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之王---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

外国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鳟鱼五重奏》、《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许多人试图续写,但都不尽如人意,不得不承认,它的“未完成”也许比完成更接近完美的形态。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被称为《伟大交响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自然流露、浑然天成。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舒伯

特在生的时候,大众对他的认识和欣赏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经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担任父亲学校里的教师,辞去职位后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经常靠朋友接济。在谱写《美丽的磨坊少女》时就被爱情和事业上的夹击,。就是来到维也纳森林看到磨坊姑娘露茜那优美的一招一式才唤发起强烈的创作意识。

编辑本段创作风格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乐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柏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

舒伯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诗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钢琴伴奏也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两个小节描绘出潺潺小溪,

街头艺人破旧的手摇风琴,或是“天堂门前”的云雀。谈到舒柏特的歌曲,可以引用舒曼对《C大调交响曲》的评论:“这种音乐把我们引入一种境地,使我们忘却了以前曾有过的东西。”

舒伯特思路敏捷,有人形容他的歌曲是“流出来”的。曾有这么一件事:一天,舒伯特与朋友到维也纳郊外散步,走进一家小酒馆,见到桌上有一本莎士比亚的诗集,便拿起来朗读。忽然他问道:“很好的旋律出来了,没有五线纸怎么办?”朋友们立即将桌上的菜单翻过来划了五条线递给他。这时舒伯特仿佛听不到周围的喧闹,一口气写成了一首歌曲,便是著名的《听!听!云雀》

歌曲特点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形式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以及施特劳斯和马勒,包括瓦格纳的歌曲,都是沿着舒伯特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

舒伯特的600多首歌曲中,歌词选自歌德的诗有67首、席勒的诗41首。并且所选择的诗词内容广泛,有热爱大自然的《致春天》,有赞美艺术和爱情的《致音乐》,有表达内心苦闷、悲凄孤独的情景《幻影》,还有虔诚地祈祷上苍《圣母颂》。

歌曲形式通常分为三类:分节歌、通体歌、变化分节歌。分节歌是传统的德国常用艺术形式,也是奥地利民歌最普遍的形式,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不太典型,早期的《野玫瑰》属于这种类型。通体歌的类型,是指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紧随歌词从头至尾一管到底的形式,最典型的可举《魔王》。变化分节歌是舒伯特最常用的,当时德奥作曲家意识到舒伯特的成就远远超出了这些经验。另外,舒伯特将“声乐套曲”的形式大大向前推进。

舒伯特用最小巧的歌曲形式抒发出最深沉的情感体验,表现手段如同结构原则那样服从于诗词的多样性,旋律有时像民歌般简单朴素,有时更像诗词的朗诵,和声具有激情或细腻的表现力,不同调的音或和弦彼此混用,突出诗句情绪的骤然变化。钢琴伴奏的织体,在他的歌曲里起到非比寻常的作用,它不仅烘托情景和气氛,并与声乐部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歌曲旋律永远散发着亲切、单纯、敏感的气息,容易激动又稍带些忧郁感伤的色调,他对和声调性的大胆使用,赋予节奏型织体以表情的意味,追求音色细腻的差别。

