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副本

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副本
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副本

学好大学化学很简单就是要学会“穿线”正文如下:

大学化学

第一章热化学与反应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体积V、温度T、质量m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

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

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 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反应热的测定:T C T m c T T m c q s s s 12s s ??-=???-=-??-=)(

所用到的仪器是弹式热量计又称氧弹 弹式热量计中环境所吸收的热可划分为两部分:主要部分是加入的吸热介质水所吸收的,另一部分是金属容器等钢弹组件所吸收的。前一部分的热用)(O H q 2表示,后一部分热用b q 表示,钢弹组件的总热容b C 告诉了则直接求得b q 。

13.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298.15K ,100kPa 下进行的。

14.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5.能量守恒定律:在任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16.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

而复始,值变为零。

17.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8.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

19.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20.化学反应热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1.定容反应热,在恒容,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这样热力学能改变量等于定容反应热。其也只取决与始态和终态。

22.定压反应热,在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

?H =-=+≡+-+=--=-=?12p 1122p 12p 12H H q pV U H pV U pV U q V V p q U U U 则)令()()即( ?H 是焓的增量,称为焓变。如果?H <0表示系统放热,?H >0表示系统吸热,为吸热反应。

23.对于只有凝聚相的系统即液态和固态的系统,v p q q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与的系统,考虑到体积的变化,可得

RT Bg U H RT Bg q q B

m r m r B m v m p ?=?-??=-∑∑)(即)(,,νν

24.盖斯定律:在恒容或者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

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25.在任一温度T、标准压力Θp下表现出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为气体物质的标准状态。液体固体物质或溶液的标准状态为任一温度T,标准压力Θp下的纯液体,纯固体或标准浓度ΘC时的状态。

26.单质和化合物的相对焓值,规定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生成焓的负值越大,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

27.规定水和氢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值为零。

28.298.15K温度下标准摩尔反应焓等于同温度下个参加反应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的总和。若系统的温度不是298.15K,反应的焓变会有些改变,但一般变化不大,即反应的焓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重要概念

1.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叫做自发反应或自发过程。自发过程都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

2.系统倾向于取得最低的势能。

3.反应的焓变是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重要依据但是不是唯一的依据。

4.过程能自发地向着混乱程度增加的向进行。

5.熵是系统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Ω

S,式中Ω为热

=kln

力学概率或者称混乱度,k为波尔兹曼常数。

6.熵的公式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系统的微观状态数越多,热律学概率

越大,系统越混流乱,熵就越大。

7.热力学第二定律:在隔离系统中发生的自发反应必伴随着熵的增加,或隔离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极大值,这就是自发过程热力学的准则,称为熵增加原理。

8.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绝对零度时,一切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都等于零。表达式为S (0K )=kln1=0;

9.依此为基础,若知道某一物质从绝对零度到指定温度下的一些热力学数据如热容等,就可以求出此温度时的熵值,称为这一物质的规定熵。

10.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熵。

11.规定处于标准状态下水合氢离子的标准熵值为零。

12.(1)对于同一物质而言,气态时的熵大于液态时的,液态时的熵又大于固态时的熵。

(2)同一物质在相同的聚集态时,其熵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在温度和聚集态相同时,分子或晶体结构较复杂的物质熵值大于分子或晶体结构较为简单的物质的熵值。

(4)混合物或溶液的熵值往往比相应的纯净物的熵值大。

13.对于物理或者化学变化而言,几乎没有例外,一个导致气体分子数增加的过程或反应总伴随着熵值的增大。

14.注意,虽然物质的标准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只要是没有引起物质聚集状态的改变,其值通常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反应的熵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这一点和焓变很类似。

15.自由能:把焓和熵并在一起的热力学函数。

16.吉布斯函数:m r m r m r S T H G TS H G ?-?=?-=或者写成。

17.以?G 作为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标准,称为最小能原理即:?G<0 自发过程,过程能向正向进行;?G=0 平衡状态;?G>0 非自发过程,过程能向逆向进行。

