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横轧模具轧齐曲线3D设计方法

楔横轧模具轧齐曲线3D设计方法
楔横轧模具轧齐曲线3D设计方法

模具工安全操作规程

压铸模具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模具安装准备 1、根据模具的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安装在本台机器上; 2、调整好顶针行程和合模侧的限位开关等,以便在调整模具厚度时不致使模具受到损坏; 3、了解模具结构状况。如:模具有无抽芯;是否需要安装复位杆;浇口套大小等。 4、准备好模具压板、压板垫块、压紧螺栓、螺母、平垫圈、扳手、管件等。 二、模具安装 1、机床在安装模具时,应调至手动状态进行调整。 2、将与模具相匹配的入料筒装上垫套装在头板上。 3、测量模具厚度,然后调模,使机器在机铰伸直的状态下,头中板间的距离大于模具厚度1 ~ 1.5mm。 4、上好模具吊环,先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起吊,并确保模具进入机床前无摇动,以免撞伤压铸机。 5、开模到位,关泵停机,将模具吊入头中板中间,调整模具的位置,当浇口与压室中心一致时,用人力将模具推向头板,直至浇口套顺利地进入料筒台阶,模板面与头板贴平。检查水平后装码模夹并将其拧紧。 6、启动马达,选择慢速锁模,把模具压紧并用码模夹将动模紧固在中板上。 7、慢速开锁模多次,模具导柱应能顺利进入导套,并进行锁模力的调整 8、开模终止,调整顶针行程要求顶出的铸件不会自然掉落,并能用夹具轻松取出。 9、装好模具的冷却水管并通水检查有无漏水现象。 10、将已装配好的锤柄安装到机器连接板上,手动锤前锤后,锤头在压室中运动应畅顺自如。安装锤头锤柄,注意检查入料筒是否松动。 11、用石油气喷枪预热模具,使各部位慢慢均匀升温,至其型腔、型芯表面温度为150 ~200℃.预热模具可防止由于模具温度低,铸件激冷产生包型力增大,导致推杆型芯的损坏。在预热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细长的突出部分及尖角部分避免过热。 12、模具预热后要检查各活动部位的情况,注意活动型芯推杆、拉杆、滑块等不得有卡模现场,并涂上顶针油。 三、模具调试 1、严禁在合模状态下调整模具开档,否则会损坏调模机构。 2、严禁在动模未插芯到位及静模未抽芯到位时合模。 3、严禁在静模插芯时开模。 4、严禁动模抽芯器芯未抽芯到位时顶出。 5、严禁顶杆复位未到位情况下插芯。 6、装有拉杆的模具,必须先调试顶出行程,拉杆未复到位严禁插芯或合模。 7、调节机床开档选择合适的锁模力。 8、调节压射跟出行程,检查冲头冷却水,确保无泄漏。 9、根据压铸工艺卡片输入工艺参数。 四、模具拆卸 1、生产完毕拆卸模具,必须保留末件并作好标识,随模具转运。 2、拆卸模具,必须将模具清理干净,包括模具分型面铝皮,并将顶出往复运动,刷油。 3、大型模具,须动定模分拆,以便修模。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 15105766 号:名王家辉学 姓: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班级:工业设计10-3

打蛋器分析题目: 时间: 2012-10-8 指导教师:陈亚明 2012年10月8日 一、产品简介 1、产品外观图片:2

工、作原理: 通过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运作,由机械带动金属打蛋头旋转运动,产生两个相反的力量,从而达到将蛋的蛋黄和 蛋清均匀搅拌的效果。 3、主要功能: 电动打蛋器,它的用途就比较广,像是打发鲜奶油、打发黄油、打发蛋清和全蛋等等都要用到电动打蛋器。电动 打蛋器又分为手持型和桌上型。照片上的电动打蛋器就是一款手持型打蛋器,也是比较适合家用的。桌上型打蛋 器一般在西点蛋糕坊中会用到,适合比较大量的材料。 4、所用动力: 电机带动打蛋头。 5、使用方法: 先将需要搅拌的材料放置到容器中,然后将不锈钢打蛋头清洗一下,擦干净后,加载到打蛋器上,把打蛋器轻轻 搭在容器内,放置到材料中间。给打蛋器通电,选择适当的速度,打开开关,手持打蛋器,握紧,操作进行两三 分钟,关闭打蛋器,清洗打蛋头。操作中间注意用电安全,节约用电。 6、造型分析:

7、色彩分析: 该产品采用明度最亮的白色和明度适中的暗灰色两种颜色都是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而且在打蛋器的使用环 境中它的色彩有一定的色彩适应,在周围的环境中更有诱目性,而且在工作中,灰和白的色彩相差较大,容易 区分。打蛋器的下面部分是比较重的暗灰色,这样增加了产品的重量感,不显的那么轻飘飘的。白色的色彩会 给人一种紧张感,而灰色又给人舒适的感觉,从色彩上分析这样的配色师有一定的朴素感的。 8、人机分析: 打蛋器总长为18.5cm,高为12cm,整体形态偏小,是适合在厨房使用的小型器械,握手部分正好可以将人的手 掌包含,整体没有直棱直角的结构,显得很圆滑,给人一种安全感,舒适感。 二、产品整体爆炸图 1、爆炸图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轴类零件轧制(楔横轧与斜轧)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轴类零件轧制(楔横轧与 斜轧)技术 成果简介 高效零件轧制(楔横轧与斜轧)是一种零件成形新工艺新技术。与传统的锻造切削工艺生产某些轴类零件相比,优点为:生产效率高3-10倍,材料利用率提高20-35%,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提高30%以上,模具寿命提高20倍左右,产品成本平均降低30%左右。 北京科技大学零件轧制研究中心开展该项研究工作已40多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1990年列为国家科委首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由于推广工作显著,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大会上,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十大典型推广项目》之一。 应用范围 楔横轧典型零件有:汽车中的变速箱一轴、二轴、中间轴、后桥主动轴、转向球销与拉杆、四联齿轮、吊耳轴、半轴等;拖拉机中的变速箱I、II、III、V轴,半轴等;发动机中的一缸至六缸凸轮轴、启动轴等;油泵的二缸至六缸凸轮轴、齿轮轴;摩托车与自行车中的齿轮轴、传动主轴、花键轴、启动轴、曲柄等;五金工具中的钳子、扳手、凿子、卸扣等;其它零件,如电机轴截齿刀体、纺织锭杆、电机轴、装饰零件等。 斜轧典型零件有:?25mm-?50mm轴承钢球,?3mm-?6mm自

行车钢珠,?5mm-?25mm铝球,?20mm-?125mm球磨钢球,?10mm-?40mm圆柱、圆锥与球面滚子、汽车二联与四联齿轮与球销、内燃机摇臂、电力挂环、锚钩等。 主要生产设备为:楔横轧机和斜轧机,电加热设备,切料设备等。楔横轧机系列为:H500、H630、H800、H1000、H1200。斜轧机系列为:?20mm、?40mm、?50mm、?60mm、?80mm、?100mm。 经济效益及市场分析 近十多年来,在全国23个省市建成楔横轧与斜轧生产线80多条,累计生产近200多万吨轴类零件,产值140多亿元。向美国、印尼等国出口轧机、模具、加热等设备与相关技术。 中心以技术转让与技术入股等方式,在北京、上海、四川、湖北、山东等省市建成零件轧制专业化厂10多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毛坯件,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以年产5000吨轴类零件工厂计,投资1200万元,电力需1500KVA,年产值4000万元,需生产及管理人员100人。

模具设计规范

文件版本 1.0 标 题 内 容 模 具 设 计 规 范 页 数 共17页 第1页 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塑胶模具的设计原则、方法及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塑胶模具设计。 3.设计内容 3.1 制品工艺性分析与脱模斜度确定 3.1.1制品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3.1.2制品壁厚均匀,变化不超过60℅;对于特别厚的部位要采取减胶措施。 3.1.3加强筋大端的厚度不超过制品壁厚的一半。 3.1.4制品上的文字原则上采用凸型字,以便于机械加工。 3.1.5制品形状应避免产生模具结构上的薄钢位。 3.1.6工艺圆角是否考虑制品使用性能,是否有利于机械加工。 3.1.7 脱模斜度确定 3.1.7.1 客户资料有明确脱模斜度要求且合理时,按客户资料要求设计脱模斜度。 3.1.7.2 客户资料的脱模斜度不合理时,与客户沟通确定合理的脱模斜度。 3.1.7.3 客户资料未注明或没有明确的脱模斜度时,应明确客户要求后再确定。 3.1.7.4 不影响制品装配的部位应设计1°以上脱模斜度,但需防止缩水;对可能影响产 品装配的部位,以装配间隙差做脱模斜度。 3.1.7.5 应通过计算确定合理的脱模斜度:有特殊要求(如蚀皮纹等)的制品,脱模斜度 应不小于2.5° 3.2 模具分类:根据模胚尺寸将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 3.2.1 模具尺寸6060以上称为大型模具。 3.2.2 模具尺寸3030-6060之间为中型模具。 3.2.3 模具尺寸3030以下为小模具。 3.3 模胚选用与设计 3.3.1 优先选用标准模胚,具体按龙记/明利标准执行。 3.3.2 若选用非标准模胚,优先选用标准板厚,具体参照龙记/明利标准执行。 3.3.2.1 大型非标准模胚,导柱直径不小于¢60mm,导套采用铸铜制做。 3.3.2.2 大型非标准模胚导套孔壁厚不得小于10mm,回针孔壁厚为35-40mm,回针直径不 小于φ30。

