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

解表药
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外表病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1、用于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之要药。治表寒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脉浮数等。

2、用于喘咳实证治肺气壅遏咳喘之要药。无论寒、热、痰、饮,有无表证均可应用。尤适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证。

3、用于风水水肿又为宣肺利尿之良药。治风水证,见水肿、小便不利、脉浮。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1、用于风寒表证发汗力较麻黄缓和,治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皆可之。

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由善疗上肢寒湿痹痛。

3、用于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叶: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

1、用于风寒表证风寒表证常用温和之品。尤适风寒兼咳喘胸闷者。

2、用于脾胃气滞证能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安胎。

3、用于鱼蟹中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用于外感风寒轻证解表力较缓和,多作为辅助药用。

2、用于各种呕吐有温胃散寒,和中降逆以止呕之功“呕家圣药”尤适胃寒呕吐。

3、用于肺寒咳嗽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用之。此外,尚有健胃消食,解毒作用。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用于阴暑证其气芳香,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为“夏月麻黄”暑天解暑要药。尤适夏季乘凉冷饮,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阴暑证。

2、用于水肿脚气有发越阳气,利水消肿之功,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消疮止血

1、用于外感表证微温不烈,性较平和,不论风寒或风热不明显者,皆可广泛使用。

2、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用于疮疡初起兼表证

4、用于多中出血证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1、用于外感表证,皮肤瘙痒尤适风寒夹湿而头痛身痛者。不论寒热虚实,夹湿与否,均可用之。

2、用于风湿痹症为治痹症常用药。

3、用于破伤风能祛风止痉。无论外风内风,“风药中之润剂”为治风通用之品。

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1、用于风寒表证尤适夹湿风寒而头身痛者

2、用于风寒湿痹擅除头项肩背之痛,故尤适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

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用于风寒表证尤适风寒表证见头疼、鼻塞者

2、用于阳明头痛,牙痛,鼻渊,痹痛尤散阳明经风寒湿邪而止痛,为治阳明头痛、眉棱骨痛、牙痛及鼻渊头痛之要药。

3、用于寒湿带下

4、用于疮疡肿毒初起能消,溃能排脓,为外科疮疡不可缺少的辅助药。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1、用于风寒表证及阳虚外感证达表入里,即入肺散在表之风寒,又如肾除在里之寒邪。

2、用于头痛,鼻渊,牙痛,痹痛等诸痛证有良好的散寒通窍止痛作用。

3、用于寒饮咳喘有外散表寒,内温肺饮之功。此,有通关开窍醒神之效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1、外感风寒,颠订头痛以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见长,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用于风寒湿痹能除肌肉、经络、筋骨间之风寒湿邪而止痹痛。

苍耳子: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1、用于鼻渊及风寒表证即为疗鼻渊头痛之要药,又为治风寒头痛之常用品。

2、用于风湿痹证

第二节疏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1、用于风寒表证,温病初起为疏散风热常用品,发汗力较强,尤适于无汗者为佳

2、用于风热上攻之头疼目赤、咽喉肿痛善于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3、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效

4、用于肝气郁滞证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1、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发汗较薄荷弱,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尤适风热表证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

2、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即外散风热,又内解热毒,为透诊之要药。

3、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长于解毒利咽,为利咽之专药,无论风热或火毒咽痛皆可用之。

4、用于热毒疮疡、丹毒、痄腮、喉痹能解毒消肿,兼通利二便,尤适于热毒疮肿兼便秘者。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名目退翳

1、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烟痛喑哑尤适风热表证而见咽痛喑哑者。

2、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证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此外,还可用于小儿夜啼不安

4、用于风热上攻,名目退翳

桑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1、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头痛咳嗽其散表邪作用缓和,兼能清肺止咳。

2、用于肺热或燥热咳嗽

3、用于肝阳上亢头晕

4、用于目疾无论风热、肝火及肝虚目疾均可用之。

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1、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用于风热或温热犯肺,发热头痛而有咳嗽者

2、用于目疾既能疏散风热,又长于疏肝泻火,兼益阴明目,无论虚实目疾均可用之。

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4、用于疔疮肿毒尤善解疔毒。本品现代临床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症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1、用于风热表证,头晕头痛,目赤多类轻清上行,主散头面之邪,具有疏散风热,请头目,止痛作用。

2、用于头痛证能疏风止痛,可用于头风痛,痹症等。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用于外感表证发热,少阳证能透表邪热,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之功。

2、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即为疏肝解郁之要药,又可疏肝调经止痛。

3、用于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长于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举陷。此外,有清胆退热截疟作用。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用于表证发热,麻疹不透具有发表退热,宣毒透疹作用。

2、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症主入阳明,尤善清阳明热毒,宜于阳明热盛,胃火上攻之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

3、用于中气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不止善引清阳之气,为升阳举陷之要药。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1、用于表证发热,头痛项强治外感表证,邪郁化热之发热重、恶寒轻等证

2、用于麻疹不透

3、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4、用于热泻热痢,脾虚久泻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与淤血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凡以清泻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用:收敛生肌

1、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善解肌透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2、用于肺热喘咳尤宜于肺热之痰咳、实喘。

3、用于胃火牙痛

4、用于疮疡不敛,湿疹,烧烫伤

知母:清热泻火润燥退虚热滋阴

1、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与石膏同为清解温病气分实热之要药。

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3、用于骨蒸潮热

4、用于阴虚消渴知母上能清肺润肺,中能泻胃生津,下能滋肾降火。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清肺止咳利尿

