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灵活性训练.doc

思维灵活性训练.doc
思维灵活性训练.doc

活动2 思维灵活性训练

一、训练背景

人的一生,可能是平平淡淡、无所成就,也可能是轰轰烈烈、扭转乾坤。但是,都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当用惯常的方法、老一套的模式解决不了问题时,不妨采用思维灵活性方法处理可能就是一剂最好的灵药。思维的灵活性就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从广阔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既要异想天开,又要脚踏实地”思维程度。

思维具有灵活性;一是思维起点要灵活,即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二是思维过程要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而灵活的综合的分析;三是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这种结果不仅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经过这方面的训练,提高思维灵活性的品质。

二、口诀

三、思维导向

1.案例一

如果美术老师给你一张长50cm,宽50cm的纸,要求你画一幅1.5m高的人物图像,按1:1尺寸,你能完成吗?

2. 案例二

六根竹签可以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用六根竹签摆出四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

3.案例三

两手握住毛巾的两头,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怎样使毛巾打个结?

4.同学们自己归纳:什么是思维的灵活性?

5.灵活性与流畅性区别?

灵活性是解决一个问题遇到困难时,采用多个方法和途径去解决。

而流畅性是对一个问题能够快速寻求的答案越多越好。

对于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时采用流畅性;

对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时采用灵活性。

四、思维训练

1.个体训练一——灵活造句

例如:用“天才”造句

为了减肥,我妈每天才吃一顿饭.

牛排

大学

难看

的士

月球

牛顿

宝马

2.个体训练二————改变立方体

在一个正方体上切一刀,使它变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七面体,另一部分是四面体,该怎么切?另一部分是三面体、两面体呢?

3.团队训练——猜物品

⑴方法

①由队长(组长)抽牌,决定训练顺序。

②被抽到的队,每次排两名队员。一名担任“说”,一名担任“猜”,两人相距2米面对面站

着。

③担任“说”的队员先在主持人处抽出一张卡片,上面写有物品名称,不能让猜的队员看到。

“说”的代表可以说任何语言,惟独不能直接说出要猜的物品的名称,让猜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准确说出卡片上是物品,如果猜对给本队记1分。

④无论猜没猜到,只要规定时间到,两人互相交换角色。

⑤先由每个队进行训练,每人猜物品的时间规定是30秒。两人在1分钟内结束。而后每

个队派出两名队员参加全班训练。

⑥训练完毕,公布分数,得分最高的队,起立接受全班掌声的鼓励。

⑵内容

玫瑰书签鲨鱼音响窗户油画耐克风筝地毯筷子订书机面条

报纸卫星电脑食盐字典光碟 MP3 汉堡包海洋七里香吉他牛奶

桌子火车帽子薯条自行车杯子书包云朵科学课挂历车票布娃娃柠檬风铃手表庙宇钢琴相片花瓶存折面包铅笔绿叶礼物草原试卷泉水露珠沙发月亮空气西游记锯子长城……

五、交流与分享

1.当我能够用灵活的方法解答问题时,我心里的感受是:

2.当其他同学能够灵活回答问题时,给我的启发是:

3.我认为妨碍了自己思维灵活性的东西是:

4.要保持思维的灵活性,我们要注意那些要点:

5.我们队在训练的竞赛中获胜的原因:

我们队在训练的竞赛中失败的原因:

六、思维灵活性训练自我评价

[指导语]

请仔细阅读以下列出的每一条题目,然后根据这一学期来自己的实际感觉,选择最符合

您的一种,并在每个项目后面所附的备选答案的相应编号上画“○”。其中选“非常同意”

时在A上画“○”计,选“同意”时在B上画“○”,选“无所谓(不确定)”时在C上画“○”,

选“不同意”时在D上画“○”,选“非常不同意”时在E上画“○”。

1. 你是否认为做事情就一定要一往无前,而不能往后看。 A B C D E

2.你是否认为做事情就要抄捷径,那有什么弯道。 A B C D E

1.在做数学题时,你是否常常把已知条件直接与所要求的问题联系起来,因此你常常打不

开思路。 A B C D E

2.在学习中,你发现同类型的题目,如果变换了一两个条件,你是否就无法下手了。

A B C D E 5.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时,你是否只是顺着自己的思路想下去,很少预测别的想法。

