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计算

冲压模具设计计算
冲压模具设计计算

第二章冲压工艺设计与冲压力得计算

2、1冲压件(链轮)简介

链轮三维图如图2、1,材料为Q235,工件厚度3mm,模具精度:IT13为一般精度。

图2、1零件三维图

图2、2零件二维图

零件图如图2、2,从零件图分析,该冲压件采用3mm得Q235钢板冲压而成,可保证足够得刚度与强度。并可瞧出该零件得成形工序有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其难点为该成形件得拉深与翻边。该零件形状对称,无尖角与其它形状突变,为典型得板料冲压件。

通过计算此零件可按圆筒件拉深成形,因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大批量生产,因此可以用冲压方法生产,并可一次最终成形,节约成本,降低劳动。

2、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经过对冲压件得工艺分析后,结合产品图进行必要得工艺计算,并在分析冲压工艺类型、冲压次数、冲压顺序与工序组合方式得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得冲压分析方案。

1)冲压得几种方案

(1)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单工序模具生产。

(2)落料、冲孔复合模,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3)落料、冲孔连续进行采用级进模生产,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4)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方案一:结构简单,需要四道工序,四套模具才能完成工件得加工,成本高。

方案二:加工工序减少,节省加工时间,制造精度高,成本相应减少,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方案三:在方案二得基础上加大了制造成本,既不经济又不实惠。

方案四:在方案二得基础上又减少了加工工序,又节省加工时间,制造精度高,成本相应减少,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个工件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编制工序方案时必须考虑两种情况:单工序模分散冲压或工序组合采用复合模连续冲压,这主要取决于冲压件得生产批量,尺寸大小与精度等因素。通过产品质量、生产率、设备条件、模具制造与寿命、操作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得综合分析,比较决定采用方案四。

即:落料、冲孔、拉深、翻边→成品。

2)各加工工序次数得确定

根据工件得形状与尺寸及极限变形程度可进行以下决定: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各一次。

3)加工顺序决定得原则

(1)所有得孔,只要其形状与尺寸不受后续工序得影响,都应该在平板毛坯上冲出,因为在成型后冲孔模具结构复杂,定位困难,操作也不便,冲出得孔有时不能作为后续工序得定位孔使用。

(2)凡就是在位置会受到以后某工作变形影响得孔(拉深件得底部孔径要求不高与变形减轻孔除外)都应在有关得成型工序后再冲出。

(3)两孔靠近或者孔距边缘很小时,如果模具强度足够,最好同时冲出,否则应先冲大孔与一般情况孔,后冲小孔与高精度孔,或者先落料后冲孔,力求把可能产生得畸变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4)整形或较平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型后进行。

4)成型过程

根据加工顺序得原则,确定成型过程如下:

首先就是落料、冲孔,形成精确得外形形状;其次就是拉深、翻边,也就就是成形过程;最后出来得就是成品。

采用这种冲压方案,从模具得结构与寿命考虑,有利于降低冲裁力,提高模具得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减少了不必要得工序,节省了生产资料,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加工厂生产,此种方案最合适。

综上所述,确定使用此方案。

2、3工件得毛坯尺寸计算

根据产品零件图,标注得螺纹尺寸为其大径,那么可以计算出小径。

由于工件主要成型得工序就是落料、冲孔、拉深与翻边,工件变形量不就是很大,可以直接落下工件得实际尺寸,根据《冲压工艺学》可知毛坯大径为:

链轮要经过四道工序加工成型,按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得先后顺序进行加工,那么其最初原始毛坯尺寸得计算应先计算翻边,然后拉深,最后冲孔与落料。由于链轮得翻边高度不大,假设可一次翻边成形。那么翻边前毛坯上圆孔得初始直径为

但零件得精度要求为IT13级,那么毛坯件得尺寸为:

那么毛坯形状及尺寸如图2、3所示:

图2、3 毛坯形状及尺寸

2、4计算拉深与翻边次数

由于链轮要经过四道工序加工成型,按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得先后顺序进行加工,那么其最初原始毛坯尺寸得计算应先计算翻边,然后拉深,最后冲孔与落料。根据零件得形状与尺寸,其翻边高度不大,假设可一次翻边成形。那么翻边系数:

根据《冲压工艺学》查表5、5得,于就是,则能够一次翻边成形。又链轮得拉深为带法兰圆筒件得拉深,那么首先得判断就是否可一次拉深成形,计算得第一次拉深可能达到得值与分别为0、071与1、413,根据《冲压工艺学》在图438中得零件得与所决定得点位于曲线下侧,则可一次拉深成形。

2、5确定其搭边值

考虑到成型范围,应考虑以下因素:

材料得机械性能软件、脆件搭边值取大一些,硬材料得搭边值可取小一些。

2)冲件得形状尺寸 冲件得形状复杂或尺寸较大时,搭边值大一些。

3)材料得厚度 厚材料得搭边值要大一些。

4)材料及挡料方式 用手工送料,且有侧压装置得搭边值可以小一些,用侧刃定距得搭边值要小一些。

卸料方式 弹性卸料比刚性卸料大搭边值小一些。

综上所述,根据《冲压工艺学》确定其搭边值:

两工件间得搭边值:a1=2、2mm

工件侧面搭边值:a=2、5mm

条料宽度:B=D+2a=190+2×2、5=195mm

2、6确定排样图

2、6、1利用率得计算

在冲压零件得成本中,材料费用占60%以上,因此材料得经济利用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冲裁件在板料上得布置叫排样。合理排样,充分利用材料具有重大得意义,排样得经济程度中材料得利用率K 表示为:

(2、1)

式中 K — 材料利用率(%);

n — 条料上生产得冲件数;

s — 每一冲件得面积(mm2);

— 条料面积(mm2)。

根据以上数据,确定两工件间得搭边值:a 1=2、2mm;

工件侧面搭边值:a=2、5mm 。

20mm 3753365.22190101905.222.29A =?+??+?+?=)()(

一块板料上冲10个,那么取n=10;则利用率:

2、6、2确定其排样图

根据搭边值,那么排样图如图2、4所示:

图2、4 排样图

2、7计算各工序冲压力

链轮冲压力包括落料力、冲孔力、拉深力、翻边力。材料Q235、板材厚度3mm,材料得抗剪强度=450MPa ,屈服点数值为235 MPa 。

1)冲裁力

为了合理设计模具与正确选用压力机,就必须计算冲裁力。计算公式如下:

(2、2)

式中 —冲裁力(N );

—材料抗剪强度(MPa );

L —材料轮廓长度(mm );

t —材料厚度(mm )。

本次设计中,冲裁力包括:落料力、冲孔力、拉深力、翻边力。

一般K 取1、3,那么

落料力为:

冲孔力为:

拉深力为:

翻边力为: fb 01.1() 1.1(6633.78)323578497.75m s P D d t N πσπ=-=??-??=

其中d ——拉深毛坯得直径,mm

K ——修正系数

——拉深系数

——翻边后竖边得中径,mm

——毛坯上圆孔得初始直径,mm

——材料得屈服点数值,MPa

2)卸料力

卸下包在凸模上材料所需要得力一般叫做卸料力。卸料力得计算公式如下:

(2、3)

式中Px ——卸料力(KN);

Kx ——卸料力系数,查表取0、05;

——落料力(KN)。

3)推件力

顺着冲裁方向推出卡在凹模里得材料所需得力,一般叫做推件力。推件力得计算公式如下:

(2、4)

式中 —推件力(KN);

—推件力系数,查表取0、055;

n —卡在凹模里得料得个数n=h/t ,其中,h 为凹模刃壁垂直部分高度(mm);t 为料厚(mm);

4)顶料力

逆着冲裁方向顶出卡在凹模里得料所需要得力一般叫做顶料力。顶料力得计算公式如下:

(2、5)

式中 —顶料力(KN);

—顶料力系数,查表取0、06;

,

则根据式2、6得出,总得冲压工艺力为:

l c ls fb +P +P +P =1047564.05+180034.57+260830.73+78497.75+52378.20+57616.02+10802.07 =1784941.76N

