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设计

151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设计
151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设计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a n与(-a)n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

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2.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面积是多少?棱长为2的正方体,则体积为多少?

二、新授

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a·a·a.

a·a简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简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

一般地,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即a·a……a.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 n中,a叫底数,n叫做指数,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例如,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94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它表示4个9相乘,?即9×9×9×;又如(-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4次方(或-2的4次幂),它表示(-2)×(-2)×(-2)×(-2).

思考:32与23有什么不同?(-2)3与-23的意义是否相同?其中结果是否一样?(-

2)4与-24呢?(3

5

)2与

2

3

5

呢?

(-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幂,表示(-2)×(-2)×(-2),结果是-8;-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幂的相反数,表示为-(2×2×2),结果是-8.

(-2)3与-23的意义不相同,其结果一样.

(-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四次幂,表示

(-2)×(-2)×(-2)×(-2),?

结果是16;-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4次幂的相反数,表示为

-(2×2×2×2),其结果为-16.(-2)4与-24的意义不同,其结果也不同.

(3

5

)2的底数是

3

5

,指数是2,读作

3

5

的二次幂,表示

3

5

×

3

5

,结果是

9

25

2

3

5

表示

32与5的商,即33

5

,结果是

9

5

因此,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因为a 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例1:计算:

(1)(-4)3;(2)(-2)4;(3)(-1

2

)5;

(4)33;(5)24;(6)(-1

3

)2.

解:(1)(-4)3=(-4)×(-4)×(-4)=-64 (2)(-2)4=(-2)×(-2)×(-2)×(-2)=16

(3)(-1

2

)5=(-

1

2

)×(-

1

2

)×(-

1

2

)×(-

1

2

)×(-

1

2

)=-

1

32

(4)33=3×3×3=27 (5)24=2×2×2×2=16

(6)(-1

3

)2=(-

1

3

)×(-

1

3

)=

1

9

因此,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0.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52页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a n表示n个a相乘的积.注意(-a)n与-a n ?两者的区别及相互关系:(-a)n的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的积;-a n底数是a,表示n个a相乘的积的相反数.当n为偶数时,(-a)n与-a n互为相反数,当n为奇数时,(-a)n与-a n 相等。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47页习题1.5第1题,第48页第11、12题.

六、课后反思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中第五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后的一个有关有理数的运算。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乘法中相同因数相乘的简单表示方法,它作为基础知识,对学生以后学习科学记数法,进行幂的五种运算、整式加减等知识有很大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边长为 a的正方形的面积 a 2 , 正方体的体积 a 3 ,同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为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学、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观察力、倾听及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索,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正整数幂的正负。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与四环节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体验感受,激发兴趣 做游戏:拿出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的纸,让学生动手折纸。 对折1次后,纸变成了几层?对折2次后变成几层?按照刚才折纸的规律,将一张足够长的纸连续20次,应该是多少层? 第1次对折的层数是:2 第2次对折的层数是:2×2 第3次对折的层数是:2×2×2 第20次对折的层数是:2×2×2×2……×2 20个2 20个2相乘的结果是多少?如果这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那么折纸的高度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得多,你相信吗?学了今天的内容你们就会明白了。(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切实体验感受,激发其寻求规律的欲望,为新课学习作铺垫。 (二)比较概括,提炼概念 问题:1.边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5的正方体的体积为多少? (课件出示) 5×5=52=25 5×5×5=53 =125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有理数乘方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 2.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教学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区分-an与(-a)n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以及思维活动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计算,其实有理数的计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种游戏叫“算24点”,它是一种常见的扑克牌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那我们现在约定扑克牌中黑色数字为正,红色数字为负,每次抽取4张,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结果为24。 师:假如我现在抽取的是黑3 红3 黑4 红5 (幻灯片放映图片)如何算24? 师:如果四张都是3呢? 生答:-3 - 3×3×(-3)=

