偶尔安全帽、严格执行操作 倒闸操伤害,防护绝规矩,加强安全3触电发生加强劳动防护胜任133作设备缘手套教育,提高防范 过 损坏齐全意识4133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 (一)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三)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四)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在校本实施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辑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最新整理)

主题活动一我的小书包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使学生认识爱护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用语言表达自己书包的特征与外形。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感受爱护自己的书包和保持自己的书包干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大家一起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包的的作用。 2、学生自己说一说

3、老师总结 (三)画一画小书包 1、老师叫学生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2、学生描述书包的样子。 3、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四)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五、板书设计: 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颜色:黄色红色蓝色蓝色和红色 形状:长方体正方体 大小:很大中等很小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去主动观察,才会获得知识。 第二课时画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画自己的小书包,并知道怎样正确背书包。 2、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画一画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画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评点学生的作业。 (二)把画得好的拿到学习园地去展览。 (三)学习“开阔视野”。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

主题活动一我的小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使学生认识爱护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用语言表达自己书包的特征与外形。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感受爱护自己的书包和保持自己的书包干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大家一起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包的的作用。 2、学生自己说一说

3、老师总结 (三)画一画小书包 1、老师叫学生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2、学生描述书包的样子。 3、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四)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五、板书设计: 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颜色:黄色红色蓝色蓝色和红色 形状:长方体正方体 大小:很大中等很小 第二课时画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画自己的小书包,并知道怎样正确背书包。 2、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画一画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画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评点学生的作业。 (二)把画得好的拿到学习园地去展览。 (三)学习“开阔视野”。 1、老师教读课文内容。 2、引导学习其中的内容。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范文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范文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担一年级一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了教材里的几个课题,围绕着这些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还根据学校大队部的相关活动组织了几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学期,我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大队部活动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而且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智,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好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更积极主动地做好每次活动的策划,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我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调查访问的技巧,知道了如何有效收集整理数据,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收获良多。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范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目标,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用心经营,激发“学趣”;用心创设,激活“学识”;用心发掘,激进“学技”,真正有效地“激”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创造性问题解决、合作学习等策略的运用,鼓励学生建立各种联系,从而走出封闭的个体学习行为,迈向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社会主体,使学习既具有个人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而《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目标,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但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闹而

2020年整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1].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在我校深入开展 第三小学路建平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 1、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 2、课程体系: 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学科教学以外的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从学生方面讲,拓宽了学习领域,丰富了学习内容,开阔了学习视野。从教师方面讲,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教学工作的彻底颠覆。从常规教学上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运行模式逐步引入学科教学,实现学科课程间的整合,更好促进教育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加快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3、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规划与设计的技能(2)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3)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能力,(4)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5)学科综合的能力等。 4、组织形式(1)小组活动,(2)个人活动, 5、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目前,不少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的小学,一般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统一安排,一般每周二三课时,学生全员参与,全体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班级或活动小组的活动。 6、课程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综合性是基本特性,实践性是本质特性) 7、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类型 (1)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主题探究以探究为核心,其基本活动方式是观察、调查、研究,它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自然现象(问题)研究和社会现象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