1、用于热病烦渴

2、用于胃热呕吐

3、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4、用于热淋涩痛

天花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消肿排脓

1、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苦而不燥,甘寒清热生津,为生津止咳佳品。

2、用于肺热咳嗽或燥咳

3、用于痈肿疮疡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1、用于热病烦渴

2、用于口舌生疮,尿赤淋浊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焦栀子:凉血止血

1、用于热病心烦善清泻三焦之火邪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2、用于湿热黄疸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

3、用于目赤肿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4、用于血热出血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1、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善清肝火以明目,又略兼养肝,故不论肝火,肝虚目疾均可用之

2、用于瘰疬瘿瘤为疗瘿瘤瘰疬之要药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即清泻肝火,又兼益肾阴。为明目之佳品,虚实目疾均可用之。

2、用于头痛眩晕

3、用于肠燥便秘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用于湿热诸证善清中上二焦湿热,常与黄连、黄柏相须为用。

2、用于肺热咳嗽,热病烦渴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

3、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4、用于血热出血

5、用于胎动不安为清热安胎之良药。尤适血热胎动不安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用于湿热中阻,呕吐泻痢腹痛力胜黄芩,尤善清中焦湿热,为止泻止痢之要药

2、用于热盛烦躁,血热出血尤善清心经实火

3、用于胃热呕吐,消渴

4、用于痈肿疮毒,湿疮,耳目肿痛尤善解疔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1、用于下焦湿热诸证清热燥湿与解毒之功似黄连而次之。常与黄芩,黄连相须。

2、用于热毒疮疡,湿疹湿疮尤宜下部湿热疮毒

3、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遗精实热,虚热两清之品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1、用于下焦湿热诸证善清下焦及肝胆湿热,凡肝胆及其经脉循行部位上的湿热诸疾均为要药。

2、用于肝胆实火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秦皮:清热燥湿止痢止带清肝明目

1、用于热毒泻痢,湿热带下即清热燥湿,又收敛涩肠止痢止带,泻涩兼用而不留邪。

2、用于目赤翳障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可代黄连治痢,有良好的除湿热退黄疸作用。

2、用于带下阴痒,湿疹疥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一、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物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1、用于痈肿疔疮治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

2、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

3.用于热毒血痢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1、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消痈散结力强,为“疮家圣药”

2、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发热为清疏兼能,表里气血两清之品。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凡温热之邪所致病证皆可用之。

2、用于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

3、用于湿热泻痢,热淋,湿疹

4、用于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1、用于温病初起,热入营分,温毒发斑大寒清热,表里两清,有较强的凉血解毒消斑之功。

2、用于痄腮丹毒,喉痹口疮善解瘟疫时毒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有于大青叶相似的清热解毒凉血之功,而更长与解毒利咽散结。

2、用于温毒发斑,大头瘟疫,丹毒痄腮适宜多种瘟疫热毒之证。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1、用于风热表证,温毒发斑,痄腮凡温热毒邪所致之证均可用之。

2、用于血热出血

3、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二、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物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1、用于咽喉肿痛为治疗疔痰热壅盛,热结血瘀之咽喉肿痛之要药

2、用于痰热咳喘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1、用于咽喉肿痛善于清降肺胃之火,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

2、用于牙龈肿痛

三、主要用于热毒泻痢的药物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用于热毒血痢,疮痈肿毒治热毒血痢之要药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用于热毒血痢治痢疾常用药

2、用于热毒疮疡

3、用于崩漏便血有凉血止血之功。

四、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的药物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用于疮痈疔肿,乳痈肠痈尤善解疔毒

2、用于毒蛇咬伤善解舌毒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1、用于疮痈疔毒,乳痈内痈功似紫花地丁而力次之,兼散滞气,常与之相须。又为治乳痈之要药。

2、用于热淋,黄疸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为疗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亦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

3、用于湿淋热证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用于内外诸痈为疗肠痈之要药,常与大血藤相须为用

2、用于产后腹痛,恶露不尽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1、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治热毒疮痈,毒蛇咬伤,内服外用均可。

2、用于热淋涩痛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1、用于梅毒兼解汞毒,尤适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肿毒而致肢体拘挛,为治梅毒要药。

2、用于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1、用于血入营血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

2、用于血热出血

3、用于热病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1、用于热入营血证清热凉血养阴功似生地黄而次之,常与之相须。

2、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痰核,脱疽长于解毒利咽散结,且滋阴。尤善治热毒而兼阴虚者。

3、用于劳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

牡丹皮:清热凉血清退虚热活血散瘀消痈

1、用于温病发斑,学热吐衄血有凉血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的特点

2、用于虚热证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3、用于经闭通经,徵瘕积聚,跌打损伤

4、用于疮痈、肠痈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1、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功似牡丹皮,即清热凉血止血,又散瘀消斑,凉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

2、用于经闭通经,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3、用于肝热目赤肿痛

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1、用于热入营血,惊风抽搐常作为犀牛角的待用品

2、用于血热衄血

3、用于疮痈,喉痹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1、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辛香辛香透散,长于清透阴分伏热,使邪热由阴分透出阳分而解,常与鳖甲相使为用。

2、用于阴虚发热有显著退虚热作用

3、用于外感暑邪,发热烦渴善解暑热

4、用于疟疾截疟之功神强,善除疟疾寒热,尤兼暑热者,为治疗疟疾之良药。

地骨皮:清热除蒸凉血清肺降火

1、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善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常陪知母,银柴胡等同用。

