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舞蹈的探索与实践

回族舞蹈的探索与实践
回族舞蹈的探索与实践

回族舞蹈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回族舞蹈的发展演变不仅需要丰富的舞蹈经验和创作灵感,更要以本民族的特性为重点,在实践中寻求创新之路,以实践内容不断促进回族舞蹈作品向更深层次发展,拓宽回族舞蹈的创作理念,延伸回族舞蹈的传承演绎,以繁荣和发展回族舞蹈文化为途径,将普及回族舞蹈作为提高群众素质和丰富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并通过各种文化平台加大回族舞蹈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是改进回族舞蹈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

关键词:回族舞蹈;探索;实践;舞蹈语言;舞蹈文化;舞蹈艺术

回族作为华夏大地的一个民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由于历史的渊源,其民间舞蹈有着多元化的表现:一方面它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它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其舞蹈形式不拘一格,既有异域风采,又有古老华夏韵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回族舞蹈也同样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那么如何有效的整合回族文化,探索、实践回族舞蹈文化,是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1回族舞蹈的延伸性

回族舞蹈演变至今,期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这不仅仅表现在舞蹈动作上,更多是内容上的。无论是回族的宗教理念,还是回族

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字

1、阿昌族 语言:阿昌族有语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分陇川、潞西、梁河3个方言。 文字:无本民族文字。 2、德昂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潞西、镇康、保山、瑞丽、陇川、耿马、梁河、澜沧、永德和盈江等县。可分为纳盎、布雷、若买 3个方言。 文字:无本民族文字。 3、基诺族 语言: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文字: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无本民族文字。 4、蒙古族 语言: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文字:使用汉字。 5、布依族 语言:布依语属壮侗语族壮泰语支。 文字:现行的布依文是放弃布壮文字联盟方针之后,于1981年至1985年间拟定的。以布依族较为集中、语音较有代表性的望谟县复兴镇话(属布依语第一土语区)为基础。 6、独龙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又名俅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分独龙江和怒江两个方言。 文字:独龙族没有文字,1951年,缅甸独龙族江尾列尼池人白吉斗,蒂其吉创造了一种拉丁文拼音文字,以其族名“日旺”命名为“日旺文”,但该文字没有流传开。独龙族的通讯和记事均依靠“刻木”、“结绳”。 7、水族 语言:使用汉语。 文字:使用汉字。 8、满族 语言:使用汉语。 文字:使用汉字。 9、景颇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瑞丽、盈江等县。 文字:景颇人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10、布朗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一说属佤德昂语支)。分布在中国云南省部分地区。分布朗、阿尔佤两个方言。布朗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八达、打洛和景洪县的大勐弄等地,人数较多。阿尔佤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澜沧、双江、镇康等县,内部比较复杂。 文字:无 11、普米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 文字:没有系统的文字,只有一种称其丁巴文的文字。也可以说是无文字。 12、怒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分布于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兰坪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等县。此外,还分布于缅甸喀钦邦北部恩梅开江流域。 文字:无 13、佤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原称佤-崩龙)。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沧源、西盟以及孟连、澜沧、双江、耿马和永德等县。 文字:新中国建立前,部分佤族地区使用以拉丁字母拼音的佤文,但其字母不完善;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对佤语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当时称佧佤)文文字方案》(草案),并经批准试行。1958年对草案又做了修改,继续推进并出版了普及读物。 14、纳西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一种独立的分支语言,同彝语、哈尼语以及拉祜语等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纳西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辅音分清浊,其中浊辅音较多;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复元音较少,而且元音往往不分松紧。 文字: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15、瑶族

浅谈对回族舞蹈的认识——以《花儿与少年随想》为例-毕业论文

浅谈对回族舞蹈的认识——以《花儿与少年随想》为例 [摘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朵花,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支,它分布广泛,属于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人口较为众多、经济文化整体相对发达的民族。由于回族很早就开始向中原地区迁徙,因此,在他的民族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态势。在我国,虽然回族人民分布各地,经过长期与汉民的杂居,已经与汉民建立起的深厚而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仍然聚居着密集的回族人民,回族人民很好的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宗教特色,这些民族特色在他们的民族舞蹈——回族舞蹈中有广泛的体现。 [关键词]回族民族特色民间舞蹈舞蹈特色

目录 引言 (3) 一、回族舞蹈中“花儿” (3) 二、《花儿与少年随想》中舞蹈的民族宗教性 (3) 三、回族民俗对肢体语言的影响 (4) 四、民族心理与舞蹈艺术的相互作用 (5) 结论 (1) 参考文献 (2) 致谢 (3)