A B C D E

6.你是否善于从原因想到结果,可是如果从结果推出原因,你觉得那时不可能的。

A B C D E

7.穿衣服的时候,你是否认为只要看前面合适就可以了,而没有必要从后面看。

A B C D E

8.遇到问题时,你是否能够从多方面探索可能性,而不是固定在一种思路或局限在某一方

面。 A B C D E

9.你是否有寻找事物各种原因的习惯。 A B C D E

10.当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你是否会从空间的、立体的、多维的角度试着去解决。

A B C D E

计分:

1-7题: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选D计4分,选E计5分。

8-10题:选A计5分,选B计4分,选C计3分,选D计2分,选E计1分。

统计得分:

40分以上,说明我的思维灵活能力很强,我将继续保持和提升。

25~40分,说明我的思维灵活能力一般,需要努力提升。

25分以下,说明我的思维灵活能力较差,应该引起注意,急需提升。

阅读与感想:

怎样处理排名

有三个演员应邀到一个剧场演出。他们向剧场经理提出同样一个要求,即在海报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否则,他们将退出演出。

这个难题让剧场经理头痛不已,三名演员同台演艺的消息早已传出,总不可能临时改为个人演出专场。何况几位演员都是走红明星,得罪哪一位都对剧场经营不利,该如何是好呢?剧场经理经过一番思索之后,终于喜笑颜开。

到演出那一天,三位演员到剧场一看,海报不是一般的纸面形式,而是一个不断转动的大灯笼,三个演员的名字都写在灯笼上,三个名字转圈出现,谁都可以说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于是三个演员皆大欢喜地参加了演出。

思考导向:平面不行想空间,静态动态巧变换。

我的感想:

智斗强盗

有一次,卓别林带着一大笔现款走在路上。突然,从路旁草丛里跳出一个蒙面强盗。

强盗威胁着要卓别林交出现款。卓别林答应了,并对他说:“请在我帽子上开两枪吧,我好回去向主人交代!”强盗“叭叭”两声,照他的话做了。“再在屋顶衣襟上开两枪吧!”卓别林又说。“叭叭”两声,强盗又照做了。“最后,请您再在我的裤腿上打两个洞,拜托了!”

强盗一听,不耐其烦地提起枪,又在裤腿上给了两枪。卓别林知道强盗的手枪里再也没有子弹了,便一脚把他绊倒,飞一样的跑掉了。

思考导向:灵活机智可以解决畏难问题。

我的感想:

完整小学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班级 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 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 个小朋友。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 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 他们三人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 13秒,小林用了 12秒,小红用了 11秒。那么,( )是第一,( )是第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 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 )+( )-(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 次。 8、 1、4、3、6、5、( 1、 )个正方形 2、 4、 8、( ( ( )个长方形

班级姓名 千克,东东的体重是()千克。

班级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 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15、1、12、1、9、()、()、()、() 75、()、()、60、()、50、()、()、() 10、5、9、6、8、7、7、()、( )、(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 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5、在厂一里填上“ + ” 或“―”,使算式成立。 6匚5匚4匚3匚2匚1 = 1 6厂5厂4匚3匚2匚1= 21 6—5—4 _ 3 _ 2 _ 1 = 11 6匚5厂4厂3厂2厂1= 9 6匚5匚4匚3匚2匚】=15 6、你能把0、1、2、3、 7、 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 □+ □=□-□=□ 7、6()3()2( )7() + 5一7+57-48 ( )3()48( )2() ()8()8()8()( ) + 1( ) -3()-8( )-() 7 7 664926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及与课本思考题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探索与创新精神。 3、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步树立学好数学信心。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观察力,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4、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源于基础,高于课本,教材中难度较大,思维型强的知识。 2、贴近学生比较现实的数学问题。 3、数学报或奥林匹克起跑线的有关内容。 五、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各种技能,计算技巧,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数学思维比较活跃,具有思考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部分学生思维狭隘、分析、比较、综合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在教师或同学的启迪和辅导下,才能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开放性,生活型、智趣性的思维训练题目,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个性,全面发展。 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课堂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数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八、活动安排: 本学期共安排16课时,每周一课