高中音乐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 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摘要】:舒伯特,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者,也是走向浪漫主义的第一位音乐大师,在歌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一生创作的艺术歌曲有大约600多首流传下来,为人类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遗产,被称为“歌曲之王”。作为德奥艺术歌曲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的歌曲内容大部分来自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歌词主要取自德国的抒情诗,其中又以席勒、歌德、海涅和缪勒的诗作数量最多。他的音乐形象大多数是追求幸福不得的失恋者和处于悲惨境地的流浪者,倾注了他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受,这些音乐形象不仅是舒伯特的自我写照,也是普通民众的苦难和感受的写照,很有时代性,所以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艺术歌曲对演唱者从文学、美学及音乐的角度理解分析作品,及对声音控制和对音色把握等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舒伯特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和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如《致音乐》、《鳟鱼》的具体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有一定的认识,在理解和表达舒伯特的作品时,可以丰富我们的声音色彩、加强气息控制的能力以达到对舒伯特作品声音要求的作用和提高与钢琴伴奏配合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对德语的发音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提高艺术歌曲的演唱水平。【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民族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J614;K835.21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0引言10-11第一章作者的生平及简介11-12第二章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特点12-142.1舒伯特生活的时代背景122.2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12-14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形式与特点14-163.1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形式14-153.1.1分节歌143.1.2变化分节歌143.1.3通体歌143.1.4声乐套曲14-153.2舒伯特艺术歌曲特点15-163.2.1诗歌与旋律的完美融合153.2.2艺术歌曲中的民族风格153.2.3钢琴伴奏的特色15-16第四章舒伯特部分艺术歌曲分析16-254.1《致音乐》16-194.1.1歌曲介绍和创作背景164.1.2歌曲分析16-184.1.3歌词读音分析18-194.2《鳟鱼》19-254.2.1歌曲介绍和创作背景19-204.2.2歌曲分析20-234.2.3歌词读音分析23-25结语25-26参考文献26-27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27-28致谢28-29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29-3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教学文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讲课人:宋延华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类型:音乐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内容。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二)本节课内容适合音乐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本课分别从艺术歌曲《鳟鱼》和《魔王》中体验和分析艺术歌曲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鳟鱼》和《魔王》,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辨认是非的能力,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能够学会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代表作,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演唱、启发、讨论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四、教学重、难点: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单元标题为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旨在引导学生聆听浪漫主义音乐中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如: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等。本课通过聆听、鉴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艺术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情感和音乐风格,体验并认识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及《小夜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并对我国艺术歌曲的起源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魔王》的欣赏。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教学难点: 聆听《菩提树》、《小夜曲》,并了解音乐故事背景及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方法:讲解法,聆听法。 备课时间:2013年3月13日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1日 授课班级:高一年级(1)班 授课教师:梁浩 教学过程: 一、互动环节: 播放舒伯特《摇篮曲》,让同学们听完后猜测出这首曲目的名字及曲作者是谁。 二、舒伯特简介: 弗朗茨·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

了1000多部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奠定了他“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他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主要作品有《魔王》、《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等等,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三、介绍并欣赏艺术歌曲《魔王》: 这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是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曲而成。故事情节为:在一个狂风之夜,一位父亲怀抱儿子骑马飞奔,在此过程中,魔王不断诱惑儿子,试图夺去他的生命,而父亲则焦急的安慰儿子,但是孩子最终还是死在了他的怀中。马蹄停歇,父亲陷入悲痛的深渊。 全曲共有四个角色:叙述者、父亲、儿子和魔王。在音乐中,只有一个男声演唱,他需要用不同的嗓音、不同的语气唱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叙事者的旁观、父亲的焦急、儿子的恐惧和魔王的诱惑。 四、介绍并欣赏艺术歌曲《菩提树》: 《菩提树》是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首歌曲。由于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细腻,因此它成为舒伯特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歌词全部选自诗人缪勒所写的诗歌,《菩提树》是其中的一段。

歌曲之王---舒伯特

外国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鳟鱼五重奏》、《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许多人试图续写,但都不尽如人意,不得不承认,它的“未完成”也许比完成更接近完美的形态。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被称为《伟大交响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自然流露、浑然天成。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舒伯

特在生的时候,大众对他的认识和欣赏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经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担任父亲学校里的教师,辞去职位后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经常靠朋友接济。在谱写《美丽的磨坊少女》时就被爱情和事业上的夹击,。就是来到维也纳森林看到磨坊姑娘露茜那优美的一招一式才唤发起强烈的创作意识。 编辑本段创作风格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乐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柏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 舒伯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诗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钢琴伴奏也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一两个小节描绘出潺潺小溪,