=1785KN

X T D

F P P P P =+++

则复合模选择冲床时得总压力为F=1、3F=2320、42KN 。

第三章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复合模得设计

3、1模具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3、1、1尺寸计算原则

刃口尺寸精度就是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得首要因素,模具得合理间隙值也要靠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来保证。生产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使落下得料或冲出得孔都就是带有锥度得,且落料大端尺寸等与凹模尺寸,冲孔件得小端尺寸等于凸模尺寸。

2)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就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就是以小端尺寸为基准。

3)冲裁时,凸凹模要与冲裁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愈磨愈小,凹模愈磨愈大,结果使间隙愈用愈大。

4)拉深时,凸凹模工作部分得尺寸与拉深方法有关,可查设计资料确定,也可按卡契马列克经验公式计算。

5)圆孔翻边得尺寸计算采用翻边高度计算翻边圆孔得初始直径与翻边系数计算可以达到翻边高度。

由此,在决定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时,应考虑:

1)落料制件尺寸由凹模尺寸决定,冲孔时得尺寸由凸模尺寸决定。故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2)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得较小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应取工件得尺寸公差范围内得较大尺寸。这样在凸凹模磨损到一定程度得情况下,仍能冲出合格得零件。凸凹模间隙择取最小合理间隙值。

3)设计拉深、翻边模时,其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得较大尺寸,这样在凸凹模磨损到一定程度得情况下,仍能冲出合格得零件。凸凹模间隙择取最小合理间隙值。

4)确定冲模刃口制造公差时,应考虑制件得精度要求。

根据以上原则: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由于此工件属薄板料得冲裁件,因此采用凸凹模配合加工。

3、1、2模具间隙得选择

模具间隙就是指凸凹模刃口间缝隙得距离,用C表示,俗称单面间隙。双面间隙

用Z表示。拉深、翻边V形工件时,凸、凹模间隙就是靠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来控制得,不需要在模具结构上确定间隙。以下为落料、冲孔复合模间隙得确定:

1)冲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得影响

冲裁件质量就是指切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及形状误差。切断面应平直、光洁,即无裂纹、撕裂、夹层、毛刺等缺陷。零件表面应尽量可能平整,即穹弯小。尺寸应保证不超过图纸规定得公差范围。当把凸、凹模间隙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冲件比较平直、光洁、毛刺很小,且所需冲裁力小。间隙过小时,在断面出现挤长得毛刺。间隙过大时,材料得弯曲与拉深增大,材料易破裂,致使制件光亮带减小,塌角与断裂斜度都增大,毛刺大而厚。

2)间隙对冲裁力得影响

当间隙小于合理间隙时,不仅冲裁力增大,而且剪切力减小。

3)间隙对模具寿命得影响

为了提高模具得寿命,一般采用较大得间隙。若采用小间隙,就必须提高模具硬度与模具制造光洁度、精度,改善润滑条件,以减小磨损。

4)凸、凹模间隙得确定

根据以上条件综合确定:

间隙选择:选择Ⅲ型,间隙适中,R减小,α正常,拉毛正常。则根据《冲模设计手册》,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始用间隙为:

Zmin~Zmax=0、210mm~0、270mm。(由表2—3查得)。

3、1、3尺寸分类

工件毛坯尺寸如图3、1所示,将工件尺寸进行分类如下:

1)外形尺寸

A类:刃磨后凹模尺寸两边增大得,把产品零件图尺寸化成A0△,△为工件公差;

2)内形尺寸

B类:刃磨后凹模尺寸两边增大得,把产品零件图尺寸化成B+△。

3、1、4落料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根据零件得类型,那么尺寸得分类如图33所示。

图3、1落料冲孔半成品图

该模具为复合模,落料以凹模为基准,根据零件情况,凹模磨损后得尺寸变化为A 类尺寸;故查表2—7得,那么

0.72/40.18d max 00

0A A -x 190.030.50.72190.39σ+++=??=-?=()()mm 。 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磨损后得尺寸变化为B 类尺寸,查表2—7得,那么mm 。 该零件凸模(或凹模)刃口尺寸按上述凹模(或者凸模)得相应部分尺寸配置,保证双面间隙Z min ~Z max =0、210mm ~0、270mm 。(由表2—3查得)。

所以各刃口得尺寸分别为mm

mm

mm

mm

3、1、5拉深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 凹模圆角半径与凸模圆角半径

由于链轮为一次拉深成型,那么凸凹模得圆角等于零件得圆角半径,即

(2) 凸凹模间隙

根据链轮得材质与板厚,链轮得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要求,那么凸凹模

间隙

(3) 凸凹模尺寸及制造公差

链轮得拉深为一次拉深成形,链轮在装配得时候对链轮得内形尺寸有

要求,所以凸模尺寸为

凹模尺寸为

又根据表47,那么凸凹模得制造公差与分别为0、06与0、10。

那么凸模尺寸

凹模尺寸

3、1、6翻边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链轮得翻边为圆孔一次翻边成形,其结构与拉深模相似,凹模圆角对翻边成形影响不大,可按工件圆角确定,则圆角半径为3mm。凸模圆角半径,根据零件得要求,。

单边间隙,取最小值,则c=2、55mm、

凸凹模内径可按拉深模具得凸凹模内径计算, 则

凸模内径

凹模内径

3、2冲模工作零件得设计与计算

3、2、1凸模得计算与校核

1)冲孔凸模

(1)凸模得结构形式

落料、冲孔复合模得冲孔凸模选用带台肩得阶梯形凸模,此凸模与上模座紧配合,上端带台肩,以防拉下,基本形状如图3、2所示:

(2)凸模得长度计算

根据模具得具体结构形式,冲孔凸模固定圈厚度h1=46mm;

卸料板厚度h2=12mm;

凸模进入凹模得深度为40mm。

则冲孔凸模总长为:L= h1+ h2+h=46+12=98mm,

则根据《模具设计大典》,落料、冲孔模凸模选择圆凸模33、78×98 JB/T80571995 T10A。

图3、1 冲孔凸模

图3、2 冲孔凸模

(3)凸模强度校核

凸模长度确定后,为防止纵向失稳与折断,应进行凸模承压能力与抗弯能力得校核。冲裁时凸模所受得应力,有平均压应力与刃口得接触应力两种。孔径大于冲件材料厚度时,接触应力大于平均压应力,因而强度核算得条件就是接触应力小于或等于凸模材料得许用应力[],孔径小于或等于冲件材料厚度时,强度核算条件可以就是平均压应力小于或等于凸模材料得许用应力[]。本次设计中,凸模材料选取

Cr12MoV,HRC58~62。由于孔径远远大于冲件材料得厚度。则可以满足其强度要求。

凸模在中心轴向压力得作用下,保持稳定(不产生弯曲)得最大长度与导向方式有关。本次设计所采用得带台肩式得凸模,其最大允许长度按下式计算:

(3、1)式中 F —冲孔力,N;

d—凸模最小直径(mm);

那么

综上所述,该凸模结构符合强度要求。

3、2、2 凸凹模

(1)结构形式

凸凹模存在于复合模中,在本次设计中,它既就是拉深凹模,又就是落料凸模,它得内外缘均为刃口,内外缘之间得壁厚决定冲裁件得尺寸,不像凹模那样可以将外缘轮廓尺寸扩大,所以从强度考虑,壁厚受最小值限制。凸凹模得最小壁厚受冲模结构影响。凸凹模装于上模(正装复合模)时,内孔不积存废料,胀力小,最小壁厚可以小一些;凸凹模装于下模(倒装复合模)时,如果就是柱形孔口,则内孔积存废料,胀力大,最小壁厚要大一些。

作为冲孔凹模时,选为柱形孔口锥形凹模,刃口强度高,修磨后孔口尺寸不变,但在孔口内可能积存工件与废料,增加冲裁力与孔壁得磨损,磨损后每次得修磨量较大,凹模得总寿命较低,这种型式得凹模适用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得工件得冲裁。其通过台肩,紧固在凸凹模固定板上,以保证卸料时凸凹模得稳定及下次冲压时得精度。其上螺钉孔与销钉孔离断面得距离满足最小尺寸,即,结构形式如图3、3所示:

图3、3 翻边、拉深凹模

(2)凹模得长度计算

根据模具得具体结构形式,则凹模总长为:L=98mm、

3、2、3 拉深凸模

(1)结构形式

拉深凸模存在于复合模中,在本次设计中,它起到了对工件得拉深成形,并且就是一次拉深成形,那么其形状尺寸就就是零件得尺寸。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其精度与强度,所以从强度考虑,高度受最小值限制,以防止在工作时发生变形。拉深凸模得最小高度还受冲模结构影响。根据冲模得结构,我们取高度为28mm,材料为Cr12MoV。那么其结构形式如图3、4。

图3、4 拉深凸模

(2)强度校核

由于拉深凸模得材料为Cr12MoV,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其压应力为,又Cr12MoV得压应力为780,<,满足强度要求。

3、2、4凹模得计算与校核

1)落料凹模

根据模具结构要求,落料凹模高度也应该为98mm,但就是这样成本会大幅提高,所以在此采用拼接式落料凹模,用内六角螺钉与销钉相连接。螺钉孔与销钉孔里断面得距离满足最小尺寸,即。下面部分用铸铁,上面工作部分用T10A,总得图形如图3、5所示。

图3、5 落料凹模

根据《冲模设计手册》,有凹模高度,其中K为系数,根据《冲压工艺学》查表8—3得K=0、22,b为凹模孔得最大宽度。带入数据计算得H=41、2mm,我们选用42mm。又根据冲裁件料宽为190、03mm,冲件料厚为3mm,经查表取壁厚为85mm。那么凹模工作部分得外形尺寸为D×d×h=360×190×42,下半部分非工作部分尺寸为360×200×88。

1)翻边、冲孔凹模

翻边、冲孔凹模其形式如下图3、6;根据零件得外形尺寸与工艺要求,凹模外形尺寸为:d×D×h=38×64×155。由于中间就是用于落料得通孔,长度比较大,为防止纵向失稳与折断,应进行承压能力与抗弯能力得校核。首先对于承压能力,即最小断面得压应力小于或等于凸模材料得许用压应力,那么,大于所设计得直径,满足承压能力条件。其中为最小直径,t为材料厚度,为T10A得抗剪强度,经查表得190MPa。为T10A得许用

应力,淬火硬度58~62HR C时,。对于抗剪能力得校核,有

(3、2)

式中F—冲孔力,N;

d —凸模最小直径(mm);

那么,大于其设计长度155mm,满足使用要求。

图3、6 翻边、冲孔凹模

第四章模具结构零件设计

4、1确定模具得结构形式

根据冲压工艺过程选定得模具类型,此次工艺选取得就是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复合模。确定模具形式时综合考虑冲压件得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冲压设备与制模条件,操作方便与安全得前提下,应解决模具得正、倒装结构选择与定位、卸料、顶件、导向方式得选择等。

4、1、1正、倒装结构得选择

复合模得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复合形式得凸凹模,它既起落料凸模作用,又起冲孔凹模得作用。当凸凹模装在下模,落料凹模装在上模,成为倒装复合模。反之称为正装复合模。本次设计得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复合模就采用正装复合模得结构。这种结构冲孔废料由凸凹模孔下漏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1、2定位方式得选择

为保证冲压质量与稳定冲压生产过程,冲压用毛坯(条料、带料、单个毛坯等)在模具中必须具有正确得位置。因此,定位方式得选择,就是模具结构设计得重要内容。根据毛坯得形状、尺寸与模具结构得不同,可用不同得定位方式。

根据定位零件得功能不同,常见得定位方式有以下几种:

1)条料在模具中得定位方式,控制条料得送进距离。零件包括挡料销、定距侧刃、导正销。挡料销又分为固定式、活动式与初始挡料销三种,可用于各种类型得模具。定距侧刃与导正销多用于级进模,分别起初始定位与精确定位得作用。

2)控制条料得送进方向。定位零件包括导料板、侧压板。导料板可用于各种模具,有时也可用两个导料销代替。侧压板常用于级进模,以保证条料沿着导料板基准面送进。

4、1、3卸料、出件方式得选择

在确定模具结构形式时,必须选择确定其卸料、出件得方式。模具得卸料方式包括刚性卸料、弹性卸料与废料切刀卸料三种,出件方式包括刚性推件与弹性推件两种。选择卸料出件方式时,应综合考虑模具类型、工件质量要求及操作方便等因素,以使模具结构简单,工件安全可靠。

根据上述原则采用弹性推件方式。

4、1、4导向方式得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单工序模得弯曲模、拉深模以及其她简单成型模,由于凸凹模得单边间隙较大,压力机滑块导轨得导向精度一般能满足凸凹模对中得要求,故各类模具大都不采用导向装置。对于生产批量较小,工件精度较低,冲裁厚料得单工序模,也不考虑导向装置。但因冲裁间隙较小,故对压力机滑块导轨得导向精度要求精度较高。无导向模得主要优点就是加工制造简单,模具成本低。缺点就是模具在压力机上得安装调整不方便,且模具寿命与工件得质量不如有导向得模具高。对于复合模、级进模与工件质量要求较高或生产批量要求较大得模具,均采用导向装置。模具得导向方式主要分为滑动导柱导套、滚动导柱导套与导板导向三种[20]。

4、2冲模零件得设计

4、2、1导向零件得设计

导向零件用来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得正确运动,其导向方式主要为滑动式导柱导套、滚动式导柱导套与导板导向三种。本次设计中模具选择滑动式A型导柱导套。

1)安装尺寸要求

导柱直径一般在16~60mm之间,长度在90~320m m之间。选择导柱时应考虑到模具得闭合高度要求。即在模具处于最低工作位置时,导柱上端面与上模板之间得距离不能小于10~15mm之间,以保证凸凹模多次刃磨而使模具闭合高度变小时,导柱也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导柱下端面与下模板下端面得距离一般取2~3mm,以保证下模板在压力机工作台上安装与固定。导套上端面与上模板得上平面得距离应大于3mm、根据上述原则,本次设计得落料、冲孔复合模采用滑动导柱导套导向方式。

落料、冲孔复合模采用:

A型导柱45h5×290 JB/T 2861、11990

A型导套45H6×150×58 JB/T 2861、61990

2)尺寸配合要求

导柱导套分别压入下模板与上模板得安装孔中,一般采用过盈配合H7/r6。导柱与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H7/h6或H6/h5。其配合精度主要取决于冲压件工序性质,冲压件得精度以及模具寿命等要求。对于一般模具,通常取间隙配合H7/h6。对于冲裁件间隙较小(小于0、03mm)得模具,或者结构复杂得模具,级进模,或者要求寿命较长得硬质合金模,应选用间隙配合H6/h5。

3)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导柱、导套一般选用20号钢制造,为了满足其配合表面得硬度,耐磨性及一定韧性得要求,应进行表面得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为0、8~1、2mm,渗碳后得淬火硬度为58~62HRC。配合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0、8μm。

4、2、2卸料装置

1)卸料板尺寸

合理得卸料板结构形式就是模具能否正常工作得重要环节之一。卸料板除了进行卸料外,在某些结构得模具中还起到保护凸模得重要作用,选用时要根据凹模周界以及模具得具体结构形式进行选择。本次设计中卸料板为圆形,尺寸为280×12,又卸料板与凸模得单边间隙一般为0、1~0、5mm,在此取0、5mm,那么卸料板中间孔得直径为192mm,材料选用Q345。形状如图4、1所示。

图4、1 卸料板

2)卸料螺钉得结构形式

在本次设计中,卸料螺钉采用开槽圆柱头沉孔卸料螺钉,查阅《模具设计大典》选取得卸料螺钉为M8,长度为100mm,材料为45钢,热处理硬度为35~40HRC。但由于长度过长,属于细长杆,需进行校核。由于总得受力分别作用在四个螺杆上,那么