2、用于血热出血,吐衄尿血

3、用于肺热咳嗽

第三章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写下攻积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

1、用于肠胃积滞,大便秘结有较强的泻下攻积作用。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宜于热结便秘。

2、用于热血吐衄,目赤咽痛,口生舌疮,牙龈肿痛等证能引热(血)下行,使上炎之火下泄,上涌之血下行而收化瘀清热止血之效。

3、用于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有釜底抽薪之效,使热毒火邪从大便而去。

4、用于淤血证不论新瘀,宿瘀均可用,即可下淤血,又可清痰热为治疗淤血证常用药。

5、用于湿热黄疸,淋证能邪热通便,利大小肠,导湿热从二便而出,可用于多种湿热病症。

芒硝:泻下软坚清热消肿

1、用于实热积滞,燥结便秘功似大黄有较强的泄热通便作用,味咸而更善润燥软坚,稀释燥结,去除燥屎。

2、用于咽痛,口疮,目赤及疮痈肿痛外用有良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1、用于燥结便秘甘平而质润多汁,能润肠通便,略兼滋养补虚作用。适用于老人,孕妇及体弱津血不足之肠燥便秘。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遂:泄水逐饮外用:消肿散结

1、用于水肿,鼓胀,胸胁停饮善行遂之水湿,力猛伤证。

2、用于风痰癫癎取其攻逐水湿之功,以达驱逐痰涎之力。

3、用于疮痈肿毒

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1、用于寒积便秘。气急口噤者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有“斩关夺门之功”

2、用于腹水鼓胀

3、用于喉痹痰阻及寒实结胸

4、用于痈疽,疥廯,额疮外用有祛疮毒,蚀腐肉之功。

第四章祛风湿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1、用于风寒湿痹为风寒湿痹常用药。然性善下行,尤宜于下半身的肌肉关节疼痛

2、用于头风头痛,风寒表证及风寒湿表证有似羌活之疏风散寒,发汗解表之功,而力次之。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

1、用于风寒湿痹,麻木拘挛凡风寒湿痹,无论上下皆宜,为治风湿痹痛之要药。

2、用于诸骨鲠喉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1、用于风寒湿痹,拘急疼痛治风湿寒痹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者。

2、用于诸寒疼痛散寒止痛之功显著。此外,有较强的麻醉止痛作用

蕲蛇:祛风通络止痒定惊之痉

1、用于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及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极具走窜之性,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祛风力强,兼通经活络,为截风要药。

2、用于麻风,疥廯,皮肤瘙痒

3、用于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治惊风抽搐之要药。

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治湿痹,筋脉拘急之要药。

2、用于吐泻转筋吐泻转筋之要药。多用于湿浊中焦,升降失常所致的呕吐泄泻,腹痛转筋等证。蚕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化湿和中

1、用于风湿痹痛作用缓和无论寒热新久,均可应用,尤宜于风寒湿痹。

2、用于吐泻转筋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1、用于风寒痹痛,筋脉拘挛,手足不遂为“风药中润剂”广泛用于各种痹症,且无问寒热新久,但尤宜于热痹。

2、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治虚热之要药。

3、用于湿热黄疸尤多用于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防己: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

1、用于风湿痹痛能祛风除湿,清热止痛,以木防己效佳。最善治热痹骨节烦痛,屈伸不利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善泻下焦膀胱湿热,以汉防己效佳

桑枝:祛风通络行水消肿

1、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尤宜于风湿热痹,上肢痹痛

2、用于水肿,脚气浮肿

雷公藤: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

1、用于风湿顽痹为治风湿顽痹之要药。尤宜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者。

2、用于疔疮肿毒,腰带疮,麻风,顽痹

豨莶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1、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2、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内外均可服用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1、用于风湿痹痛尤宜于老人及体虚者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软弱及小儿行迟凡肝肾亏虚之筋骨萎软均可应用。

3、用于水肿,脚气浮肿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善治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而日久者

2、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通过补肝肾而达固冲任、安胎之效。宜于肝肾不足冲任不固之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第一章 解表药

一、单项选择题 1、解表药的共性是(D) A、辛散行气 B、辛散活血 C、辛散通阳 D、辛散解表 2、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A)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3、表实有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的药物是(A) A、桂枝 B、防风 C、荆芥 D、麻黄 4、风寒表证,咳嗽痰多又兼气滞胸闷,首选(C) A、生姜B防风C、紫苏D、荆芥 5、生姜止呕,最宜用于(A) A、胃寒呕吐 B、气滞呕吐 C、食积呕吐 D、胃热呕吐 6、长于祛风解表,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的药物是(B)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细辛 7、用于风寒湿邪所致肢节疼痛,尤以上半身疼痛为主的最佳药物是(B) A、防风 B、羌活 C、麻黄 D、紫苏 8、感受风寒,巅顶剧痛,当首选(D) A、防风 B、羌活 C、麻黄 D、藁本 9、功能解表化湿,可治疗阴暑证的药物是(C) A、细辛 B、白芷 C、香薷 D、桑叶 10、白芷善治(A) A、阳明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D、少阳头痛