18.熵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比较:

19. 如果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除了做体积功外还做非体积功'ω,则吉布斯函数判据应为:

非自发状态平衡状态;自发过程;'G 'G 'G ωωω-?-,上式的意义是在等温等压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等于吉布斯函数自由能的减

少。'max G ω-=?-,'m ax ω表示最大电功。

20.热力学等温程:B

v B B m r m r p /p RTln T G T G ∏ΘΘ+?=?)()()(其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B p 为参与反应的物质B的分压力,Θp 为标准压力(Θp =100kPa ),∏为连乘算符,习惯上将B

v B

B p /p ∏Θ)(称为反应商Q ,Θp /p B 称为相对分压,所以上

式可以写成:RTlnQ T G T G m r m r +?=?Θ)()(,若所有气体的分压均处于标准状态,即Q=1,这时任一态变成了标准态。

21.道尔顿分压定律:第一,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 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i p 之和。即∑=i p p ;第二,混合气体中的某组分气体i 的分压力等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i x 之乘积,即i i px p =式中,n n x i i /=,即某组分气体i 的摩尔分数等于该气体i 的物质的量i n 与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n 之比。

22.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净物时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23.水合氢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等于零。

24.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基本不随温度改变,而反应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变则是温度的线性函数。

25.任意状态时的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可根据实际条件用热力学等温程进行计算。

26.宏观上的化学平衡是由于微观上仍持续进行着正逆反应的效果相互抵消所致,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7.0G T r =?就是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标志或称反应限度的判据。平衡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

28.标准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以其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为指数的各产物与反应物分压或浓度的乘机之比为一个常数。ΘK 只是温度的函数,ΘK 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29.转化率是指某反应物在反应中已转化的量相对于该反应物初始用量的比率。

30.标准平衡常数可从标准热力学程函数求得。当反应达到平衡时,)(T G m r ?=0,

则热力学等温程式可以写成

0p /p RTln T G T G B v B B m r m r =+?=?∏ΘΘ)()()(,将B

v B

eq

B }p /p {K ∏ΘΘ=代入上式中得:ΘΘ

-=?RTlnK T G m r )(,RT T G lnK m r )(ΘΘ

?-=

31.(1)ΘK表达式可直接根据化学计量程式写出;(2)ΘK的数值与化学计量程

式的写法有关;(3)ΘK不随压力和组成而变,但ΘK与)(T G m r ?一样都是温度T

的函数。

32.多重平衡原则:如果某个反应可以表示成两个或者多个反应的总和,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各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

33.一切平衡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因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反应从原来的平衡状态转变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34.·查德里原理:假如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者温度,平衡就会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向移动。

35.根据热力学等温程式RTlnQ T G T G m r m r +?=?Θ)

()(及ΘΘ-=?RTlnK T G m r )(合并此两式可得Θ=?K

Q RTln G m r 根据此式只需比较静态的反应商Q 与平衡常数ΘK的相对大小,就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向即平衡移动的向,可分为下面三种情况:当Q<ΘK,则m r G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当Q=ΘK,则m r G ?=0,平衡状态;当Q>ΘK,则m r G ?>0,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36.特霍夫等压程式:由RT T G lnK m r )(ΘΘ

?-=和吉布斯函数程式合并得到 )()(2

112m r 12m r 12T T T T R H T 1T 1R H K K ln -?=-?-=Θ

ΘΘΘ 37.·查德里原理得出:化学平衡的移动或化学平衡的向是考虑反应的自发性,决定于m r G ?是否小于零;而化学平衡则是考虑反应的限度,及平衡常数它取决于Θ