引言 我在本次毕业晚会上参加了《花儿与少年随想》的舞蹈表演。回族的舞蹈曾经在国内舞坛独树一帜,20世纪50年代的一支《花儿与少年》让回族舞蹈红遍大江南北。而《花儿与少年随想》则是根据《花儿与少年》改编的。这支舞蹈曾获得第九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银奖,以及2012夏第三届回族舞蹈展演作品金奖,并在2013年春晚上进行演出,成为红遍中国的舞蹈佳作。在本次表演中,在以往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从民族性的角度上对舞蹈的艺术表现进行了加强。在舞蹈中,更多的增添了回族民族特有的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在对这支舞蹈的学习中,我也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凝聚在舞蹈中世世代代的回族历史积累所造就的独特文化,这对于舞蹈者和舞蹈艺术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一、回族舞蹈中“花儿” 《花儿与少年》作为具有典型的舞蹈,其具有典型的回族特色。“花儿”是回族民间的一首典型民歌,这首旋律悠扬的民歌中吸收了民间社火和汉民歌谣的因素,是典型的回汉文化的交流结合产物。“花儿”也被成为“野路子”“散路子”,唱“花儿”在回族之中也被成为“漫花儿”。动作就是一手心掌向上靠在耳后像听声音,另一手掌心向上向侧前方伸直,有把声音送远或打招呼之意。这种动作被叫做“花儿手”,是最典型的回族民间舞蹈动作,它源于生活在宁夏山区的回族人民在山头间进行喊叫的形体动作演化而成。“跳花儿”的舞蹈的动作优美舒展,舞步节奏明丽,潇洒利落,舞动起来摇曳生姿,前后摆动的姿态颇像盛开的花儿。在《花儿与少年随想》中,回族的民族特性以及回族的民族舞蹈特征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花儿与少年随想》中舞蹈的民族宗教性 宗教性与舞蹈动作的结合。回族人民一直以来都信仰伊斯兰教,也因为回族人民分布广泛,伊斯兰教甚至被称为“回教”,足以见得宗教对于回族人民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的

回族的形成

还谈回族的形成问题 李富平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107) [摘要] “回回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在现在,还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⑴。历来回族学界和其他相关学者对回族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因素仁 智不一。本文试图从民族学角度对回族族源、语言、地域、经济生活、 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明晰各种因素在回族形成过程中 的作用机理,以期对回族的形成有更系统地认识。 [关键词] 回族形成因素作用机理民族学角度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共同体。“她既非华夏古国土生土长的固有民族(如汉、苗、羌等族),又非纯粹移植赤县神州的外来民族(如朝鲜、俄罗斯等族),亦非毗邻边疆而接壤跨界的民族(如哈萨克、傣等族)”⑵。回族是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复杂的融合过程植根中华大地,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因为回族族源、地缘等形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学界对各种因素在回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以致族外人产生“回纥即回回”⑶,“回民是阿拉伯人后代”这样的误解,甚至本族人也不能详其由来。所以,自清代以来,很多学者都致力于探明回族形成问题。从清初神话故事形式的《回回原来》,到陈垣著的《回回教入中国史略》,到李维汉等编的《回回民族问题》,再到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回回民族史》,回族的历史已经比较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一些初级民族学知识,对回族形成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期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 “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把民族这一族体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研究各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⑷,回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在中国各民族关系发展的特殊条件下,特别是在与汉族密切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⑸,对回族形成的系统考察不应离开现代民族学理论的指导,当然利用斯大林对民族的经典定义⑹进行论述则更有必要。所以,我将从回族的族源、语言、地域、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展开论述,这样应该是比较科学的考察方法。 一.回族的族源 回族族源复杂,但人们都习惯于从“回族先民”说起。回族先民一般认为指“唐宋时期在华定居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国穆斯林及其后裔”⑺。但也有不同意见,杨建新先生认为回族先民应主要是13世纪及其以后进入中国的西亚和中亚信伊斯兰的人⑻。而我认为回族形成之前(大致明中期以前)来华定居的西亚、中亚、南亚以及南洋穆斯林都可纳入回族先民 的范围,只不过他们在回族形成中起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依(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 等地商人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情况看来,他们不是没有逐渐在中国构成一个新民族的可能”⑼,而元明时期来华穆斯林的活动则直接促成了回族的形成。 我将这些回族先民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唐宋以来来华的阿拉伯和波斯“蕃客”,他们来华时间久,有“三世蕃客”、“五世蕃客”;汉化程度高,有李彦升这样中进士为官中土的人;他们主要集中于长安、广州、扬州、泉州等地,购买田宅、娶妻生子、经商度日。第二类是蒙古军西征迁发的大批中亚和西亚穆斯林,他们中以士兵、工匠为主,或被编入“西域亲军”、“探马赤军”,或就