11、用于治疗少阳证要药的是(B) A、葛根 B、柴胡 C、薄荷 D、桑叶 12、功善解肌退热,治疗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的药是(B) A、柴胡 B、葛根 C、牛蒡子 D、升麻 二、多项选择题 1、功能祛风解表,风寒、风热、风热表证均可用的药是(CE) A、羌活 B、牛蒡子 C、荆芥 D、薄荷 E、防风 2、细辛的适应证有(ABCD) A、头痛 B、牙痛 C、鼻渊头痛 D、风湿痹痛 E、疮疡肿痛 3、均有通鼻窍、散风寒作用,可协同治疗鼻渊的药物是(DE)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苍耳子 E、辛夷 4、下列药物属于辛凉解表药的是(BCE) A、羌活 B、蝉蜕 C、薄荷 D、香薷 E、牛蒡子 5、既能疏散风热,又能疏肝解郁的药是(BD) A、紫苏 B、薄荷 C、桑叶 D、柴胡 E、牛蒡子 6、具有透疹作用的药是(ACDE) A、升麻 B、柴胡 C、葛根 D、牛蒡子 E、荆芥 二、简答题 1.简述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

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外表病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1、用于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之要药。治表寒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脉浮数等。 2、用于喘咳实证治肺气壅遏咳喘之要药。无论寒、热、痰、饮,有无表证均可应用。尤适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证。 3、用于风水水肿又为宣肺利尿之良药。治风水证,见水肿、小便不利、脉浮。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1、用于风寒表证发汗力较麻黄缓和,治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皆可之。 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由善疗上肢寒湿痹痛。 3、用于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紫苏叶: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 1、用于风寒表证风寒表证常用温和之品。尤适风寒兼咳喘胸闷者。 2、用于脾胃气滞证能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安胎。 3、用于鱼蟹中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用于外感风寒轻证解表力较缓和,多作为辅助药用。 2、用于各种呕吐有温胃散寒,和中降逆以止呕之功“呕家圣药”尤适胃寒呕吐。 3、用于肺寒咳嗽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用之。此外,尚有健胃消食,解毒作用。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用于阴暑证其气芳香,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为“夏月麻黄”暑天解暑要药。尤适夏季乘凉冷饮,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阴暑证。 2、用于水肿脚气有发越阳气,利水消肿之功,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消疮止血 1、用于外感表证微温不烈,性较平和,不论风寒或风热不明显者,皆可广泛使用。 2、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用于疮疡初起兼表证 4、用于多中出血证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1、用于外感表证,皮肤瘙痒尤适风寒夹湿而头痛身痛者。不论寒热虚实,夹湿与否,均可用之。 2、用于风湿痹症为治痹症常用药。 3、用于破伤风能祛风止痉。无论外风内风,“风药中之润剂”为治风通用之品。 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解表药归纳总结

解表药 1.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2.共性 (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 (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 相关功效释义: 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控制疾病转变的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孔,“开鬼门”,即指发汗。 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还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肺气不宣者.咳喘.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疮疡等疾病的初起阶段而兼表证者。值得注意的是,若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的前提条件,则不可用,因里证而不能发汗解表。 相关功效释义: 1)宣肺利尿:即具有恢复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的功效,适用于表证咳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和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气喘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

2)宣毒透疹:“肺合皮毛”,若外感表邪而致麻疹,风疹,疹子应出而未出或出而不畅之时,采用辛散解表的药物,宣发其肺气,使疹毒之邪从皮毛透发于外,使疹出顺利,不致发生变证。 3)解表消疮:若疮疡初起而兼表证,则可通过解表药的开宣肺气、达表透邪之功以消解疮疡。 4)通窍止痛:指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药物,具有能使鼻窍通畅而达到消除因风邪阻塞而致鼻渊所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的功效。 5)穴肺利咽:一般具有辛凉性味,入肺经,具有消除风热表证或沮病初起而引起的发热,咽喉疼痛的功效,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 6)升举阳气:具有解除脾胃气虚而下陷的功效。如用柴胡、升麻配伍人参、黄芪等药物,能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出现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5)分类:表证主要由风邪所致,但风邪却常由夹寒与夹热之不问,故而解表药除了共具有辛味外,分别还具有温性与寒性。其中辛温入肺或膀胱经者,善于发散风寒;辛凉入肺或肝经者,又长于疏散风热,故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疏散风热药两类。其中若寒、温药性不明显,或性平的解表药,则随配伍既可用于风寒表证,又可用于风热表证。 (6)选用及配伍原则 1)针对外感风寒,风热的不同,分别选用发散风寒药或疏散风热药。 2)随兼夹证,季节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等而选用或配伍用药:①如夹湿者,选用兼能祛风湿的发散风寒药;②痹病初起,选用兼能祛风胜湿止痛的解表药,并配伍祛风除湿药;③暑多夹湿,暑季可配伍祛暑化湿药;④秋多兼燥,秋季可配伍润燥药:⑤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热邪较盛者,当配清热解毒药;⑥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即当患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外感表证者,分别配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品,以扶正祛邪。(7)使用注意 1)发汗适度,微汗为佳,中病即止:因“过汗伤阴”,“大汗亡阳”,故对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伤阳耗气,损及津液,甚或“亡阳”、“伤阴”。 2)久病体虚、老幼、妇女胎前产后均不宜用大剂解表药。 3)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久患疮疡、久患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故《伤寒论》中有“汗家、疮家、失血家不可汗”的警语。 4)注意因时、因地适当增减用量:①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②冬季腠理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③北方严寒地区用量宜重;④南方炎热地区用量宜轻。5)煎药法: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辛味药物绝大多数含有挥发油(解表药中仅桑叶、菊花、蝉蜕不具有辛味),而且是较高比例的挥发油,挥发油在常温下就能挥发。 解表药归纳小结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1)按功效归纳 1)发汗解表:①较强:麻黄、羌活、桂枝、香薷、细辛;②较弱:葱白、生姜、胡荽;③用温和:荆芥、紫苏、防风。 2)止咳平喘化痰:麻黄、生姜、细辛、胡荽。 3)利水:麻黄、香薷、桂枝。 4)透疹:荆芥、胡荽。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一、A1 型题?(1) 细辛的性味是: ? A、辛,微温? B、辛、甘,微温?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 C ?(2) 细辛的功效是: ?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答案 C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E、以上均不是?答案 D ?(4) 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 A、白芷?B、藁本?C、苍耳子 D、辛夷? E、细辛?答案 E ?(5) 解表药主要用于: ?A、风寒或风热表证?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 答案 A ?(6)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 A、桂枝? B、荆芥?C、防风 D、麻黄?E、羌活?答案D?(7)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 ?A、黄芪?B、木通、? C、麻黄?D、茯苓? E、白术?答案 C ?(8) 桂枝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答案B?(9) 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B?(10)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 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答案 C ?(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桂枝? E、郁金 答案 D (12)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生姜?B、厚朴?C、砂仁 D、紫苏?E、香薷?答案 D ?(13) 紫苏的功效是: ? A、发汗平喘 B、发汗利水?C、发表行气? D、发汗通阳? E、祛风胜湿?答案 C (14)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E、防风、?答案D (15)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 D ?(16)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答案E (17)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 ?A、细辛?B、羌活?C、桂枝 D、白芷 ' ? E、荆芥?答案 E (18)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A、白芷?B、防风? C、荆芥?D、羌活? E、紫苏?答案 D ?(19)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答案 D (20) “风家润剂”指何药? A、麻黄?B、桂枝?C、紫苏? D、羌活? E、防风?答案 E ?(21) 风寒所致巅