舒伯特的音乐成就

音乐成就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 舒伯特的作品(12张) 《鳟鱼五重奏》、《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许多人试图续写,但都不尽如人意,不得不承认,它的“未完成”也许比完成更接近完美的形态。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被称为《伟大交响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自然流露、浑然天成。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舒伯特在生的时候,大众对他的认识和欣赏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经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他早年担任父亲学校里的教师,辞去职位后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经常靠朋友接济。在谱写《美丽的磨坊少女》时就被爱情和事业上的夹击,。就是来到维也纳森林看到磨坊姑娘露茜那优美的一招一式才唤发起强烈的创作意识。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设置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之后,是学生在认识了解古典音乐的基础上逐步认知浪漫主义音乐的最自然顺延。共选有舒伯特艺术歌曲三首。歌曲《魔王》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其中,儿子三次叫“父亲”音乐都采用了不协和音来表现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钢琴伴奏以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低声部一再出现风声,呈现出寒风呼啸,黑夜沉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咄咄逼人的阴森气氛。最后马蹄停歇,奔驰终止,孩子已死在父亲的怀中。宣叙调似的旋律及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了父亲筋疲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鳟鱼》是根据舒巴尔特的同名诗创作的。诗中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受骗上当的小鳟鱼。歌曲为三段体(可视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有精心设计的伴奏。《菩提树》是包括24首艺术歌曲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的引子用了一连串的三连音,给人以寒风呼啸、树叶沙沙的凄凉感觉。引子后歌曲在E大调上进行,表现流浪者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间转e小调,回到痛苦的现实,最后部分转回E大调,表现心存一线希望,回到故乡找平安。整首作品是作者所处时代人们生活的悲剧性映照。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

舒伯特艺术歌曲特点分析论文

舒伯特艺术歌曲特点分析论文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诗歌;伴奏;体裁;风格 艺术歌曲是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19世纪在奥地利和德 国兴起的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以及沃尔夫、马勒等作曲家为 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高潮,成为这一时期与教堂音乐平分秋色的重要 音乐体裁,是其确立、发展、繁荣的时代。而歌德、席勒、海涅等 伟大的文学家所创作的无数优美的诗歌,为艺术歌曲的产生、发展 奠定了基础。歌德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野玫瑰》、《魔王》、《山峦沉寂》、《图勒的国王》、《欢乐的痛苦》,海涅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我的影子》、《离别》、《莲花》、《罗 雷莱》,席勒的《渔童》,雨果的《当我入梦》,缪勒的《紫罗兰》、《报春花》等等,都成为了日后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 德奥的“艺术歌曲”最初受到法国歌曲的影响,到18世纪下半 叶和19世纪初,来自英国的浪漫诗人华慈华斯?柯尔律治的抒情短诗,以及罗伯特?彭斯的苏格兰民间歌谣和叙事诗歌,均给德奥艺 术歌曲这种体裁的创作以很大的促进。此外,德国作曲家勒韦作的 叙事歌对艺术歌曲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1818年 他根据赫尔德翻译的苏格兰叙事诗歌《爱德华》所写的歌曲,采用 节拍、调性、德语表情符号以及钢琴织体的对置手法,将爱德华弑 父后与母亲的对话描绘出来,这种音乐与传奇相结合并体现出其中 强烈的戏剧性,正是当时德奥浪漫主义者所热衷的。而舒伯特将艺 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最终使其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因 此可以说,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以及理查德?施特劳斯和马勒,甚至包括瓦格纳的歌曲,都是沿着舒伯特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向前的。 一、诗歌与音乐的完善结合 二、丰富的钢琴伴奏及其表现力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魔王》、《鳟鱼》、会唱《鳟鱼》,了解歌曲内容,创作背景,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重要的代表作品。 3.通过对舒伯特作品的初步理解,了解我国的一些艺术歌曲。 二、教学重点: 1、《魔王》的欣赏。包括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歌曲的整体效果。 2.会唱《鳟鱼》。 三、教学难点:归纳《鳟鱼》的各段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所运用的音乐语言及树立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准备:音乐作品《鳟鱼》简谱、歌曲视频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1 师:同学们好!有这样一首歌,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师:什么歌曲?(《摇篮曲》)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梦幻、甜美。师:是谁的作品呢?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揭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2、介绍舒伯特(出示舒伯特肖像)(多媒体课件、板书)2师: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既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3、作品《鳟鱼》。 1)出示歌词,播放《鳟鱼》(中文版)(多媒体出示)3师:A.音乐的主题是围绕着哪些人和物呢?歌曲分为几段?3B.交流体会:如情绪、感受、歌词内容等。(三段音乐各描述了什么内容?) 生:鳟鱼与渔夫的事。开始音乐轻松活泼,天真的鳟鱼自由自在的欢快的游着,后来音乐紧张表现鳟鱼遇到了危险。最后绝望了。师:在第三段时旋律发生变化了吗? 2)分析歌曲情绪4 A.第三段音调变化后,表现什么情绪?音响色彩有何不同?探究作曲家在这里变化的用意。 师:前面音乐表现明朗,鳟鱼活泼自在;后面表现暗淡低沉,鳟鱼紧张绝望。前面是大调后面是小调,作者运用调式的转换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来预示鳟鱼的遭遇。 本首歌曲的内容仿佛一个寓言故事一般,在歌词的表象后面隐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舒伯特与他的音乐