注塑模具安装调试操作注意事项

模具安装/调试 操作注意事项 架模注意事项 一、每次架模前要检查模具外观如:限位开关、强制回位螺丝、定位环等; 二、确认机台吨位及顶出顶杆是否与模具匹配; 三、架模完成后,打开模具注意检查母模面是否有做防锈处理,公模斜销 入子是否有高出模面; 接运水注意事项 一、用大于模面的海绵或气泡袋之类柔软贴在模仁上(一定要将模面遮住), 防止水管铜头,螺丝刀,美工刀,以及水管内余留的水,碰到,滴到模面,模仁,滑块; 二、运水安装时必须检查水管内防水胶圈是否匹配,避免无胶圈及胶圈厚 度不符影响密封; 三、在模具天侧插水管时尽量不要将水管对准母模面和公模面,以免水管 内余留水滴到(咬花面,镜面,滑块内)。 四、当所有运水接通后,一定要扣好水管铜头上保险珠,同时用手拉一下 每条水管是否松动,以免在试模和生产中会脱落,水冲到模具内。 五、试水前确认水管长度合适,避免因太短或太长影响开模行程; 六、试水完成后将水管整理整齐便于检查水路或更改水路; 七、试水完成后打开模温机运转,同时检查模具是否有漏水或渗水出现,

如有需立即处理。 调试时意事项 一、在调机和升温过程中,如水嘴断了或水管破了,按如下步骤逐个排除。 (1),模具喷锈剂,关掉模温机,使模温机在停止状态,减少模具内水压,(2),立即断开模温机的进水和出水,也就是机台供应给模温机的水。 (3)立即关掉所有进模具的水路。 (4)用风枪吹干净模具内外的水。 (5)检查模面是否有水导致(锈斑、水印) (6)如有水印需模具专业人员处理禁止私自处理 下模时意事项 一、模具温度降至40度以下,架模员或者技术员不得离开机台,观察模具 降温后,高温水管铜头与铜水嘴之间有热胀冷缩反应,导致漏水或渗水,进入模面 二、必须吹干净模具和水管内的水,防锈剂一定喷到位,尤其是滑块内, (咬花,镜面)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 ※ 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按比例绘制模具工作图。先用双点划线绘制毛坯,再绘制工作零件,然后绘制定位和定距零件,用连接零件把以上各部分连接起来,最后在适当的位置绘制压料和卸料零件。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以上顺序也可作适当调整。 ※ 工作图上应该标注模具的外轮廓尺寸、模具闭合高度、配合尺寸及配合型式。工作图上要标注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技术条件的要求。工作图要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有标准的标题栏和名细表。如果是落料模,要在工作图的左上角上绘制排样图。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检查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是否重合。如果不重合,对模具结果作相应的修改。 ※计算冲压力,最后选定冲压设备,进行模具与冲压设备相关尺寸的校核(闭合高度、工作台面、模柄安装尺寸等)。 5、测绘模具的大部分零件图(要求完成图纸工作量折合为A0图三张以上),零 件图要求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标注完整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要求。 6、填写冲压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模具钳工操作规范

第一章:钳工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划线知识 1.划线——工件在加工之前(指毛坯)或在加工过程中(指半成品),用划线工具或三坐标划线机按 图纸和加工工艺在工件上划出所需要的线条,用以表示工件上要加工的部位和界限。 2.划线的目的——第一,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确定各加工面的余量和各孔、槽、凸台、表面等的相 互位置,为以后的加工或校正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可以对毛坯进行加工前的检查,并对加工余量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分配;第三,确定在板材上截取材料的位置,合理安排,做到节约材料。3.划线前的准备——A.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仔细分析下几道工序的具体要求;B.对画线对象进行 外观的粗略检查,看其是否有明显的缺陷;C.对铸件毛坯,应预先清理型砂,除净毛刺和冒口; D.对锻件毛坯,应将氧化皮去掉; E.对半成品件,要去掉基准面上的毛刺,除净表面污垢和浮锈; F.考虑画线方案、画线基准、划线步骤、划线的内容以及划线工具、吊装工具和安全措施。 4.划线基准的选择——A.划线基准应尽量和设计基准一致;B.选择已经精加工并且加工精度最高的 边、面或有配合要求的边、面、外圆、孔、槽和凸台的对称线;C.选择较长的边或相对两边的对称线,或是较大的面或相对两面的对称线;D.较大外圆的中心线;E.便于支撑的边、面或外圆; F.补充性划线时,要以原有的线或有关的装夹部位为基准。 二、钻孔及铰孔的基本要素 1.钻孔——在不同的材料上钻孔时,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将钻头刃磨出相应的角度,以改善钻头的切 削性能,延长钻头的寿命,使钻出的孔达到图样的技术要求。加工钢和铸铁时钻头顶角为116-118°;加工钢锻件时顶角为120-125度;加工锰钢和不锈钢时顶角为135-150°。 2.钻头的刃磨——手工刃磨钻头时,为保证两主切削刃的对称性,在刃磨为每一步骤,应注意磨完 一侧翻转180°再磨另一侧时要尽量做到三不变,及手持钻头的部位不变,手的姿势不变,刃磨吃刀情况不变。必要时,可用量具检验或进行试钻检查。可在位置半径R=()R处测量(R为钻头半径),它能综合反映出钻尖偏心和锋角不对称误差。 3.钻小孔的加工方法——小孔是指直径在3mm以下的孔。钻小孔的钻头直径小,强度低,螺旋槽又 比较小,不易排屑,在钻削过程中,转速高,进给不均匀。故钻头容易折断。为此钻小孔时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选用精度较高的钻床,采用相应的小型钻夹头。 (2)开始进给时,进给力要小,防止钻头弯曲和滑移,以保证钻孔的正确位置。进给时要注意用力大小和感觉,以防钻头折断。 (3)钻削过程中,需及时提起钻头进行排屑并借此使孔中输入切削液和使钻头在空气中得到冷却。(4)钻小孔的转速:在一般精度不高的钻床上钻小孔,钻头直径D=2-3mm n=1500-2000r/min D ≤1mm n=2000-3000 r/min。在精度很高的钻床上钻小孔时,对上述直径的钻头n均可选3000-10000 r/min以上。 4.钻孔时产生孔偏移或歪斜的原因——A.位置偏移的原因是: (1)工件画线或安装不正确或未装牢,钻孔时移动; (2)钻头回转时摇摆,进刀过急; (3)钻头下刀位置不准,导致无法纠正而使孔偏移; (4)工件表面与钻头不垂直。尤其是在斜面上钻孔,操作不细心,使孔偏移。防止的方法是:正