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 一、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名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但这种课程在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的称谓各不相同: 1.美国 在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但各州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 (1)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即STS)。“科学·技术·社会”是美国中学课程中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包括自然研究与社会研究两大方面。因而这种课程包含“自然探究”、“社会科”或“社会学习”等方面。社会研究或社会科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是主题探究式的,从自然现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职业等领域确定不同的主题,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研究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主题设计,到学习活动方式,都具有强烈的研究性和反思性实践的特征。 (2)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简称PDL)。 这种课程是一种应用性学习的课程,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相比较,设计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如综合艺术设计、应用设计、产品设计、活动设计等等,强调对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 (3)社会参与性学习(social participating learning)。 社会参与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参与社会生活领域,接触社会现实,注重开展各种社会参与性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包括参与养老院活动、社会公益性活动等)、社会调查、考察与访问(包括访问政府首脑或地方政府官员等)。社会参与性学习往往体现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状况,它反映在不同学区的课程方案之中。 尽管美国各州范围内的不同学区和学校实施的具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五花八门,但都体现了主体研究性、综合实践性、社会参与性、生活性等基本特征。 2.英国、法国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美国各州中设计的综合实践类课 程有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和设计学习(project or design learning)等方面。英国中小学的社会研究围绕公民的形成(becoming informed citizenship),以及突出的政治、精神、道德、社会或文化问题来设计实践和探究的主题。设计学习则主要包括综合艺术设计、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 法国课程标准中设计了一类“综合学习”的课程,其基本规范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综合学习需要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习领域,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二是综合学习的活动方式应是多样的,涉及接受、探究、应用等基本学习活动方式。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县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地步。尤其是通过到学校的视导、调研,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大多数学校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改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有的不良状况,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县域内良性发展,是值得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着从几个方面设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希望能够改变现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不断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尴尬;学校;教师 一、现状分析 从国家新课程纲要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从现实的处境上说,综合实践活动则已经沦为了一门处于很尴尬地位的学科。 1、说重要,是因为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学科。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独特的课程价值体现。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为什么总是会陷入泥潭之中,裹足不前,究其原因多是因为轻视甚至于漠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没有真正的重视,并在具体的教学中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李志宏、王晓文、姜平等人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书中,作者充分的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的课程价值:(1)促进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2)促进课程之间的统整;(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5)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①。 而在我看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轻视甚至于漠视,也是制约我们各个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最突出的瓶颈所在。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绝不是某一学科,或是某几门学科单打独斗、零打碎敲,就可以将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推向正轨,走向成功。学校不能从综合性、系统性等方面来进行顶层设计,那么新课程改革在各个学校的具体运行,势必是事倍功半的,或是只有形式上的仿效,邯郸学步,是揣摩不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的。有一些例子就完全的可以说明这些:我们很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是不勇于学习,也不是不善于学习,该学的,都学了,可以仿效的,也都仿效了;可是效果呢,依旧是微乎其微。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这是一个最残酷的现实。因为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复制,而长存于模式之外的学校的一些本质上的精髓,是难以复制的,有体制的因素,有师资的因素,也有学校内涵、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局限、制约。 说尴尬,是因为我们很多的学校仅仅在课程表上,排列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到课堂上,却鲜有教师上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所呈现的是这样的几种情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一个标签,存活在学校的课程表上,窒息乃至死在学生的课堂上。本来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遭到了班主任或是科任教师的无限期的挤占。(2)某些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2018-09-14 11:48:53 | 作者:陈家裕 “太好了!太好了!”同学们欢呼雀跃起来。咦!是什么事让同学们如此的高兴呢?原来是我们终于可以去综合实践基地了。 同学们都早早地赶到学校,搭着大巴车来到了综合实践基地。车门刚一打开,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跑了下去。队伍刚刚站好,我们就看见一个英俊潇洒、皮肤黝黑黝黑、穿着迷彩服的小伙子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精神抖擞地向我们走过来。他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我们的教官——邓教官。第一眼见到教官时我以为教官很严厉,我想:完了,这下没好日子过了。但经过几次观察,我才发现教官竟然如此的温柔。刚开始时我有点想妈妈,情绪很低落,一整天闷闷不乐的,于是老师和教官来安慰我,我这才渐渐开心起来。休息的时候,同学们讲小话,但教官并没有批评我们,反而温柔地说:“请不要说话,这次原谅你们,下一次表现好点。”还有一次,我们用陶瓷泥捏人的时候,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许多陶瓷泥都被我们弄成了泥浆,手上的泥浆粉弄得满地都是,这时教官并没有责骂我们,而是告诉我们下次注意点。 下午是游戏比赛,教官把我们分成了两队,一队叫男神队,一队叫女神队。游戏名字叫做两人三足,规则是双方各派出两人,把一根绳子绑在两个人的腿上,谁走得快,就算胜利。比赛开始了,男神队和女神队互不相让,有的走着走着就摔了一跤;有的一个人跑一个人走,弄得走的那个人只好跳着走;还有的刚走几步绳子就松了,弄得大家哈哈大笑。后来因为我们男神队太大意了,所以男神队就败给了女神队。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一个教室。这时,一位老师抱着两个大箱子也走了进来。她把手一松,只听见“砰”的一声,箱子就稳稳地落在了地上。老师告诉我们箱子里放的是多米诺骨牌,并教我们怎样玩。然后,老师叫我们用它来一场比赛,规则是先把这些方块竖起来,推倒第一块骨牌,后面的骨牌就跟着倒下,只要有一个没有倒下,就算挑战失败。当我摆了两百多块的时候,骨牌被一个调皮的同学给推了一下,一阵清脆悦耳的撞击声后,骨牌竟然全倒了,没有一块是站着的。这时,正巧被老师看见了,直夸我摆得好,我听后高兴得又蹦又跳。再看看别的同学,只见有的同学刚摆好就胸有成竹地去找老师,可是他一推,仍有一个没倒,怪不好意思的;有的摆好了,一推也全倒了,但是老师没看见,留下点小遗憾;有的摆到一半,一阵风吹来,摆好的就被风给吹倒了,急得那个同学都快哭了。 第三天,教官还教我们唱了歌,带我们去参观了科学创意馆。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三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念念不舍地告别邓教官和综合实践基地。生活需要实践,生活源于磨练。我喜欢这次实践活动,虽然很累,但也很快乐,因为它让我得到了很多独自生活的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作 业