(完整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 第一单元、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胃寒呕吐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8.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煎服1-3g,反藜芦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阳气。(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 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二单元、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宜先煎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 概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治疗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谓之解表药。 药性特点多具辛味(辛能发散),主归肺与膀胱经,多具升浮之性。 作用及适应证 通过发散作用,能使外侵至肌表的的邪气外散或从汗而解,用于风寒、风热或风寒夹湿表证。 部分解表药还具有祛风湿止痛、止咳平喘、透疹、利水消肿、消疮等作用,可用于风湿痹痛、外风头痛、喘咳、麻疹、风疹、风水水肿、疮疡兼有表证者。 分类 根据其功效又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 辛温解表药----性味多辛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凉-----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配伍 1.兼虚者,常与补虚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2.温病初起,以辛凉解表药配清热解毒药同用。

使用注意 1.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淋病及气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忌用。 2.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影响疗效。 3.解表药不宜多用、久用,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伤津、伤阳。 考点:关注解表药的药性特点,分类。关注使用注意。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一、麻黄 药性味辛、苦,性温。归肺、膀胱经。 功用 1.发汗(解表),辛温发汗力强,治风寒表实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与桂枝相须为用。 2.(宣肺)平喘,用于邪实壅肺之喘咳。临床最宜治风寒表证兼咳喘证,也常用于寒饮伏肺之咳喘,配石膏、黄芩等清热之品,也可用于肺热咳喘。 3.利水(消肿),用于风水证或水肿兼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宜生用;止咳平喘多蜜为炙用。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虚证喘咳,虚证水肿均应忌用。

中药学总结

中药功效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节:发冃攵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胡荽发表透疹、幵胃消食 桱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 气 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 牛蒡 肿 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幵首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 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2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 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寒水石清热泻火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一、A1 型题 (1) 细辛的性味是: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 C (2) 细辛的功效是: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 C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D (4) 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A.白芷 B.藁本 C.苍耳子 D. 辛夷 E.细辛 答案 E (5) 解表药主要用于: A.风寒或风热表证 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 肺气不宣咳嗽 D.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 答案 A (6)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A.桂枝 B.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 答案 D

(7)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 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 答案 C (8) 桂枝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 答案 B (9) 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 B (10)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A 温通经络 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 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 答案 C (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 答案 D (12)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答案 D (13) 紫苏的功效是: A.发汗平喘

解表药分类中药记忆

解表药分类中药记忆解表药 01、发汗解表(发表)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麻黄水肿宣传(蚂蝗发表水中宣传)】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 【香薷水肿和化(相如发表水中荷花)】浮萍: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透疹止痒 【浮萍一一水肿透痒(浮萍发表水中偷羊)】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脉温阳化气 【桂枝一一经通温化(鬼子发表精通文化)】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生姜——温止呕咳(生姜发表闻之OK)】 02、祛风胜湿止痛(风湿痛)防风:解表解痉祛风胜湿止痛 【防风一一表痉(防风宝镜)】藁本:解表散寒祛

风胜湿止痛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羌活一一表寒(搞本枪火彪悍)】03、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细辛:温化(细心学文化)】 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 脓 【白芷:湿带肿脓(柏芝十代中农)】 苍耳子:祛风散寒通窍止痛除湿止痒 【苍耳:湿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04、解表透疹 西河柳: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西河:风湿 荆芥:解表透疹散风止痒止血 荆芥:风痒血(警戒风扬雪) 紫苏:安胎行气宽中发表散寒解鱼蟹毒 紫苏:胎中寒毒(自疏胎中寒毒) 05、疏散风热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蔓荆:清头风痛 薄荷:疏散风热疏肝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薄荷:疏肝利头咽疹(北河树干里头演阵)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疗疮 牛蒡:肺咽疹毒消(牛蒡飞烟疹毒消) 06、明目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蝉蜕:风痉疹痒目(残颓风景真养目)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木贼:退血(木贼退学) 桑叶: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桑叶:平凉止肺燥(桑叶屏幕两只肥皂)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菊花屏幕死)07、升阳解热 葛根:升阳止泻解肌退热透疹生津 葛根:泻疹津(哥根谢枕巾) 升麻:升举阳气解表退热透疹解毒 (升麻透疹毒) 柴胡:升阳举陷解表退热疏肝解郁柴胡:举陷疏肝 (柴胡锯树干) 淡豆豉:解表除烦(吃豆解表烦)清执药 IIJ 八、、—J 08、清热泻火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石膏:烦