?m r G (注意不是m r G ?)数值的大小。

3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概括为三类:一是反应物的本性,二是反应物的浓度和系统的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客观量。三是光电磁等外场。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SP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A.四面体B.平面形C.直线形D.球形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A.自由基取代反应B.亲电取代 C.亲核取代D.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六、推断题(14分) 1、某烃A,分子式为C5H10,它与溴水不发生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溴作用只得一种产物B(C5H9Br)。将化合物B与KOH的醇溶液作用得到C(C5H8),化合物C经臭氧化并在Zn 粉存在下水解得到戊二醛。写出化合物A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 2、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9H10O2,能溶于NaOH溶液,易与溴水、羟胺、氨基脲反应,与托伦(Tollen)试剂不发生反应,经LiAlH4还原成化合物B(C9H12O2)。A及B均能起卤仿反应。A用锌-汞齐在浓盐酸中还原生成化合物C(C9H12O),C用NaOH处理再与CH3I煮沸得化合物D(C10H14O)。D用KMnO4溶液氧化最后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推测A、B、C、D 的结构式。 -------------------附参考答案--------------- 一、命名(共10分) 1、Z –3-甲基-4-乙基-3-庚烯 2、7, 7-二甲基双环[2,2,1]-2-庚烯 3、Z-12-羟基-9-十八碳烯酸 4、N, N-二甲基甲酰胺 5、N-乙基-N-丙基苯胺 二、选择题(共20分)BACBD CBACB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附件1 南京大学在职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南京大学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侧重于工程应用,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特别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利用双休日集中授课与学生平时自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学位论文由学院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研究生所在单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学习年限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两年半左右。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化学工程与管理 2.现代分析技术与质量管理 3.材料化学与工程 4.制药技术与管理 5.精细化工技术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4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学位课程公共课:基础英语、自然辩证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 专业课:高等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化工技术、药物化学、现代有机合 成 2.方向选修课程: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分离科学、光谱与色谱技术、在线分析与质量控制、 高分子科学基础、功能材料、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制剂新技术、精细化学 品导论、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 3.必选课程:现代化学化工前沿进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与应用价值,可以是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够体现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或工程设计。 3.论文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攻读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企业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化学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由化学化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已进行完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

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 B、CH3COOH (pKa= C、NH3·H2O (pKb= D、HCN(pKa=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 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C、18k mol·L-1 ·s-1 D、36k mol·L-1 ·s-1 16、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1,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3与△r HΘm,1及△r HΘm,2的关系为△rHΘm,3=()。 A、2△r HΘm,1+△r HΘm,2 B、△r HΘm,1-2△r HΘm,2 C、△r HΘm,1+△r HΘm,2 D、2△r HΘm,1-△r HΘm,2 二、填空题(21分): 1、原电池(-)Pt |Fe2+(C1),Fe3+(C2)|| Fe2+(C3),Fe3+(C4)| Pt(+)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发生的电 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属于____________电池。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值反应的ΔU=________________。 3、决定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原子轨道

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摩尔吸收系数:吸光物质溶液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单位为L/百分吸收系数:吸光物质溶液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单位为100ml/助色团: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如-OR,-NHR,-SR,-X显色团:分子中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基团,也称发色团.红移:化合物因结构变化或溶剂变化而导致吸收峰的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蓝移:化合物因结构变化或溶剂改变为导致吸收峰的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增色效应:因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导致吸收强度增强的现象减色效应:因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导致吸收强度减弱的现象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间的垂直的距离标准偏差: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距离的一半半峰宽:峰高一半处的峰宽峰宽:色谱峰两侧拐点的切线在基线上所截得的距离峰面积:色谱峰与峰底间包围的面积死时间: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上出现峰极大值时的时间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调整保留时间: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时间死体积:由进样器到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保留体积: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调整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组分的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某组分调整保留值与某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值的比值选择因子:在色谱分离中滞留能力大的组分与滞留能力小的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两组分的平均峰宽的比值 1.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和作用 (1)气路系统,带动样品迁移 (2)进样系统,将分析的试样送入色谱柱 (3)分离系统,分离样品中的组分 (4)检测系统,检测被分离组分信号 (5)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 (6)温控系统,控制系统温度 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和作用(1)高压液相系统,将流动相连续输入色谱系 统 (2)进样系统,将分析的试样送入色谱柱 (3)分离系统,分离样品中的组分 (4)检测系统,检测被分离组分信号 (5)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 (6)温控系统,控制系统温度 3.正相分配色谱与反相分配色谱 正相分配色谱指以极性强的溶剂做固定液,极性弱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反相分配色谱指以极性弱的溶剂做固定液,极性强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正相极性弱的先出峰,保留值随流动相极性增大而减小,适于分离极性物质 反相极性强的先出峰,保留值随流动相极性增大而增大,适于分离弱极性物质 4.气相色谱中对固定液的要求 (1)在操作温度下应为液态,蒸气压应低 (2)对样品中各组分应具有足够的溶解力 (3)对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应有较大差别(4)稳定性要好,黏度要小,凝固点要低 (5)对载体有良好浸润性 5.什么叫化学键合相,有什么优点? 化学键合相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分子共价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 层而构成的固定相 优点:(1)使用过程中不流失,耐溶剂冲洗(2)化学性能稳定(3)热稳定性好(4)载样量大(5)适 于作梯度洗脱 6.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压,高效,高灵敏度,用时少,流动相选择范围 广,应用范围广 7.经典液相色谱按分离机制可分为?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键合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体积排阻色谱法,亲和色谱法8.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制版,点样,展开,检视, 分析