作业 1.第1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不具有哪个特点 A.学生自主性 B.全面性 C.过程性 D.多元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6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7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外课程资源不包括() A.社区资源 B.家庭资源 C.学校资源 D.社会资源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8题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认知层面的目标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14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不包括() A.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 B.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探究活动 C.实际应用的设计类活动 D.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15题 下列以研究性为主的探究活动的实施程序哪个是正确的 A.产生问题-确定主题-组建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B.产生问题--组建小组-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C.产生问题--制定计划-组建小组-确定主题--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制定计划- D.产生问题--组建小组--制定计划-确定主题-开展活动-总结成果-展示交流-评价反思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16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不包括() A.文本参照模式 B.任务导向模式

完整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认识新朋友 课时:4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方式及活动主题内容,知道上课要求; 2.通过学生自我介绍,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初步认识;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 教学难点: 了解综合实践课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 1.师:什么是综合活动实践课呢?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由同学们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综合学习各方面知识、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2.举学校过去开展的主题活动的例子,展示一些学生作品。 如:自我介绍卡,综合记事本等。 二、提出上课要求。 1.准备一本综合课记事本,每节课必须带好摆在桌面,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2.上课要听从指挥; 3.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4.大胆发言,主动交流。 三、布置下周课的准备。 第二课时 买一本软抄本做“综合记事本”o

一、教学常规训练 1.检查带记事本情况;2.坐姿评价。谁坐得好,请大家向他学习。 二、学习装饰记事本1.指导书写记事本封面及设计获奖台; ①要求跟着老师一笔一画把字写工整,写在指定的位置; ②设计装饰获奖台。 2.同学交流,谁写的美观;3.展示写得好的记事本,奖励一个金苹果。 三、布置下周课的准备。想一想:你喜欢什么活动?喜欢和哪些小伙伴在一起合作学习?

