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海峡两岸的交往》(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海峡两岸的交往》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8年是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1周年。两岸经济交流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促进

B. 两岸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C. 世界经济全球化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

2. 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少数人的阴谋——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

A. 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B. 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C. 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D. 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3.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A. 相同的心理素质

B. 共同的文化传统

C. 相同的经济基础

D. 共同的生活习俗

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两岸统一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包括()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②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与繁荣发展③海峡两岸实现“三通”④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

A. 祖国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 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C. 两岸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6.2013年4月2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基会举办的纪念某一事件20周年茶会上指出,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该

事件”是()

A. 汪辜会谈

B. 海协会的成立

C. 海基会的成立

D. 八项主张的提出

7.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 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 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8. 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A. 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 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 “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9.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向美方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现实和现行的制度。”这反映出( )

A. 中美双方针对台湾问题达成一致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提出

C. 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变化

D. 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材料题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1987年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材料内容叙述的是关于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外因以及当今问题的原因等内容,A项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代表了海峡两岸。故题文的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ACD 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B。

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且在此“构想”指导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与繁荣发展,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008年11

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故①②③④项都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变化充分说明,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符合题意;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国外反华势力是阻碍两岸和平统一的巨大障碍,A不合题意;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所交流,C不合题意;尽管海峡两岸关系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两岸还没有实现统一,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6.【答案】A

【解析】2013年,是这一事件20周年,可知这一事件发生在1993年。结合课本所学,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A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可知,中国人大常委会改变了对台政策,实际是蕴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B项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1979年元旦,与题干时间“1981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是“一国两制”;D项说法错误,错在“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是海峡两岸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的意思,两岸的合作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快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由此总结两岸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是两岸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的共同利益,因为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所以选择答案C。A选项“障碍已经消除”;D选项台独势力已经消亡不符合事实,B选项“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材料中无法提炼出。故选C。

9.【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79年、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现实和现行的制度”可知,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变化,邓小平创造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C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此题选C。

10.【答案】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3)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