舞蹈作品欣赏

-舞蹈作品欣赏

————————————————————————————————作者: ————————————————————————————————日期:

一填空 1舞蹈内容与形式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舞蹈的内容包括题材,_____,_____情节和环境要素。 2中国古典舞的形体律动和审美规范基础来自 3朝鲜族舞蹈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农乐舞,假面舞,_____,_____等 4美国现代芭蕾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 5广义的现代舞所涵盖内容很宽泛,除了国际标准舞,还有迪斯科,_____,_____,踢踏舞等。 6_____是我国乐舞艺术发展史上第三个高峰期,整个社会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一不喜歌尚舞。 7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戏剧家和戏曲舞蹈家_____先生提出来的。 8古典芭蕾的发源地在_____。 9舞蹈《水》是由著名舞蹈家_____演绎的。她的舞蹈清新自然,朴实无华,且婀娜多姿,优美流畅,富于生活气息,素有“傣家金孔雀之称”。 10国标舞包括_____和_____。 11周代是铁器时代,上古时代的歌舞艺术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一座高峰,其代表为_____。 12元明清三代是中国的_____发展迅速的时期。 13芭蕾舞艺术真正形成是在法国国王_____执政期间。 14浪漫主义芭蕾时期出现许多舞蹈理论家,_____丰富发展了哑剧的舞蹈表现形式,创作出以雕塑的手法来塑造群体的舞蹈造型 15舞蹈<<月光舞>>是傣族舞蹈,在傣族,女人有如月亮一样柔美的称谓,是由

著名舞蹈家_____演绎的。 16安徽花鼓灯中表演角色繁多,分工细致.女角称_____,男角称鼓架子 17汉族舞蹈种类繁多,有_____ _____ _____绸舞等。 18我国传统舞蹈分为__________ 两大类,前者“轻盈儒雅”,后者“粗犷雄壮”,这两类舞蹈构成我国传统舞蹈的两大审美特征,即“阳刚”与“阴柔”之美。 19_____是芭蕾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演出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_____丰富发展了哑剧的舞蹈表现形式,创作出以雕塑的手法来塑造群体的舞蹈造型。 20舞蹈作品《壮士》是由著名舞蹈编导家_____创作的。 21舞蹈内容与形式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舞蹈作品的形式要素包括_____,_____和舞蹈的表现手段。 22_____是我国古代的动荡时代,也是民族文化大交流的时代,除了胡乐胡舞和汉族乐舞外,还盛行佛教乐舞. 23彝族舞蹈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打歌,_____,_____铜鼓舞等。 24俄罗斯古典芭蕾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 25国际标准舞中拉丁舞包括伦巴舞,_____,_____,斗牛舞,牛仔舞。 26国际标准舞蹈包括_____和_____。 27山东秧歌包括__________ _____。 28_____时期,歌舞艺人的形体条件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只有柔软轻巧,体轻如燕,即可随风飞扬又可旋转入怀的形体才能表现中国传统舞蹈的”轻盈飘逸”之美。

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第二级 目录 * 《健康快乐每一秒》热身练习 一、《大脚丫小脚丫》勾绷脚练习 二、《牙刷火车》头部练习 三、《不倒翁》腰部练习 四、《亲爱的爸爸妈妈》腿的柔韧练习 五、《时钟在说话》手的方位练习 六、《宝宝要睡觉》手臂练习 七、《拍皮球》跳跃练习 八、《老鹰捉小鸡》节拍与应变练习 九、《芭比时装秀》表演与造型练习(选学组合) 十、《礼貌歌》表演组合(选学组合)

一、《大脚丫小脚丫》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脚踝灵活性及勾绷脚的动作形态 2.主要动作及规格: a.吸腿坐姿:双腿屈膝收回,平脚落地,后背直立。 b.勾脚(单、双):脚踝用力,脚跟往远蹬,脚尖带动整脚最 大限度的勾起,脚与腿形成勾曲式造型。 c.绷脚(单、双):脚踝伸展,脚背用力,脚尖下压,与腿部形 成流线式造型。 d.勾脚双开脚:保持勾脚状态,髋关节带动两腿最大限度外旋。 e.绷脚双开脚:保持绷脚状态,髋关节带动两腿最大限度外旋。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面向一点,双吸坐,双手旁点地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 1-8 准备位 (2) 1-2 右倾头 3-4 头还原 5-6 左倾头 7-8 头还原