舒伯特与他的音乐 摘要:浪漫主义是十九世纪产生在欧洲的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在整个浪漫派时期,钢琴音乐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而在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上,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音乐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文化史上最突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十分丰富而珍贵的宝藏。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在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套曲的创作占有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他钢琴作品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力图扩大音乐的范围和表现方法,用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语言,准确、具体地反映现实,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色。本文通过阐述浪漫主义音乐的时代背景,对舒曼及其几首代表作品进行介绍,从作品的写作手法上与其他作曲家进行比较,以此来认识舒曼所做的尝试、突破和贡献,进而对钢琴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几方面进一步分析说明舒曼的创作技法和音乐风格。 正文: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在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音乐新星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7年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舒伯特的这第一部歌曲杰作,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诞生在维也纳近郊赫田塔尔的一个平民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学校教师,母亲和贝多芬的母亲一样是厨师。十一岁时他以出色的童声入教会寄宿学校学习。但是,寄宿学校的物质生活条件却十分恶劣。寒冬时,室内没有炉火,穷苦的舒伯特又冻又饿。他曾给兄弟写信说:“我们常常想吃苹果,因为从粗劣的午餐到晚餐之间,足足间隔八个小时呢!”这时他已经尝试作曲。一直到1818年他辞去教师一职为止,这是他第一个创作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舒伯特首先在歌曲领域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歌曲半数是在这几年内写出来的。这个时期他也创作了一些交响曲,但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1818~1827年是舒伯特创作的中心时期。在这十年中,他除了继续写作歌曲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交响曲、室内曲、钢

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舒伯特的《魔王》、《鳟鱼》及《菩提树》等三首艺术歌曲,使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社会原因,从而更好地揭示歌曲所蕴涵的深层内涵。 二、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重点:歌曲欣赏,理解何谓“艺术歌曲”。 2.教学难点:透过歌曲的表层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更好地感受、体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了解当时作者的境遇和社会状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学生在舒伯特的《小夜曲》中进入教室。 2.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作品名叫什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由此而导入艺术歌曲的欣赏教学。 (二)指导欣赏: 1.《魔王》: (1)简介作品:《魔王》是舒伯特十八岁(1815年)时,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写的一首叙事性的歌曲。设疑:这首歌曲是讲的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对照歌词先听一遍,注意: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人物?他们各自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心体会(播放录音)。 (2)分角色来朗读歌词,增强学生对歌曲的进一步认识理解。 2.《鳟鱼》: (1)简介作品:《鳟鱼》是舒伯特写的一首富有戏剧性的艺术歌曲。作于1817年,当时他才二十岁,歌词取材于诗人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这首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它揭示了什么?请同学们先轻轻地朗读一下歌词,体会在这首歌曲中一共有几个人物,他们各自的内心如何?(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小结: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以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这首歌曲从表面看虽是写的小鳟鱼和鱼夫之间的故事,实质上歌曲有它独特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当时,由于政治的原因,词作者舒巴尔特遭坏人的陷害而被捕入狱,《鳟鱼》这首诗,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对