一年级思维训练(打印版)

1、兰兰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兰兰还有()本书。 2、小英做红花42朵,做黄花34朵,做白花15朵。? (1)红花比黄花多()朵。 (2)白花比红花少()朵。? (3)白花比黄花少()朵。? (4)一共有()朵花。 3、用6根短绳连成一条长绳,一共要打()个结。。? 4、2个苹果之间有2个梨,5个苹果之间有()个梨。? 5、找规律填数1、4、5、9、(? ?)、(??) 6、小玲今年5岁,奶奶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60岁,奶奶今年是()岁。 7、2头猪换4只羊,1只羊换4只兔,4只羊换()只兔,1头猪换(? ?)只兔。 8、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岁。 9、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人。 10、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人。 11、小明家住在三楼,每一层的楼梯都有20个台阶。小明放学回家从楼下回到家中,要走(? ?)个台阶。

1.小红有15本书,小东有5本书,小红给小东()本书,两个人的书就同样多? 2.一头猪换2只羊,一只羊换4只兔,2只羊换()只兔,1头猪换()只兔。 3. 按规律填数字 (1)3、5、7、()9(2)6、9、12、15()(3)()11、9、7、()(4)1、8、1、10、1、12、()() 4、林林前面有2人,后面有7人,这一排一共有()人。 5、小红的左边有5人,右边有3人,这一行一共有()人. 6、从前面数起,小林是第5个,从后面数起,小林第4个,一共有()个。 7、11个小孩子站成一行,从前往后数,林林站在第3个,从后往前数,东东站在第3个,林林和东东中间还有()个小朋友。 8、2+6+10=()1+4+5+6=() 9.一只小猫5分钟吃完一条小鱼,5只小猫同时吃5条同样的小鱼要()分钟。 10、连长带着10名战士过河,已经有6个战士过了河,没过河的还有()人。 11.妈妈买回一些巧克力,名名吃了4块,还有9块,妈妈买了()块巧克力。 12.大光和小名每人有5块糖,大光给小名4块后,大光有()块,小名有()块。 13.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方方比扬扬大3岁,燕燕比方方小1岁,燕燕比扬扬大2岁。()最大,()最小。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1、火车的长分别是200米、300米,它们相向而行.坐在慢车上的人见快车通过此人窗口的时间是8秒,则 坐在快车上的人见慢车通过此人窗口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秒. 2、乙、丙三人,甲每五天去李老师家,乙每四天去李老师家,丙每六天去李老 师家。三人在1997年元旦去了李老师家,下一次三人在李老师家相聚是几月几日? 3、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472错看成427,结果商比原来小5,但余 数恰巧相同.则该题的余数是______. 4、一项工作先由甲单独做45天,再由乙单独做18天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两人 合作可30天完成。现由甲先单独做20天,然后再由乙来单独完成,还需要______天. 5、甲容器中有纯酒精340克,乙容器有水400克,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 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时甲容器中纯酒精含量70%,乙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20%,则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 甲容器的混合液是______克. 6、红黄两种玻璃球一堆,其中红球个数是黄球个数的1.5倍,如果从这堆球中 每次同时取出红球5个,黄球4个,那么取了多少次后红球剩9个,黄球剩2个? 7、两人以匀速绕圆形跑道相向跑步,出发点在圆直径的两端.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甲跑完60米时第一次相遇,乙跑一圈还差80米时俩人第二次相遇,求跑道 的长是多少米? 8、1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 长必须是整厘米数.如果这些小正方体的体积不要求都相等,那么最少可以分割成 ______个小正方体.

