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技术资料(英文版)

Wifi技术资料(英文版)
Wifi技术资料(英文版)

Aircell to Boost In-flight Wi-Fi Speed

By Stephen Lawson, IDG News Mar 10, 2011 8:30 am

In-flight Wi-Fi provider Aircell unveiled plans for its second generation of wireless links from aircraft to the Internet on Wednesday, promising higher capacity and the capability to offer its service outside the U.S.

Aircell equips airliners and business jets with in-cabin Wi-Fi systems and operates a network of special cellular base stations around the U.S. to send data from the Internet to the planes and back. Its Gogo service is offered by United Airlines, Delta Air Lines, Virgin America and other commercial carriers, and the company also sells Gogo Biz for business jets.

On planes where the airlines choose to upgrade the radio equipment, users should get about four times the speed with the new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Aircell. The main upgrade option, using a faster cellular technology, is scheduled to become availabl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2, the company said.

Aircell's plan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 is the latest signal that in-flight Wi-Fi is here to stay. Aircell's services began to appear in 2008 after an earlier, satellite-based attempt to put passengers online, Connexion by Boeing, had failed to capture a strong following. But Wi-Fi is now available on many domestic flights in the U.S.Aircell, the biggest provider of these services, charges between US$4.95 and $12.95 depending on the length of the flight and the passenger's device. Facebook, airlines and other companies have sometimes offered special deals that make the service free.

Business travelers are already demanding in-flight Wi-Fi, and more consumers will, especially the growing number of passengers with smartphones, said analyst Avi Greengart of Current Analysis.

"Connectivity is something that consumers are beginning to take for granted in other aspects of their lives," Greengart said.

And, on flights just as in hotels and coffee shops,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for it, Tolaga Research analyst Phil Marshall said.

Aircell will upgrade its cellular infrastructure from Revision A to Revision B of EV-DO (Evolution-Data Optimized), the 3G data technology for CDMA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In Aircell's implementation, Revision B can increase EVDO's downstream speed from about 3.1M bps (bits per second) to 9.8M bps, according to Anand Chari, vice president of engineering. For airlines that want even more capacity, Aircell will also install satellite equipment on planes to link up with Ka-band satellites. The Ka-band system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continental U.S. in 2013 and around the world in 2015, according to Aircell.

Satellite uplinks will also allow Aircell to offer services outside the continental U.S., on carriers based both in the U.S. and elsewhere. Airlines that want to provide Internet access on international flights before the Ka-band satellites become available will be able to use an existing network on the so-called Ku band, Chari said. The Ka band will be more economical, he said.

Individual passengers should see better performance on their phones and laptops once the faster links are installed. Because not everyone is typically using the shared link at a given time, users are likely to get 5M bps or more, Chari said. However, there will still be limits to what they can do online on a typical flight, he added. For one thing, Aircell uses traffic engineering to make sure everyone sharing the network gets the best possible experience.

"If you want to sit on a plane and watch a Netflix movie, it's not going to work very well for you, because we did not build the network where everybody can watch a Netflix movie," Chari said.

Aircell said in 2008 that it hoped to deploy LTE beginning in 2011 and achieve a 300M bps link from the ground to the air. However, the company doesn't yet have enough radio spectrum to use LTE, though it is working on acquiring more, Chari said. EV-DO Revision B will be a hardware and software upgrade to Aircell's existing EV-DO network, which is supplied by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s vendor ZTE.

EV-DO Revision B has been available for several years but was upstaged by LTE (Long-T erm Evolution), which can offer even higher speeds. Only three mobile operators in the world have deployed Revision B, according to Qualcomm, the pioneer of EV-DO. However, Aircell is better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technology, Chari said. For one thing, Revision B requires a clean signal, which is harder to achieve when it has to go through walls and other obstacles, he said.

"We have a very unique situation: There is nothing between the aircraft and our towers," Chari said.