模具设计的详细流程

模具设计的详细流程 产品的前期处理 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进入了一个学习误区(拿着一个产品就开始急急忙忙的分模)首先我们拿到一个产品后,先不要急着分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检查产品结构,产品公差的修改,拔模,一些产品还会有段差的出现。当你前期处理完后那么产品的分型面,结构基本就能确定出来了,以及浇口的位置。当然这些最终还是要跟客户确认的。 确认产品的不合理处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是不是我分析好了产品结构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模具了呢,答案当然是不能。要想在设计时少走弯路,修修改的话,那么一定要了解客户对模具的要求,这些是一定要达到客户要求

的。 客户用来生产的注塑机的吨位及型号类型。这个确认不好,你就没法确认你模具的浇口套的入口直径以及定位圈的直径,顶出孔的大小跟位置,甚至模架的大小,模具的高度等等。你辛辛苦苦的设计好了一套好的模具结构,你也颇有成就感,可模具到了客户那里没法生产,模具大小厚度跟客户的注塑机对不上,客户是不会验收你设计好的模具,估计那时你会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分析产品的问题点,以及产品夹线,产品材料及收缩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ABS的塑料收缩率就一定是%,这个一定要跟客户确认好,要知道他们最终用于生产的材料是什么牌号的,有没有添加什么改性材料等等。有条件时,最好能熟知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将来的模具结构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哪些是外观面,哪些是非外观,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甚至包括一些产品的结构,如果你了解了产品的实际装配关系以及用途,你就知道哪些倒扣结构是可以取消或改成另外一种简单形式的。 一定要牢记,做模具的过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常看到一些人做了一套多么多么复杂的结构而感到骄傲自豪,我觉得那是非常得无知。因为很多产品工程师可能会由于自身

轴类零件楔横轧三维数值模拟

第37卷第3期 2011年3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37No.3Mar.2011轴类零件楔横轧三维数值模拟 王南,张庆恒,张乃伟,岳龙山 (河北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要:利用Pro /E 建立楔横轧模具和轧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将其导入ANSYS /LS-DYNA 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楔横轧轧制阶梯轴的有限元模型,对轴类零件楔横轧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轴类零件轧制过程中轧件内部的应变场、轧件表面变形形状等信息,为研究其他零件的轧制成形机理及变形规律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楔横轧;轴类零件;有限元;ANSYS /LS- DYNA 中图分类号:TG 355.1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4-0037(2011)03-0330-05 收稿日期:2009- 05-26.作者简介:王南(1957—),男,河北昌黎人,教授.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轴类零件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机加工、铸造、锻造等轴类零件生产 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汽车对轴类零件发展的要求[1].楔横轧作为一种先进的轴类零件成形方法,被广泛 地应用于轴类零件的生产过程中.零件轧制属于复杂的三维非线性塑性成形过程,准确获得轧件上每一 点的应力、应变与金属流动规律,对认识零件成形规律、了解缺陷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2-4].本文采用三维参数化软件Pro /E 建立零件轧坯与轧辊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Pro /E 和ANSYS /LS-DYNA 的接口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LS-DYNA 中,合理确定材料特性参数、接触条件、各种约束条件及载荷,建立零件轧坯与楔形轧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数字仿真, 通过ANSYS /LS-DYNA 软件的后处理功能得到轧件内部的应力、应变云图,分析金属的流动规律. 1有限元 模型的建立 图1模具和轧件的有限元模型Fig.1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mold and workpiece 首先根据轧件特征参数设计模具,选择合理的成 形角、展宽角等工艺参数,完成模具设计,然后利用 Pro /E 建立楔横轧模具和轧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将 其导入ANSYS /LS-DYNA 中,建立楔横轧三维非线性 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模具和轧件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 所示. 为了得到变形过程比较真实的描述,建立有限元 模型过程时做如下假设 [5-9]:1)轧辊与模具为刚体,采用刚性壳单元(shell 163)对模具进行网格划分,轧辊的弹性模量E =210 GPa ,密度ρ=7.82t /m 3,泊松比μ=0.3,轧辊轴线完 全约束,两轧辊施以相同方向的旋转载荷.2)轧件为多段线性弹塑性材料模型,输入与应变率相关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8节点实体单元 (solid 164)进行网格划分,轧件弹性模量E =90GPa ,密度ρ=7.82t /m 3,泊松比μ=0.3,在轧件对称面上 给予轴向几何约束.

