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方路基施工方案

挖方路基施工方案
挖方路基施工方案

挖方路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宜昌市小溪塔至鸦鹊岭公路改建工程二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

2、《宜昌市小溪塔至鸦鹊岭公路改建工程二合同段施工投标文件》

3、《宜昌市小溪塔至鸦鹊岭公路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线起点位于宏彦加油站西约50米,起点里程桩号K8+400,其后线路沿原小鸦二级公路于稻花香玉米浆厂门口至本合同段终点,终点里程桩号

K15+800,全长7.4km。

三、施工准备

1.人员到位情况:为完成本工程配置的现场施工负责人温华山,现场技术负责人刘明忠,质检员陶德勋,安全员郭红均已到位,具备开工条件。

2.机械设备进场情况: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已全部落实到位。

3.试验检测仪器进场,且通过标定。

4、熟悉图纸、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和线路控制桩点,此工作已完成。

5、选定弃土场,弃土位置定在K11+200路线右侧,该弃土场占地25.1亩,平均弃土高度6.50m,弃土方量约10.88万m3 ,施工期间需在弃土场作好支挡防护和绿化,开挖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等,避免弃土滑坡和水土流失给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6、施工便道:目前已有的小鸦二级公路贯通全线,为路基填挖纵向运输提供保证。

四、工期安排

1、路基施工计划 2011年3月1日开工,计划2011年9月20日完工,详细安排每天、每月、每季度生产计划,严格按总体工程进度施工,确保按计划完成。

2、加快每层填筑的施工周期,缩短检验周期,配备专门检验人员,成型后立即进行自检、抽检。

3、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备足机械设备易损部件,修理班及时修理排除故障在施工间隙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4、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安排。

5、多设施工作业点:

在K8+400~K9+723挖方段设一作业点。

在K9+743~K11+000挖方段设一作业点。

在K11+000~K12+165挖方段两端各设一作业点。

在K12+201~K13+500挖方段设一作业点。

在K13+500~K14+833挖方段设一作业点。

在K14+857~K15+800挖方段两端各设一作业点。

6、各作业点同时施工。

五、路基挖方施工工艺

(一)清表

1、路基开工前首先对图纸所示的各类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发现与图纸不符,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核查。

2、将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和原地面顶部20CM 范围内草皮和表土进行砍伐和清除运走,符合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3、所有清除的杂物均放在路基用地范围以外不防碍施工的设计指定位置作备用或废弃,以堆放稳定、不干扰交通和污染环境、整齐美观为原则。

4、清理完毕后,将遗留下的坑穴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填平夯实,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测量放样

清表完成后,按照复测的原地面标高,根据设计图纸上横断面的桩号间距进行放样,定出中桩、边桩、碎落台及路堑顶的开挖位置。

(三)路基土方开挖

1、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得乱挖或超挖。开挖时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根据开挖地段的路基中线,标高和横断面,精确定出开挖边线,并提前作出截、排水设施,土石方工程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3、一般挖方路基边坡落台宽度为1m,第一级边坡高6~8m,第二级及以上每级边坡高8~10m,每级间设1.0m宽平台(第一级为抗滑挡墙时为2.0m),特殊高边坡设计可不受此限。

边坡坡度根据岩性、结构、产状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原则实施:

1)第一级(紧接碎落台的)边坡采用1:0.3~1:0.75,视需要设支挡、加固工程,缩小山体开挖范围,少占土地,少毁林木。

2)边坡总高度不大于20m时,第二级以上(含二级)边坡的坡率按下表范围选用。

路堑边坡坡率

3)当土质(或软质岩)挖方边坡高于20m、石质挖方边坡高于30m,以及边坡虽不高但夹有软弱岩层的顺倾山坡等不良地质地段,根据地勘成果和原位测试

资料,以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根据其结果确定是否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4、路基开挖逐层施工,土方开挖以挖掘机配自卸式汽车进行挖运。开挖弃方在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置.

5、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住房及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6、挖方标高应按照设计标高开挖避免超挖,挖好的土石方路堑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以JTJ051-93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进行检验,其压实度均不应小于96%,若不符合则进行翻松碾压,使压实度达到要求。若挖方路床以下土质不良时,将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换填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压实。

7、按照设计变更说明的要求,挖方路段的96区80cm范围内,下部60cm

换填炮渣石,上部20cm采取换填碎石土的方式处理。换填碎石土的技术指标:以楞角形为主的碎石粒径大于20mm的质量大于总质量的50%,且最大粒径≤100mm。

8、为保证路堑的稳定性,施工中应本着“防滑先防水”的原则,做好“三边”工作,同时做好裂缝处理。

1)边开挖边排水措施:每层表面应预留一定的纵坡和横坡,并开挖临时排水沟,将水引排出路外,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下渗;加强层及其底部的改良层施工完毕后,及时安排边沟施工。