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目的 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防止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技术资料失控,影响及时排除故障和设备维修,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各种技术资料的管理。 3 定义 无 4 职责 设备技术部对技术资料的整理、编号、归档和保管。 5 流程 无 6 内容 6.1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6.1.1公司购进的设备随行技术资料(说明书、图册、图纸、光盘等),先由项目负责人会同技术经理主持编制资料清单后,电气部分资料由电气工程师统一编号归档;机械部分的技术资料由机械工程师编号归档。 6.1.2本公司内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技术资料时,应经技术部经理批准办理借用手续。外借需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签字),办理好手续后方可借出。 6.1.3部门所属范围内因工作需要复印技术资料的,应先经技术经理批准后方可复印。其它部门需要复印的,必须经总经理批准(签字)。 6.1.4部门各专业人员应积极收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资料、技术情报、信息,注意科技动态,并分类整理。同时注意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结合上述资料,自己编写技术资料,为生产、培训、工艺改进、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服务。 6.2技术资料编号 6.2.1技术资料编号基本构成形式:设备技术SJ---生产(车间)代号---生产线代号---制造厂国别---资料类型---技术资料的编号---设备制造商缩写---该资料的序数。 6.2.2各品类车间代号。 6.2.3生产线代号:。 6.2.4制造厂国别/主机厂商:C—中国、J—日本、G—德国、KY—南韩。 6.2.5分类号:M—机械类、E—电气类、T—操作使用技术类、P—PLC程序表、K—磁盘、光盘类。 6.2.6技术资料的编号:编号由三位数字组成:如001、002、003……。 6.2.7设备制造商的缩写:。 6.2.8 举例说明: 技术资料编号: SJ—W—HA1885—C-M-001-HCH-3-1。其各编号含义如下:

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用语规范

一、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1、“开工报告”审查意见填写: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同意开工。 2、“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审查意见填写:同意资格审查。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批表”监理单位审查意见填写:经审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图纸及合同要求,同意按此施工组织设计实施。 4、“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监理单位检查结论填写:符合要求。 5、“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申报审批表”审查意见填写:同意。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监理单位验收结论填写:同意隐蔽,进入下道工序。 7、“工程报验单”监理单位意见填写: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验收合格。 8、“工程竣工验收报验单”监理单位意见填写:经预验收,本工程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有关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及施工合同要求。本工程预验收合格。 9、“主要设备开箱检验记录”核查结论填:同意施工单位检验结果。 10、“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通过验收各方会签表”结论填写:各子分部工程均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及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齐全,合格;观感质量好。 11、“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参加各方对工程质量的评价书”结论填写: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12、“××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核查结论填写:同意施工单位检查结果,验收合格。 1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核查结论填写:经核查,上述项目符合要求。 1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单位验收结论栏填写:合格。验收结论栏填写:同意施工单位检查结论,验收合格。 15、“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名称栏验收意见填写:各子分部工程验收合格; 质量控制资料栏填验收意见填写:各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齐全; 安全和功能检验报告栏填写:同意施工单位评定; 观感质量验收栏填写:同意施工单位评定; 监理单位栏填写:各子分部工程均符合规范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及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齐全,合格,观感质量良好,同意施工单位评定结果,验收合格。 16、“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验收结论在分部工程栏填写:经各专业分部工程验收,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质量控制资料栏填写:质量控制资料经检查共×项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及抽查结果栏填写: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共检查×项符合要求,抽查其中×项使用工程均满足; 观感质量验收栏项填:观感质量验收为好; 综合验收栏填写:经对本工程综合验收,各分项分部工程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均满足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要求,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17、“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结论栏填写:通过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该工程资料齐全,有效,各种施工试验,系统调试记录等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同意竣工验收。 18、“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检查及方案抽查记录”抽查结果填:合格;结论栏填:对本工程安全、功能资料进行核查,基本符合要求,对单位工程的主要功能进行抽样检查,其检查结果合格,满足使用功能,同意竣工验收。 19、“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质量评估栏在好或一般格内打对号;观感质量综合评价为好;结论填:工程观感质量综合评价为好,验收合格。 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表 1、“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监理单位检查结论填写:该工程资料齐全、有效,各种施工试验,施工记录等符合规范要求。 2、“原材料、钢构件、配件进场检查验收记录汇总表”监理核验结论填写:合格;监理单位检查结论填写:记录汇总齐全,符合要求。 3、“原此材料、钢构件、配件进场检查验收记录”验收结果填写:合格;监理单位核验结论填写:符合设计要求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基本要求 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 第1条铁路的基本建设、设备制造,应在国家统一计划下,综合配套,保证质量,积极采用保证行车安全的技术设备,不断提高运 输能力,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技术设备要尽力采用先进技术,并加速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要从我国的具体条件出发,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 第2条铁路基本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基本建设项目的技术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规定的技术标准。 设计工作必须根据已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并须充分吸取施工、维修和使用部门的意见。 设计文件须经有关部门鉴定,并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 第3条工程施工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概算的要求进行,并应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和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 在营业线上施工时,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力争减少对运输的影响。 第4条新建、改建工程竣工后的质量,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在确认工程符合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概算要求,并检查竣工文件和技 术设备使用说明书等资料齐全后,方可交接。 如运输生产急需时,可按上述原则分段验收交接。 第5条铁路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6条机车、车辆等设备、器材及其零、部件,均须按照国家和铁道部批准的类型及技术要求制造。新产品须按铁道部的规定,由 指定单位进行设计、试制、试验(试用)和鉴定,经批准后,方可投