一、常规训练 1.检查上课的准备。 师:你的记事本准备好了吗?(巡视检查,表扬把记事本摆放在桌子角的同学)2.谁的坐姿好。 分组训练起立、坐下,给表现好的小组奖红旗,坐得端正的同学奖一个笑脸。 二、认识新朋友 1.今天同学们来互相认识一下,谁先来向大家介绍自己:你今年多大啦?原来在哪个幼儿园的?有什么爱好? (学生到台上自我介绍) 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想和谁交朋友,可以主动找他说说话(学生自由找自己想认识的小伙伴说话,交上新朋友) 三、布置下周课的准备。 带记事本、水彩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是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它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鼓励社区人士、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共同参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自主、自立、自信的精神。 我们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确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社区教育是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社区教育试点学校”以来,已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十二年的实践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得到了专家的热情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有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凸显学校特色。它的确立与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基本理念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体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1.生活理念。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实践课程以活动形态开展,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教,在教和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和学校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和学校课程整合 实施方案 (适用于三至五年级) 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当今国际上课程管理变革的趋势,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并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一起被认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然而在实践上,由于课程实施的环境条件的不理想,“三级课程”设置的同时却出现了“课程门类多,教材开发繁杂,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降低,进展甚微。于是,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实施,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三级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一、“三级课程”整合实施的背景 1、国家、省对“三级课程”实施的基本意见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效地加以整合。 (3)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鲁教基字(2003)12号】) (4)“开全课程上足课时是课程设置的底线。课程门类较多,教材开发繁杂,教材内容重复,需要创造性的优化课程内容,优化开设时间,保证教学实效。”(张局长在肥城市2010年小学教学工作会上的讲话) 2、学校实施“三级课程”面临的现状 (1)课程设置繁杂。学校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及省有关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设置课程,其中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基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地域特色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使用省教研室编写的《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三套教材,校本课程则使用“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经典案例为蓝本编写的校本教材”《吉祥剪纸》《泥塑》《身边的科学》《丝网工艺》《校园植物探秘》《我和植物做朋友》《生命与自然》《异想天开》《篆刻》《手工刺绣》等。 (2)课时安排零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包括信息技术)三年级1课时,四年级1课时,五年级2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三四年级3课时,五年级2课时,另外再加上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间周一课时。课时安排散乱,不利于学生开展持续研究、操作等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降低。 (3)课程内容重复。在各类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内容有很多重复,例如在以上三类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礼仪文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在语文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也有体现;在综合实践、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经常运用到的调查、访问、统计等技能,在数学学科中也有体现;综合实践、地方与学校课程中的制作、发明创造等内容在美术学科、学校的科普教育活动中也有涉及。 (4)课程评价缺乏整合。目前,各学科评价自行其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都有学生的评价档案,但缺少的是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导致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低效,甚至是无效。 二、“三级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四大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其内容领域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

遵义市第三十六中学一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 教学计划 及 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杨万坤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 1、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社区活动资源。社区活动资源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如纪念馆、展览馆、风景名胜等;包括各类学校、政府机关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专家和居民;还包括地方、社区的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社区一般环境等。 3、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知道这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2、通过观察,访问,认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自然。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二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上,我们立足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入手,

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立志改造社会的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归纳分类后投票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主课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确定各自的活动内容,自动生成了课题。活动思路为“自己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自己的所得所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服务、帮助、指导。 三、课程实施 1、实施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自律性 2.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性、综合性 3.课程实施方式的自主性、探索性 4.教学组织形式的个性化 ①学习集团的个性化、弹性化 ②指导形式的个别性、合作性 5.课程实施环境的开放性、灵活性 ①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②学习时间的灵活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谈谈你的教学设计中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体验性知识;②跨学科知识;③方法性知识。 2.态度目标: 综合课程的态度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①效力感;②好奇心;③感动心;④自律心;⑤共生心。 3.能力目标: 综合课程着眼于后天的、显在的、广义的能力概念,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培养,在解决现实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领导能力、表现能力、交往与交流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①认知能力;②思考能力;③创造能力;④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⑤表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具体活动,都要有其具体目标。在活动主题目标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要设计阶段目标。由于学生每个活动阶段的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也就有差异。如,活动主题确定阶段的目标设计,更多地关注问题意识、收集信息等方面的目标,活动实施阶段则比较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等目标,活动总结交流阶段则关注成果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等方面的目标。(2)要将知识技能目标细化为可操作性目标。如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学会调查取样和数据统计的基本方法等。(3)要注意目标设计语言的表述方式。首先,要注意目标表述时的行为主体,目标的表述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的设计通常使用“经历”、“体验”、“运用”、“了解”、“接触”、“参与”等行为动词;使用“形成……态度、情感、意识”等词语来表述具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具体目标。 三、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要遵循下列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第一阶段作业

作业:请在学习第一阶段课程的基础上回答如下问题:1、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哪些新的特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何在?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员自主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教师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式在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实现学员自主? 1、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哪些新的特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解答:(1)、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了解,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综合性。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综合性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复杂关系的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生活世界中最普遍的关系。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过程。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从而综合实践活动便具有了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特点。 第二、自主性和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并完整的经历,要求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第四.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主要指向是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 第五、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在农村中小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第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启发学生潜能,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学校特色和当地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给予学校教师丰富的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展。 第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转变教师新课程实观念、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 第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员自主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教师应该采

风险评价方法及资料

风险评价方法及资料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风险评价资料 1.术语与定义 1.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1.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1.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1.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1.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2.危害因素辨识 2.1辨识范围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2.2辨识内容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2.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3.风险评估方法 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进行工艺危害风险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