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最新教育文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最新教育文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最新教育文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知识点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相信通过上面对温度计知识的介绍,同学们都会使用温度计了,温度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课后练习

1.(2019?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2019?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3.(2019?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A.-173℃

B.-100℃

C.273℃

D.100℃

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

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

初中物理温度计教案

初中物理温度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具演示 演示用温度计,烧杯3个,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学生实验室用温度计(2人1支)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 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 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度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请一位同学操作图4-1实验,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 温计,等等。 二.温度计 1.构造和原理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 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 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 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 4-3, 回答教师的提问。 教学过程设计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八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 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温度计的使用。 2.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1支)、各种温度计挂图(各1副)、演示温度计(1支)、烧杯(3只),分别盛冷水、温水、开水。 学生实验:烧杯(2只)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1只) 辅助教学资源:多媒体或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热现象是指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 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形 容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是否就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学生议论。 教师讲述: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糙。如: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认同所研究的问题)。所以,在物理 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用温度的数值比较准确区分物体冷热程度。 【新课教学】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 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有关热力学的温度,请同学们阅读 课文中“加油站”的内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知识点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相信通过上面对温度计知识的介绍,同学们都会使用温度计了,温度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课后练习 1.(2019?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2019?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3.(2019?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A.-173℃ B.-100℃ C.273℃ D.100℃ 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乙的体温是39℃ B.甲的体温低于38℃,乙的体温是39℃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乙的体温是39℃ D.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 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大家关注初三物理知识点栏目,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测试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温度计测试题 1、温度计中的液柱在上升过程中,它的温度比待测温度,温度计中液往稳定时,它的温度与待测温度.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在摄氏度中,将的温度规定为0℃,将定为100℃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手指感觉烫的温度约,感觉热的温度约,感觉不冷不热的温度约. 4.对于玻璃泡中装酒精或煤油的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表面相平;如果是水银温度计,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5.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2℃;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6℃,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是() A.25℃ B.大于25℃ C.小于25℃ D.无法判断 6.关于体温计及其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每一小格表示0.2℃? B.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它的玻璃棱往边的作用是为了方便用手拿或放 D.它的使用与常用温度计相同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的玻璃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可以测量很低的温度 8.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 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B.他的体温更接近39.5℃ C.他的体温在37.5℃~39.5℃? D.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 9.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读数应在() A.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上升时进行 B.温度计内液体上升到最高处时进行 C.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下降后进行 D.温度计内液体匀速下降时进行 10.测量液体温度时,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B,测量前应先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以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C.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离开待测物体 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1.1983年测得南极洲的最低气温为-98.2℃,读作. 2.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等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

初中物理温度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温度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温度计知识点总结 温度计 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 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百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 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 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平。 温习提示:温度计在读数时,仰读偏小俯偏大。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像距(υ)像的性质应用 u>2ff<υ<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u=2fυ=2f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 f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f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 u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中考物理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专题温度与温度计

专题03 温度与温度计 导入:在我国北方的深秋季节,学校教室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在玻璃的外侧?还是在玻璃的内侧?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在夏季没有这种现象?你知道什么是温度?这样的现象在什么样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形成? 物理知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状态,温度的物理含义,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温度计的使用。 1.水的三态变化: 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三种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典型例题水的三种状态是液态、固态、气态.雨、露、雾、霜、雹、水蒸气都是水的“化身”,属于固态的有,液态的有,气态的有。 解析: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答案:霜、雹;雨、露、雾;水蒸气. 易错点拨:雾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但许多同学看到雾悬浮在空中,认为雾是气态,科学研究发现,雾是大量的小水珠组成的,所以雾应该是液态。 针对练习1我们周围的物质一般是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的,我们喝的水是态.1.液解析:水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流动,故答案为:液。 针对练习2在常温下,钢铁、石蜡是;水、酒精等物质是;氢气、氧气是.(填“气态”、“固态”或“液态”) 2. 固态;液态;气态解析: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故钢铁、石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固态,水、酒精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液态,氢气、氧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气态。 针对练习3在探讨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状态进行类比.比如以同学们课间在教室里的活动状态类比() A.固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 B.液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 C.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优质教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 (1)、试验: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