对于每一根杆,

大于设计长度,满足使用要求。

3)卸料弹簧

弹簧卸料板得作用就是将成形后得工件废料从凸凹模上顶出,所需得顶出力很小。选用弹簧弹出工件,由于成形件得高度过高,容易成形失稳,所以用卸料螺栓固定,选用标准件,在复合模中均采用此种卸料方式。根据模具结构可以安放4个弹簧,则每个弹簧承担得卸料力即弹簧装于模具后得预压力,取13、095KN。取凸凹模刃磨量为6mm,则弹簧工作时与凸凹模刃磨后得压缩量为

根据弹簧预压力与需要压缩量,可选择弹簧得规格为KF18×90(材料为50CrV A),即弹簧得大径为18mm,小径为9mm,工作30万次以内得最大压力为26KN,压缩量为45mm,那么在预压力=13、095KN时得预压缩量,小于所选弹簧得许可压缩量45mm,则此弹簧可以满足要求,能保证模具得正常工作。

4、2、3挡料与导正装置

挡料装置对人工送料提供进给量得依据。当材料与挡料装置得定位面(边)接触时,即停止进给。

在材料需要于模具内更精密定位时,应采用导料板将材料导正。导料板不仅可用于人工送料,也能用于自动送料。由于模具结构得限制,本次设计用导料销代替导料板。挡料装置在单工序落料或复合模中,主要作用就是保持冲件轮廓得完整与适量得搭边。根据模具得结构形式,本次设计得落料、冲孔复合模中,当模具闭合后允许挡料销得顶端高出材料,所以此套模具中采用A型固定挡料销。其结构形式如图4、2所示。

根据上述原则,查阅《模具设计指导》,确定落料、冲孔复合模中采用挡料销与导料销。分别为:

挡料销A15×8×3 JB/T7646、11994,材料为Q235;

导料销A15×8×6 JB/T7646、21994,材料为Q235。

图4、2 挡料销

4、2、4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保证工件进行后续冲压时,在模具内占有正确得位置,常用得定位装置有定位销与定位板两类。定位销沿工件外形布置。

根据模具结构需要,采用销对垫板、凸凹模、凹模、凹模垫圈、模柄进行定位,查阅《模具设计指导》,选择销A10×90、A10×100、8×10 JB/T 119、12000。如图4、3所示。

4、2、5出件装置

根据模具得结构,

出件装置选择弹簧顶出工件。

1)拉深凸模顶出

弹簧顶件得作用就是将成形后得工件顶出模具,所需得顶出力很小。选用弹簧弹出工件,由于成形件得高度过高,容易成形失稳。故下模顶出采用T型顶件钉(如图4、4),弹簧,并用开槽紧定螺钉固定,选用标准件。螺钉为M8×10,GB/T73—1985、弹簧选用YA0、8×12×62。此处由于顶出力可以在试模得时候通过紧定螺钉调节,所以不用校核。

图4、4 顶件钉

2)凸凹模顶出

凸凹模顶出同拉深凸模顶出一样,仍选用T型顶件钉,弹簧,并用开槽紧定螺钉固定,但就是由于结构原因,开槽紧定螺钉应在中心开一个直径为4mm得通孔,如图4、5。螺钉也为M8×10,GB/T73—1985。弹簧选用YA0、8×12×62,仍不需校核。

图4、5 开槽内通孔紧定螺钉

图4、3 销

3)下模顶出

合理得顶出机构就是模具能否正常工作得重要环节之一。顶出机构除了进行顶出工件外,在拉深与翻边时还起到压边得作用,设计时主要考虑模具得整体结构与顶出达到得位置,在本次设计中,选用螺钉连接与弹簧进行顶出。螺钉采用开槽圆柱头沉孔卸料螺钉,查阅《模具设计大典》选取得卸料螺钉为M8 130,材料为45钢,热处理硬度为35~40HRC。同样由于长度过长,属于细长杆,需进行校核。由于总得受力分别作用在四个螺杆上,那么

对于每一根杆

大于设计长度,满足使用要求。

弹簧得作用就是将成形后得工件废料从凸凹模上顶出,所需得顶出力较小。选用弹簧弹出工件,由于成形件得高度过高,容易成形失稳,所以用螺钉固定,选用标准件,在复合模中采用此种顶件方式。根据模具结构可以安放4个弹簧,则每个弹簧承担得卸料力即弹簧装于模具后得预压力,取14、405KN。根据弹簧预压力与需要压缩量,可选择弹簧得规格为KF18×125(材料为50CrV A),即弹簧得大径为18mm,小径为9mm,工作30万次以内得最大压力为26KN,压缩量为62、5mm,那么在预压力=13、095KN 时得预压缩量,小于所选弹簧得许可压缩量62、5mm,则此弹簧可以满足要求,能保证模具得正常工作。

4、2、7固定板

固定板分为圆形固定板与矩形固定板两种,在本次设计中选择得均为圆形固定板。应用于凸模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凸模固定板得厚度一般选取凹模厚度得0、6至0、8倍,其平面尺寸可与凹模、卸料板外形尺寸相同,但还应考虑紧固螺钉与销钉得位置。

2)固定板得上下表面应磨平,并与凸模安装孔得孔轴线垂直,固定板基准面得粗糙度为1、6至0、8μm。

3)凸模安装孔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H7/r6,压装后端面要磨平。

4)固定板材料一般采用Q235或45钢,无须热处理淬硬。

在本次设计中,复合模得上凸模固定板选择110 mm×46 mm,材料为45。

4、2、6垫板

垫板得作用就是直接承受与扩散凸模传递得压力,以降低模板所受得单位压力,防止模板被局部压陷。模具中最为常见得就是凸模垫板,它被装于凸模固定板与模板之间,模具中就是否加装垫板,要根据模板所受得压力大小进行判断,模板所受得单位压力计算公式就是:

(4、1)

式中—模板承受得压应力(MPa);

F—冲裁力(N);

A—凸模固定端面积(mm2);

—模板材料得许用压力(MPa);对于HT250,=90至140 MPa,对于ZG310—570,=110至150 MPa。

当时,必须使用垫板。垫板得外形尺寸可以与固定板相同,其厚度一般取3—10mm。垫板材料为45钢或T8A钢,淬火硬度为43至48HRC。垫板得上下表面应磨平,表面粗糙度Ra为1、6至0、8μm,以保证平行度要求。本次设计得垫板选取厚度为10mm,材料为45钢得圆形垫板。

4、2、7模柄

根据模柄就就是在安装在上模架最上面上得一个柄状得零件,类型有很多种,因为冲压模就是要装到压力机上得,在压力机得滑块上会有一个孔,这个孔就就是模柄插进去得地方,滑块上会有锁紧机构,在模具设计时模柄就要与您选得压力机得模柄孔要相符才行、模柄得作用就是使上模在压力机上有一个比较准确得位置,并且压力机得滑块在上升时,也需要模柄来传递上模向上运动得动力。所以压力机与模架得大小,选择模柄A60×125 JB/T7646、11994,材料为Q235。如图46示。

图46 模柄

4、2、8螺钉得选择

紧固螺钉选择得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螺纹规格为M10与M12,性能等级为8、8级,表面氧化得A级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代号为GB/T 70、1。在本次设计中,选用得

螺钉标准件有M10×50、M10×90、M12×60、M10×80、M10×100五种。如图4、7示。

图4、7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4、2、9上下模板(模座)

上下模板用于安装固定模具得全部主要零件,起着支撑与传递冲压力得作用。模板可带导柱与不带导柱两种,带导柱得模板已标准化,设计时,选取标准模架。

模架分为很多种,有对角式模架、四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等等。对角式模架,其特点就是导柱与模具中心对称而对角布置,因此受力平衡,有利于延长模具寿命,该模架从两个方向送料,操作较方便。但因受导柱间距离得限制,使用条料冲压时条料宽度不能太大,故常用于级进模与复合模,就是生产中用得较多得一种。中间导柱模架,导柱布置在模板中部两侧,受力平衡,拔模方便,运动平稳。导向精度高,其凹模面积就是导套间得有效区域,仅适用于横向送料。适用得模具凹模周界得范围就是