入批量生产。变更设计(包括运营中的设备)时,应征求使用和维修部门的意见,并按规定审批程序报铁道部批准。 机车、车辆等设备、器材及其零、部件投入使用后,制造部门应经常征求使用和维修部门的意见,不断改进产品,提高质量。 第7条一切产品都必须有严格的检验制度。机车、车辆等重要产品,须经铁道部指派的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准交付使用。 产品出厂时,须附有合格证、技术资料和使用说明书。 第8条对新设备(包括改造后的设备)在开始使用前须有细则、操作规定、竣工图纸等技术文件和保证安全生产的办法,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经过技术测验合格后,方可开始使用。 第9条铁路机车、车辆、线路、桥隧、通信、信号、给水、供电等技术设备,均须有完整和正确反映其技术状态的文件及《技术履历簿》等有关资料。 上述技术资料由有关部门或单位妥善保管,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记载修订。 第10条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须有铁道部统一规定的标记。 隐蔽的建筑物及设备须在地面上设有标志。 第11条机车、车辆等主要设备的调拨、封存、部备、报废及改变结构等,均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2条对现有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标准的技术设备,应有计划地逐步改造或更换。 限界 第13条一切建筑物、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接近限界。与机车、车辆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在设计建筑物或设备时,距钢轨顶面的尺寸应附加钢轨顶面标高可能的变动量(路基沉落、加厚道床、更换重轨等)。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doc

XX制造有限公司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1.总则: 1.1 为建立?健全公司设备技术档案工作,完整保存和科学管理公司的设备技术档案,充分发挥设备技术档案在公司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各生产技术部门服务,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2 本公司设备技术档案是指各技术部门、分厂在生产技术、科研成果、质量、设备、基建等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等技术资料以及外来、外购的图纸、资料、图书等。 设备档案资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设备制造厂的技术检验文件、合格证、技术说明书、装箱单、图纸等 (2)设计院的设计图纸、技术说明、设计计算书、设备清单等 (3)设备附录及工具清单 (4)设备大、年修理施工总结、记录,竣工验收单,修理检测记录 (5)精度校验及检验记录 (6)设备改造、更新技术 (7)设备缺陷记录及事故报告单(原因分析处理结果) (8)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 (9)设备基础图及土建图 (10)设备结构及易损件、主要配件图纸 (11)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12)其他资料 1.3 按介质划分设备档案资料可分为下述类型: (1)纸拷贝(蓝图、透明图、照片、白图和其它印刷文件) (2)电子文档(用CAD或其它软件形成的设计图、文字资料和音像制品等) 2.管理职责 2.1设备部是设备技术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 2.2按照集中统一管理设备技术档案的基本原则,公司设备部设立设备技术档案室(以下简称档案室),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档案室在设备部的直接领导下,集中统一管理全公司的设备、基建等设备技术档案。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工作,达到全公司设备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2.3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厂要把设备技术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技术业务管理工作中,保证其技术资料及时、完整归档,按制度借阅并及时返还,并在使用中对技术档案中的错误及时通知档案室或设备部,以保证全公司设备技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3.设备档案的归档 3.1技改和基建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应速将下述技术资料归档: (1)工程施工执照,开工报告 (2)各专业施工图会审记录(土建、水暖、电气、通风等) (3)设计变更通知单 (4)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往来的联系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资料管理