师:现在老师把扑克牌拿掉一张红3,变成2个黑3 ,1个红3,大家有办法凑成24吗? 生:思考几分钟后,有同学会想出的答案 师:观察这个式子,有我们以前学过的3次方运算,那它是不是乘法运算?可以告诉大家,它是一种乘方运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方运算都是乘法运算,它与乘法运算又有怎样的关系?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方”,相信学过之后,对你解决心中的疑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引入新课) 2、动手实践,共同探索乘方的定义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2 (2)对折二次有几层? (3)对折三次有几层? (4)对折四次有几层? …… 师:一直对折下去,你会发现什么? 生:每一次都是前面的2倍。 师: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怎样去列式? 生:20个2相乘 师:写起来很麻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空间,有没有简单记法? 简记:…… 师:请同学们总结对折n次有几层?可以简记为什么? 2×2×2×2……×2 n个2 生:可简记为: 师:怎样读呢?生:读作的次方 老师总结: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教师解说乘方的特殊性),在中,叫做底数(相同 的因数),叫做指数(相同因数的个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 小试牛刀: 练习一: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6×6×6= (-3) (-3) (-3) (-3)= 2.1×2.1×2.1×2.1×2.1= =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弧,这也是辩认底数的方法. 练习二、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其意义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乘方运算的性质 师:我们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的时候,要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乘。我们知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对于乘方运算的结果如何来确定积的符号呢?用幻灯片出示表格,计算后,请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进行考虑)

数学:山东省临沐县青云镇中心中学1.5《有理数的乘方(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

§1.5有理数的乘方(3) ★ 目标预设 一、知识能力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使运算简捷、迅速、准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培养独立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养成在计算时一丝不苟,在计算前认真审题,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验算的习惯。 ★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能熟练掌握各种运算律 二、难点: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地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 教学准备 一、预习建议 有理数相互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有关法则。 ★ 预习导学 计算: (1)321+231+ 21-131 (2) 36×(61+92-12 5) (3)-1132÷0.5-(-2121)÷0.5-(+1031)÷0.5 (4)-10+8÷(-2)3-(-4)×(-3)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我们在前面几节内容中,学习了几种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中也有很大的应用,能够使有些复杂、运算量比较大的题目运算简捷、迅速、准确。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如在解15×(- 53+31)-24×(125-15 7)中,我们可以根据有理数运算法则得 原式=15×(-159+15 5)-24×(6025-6028) =15×(-154)-24×(-603)

= - 4+56 = - 2.8 也可根据乘法分配律来求解,得 原式=15×(-53)+15×31-24×125-24×(-15 7) = - 9+5-10+556 = - 2.8 以上两者的答案一样,但解法二利用了乘法分配律后比解法一计算速度快,且计算更简便。因此,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有时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如: 3×(-1)10+(-22)×|(-2)3|÷4÷2-|(-3)2|÷(-3)2×(-1)11 注:运算顺序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1 计算:(-5 185)×(-36)+711615×(-8) (教师分析、讲解) 例2 计算:521+153+383+261+652+431+8 5 (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当指导,得出结论) 例3 计算:(-0.125)×(-381)+(-0.125)×(- 48 7) (一学生上黑板,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观摩,算式特点,尽可能进行简便运算 例4 计算:) 3()5(2)3()2()1()1()1(23 21310110-?-?--------?--

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试题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周末辅导资料(06) 理想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学生姓名: 得分: 一、复习巩固: 1、计算: (1))7 11()312()324(-÷-÷- (2)31232)2(0)1(3)2(4-?+-÷----n (3))5(]36)12116597(30[-÷?-+- (4)4324)25.0()5 1|5(|32)23(?+?-÷? 二、知识点梳理: 1、科学记数法:对于大于10的数都可以写成10n a ?,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例如:32000=3.2104?。 2、近似数:近似数:与实际数字接近,但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例1:(1)8.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2)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1021.3?,那么这个数原数是__________。 (3)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 km 2,用科学记数法记为_____________ m 2。 【课堂练习1】 (1)你知道太阳到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千米吗?用科学记数法把它表示出来 _______ 米。 (2)近似数4.10×105精确到 位; (3)近似数31.5万精确到 位;