第一段(两个八拍) (1) 1-2 右倾头,右脚勾脚(双吸坐) 3-4 头脚还原 5-6 左倾头,左脚勾脚(双吸坐) 7-8 头脚还原 (2) 1-4 双手后撑地,双抬腿屈膝勾踢,眼视脚 5-6 双吸坐 7-8 正步位绷脚伸坐 第二段(八个八拍) (1) 1-2 右倾头,右脚勾脚(双伸坐) 3-4 头脚还原 5-6 左倾头,左脚勾脚(双伸坐) 7-8 头脚还原 (2) 1-2 双勾脚,上身前倾,双手扶膝,眼视一点 3-4 双绷脚,上身还原 5-8 重复1-4 (3) 1-2 双勾脚 3-4 勾脚双开脚 5-6 绷脚双开脚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 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 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 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基本动作练习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方案-试论回族形成中的语言问题

试论回族形成中的语言问题 ' 是人类在生产、生活、 的过程中,由于交际的需要而逐渐产生的。斯大林说:“语言是属于 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存在。”①同样,民族语言也是伴随着民族的出现而形成的。由于世界上各个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民族居住,因而不同民族都有着互不相同的语言。 回族 的内容首先是对语言的掌握问题,今天的回回民族,其共同语言是汉文汉字。但在历史上,特别是回回民族形成的初期,外来语确实曾经在回回先民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宗教的缘故及其他因素,这些外来语中的某些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回回民族语言上的特色之一。根据这种遗留和积淀,从文献上提及的“亦思替非”文字到《回回馆杂字》的材料,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种名称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波斯文。当然,阿拉伯语作为伊斯兰教的语言,在回回先民中的使用和流传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回族的民族语言是怎样从外来语过渡到汉语的呢7本文拟就回回民族形成初期的语言问题,做一概略性认识。 一、先民成分的多元化 回回民族的先民除唐宋时期的著客外,大多来自于元代中亚、西亚迁发而来的穆斯林,这在回族史学界是公认的。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国家、语言及其分布如此之复杂,以致于我们到今天仍不能准确地说清究竟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他们主要是由波斯、阿拉伯、突厥等等民族组成的民族混合体。 谈到回族的先民问题。首先应提及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香客。唐代中西交通的大开,穆斯林民族的商业精神,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警容东来,经过定居和华化,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穆斯林居民——回族先民。 回回民族的形成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先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蓄客外,宋代开封的犹太人(也里可温),元代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南洋、南亚穆斯林以及中国内地土著各民族都有不少先后加入了回回民族先民的行列。宋代居于开封的犹太人,被称为“青回回”,这主要是由于在生活习惯上不食猪肉,与回族相同的缘故,后来其中的一部分真的变成了回族。② 元时,蒙古人究竟迁发了多少中亚、西亚等地的色国人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众说不一,有言二、三百万的,有言一百万的,但既使保守一点,几十万人大体上是有的。元代,每以地名作为种族之名,色国人的名称、基本上是其居住国或地区的名称。象阿鲁浑人、撒马5尔罕人、大食人等。陶宗仪认为色国人有三十一种,③清人钱大听经过考证,竟举出三十三种。④可见,就在色国人内部,语言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回族先民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南洋穆斯林。这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颇具特色。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两个地方的回族是南洋穆斯林的后裔,一是海南省的崖县,那里的回族先民是由于海上遭遇风浪被迫避居于岛上的,原来是占城(越南)穆斯林。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求附。”⑤这里的忽宣是Hussain的音译,又译作胡赛因等,他们是穆斯林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二是山东德州。明成祖时苏禄国国王来贡,卒于此地,为他守墓的后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也加入了回回的行列。南洋穆斯林成为回回来源可佐见于明《四夷馆考》中:“占城、日本、爪哇、满刺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到进贡,番文也属本馆代译”。这个“本馆”,指的就是回回馆。 我们在强调回族族源中外来成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国境内的士著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成分。比如内蒙地区称回民为“Hotun”,它是“和田”的古音,说明内蒙一部分回

