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教案 人教版

《土地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和以往的土地改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

●教学重点

土地改革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

●教学方法

.纵向联系法。通过和以往的土地改革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这次土改的不同特征。

.讲解法。本课内容对初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故在课堂上应该以教师讲解为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内容。

.例证法。本课所讲内容学生平时接触不多,最好能通过例子讲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同学们,前边我们学习过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措施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这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课本上导入框中的照片,就是土改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注意引导学生看导入框中的照片)除此之外,有的农民还分到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这是怎么回事?你想知道农民分地主土地的情况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内容。

[导入语示例二]同学们请看投影。

同学们,投影显示的内容是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里的一个片段,它反映的是中国东北农村解放后翻身农民在土地改革时分马的情景,表现翻身农民获得胜利果实的喜悦心情。那么,土地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改革前的中国农村情况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段的内容,了解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的情况。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什么?

[学生回答]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

[教师提问]具体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教师过渡]怎么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学生回答]进行土地改革。

[板书].土地改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二段的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情况如何?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教师讲解]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经过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之后,是有了一些变动,除开已经实行了土地改革的地区不说外,有一些地区的土地是更加集中在地主的手中,例如四川等地区,地主占有土地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而在另外一些地区,例如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土地占有情况则是有一些分散的。根据当时在华东及中南一些乡村的调查材料来看,一般的情况大体是这样:地主占有土地及公地约占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富农占有土地约占百分之十至十五,中农、贫农、雇农占有土地约占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小土地出租者占有土地约占百分之三至五,乡村中全部出租土地约占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富农出租土地约占百分之三至五,富农自耕土地约占百分之十。这就是说,乡村中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一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这种情况,仍然是很严重的。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

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通过课本来了解当时土地改革的具体情况。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大家集体来把当时土地改革的具体情况复述一下。

[学生复述]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三百五十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所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的一段材料,据此回答: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教师讲述]那么,在土地改革中,当时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把这一方面的情况来介绍一下。年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党中央明确规定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了由刘少奇主持制定、经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后提交政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和可能,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土地改革从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报名参加土改工作团,投身这场伟大的斗争。各地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培养积极分子,逐步把群众发动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协会,作为土改的执行机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年月为止,除新疆、西藏等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分得了约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而且不必每年再向地主缴纳约万吨以上的粮食地租。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土地改革的大概过程,在这个中间,同学们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土地改革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的做法,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在看了相关资料和课本上相关内容后讨论一下,说出自己的看法。

[提示]课本上相关内容: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在政策上和过去的土地改革有所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里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提供]相关材料:

(一)河北省定县年实行土改,全县户,人口人,其中地主户,占总户数的,人,占总人口的;富农户,占,人口人,占;中农户,占,人口人,占;贫雇农户,占,人口人,占。

(二)浙江省在土改前对个县的社会阶级阶层做了调查,发现当时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是,地主占总人口的,富农占,中农占,贫农占,雇农占,其他占。土改后,浙江省又公布了全省农村的阶级阶层结构:“全省地主占农村总户数的……;富农占户数的……;中农占户数的……;贫农占总户数的;……;小土地出租者、工商资本家和工人等其他阶层占总户数的……”

(三)定县是老解放区,是年土改的,划定的地主多一些;浙江是新解放区,是在年以后搞土改的,划定的地主富农比例小一些。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生甲:为了孤立地主,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生乙:为了稳定城市中的资产阶级,尽快恢复国民经济。

生丙:为了发展生产。

生丁:不受战争的影响,缩小打击面。

……

[教师讲解]为什么在过去的土地改革中曾经允许农民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而年的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济呢?这主要的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已经根本不同。

在过去,在建国以前,人民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还处在残酷的战争中,人民力量还处于相对的劣势,战争的胜负谁属还没有确定。一方面,富农还不相信人民能够胜利,他们还是倾向于地主阶级和蒋介石一边,反对土地改革和人民革命战争;另一方面,人民革命战争又要求农民付出极大的代价(出兵、出公粮、出义务劳动)来支援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而争取战争的胜利,则是全国人民最高的利益,一切都是应该服从于它的。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们允许了农民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并对地主的一切财产也加以没收,以便更多一些地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来参加和支援人民革命战争。这在当时,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在当时,如果在解放区没有一个最彻底的土地改革,不能充分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就很难克服当时所遇到的困难。建国后的形势已经与过去根本不同。人民革命战争在大陆上已基本结束,蒋介石的最后灭亡已经毫无疑问,要求农民出兵役、出义务劳动这两项巨大任务已经没有了,出公粮一项任务也比过去减少一些了。现在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打台湾还是一项重大任务,但人民解放军已有足够力量去担负。年我们所遇到的困难的性质,已经不同于我们在过去战争中所遇到的困难,现在的困难主要是在财政经济方面的困难,是恢复、改造与发展社会经济上的困难。同时,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革命大团结,已经在政治上和组织上形成,富农的政治态度,一般地也比以前有了改变,如果人民政府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一般地是能够争取富农中立的,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护中农,去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某些不必要的顾虑。因此,在当时的形势下,在今后的土地改革中,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不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有必要的。