63×50mm2至500×500 mm2。缺点就是只能从一个方向送料,常用于弯曲拉深模具。后侧导柱模架,可从三个方向进行送料,操作方便,但由于导柱布置在后侧,故冲压时受力不平衡,影响模具寿命,主要用于一般精度得模具。四导柱得模架,受力平衡,导向精度高,适用于大型精密模具。滑动导柱模架,由于导柱与导套得导向就是通过滚珠得滚动摩擦来实现得,因此导向精度高,寿命长,主要用于薄料冲裁模,硬质合金模以及高速精密级进模。根据设计需要两套模具均选用中间导柱模架。

根据《模具设计大典》,联系实际,凹模周界为=360mm,选择得滑动导向中间导柱圆形模架代号为GB/T2851、61990,其技术条件按照GB/T94361988得规定,材料为HT200。选取得中间导柱上模座与下模座为:

400×55得中间导柱上模座,代号为GB/T2855、11;

400×65得中间导柱下模座,代号为GB/T2855、12。

技术条件均采用GB/T94361988得规定。

4、3装配图

通过前面得分析计算可以绘制出如下装配图,如图4、8。

冲压模具设计书

冲压模具设计书班级

学号 同心圆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目录 一.冲压件 1.1.冲压件零件图 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2.冲裁件的精度和粗糙度 2.3.确定工艺方案 三.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2.1.模具类型 2.2.操作及定位方式 2.3.卸料及出料方式 2.4.模架类型及精度 四.冲压模具工艺及计算

4.1.排样设计及条料宽度计算 4.2.设计冲裁压力及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五.冲裁模间隙的分析及确定 5.1.冲裁模间隙的分析 5.2.冲裁模间隙的确定 六.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6.1.刃口尺寸的计算的基本原则 6.2.刃口尺寸的计算 6.2.1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 七.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7.1.工作零件设计及计算 7.2.模架及其与它零件的设计

一.冲压件 二.零件工艺性分析 2.1.零件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只有冲孔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15钢,强度极限为450MPa,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普通冲裁。该零件冲孔及落料的尺寸均满足冲裁要求

2.2.冲裁件的精度和粗糙度 按零件的尺寸公差查公差表得零件的冲裁精度不超过IT11,故冲孔的精度为IT11,落料的精度为IT12,均满足普通冲裁要求。 2.3.确定工艺方案 以上分析可得,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结构简单,可采用两工位连续冲裁,可选择级进模或复合模。 三.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2.1.模具类型 复合模和级进模均只需要一副模具,但是复合模结构相对复杂,设计难度较大,而级进模的结构简单,更容易设计和制作,故选级进模。 2.2.操作及定位方式 该级进模可同时两工位连续冲裁,为提高工作效率,可选用自动送料。采用固定定位销和导料板定位 2.3.卸料及出料方式 为了实现快速卸料,采用弹性卸料,并采用下出料方式。在落料的同时,将零件顶出。 2.4.模架类型及精度 综合比较无导向模架,导板式模架,导柱式模架,该级进模更适合导柱式模架。该模架在模具冲孔落料时,有定位的作用,提高零件的精度,且导柱和导套也容易加工到较高精度。故选用导柱式模架,模架的尺寸根据凹模的尺寸选择标准的模架。 四.冲压模具工艺及计算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

第一章概述 内容简介: 本章讲述冲压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涉及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常见冲压设备及工作原理、选用原则;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和规律;冲压成形性能及常见冲压材料;模具材料种类;模具制造特点、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等。 章节内容: 1.1冲压的定义 1.2冲压工序分类 1.3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 1.4冲压变形的理论基础 1.5冲压用板料 1.6冲压设备简介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 2.认识常见冲压设备,掌握选用原则; 3.了解屈服准则、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体积不变条件、硬化规律、等冲压成形基本规律; 4.了解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5.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 重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概念、冲压设备及选用、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及应用、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常用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 难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主要参考书: [1] 王同海.实用冲压设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冯炳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下载> 1-1什么是冲压加工? 1-2 冲压加工又何特点? 1-3冲压加工又哪几种类型? 1-4什么是分离工序? 1-5 什么是塑性变形工序? 1-6 我国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1-7 常用的冲压设备有哪几种? 1-8 通用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1-9 选用冲压设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0怎样根据冲压工艺来选择压力机的种类? 1-11怎样选择压力机规格大小? 1-12如何正确使用压力机? 1-13使用时如何正确地调整压力机? 1-14冲压材料常用的备料设备有哪些? 1-15剪板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1-16如何正确使用剪板机? 例题与解答: [1]冲压塑性变形辅助分析 [2]拉深变形中的变形趋向:注意变形过程、变形区与传力区、变形缺陷 电子教材 1.1 冲压的定义 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冲压设备上对板料施加压力(或拉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制件的加工方法。冲压加工的对象一般为金属板料(或带料)、薄壁管、薄型材等,板厚方向的变形一般不侧重考虑,因此也称为板料冲压,

冲压模具设计

设计题目: 零件图:

前 言 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 2 个长度为 (A-2r) 和 2 个长度为 (B-2r) 的直边加上 4 个半径为 r 的 1/4 圆筒部分。若将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分开考虑,则圆角部分的变形相当于直径为 2r 、高为 h 的圆筒件的拉深,直边部分的变形相当于弯曲。但实际上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因此盒形件的拉深又不完全等同于简单的弯曲和拉深,有其特有的变形特点,这可通过网格试验进行验证。 拉深前,在毛坯的直边部分画出相互垂直的等距平行线网格,在毛坯的圆角部分,画出等角度的径向放射线与等距离的同心圆弧组成的网格。变形前直边处的横向尺寸是等距的,即321L L L ?=?=?,纵向尺寸也是等距的,拉深后零件表面的网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1所示) 。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图 1 ⑴直边部位的变形 直边部位的横向尺寸变形后间距逐渐缩小,愈向直边中间部位缩小愈少,纵向尺寸变形后,间距逐渐增大,愈靠近盒形件口部增大愈多,可见,此处的变形不同于纯粹的弯曲。 (2) 圆角部位的变形 拉深后径向放射线变成上部距离宽,下部距离窄的斜线,而并非与底面垂直的等距平行线。同心圆弧的间距不再相等,而是变大,越

向口部越大,且同心圆弧不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因此该处的变形不同于纯粹的拉深。 盒形件拉深有以下变形特点: 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圆角部分最大,直 (1) 凸缘变形区内径向拉应力 1 σ也远小于相应的圆筒形件的拉应力。边部分最小。即使在角部,平均拉应力 1 因此,就危险断面处载荷来说,矩形盒拉深时要小得多;对于相同材料,矩形盒拉深的最大成形相对高度要大于相同半径的圆筒形零件拉深时的最大成形相对高度。 (2) 由于直边和圆角变形区内材料受力情况不同,直边处材料向凹模流动的阻力要远小于圆角处,并且,直边处材料的径向伸长变形小而圆角处材料的径向变形大,使变形区内两处材料的变形量不同,直边处大于圆角处。由此引起两处位移速度差,因而必然诱发出切应力(图2),以协调直边与圆角处的变形。 图2 盒形件拉深时的应力分布 σ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从角部到中间直 (3)在毛坯外周边上,切向压应力 3 σ的数值逐渐减小。通常情况下,起皱都发生在角部,但是起边部位,压应力 3 皱的趋势要小于拉深相应圆筒形件时的情况。 常用相对圆角半径r/B表示矩形盒的几何形状特征,0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

一、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于图册和相关的设计资料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 (1)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3)学习制定中等复杂冲压件的工艺规程; (4)学会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5)培养设计、计算、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查阅资料的能力。 二、任务 依据一张给定的冲压件零件图,完成如下工作: (1)分析冲压件的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 (2)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3)设计所给零件的冲压成形模具一套,给出总装配图一张,主要零件图若干张; (4)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5)填写工艺卡片一份。 三、要求 (1)工艺分析要合理,方案选择即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 (2)图纸设计要采用计算机绘图,按国标设计,图纸规范、清晰;