工程施工与资料 一、概念 1、高低层建筑、超高层建筑 (1)民用建筑1~3层为低层建筑;4~6层为多层建筑;7~9层为中高层建筑;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2)公共建筑、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一般称为超高层建筑。 (3)技术 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泛指操作技能、劳动手段、劳动者素质、生产工艺、试验检验、管理程序和方法等) (4)质量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序。 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要求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组合。 特性有: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综合性等。 技术与质量的关系:技术是质量的保障。 (5)工序 工序指在一个生产岗位完成某一产品的部分工艺。 (6)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是指施工中人、材料、机械、工艺方法和环境等对产品综合起作用的过程的质量,又称过程质量。 工序质量即分项工程质量。 (7)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 施工工艺标准是施工企业具体操作的方法、是施工企业的内控标准,它可以是操作规程、工法,也可以是规范。 (8)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工艺标准、评优标准的关系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质量验收的规则,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它是保证公证、各方面利益不受损害,是质量监管监督,各企业必须遵守。 施工工艺标准:是在统一验收规范的尺度下进行竞争的法宝,它如同教案,是企业的质量保证。 评优标准:是对参赛队的鼓励,是对工程质量的评定评价。 (9)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就是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方法对项目的技术要素与技术活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技术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信息、技术资料、技术档案等。 技术活动过程包括:技术计划、技术学习、技术运用、技术开发、技术试验、技术改造、技术处理、技术评价等。 (10)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体系就是将与项目有关的技术要素和技术活动形成一个整体,按照计划、组织、程序、监督、控制、协调原则进行配置与活动。 (11)质量管理体系

铁路设备管理职责的界定

铁路设备管理职责的界定 一、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工业电视监控、GPS等日常管理 1、用户单位负责日常维护,正常状态的检查,清扫卫生等。 2、铁路检修分公司负责全公司信息系统日常计表、故障处理,专业检查、技术与检修档案管理。 3、铁路检修分公司朱艳存为储运公司信息员。负责与集团公司信息管理的工作联系,与兰贝斯的工作联系及相关单位的工作联系。 4、技装部负责原始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委外修理的管理,对铁路检修分公司上报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审核。 5、技装部负责上报材料的审核以及对外申报。 二、铁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电力、线路等日常管理工作 1、铁路运输分公司、铁路检修分公司、技术装备部进行两级技术履历档案管理,原始技术履历档案由技装部负责管理,分公司配合,特殊情况除外。 2、铁路检修分公司承担全公司电气设备的专业管理,日常维护由使用单位负责,计表、专业检查、维修、故障处理等由铁路检修分公司承担。汽修分公司日常维修故障处理自行承担,自己无法处理时,铁路检修分公司协助处理。 3、技术装备部负责对铁路检修分公司、铁路运输分公司上报制度的审核,制度制定由分公司负责。 4、铁路检修分公司、铁路运输分公司分别负责材料上报,技装部负责审核与外报。 5、委外检修项目的招议标和合同签订由技装部负责,分公司配合,分公司负责技术把关及相应的内外部联系工作。 三、重点设备的汇报 1、每天15:30分向公司调度和技装部汇报运行情况。联系人:张宇燕;电话:2920; 2、大故障、事故等汇报按《生产性事故管理办法》执行。 3、按管理口子与相关管理部门联系需协调的情况,影响生产的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整理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整理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整理要求为了做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的竣工整编工作,统一、规范各专业公司的技术资料,现明确以下要求: 一、资料整编规定 各专业公司的工程资料按照《XX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整编规定》进行整编。所采用的记录表格必须是《XX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配套表格》中规定的表格。 二、资料整编组卷 资料整编按《XX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整编规定》将技术资料按性质划分为五类组卷。 1)施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综合资料; 2)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 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4)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及主要功能抽查资料; 5)竣工图。 6)施工日志单独组卷装订附后。 三、资料格式 技术资料应按统一标准规定,施工单位分级自行检查评定合格后,由监理(建设)单位分级核查验收,签名、公章必须齐全。均采用A4幅面纸打印。 四、技术资料组卷内容 4.1第一卷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综合资料 4.1.1施工管理资料 1)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表(专业工程概况表)