藏族舞蹈组合的教学设计

藏族舞蹈组合的教学设计 李静 教学目标: 1、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少儿舞蹈特点。简单的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其名族特点。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平常上课的情况描述少儿舞蹈的特点并能模仿所观看的简单的少儿舞蹈、藏族舞蹈动作。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3、能够在整个舞蹈课程学习中,体验舞蹈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合作学习的欢乐,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并喜欢上舞蹈热爱上舞蹈。 教学重点:能完整表演藏族舞 教学难点:藏族舞中的颤膝、拉直臂及舞蹈中常要注意的节奏把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那你们知道藏族吗? 师:藏族人民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高,幅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藏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准备教大家跳藏族舞,你们想学吗? 二、组合学习 (一)示范:先由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支完整的藏族舞,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配上音乐) (二)教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 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晚会展示《回族舞蹈教材》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晚会展示《回族舞蹈教材》 近日,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回乡舞韵》专场晚会。晚会既是为学院成立35周年“庆生”,更是《回族舞蹈教材》的一次集中展示。《回族舞蹈教材》是由宁夏艺术职业学院的“宁艺人”历经5年时间编撰完成的,系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规范的回族舞蹈教材。一直以来,蒙古、维吾尔、傣等民族舞蹈在各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课堂上唱主角,苗、佤族等民族舞也相继步入课堂教学。然而,作为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的回族,却始终没有一部自己的舞蹈教材,实属遗憾。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严重影响回族舞的推广普及,更难以促其发展繁荣。2007年,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正式启动教材编撰工作。2009年自治区将其列为宁夏艺术学科“十一五”重点课题。2012年,历经5年时间的搜集、整理、开创,《回族舞蹈教材》终于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回族舞蹈教材,它填补了舞蹈教育史上长期没有回族舞蹈教材的空白。“这不仅是一部教材,而是设计了回族舞文化的宏图,丰富了中华民族身体语言系统的符号。”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潘志涛老师说。《回族舞蹈教材》的问世,离不开几代舞蹈人的薪火相传和艰苦探索。为了获得最真实、原始的材料,编撰班子数次赴陕西、青海、新疆等地采风,同民间老艺人探讨,与当地文化馆专业人员切磋,向各大艺术职业院校教师索求教学手稿。翻开教材如同打开一本“武功秘籍”,它图文并茂地阐释了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回族舞蹈动作源于民族习俗、宗教礼仪等生活习惯,邦克式、捧月式、花儿跳步等考究的动作命名,无不透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格和地方特色。“以往的教学一直靠感观、凭经验,如今有了权威的舞蹈语汇和动律动态,教学将迎来‘大步走’。”宁夏艺术职业学院王玉梅老师说。如今,回族舞蹈教材从出版至今,在教学中已接受了两年的实践检验。在该教材指导下,女子群舞《幸福鸟》《花儿漫漫》曾分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二等奖和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银奖。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副院长李文广表示:“教材第一版不断修订完善的同时,将来还会推出以成品舞段为主的第二版,加强教材的可操作性和观赏性。”(记者王猛白茹文/图)

回族语言800年发展史简要回顾----从波斯语到“回族汉语”

回族语言800年发展史简要回顾----从波斯语到“回 族汉语” 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刘迎胜教授 一、古代亚洲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移民运动----13世纪回回人的入华 回族,又称回回。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多数是中国及毗邻的东亚地区的世居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但回族不同。回族的主体是由中古时代入华的外来移民的后裔形成的。 回回人的先民最早的族源是唐宋时代入华留居不归的蕃客中的穆斯林,他们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港市,聚居于“蕃坊”之中,尚处于外来移民的阶段。泉州保存至今的伊斯兰宗教刻石证明,这些穆斯林不论他们的实际种族背景是什么,其文化呈现阿拉伯、海湾地区的文明面貌。 应当指出的是,唐宋时代从海路入华的蕃客,并非都是穆斯林。泉州发现的宗教石刻证明,其中有许多印度教徒,因此这些蕃客并不能全都与回族的祖先划等号。同时,应当提及的是,唐宋时代的穆斯林蕃客虽然入华时代较早,但人数很少。在回族的族源中实际上占据着非常次要的地位。如无历史剧变和新的历史因素出现,这样少量人口的后裔,根本不足以在中国的环境中长期保存自己的文化,以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它们会与唐以前入居中原的北族与胡人一样,很快融入汉族之中。当代一些研究回族历史的论著,在论述回回人的早期历史时多将其重点过多地置于唐宋时代入华的番客,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偏向。 回族形成的最重要的历史契机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军事远征。回回人的主要族源是元代入华的西域人。回回人的故土----中亚与西亚的自然面貌与东亚有巨大的差别。那里远离海洋季风带,缺少自然降水的自然条件,使高山雪水融化形成的内陆河成为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在为数众多的大小内陆河的中下游,水流趋缓的地区自然形成了许多苇草、树木丛生的沼泽。经过人类的开垦成为宜于农耕的片片绿洲地区。这些绿洲为荒漠所包围与分割,面积大小取决于水资源的多寡,即便是最大的绿洲与我国东部的大江大河冲积形成的辽阔平原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面积有限的绿洲与小规模的社会生产所提供的产品不可能满足人类对生活的追求。因此绿洲居民自古以来就以外出贾贩传统----通过长途贩运来积累财富与补充生活所需。 中古时代最为引人注意的活跃于东西陆路商道的民族是粟特人与回回人。自北朝时代起,粟特人(九姓胡)就活跃于中亚----大漠南北----中原汉地之间。宋元时代,代粟特人而起的是回回人。从粟特人与回回人祖居地与其共同的善贾传统来看,他们应当是一脉相承的民族,简言之回回人不过是伊斯兰化了的粟特人后裔而已。 如前所述,回回人先民的主体是14世纪上半叶大批随蒙古军进入汉地的西域人。成吉思汗在征服华北金统治区的大片领土之后,开始了其西征花剌子模之役。为时6年的西征使原西辽、花剌子模、古儿王朝、伽色尼王朝与波斯北部、太和岭(按,今高加索地区)、宽定吉思海(按,今里海)等周围大片地区成为蒙古人属地,生活于上述地区的大批穆斯林人口成为蒙古国的臣民。西征结束后,蒙古军的兵锋转向东方,大批新近进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一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 责任编辑:金山 1、玩娃娃(压腿练习) 2、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习) 3、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 4、小雨点(勾绷脚练习) 5、小星星洗澡(手位练习) 6、蜗牛(胯的练习) 7、我们不怕大野狼游戏(平踏步练习) 8、表情秀(表情与节奏练习) 9、超级变变变(空间方位游戏) 10、玩具熊(再见曲) 一、玩娃娃(压腿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勾绷脚: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坐压前腿: 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指尖体侧点地。 准备音乐: ⑴—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 双手肩前扩指 2 肩前团手 3—4 双手肩前扩指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⑵—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二段: ⑶— 1-4 吸腿抱团身