音乐鉴赏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人音版)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魔王》初步感受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及情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体验,进而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 2、通过听、唱、讲解与体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歌曲之王”——舒伯特。 3、通过对《魔王》、《鳟鱼》、《菩提树》三首歌曲的听赏与分析,希望学生能够喜欢上艺术歌曲,喜欢上舒伯特。 4、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自主分析艺术歌曲特点,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艺术歌曲,并了解钢琴五重奏。 教学重点:歌曲赏析 教学难点:归纳艺术歌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 简介作者——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 二、新授 1、《魔王》欣赏 ⑴初步听赏作品,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儿子,策马奔驰在黑夜的森林里,魔王不断的诱惑他,威逼他,父亲竭尽全力的保护孩子,安慰孩子,然而孩子最后还是死在父亲的怀抱里。 ⑵分析作品完成表格。 ⑶结合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再次听赏。 2、《鳟鱼》欣赏 ⑴《鳟鱼》作品简介。 《鳟鱼》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于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作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人民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和对自由的向往。 ⑵分段赏析童声合唱《鳟鱼》 ①天真活泼的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 ②鱼夫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流以免小鱼遭殃。 ③鱼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 ④表现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及激动的心情,以及小鳟鱼对自由的向往。 ⑶再次完整欣赏童声合唱《鳟鱼》。 ⑷观看钢琴五重奏《鳟鱼》录相片断。 ⑸配合图片,讲解什么是“钢琴五重奏”。 ⑹分部赏析钢琴五重奏《鳟鱼》。 3、《菩提树》欣赏 ⑴欣赏《菩提树》,并提出问题: 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心情? 《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这首歌旋律抒情、朴实,感情亲切,表现了一个被恋人抛弃、孤独地流浪异乡的人,回忆起家乡门前那棵茂密的菩提树以及曾有过的幸福时光,表达了主人公期盼找寻到安宁的心情。 ⑵请学生朗诵歌词(配乐)。 三、探究活动及小结 学生选择艺术歌曲的特征,教师归纳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具有以下6个特点:歌词来源名家;对演唱技巧要求高;侧重表现人的内心情感;钢琴伴奏地位重要;表现手段及创作技巧要求比较复杂;旋律表现力强。