2)边开挖边防护措施:如果要完全做到边开挖边防护,会引起两者相互干扰,影响施工进度,我们采用“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措施保证边坡做到及时封闭。具体做法是:在施工时采用路堑边坡不一次开挖到位,暂留30cm厚度的措施减少雨水的冲刷和下渗;路堑逐级开挖到坡中碎落台标高时,用挖掘机配合人工突击刷坡清方,开始做边坡防护,对已完工的坡面及时支挡和封闭,在每一级上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后,如果具备植物成活条件,应尽快安排生物防护施工,避免边坡长期裸露、暴雨和暴晒,保护边坡免遭破坏;

3)裂缝处理措施:对于路堑边坡上出现的不会影响土体下滑的裂缝,必须及时进行灌浆处理,对于可能因其土体下滑的裂缝,应提出处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四)、路基石方开挖

1、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开挖的石方须破碎作为路基填方材料。

2、石方路堑严禁过量爆破,并应在事前14d作出计划和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采用大爆破施工。当确需进行大爆破时,应严格按图纸要求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第6.3.14条规定编制技术设计文件,并于爆破施工前28d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大爆破施工后的石方坡面,应凿成平整度不大于200mm的表面。

3、爆破器材的存放地点、数量、警卫、收发、安全措施及必要的工艺图纸编制报告,应在爆破器材进入工地前28d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将运入路线和时间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并取得通行证后方可将爆破器材运入工地保管。

4、应确定爆破的危险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人、蓄、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受到危害和损失。在危险区的边界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在危险区的入口或附近道路应设置标志,并派人看守,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5、由于爆破引起的松动岩石,必须清除,由于爆破造成的坡面凹凸不平,深度或突起高度超过300mm且面积超过1m2时该区域应采用C15级以上混凝土填平并与原岩面结合牢固。

6、石方路堑的路床顶面标高,应符合图纸要求,高出部分应铺以人工凿平,超挖部分应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并碾压密实稳固。

7、爆破方法:

1)首先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调查得来的地形、地质资料,做好爆破设计,经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批后,按照爆破设计实施爆破。

2)用潜孔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导爆管起爆2#岩石硝胺炸药,考虑周围环境影响和施工对石块强度要求,孔网参数及单位耗药量按深孔微差松动爆破计

算,靠近边坡一定范围内设计部分不装药炮孔,以减小爆破时对边坡的扰动。临近建筑物的爆区在爆体表面和一些建筑物表面作必要的遮挡及覆盖防护。

3)钻孔前认真对准炮孔布置点位,调整钻杆与地面的夹角,最大限度地减小开口偏差及钻孔偏差。

4)装药前,要先检查每个炮孔的深度,调整单孔炸药量,注意起爆炸药的安放位置。

5)装药后,要严格检查堵塞长度,根据检查结果,适当增减用药量。堵塞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堵塞材料,堵塞捣固不能用力过猛,严防雷管脚线被破坏。

6)敷设爆破网时,要特别注意雷管的方向,尤其是雷管与导爆索连接时不能反接。

7)根据爆破破碎效果的需求,合理调整爆破参数。

8)个别大块孤石处理:根据工程要求,爆后的岩块均作为路堤填料,因此,爆破后的个别大块岩石必须第二次解小,采用孤石爆破。

9)爆破警戒区的确定:按《爆破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露天爆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00米,并按计算的个别飞石安全距离布置警戒线。

10)爆破破碎石渣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或装载机,装入大型自卸汽车运至填方地段。

8、沿线距离居民楼房较近,且居民不准爆破开挖的路段,计划采用啄木鸟开挖,结算时该部分工程量的单价作相应调整。

(五)、质量控制要点:

1、正确标出边桩线,施工中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及时纠正偏差。

2、坡面平顺光滑,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土质边坡预留的30cm保护层由人工从上至下顺坡修整。

3、开挖时,经常注意山坡的稳定情况。每天开工、收工前均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发现有裂缝开口坍方迹象或危石、危土立即处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要暂停施工。

(六)、雨期路堑开挖的要求

1、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2、开挖时分层进行,每挖一层必须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得一次性挖到设计标高,需预留30cm厚,待雨期过后修整到设计坡度,利用挖方填筑路基的部分,必须随挖随填。

3、路堑挖到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停止开挖,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各种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严格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加强自检→抽检的质量检测措施。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监控系统。

1、组织保证:成立质量监控小组

2、技术保证: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试验段的技术指导工作,工程部和试验室具体操作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做好施工前周密的工作,如工程原材料检测,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施工方法、检测方法的研究,工程施工具体人员的管理等。

3、把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图纸的理解,渗透于施工的各道工序之间,加强对每道工序的检测。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做到每道工序有标准,有验收,有结论,确保试验段路基填筑一次成功。

七、环保具体实施措施

(一)、施工前做好下列工作:

1、对施工工人进行保护动植物的教育和培训,明确保护责任;

2、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避免对树木和其他植被的破坏;

3、施工弃土方不得随意堆放、抛弃,所有的弃方均应运至设计好的弃土场堆放;

4、筑路或挖方地形时,将对挖方地形的坡面进行护坡处理,或植草绿化;

5、在暴雨来临前不能实施永久性防护措施处,将在动土点或其它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点应采取相关的措施加以防护;

6、对施工临时占地,应将原有表层熟土(约15-30cm)收集起来统一堆置,并播散草籽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待施工完毕将这些熟土恢复和整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