浅析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技术

浅析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技术 发表时间:2018-11-20T16:39:33.1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赖艳 [导读] 本文将解释中国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学习提高模具设计技术,并最终提高国内模具的设计水平。 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摘要:在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模具设计开始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业日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业生产中,模具设计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大型模具现在生产汽车行业中的视图的实际应用来看,无论是模具设计的系统过程多么复杂,我们的国有模具制造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特别是对于大型模具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国内厂家只能委托国外的模具厂制造。本文将解释中国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学习提高模具设计技术,并最终提高国内模具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技术 前言 模具设计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中国将具有特殊的模具制造设备制造业,中国的模具制造和使用上起步虽然不算太晚,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分散,产业的布局不合理,中国制造业的最根本的水平不高,这使我们的模具设计和制造业还没有规模化,国内模具设计缺乏产业支撑,导致其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势头良好,进入了较高的发展进程中去。虽然中国模具设计业具有快速的发展,但受模具设计在技术工艺等方面还存有不足,很难满足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大型模具和精密专用模具仍依赖进口。 一、模具设计的现状 (一)模具设计的工艺 国内很多模具制造企业由于企业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不尽相同,国内企业的模具生产企业的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模具厂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人工制作时代,依然保留了手工计算和图纸手绘的模具设计,这种非计算机智能化模具设计严重影响模具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此外,模具市场价值受到较大的限制,多数模具产商使用2Cr13和3CR13的不锈钢材料作为模具制造的原材料,国内模具制造商对模具进行精密加工,国内外厂商都采用专业模具模具钢作为生产材料,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模具的耐磨性与抛光方面和亮度以及防腐蚀程度比国内生产水平更高。 (二)模具设计的方法 模具设计通常采用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也被称为CAD,模具设计是模具生产的核心技术。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里,CAD技术已经完全在模具生产企业所应用,超过80%的三维图形设计被得到应用,而中国的模具生产技术的这种应用也不满30%。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应用到模具设计中去,能够更好的防止外侧金属模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变形,较好的分析模具表面单位面积暴露于附加内力和分配来预测模具是否具有破损、起皱、回弹等缺陷。目前,中国可以采取一些模具生产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技术,其中大部分中小型生产企业都存有技术生产的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模具生产厂的影响。 二、模具设计的技术问题 (一)模具设计的外观 模具加工的产品可以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其中包括成型表面,包括处理模腔和模芯是最主要的生产部分。主体采用高精密加工的变换计算机编程技术来完成加工方法,模具操作员可以使用最先进的方法进行轮廓加工等方法来实现模具表面的精密加工。特别是在管芯的情况下不能保证二维多边形边刀片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损伤,操作人员必须给布置在专用的生产线此程序插入以完成该过程,以便准确精密加工符合标准,定位完全符合要求的引脚,同时保证了模具零件将不沿边出现许多毛刺表面的组装过程,实现精密模具标准加工,有利于模具表面光滑,减少钳工夹子有标记或无标记的目标。加工精密模具,模具表面基本上不需要生产过程中频繁反复的维修,一个修复仅仅是使用一些磨刀石磨光滑模具圆润的表面上突出的刺角,可尝试确保80%以上的配件模具通过检测。 (二)模具设计的质量 模具企业并不通过自动化的大批量生产,因而要保证模具的质量必须要依赖于模具制造完成后的模具检验员,这较大地影响了模具的生产效率,而车间工人的检测精度达不到真正检测的效果。因此,模具的质量问题必须要通过检测以实现模具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模具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其生产质量,而不是简单地仅仅凭借检查员的力量来完成模具质量的检测。只有在完成每个热流道模具生产过程的估值进行每日的质量检测,对生产好的模具进行模具表面的检测工作(如测量拉伸延伸圆角,模具表面的抛光,保证模具表面的光滑),以便能够有效地控制模具的生产质量积累了生产经验,所以对于模具的检查工作,必须要对模具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三、模具设计的方法策略 (一)模具设计的创新 传统的模具设计过程通常是制造商在收到模具设计的数学模型后,模具在开发设计过程中要进行设计出模具图形,在生产前要得到有关审计部门的批准后,要是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运营商还需要修正已生产完成的模具,对模具图形进行重新设计。这个生产过程十分的繁琐,大大地降低了模具生产工作的效率,模具生产必须按照设计好的图片,对模具的设计和结构设计重新优化系统。模具设计专门人员的操作得到了细分,每个工作人员在生产的特定时期内,必须要有利于模具专门生产人员的模具设计研发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实现提高整个模具设计企业短期的技术水平。模具设计师在一定的时间内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模具的设计上去,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点也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以提高模具行业模具生产的有效性。二)模具设计的改进在模具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必须确保模具自身的工作强度。模具生产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设计改进模具的形状和结构,有效地控制模孔的流量,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模具产品的强度,而且还要精确的计算模具的压力和强度。不同的模具生产工艺,计算模具挤压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模具设计适用于更广泛的、采用计算机系数的方法进行模具设计。在模具生产后,进行成品的交叉检查,也可根据模具的实际生产,对结构模具的形状进行有效