大学化学考试试卷

大学化学考试试卷 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3.45) B、CH3COOH (pKa=4.75)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docx

试卷一 一. 填空(每空 1 分。共 35 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 (mol/L) NH+]+[H-]+[NH] +[HPO2-]+2[PO3-] 142434344 (2) 12 (mol/L)H 33+23-- ] c (mol/L)NaAc+ c BO[H ]+[HAc]=[H BO]+[OH 2.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 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 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4.二元弱酸 H B,已知 pH= 1.92 时,δ=δ;pH=6.22时δ=δ, 则2H2B HB-HB-B2- H2 B 的 pK a1= 1.92,pK a2= 6.22。 5.已知3+2+4+3+)=1.44V,则在1mol/L24溶液中用 (Fe/Fe )=0.68V,(Ce/Ce H SO 0.1000 mol/L Ce4+滴定 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 时的电位为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1.06V ,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V。 6.以二甲酚橙 (XO) 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 EDTA ,终点时溶液颜色由 ___黄______变为 ____红______。 7.某溶液含 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 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99:1。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与 Na S O 的反应式为I+ 2S O2-=2I-+ S O2-。 222322346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S 表示 , 等于 M/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 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 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 1.什么是基准物质 ?什么是标准溶液 ? 答: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 ,络合滴定指示剂 ,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 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 H+,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 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 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

南京大学2016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结果公示化学化工学院

南京大学2016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结果公示化学化工学院 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1卜永锋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3陈伟芝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4陈文新三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5陈阳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6陈忠研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7程远征一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8戴洁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09董珍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10杜炳南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11范豪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12范威三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13费凡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15盖立志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16葛景园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19何智梅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21胡骏杰一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25贾文超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26江静静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28荆一铭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29康延赏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0赖建诚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1李飞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2李京阜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3李露露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4李滔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5李翔一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6李云志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7李赞一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8梁超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39刘海玲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42刘晓辉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43刘昕三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45刘志强三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46龙星宇二等024化学化工学院DG1424048罗群峰二等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卷

揚州大學普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最新版)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量子数组合(s m m l n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3,2,2,1 (B)21 ,1,0,3- (C)21 ,2,2,2 (D)2 1 ,0,1,2 2.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63][d Ar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A)s 区 (B)p 区 (C)d 区 (D)ds 区 3.氢原子的4s 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4个峰 (B)2个峰 (C)3个峰 (D)1个峰 4.水的反常沸点主要原因是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5.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以不等性3sp 杂化方式成键的是 (A)2CS (B)3BF (C)4SiH (D)2OF 6.等性3sp 杂化可以用来描述下列哪个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 (A)O H 2 (B)4CCl (C)3NH (D)3NCl 7.在下列微粒中,哪个不具有孤电子对? (A)O H 2 (B)3NH (C)+4NH (D)S H 2