初二物理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

初二物理实验 【基础知识精讲】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当然也要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水的温度,要完成好该实验应做好以下几点: 1.熟练完成对实验器材的三个观察即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值的观察. 2.用手接触水,迅速估测待测水温初次完成后,估测值和实际测量值悬殊较大,则说明同学们缺少生活常识,就更要在平时多观察、多实践. 3.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实验正确的测量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1)放对: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等对:不能立刻读数,而应该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对:读数时玻璃泡必须停留在待测液体中,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住的上表面相平。【课本难题解答】 1.使用温度计以前,如果没有观察它的量程,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事先认清它 的最小刻度值,测量时会有什么不便? 答:若未观察量程,那么测量时被测温度有可能高于它的最高刻度而把温度计胀破,也有可能低于它的最低刻度而测不出温度值. 若没有先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当测量温度读取数值时可能读错,或者为弄清最小刻度值而延误了读数时间,这样对于变化的温度就不能及时准确地读出. 2.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为什么不要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取温度 数值时,为什么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答:容器底和容器壁的温度通常与容器中液体的温度有差异,温度计的玻璃泡触了器壁或器底时读数,通常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另外,温度计的玻璃泡壁很薄,碰到器壁和 器底,很容易撞破读取液体温度计的数值时,如果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由于所测液体的温度与液面上空气的温度通常不同,温度计离开液体而进入空气,它的读数就要随气温变化,获得的读数也就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命题趋势分析】 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是这一节基本内容,作为中考,涉及不多,但由于其非常重要,因 此也有出现的可能性,但都不会很难。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合理顺序,把下列操作步骤依次排列起来: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 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进行读数.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正确使用温度计的题.使用温度计之前,要先观察它的量程,估计 被测温度的高低,再去选用适当的温度计,故①B;②A.然后把玻璃泡浸入液体中,并等候 一会儿再读数,全部完毕后,最后取出温度计,故③C;④E;⑤D 故答案为: B A C E D. 例2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去测自己的实验桌 上一杯水的温度,并都是每隔1分钟读1次温度计的读数,得到的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甲 温度(℃) 20 28 35 41 47 52 58 57 56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乙 温度(℃) 20 16 12 9 6 4 4 5 6 丙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计知识点

第一讲温度 引入(还没有写) 知识点睛 知识点一:温度与温标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标: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1)摄氏温标(t): 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单位: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T):又称国际温标或绝对温标,以绝对零度为基点的温度标尺。绝对零度 即-273.15℃,在此温度下分子停止运动(0℃=273.15K)。它以-273.15℃作为起点,单位为开尔文(K)。即273.15K=0℃。 两者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 )K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比较 项目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 规定方法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 温度为100摄氏度绝对零度(-273.15℃)为起点 单位摄氏度(℃)开尔文(K) 联系每刻度的大小是相等的 T=(t+273.15)K 知识点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1) 构造:内径细而均匀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和装有适量液体的玻璃泡 2) 原理:物体的热胀冷缩 乒乓球瘪了,让它变回原状,为什么用热水?用冷水行吗,为什么? 知识点三:分类 1) 用途分类 2) 材料分类 温度计名称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同点 温度计的量程 _-20_℃~_110℃ __35_℃~_42__℃ _-20_℃~_50℃ 分度值 ___1_℃ __0.1__℃ ___1_℃ 用途 测___液体温度___ 测__体温___ 测___气温____ 相同点 原理 都是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 单位 都是___摄氏度_____ 因空隙太小导致铁轨扭

八年级物理 温度计测试题

温度计测试题 1、温度计中的液柱在上升过程中,它的温度比待测温度,温度计中液往稳定时,它的温度与待测温度 .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在摄氏度中,将的温度规定为0℃,将定为100℃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手指感觉烫的温度约,感觉热的温度约,感觉不冷不热的温度约 . 4.对于玻璃泡中装酒精或煤油的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表面相平;如果是水银温度计,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5.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2℃;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6℃,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是( ) A.25℃ B.大于25℃ C.小于25℃ D.无法判断 6.关于体温计及其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每一小格表示0.2℃ B.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它的玻璃棱往边的作用是为了方便用手拿或放 D.它的使用与常用温度计相同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的玻璃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可以测量很低的温度 8.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 A他的体温一定是37.5℃ B.他的体温更接近39.5℃ C.他的体温在37.5℃~39.5℃ D.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 9.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读数应在() A.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上升时进行 B.温度计内液体上升到最高处时进行 C.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下降后进行 D.温度计内液体匀速下降时进行 10.测量液体温度时,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B,测量前应先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以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C.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离开待测物体 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1.1983年测得南极洲的最低气温为-98.2℃,读作 . 2.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等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