注塑模具安装、调试及取卸作业规范

模具安装、调试及取卸作业规范 1 目的 通过对模具的安装、调试及取卸作业进行规范,从而确保设备、人身安全,并稳定生产出合格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模具的安装、调试及取卸作业。 3 作业要求 序号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注意事项 1 将滑块下降至下死点 A. 将行程选开关切换至“寸动”位置。 B. 用“双手按钮”将滑块下降至下死点。 操作时注意观察曲轴的角度指示计,以确保滑块在过下死点1~2度位置停止。 2 查看冲床的装模高度 A. 查看模具的合模高度。B. 把冲床的装模高度调至高出模具的合模高度(如加垫铁,则加上垫铁高度)5~10mm。 如冲床的装模高度低于模具的合模高度或模具高度加垫铁厚度之和,则模具的安装调试时容易将模具损坏。 3 模具安装面的检查、修整及清理 A 要认真清理冲床滑块底面、工作台及模柄孔上的杂质和铁屑。B. 修整工作台及垫铁不平表面。C. 清理模具表面。D. 确认气垫装置。 A. 注意工作台表面是否凸凹不平,如不平用油石进行修整。 B. 确认模柄固定螺栓是否完好。C, 使用气垫时确认气垫顶杆是否变形,放置位置是否适宜,长度是否适宜,是否夹废料。 4 模具放置在冲床的工作台上A. 用适宜的搬运工具搬运模具。B, 滑块提升至上死点,放置模具。C. 确认模具的安装方向、结构、状态等。 搬运模具时将叉车的叉子放低后搬运模具。 5 模具的安装A. 模具安装在工台中心,并调整位置、方向。B. 确认垫铁位置。C, 按下电

机的“停止”按钮,当行程速度20SPM左右时,利用飞轮的惯性,慢慢下降滑块,将模柄装入滑块的模柄孔中。 A. 顺送模具送料方向的中心线与材料的中心线应保持一致。 B. 确认模具的落料孔位置,以防被垫铁堵住。并避免垫铁之间跨距过大,造成模具变形。 C. 注意利用“寸动”行程操作! 6 粗调闭合高度A. 完全松开模柄螺栓。B. 下降滑块,使之靠上上模表面。 A. 用手推一推,查模具是否移动。B 必须在下死点进行操作。C. 有刻印、防弹凸台、弯曲、拉深模具必须放件进行调试。 7 固定上模A. 首先确认模具固定装置。B, 对角固定模具2处或许处。C. 拧紧模柄固定螺栓。 A. 应注意确认模具固定螺栓、螺帽及压板有无损坏现象。 B. 对超过100kg的上模,须固定4处。 C. 先轻力拧紧模柄固定螺栓后将上模稍稍抬起再次重力以拧紧。 8 确认模具内部状态A. 清扫模具内部。B, 检查模具各部件。C. 导柱、导套及其他滑动部注油。 检查模具各部分有无损坏、磨损、安装错误等异常现象。 9 固定下模A. 在下死点固定下模。B. 固定好下模后,将滑块提升至上死点。 A. 先用手力拧上下模固定螺栓,将滑块运行2-3行程,如无颤动、异常声响等异常现象,则由轻到重,交互拧紧其;固定螺栓。 B. 模具的固定螺栓尽量安装在靠近模具侧。 C. 模具固定部位下面不能悬空。 D. 注意导向部位有无异常声响。 10 精调冲床闭合高度(DH值) A, 根据作业标准书规定的DH值或工件状态适当调整闭合高度。B, 放入纸片,查看模具的合模程度。 A. 冲裁模的合模深度以0.2-0.3为宜。 B. 调试折弯模、拉深模时注意观察工件表面的压痕、拉痕以及角度、深度、形状的变化。 C. 注意确认有无间隙不均、啃模等异常现象。 11 调整挺杆的限位螺钉滑块提升至上死点,调整限位螺钉使挺杆可靠接触。A. 注意固定好制动螺钉。B. 检查顶杆、顶料板、顶料销、顶出器是否变形卡住。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 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 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先复机构。 4、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利于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6、便于金属嵌件。 在设计侧向分型机构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尽量避免与定出机构发生干扰,否则在模具上应设置先复机构。 第五步: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以上内容全部确定之后,便根据所定内容设计模架。在设计模架时,尽可能地选用便准模架,确定出标准模架的形式、规格及A、B板厚度。标准件包括通用标准件及模具专用标准件两大类。通用标准件如紧固件等。模具专用标准件如定位圈、浇口套、推杆、推管、导柱、导套、模具专用弹簧、冷却及加热元件、二次分型机构及精密定位用标准组件等。 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模具时,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因为标准件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商品化,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对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买家尺寸确定之后,对模具有关零件要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刚性计算,以校核所选模架是否适当,尤其是对大型模具,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六步: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1000楔横轧机说明书