例2:计算: (1)()()72843÷-+-? ; (2)()[]4103412÷-?-; (3)9 11321321÷??? ??-?-; (4)32(6)8(2)(4)5-?----? 例3:观察下列等式: 111122=-?,1112323=-?,1113434 =-?,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1113111223342233444 ++=-+-+-=-=???. (1)猜想并写出:1(1) n n =+ .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 ① 111112233420102011++++=???? ; ②1111122334(1) n n ++++=???+ . (3)探究并计算: 111124462008201020102012 ++???++????

《9 有理数的乘方》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8)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2.9有理数的乘方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有理数乘方的必要性,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领悟乘方运算符号的确定法则。 目标达成: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出示计算题 【创境激趣】 观察教科书给出的图片,阅读理解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计算每一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五小时经过十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 【自学导航】 1、归纳多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符号表示法,定义乘方运算的概念。

2.通过练习熟悉乘方运算的有关概念. 【合作探究】 填空: (1)(-2)10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 (2)(-3)12表示______个_______相乘,读作_________, (3)( 1/3)8的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 (4)3.65的指数是_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x m 表示____个_____相乘,指数是______,底数是_______,读作_________.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6×6×6; (2)2.1×2.1; (3)(-3)(-3)(-3)(-3); (4) 2 121212121????.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教科书例1,例2分别计算: 例1:① 53 ;② (-3)4;③ (-1/2)3 . 例2:①3)2(--; ② 4 2-;③432 -. 【强化训练】 a n 底数 指数 运算的结果叫做幂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参考教案

2.5 有理数的乘方参考教案 第1课时乘方的意义 教材分析:乘方运算是一种有理数新的运算,构成了有理数的三级运算,在以后的内容中,广泛使用乘方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方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计算表示,了解乘方运算的必要。 教学重点:乘方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乘方结果符合的确定。 教学流程:乘方概念→乘方计算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学生兴趣问题引入 [师]假设一张厚度为0.09mm的纸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将超过你的身高?你能算吗? [生]1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mm,2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mm,14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2……×2≈1.47m。 14个2 为了表示简便,我们把2×2×2……×2记为214。 14个2 如果对于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 a×a×a×a×……×a我们也将之记为a n。 n个a 板书:求n个相同因数a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Power),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把a n读做a的n次方。 二、乘方的意义举例: 1、几种常见的乘方