而且从当时的想法来看,土改中采取的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也不是一种暂时的政策,而是一种长期的政策。这就是说,在整个新民主主义的阶段中,都是要保存富农经济的。只有在农村中可以大量地采用机器耕种,组织集体农场,实行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时,富农经济的存在,才成为没有必要的了,即富农经济自然消灭。

[投影显示]

同学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要比其他新解放区晚,全国约有三千五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农奴制度。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西藏地区完成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我们在投影里看到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就是当时民主改革的反映。

下面我把西藏民主改革的大概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讲述]民主改革前的西藏社会制度,是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度,在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下,有农奴主和农奴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西藏农村中,占人口不到的农奴主占有几乎全部的土地和农奴、奴隶,占人口不到的农奴主代理人,代表农奴主直接统治农奴;占人口以上的农奴,没有土地所有权,人身依附于农奴主,劳动收入的一半甚至以上被农奴主剥削去;占人口左右的奴隶,人身完全为农奴主所占有。农奴主倚仗封建特权私设公堂、监狱,随意对农奴施以酷刑,农奴受着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被剥夺了起码的做人的权利。

农奴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抗和斗争,他们难以忍耐,纷纷要求改革。由于改革的条件不成熟,中央决定六年不改,甚至可能“十一年不改”,然而农奴主阶级却极为顽固,他们“根本不要改革,永远不要改革”,他们为了反对改革,甚至勾结外国反华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但他们以失败而告终,其结果是使改革提前到来。

年月日,拉萨平叛刚刚结束,中共中央在给西藏工委的指示中指出:“西藏地方政府已撕毁《十七条协议》,背叛祖国,发动西藏的全面叛乱。”“中央原来决定的‘六年不改’政策,自然不能再继续执行下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于年月日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这一决议正反映了百万农奴的强烈愿望。

在西藏民主改革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划富农。这是因为西藏是个封建农奴制度的社会,农奴没有土地所有权,人身依附于农奴主,农村没有或只有极少数的自耕农,也没有工人阶级(自由雇工),农村资本主义还未发展起来,因此西藏农村不存在富农阶级。到年,在万人口的农业区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对于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农奴分得了土地、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挣脱了农奴制的枷锁,世世代代想得到土地的梦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西藏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具有伟大深远的历史意义,是西藏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民

主改革的胜利标志着旧制度、旧社会的结束。同时又标志一个新制度、新社会的诞生,是西藏历史的新纪元。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学习了土地改革的内容后,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土地改革的意义。

[板书]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其是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的?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课本从以下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教师讲析]土地改革的意义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第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第五,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板书].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

.农民翻身做主人。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巩固了政权。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土地改革的意义。

同学们,这是年月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枚,由孙传哲设计,上海大业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印制,年月日再版。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按照规定,农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无论是地主,还是雇农,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土地。当然,最高兴的要数那些从前一无所有的贫雇农,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证当作了宝贝,一直珍藏到今天。

[投影显示]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个应该记住的季节。年到年,在新中国历史上叫做经济恢复时期。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年,不仅圆满完成了经济恢复的任务,而且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经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其中:

钢产量为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

原煤产量为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

原油产量为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

发电量为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

粮食产量为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

棉花产量为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的%。

周恩来说:“在至年间,中央人民政府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先后完成了全国大陆的统一,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广泛的和深入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各种民主改革运动,恢复了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着重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经济,初步地调整了公私营工商业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中国的财政经济状况得到了根本的好转,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年,全国职工家庭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额达到元,比解放前职工生活水平最高的年增长了%。农民收入同年相比,一般增长%以上。

短短的三年,新中国从废墟上站了起来。它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着整个世界。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答案:

二、简答: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中,为什么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参考答案:.这次土地改革是在革命战争基本结束后进行的,保存富农经济,有利于鼓励地主,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保存富农经济,是为了稳定城市资产阶级,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恢复顺利完成。

.保存富农经济,有利于保护中农经济,去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某些不必要的顾虑。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

●板书设计

第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改革前的中国农村情况

.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

.农民翻身做主人。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巩固了政权。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活动与探究

.阅读一本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了解土地改革的具体情况,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小调查:调查一下自己家乡在土地改革前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变化。