解表药、清热药小结

第八章 解表药小结 一、功用归纳 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 麻 黄 ——发汗力强,用于风寒表实证;又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桂 枝 ——发汗力缓,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均宜;又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寒凝诸痛及 阳虚诸证。 紫苏叶 ——外散风寒,内行气滞,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气滞之证。又能行气安胎,用于气滞胎动不安;并解鱼蟹之毒。 生 姜 ——解表散寒力弱,多作辅药用;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以治胃寒呕吐最宜;温肺止咳,用于肺寒咳嗽;并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之毒。 香 薷 ——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有湿阻之证。又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 荆 芥 祛风解表——凡风寒、风热表证皆宜 透疹消疮,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炒炭止血,用于出血证。 防 风 胜湿止痛,用于痛证;祛风止痉,用于破伤风。 羌 活 ——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之风寒湿邪,尤宜于风寒夹湿之表证;祛风胜湿,止痛,用于痹证,尤宜于上半身之风湿痹痛。 白 芷 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用于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及鼻渊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消肿排脓,用于疮痈肿毒。 细 辛 能祛表里之寒,既用于风寒表证,又用于阳虚外感;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咳喘。 藁 本 ——以发散足太阳膀胱经风寒湿邪见长,善治巅顶头痛;祛风湿,用于痹证。 苍耳子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表证、鼻渊。尤为治鼻渊之要药。 祛风湿,用于痹证。 辛 夷 功用专一。 发 散风热—— 用于风热表证 薄 荷 利咽、透疹——用于咽喉肿痛,麻疹不透及风疹瘙痒。 发散力较强,兼清利头目,用于风热上攻之头痛目 赤,咽喉肿痛;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证。

解表药一 1

解表药(一)-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患者,女,26岁。产后20天,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缓。用药宜首选( ) ?A.紫苏、生姜 ?B.苍术、羌活 ?C.麻黄、桂枝 ?D.黄芪、防风 ?E.桂枝、白芍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解鱼蟹中毒最宜用的药物是( ) ?A.生姜、葛根 ?B.紫苏、半夏 ?C.生姜、白芷 ?D.紫苏、生姜 ?E.葛根、菊花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蔓荆子 ?.淡豆豉E.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下列哪组药物属于辛温解表药( ) ?A.紫苏、香薷、白芷 ?B.白芷、桂枝、葛根 ?C.麻黄、羌活、桑叶 ?D.藁本、牛蒡子、辛夷 ?E.荆芥、防风、蔓荆子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的药物是( ) ?A.蔓荆子 ?B.淡豆豉 ?C.葛根 ?D.浮萍 ?E.升麻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6.患者,男,45岁。头痛头胀,发热恶风,口渴咽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用药宜首选( ) ?.发散风热药A.

?B.理气药 ?C.发散风寒药 ?D.祛风湿药 ?E.活血祛瘀药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7.有夏月之麻黄之称的药物是( ) ?A.紫苏 ?B.香薷 ?C.生姜 ?D.防风 ?E.浮萍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8.患者,男,30岁。长期在电脑前工作,近一年时感视力疲劳,两目干涩,头昏脑涨,腰膝酸痛,舌质略红,脉细涩。用药首选( ) ?A.桑叶、菊花 ?B.菊花、决明子 ?C.菊花、枸杞子 ?D.龙胆草、夏枯草 ?E.夏枯草、决明子 (分数:1.00) A. B. √C.

发汗解表药汇总

解表药 1.麻黄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风寒表证。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该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咳嗽气喘。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风水水肿。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该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禁忌: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均当慎用。 4,温散寒邪。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与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如阳和汤。 本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用量: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注意: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 临床: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候(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水从汗解而消肿;?小便增多而消肿;?大便水泻而消肿;?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

解表药

麻黄: 【功能主治】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桂枝: 【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 《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紫苏: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生姜: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香薷: 【功能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 《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 《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 荆芥: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防风: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盔汗,断漏下、崩中。" 羌活: 【功能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解表药对