怎样表示图中正方形的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呢? 5×5平方单位,5×5×5立方单位。 我们可以把5×5记做52,读作5的平方,5×5=52=25; 5×5×5记作53,读作5的立方,即5×5×5=53=125。 注意: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二次方也叫做平方,如52通常读做5的平方;三次方也叫做立方,如53可读做5的立方。 做一做 1、(口答)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 (1)(-6)×(-6)×(-6)= (2)23 ×23 ×23 ×23 = 2、把(-12 )5写成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12 )5 10个(-2) 32)×(-2)×(-2)×…×(-2)写成幂的形式。 [师]注意:幂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如(-5)3,(23 )4 三、利用乘方定义计算 1、例1 计算: (1)(-3)2; (2)1.53; (3)(-43 )4; (4)(-1)11; 解:(1)(-3)2=(-3)×(-3)=9 (2)1.53=1.5×1.5×1.5=3.375 (3)(-43 )4=(-43 )×(-43 )×(-43 )×(-43 )=2568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运算结果为正数的是( ) A 、-24×5 B 、(1-2)×5 C 、(1-24)×5 D 、1-(3×5)6 2、118表示( ) A 、11个8连乘 B 、11乘以8 C 、8个11连乘 D 、8个别1相加 3、-32的值是( ) A 、-9 B 、9 C 、-6 D 、6 4、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 、 -32 与 -23 B 、-23 与 (-2)3 C 、-32 与 (-3)2 D 、(-3×2)2与-3×2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3表示2×3的积 B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C 、-32 与 (-3)2互为相反数 D 、一个数的平方是94,这个数一定是3 2 6、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2)2,那么这个有理数等于( ) A 、-2 B 、2 C 、4 D 、2或-2 7、一个数的立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 A 、 0 B 、0或1 C 、-1或1 D 、0或1或-1 8、如果一个有理数的正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 非负数 D 、任何有理数 9、-24×(-22)×(-2) 3=( ) A 、 29 B 、-29 C 、-224 D 、224 10、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n 次幂的值(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绝对值相等 D 、没有任何关系 11、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负数 D 、奇数 12、(-1)2001+(-1)2002÷1-+(-1)2003的值等于( ) A 、0 B 、 1 C 、-1 D 、2 二、填空题 1、(-2)6中指数为 ,底数为 ;4的底数是 ,指数是 ;5 23??? ??-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2、根据幂的意义,(-3)4表示 ,-43表示 ; 3、平方等于641的数是 ,立方等于64 1的数是 ; 4、一个数的15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2003次幂是 ; 5、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6、=??? ??-343 ,=??? ??-3 43 ,=-433 ; 7、()372?-,()472?-,()5 72?-的大小关系用“<”号连接可表示为 ; 8、如果44a a -=,那么a 是 ; 9、()()()()=----20022001433221 ;

《有理数的乘方》优秀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对乘方的相关概念和法则子在互动探索的过程中加以理解。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索,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对话灰太狼说:“每天给我10元,一共给20年,我就不吃你!” 喜羊羊说:“如果你第一天给我1元,第二天给我2元,第三天给我4元,第四天给我8元,以此类推,一直给20天,我就答应你!” (2)、提出问题:灰太狼能不能吃着喜羊羊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故事和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氛围。 喜洋洋:第1天: 1 灰太狼:10×365×20=73000 第2天: 2 第3天: 4=2×2 第4天: 8=2 ×2 ×2 第5天: 16= 2 ×2 ×2 ×2 …… 19个2 第20天=2×2×···×2 请认真观察上面的式子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你能用简便的形式把上面这些式子表示出来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具备初步解决本题的能力。 (3)、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2.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计算边长为5的正方形面积和棱长为5的正方体体积 面积: 5×5=52 体积:5×5×5=53 类似的 4个5相乘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5个5相乘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n个5相乘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n个a相乘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乘方(一)教学设计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9.有理数的乘方(一) 一、学生起点分析 记作 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前几节课,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合作学习的水平和探究学习的意识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新版教科书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水平和探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学会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有理数乘方的必要性,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能实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领悟乘方运算符号的确定法则。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入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定义乘方,熟悉概念;第三环节:例题练习,乘方运算;第四环节:随堂演练,符号法则;第五环节:联系拓广,发散思维;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引入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观察教科书给出的图片,阅读理解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计算每一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五小时经过十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 活动目的:感受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乘法运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同时体会细胞分裂的述度非常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中需要使用乘法运算计算五小时一个细胞能分裂成多少个细胞,这个过程不要一次完成,而应让学生仔细分析,逐步完成,并依次类推,如果一次分裂成2个,第2次分裂成2×2个,第三次分裂成2×2×2个.因为五小时要分裂10次,所以第十次分裂成2×2×2………×2×2个.得到这个结果时要指出两点:一是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的速度非常快的事实.二是要指出这种表示方法很复杂,为了简便,可将它写成210 ,表示10个2相乘,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同时指出这就是乘法运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环节:定义乘方,熟悉概念 活动内容:1.归纳多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符号表示法,定义乘方运算的概念。 2.通过练习熟悉乘方运算的相关概念. 填空: (1)(-2)10 的底数是_______,指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 (2)(-3)12表示______个_______相乘,读作_________, (3)( 1/3)8的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 (4)3.65的指数是_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x m 表示____个_____相乘,指数是______,底数是_______,读作_________.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6×6×6; (2)2.1×2.1; (3)(-3)(-3)(-3)(-3); (4) 2 121212121????.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水平,建立符号感,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篇一: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清塘铺镇中学黄晓云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的内容,在对小学平方、立方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会乘方的意义和概念,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有理数的乘方是一种特殊(积中的每一个因数都相同)的乘法。乘方贯穿初中数学的始终,对整个初中学习十分重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向学生渗透细心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数学的简洁美、神奇美。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感悟探索乘方的意义,会书写乘方算式,确定乘方的结果的符号。 3、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及概括能力。 2、通过乘方运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乘方的故事,向学生展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向学生渗透探索、归纳的数学思想及数学的简洁美。 3、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体验数学的探索与创造的快乐。三、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运算方法四、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五、教学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从生活实践入手,体现生活中的数学。(2)探索归纳,学生总结结论。(3)精讲多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4)运用闯关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提高。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设计思想:通过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对话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探究,以生活中的实例拉面问题作为探究内容,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思考及与同学们交流合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对新知的运用采用精讲多练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使他们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运用形成能力。为了及时反馈信息,设计了课堂检测以闯关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及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二、说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学案两者结合,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