参考文章:田寡妇看瓜

赵树理

南坡庄上穷人多,地里的南瓜豆荚常常有人偷,雇着看庄稼的也不抵事,各人的东西还得各人操心。最爱偷的人叫秋生,因为自己没有地,孩子老婆五六口,全凭吃野菜过日子,偷南瓜摘豆荚不过是顺路捎带。最怕人偷的是田寡妇,因为她园地里的南瓜豆荚结得早,南坡庄不过三四十家人,有园地的只是王先生和田寡妇两家,王先生有十来亩,可是势头大,没人敢偷;田寡妇虽说只有半亩,可是既然没人敢偷王先生的,就该她一家倒霉,因此她每年夏秋两季总要到园里去看守。

年春天,南坡庄经过土地改革,王先生是地主,十来亩园地给穷人分了;田寡妇是中农,半亩园地自然仍是自己的。到了夏天园地里的南瓜豆荚又早早结了果,田寡妇仍然每天到地里看守。孩子们告诉她说:“今年不用看了,大家都有了。”她不信,因为她只到过自己园里,王先生的园地在哪里她都不知道。

也难怪她不信孩子们的话,她有她的经验:前几年秋生他们一伙人,好像专门跟她开玩笑,她一离开园子就能丢东西。有一次,她回家去端了一碗饭,转来了,秋生正走到她的园地边,秋生向她哀求:“嫂!你给我个小南瓜吧!孩子们饿得慌!”田寡妇没好气,故意说:“哪里还有?都给贼偷走了!”秋生明知道是说自己,也还不得口,仍然哀求下去,田寡妇怕他偷,也不敢深得罪他:看看自己的嫩南瓜,哪一个也舍不得摘,挑了半天,给他摘了拳头大的一个,嘴里还说:“可惜了,正长哩。”她才把秋生打发走,王先生恰巧摇着扇子走过来。王先生远远指着秋生的脊背跟她说:“大害大害!庄上出了他们这一伙子,叫人一辈子也不得放心!”说着连步也没停就走过去了。这话正中了她的心事,她一辈子也忘不了,因此孩子们说“今年不用看了”,她总听不进去。不管她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有一天她中了暑,在家养了三天病,园子里没丢一点东西。后来病好了虽说还去看,可是家里忙了,隔三五天不去也没事,隔十来天不去也没事,最后她在留做种子的南瓜上都刻了些十字作为记号,就决定不再去看守。

快收完秋的时候,有一天她到秋生院里去,见秋生院里放着十来个老南瓜,有两个上边刻着十字,跟她刻的那十字一样,她又犯了疑。她有心问一问,又没有确实把握,怕闹出事

来,才又决定先到园里看看。她连家也没回就往园里跑,跑到半路恰巧碰上秋生赶着个牛车拉了一车南瓜。她问:“秋生!这是谁的南瓜?怎么这么多?”秋生说:“我的!种得太多了!”“你为什么种那么多?”“往年孩子们见了南瓜馋得很,今年分了半亩园地我都把它种成南瓜了。谁知道这种粗笨东西多了就多得没个样子,要这么多哪吃得了,种成粮食多合算!”“吃不了不能卖?”“卖?今年谁还缺这个?上哪里卖去?园里还有!你要吃就打发孩子们去担一些,往年光叫我吃你的啦!”他说着赶着车走了,田寡妇也无心再去看她的南瓜了。

●备课资料

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斗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解放战争过程中,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约有.亿人口)已经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则尚未实行土地改革。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年月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年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区土地制度改革。随后,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会议讨论并同意刘少奇的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月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共中央决定,从年冬季开始,用两年半或三年左右的时间,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国分期分批地完成土地改革。并规定在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之前,县以上的领导机关要选择少数地区进行典型试验,在做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批开展。从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共中央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鉴于解放后的新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为了深入地发动群众,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开展斗争,建立了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在土改中,对于地主分子,除个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予以镇压外,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土地改革运动是有领导地分期分批进行的,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到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加上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全国大约有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大约亿亩土地和其他一些生产资料。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节选)

第一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四条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分或全部。

第七条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第十四条分配土地时,得以乡为单位,根据本乡的土地情况,酌量留出小量土地,以备本乡情况不明的外出户和逃亡户回乡耕种,或作本乡土地调剂之用。此项土地,暂由乡人民政府管理,租给农民耕种。但所留土地最多不得超过全乡土地的百分之一。

第二十八条为加强人民政府对土地改革工作的领导,在土地改革期间,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经人民代表会议推选或上级人民政府委派适当数量的人员,组织土地改革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处理有关土地改革的各项事宜。

第三十六条本法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但在汉人占多数地区零散居住的少数民族住户,在当地土地改革时,应依本法与汉人同等待遇。

第三十七条本法不适用于土地改革业已基本上完成的地区。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人民出版社年月第版,第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