8.将0.103-?dm mol 的KI 和0.153-?dm mol 的3AgNO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 使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NaCl (B)4MgSO (C)3AlCl (D)])([63CN Fe K 9.现有两种溶液,一为1.5g 尿素[22)(NH CO ]溶于200g O H 2中,另一为42.75g 未知物(非电解质)溶于1000g O H 2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则未知物 的摩尔质量为{已知M [22)(NH CO ]=60.051-?mol g } (A)3001-?mol g (B)3421-?mol g (C)2801-?mol g (D)4001-?mol g 10.胶体溶液中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离作用 (B)选择性吸附作用 (C)水合离子现象 (D)溶剂化膜作用 11.下列参数中,哪个不属于状态函数? (A)温度T (B)压强P (C)热Q (D)焓H 12.已知反应)(2 1)()(2222g O l O H l O H +=的198-O ?-=?mol kJ H m r 反应)()(22g O H l O H =的10.44-O ?=?mol kJ H m r 则反应)()(2)(22222g O g O H l O H +=的为O ?m r H (A) -54 1-?mol kJ (B) -1081-?mol kJ (C) -1421-?mol kJ (D)1421-?mol kJ 13.在恒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难以判断 14.反应)()(2 1)()(22g CO g N g CO g NO += +的10.373-O ?-=?mol kJ H m r ,若要提高 )(g NO 和)(g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复旦大学分析化学AII期末考试试题全解

复旦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2005年6月)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Ⅱ) 课程代码: 322.112.2.01 开课院系:化学系 姓名:标准答案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03级化学系 一、选择题:(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比耳定律只有当溶液浓度<0.01mol/L时才成立,其原因之一是由于高浓度时___a____。 (a)吸光邻近质点的电荷分布相互影响,改变了辐射的吸收能力的缘故 (b)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影响增大之故(c) 仪器的光度误差变得太人之故 (d) 溶液晌杂散光增大之故(e) 容易受外部实验条件的影响之故 2、使用火焰原子化器时,原子吸收谱线的洛仑兹变宽主要由__c______决定。 (a) 原子在激发态有较长的停留时间(b) 原子的热运动(c) 原子与其它种类粒子的碰撞 (d) 原子与同类粒子的碰撞(e)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作用 3、对于难挥发电中性物质进行分离定性时,首选的分析的方法为b。 (a) 气相色谱质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c)区带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d)超临界流体色谱法(e) 经典离子交换树脂法 4、测定农药六六六(C6Cl6)使用气相色谱法,选用的最佳检测器应是 c 。 (a)热导池(b)氢火焰离子化(c)电子捕获(d)火焰光度(e) 吸光光度 5、卢浦大桥使用钢材的要求苛刻,其关键是要防止现场焊接时因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纹。为此,钢材 中的含硫量要控制在0.007%以下,冶炼钢时的现场检测,你估计选用的最佳方法是_____d______。 (a) 滴定分析法(b) ICP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

化学专业分类

化学专业 05023001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110—6—1、2】内容提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曲 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的基本知识。一方面,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和解决实 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 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修读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各院校的教材。 《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辅导及教材习题解析》,海洋出版社。 《高等数学附册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05023002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 【72—4—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内容提要:大学物理学是理、工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刚体力学、振动学基础、热力学基础和电磁学、光学等内容。通过《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对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正确的 数学分析。 修读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新概念物理教程》,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普通物理学解题指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华东师大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倪光炯 05023003 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110—6—1、2】内容提要: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专业的第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化学结构和元素化学三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物质结构,化学平衡及电化学的基本 原理,并利用上述原理去掌握无机化学中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提高理论分析和计算 能力。 修读对象:化学专业本科生 教材:《无机化学》,北师大等四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下),武大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23004 无机化学实验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96—3—1、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内容提要:包括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以及主要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的有关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主要无机化合物的一般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 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OH -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CH C CH3 O 10.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3 CO)2 O 2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C, (2R, 3S, 4S)-2,4-二氯-3-戊醇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 C 2H 5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大学化学期末试题