歌曲之王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 ---------------------------------------------------- 1.我是为了作曲而生的。??舒伯特 这句话概括了他的一生。 天才的音乐家用心感受自己,用耳朵倾听自己,写自己的生命,写自己的故事。 少年时期的舒伯特一直受到很正规的音乐教育,而他亦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在他音乐生涯的头十年完成的。人们对于年少的莫扎特津津乐道,称赞他为神童。然而,对于舒伯特的早期作品,人们却总是不以为然。惟有舒伯特少年时代的作品总让世人震憾! 20岁时,舒伯特已经创作出了他一生当中的最佳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雷岑》《魔王》,《漂泊者》,《马车夫克罗诺斯》等。还有一共写的九首交响曲中的前五部。 在十八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其中有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其中100首是按歌德的诗所谱写。其余则来自席勒,鲁克特等人的诗歌)。他的《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天鹅之歌》以及剧乐《罗沙蒙》等,都享有盛名。 他无疑是一名多产的作曲家,一名虔诚的、为作曲而生的音乐家。 2.晚安,晚安,你一定能够知道,我曾经把你怀念,我曾经把你怀念。??舒伯特《冬之旅》舒伯特无疑具有浪漫的禀性和优雅的天资,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他的音乐中体会到。而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舒伯特显示了他的全部情感与想象。这正是他的特点??他的音乐从来不以思想见常。他的艺术歌曲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声乐套曲《冬之旅》了。舒伯特是属于冬季的,他就像歌中唱的那位流浪者,心失去了依靠,不知要流浪到何方,在寒冷的旅途中奔波,度过自己凄凉的一生。歌中那位流浪者,在《春梦》(Fruhlingstraum)前还有那么一丝希望;而《春梦》以后,他的幻想已经完全破灭,充满了悲观与绝望。在最后一首《老艺人》(Der Leiermann)中,所有的一切凝结成一个悲剧性的结尾,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冬之旅》中歌曲的歌词如《晚安》、《风向标》、《菩提树》等等,都耐人寻味。《菩提树》(Der Lindenbaum)给人一种“佛”的圣洁感觉(中国就有古话:“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而《晚安》(Gute Nacht),是舒伯特特有的感伤,淡淡的忧郁,也许还带着对往昔的那么一点儿温存的回忆,但立即被残酷的现实所打断。最令人感动的是在末尾:“我不愿意惊醒你的梦,让你静静安眠;不让你听到脚步声,轻轻把门儿关。临行前在你的门上写着,晚安,你一定能够知道,我曾经把你怀念。我曾经把你怀念。”(原文歌词更能体会这样的意境。) 3.一声叹息,年复一年,我唱着歌。每当我想歌唱爱,它却变成痛。爱和痛就这样撕扯我。??舒伯特《我的梦》 有着双重性格的舒伯特,被爱与痛撕裂着。舒伯特常常会从一个地方或某种心态,不经任何过渡就转到另一个完全出人意料的陌生领域。他毫无保留地把性格的双重性溶入到自己的音乐中。最明显的是晚期的作品。《F小调狂想曲》最后揪人心腓的不和谐音,《A大调钢琴奏鸣曲》最后乐章中插入的全面沉默。就连动人抒情的《C小调弦乐五重奏》也出人意料的转调,过渡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综合了各种情绪,还有优美的、平静的慢乐章被骇人的痛苦打断。 快乐只是舒伯特的一面,从本质上来说,舒伯特更像一个生命旅途中的流浪者。他的感伤绝不同于肖邦。肖邦并不就是纯粹感伤,肖邦更多的是一种独白性,只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舒伯特,正是因为他一生的苦难历程,也更能体会到人世间的那份沧桑,他的感伤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梁晨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舒伯特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大师,其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他不仅丰富了音乐发展史上的音乐领域,而且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有了很好的融合。在其艺术歌曲的创造当中,我们发现了他独有的情感宣泄,在歌曲的处理上,钢琴伴奏的丰富性上,都是后人难以企及的。舒伯特不仅是维也纳的音乐家,同时还是世界的音乐家。他富有包容性的艺术歌曲创作足以将他提升到国际音乐舞台。在浪漫主义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今天,仍然能够体会到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巨大魅力,这不得不使我们感到震撼。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音乐特征 前言 艺术歌曲是指十九世纪的德国歌曲,因当时的音乐大师们创作了无数的音乐精品,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形式,具有内涵丰富、情感真挚、品位高雅、旋律和谐、伴奏清晰等特点。德奥艺术歌曲在近几个世纪以来作为一种特定的体裁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一直散发着特有的光芒,是世界音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尤以舒伯特的成就最为明显,舒伯特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开创者和领跑者,被称为“歌曲之王”。他具有极高的创作天赋,其作品拥有丰富的艺术性和戏剧性,开辟了浪漫主义作曲家在全新领域表达思想的先河,从而确定了舒伯特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他虽然处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转变时期,但是他的艺术歌曲不仅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而且呈现出非常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这些在十九世纪初形成的新的音乐思潮和风格的作曲家或音乐活动人,比如柏辽兹、舒伯特、罗西尼等等,一方面积极吸取浪漫主义思潮中的有益部分,另一方面也在民间艺术中寻找可利用的素材,在作品中体现民族特点,丰富了创作体裁和塑造个性鲜明的形象来表达作曲家的内心情感。 一、舒伯特生平及他的艺术歌曲 1.1舒伯特简介 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附近的汉普大。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舒伯特从小就能够接触到音乐的熏陶。他的父亲是喜爱音乐的当地小学校长,哥哥也经常传授他演唱的知识,包括教堂合唱也会对他进行小提琴的指导。在这样充满浓郁的音乐氛围的环境中,导致舒伯特后期的音乐充满了温馨、甜美的家庭气息。他的音乐能够善心悦目,充满了美感和魅力,都来自于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家庭和谐的氛围。在1808年,皇家礼拜堂录用他为单声合唱队员,后来

艺术歌曲的成熟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这一章节介绍 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 (1)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体会艺术歌曲中人声与钢琴伴奏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 根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本课难点是:体会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艺术歌曲欣赏、演唱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 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法分析:教师主要采用示范法、情境法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 四、学法分析: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等方法,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五、教学过程:

舒伯特音乐作品赏析

舒伯特作品赏析 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是19世纪初叶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后,出现的一颗灿烂的新星。一说到他,大家自然会起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鳟鱼》、《野玫瑰》等等,那动人的旋律,会自然地回响在人耳旁。可对不了解舒伯特一生经历的人来说,是很难想象作曲家是在怎样艰苦环境中创作这些作品的。他的一生,是简单而平凡的。一生的贫穷同他的性格一样,清寡而内向。但是舒伯特丰富的情感与思想,还有他的内心生活,却流露出他的别具一格与精彩。他的一生,是充满艺术功绩、喜悦、欢乐与最深沉的哀伤的一生。他的一生就是他的艺术,他的艺术就是他的一生。看一看他最初的童年,就会发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不间断的音符的表述,是一连串不停地插上幻想羽翼并借助超自然之力而飞翔的梦幻与创作。舒伯特的周围以及他内心的一切除了音乐还是音乐。正因如此,就让我们去认识我们初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吧。 一、创作历程 舒伯特是18—19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而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那首动人心弦的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塔》是在他年仅17岁写出的;而《魔王》、《野玫瑰》等至今仍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是他18 岁那年写成的。据说,贝多芬临死前读了几首舒伯特的歌曲后,曾惊叹地说道:“真的,在这个舒伯特身上闪耀着神奇的火花!”舒伯特的歌曲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词、曲、钢琴伴奏三者密切配合、水乳交融。他的歌曲创作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所以,人们把舒伯特誉称为“歌曲之王”。 除了歌曲以外,他还创作许多器乐作品。他的创作基本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1813—1817年在这一时期中,舒伯特首先在歌曲领域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歌曲半数是在这几年写出的。这个时期他也创作了一些交响曲,但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第二时期:1818—1827年,也是舒伯特创作中心时期。在这几年中,他除了继续写作歌曲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交响曲、室内乐等大型作品,并写下了《音乐瞬间》和《即兴曲》等钢琴小品。这一时期他的大型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19世纪初叶,随着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浪漫主义的潮流。这种新的文艺潮流,也对舒伯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他的音乐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形式结构上以及艺术手法上,都形成了一种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乐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格——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如果说,贝多芬是西欧古典乐派的登峰造极者,那么舒伯特就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贝多芬那些充满英雄性、斗争性以及结构极其严谨的音乐相比,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形式自由,富有抒情性,着重于对人心理的细腻刻画,