下篇 第一章解表药对 本章主要介绍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对,按照这类药对的基本功能和临床应用,大体分为祛风解表和疏散风热两类。 一、祛风散寒药对 1.麻黄—桂枝 【配对机理】 仲景于《伤寒论》中首创。麻黄、桂枝均辛温之品,同入太阳经.二药相伍用之,麻黄善走卫分,能开发腠理,为发汗散寒之解表要药,其发汗之力冠辛温解表药之首。桂枝能温经通阳、透达营卫、解肌发表,但发汗力弱。二药同用,可共以温散寒、以辛泄闭,麻黄得桂枝之助,发汗之力尤强;桂枝又能引营分之邪外出肌表而解,相须之中又有相使之用,成为发汗解表之峻剂。其次麻黄宣肺平喘,善于治疗肺气上逆,桂枝温肺化饮,二者合用既能温肺化饮又可散寒降逆。麻黄还可以宣通阳气,解散阴寒。桂枝温暖脾胃,调畅中气,通阳开结。二者配对温暖脾胃,开胃散寒。 【临床应用】 ①用于感冒风寒(太阳伤寒),与杏仁.甘草合用,如《伤寒论》麻黄汤。 ②用于咳嗽气喘,合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合用,如《伤寒论》小青龙汤。 ③用于治疗寒凝脾胃之心下坚证。如《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常用量】 麻黄6-10克。桂枝6-10克。 临床应用时,须视具体病情掌握二药的用量比,以免过汗伤正或小汗无效。 临证欲发汗解表者,麻、桂比例3:2为宜。 欲温肺化饮者,麻、桂比例1:1为宜。 欲温胃散寒者,桂、麻比例3:2为宜。 2.麻黄—细辛 【配对机理】 麻黄性温味辛质轻,轻可去实,为发汗解表第一药。细辛辛温,其性升浮,具解表散寒止痛之功,并可祛内寒而温脏腑。二者配对,可起协同作用,鼓动内外之阳气,以加强发汗解表、祛寒止痛的功效。 此外,麻黄能宣畅肺气而平喘,细辛能温肺化饮而止咳,二者共用有温肺散寒、化饮平喘之良效。然而,此二药均辛燥刚烈之品,用之失当,有耗气伤阴之弊,故临床很少单独应用,剂量不宜过大。 【临床应用】 ①用于寒邪在表,或阳虚外感之恶寒发热、无汗脉沉及身痛头痛、一身骨节尽痛者。阳虚感冒风寒,与附子同用,方如《伤寒沦》麻黄附子细辛汤。 ②用于咳嗽气喘,属寒饮犯肺者,常与桂枝、干姜、半夏、甘草等合用,如《伤寒沦》小青龙汤。《张氏医通》冷哮丸中也选用此药对,用于喘哮并作,倚息不得卧者。 【常用量】 麻黄3-10克,细辛3克。

第一章解表药

〃[中药学各论部分] 第一章解表药 概论 1.概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2.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味--辛能散 归经--肺(主宣发外合皮毛) 膀胱 (足太阳经循行体表) 质地—轻(升浮发散) 性发散 具发散解表功效,兼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3.适应证及分类: 外感风寒--辛温解表药:辛温发散风寒发汗力强外感风热--辛凉解表药:辛凉疏散风热长透解表热 4.使用注意 1)注意适应证; 2)注意体质:体虚多汗、热病津亏忌用; 疮痈、淋病、失血慎用;

3)注意季节用药: 4)注意煎服法:入汤剂不可久煎。轻煎,短煎 5)发汗适宜.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 生用炙用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肺膀胱 性能特点:辛散质轻苦降泄温通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和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功效及主治: 1.发汗:风寒表实无汗(要药)~桂枝(麻黄汤) 2.平喘:咳喘实证 尤擅长风寒肺气不宣之咳喘~杏仁甘草(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 3.利水:水肿兼有表证者宣肺利尿要药越婢加术汤麻黄入药特点:

1.作用趋向的双向性; 2.用药部位的相反性; 3.配伍应用的广泛性. 用法:解表生用平喘炙用 使用注意:发汗力强汗证及肾虚咳喘忌用 药理: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利尿、强心升压及中枢兴奋等。 【桂枝】(嫩枝) 川桂枝嫩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心肺膀胱 性能特点:辛温发散甘温助阳解表入心(走血) 入肺(宣发))入膀胱经(司水液,主肌表) 既走表又走里发汗力虽不如麻黄,但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治风寒表实表虚皆宜,治疗阳虚经寒血滞所致诸证可投。 功效: 1.发汗解肌:风寒表虚有汗~白芍(桂枝汤)、 风寒表实无汗~麻黄 2.温通经脉:风寒湿痹~甘草、附子(桂枝附子汤)

解表药归纳汇总

解表药归纳汇总

————————————————————————————————作者:————————————————————————————————日期:

解表药 1.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2.共性 (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 (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 相关功效释义: 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控制疾病转变的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孔,“开鬼门”,即指发汗。 2)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邪的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的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 3)疏散风热: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凉,人肺与肝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凉散热邪.其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的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作用,如桑叶、菊花、蝉蜕等。 4)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的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根。也可以说是比发汗而较弱的解表作用。 (3)适应证: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征。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证),表热(风热表证),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 各类表证症状的要区别 证型恶寒发热汗出头痛身痛等舌苔脉象 风寒表证重轻无汗(或有汗)头痛身痛,不渴舌淡苔薄白浮紧或缓 舌淡苔薄黄浮数 风热表证轻重多有汗头痛、头晕、咽痛、口 渴 风寒夹湿重轻多无汗周身酸痛或重舌淡苔薄白或腻浮紧或濡 气虚表证易感冒或反复感冒,或全身乏力,加上述风寒表证或夹湿邪的症状舌淡苔白浮、按之无力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A1型题 (2)细辛的功效是: A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 D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_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C (3)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A .苍耳子 B .辛夷 C.白芷 D .细辛 E.以上均不是答案D (4)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A .白芷 B .藁本 C.苍耳子 :D.辛夷 E.细辛 ?答案E (5)解表药主要用于: ,A .风寒或风热表证 .B .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 _ 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_ E.风湿性关节疼痛答案A (6)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A .桂枝 B .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答案D