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2.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教学过程: 1.设置游戏,引入新课: 游戏一: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 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得出:21×21×21×21×21 游戏二:把长方形硬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重叠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操作五次后共有多少张硬纸片,得出:2×2×2×2×2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①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四个算式特点? 21×21×21×21×21 ; 2×2×2×2×2;(-3)×(-3)×(-3)×(-3);(-0.3)×(-0.3)×(-0.3)。 (共同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 ②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 的关系?正方形体积与棱长a 的关系? a ·a =a 2 a ·a ·a = a 3 ③类比:21×21×21×21×21 应记作 ,读作 。 2×2×2×2×2应记作 ,读作 。 (-3)×(-3)×(-3)×(-3)应记作 ,读作 。 (-0.3)×(-0.3)×(-0.3) 应记作 ,读作 。 ④猜想: a ·a ·a ……·a 的结果?记作 ,读作 。 ⑤总结: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⑥练习: n 个a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蒙城县许町中学 朱玲玲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有理数乘法法则. 2、学情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有理数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3、教材分析: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类似,有理数乘法法则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则是“使原有的运算律保持不变”.本节课要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数乘正数(或0)的规律在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时仍然成立,那么运算结果应该是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会乘法法则的合理性.与加法法则一样,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则,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由于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因此,这里关键是要规定好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有理数乘法的本质特征,也是乘法法则的核心. 4、教学重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教学难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 (2)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 1 在小学中我们学过乘法运算,实际上是两个正有理数相乘的运算,以及一个正有理数与0相乘,如:(+2)×(+3)=+6 (+2)×0=0 如果两个有理数相乘,其中有负数时,应该如何计算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分类的角度考虑,区分出有理数乘法的情况有:正数乘正数、正数与0相乘、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 设计意图: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由此引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几种情况,既复习有关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又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新人

有理数的乘方 课题: 1.5.1 有理数的乘方课时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科书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乘方运算,然后安排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进一步熟练各种运算的同时,对前面所学的运算作一小结。教科书在给出乘方定义的同时,还明确了幂、底数、指数这几个概念的意义,教学时应讲清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学生在学习力有理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乘方运算不难,只是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困难,通过做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乘方的意义。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的符号的确定 提炼课 题 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教法学 法 指导 合作探究法、独立思考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思考、回顾 一、知识回顾: 有理数连乘,怎样确定积的符号? 二、问题导入: 1、一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则它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2、一正方体的棱长为5cm,则它的体积为 ___________立方厘米。 复习为确定幂的 符号作铺垫 利用面积和体积 的计算引出多个 相同因数相乘的 计算