浅谈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作品分析——以《鳟鱼》为例

浅谈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作品分析——以《鳟鱼》为例 发表时间:2019-07-16T11:36:12.7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作者:李鑫 [导读] 从18世纪30年代的古典主义时期发展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两大时期里有被世界所熟知的维也纳乐派三杰等伟大音乐家之外,其中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音乐家舒伯特的出现至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发展道路上做出了无人能比的贡献,这不仅仅在于他的作品上,更多的是他的作品的出现开创了他自己的艺术形式先河,并为后来的艺术歌曲发展铺平了道路。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摘要:从18世纪30年代的古典主义时期发展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两大时期里有被世界所熟知的维也纳乐派三杰等伟大音乐家之外,其中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音乐家舒伯特的出现至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发展道路上做出了无人能比的贡献,这不仅仅在于他的作品上,更多的是他的作品的出现开创了他自己的艺术形式先河,并为后来的艺术歌曲发展铺平了道路。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浪漫主义;《鳟鱼》;作品分析 1801年至1900年这一百年间在西方的音乐史中,我们通常称之为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作曲家在社会与经济两方面的地位从以前的依靠教会与贵族的庇护转变为不再依靠教会与贵族,得到了相对应的独立;作曲家对诗歌、文学作品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其与音乐相结合;作曲家们创作的作品注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等等变化。舒伯特是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早期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舒伯特从小就展示了他惊人的音乐天赋和文学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坎坷和悲惨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收入也是靠着卖自己的作品所得来的,令人感到惋惜的事,年仅31岁就因贫寒病死在维也纳。在他创作的一生中,光在艺术歌曲方面就创作了六百三十四首艺术歌曲,这也是他创作领域中成就最高的一方面。因此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特点,并将艺术歌曲进行了颠覆,使其更加的精致且赋予内涵和文学修养。因此,他既是艺术歌曲的传承者,也是艺术歌曲的创新者。他的创作的艺术歌曲种类众多,有抒情类、叙事类以及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其歌词内容大多数都选自德国的诗歌和文学作品。 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与欣赏性。他的艺术歌曲作品精致,没有多余的创作特技,他认为“创作要为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所服务”。歌曲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歌曲旋律优美动人;所选择的诗歌或者文学作品内容赋予深意和意境;需要钢琴伴奏不仅只是提供和声伴奏的功能,而且能提供演唱者音乐内容以及具体的音乐形象;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之上,艺术歌曲的旋律、诗歌、钢琴伴奏三者之间需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钢琴伴奏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舒伯特将钢琴伴奏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他的钢琴伴奏可以用多种变化的伴奏音型和节奏型来描写背景、刻画景物和人物的内心,通过这些能突出音乐的主题和意境和展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比如舒伯特的作品《鳟鱼》的开头部分就是运用六连音的节奏型来描绘歌曲中的景物,潺潺流动的小河,在小河里欢快地游玩的鳟鱼。 歌曲创作于1817年,歌词选自德国本地的一位名叫德里希?舒巴特的诗人。舒巴特在1739年出生于普通的德国市民家庭,舒巴特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还是一位作曲家。舒巴特所处的生活是当时封建势力统治的黑暗时期,那是的人民饱受艰苦。舒巴特常常是以犀利的诗和言辞为手中的武器来讽刺和抨击当时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从而舒巴特遭受了来自贵族们的报复。在1777年,一位名叫欧根的符腾堡大公爵将怒火发泄到了舒巴特身上,这位大公爵利用诱骗的手段将舒巴特骗到了他的符腾堡中,随之立刻便把舒巴特压入了大牢之中。因此,舒巴特遭受了十年的牢狱之灾。在牢狱的生活中,他写下了《鳟鱼》这首诗来发泄欧根对他的欺骗,表达自己对封建统治者们的不满和仇恨以及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在这首诗里舒巴特把欧根就是那心狠手辣的渔夫,而把自己当成了那条天真单纯的鳟鱼。同时,舒巴特想通过自己的惨痛的教训来警示善良的人民不要被邪恶的统治阶级的诱惑和虚伪所欺骗受害。 艺术歌曲《鳟鱼》是一首典型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歌曲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前奏部分、A乐段、间奏、B段。前奏部分有6个小节;A段是由五个四小节的乐句组成,其中第一乐句为a,第二乐句是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第三乐句则这个乐段的新材料为b,第四乐句又是一个新材料,第五乐句则是在第四乐句的基础上稍作了一些改变;B乐段是一个不工整的结构。B段中第一乐句是由5个小节组成的新材料,第二乐句也是5个小节的新材料,同样的第三乐句的小节数与前面两小节一样的,第四乐句和第五乐句则是A乐段中c和从c1的重复,可分为d、e、f、c、c1。因此,可得出这首歌是一首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这首作品主调采用的是降D大调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十分重要,笔者将从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来分析歌曲。歌曲前奏是一段非常灵动、轻巧的旋律,采用的是主调和弦进行前奏部分最后以一个主调和弦的琶音结束。这一段代表着河流中的流水渐渐向远方流去。进入到了歌曲旋律部分,A乐段部分的第一乐句钢琴伴奏采用了歌曲的主和弦到属和弦的和声进行;第二乐句同样采用了主调的主和弦到属和弦,这两句采用的和弦是巩固了调性。第三乐句分别采用了属和弦与主和弦,其中第四乐句和第五乐句还增加了下属和弦,再以属和弦到主和弦的和弦进行作为A段的全终止,A 段部分采用大调的调性,描述了欢快的鳟鱼在清澈的河流里欢快玩耍嬉戏的场景,和弦色彩阳光欢快。第二乐段则由大调转为小调。B段的第一乐句采用主调关系小调‘和声小调’进行,采用V-VI级;第二乐句中出现了离调。通过降D大调的附属和弦转到了降A大调的属和弦,使用的是降A大调的属七和弦,再通过还原记号回到降D大调;第四乐句与第五乐句则与前面A段部分采用了一样的和弦进行。B乐段的和弦色彩是比较阴暗和低沉的,讲述着渔夫的阴暗的一面,也描写了渔夫的内心活动,此时的音乐出现紧张、低沉,这代表着渔夫已经等的不耐烦了,想要迫切的让鳟鱼上钩;同时,伴奏中出现了力度比较大的和弦弹奏也表达了我的愤怒,最后的伴奏再次回到A乐段的部分的旋律则代表着又回到了河水清澈流动着的场景,而“我”却不能改变这一现实而感到了无奈与惋惜。 以上是笔者对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分析,从词曲作者的相关背景、所处环境、歌曲类型、创作手法以及歌曲创作背景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如有错误,望指正。 作者简介:李鑫(1995-),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