精选文库 E.白术 答案C (8)桂枝的功效是: A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 答案B丨 (9)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 .麻黄 B .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B (10)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A温通经络■ B .温经散苻 C.温经通阳 D .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 C.赤芍 D.桂枝 E.有B金答案D (12)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 .生姜 B .厚朴 C.砂仁 D .紫苏 E.香薷 答案D

精选文库 (13)紫苏的功效是: A.发汗平喘 B .发汗利水 C.发表行气 D .发汗通卩厂 E.祛风胜湿~ 答案C ■ (14)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 B .桂枝 C.荆芥 (15)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 A .荆芥 B .紫苏I C.生姜 D .香薷 E.白芷 答案D (16)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A .桂枝 B .紫苏 C.羌活 D .麻黄 E.荆芥I 答案E I 答案E (18)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A .白芷 B .防风I C.荆芥 D .羌活 E.紫苏 答案D (19)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A .白芷

中药学解表药归纳总结

?解表药 1。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得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2。共性 (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 (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 相关功效释义: 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控制疾 病转变得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得目得。这就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得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 孔,“开鬼门”,即指发汗。 2)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邪得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得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 3)疏散风热: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凉,人肺与肝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凉散热邪. 其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得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得作用,如 桑叶、菊花、蝉蜕等。 4)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得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根。也可以说就是比发汗而较弱得解表作用。 (3)适应证: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征、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证),表热(风热表证),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 各类表证症状得要区别

(4)有功效及适应证:借其辛散、宜肺、散表、达表透邪之功,有得解表药兼有宣肺利尿,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还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肺气不宣者、咳喘.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疮疡等疾病得初起阶段而兼表证者。值得注意得就是,若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得前提条件,则不可用,因里证而不能发汗解表、 相关功效释义: 1)宣肺利尿:即具有恢复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得功效,适用于表证咳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与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气喘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 2)宣毒透疹:“肺合皮毛”,若外感表邪而致麻疹,风疹,疹子应出而未出或出而不畅 之时,采用辛散解表得药物,宣发其肺气,使疹毒之邪从皮毛透发于外,使疹出顺利,不致发生变证。 3)解表消疮:若疮疡初起而兼表证,则可通过解表药得开宣肺气、达表透邪之功以消解疮疡。 4)通窍止痛:指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药物,具有能使鼻窍通畅而达到消除因风邪阻塞而致鼻渊所引起得头痛、鼻塞流涕得功效。 5)穴肺利咽:一般具有辛凉性味,入肺经,具有消除风热表证或沮病初起而引起得发热,咽喉疼痛得功效,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 6)升举阳气:具有解除脾胃气虚而下陷得功效。如用柴胡、升麻配伍人参、黄芪等药物,能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出现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5)分类:表证主要由风邪所致,但风邪却常由夹寒与夹热之不问,故而解表药除了共具有辛味外,分别还具有温性与寒性。其中辛温入肺或膀胱经者,善于发散风寒;辛凉入肺或肝经者,又长于疏散风热,故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疏散风热药两类。其中若寒、温药性不明显,或性平得解表药,则随配伍既可用于风寒表证,又可用于风热表证、 (6)选用及配伍原则 1)针对外感风寒,风热得不同,分别选用发散风寒药或疏散风热药、 2)随兼夹证,季节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等而选用或配伍用药:①如夹湿者,选用兼能祛风湿得发散风寒药;②痹病初起,选用兼能祛风胜湿止痛得解表药,并配伍祛风除湿药; ③暑多夹湿,暑季可配伍祛暑化湿药;④秋多兼燥,秋季可配伍润燥药:⑤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题库:解表药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题库:解表药 一、A1 1、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巅顶头痛的是 A、藁本 B、防风 C、细辛 D、辛夷 E、荆芥 2、既能解鱼蟹毒,又能理气安胎的药物是 A、生姜 B、香薷 C、紫苏 D、辛夷 E、白芷 3、用治邪热壅肺之咳喘、气急,宜选哪组药物 A、半夏、天南星 B、陈皮、半夏 C、麻黄、石膏 D、白芥子、莱菔子 E、杏仁、白果 4、麻黄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疮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C、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通阳散结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化湿通淋 E、发汗解表,利水平喘,散寒止痛 5、麻黄是治疗下列哪一种病证之要药 A、风热表证 B、风寒表证 C、风寒有汗表虚证 D、风寒无汗表实证 E、风寒挟湿表证 6、外感风寒挟湿之头痛、头重、身重应首选哪味药物治疗 A、香薷 B、桂枝 C、麻黄 D、羌活 E、生姜 7、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荆芥 B、防风 C、香薷 D、紫苏

E、桂枝 8、下列病症除哪项外,均可用防风治疗 A、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B、风寒湿痹,肢体疼痛 C、风疹瘙痒 D、湿热痹证,痉厥抽搐 E、破伤风症,角弓反张 9、既能祛风解表,又能透疹消疮的药物是 A、桂枝 B、荆芥 C、羌活 D、防风 E、白芷 10、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A、麻黄、桂枝 B、紫苏、生姜 C、细辛、白芷 D、荆芥、防风 E、羌活、独活 11、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麻黄、荆芥 B、香薷、紫苏

C、麻黄、香薷 D、紫苏、生姜 E、荆芥、防风 12、解鱼蟹中毒最宜用的药物是 A、生姜、白芷 B、紫苏、半夏 C、紫苏、生姜 D、生姜、葛根 E、葛根、菊花 1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E、白芷 14、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柴胡 B、辛夷 C、升麻 D、生姜 E、白芷 15、紫苏与生姜都具有的功效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