温度计知识点整理与中考题赏析.docx

温度计知识点整理与中考题赏析 一、定义 温度: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例题 1( 2012?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答案: A 二、测量工具:温度计 三、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例题 2 (2007?济宁)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 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答案: C 解析:根据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进行判断,已知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 点和沸点,要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又因为我国各地区温差较大,所以选 择温度计要凝固点低,沸点高,通过比较得知,酒精温度计符合要求,故选C. 例题 3 (2007?梅州)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渎数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20℃,排除选项D;当将浸有少量酒精 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 的示数会降低,排除选项A;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 相同,排除选项B.故选 C. 四、单位: 1、摄氏度(℃)——常用单位(考点)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例题 4 (2010?乐山)把温度计显示的零上5℃用 +5℃表示,那么零下2℃应表示为 ______℃.答案: -2 注:冰水混合物:冰与水,长时间混合后,温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开尔文( K)——国际单位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温度(宇宙温度的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用符号 K 表示。 热力学温度T 和摄氏温度t 的关系是: T=( t+273) K 注:在表示温度变化时,每1K 的大小与1℃的大小是相同的。 3、华氏度(℉)(了解) 0℉: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 32℉:纯水凝固时的温度 212℉: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注:人体的正常体温大概是98.6℉。 五、三类常用的温度计 名称量程分度值

初中九年级物理温度与温度计

课时提升作业(一) 温度与温度计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滨湖区质检)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解析】选A。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与沸水温度相同,为100℃。加冰的橙汁饮料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2.(·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解析】选A。本题考查体温计的构造。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收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得更为精密。 3.(·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

A.-173℃ B.-100℃ C.273℃ D.100℃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绝对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由T=(t+273)K可得,t=(T-273)℃=(100-273)℃=-173℃。 【变式训练】在温标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表示。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不同的是摄氏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定为100摄氏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为1摄氏度,用℃表示。如表所示提供了几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对应值。 摄氏温度t C/℃0 5 10 15 20 25 30 华氏温度t F/℉32 41 50 59 68 77 86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推知:摄氏温度t C与华氏温度t F的关系式为t C=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函数关系式,再代入数值求函数关系式,最后确定不同温度单位等量关系。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y与x是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把x=0,y=32和x=10,y=50代入函数关系式, 解得 所以函数关系式为y=1.8x+32,即t F=1.8t C+32 变形得摄氏温度t C与华氏温度t F的关系式t C=(t F-32)。

温度与温标知识点总结

热和能 5.1温度、温标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 )如摄氏温度用t 表示:t=25℃ (b )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c )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T=(t+273)K 。0K 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 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F=59 t+32 5、温度计 (1)常用温度计: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 (1)先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 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 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计待测物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 (2)0℃和100℃之间为100个等分,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总结

重点2: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3)影响熔点的因素:压强杂质 (4)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杂质(盐水和水的凝固点)、物质种类(冰和铁的熔点不同)、压力(用细线切割冰块)、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在平原和高山上烧水) (重点) 2、凝固: (1)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3)凝固放热。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沸腾:(1)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以水为例,如图3) 0A段:不断吸热,水的温度升高 AB段: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3、蒸发: (1)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自身的温度;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温度与温度计 熔化与凝固 知识点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只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与预测者的感觉没有关系,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准确的(不可靠的)。 2.单位:常用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成人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绝对零度:-273.15℃ 开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15+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 符号:K(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 3.温度计:分为液体温度计(常用)和固体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固体温度计:数字式体温计、双金属片温度计。 (1)液体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装有测温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进行工作。 (3)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温度范围。 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会认:认清量程、分度值、零刻线 会放: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会看:待示数稳定后方能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会读: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面相平 (一)使用前:1.先估测所测物体(液体)的温度;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二)使用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体温计量程分度值: 结构: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作用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②内径较细,玻璃泡较大,作用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 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使用要求:体温计使用前下甩几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 二、熔化与凝固 1.定义 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发生物态变化时,要伴随一个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物理过程。 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融化:没有刻意的增加温度,在自然环境下的物态改变; ※熔化:有刻意的增加温度,用火烧,高温炉等; ※溶化(溶解):物质溶于液体当中。 ※根据物态变化中初、末状态。熔化初状态是固态,末态是液态;凝固初状态是液态,末态是固态。 2、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3、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计 知识点总结