有理数乘方及混合运算(乘方)(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说一说乘方的相关概念. 问题2:一个数的平方为16,这个数可能是几?一个数的平方可能是0吗? 问题3:什么是科学记数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据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4:下列各式一定成立吗?①②③④ 有理数乘方及混合运算(乘方)(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4道,每道7分) 1.213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科学记数法 2.某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共150.5亿元,150.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科学记数法 3.我国是缺水国家,目前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仅约为,则所表示的原数是( ) A.8 990 B.899 000 C.89 900 D.8 990 000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科学记数法

4.表示( ) A.-3与4的积 B.4个-3的积 C.4个-3的和 D.3个-4的积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乘方的意义 5.表示( ) A.5个-3的积的相反数 B.5个3的积 C.5个-3的和的相反数 D.5与-3的积的相反数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乘方的意义 6.计算:=______;=______.( ) A.-25;49 B.10;14 C.-10;-14 D.25;-49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 7.计算:=______;=______.(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 8.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是( ) A. B. C. D. 答案:C

有理数乘方及混合运算(乘方)(人教版)

有理数乘方及混合运算(乘方)(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6道,每道6分) 1.213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B. C. D. 2.某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共150.5亿元,150.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3.我国是缺水国家,目前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仅约为,则所表示的原数是( ) A.8990 B.899000 C.89900 D.8990 000 4.表示( ) A.-3与4的积 B.4个-3的积 C.4个-3的和 D.3个-4的积 5.表示( ) A.5个-3的积的相反数 B.5个3的积 C.5个-3的和的相反数 D.5与-3的积的相反数 6.计算:=______;=______.( ) A.-25;49 B.10;14 C.-10;-14 D.25;-49

7.计算:=______;=______.( ) A. B. C. D. 8.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是( ) A. B. C. D. 9.计算的结果为( ) A. B. C. D. 10.计算的结果为( ) A.2 B.0 C.32 D.24 11.计算的结果为( ) A.27 B.-25 C.-29 D.

12.计算的结果为( ) A. B. C. D. 13.计算的结果为( ) A.2 B. C. D. 14.计算的结果为( ) A.-72 B.18 C.24 D.72 15.下表是某水库一周内水位高低的变化情况(用正数记水位比前一日上升数,用负数记水位比前一日下降数).则本周星期( )水位最低. A.二 B.三 C.五 D.六 16.某市客运管理部门对“十一”国庆假期七天客流变化量进行了不完全统计,数据如下(用正数表示客流量比前一天上升数,用负数表示比前一天下降数): 则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 )日. A.1 B.5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说明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说明 齐齐哈尔外国语学校贾利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课堂结构设计: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因此,在本课的课堂结构设计中,我具体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六、评价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黄山头中学 陈义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思考 1、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如何确定? 2、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表示? 3、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表示? 二、问题情境 展示“拉面的条数问题”引入新课。 三、探求新知 a ×a ×…×a 记作n a ,读作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 n 个a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四、巩固新知 (1)在49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2)在(-2)3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3)在4)43(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4)整数6可以看作底数是 指数是 的幂; (5)计算 ①(-4)3 = ②(-2)4 = ③3 )32 ( = ④ (-2)2 = ⑤(-2)5 = ⑥ 23 = ,32 = ,24 = ;⑦ 02 = ,03 = ,04 = . 五、探索发现 思考: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有理数的幂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方案设计及反思 ).doc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方案设计及反思)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哈37学2014期骨干鲍秀红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六年级下册第一七章第5小节的内容。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在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意义、基本概念、乘方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解决问题过程注重与他人的合作,提高观察、对比、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

二、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六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 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细胞分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情境:1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的过程) 画 兴趣,引出课题,并为后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意义、基本概念、乘方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 的乘方运算。 2.在解决问题过程注重与他人的合作,提高观察、对比、归纳、概 括能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