D46D46--100100××800高精度楔横轧机高精度楔横轧机 使用说明书 北京机电研究所

目录 一. 主要技术参数 (2) 二. 工作原理及用途 (3) 三. 机构与运动传动 (4) 1.楔横轧主机构成 (4) 2.传动系统 (5) 3.摩擦离合器 (6) 4.制动器 (15) 5.轧辊(模具)相位调节机构 (21) 6.导板架机构 (25) 7.齿隙补偿机构 (29) 8.中心距调节机构 (29) 9.压缩空气系统 (30) 10.润滑系统 (30) 11.水冷却系统 (31) 12.接近开关及调整 (31) 四. 起动与操作 (32) 五. 楔横轧模具的安装与更换 (32) 六. 机器的安装 (32) 七. 维护与保养 (33)

一. 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1. 轧辊中心距: 1000mm 2. 中心距调节量: ±30mm 3. 轧辊尺寸(直径×长度): 800×900mm 4. 模具尺寸 模具内径: 800mm 最大宽度: 900mm 5. 轧件 轧件最大尺寸(直径×长度): 100×800mm 坯料最大断面收缩率: 75% 轧制温度范围: 1000~1150℃ 6. 力能参数 正常轧制力: 60T 允许最大轧制力: 80T 正常轧制力矩: 16T·m 允许最大轧制力矩: 18T·m 7. 相位调节量: ±3° 8. 轧辊转速: 7r/min 9. 主电机功率: 132KW 10. 主电机转速: 990r/min 11. 中心距调节电机功率: 1.1KW 12. 中心距调节电机转速: 17.5r/min 13. 主机尺寸(长×宽×高): ---3900mm×2681mm×3235mm 14. 设备总重: 35T 15. 系统空气压力: 5-5.5bar

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及方法

模具设计方案简介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模具 英文名称: die;mould 定义: 用以限定生产对象的形状和尺寸的装置。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模具(二级学科) 模具muju (moju;mold; mould; die; tooling;matrix; pattern)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介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1]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模具之乡黄岩拥有模具企业2000余家,目前主要分为汽车模具,日用品模具,管件模具,工业模具等几大类 模具 简单分类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其中,随着高分子塑料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具等等。 大规模生产的非钣金钢件--冷镦、模锻、金属模等

模具 钣金出料--热轧、冷轧、热卷、冷卷 钣金加工--拉深、整型、折弯,冲孔,落料 有色金属--压铸,粉末冶金 塑料件--注塑、吹塑(塑料瓶),挤塑(管件) 模具其他分类: 合金模具、钣金模具、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铸造模具、挤出模具、压铸模具、汽车模具、滚丝模具 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最重要的因素是热强度和热稳定性,常用模具材料:工作温度成形材料模具材料<30℃锌合金Cr12、Cr12 MoV、GCr15、T8、T10 300~500℃铝合金、铜合金5CrMnMo、3Cr2W8、9CrSi、W18Cr4V、5CrNiMo、W6Mo5Cr4V2、M2 50 0~800℃铝合金、铜合金、钢钛GH130、GH33、GH37 800~1000℃钛合金、钢、不锈钢、镍合金K3、K5、K17、K19、G H99、IN100、ЖC-6NX88、MAR-M200、TRW-NASA、WA >1000℃镍合金铜基合金模具 塑料模具 一般模具类别 (1)两板模具 又称单一分型面模,是注塑模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以分型面为界面将整个模具分为两部分:动模和定模。一部分型腔在动模,另一部分型腔在定模。主流道在定模;分流道开设在分型面上,开模后,制品和流道留在动模,动模部分设有顶出系统。 (2)三板模或细水口模 有两个分型面将模具分成三部分,比两板增加了浇口板,适用于制品的四周不准有浇口痕迹的场合,这种模具分成采用点浇口,所以叫细水口模,这种模具结构相应复杂些。启动动力用山打螺丝或拉板。 按成型方法分类 (1)注射成型 是先把塑料加入到注射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融,在注射机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由于物理及化学作用而硬化定型成为注塑制品。注射成型由具有注射、保压(冷却)和塑件脱模过程所构成循环周期,,因而注射成型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熔料对模具的磨损小,能大批量地成型形状复杂、表面图案与标记清晰、尺寸精度高的塑件;但是对于壁厚变化大的塑件,难以避免成型缺陷。塑件各向异性也是质量问题之一,应采用一切可能措施,尽量减小。 (2)压缩成型 俗称压制成型,是最早成型塑件的方法之一。压缩成型是将塑料直接加入到具有一定温度的敞开的模具型腔内,然后闭合模具,在热与压力作用下塑料熔融变成流动状态。由于物理及化学作用,而使塑料硬化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常温保持不变的塑件。压缩成型主要是用于成型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模塑粉、脲醛与三聚氰胺甲醛模塑粉、玻璃纤维增强酚醛塑料、环氧树脂、DAP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等的模塑料,还可以成型加工不饱和聚酯料团(DMC)、片状模塑料(SMC)、预制整体模塑料(BMC)等。一般情况下,常常按压缩膜上、下模的配合结构,将压缩模分为溢料式、不溢料式、半溢料式三类。

