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

展初探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地选择好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盐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产业经济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品牌响、质量好、市场份额大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区域生产集中度高的特色加工体系,一批依托人力、技能、智力优势形成的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农村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截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个,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已达到648个,其中部分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家乐福等国际知名的大超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7个。经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已达60个。全年新办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

项目4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两家。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二)工业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新趋势

工业对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新趋势,全市20多个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皮鞋、油田机械、制鞋机械等10多个产业集群规模达5 亿元以上。重点企业支撑力量增强,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过十亿元的规模企业6家。悦达、森达、马佐里、磊达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工业快速增长的支撑力量。积极探索盐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2003年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610个,省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1个;新产品销售率达26%;累计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3家;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三)新兴服务业发展初见端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服务业总体呈加快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其中通讯、住房等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活跃,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新型流通业态迅速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和现代物流企业不断增加,全市成交额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达16个。全市共新建、续建和扩建景点项目24个,完成投资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业。

(四)区域协作取得新进展

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出口产品结构进-步优化,形成了以玻璃工艺品、长毛绒玩具、纺织服装、机械和汽配等产品为龙头的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口产品。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所占出口额的比重达29%。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全市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70%集中在各类园区。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大进展,积极实施全面接轨上海战略,加强盐常挂钩合作,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步伐,积极接受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辐射,区域合作项目进展较快,上海工业园建设开始启动。

二、盐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盐城市现阶段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整体产业结构仍处于低层次的演进阶段

盐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实现了一次飞跃,由一、二、三的排序升格为二、一、三的序列,2000年实现再次飞跃,提升到二、三、一序列。到2003年,全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为::,全省为::,而盐城市为:44:。虽然盐城市也和全国、全省一样进入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社会阶段,但盐城市"浓厚"的农业经济氛围和二、三产业连续多年缓步前行的格局,则表明了盐城市与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有实质性的差距。

(二)产业经济总量偏小

盐城经济总量在全省中的比重一直偏小,各行业规模不大。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盐城GDP占全省GDP比重为%,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在按营业收入排名的全省五十强大型企业(集团)中,盐城市只有

悦达集团于去年入榜,全市百户大企业(集团)营收超十亿的只有8家,并且悦达集团营收总量接近于其他七家企业(集团)的总和。

(三)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

盐城市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规模上尚难以担当起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重任,在水平上也不足以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重要工业部门的主体技术都明显落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二是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相对落后;三是产品出口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大,产业链条短,附加价值低。

(四)主要产业集中度不高

从产业内部来看,一些产业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行业中的众多小企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如纺织、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抗风险能力差;从产业外部来看,产业关联度低,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发挥。因此,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五)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

尽管近几年来,盐城市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其发展增速仍然明显滞后于GDP增速。统计数据显示,"十五"以来,盐城市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为%,低于第二产业个百分点。同时存在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高,新兴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盐城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三、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思路

针对盐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盐城市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把握好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企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杠杆,依托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培植规模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三大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巩固提高现有主导产业,培植壮大具有发展潜力的潜在主导产业,努力使盐城市主导产业发展适应市场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一)立足资源优势,做优做特绿色农业主导产业

盐城市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农业大市,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畜)产品资源和水产品资源,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享受省政府海上苏东政策的扶持优势,这些都是盐城市农村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据自然生态的优势,做大做强盐城市主导特色农业产业,要按照市场化、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着力提高集约经营和优质农产品比重,促进农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重点打造优质粮食、棉花、蔬菜、生猪、家禽、林业等"六大百亿元产业"上。要以建设绿色农业基地为抓手,加快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抢占绿色产业的先机。

(二)巩固传统优势,培大育强六大工业主导产业

2003年盐城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其中纺织行业亿元,占%;机械行业亿元,占%;化工行业亿元,占%;食品行业亿元,占%;皮、毛制品业亿元,占%。五大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总量

的%。在五大支柱行业中,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产业和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盐城市工业宜选择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业、机械业、化工燃气业、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皮革制造业这六大产业为主导产业。

1、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是盐城市新型产业,汽车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带动力。盐城市现有的汽车产业基础,是发展汽车产业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要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使之成为支撑盐城市经济跨越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要举全市之力,努力建成盐城市汽车工业城,悦达汽车形成20万辆生产能力,中威客车形成4000辆生产能力,环保专用汽车2000辆生产能力。以市开发区、盐都、亭湖开发区为基地建设30个以上汽车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群,同时加大对汽车保养、维修设备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新产品开发。到2010年,汽车工业实现销售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四分之一以上的目标。

2、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业是盐城市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纺织业经济总量多年来占全市工业的30%左右。近年来,由于纺织产业基础较好,又是高就业、高创汇行业,盐城市投资项目中纺织工业项目占据了较大比重。但突出的问题是单体规模小、装备差,产业链短、产品档次低。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关键是要提高产业层次,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之路,争取引进或重组几个能够起支撑作用的企业航母,有效实施产品和技术结构的调整,拉长加粗纺织产业链条,争创一批知名品牌,实现纺织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把盐城市建成全国闻名的纺织强市。