(3)设计说明书要计算机打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计算数据要完整、准确; (4)工艺卡填写完与说明书一起装订(放在最后一页)。 四、设计过程 (一)工艺设计过程: 1、工艺性分析:包括对零件图分析(零件形状,尺寸精 度,材料要求等)、工艺性分析; 2、对总体工艺方案分析:基本工序分析,工序顺序与数 目分析,工序组合及模具型式选择分析,进行方案比 较; 3、工序设计和工序尺寸计算(画出必要的工序简图); 4、工艺计算: (1)材料排样和裁板宽计算; (2)弹性元件计算; (3)冲压工艺计算; (4)压力中心计算; (5)冲模工作零件尺寸计算; (二)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1)模具类型选择; (2)操作方式选择; (3)材料送进、定位方式选择;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分解

第一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内容 及步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进行冲压生产的重要技术准备工作。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应结合工厂的设备、人员 等实际情况,从零件的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劳 动强度、环境的保护以及生产的安全性各个方面综合考 虑,选择和设计出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使用安全可 靠的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以使冲压件的生产在保证达 到设计图样上所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 降低冲压的工艺成本和保证安全生产。一般来讲,设计 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包括: ⒈工艺设计 (1) 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根据冲压件产品 图,分析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原 材料尺寸规格和力学性能,并结合可供选用的冲压设备 规格以及模具制造条件、生产批量等因素,分析零件的 冲压工艺性。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 序数目少、占用设备数量少、模具结构简单而寿命高、 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2) 确定工艺方案,主要工艺参数计算在冲压工 艺性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 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有时同 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冲压工艺方案,通 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 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寿命高低、生产成 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 此外,了解零件的作用及使用要求对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有帮助的。 工艺参数指制定工艺方案所依据的数据,如各种成形系数(拉深系数、胀形系数等)、零件展开尺寸以及冲裁力、成形力等。计算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工艺参数可以计算得比较准确,如零件排样的材料利用率、冲裁压力中心、工件面积等;第二种是工艺参数只能作近似计算,如一般弯曲或拉深成形力、复杂零件坯料展开尺寸等,确定这类工艺参数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或图表进行粗略计算,有些需通过试验调整;有时甚至没有经验公式可以应用,或者因计算太繁杂以致于无法进行,如复杂模具零件的刚性或强度校核、复杂冲压零件成形力计算等,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凭经验进行估计。 (3) 选择冲压设备根据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和各种冲压设备的力能特点,考虑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及模具闭合高度和轮廓尺寸的大小等主要因素,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情况来合理选定设备类型和吨位。 常用冲压设备有曲柄压力机、液压机等,其中曲柄压力机应用最广。冲裁类冲压工序多在曲柄压力机上进行,一般不用液压机;而成形类冲压工序可在曲柄压力机或液压机上进行。 ⒉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设计、模具结构参数计算、模具图绘制等内容。

冲压模具设计计算

第二章冲压工艺设计与冲压力得计算 2、1冲压件(链轮)简介 链轮三维图如图2、1,材料为Q235,工件厚度3mm,模具精度:IT13为一般精度。 图2、1零件三维图 图2、2零件二维图 零件图如图2、2,从零件图分析,该冲压件采用3mm得Q235钢板冲压而成,可保证足够得刚度与强度。并可瞧出该零件得成形工序有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其难点为该成形件得拉深与翻边。该零件形状对称,无尖角与其它形状突变,为典型得板料冲压件。 通过计算此零件可按圆筒件拉深成形,因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大批量生产,因此可以用冲压方法生产,并可一次最终成形,节约成本,降低劳动。

2、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经过对冲压件得工艺分析后,结合产品图进行必要得工艺计算,并在分析冲压工艺类型、冲压次数、冲压顺序与工序组合方式得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得冲压分析方案。 1)冲压得几种方案 (1)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单工序模具生产。 (2)落料、冲孔复合模,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3)落料、冲孔连续进行采用级进模生产,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4)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方案一:结构简单,需要四道工序,四套模具才能完成工件得加工,成本高。 方案二:加工工序减少,节省加工时间,制造精度高,成本相应减少,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方案三:在方案二得基础上加大了制造成本,既不经济又不实惠。 方案四:在方案二得基础上又减少了加工工序,又节省加工时间,制造精度高,成本相应减少,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个工件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编制工序方案时必须考虑两种情况:单工序模分散冲压或工序组合采用复合模连续冲压,这主要取决于冲压件得生产批量,尺寸大小与精度等因素。通过产品质量、生产率、设备条件、模具制造与寿命、操作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得综合分析,比较决定采用方案四。 即:落料、冲孔、拉深、翻边→成品。 2)各加工工序次数得确定 根据工件得形状与尺寸及极限变形程度可进行以下决定: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各一次。 3)加工顺序决定得原则 (1)所有得孔,只要其形状与尺寸不受后续工序得影响,都应该在平板毛坯上冲出,因为在成型后冲孔模具结构复杂,定位困难,操作也不便,冲出得孔有时不能作为后续工序得定位孔使用。 (2)凡就是在位置会受到以后某工作变形影响得孔(拉深件得底部孔径要求不高与变形减轻孔除外)都应在有关得成型工序后再冲出。 (3)两孔靠近或者孔距边缘很小时,如果模具强度足够,最好同时冲出,否则应先冲大孔与一般情况孔,后冲小孔与高精度孔,或者先落料后冲孔,力求把可能产生得畸变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4)整形或较平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型后进行。 4)成型过程

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机械工程系年月日(学生填表)课题名称挡环冲压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题类型工程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课题来源生产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模具工业迅速发展,中国正成为世界模具大国,但模具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很多,成为真正的模具强国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操作性能的提高,CAD/CAM 开始技术逐渐普及,现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冲压模具企业基本都有了CAD/CAM 技术。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尽管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了弥补这一技术上的差距,我国正在努力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紧追世界模具发展步伐,现如今代表着最先进冲模技术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模具的专业化程度也是限制冲压模具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想要提高我国整体冲压模具水平,还得从最基础做起,首要的就是多与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交流,教育知识与国外的相同步,另外,国内企业也应多和国内外大中专学院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确保能获得最前沿的知识与最先进的技术。 就全球模具发展现状而言:日本模具产能约占全球的40%,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在模具行业具有领先世界的技术;美国模具占有率逐渐减少,但在高端模具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国外模具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国家在模具设计上已经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软件进行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加工上已大量使用数控机床,应用计算机辅助加工和数控编程技术对模具进行加工,使模具的加工质量和附加值大大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设计课题:工件如下图所示,材料Q235,板料厚度1mm,年产量8万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划痕。设计成型零件的模具。 技术要求:未注圆角为R1;未注公差为IT14级;材料厚度t=1mm 一、冲压工艺分析 1、该零件的材料是Q235,是普通的碳素工具钢,板厚为1mm,具有良好 的可冲压性能。 2、该零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处有R1的圆角,所冲的三个孔都是Φ5的 尺寸,工艺性比较好,整个工件的结构工艺性好。 3、尺寸精度,零件上的三个孔的尺寸精度为IT12~13级,三个孔的位置 精度是IT11~12级,其余尺寸的公差为IT12~14,精度比较低。 结论:适合冲压生产。 二、工艺方案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有以下3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具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幅模具,成本高而生产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需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位置精度不如复合模具冲裁精度高。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成型该零件应该采用方案二复合模具成型。 三、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1、该零件质量要求不高,板的厚度有1mm, 孔边距有6mm,所以可以选用 倒装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两个导料销,控制条料的 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采用弹性卸料。下出件,上模刚性顶件。 4、导向方式的选择:为了方便操作,该模具采用后侧导柱的导向方式。 冲压件的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为中批量,为了使得模具寿命较高,采用有导向、弹性卸料、下出件的模具结构形式。 四、工艺计算 1、确定最佳排样方式,并计算材料利用率,选择板料规格。 该零件为近似矩形零件,设计排样1、排样2三种排样方式,如图:排样1: 排样2:

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A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工件名称:手柄 工件简图: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1.2mm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A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mm的孔和5个φ5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3.5mm(大端4个φ5mm的孔与φ8mm孔、φ5mm的孔与R16mm外圆之间的壁厚)。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工件最小壁厚 3.5mm 接近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3.2mm,模具强度较差,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 3、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设计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手柄的形状具有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直排时材料利用率低,应采用直对排,如图8.2.2手柄排样图所示的排样方法,设计成隔位冲压,可显著地减少废料。隔位冲压就是将第一遍冲压以后的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件。搭边值取 2.5mm和 3.5mm,条料宽度为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解答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结构冲模拆装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进一步熟悉模具的结构; 2、通过对所拆模具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掌握各类模具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拆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模具的能力; 3、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并绘制模具装配图以一些主要模具零件图。提高快速绘制模具草图的能力。 二、冲模的分类及冲模的主要零部件 1冲模的分类 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冲模按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导套模 (1)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指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单工序模按工序性质分类 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弯曲模、拉伸模、胀形模、翻边模等等。 (2)级进模 级进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依次在几个连续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级进模根据定位装置的不同,有四结构: (a)由导料板、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导正销级进模. (b )由导料板、侧刃组成定位部分的侧刃级进模。 (c)由导料板、侧刃、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d)由导料板、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3)复合冲模 复合模是指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复合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2、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可分为工艺构件和结构构件两部分。

三、实验仪器 1实验设备:冲压设备; 2、实验模具:冲压模具若干副; 3、实验工具及量具:游标卡尺、直尺、扳手、螺丝刀、铜棒、手锤、零件盒。 四、实验步骤 1认真观察实验模具,并推测模具的种类、工作原理; 2、将模具上、下模部分分开,确定模具的种类及组成模具各零件的作用; 3、由工作零件推测制件形状和毛坯形状,并按比例绘制制件草图和毛坯草图; 4、拟定模具拆装工艺过程。对于模具零件间的过盈配合部分和部分过渡配合部分, 拆卸到组件为止。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个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相互关系及拆卸顺序,以便重新装配。 5、在拆卸时和拆卸后,分析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特征、形状、定位和固定方式;验证并修正前面推测的制件形状。 6、分析模具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它们与相关零件的位置关系;模具定位和紧固零件的结构形式、作用、要求和数量。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给个实例。由于无法上图,只有文字,见谅。 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 [摘要] 文章在对抽引加工工艺作了简单的概述後,著重总结了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并列举了较实用之模具结构形式. 关键词抽引连续模冲压冲模排样 1. 概述 抽引加工工艺在连接器五金件制造中应用极为广泛. 它是一种将平片毛坯抽制成立体空心件的冲压加工方法,在工业及生活用品的制造中应用极为广泛. 诸如汽车覆盖件,连接器中的D型铁壳,生活用品中的易拉罐等都离不开抽引加工工艺.抽引加工一般分为旋转件抽引(如Audio Jack Shell),盒形件抽引(如D-SUB Shell) 及复杂曲面抽引(汽车覆盖件)等. 抽引加工的成形机理是材料内部产生塑性流动,平片毛坯向径向流动逐步转移到筒壁的过程,如图一所示: (图一) 由此可见,抽引加工必然存在以下特点: a. 材料内部塑性流动, 必然产生加工硬化; b. 材料从外围向径向流动时,在切向相互间产生挤压应力,由此导致材料失稳起皱,甚至抽裂. 签于抽引成形机理是材料整体流动,变数太多,故模具设计时光靠理论计算往往不够,需在实际试模中加以修正.在抽引连续模设计时,由於连续模之结构特点以及料带之送料顺畅要求,使得模具设计时有更多的考量要点.以下就抽引连续模设计步骤及要点作些许总结. 2. 抽引件工艺性评估及成形工序确定 在抽引连续模设计之前,首先应对抽引件图面进行工艺性审查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a. 抽引件之精度要求:一般而言抽引件在圆筒侧壁之材料厚度无法做到等料厚t, 故产品尺寸标注时不能同时对圆筒内外同时有尺寸要求, 只能满足其中一项, 其精度要求可达±0.05mm.在高度方向也可控制到±0.05mm, 其标注方式最好以抽引件底部为基准; b. 抽引件之外观要求: 材料在抽引流动时与模仁摩擦剧烈,外观无法做到车制零件那麼光滑,筒侧壁可能会有内凹或弧形; c. 零件之抽引工艺性: 由於抽引连续模之模具结构特点决定,抽引过程中无法加退火工序,故必须对制件之连续抽引进行工艺评估.如果其总抽引系数小於材料所允许之最小总抽引系数,那麼就不具备连续抽引工艺; d. 如果抽引件深度太高,无法连续抽引完成时,可考虑先抽引後翻底工艺,看能否达到目的,此时产品侧壁外观不平整.另外当总抽引系数太小时, 可考虑用胀形工艺完成; e. 产品形状尽量简单对称,有利於材料均匀流动; f. 产品之圆角半径不宜过小,一般底部圆角r和口部圆角R都应大於 (0.1~0.3)t;

冲压模具设计指导示范

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模具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教学环节,这个数学环节的目的: ?(1)帮助学生具体运用和巩固《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2)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有关技术资料,如《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及其它有关规范等。?(3)训练学生初步设计冷冲压模具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1 冲压模设计的准备工作 根据课程设计目的,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用“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课题难度以轻度复杂《如冲孔落料复合模》为宜。设计工作量根据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情况,由指导教师酌定。 ?1.1 研究设计任务??学生应充分研究设计任务书,了解产品用途,并进行冲压件的工艺性及尺寸公差等级分析,对于一些冲压件结构不合理或工艺性不好的,必须征询指导教师的意见后进行改进。在初步明确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冲压总体方案的论证。??第一步,酝酿冲压工序安排的初步方案,并画出各步的冲压工序草图; 第二步,通过工序安排计算及《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验证各步的冲压成型方案是否可行,构画该道工序的模具结构草图。 第三步,构画其它模具的结构草图,进一步推敲上述冲压工序安排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第四步,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经指导教师过目后,即可正式绘制各步的冲压工序图,并着手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1.2资料及工具准备

?课程设计开始前必须预先准备好《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及图板、图纸、绘图仪器等工具。也可将课程设计全部或部分工作安排在计算机上用Auto CAD 等软件来完成,相应地需事前调试设备及软件、准备好打印用纸及墨盒等材料。 ?1.3设计步骤??冲压模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拟定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画出冲压工序图、画出待设计模具的排样图(阶段考核比例为15%) (2)计算冲裁力、确定模具压力中心、计算凹模周界、确定待设计模具的有关结构要素、选用模具典型组合等,初选压力机吨位(25%);?(3)确定压力机吨位(5%);?(4)设计及绘制模具装配图(25%);?(5)设计及绘制模具零件图(25%); (6)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说明书(5%); (7)课程设计面批后或答辩(建议对总成绩在10%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1.4 明确考核要求??根据以上6个阶段应该形成的阶段设计成果实施各阶段的质量及考核,从而形成各阶段的考核成绩。其中课程设计面批或答辩不仅有助与当面指出学生的各类设计错例,也是课程设计考核的重要手段。最终的考核成绩在6个阶段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结合考勤记录及面 2冲裁模结构批或答辩记录对总成绩在10%左右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设计示范??2.1排样论证的基本思路? 排样论证的目的是为了画出正确的模具排样图。一个较佳的排样方案必须兼顾冲压件的公差等级、冲压件的生产批量、模具结构和材料利用率等方面的因素。 ?1) 保证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图1所示冲压件,材料为10钢板,料厚1mm,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2,属一般冲裁模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不需采用精冲或整修等特殊冲裁方式。从该冲压件的形状来看,完全可以实现少、无废料排样法。但该冲压件的尺度精度等级决定了应采用有废料排样法。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 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已经成形的部分(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对指定的1—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 ※ 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 ※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按比例绘制模具工作图。先用双点划线绘制毛坯,再绘制工作零件,然后绘制定位和定距零件,用连接零件把以上各部分连接起来,最后在适当的位置绘制压料和卸料零件。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以上顺序也可作适当调整。 ※ 工作图上应该标注模具的外轮廓尺寸、模具闭合高度、配合尺寸及配合型式。工作图上要标注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技术条件的要求。工作图要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有标准的标题栏和名细表。如果是落料模,要在工作图的左上角上绘制排样图。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检查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是否重合。如果不重合,对模具结果作相应的修改。 ※计算冲压力,最后选定冲压设备,进行模具与冲压设备相关尺寸的校核(闭合高度、工作台面、模柄安装尺寸等)。 5、测绘模具的大部分零件图(要求完成图纸工作量折合为A0图三张以上),零 件图要求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标注完整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要求。 6、填写冲压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应用