(2)建设工程主要审批文件一览表 2)开、竣工报告 3)施工单位及人员情况资料 4)施工准备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报批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批表、施工方案。 4.1.2竣工验收资料 4.1.2.1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 4)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或抽查记录 5)其它竣工、交工资料 4.1.2.2观感质量验收 1)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2)专业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3)----工程观感质量验收记录 4.1.2.3预检、中间交接检验收、工程评价 1)中间交接检验记录 2)--工程预检、竣工预验收报验单 3)分项、分部工程竣工验收评价书 4)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评价书 4.2 第二卷分部、分项、检验批验收记录 (按照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的顺序排列) 1)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12】216号)

铁建设〔2012〕216号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 [日期:2012-12-26] 来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作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阅读:664次[字体:大中小] 内容提要:铁建设〔2012〕216号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 铁建设〔2012〕216号 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合资铁路公司,集装箱、投资公司: 现将修订后的《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铁道部原发《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83号)、《关于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甲控物资设备招标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7〕495号)、《关于重新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甲控物资设备目录〉的通知》(铁建设〔2010〕163号)同时废止,其他涉及铁路建设物资设备文件与本办法相悖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物资设备目录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二日 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铁路建设物资设备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其他铁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铁路建设物资设备是指批准设计文件内的形成工程和实现工程功能所必需的物资、设备。 第四条铁路建设物资设备分为建设单位采购和承包方采购两类,以下简称甲供、自购物资设备。 第五条铁路建设采用列入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铁道部行政许可目录、铁路产品认证采信目录内的铁路专用设备,必须选用通过许可认证的物资设备。 第二章物资设备管理 第六条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铁路建设物资设备的监督、管理和指导;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工管中心)可组织建设单位进行物资设备采购,对现场物资设备管理进行检查。

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规定

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规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一、设备技术资料、技术档案是管好、用好、修好设备的依据,也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设备经济效益的体现。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 二、设备部在办完设备验收手续移交使用时,必须按照规定逐台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和台帐;建立设备档案,要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进口设备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全套翻译入档;每年进行复查核实,做到帐帐相符,帐、物、卡相符。 三、设备技术档案、设备管理记录包括: 设备的技术档案: 1、主要设备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图纸。 2、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设备修理档案、修理项目的论证报告,技术协议和合同。 3、设备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配件目录、出厂合格证、装箱单等。

4、设备验收记录。 5、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记录。 6、设备调拨、售出记录。 7、设备事故记录、调查报告、处理结果。设备的管理记录: 1、设备的运转(运行)记录。 2、设备运转(运行)档案。 3、设备状态监测记录。 4、设备管理检查评比记录。 5、设备管理活动记录。 6、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及相关记录。

7、非标机械加工计划及相关记录。 建立和及时维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审查汇总设备报表并进行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主要包括: 1、设备基础数据库。 2、设备运转记录数据库。 3、设备维修记录数据库。 4、设备状态监测记录数据库。 5、设备润滑检测及换油数据库。 定期上报设备管理报表。 1、主要设备经济技术指标季报和年报。 2、主要设备技术状况年报。 3、十五项总体指标年报。