5-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三段: ⑷—⑸重复⑴—⑵动作 4、提示 a、肩前扩指时手肘靠近身体,扩指时要有力度。 c、舞蹈时要让孩子边唱边舞,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 5、歌词 这是娃娃小手拍拍拍,这是娃娃小脚踏踏踏。 二、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通过点头、拍手、点肩的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与节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点头:头部重拍向下,强调力度 拍手:双手五指并拢,胸前拍手 点肩:大臂架平,双手手指点肩 旁按手:大拇指分开,四肢并拢,掌心向下,按于斜下手位 握手:两人手心手背相握 3、节奏 准备位置: 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 准备音乐: ⑴—⑵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4 点头三次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拍手三次 5—8 重复⑵1—4动作 ⑶— 1—2 点头两次 3—4 拍手两次 5—8 重复⑶1—4动作 间奏动作: ⑷— 1—4 掌心朝下,两手打开至旁按手位 第二段: ⑸— 1—4 点肩一次 5—8 重复⑸1—4动作 ⑹— 1—4 两人拍手,3点的人掌心朝上,7点的人掌心朝下。 5—8 重复⑹1—4动作 ⑺— 1—2 点肩 3—4 握手 5—8 重复⑺1—4动作

中国舞蹈考级七级教材

尊敬的老师们: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中国舞蹈考级”文字教材将通过下载的方式传递给老师们,节省纸张就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子孙万代!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舞蹈家协会对您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 责任编辑:金山 1、小花旦(手眼练习) 2、马兰谣(藏族舞) 3、来比高(跳跃练习) 4、赛龙舟(踢腿练习) 5、拾豆豆(东北秧歌) 6、打水的姑娘(傣族舞) 7、摩登女孩(三拍舞步练习) 8、喊月亮(彝族舞) 9、练字谣 一、小花旦(手眼练习) 1、训练目的: 古典舞舞姿与手眼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卧云:两膝上下对齐,重叠在一起。双腿重叠盘坐,双膝尽量靠拢。 b、照镜子:右手兰花手,中指点于右腮处,左手兰花手8点旁平位,掌心朝内立掌,小臂 微曲,模仿拿镜子的动作。 c、推门:(以右为例)体对二点,左膝半蹲,右脚踏步半蹲,身体前倾,双手兰花手交