2017-2018-1 学期 XXXX学院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报告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 年月—日

冲压工艺与模具的发展应用 摘要: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积极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的基础工艺装备,工业要发 展,模具须先行。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现在,模具工业水平既是衡量一个制造业国家水平高低的重要的标志,也是一个工业国家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冲压工艺及模具当前的状况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冲压模具现状发展应用 1概述 1.1冲压的概念 冲压(sheet metal forming;stamping)利用模具在压力机上将金属板材制成各种板片状零件和壳体、容器类工件,或将管件制成各种管状工件。这类在冷态进行的成型工艺方法称为冷冲压,简称冲压。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则在室温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 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 压件[1]。 1.2冲压的特点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单工位或多工位的)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

冲压模具设计计算

第二章冲压工艺设计与冲压力的计算 2、1冲压件(链轮)简介 链轮三维图如图2、1,材料为Q235,工件厚度3mm,模具精度:IT13为一般精度。 图2、1零件三维图 图2、2零件二维图 零件图如图2、2,从零件图分析,该冲压件采用3mm的Q235钢板冲压而成,可保证足够的刚度与强度。并可瞧出该零件的成形工序有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其难点为该成形件的拉深与翻边。该零件形状对称,无尖角与其它形状突变,为典型的板料冲压件。 通过计算此零件可按圆筒件拉深成形,因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大批量生产,因此可以用冲压方法生产,并可一次最终成形,节约成本,降低劳动。

2、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经过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后,结合产品图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并在分析冲压工艺类型、冲压次数、冲压顺序与工序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分析方案[]10。 1)冲压的几种方案 (1)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单工序模具生产。 (2)落料、冲孔复合模,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3)落料、冲孔连续进行采用级进模生产,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4)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复合模生产。 方案一:结构简单,需要四道工序,四套模具才能完成工件的加工,成本高。 方案二:加工工序减少,节省加工时间,制造精度高,成本相应减少,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加大了制造成本,既不经济又不实惠。 方案四: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又减少了加工工序,又节省加工时间,制造精度高,成本相应减少,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个工件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编制工序方案时必须考虑两种情况:单工序模分散冲压或工序组合采用复合模连续冲压,这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尺寸大小与精度等因素。通过产品质量、生产率、设备条件、模具制造与寿命、操作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决定采用方案四。 即:落料、冲孔、拉深、翻边→成品。 2)各加工工序次数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形状与尺寸及极限变形程度可进行以下决定: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各一次。 3)加工顺序决定的原则 (1)所有的孔,只要其形状与尺寸不受后续工序的影响,都应该在平板毛坯上冲出,因为在成型后冲孔模具结构复杂,定位困难,操作也不便,冲出的孔有时不能作为后续工序的定位孔使用。 (2)凡就是在位置会受到以后某工作变形影响的孔(拉深件的底部孔径要求不高与变形减轻孔除外)都应在有关的成型工序后再冲出。 (3)两孔靠近或者孔距边缘很小时,如果模具强度足够,最好同时冲出,否则应先冲大孔与一般情况孔,后冲小孔与高精度孔,或者先落料后冲孔,力求把可能产生的畸变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4)整形或较平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型后进行。 4)成型过程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垫片复合模设计 黎明大学机电工程系 11模具设计与制造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3.06.18 题目:

完成图示冲裁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其冲裁工艺方案。已知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0.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一.冲件冲裁工艺性分析 1,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有圆弧连接过度,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孔与孔之间、孔与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c>1.5t 要求。 (25.932 5 .429=--= c 1.5t=0.75) 3,精度分析 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由于所设计的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但为了模具制造方便,最后决定采用复合冲裁进行生产。 由工件尺寸可知,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

三.模具设计计算 1,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及排样图的绘制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 两工件间的搭边:a=0.8mm; 工件边缘搭边:a1=1mm; 歩距为:29.18mm; 条料宽度B=【Dmax+2a1】°-δ =[29+2×1]°-0.4 =31°-0.4mm 图2排样图 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所示

模具设计计算公式

模具设计计算公式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如图2.2.3所示。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为计算简便,也可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2.6.2) 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 在冲裁结束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回复(包括径向弹性回复和弹性翘曲的回复)及摩擦的存在,将使冲落部分的材料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剩下的材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使冲裁工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箍在凸模上的料卸下,将卡在凹模内的料推出。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的力称卸料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称推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称顶件力,如图2.6.1所示。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是由压力机和模具卸料装置或顶件装置传递 的。所以在选择设备的公称压力或设计冲模时,应分别予以考虑。影响这些力 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厚度、模具间隙、凹模洞口的结 构、搭边大小、润滑情况、制件的形状和尺寸等。所以要准确地计算这些力是 困难的,生产中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卸料力(2.6.3) 图2.6.1

推件力(2.6.4) 顶件力(2.6.5) 式中F——冲裁力;图2.6.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见表2.6.1;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数。 式中h——凹模洞口的直刃壁高度; t——板料厚度。 注:卸料力系数Kx,在冲多孔、大搭边和轮廓复杂制件时取上限值。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Fz的计算应根据不同的模具结构分别对待,即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6)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7) 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8)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说明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 模具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教学环节,这个数学环节的目的: (1)帮助学生具体运用和巩固《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2)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有关技术资料,如《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及其它有关规范等。 (3)训练学生初步设计冷冲压模具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设计任务: 模具装配图一张(A2以上);零件图3~4张(同组人员所绘零件图应有不同);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至少20页以上)。 1 冲压模设计的准备工作 研究设计任务 应充分研究设计任务书,了解产品用途,并进行冲压件的工艺性及尺寸公差等级分析,对于一些冲压件结构不合理或工艺性不好的,必须征询指导教师的意见后进行改进。在初步明确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冲压总体方案的论证。 第一步,酝酿冲压工序安排的初步方案,并画出各步的冲压工序草图; 第二步,通过工序安排计算及《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验证各步的冲压成型方案是否可行,构画该道工序的模具结构草图。 第三步,构画其它模具的结构草图,进一步推敲上述冲压工序安排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第四步,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经指导教师过目后,即可正式绘制各步的冲压工序图,并着手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资料及工具准备 课程设计开始前必须预先准备好《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及图板、图纸、绘图仪器等工具。也可将课程设计全部或部分工作安排在计算机上用Auto CAD等软件来完成,相应地需事前调试设备及软件、准备好打印用纸及墨盒等材料。 设计步骤 冲压模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结构、尺寸、精度、材料等方面)(5%); (2)拟定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画出冲压工序图、画出待设计模具的排样图(阶段考核比例为15%) (3)计算冲.压.力.(包括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等)、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确定凸凹模间隙, 计算刃口尺寸 ....(各个模板的外形尺寸、卸料弹簧或橡胶的自由高....、确定待设计模具的有关结构要素 度等)、选用模具典型组合 .....(主要考虑公称压力、装模高度、滑块行程、工作台面尺....等,初选压力机 寸等因素)(25%); (4)设计及绘制模具装配图(25%); (5)设计及绘制模具零件图(25%); (6)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说明书(5%); (7)课程设计面批后或答辩(建议对总成绩在10%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明确考核要求 根据以上6个阶段应该形成的阶段设计成果实施各阶段的质量及考核,从而形成各阶段的考核成绩,结合考勤记录及面批或答辩记录对总成绩在10%左右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