9、AB两数都只含有质因数3和4,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6.已知A有12个约数,B有8个约数,那么A+B=______. 10、一个正方形形的一组对边增加6厘米,另一组对边减少4厘米,结果得到的长方形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原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1、一个大长方体木块表面涂满红色后,分割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体,其中只有两个面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恰好是16块,那么至少要把这个大长方形分割成______个小长方体.

一年级思维训练和答案

年级秋季班复习卷 第一讲:排排做 1把左边5个图黑,再把从右边数起第6个圆圈起来。?????OOO ■ ■* 2:猪八戒排队从左往右数它是第3个,从右往左数是第4个,那么 一共有(6 )动物排队呢?3+4-1=6 (人)拓展3:小丁丁和爸爸、妈妈三人拍照,三人站成一排,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丁丁、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丁丁妈妈、丁丁、爸爸 第二讲:巧算 1:【11 + 【9】=10, 21 81 = 10, 31 71 =10 41 61 =10 51 51 =10 2: 15-7+4+7-4二【151 15+8-5+2二【201 3:有14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大强扮鸡妈妈,小强扮老鹰,现在大强 已经捉到了7只小鸡,还有多少只小鸡没有被捉到? 第三讲:方向与位置【相对的物体,方向相反】 14-2-7=5 (人)

1+3+6=10(个) 1镜子里的小强举了右手,那么实际小强举了【 左】手 2:镜子里的钟显示3点钟,那么实际是【9】点 第四讲:比一比{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 33, 96, 45, 8, 69, 38, 61, 55<8<33<38<45<61<69<96 那么 【 21 】 6+5+4+3+2+1=21(条) 第六讲: AB _C _D E .F G 认识立体图形 1: A B, B C 那么 A[> ]C 第五讲:认识图形 {线段,角,一些平面图形数线段的方法} 1: 2

1+3+6=10(个)

1: 1, 5, 9,13,( 17),(21) 2:给下面两个排在一起的正方体表面涂色,一共可以涂几个面 期中考试 第八讲:有趣的水杯【简单的浓度,容积问题】 [物体越大水面升的 越高,] 1;在装有水的脸盆里,第一次扔了一只鸡蛋,第二次扔一只西瓜, 小朋友你 猜猜哪一次水面升的高呢? 扔西瓜那一次水面升的高. 2:水的杯子里面,放进1个鸡蛋,水面升高2格;如果放进2个鸡 蛋,水面会升高(4)格,{鸡蛋都沉入水中} 第九讲:找规律画图 O ? 1 o o 第十讲:找规律填数 2: 15,17,20, 24,29,(35),(42) 6+6-2=10 (个)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 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

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大班)24次课 1.10以内数的认识、 2.10以内数的组成、 3.比较10以内的大小 4.按规律填数字 5.复习 6.考试 7.认识图形 8.图形代数 9.分类 10.数轴的认识 11.复习 12.期中考试

10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1简单认识掌握10以内的数。 2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10以内个数的实际意义。 3练习按物计数,按范例画圆,按数画圆。 开始部分: 一、静定音乐,让幼儿安静入座。 二、检查上课所需的教具作好上课的准备。 基本部分: 一、复习。 复习从1数到10,从10倒数到1。同时教师在白板写上10以内的数字让幼儿认读。 1、幼儿一起数。 2、请个别幼儿数。 二、观察桃子图(教师出示教具) 1、教师提问:“盘子里装着什么?数一数有几盘?每盘有几个?(要求幼儿自己独立数)。 2、让幼儿读一读果盘下面这一排数字: 每个数字各表示哪盘桃子的数量,找出来给他们画上连接线。 3、抽幼儿上前重新排列盘子的位置,和下面一排数字相对应。 三、数一数:画上与图中数目同样多的圆。 1、教师示范一图:在白板上画上五支铅笔(让幼儿准确的说出数量词),同时画上相同数量的个圆圈。 2、让幼儿依次说出剩下各图的数量:

4个卷笔机, 5只铅笔盒, 3 本书。 3、让幼儿独立为物体画上相应的圆圈。 结束部分: 一、教师向家长展示整节的内中讲述重点。 二、教师布置回家作业。 三、发奖花 回家作业 一、看图片写出相应的数字 二、数一数并画○