叉于胸前,向2点方向推出,经远处推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 d、花梆步:双脚靠拢,膝盖微屈,提起脚跟,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前进方向平稳细 碎的移动,节奏要快而巧。 e、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单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f、圆场:一脚用脚跟上至另一脚的脚弓处,勾脚沿脚底的外延依序由脚跟压至脚掌后, 另一脚抬起脚跟连续上步前移。要强调压脚的过程清晰,行进时小腿以下保持松 弛。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一点,左腿在上卧云,照镜子,眼视左手方向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舞姿 (2)1-2 保持准备位舞姿,右舔腮 3-4 保持准备位舞姿,左舔腮 5-6 左手收至叉腰手,右手单指于头上示意带花,同时右舔腮 7-8 左手保持不动,右手收至叉腰手 第一段: (1)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 3-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2)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 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 (3)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2-4 保持姿态 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6-8 保持姿态 (4)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中心推至左脚,右脚踏步起身 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踏步半蹲,向右转身一周回至1点方位(5)1-2 双手于胸前,右手向前绕小立圆,模仿绕手帕状,同时左脚前踢步1次,身体与头随动 3-4 重复(5)1-2反面动作 5-8 双手胸前碎绕手帕,圆场向1点方位前进,同时含胸低头 (6)1-4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2点方位推门,同时左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2点方位 5-8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8点方位推门,同时右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8点方位 (7)1-2 双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撤至双脚并步花梆步向右横移,视线回至1点方位 3-4 双手经体旁至右托掌的顺风旗,身体顺势旁腰,同时右脚向右迈步半蹲,左脚屈膝旁点 5-8 重复(7)1-4反面动作 (8)1-2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单指经体前向下点至2点旁平位,视线随手定睛亮相,同时经左脚踮步,右脚向7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

浅析回族舞蹈宴席曲形态及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6078480.html, 浅析回族舞蹈宴席曲形态及功能 作者:章文儒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12期 回族舞蹈宴席曲作为回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族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它充分体现了回族人民的生活概况、民族心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回族舞蹈宴席曲是甘肃临夏地区回族群众在婚礼上(俗称宴席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兼具地方小曲和舞蹈的双重特色。其影响之广,从地域而言已延生至甘青宁地区;从群众范围来说,回族、土族、汉族、东乡族等诸多民族都在演唱宴席曲,群众基础广泛。 回族宴席曲舞蹈作为回族舞蹈的基本舞种之一,其中保留着回族舞蹈基本动作元素及其特征,动作形象生动,舞姿遒劲有力。特别是回族舞蹈中头部、手臂以及腿部躯干动作、动律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舞蹈元素以及唱调。除此之外还融合了部分武术动作,使其在表演时看起来更加潇洒自如,听众在接受回族宴席曲抑扬顿挫唱腔听觉审美想象的同时受到回族舞蹈遒劲有力的视觉审美的冲击,使得音乐美、舞蹈美和故事内容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展现回族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 一、回族舞蹈基本动作元素 1.头部动作 回族舞蹈的头部动作来源于宗教生活,是宗教生活仪式——礼拜,头部动作提炼、变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点头”“摆头”“摇头”等。“点头”是指头部从深低头到平抬头再回到水平位置端正头部的过程。“摆头”就是以舞者的颈椎最上部的关节为轴,以头顶为动力使头左右摆动。“摇头”是指舞者头部端正以颈椎为轴,头部向左右进行平行摇动,它可以细化为“侧摇头”“碎 摇头”“碎摆头”等多种头部不同摇动的动作。 2.手、臂动作 回族舞蹈的手臂动作源于宗教“礼拜”以及对自然形象和动物肢体动作的模仿,主要有“花儿式”“划臂”“乡扇手”“摆手”“拉手”“搬手”“盖手”“扶手”“推手”“挽手”“背手”“手掌上下翻”“手掌平行翻”等。由此可见,源于日常生活的回族舞蹈的手臂动作非常丰富,且每一个动作都有其蕴含的意义,极具艺术表现力。 3.躯干动作 回族舞蹈的躯干动作源于伊斯兰教中穆斯林在圣城麦加清真寺祈祷以及日常生活劳动中人们收麦子、挑担、扬场等动脚、跑脚和跟脚等不同的步伐来进行表现的。腿部舞蹈动作主要有“屈腿”“伸腿”“开、关腿”“全脚屈伸”“跟脚屈伸”“踮脚屈伸”“跪脚屈伸”以及“下蹲腿”等。腿的跨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视频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视频 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flash] 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二)、基本动作练习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可进、退、转体。动作短句:2/4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双手由外及里“抹”。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双手由里及外“摊”。[4]-8:反复[3]-8动作。体对 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动作短句:2/4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横向摆手”。[2]-8:做[1]-8反向动作。[3]-4:做[1]-8动作。5-8:做[2]-8动作。[4]-8:反复[3]-8动作。