大学化学期末试卷加答案 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 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d区 C、 f区 D、 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b5E2RGbCAP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科下学期期末分析化学 - 复习题及答案-精编

《分析化学》考前复习题 选择题 1、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2C2O4 D.烘干的Na2C03 2、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 A.0.1mol.L-1HCl与0.05mol.L-1NaOH等体积混合 B.0.1mol.L-1HAc0.1mL与0.1mol.L-1NaAc1L相混合 C.0.2mol.L-1NaHC0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 D.0.1mol.L-1NH3·H20lmL与0.1mol.L-1NH4CllmL及1L水相混合 3、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B )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 4、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C ) A.Na2S2O3 B.NaNO3 C.K2Cr2O7 D.KMnO4 5、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误的是:( C ) A.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3次 B.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 C.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 D.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 6、滴定分析中,称样在0.1g以上,相对含量大于1%的分析称为( D ) A.微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痕量分析D.常量分析 7、0.2molN2中含有( D ) A.0.2个氮分子 B.0.4个氮分子 C.0.2个氮原子 D.1.2×1023个氮分子 8、下列不是标准电极电位的条件是( D ) A.温度为298.15K B.离子浓度是1mol/L C.温度为25℃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9、配制ρ(NaCl)==50g/L的NaCl溶液500mL,应称取NaCl固体质量是( A ) A.25g B.250g C.0.5g D.2.5g 10、配制加合浓度(1+2)的HCl溶液300mL时,应加入浓HCl和水各是( D )A.200mLHCl+100ml水B.150mLHCl+150ml水 C.10mLHCl+290ml水D.100mLHCl+200ml水 11、在滴定分析中使用的准确量器是( A ) A.容量瓶B.带刻度的烧杯C.量筒D.带刻度的三角瓶 12、化工分析中常用的滴定管称作( D ) A.微量B.半微量C.痕量D.常量 13、滴定终点控制标准溶液体积半滴是为了减少( B ) A.试剂误差B.终点误差C.方法误差D.偶然误差 14、不能用于加热溶液的器具是( C )