三、连一连 ★★★★★ ★★★★★ 四、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六、数一数,在○里涂色 ○○○○○○○○○○ ○○○○○○○○○○ ○○○○○○○○○○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关注的是数学课程目标,它包括: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题(附答案) 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题(附答案)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学习数学,重要的是要掌握答题方法。根据题型的不同,采取的解答方式也不一样。想要掌握答题方法,必须先掌握相应的答题思维。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答:姐姐的苹果不变仍然是个,哥哥有(个)苹果,弟弟有(个)苹果,这时的苹果最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答:年龄差不变,小明一直比小强大(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答:小明前后各人,再算上小明共有(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答:第二天看了(页),第三天看了(页),第四天看了(页)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答:两次数的时候都数了小明,小明被重复数了,需要减去,所以这一队共有(人)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答: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答: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答: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答: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答: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40题及答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一)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 要用(12)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 的有(10)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9) 名男同学;; 画图法:用○代表女生,用□代表男生. ○○□□□○○□□□○○□□□○○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3)+(4)-(2)=(5)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13)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11)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15、10、13、12、11、(14)、(9) 1、4、3、6、5、(8)、(7) 1、2、4、8、(16)、(32) 8、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 小红用了11秒.那么,(小红)是第一,(小林)是第二. 9、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 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的是(可乐)多.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二)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 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小猫)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丁丁)第二名:(秋秋)第三名:(小牛)第四名:(阿婷)3、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6-4=2(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2岁 4、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 少人? 4+1+4=9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 4天看了多少页? 第一天:2页第二天:2+2=4页 第三天:4+2=6页第二天:6+2=8页 6、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 队共有多少人? 4+5-1=8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三)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能力训练题

1.如果△是○的24倍,下面哪个算式是对的。(1)△+24=○(2)○+24=△(3)△24=○(4)○24=△2.在每行里填上括号并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运算结果等于右边的数。(1)3()3()3()3=1(2)3()3()3()3=2(3)3()3()3()3=3(4)3()3()3()3=43.找出下面各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4,8 ,16 ,32 ,(),()(2)243, 81, 27, 9,(),()(3)2 ,5 ,11 ,23 ,47,(),()(4)8 ,24, 12, 36, 18,(),()4.不进行计算你能看出下面哪几组题的得数相等吗。(1)38+42+6()38+(42+6)(2)799+82()82+979(3)563+56()56(3+1)(4)300(23)()300235.在下面()里填上和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两边的计算结果相同。(1) 2+4+1=2()4()1(2) 12-6-2=12()6()2(3) 2+8+3=2()8()3(4) 13+24=1()3○2()46.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两边相等。(1)3()=1()(2)6()=2()7.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111名同学。一班有35人,二班和三班的人数相等。二班、三班各有多少人?8.小虎家养了18只母鸡,五月份下了450个蛋,比四月份多下了36个。这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蛋?9.用7、8、0、5四个数字,你能组成几道乘法式题?10.学校买来4个足球用去220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一个足球贵8元,买4个篮球要用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思维导图精英训练与职业应用》(李伟希)

《思维导图》精英训练与职业应用 ---像匕首一样的思维方式【课程介绍】 您想不想做到这样: 1,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用1小时完成原来8小时的工作; 2,提高创造力,同1个问题至少想到20种解决方法; 3,开发大脑潜能,开发右脑,让1个脑袋变成2个脑袋; 4,提高思考的速度,思维过程可视化,让线性思维变“网络化”思维; 5,学会一种思维,还可以教会您的下一代,让他们从此赢在起跑线上。 如果您想,就请来到我们的《思维导图》课程,我们将告诉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您的思维从此像匕首一样的锋利无比。 【课程收益】 1、认知思维导图; 2、实现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思维; 3、熟练绘制思维导图; 4,熟练的掌握不同行为的思维导图运用; 5,掌握思维导图的传授技巧。 【课程特色】 1、效果快:培训现场出效果; 2、送工具和答案:送一套沟通的工具资料及实战答案; 3、后续服务:参训人员可获得强大的培训案例落地体系; 4、有平台:博客、微博、QQ群,不断更新沟通资料,可以长期学习及交流。【课程时间】2天 【主讲老师】思维导图MindV授权认证培训师:李伟希 【课程提纲】 一、思维导图的原理 1、思维导图的背景