3、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发展食品工业是实现农副产品资源就地转化、就地增值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以工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为此,一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产业,吸引国内外客商来盐城市投资食品工业项目,迅速扩大盐城市食品工业经济总量,二要以产加销一体化为目标,着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三要加大名牌创建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经济",使盐城市成为农副产品出口深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食品业强市。

4、机械制造业:机械工业是盐城市传统支柱产业,以江动集团、江苏悦达拖拉机厂为代表的百家农机企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一定的比重,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盐城纺机厂等纺机骨干企业生产的纺纱设备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另外,盐城市的机床及其配件行业、石油机械行业也具备了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要在巩固提高现有机械工业比较优势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走专、精、特之路,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资产纽带,发挥企业现有凝聚能力,迅速扩展和延伸产业链,扩张企业规模,形成规格全、品种多、系列化的产品体系。使盐城在2010年前成为全国农机、纺机、普通机床、石油机械产品及配件的主要集散地。

5、化工燃气业:坚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稳定提高农用化工、继续发展橡塑化工、配套平衡基础化工、突破石油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思路,

重点抓好具有传统优势的农用化工和具有资源优势的天然气化工。要发挥盐城市具有港口、淡水、电力、环境等独特条件,适度承接国际重化工的转移。但发展中必须趋利避害、科学有序、强化环保。

6、皮革制品制造业:其中的制鞋业在全国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要发挥森达集团的规模、品牌、技术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巩固其在全国同行业中的霸主地位。同时,积极吸收民资、外资,大力实施资产重组,提高集约程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推进制鞋业生产企业群体的形成。

(三)发挥后发优势,打造新兴服务业主导产业

坚持以服务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为主攻方向,不断壮大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信息等先导产业,大力培植物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挥后发优势,打造盐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是继续提升商贸流通业。鼓励以资产为纽带,以名店、名牌、老字号为龙头,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建立一批主业突出、管理规范、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商贸中心。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服务业的多个领域渗透。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城发展农产品连锁销售。

二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的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发展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的批发零售物流、与生产企业密切结合的仓储服务物流、与国际贸易密切结合的口岸物流。积极引进国内外着名物流企业前来投资合作,对传统

的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进行转型提升、整合重组。鼓励同类商贸骨干企业共同建立连锁配送中心,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形成整体优势。

三是做大做强旅游业。充分利用盐城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东方湿地之都-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生态旅游品牌,以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龙头,以景点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丹顶鹤生态旅游区、麋鹿生态旅游区等建设步伐,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科学规划,积极引导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制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在规划中,一是要着眼于比较优势。要按照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培育特色、淘汰落后的要求,做大做强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产业;做专做精具有一定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和生产能力过剩的产品、产业。二是要着眼于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的整合。抓住龙头产品和重点产业,引导产业延伸,推进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联合,提高整体竞争能力。三是要着眼于主导产业规划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在园区规划中,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中心,在项目的引入上以特色产品为重点,努力实现"一区一业","一园一品"。

(二)积极实施"五化"战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一是经济工作项目化,努力提高项目推进的层次和水平;二是工业园区化,把抓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集中度;三是支柱产业特色化和优势产业集群

化,大力实施纺织、机械、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倍增计划"和汽车、燃气与电力等产业"腾飞计划",大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四是企业规模化,集中力量扶持企业集团,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优秀企业家集中;五是大力推进生产集约化,逐步实现主导产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三)努力建立三个体系,改进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新型的行业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行业协会运作模式组建行业协会,并赋予行业规划、统计分析、品牌评比、技术中心论证、标准审查、质量体系认证咨询等职能,推进主导产业自律、规范和健康发展。二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与银行合作,拟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办法,通过开展500户左右企业的信用评价、监督、考核活动,打造企业诚信形象,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融通提供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环境与国际接轨。三是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重点骨干企业运用计算机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便快速传递经济政策、经济信息和工作情况,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

(四)推进技术进步,依托高新技术加快主导产业建设

必须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更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现代化的装备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装备质量和工艺水平。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大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体系。三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实

体、组织项目攻关、领办民营科技企业等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坚持把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合作相结合,努力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上有大的突破,开发特色产品,逐步培植成为主导产业。

(五)大力开展主导产业的品牌培育工作

产品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品牌的竞争,每一个企业甚至每一种产品都只能通过自己的品牌步入市场和占领市场,从而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发展主导产业,必须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信誉好的名牌产品。把企业改组改造与企业品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强化公关和广告意识,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经济",推进盐城市主导产业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宏观调控下的盐城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只有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选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适合盐城实际情况的主导产业,形成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途径、新的发展举措以及新的发展特色,提升新的发展质量和优势,盐城经济才能走在苏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前列,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