大学普通化学期末卷子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均为单选题,多选不得分。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定义,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r G mθ为零的物质是:( D ) (A) 压力为100kPa、温度298.15K下的金刚石;(B)温度为298.15K、200kPa的氢气;(C) 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0kPa的水蒸气;(D)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0kPa的氧气2.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 ( B ) (A) 增加了反应分子总数; (B) 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 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3.等温等压条件下任何温度都可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条件是: ( A ) (A) ΔH< 0、ΔS >0; (B) ΔS< 0、ΔH>0; (C) △r G mθ< 0; (D) ΔS< 0、ΔH< 0 4.下面一组量子数中, 准确描述原子轨道的是: ( A ) (A) (3, 2, -2); (B) (3, 3, 1); (C) (3, 2, -3); (D) (3, 2, 0, 1); (E) (3, 2, 1, -1/2); (F) (3, 2, -1, 0); (G) (3, 3, 2, +1/2) 5.上述量子数中, 准确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是: ( E )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属于HPO42-的共轭酸是: ( B ) (A) PO43-; (B) H2PO4-; (C) H3PO4; (D) H4PO4+ 7.已知Kθsp(Ag2CrO4)=1.2?10-12,0.1mol·dm-3CrO42-溶液中滴加AgNO3,开始产生沉淀时Ag+的浓度为 ( D ) (A) 1.2?10-11mol·dm-3; (B) 6.5?10-5mol·dm-3; (C) 0.1mol·dm-3; (D) 3.46?10-6mol·dm-3 8.室温下,0.20mol.dm-3HCOOH溶液电离度为3.2%,HCOOH的电离常数为: ( A ) (A) 2.0×10-4; (B) 1.3×10-3; (C) 6.4×10-3; (D) 6.4×10-4 9.可以用作缓冲溶液的系统是: ( C ) (A) 0.10 mol·dm-3NaAc+0.10 mol·dm-3HCl溶液;(B) 0.10 mol·dm-3HAc+0.20 mol·dm-3NaOH 溶液;(C) 0.20 mol·dm-3HAc+0.10 mol·dm-3NaOH溶液; (D) 0.20 mol·dm-3醋酸+0.10 mol·dm-3HCl溶液 10.原电池 (-) Pt?SO32-,SO42-??H+,Mn2+,MnO4-?Pt (+) 的电池反应: ( A ) (A) 2 MnO4- + 5 SO32- + 6H+ =2 Mn2+ + 5SO42- +3H2O; (B) 2 MnO4- + 8H+ + 5e=2 Mn2+ + 4H2O; (C) SO32- + H2O = SO42- +2H+ + 2e; (D) MnO4- + SO32- + 6H+ + 3e = Mn2+ + SO42- +3H2O 11.22T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式正确的是: ( B ) (A) 1s22s22p63s23p64s24p2 (B) 1s22s22p63s23p63d24s2 (c) 1s22s22p63s23p64s23d2 (C) 1s22s22p63s23p63d4 12.已知反应 A(g) = 2B(g) + C(g),T、V一定,开始时P(A) = 20kPa,达到平衡时总压为40kPa,该反应的转化率为 ( B ) (A) 30%; (B) 50%; (C) 10%; (D) 100%; 1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以作为酸的有 ( B ) (A) HCl, S2-, CO32-; (B) NH4+, HSO4-, H2O; (C) HS-, HPO4-, CO32-; (D) NH3, H2S, H2O 14.在21.8℃时,反应NH4HS(s) = NH3(g) + H2S(g)的标准平衡常Kθ = 0.070,4molNH4HS 分解达到平衡是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 ( C ) (A) 7.0 kPa; (B) 26 kPa; (C) 53 kPa; (D) 0.26 kPa 15.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变化;(B) △r G mθ = 0; (C)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 (D) △r H mθ = 0 二、填空题 (25分,每空1分)

湖南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及谜底

( ) . 47.0 E= ,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使指示剂 通过管线不仅可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

2.下列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C ) A .H 2CO 3——CO 32- B .H 3O +——OH — C .HPO 42-——PO 43- D .+NH 3CH 2COOH——NH 2CH 2COO — 3.已知H 3PO 4的p K a 1=2.12,p K a 2=7.20, p K a 3=12.36,若用NaOH 滴定H 3PO 4,则第二个化学计量点的pH 值约为( B ) A .10.7 B .9.7 C .7.7 D .4.9 4.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是( D ) A .NaF (HF, p K a =3.46) B .NaAc (HAc, p K a =4.74) C .苯甲酸钠(p K a =4.21) D .苯酚钠(p K a =9.95) 5.金属离子M ,能够用EDTA 直接滴定的条件是( B )A .cK a ≥10-8 B . C . D . 6.佛尔哈德法则Ag +,所用滴定标准溶液、pH 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B )A .NH 4SCN ,碱性,K 2CrO 4; B .NH 4SCN ,酸性,NH 4Fe(SO 4)2C .AgNO 3,酸性,NH 4Fe(SO 4)2; D .AgNO 3,酸性,K 2Cr 2O 7;E .NH 4SCN ,碱性,NH 4Fe(SO 4)2 7.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8.用Fe 3+滴定Sn 2+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 ) A .滴定百分率为25%处的电位为Sn 4+/Sn 2+电对的标准电位; B .滴定百分率为50%处的电位为Sn 4+/Sn 2+电对的标准电位; C .滴定百分率为100%处的电位为计量点电位; D .滴定百分率为200%处的电位为Fe 3+/Fe 2+电对的条件电位。 9.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反应程度>99.9%),必要条件是 ( D ) A . B . C . D .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