背景1:关键词简约化的时代背景 背景2:清晰的逻辑梳理达成高效沟通的背景 背景3:左右脑冰山开发的背景 2、思维导图的特点 3、思维导图的拆解和工作机理(互动+测试) 4、思维导图产生的效用 效用1:人体仿生学的实践运用 效用2:从传统思维与记录方法中全面突围 5、思维导图成熟作品呈现与剖析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和思维分析 1、手绘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要点 2、开始制作个人思维导图及作业点评 点评1:如何有效梳理思维 点评2:如何有效提取关键词 点评3:如何构建能诱发思维的图形与色彩 点评4:如何形成思维导图的个人风格 3、从思维导图的画法讲解事物的逻辑分类和发散思维 4、逻辑分析工具介绍 5、如何评价思维导图 三、思维导图的全面应用 1、思维导图之职场应用 运用1:思维导图与商业策划 运用2:思维导图与战略决策 运用3:思维导图与风险评估 运用4:思维导图与员工管理 运用5:思维导图与流程再造 运用6:思维导图与团队建设 2、思维导图之个人应用 运用1:思维导图与计划总结

(完整word版)一年级思维训练

一年级思维训练 1、一本书,小红第一天读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一页,到第四天,一共读了几页? 2、小明从一楼上到二楼用了1 分钟,他从一楼上到六楼,要几分钟? 3、小强家住4楼,每一层楼有7级楼梯,小强放学回家要爬几级楼梯? 4、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几分钟? 5、小玉有32张卡片,小婷有24张卡片,小玉给小婷多少张卡片,两人的卡片就一样多了? 6、小洁今年8岁,今年妈妈比她大25岁,十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

7、小雅今年7岁,去年她比妈妈小23岁,五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 8、一列队伍,从前数丹丹排第35位,从后数,丹丹排第21位,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9、一列队伍,丹丹前面有35名同学,丹丹后面有21位同学,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10、8块手帕夹在绳子上晾干,同一个夹子夹住相邻两个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几个夹子? 11、把图画相邻两张重叠钉在墙上,有五幅画,一共要几个图钉? 12、张老师给一年级(1)班的同学们出了两道数学题,做对第一题的有2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8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13、3个孩子同时吃3个苹果要3分钟。请问:10个孩子同时吃10个苹果要几分钟? 14、一口深7米的枯井,一只在井底的蜗牛每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请问:蜗牛几天后能爬出枯井? 15、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叫他们背对着背坐着,爸爸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能猜对呢? 16、找规律填数: ① 0,1,3,6,10,(),() ② 1、2、4、8、()、() ③ 1、4、3、6、5、()、() ④ 10、5、9、6、8、7、7、()、()、() 17、找规律画一画。 (1) (2)□▲○□□▲○○□□□▲○○○□□□□▲○○○○()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本文适合幼儿园大班以上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阅读, 数学能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算能力,一个是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复杂运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 运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这个话题以后再谈,今天先谈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基本功是数数。每个数的音、形、义要弄清楚,不是从1数到9就可以了,还要知道每个数字对应的具体数量。 数数这关过后,就可以进入加法的学习。 对成人来说,我们看到“3+5=8”这个等式,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把这个抽象的等式具体化为:三个XX加上五个XX是八个XX 而进一步具体化则会得到: 三个香蕉加上五个香蕉是八个香蕉 ?三匹马加上五匹马是八匹马 ?三只猴子加上五只猴子是八只猴子 如果把数字进行替换,如:5+6=11。便可以生成无数的具体表达。 数学符号的意义就是把无限的具体事物进行高度概括。虽然看起来抽象,来源却是具体的。 而数学思维,就是把各种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表达出来。 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并不难。孩子们平时做的数学应用题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 家长可根据上述原理,有意识的自编应用题,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 ?三只猴子加上两只两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笼里有三只猴,又来两只,共几只?(虽没提到“加”这个词,但暗含了这个思维) ?我有两支笔,张阿姨又给了我三只,我现在有几只? ?蜘蛛有八条腿,蜈蚣有100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钟,晚上走了二十分钟,一共走了多长时间?