模具调整规程

模具调整规程 模具调整时段:调整时机以更换模具到模具正式工作之前。目的:更好的规范模具调整,将其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模具调整所需资源:1,钳工两至三人,叉车驾驶员一人2,叉车一台,叉车大小具模具重量而定3,固定模具所需螺栓和压板,调整版垫片等4,紧固螺栓所需扳手和紧固工具等。 模具调整及安装方法:1,模具水平方向纵横轴线和液压机纵横轴线要保持一致,在工作台面的中间位置。2,一般上下模具合在一起轴线调整到一定程度,首先紧固下模,使下模牢固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台面,然后缓慢式液压机上工作台缓慢下降,直到和模具上表面充分接触,然后用螺栓压板、调整块、垫片压紧。3,上下模具安装后返复开空车几次直到导向柱配合正常为止。4,联接好模具上下腔导热油进出油管及侧芯连接油管使其严密。5,如是电加热接好电源。 卸模具时要求:1,当要更换另一模具时,首先把模具型腔清理干净,然后合模,拆开上模具螺栓压板,提升压力机上工作台面,拆除加热油管、侧芯或顶出油管。2,用专用接头封堵好模具进出油孔以免漏油或油管进入异物。3,然后拆开液压机下工作台面上的紧固螺栓、压板等,最后用叉车叉走放在指定位置。液压机操作规程: 1,开车前,液压机合模后,检查油箱油位,应在游标正常油位区间。 2,导轨面是否有润滑油 3,液压机在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运动部位 4,液压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应进行检修和调整模具,严紧用手抚摸运动部位。 5,检修,安装模具,一定要有保护措施,以防误操作伤人。 6,泵的启动顺序是启动——控制泵——主泵——保压泵。 7,把选择按钮打到手动位置,用手动回程按钮把压力机升到停止位置。 8,在模具工艺参数全部设定好时,把选择按钮打到自动位置。给模具上料后,由上料人回来按下半自动循环按钮,使液压机进入半自动循环。 9,当液压机发生泄漏或其它异常(如动作不可靠,噪声大,振动等)时,应停车报告,车间维修人员设法排除,压力机不得带问题工作。 10,工作完毕按主泵——控制泵——保压泵的顺序停泵,然后清理设备及周

模具设计过程图文教程

图文并茂的模具设计练习教程山东UG网模具设计练习教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第二步-快速断开 第三步-拔模角分析 第四步-预览分模线 第五步-创建内分模线 第六步-创建内分模面 第七步-创建外分模面 第八步-重新附属分模面 第九步-创建工件坐标系 第十步-保存文档 第二部分:模具设计 第一步-进入模具工程 第二步-进入分模环境 第三步-创建分模面零件 第四步-定义激活、创建激活。 第五步-加载模架 第六步-创建毛坯 第七步-切槽操作 第八步-产品零件装配 第九步-浇道设计 第十步-顶杆设计

第十一步-水道设计 第十二步-侧滑块和斜导柱设计 第十三步-行位揳紧块设计 第十四步-行位限位装置设计 本练习以客户实际零件lamp.elt为例讲解模具分模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选择分模设置图标, 分模设置向导即被打开。 选择文档:lamp.elt。 勾选创建新文件夹复选框。 勾选应用收缩命令改变工作模型复选框,收缩比例设置成1.008。 第二步-快速断开 选择分模向导条中的快速断开图标,并更改默认的断开参数垂直面-不包括为垂直面-增加到顶部,确认。 注意到经过第一步自动断开后还有一部分曲面未被分配,选择新方向选项,并点击方向箭头端部的实心点,定义方向为沿x轴反方向,确定。 重新附属曲面,选择下图所示的应该被分配到SPLIT-3部分的曲面,然后在特征树中选择SPLIT-3特征,点击鼠标右键,再选择弹出的及时菜单中的附加选项,这样就把所选择的曲面附属到SPLIT-3部分了。 结果如下: 重命名分模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