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浅谈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专业: 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过程中形成自己艺术独特的审美风范。笔者从回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探讨了回族舞蹈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回族,舞蹈,历史变迁,发展,审美特征 ABSTRACT Hui Hui ethnic dance is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Islamic culture and Chinese local culture, two-way communication, the process of penetration of new cultural cre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religious concepts and the specific nature of national life, whether it is dispersed in Muslim folk dance entertainment or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of works of creation, are in the national ethos of performance, reflecting the national sentiments, showing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life to form their own artistic style Unique aesthetic style. I dance fro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i of the Muslim dance off the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Hui, Danc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中国舞蹈考级第六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第六级 目录 一、《电视只能看一会儿》胯的柔韧练习 二、《茉莉花》小五花练习 三、《小鱼的自白》腿的练习 四、《Jazz cat》节奏练习 五、《Happy 跳跳》跳跃练习 六、《唱花儿的花儿》回族舞 七、《阿古顿巴》藏族舞 八、《老师老师我爱你》芭蕾手位练习 一、《电视只能看一会儿》胯的柔韧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胯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 a.对脚盘坐压胯:脚心相对盘坐,骨盆固定不动,上身前倾,同时肩、 胸打开,双手扩指位于身体前平位,后背延伸拉长。 b.对脚盘坐颤压胯:脚心相对盘坐,骨盆固定不动,膝盖带动胯部最大限度向下颤,身体前倾,双手前平位扩指,同时向外转腕,重拍向外。 c.单腿颤压胯:双手扩指重叠按于膝上,始终右手在上,重拍向下压,上半身以腰为轴分别转向二八点方向,眼视二八点中位。

d.颤横叉:仰卧,从髋关节处外旋,两腿向两旁伸直成“横叉”,并随节拍上、下颤动。双手轻扶于膝盖外侧,起保护作用。 e.揉四白穴:握空拳,食指伸出,手背对外,食指位于眼眶正下方一横指距离,同时向打圈,模仿眼保健操的动作。 f.握遥控器:双手合向抱,左手在外,手心向横掌抱拳,大拇指手背对上。 三、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双膝坐,双手扶膝,肘架平。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1-8保持准备位置不动 (2)1-6 右左倾头3次,2拍一次。 7-8 头回正 第一段:(四个八拍) (1)1-4 手指提起在脸颊两侧呈笑脸状(一拍到位) 5-8 对脚盘坐压胯,双手扩指于前平位碎摆手,眼视一点。 (2)1-6 对脚盘坐颤压胯6次,同时双手扩指于前平位向外转腕,重拍向外,眼视一点。 7-8 合胯,双手扶膝 (3)-(4)重复(1)-(2) 第二段:(四个八拍) (1) 1-2 右倾头,双肩保持不动,揉四白穴两次。 3-4 重复1-2动作方向相反 5-6重复1-2

藏族舞蹈教案

藏族舞蹈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藏族舞蹈 ——《踢踏步组合》教案 旅游综合部何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藏族舞基本动作及组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 能力目标:为舞蹈创编积累舞蹈语汇素材。 情感目标: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踢踏步组合风格特点; 难点:把握在每个动作中都要有颤膝的动作在里面。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热身活动:腿部、腰部拉伸练习。 二、复习导入 (一)颤膝练习(4×8拍) (二)踢踏舞基本舞步:(各2×8拍练习) 1、刚达 6、嘀嗒步 2、退踏步 7、七下退踏步 3、抬踏步 8、悠踢步 4、第一基本步 9、连三步 5、第二基本步 (三)对学生舞蹈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 (四)让学生们谈谈:经过前面的学习,你对藏族舞蹈有了哪些了解?

三、新课教学 (一)教师随音乐做踢踏舞组合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连接。 动作顺序: 1、原地跺右脚1×4拍 2、退踏步1×8拍 3、七下退踏步2×8拍 4、基本步2×8拍 5、抬踏步1×8拍 6、退踏步2×8拍 (二)通过刚刚的舞蹈组合,请同学们说一说藏族踢踏舞的基本特点。 1、舞蹈身体前倾,重心偏前; 2、动作轻便灵活,朴实自如; 3、舞蹈时膝部松弛,步伐灵活。 (三)慢动作讲解、示范,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进行模仿、领悟,进行重点突破。 (四)分组合作,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练习,小组长负责,教师巡回指导。 (五)生生对比,师生对比学习 1、生生对比,组内学生之间对比看谁做的更好,对比动作,自己纠正。 2、师生对比,看看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配合完成的? 3、自我对比,面对镜子自己练习,纠正细节动作,把握藏族舞蹈风格特点。(六)班内表演展示 1、全班在老师带动下随音乐完成踢踏舞组合; 2、随音乐小组内编排; 3、分组班内展示,鼓励学生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 三、课后巩固 课后按要求完成课堂所学内容的练习,熟记动作的连接,要求能有感情的表演舞蹈。 四、课堂小结 要想准确的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动作要领,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与思考。本节课的只是希望学生通过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组合的学习初步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为舞蹈创编积累语汇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