一年级思维训练测试题(最新整理)

一年級思維訓練測試題(三) 1、一本書,小紅第一天讀1頁,以後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讀1頁,讀到第4天,一共讀了()頁。 2、一根繩子剪1次有2段,剪2次有()段。 3、口袋裏有黑襪子和白襪子各三雙,雜亂地放在一起,要你從口袋裏去摸,你至少必須摸出()只襪子能配成一雙顔色相同的襪子。 4、按圖形變化的規律,接著畫。 5 6、在方格中填入1、2、3、4、5,使橫行、豎行的三個數的和都等於10。 7、填空。 (1)從第7個數到第17個數,一共有()個數。 (2)從第9個數到第20個數,一共有()個數。 8、一列隊伍,從左數,小明排第7;從右數,小明排第5,這列隊伍有()人。 9、一隻白兔,一隻貓,一隻雞,它們共有()條腿。請你在格子裏塗顔色,使上排塗色的格子比下排塗色的格子多2個。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思维导图与团队思维训练(李伟希)

团队6维思维训练 -- 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 【课程介绍】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博士东尼·巴赞,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极其有效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这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思维导图与六顶思考帽的结合,实现了将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层级分明、集思广益的创造,从人实现思维的最大化的创造性及有效性。【课程收益】 1、认知思维导图、因果思维与水平思维; 2、了解因果思维的局限性; 3、训练利用思维导图实现团队一致性,集中思维; 4、怎样展开思维导图的想象,唤起潜意识,提高创造力; 5、道的层面,训练团队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6、术的层面,学习一种全新的更科学的团队逻辑思维。 【主讲老师】李伟希 【培训时间】2天 【课程体系】

【课程提纲】 第一节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1、如何从对抗性思维转变为平行思维 2、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方法 3、大脑的结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4、思维转向-1:转换注意力、改变切入点 5、思维转向-2:浸入、交叉启发、问题切换 6、思维转向-3:逆向、变形、夸张 第二节思维导图训练 1、大脑思维结构 2、文字,色彩,图像,数字,逻辑,从属……的思维处理 3、思维主题及关键词 4、中心位置主题与思维扩散 5、左脑思维导图训练 6、右脑思维导图训练 7、左右脑结合的思维导图大训练 第三节六顶思考帽的基本概念 1、蓝帽思维导图 思维中的思维,一顶控制思维过程的帽子。就像是乐队中的指挥一样来组织思维。 2、白帽思维导图 收集已知的或者是需要的信息,仅仅是中立和客观的事实和数据。 3、黄帽思维导图 代表的是乐观、探究价值和利益,帮助人们发现机会。 4、黑帽思维导图 象征冷静、反思或谨慎。探索事物真实性、适应性、合法性为焦点,帮助人们控制风险。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1 班级 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 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 1、4、3、6、5、( )、( ) 1、 2、4、8、( )、( ) 8、 ( )个 正方形 (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人 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 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2 班级 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 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 ) 15、1、12、1、9、( )、( )、( )、( ) 75、( )、( )、60、( )、50、( )、( )、( )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训练 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它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实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水平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各阶段教材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地实行。 一、从具体的感性理解入手,积极促动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增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实行初步的逻辑思维水平培养的重要手段。不过,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水平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理解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理解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水平。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准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能够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理解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使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能够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水平,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准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四、精心设计的练习,开阔学生的思路。