温度计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较为简单,同学们多看即可,要注意温度计的使用原则。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2、温度计 (1)温度计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基本结构: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等。 3、摄氏温度 (1)单位符号: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3)读法:-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重点】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2)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例:下图中,对温度计的使用错误的是: 分析:图1中,①读数时玻璃泡没有浸在液体内;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平行,而他是斜视,所以错误。图2中,①温度计碰到了杯底部;②同图一的错误②。 5、温度计的分类 (1)实验室用的温度计 量程:-20℃~110℃,分度值:1℃,特殊结构:无缩口,用途:测液体温度,使用方法: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2)体温计 量程:35℃~42℃,分度值:0.1℃,特殊结构:有缩口,用途:测体温,使用方法:读数时可离开人体,使用前要用了甩几下。 (3)寒暑表 量程:-60℃~50℃,分度值:1℃,特殊结构:无缩口,用途:测气温,使用方法: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气体。 三、经验之谈: 本节考得最多的是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注意三条:1、读数的视线要与液柱上平面平行,2、温度计不能碰到杯壁,容易损坏仪器。3、温度计在读数时必须将玻璃泡浸在液体中。 在物理实验中,同学们一定要对仪器的各个部位的名称要叫得出,很多同学考试中知道错在哪儿,却叫不出名字,这样的丢分是非常不应该的。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初中物理温度计示数不准题型剖析专题辅导

温度计示数不准题型剖析 卢龙之 例1. 一只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量结果是2℃;若外界气温为23℃,该温度计示数是27℃。若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示数为40℃,则这杯热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31.4℃ B.35℃ C. 36.8℃ D. 37.8℃ 一、讨论法 (一)一般对应讨论法 由于示数准确的温度计和示数不准的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因此在格数之间和格数与温度值之间存在着定量的对应关系。通过这一对应的关系,可以求出某一显示温度对应的实际温度或某一实际温度对应的显示温度。 分析与解:设示数不准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示1℃,那么它显示的温度从2℃到27℃之间有(27℃-2℃)÷1℃=25格,对应着的实际温度为23℃-0℃=23℃,因此每一格对应的实际温度为23℃÷25 =0.92℃。则温度计示数从2℃到40℃有(40℃-2℃)÷1℃=38格,则对应的实际温度从0℃开始增加了0.92℃×38=34.96℃,所以若在温水中的示数是4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0℃+34.96℃=34.96℃≈35℃。故选B 答案。 (二)格数相等讨论法 既然示数准确的温度计和示数不准的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因此可根据刻度划分原理,通过划分,使显示温度跟实际温度对应的高低之间出现格数的关系。利用这一相等关系,求出显示温度或实际温度相应的格数,然后再求出这些格数所相当的显示温度或实际温度。 分析与解: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从2℃到27℃为实际的温度从0℃到23℃。即占标准 温度计的23个格,每一格为C 1.087 23)2C (27?≈÷?-?C ;实际温度从0℃到23℃之间也有23格,而每一格为C 123C)0C (23?=÷?-?。则温度计示数从2℃到40℃有34.96C 1.087C)2C (40≈?÷?-?格,则实际温度从0℃开始增加了1℃×34.96,所以若在温水中的示数是4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0℃+34.96℃=34.96℃≈35℃。故选B 答案。 二、图示结合比例法 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不强,想象力不太丰富,对有些物理问题仅从文字上进行理解会不够全面,不够透彻,结合图象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分析:如图所示,图中在左边自下至上的2℃、27℃、40℃分别是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外界气温和热水中的温度值,右边自下至上的0℃、23℃、t 1℃分别是它们所对应的实际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冰水混合物的实际温度是0℃,而温度显示2℃;外界气温是27℃,而温度计显示23℃;当温水的实际温度为t 1时,温度计显示40℃。由于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示数不准温度计上的显示温度的变化量跟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量是成正比例的,则有: C 0C t C 2C 40C 0C 23C 2C 271?-??-?=?-??-? 解得:C 35C 34.961?≈?≈t 所以,若放在温水中的示数是4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35℃。故选B 答案。

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习题 (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一、单选题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2.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7℃ B. 福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53℃ C.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 20℃ D. 福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瓶标有“550ml”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1kg B. 温水的温度为40℃ C. 家用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0.1kW D. 北京二环路全长约为2.8km 5.以下是对常见温度值的估计,其中合理的是() A.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 50℃ B. 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D.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6.在摄氏温标中,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 A. 0℃ B. 4℃ C. 37℃ D. 100℃ 7.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22℃ 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C.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220V 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9.如图甲是体温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_℃.图乙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_℃. 10.使用下列各仪器时利用的原理正确的是() A. 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吸 引 B. 液体温度计:被测物体热胀冷缩 C. 试管架夹取试管:省力杠 杆 D.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大气压强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 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 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 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 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一、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 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 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