思维导图:绝顶高手需要4个维度的训练

思维导图:绝顶高手需要4个维度的训练 1在构思一本《如何成为专家》的书,以下是大致的内容,包括几个部分:知识工作者为什么需要成为你领域的专家真正的专家是什么样的,区别伪专家和骗子如何成为专家(成就专家的修炼过程)赢取认可(让别人认为你是专家)、个人品牌超越专家(避免”越专业越无能“)、专家能力迁移。2个人认为成就专家的核心部分是知识、实践、思维和品牌四个维度,专家在这思维上都有较高的水平。成为专家最重要的修炼是: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较高水平,并且系统性较深关联程度较高、都有参与重大项目和工作的实践、已经解决过大量困难的问题并能够解决当前困难、复杂的新问题、思维的层次性和抽象性(概念、判断、推理等),能够监控自我的思维并优化和改进。这几块我没有详细展开。还有就是:专家是一种外部认可,你得让别人认为你是专家!自我认为是专家是自傲或吹牛、官方认定的专家也有价值,但最后都得让你的“用户”认可才算数!3这个是我个人的思路整理,所以我个人感觉特别熟悉和的特别清楚地就没有详细列出来。在思考的过程中,跟许多朋友交流过,他们有的人已经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有的在成就专家的路上,有的对成为专家根本不感兴趣。通过跟他们的交流,让我受益颇多。对于认可专家价值的人,大家认为阻碍成为专

家的核心因素是(不全):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学习与反思。岗位工作枯燥,没有机会接触大项目。不知道如何整合知识,不会总结和归纳等等。以下是简单的思维导图,点击可以放大查看图片可点击放大观看您有好的建议,不妨写到留言里面,先谢谢!(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摘自《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可以通过微信号:17331899联系它)(微信公众号:【KMCenter】,关注个人成长与知识管理、知识库,欢迎勾搭!)----END----关联阅读: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来的| 深度长文《如何成为专家》讲座2:你离专家还有多远?

一年级思维训练

一年级思维训练1、一本书,小红第一天读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一页,到第四天,一共读了几页? 2、小明从一楼上到二楼用了1 分钟,他从一楼上到六楼,要几分钟? 3、小强家住4楼,每一层楼有7级楼梯,小强放学回家要爬几级楼梯? 4、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几分钟?

5、小玉有32张卡片,小婷有24张卡片,小玉给小婷多少张卡片,两人的卡片就一样多了? 6、小洁今年8岁,今年妈妈比她大25岁,十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 7、小雅今年7岁,去年她比妈妈小23岁,五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

8、一列队伍,从前数丹丹排第35位,从后数,丹丹排第21位,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9、一列队伍,丹丹前面有35名同学,丹丹后面有21位同学,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10、8块手帕夹在绳子上晾干,同一个夹子夹住相邻两个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几个夹子? 11、把图画相邻两张重叠钉在墙上,有五幅画,一共要几个图钉?

12、张老师给一年级(1)班的同学们出了两道数学题,做对第一题的有2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8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13、3个孩子同时吃3个苹果要3分钟。请问:10个孩子同时吃10个苹果要几分钟? 14、一口深7米的枯井,一只在井底的蜗牛每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请问:蜗牛几天后能爬出枯井?

15、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叫他们背对着背坐着,爸爸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能猜对呢? 16、找规律填数: ① 0,1,3,6,10,(),() ② 1、2、4、8、()、() ③ 1、4、3、6、5、()、() ④ 10、5、9、6、8、7、7、()、()、() 17、找规律画一画。 (1) (2)□▲○□□▲○○□□□▲○○○□□□□▲○○○○()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1.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如①16减去10 等于几?②16减去10 还剩多少?③16与10 的差是多少?④10与什么数的和是16?⑤16比10 多多少?⑥10比16 少多少?⑦16减去什么数等于10?⑧10加上什么数等于16?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 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 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 只,乙每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 天完成,乙独做15 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3.递进型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教师不要越俎代疱,

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逆反型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如教验算时,16-10=6,学生习惯地用16-6=10来验算,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6+10=16 来验算。经过训练,学生便可知道用加法验算减法、用减法验算加法、用乘法验算除法、用除法验算乘法了。 5.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6.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个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7.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照这样卖法,4 人买了后,筐中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