浅谈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

摘要: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加强铁路线路维修成本管理,提高线路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维修成本管理 线路设备作为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线路质量对铁路运行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加强线路维修成本管理控制,做好线路维修管理工作,确保线路质量和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铁路线路设备管理概述 铁路运输设备主要有机车车辆、线路、通信信号、仪器仪表等十六大类,线路设备资产总量占铁路总资产的60%,包括路基、轨道、道岔、道口、桥梁、隧道等设备。为补偿铁路运输对线路设备的损耗,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要根据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 铁路局所属各工务段是线路设备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单位,是铁路运输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在铁路局工务处、财务处等部门的管理指导下,负责具体实施设备养护维修和财务管理核算工作。 二、当前线路维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速重载等因素加大了线路维修成本支出 铁路经过六次大提速后,列车运行呈现高速、重载、高密度的特点,对线路设备的伤损程度加大,相应设备使用周期缩短,对线路质量的要求提高,经测算,受设备更新换代及价格因素影响,我局近两年线路设备维修成本增支30%,如提速道岔设备,使用周期由两年缩短为一年半,同时由于科技含量提高,价格昂贵,道岔单价由原26.8万元/组提高到39.2万元/组,增幅46%。 2.线路维修管理工作比较粗放 我局线路维修管理比较粗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装备管理应用不到位,大型机械化维修设备运用效率偏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到位;维修作业质量有待提高,存在施工方案制定不严密、重复作业、质量验收不严格、业务外包管理不严等问题;在材料物资管理方面,存在材料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等问题。 3.线路设备存在欠修问题 由于铁路长期处于低票价运输、承担大量社会公益运输,连年亏损,线路设备维修投入严重不足,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行,部分项目欠修严重。根据我局2012年现场调查统计,线路失效木枕15万根、缺少石砟18万立方米,桥隧设备欠修109座,设备维护需求与成本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存在吃老本问题。 4.成本预算管理需要加强 线路设备由于点多线长、结构复杂,受气温、降水、湿度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处于承载列车速度、密度及重量的动态过程,设备状态波动变化较大,要保持线路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就要随时根据线路状态变化进行修理,受动态变化的影响,各个支出项目没有相对稳定的支出定额,每年安排成本预算一般参照上年实际支出安排,只安排成本预算总量,年度过程中出现的增支因素受成本能力所限无法追加预算,出现预算安排与过程中实际需求脱节,往往造成设备欠修。 三、加强线路维修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 1.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对繁忙干线曲线钢轨进行干式润滑涂覆技术,减缓曲线钢轨磨耗,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加

(完整版)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第1版签发: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建立、健全公司设备技术档案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公司的设备技术档案,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公司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特制订本规定。 1.2 本公司设备技术档案是指与本公司设备相关的所有应当归档保存的设备图纸、设备使用说明书、电子文档、照片等技术资料。1.3 按照集中统一管理设备技术档案的基本原则,生产部设立专门的文件柜统一放置,有设备管理人员兼职管理。 1.4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 2设备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 2.1 每一台设备安装竣工验收完毕,都要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技术文件资料,并以每台设备为单位,将所有的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整理,组成保管单位(卷、代、册、盒),由设备主管审查后及时放入相应的文件柜内。 2.2 项目部向生产部移交设备技术档案或技术文件资料时,交接双方应形成技术资料交付清单并签字确认,交付清单归档备查。

2.3 凡外来、外购回公司的图纸资料,随仪器、设备入厂的图纸、使用说明书、电气线路图等在开封前,须通知生产部设备管理人员参加清点,如数归档。在未办理借阅使用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据为私有或拿走。 3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 3.1 认真贯彻公司技术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钻研业务,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设备技术档案工作任务的完成。 3.2.科学地管理公司的设备技术档案,负责设备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的收集,进行分类、编目、登记、保管、复制、借阅、发放、鉴定、统计以及绘制检索工具等工作。 3.3 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3.4 严格执行技术档案的保管、借阅、发放制度。 3.5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要及时修补和提出复制。 4设备技术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4.1 认真做好设备技术档案的内容、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因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复制后,原档案保管期限为半年。因修改内容而更换的档案,原档案报废,保管期限为一年。 4.2 凡要销毁的技术档案,必须造具清册,经生产部部长审批后,在指定监销人监督下进行销毁,防止失密。有关鉴定报告和销毁清册必须及时归档。 5设备技术档案的保管和借阅:

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用语规范

一、?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1、“开工报告”审查意见填写: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同意开工。 2、“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审查意见填写:同意资格审查。?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批表”监理单位审查意见填写:经审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图纸及合同要求,同意按此施工组织设计实施。 4、“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监理单位检查结论填写:符合要求。 5、“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申报审批表”审查意见填写:同意。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监理单位验收结论填写:同意隐蔽,进入下道工序。 7、“工程报验单”监理单位意见填写: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验收合格。? 8、“工程竣工验收报验单”监理单位意见填写:经预验收,本工程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有关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及施工合同要求。本工程预验收合格。 9、“主要设备开箱检验记录”核查结论填:同意施工单位检验结果。? 10、“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通过验收各方会签表”结论填写:各子分部工程均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及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齐全,合格;观感质量好。? 11、“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参加各方对工程质量的评价书”结论填写: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12、“××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核查结论填写:同意施工单位检查结果,验收合格。 1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核查结论填写:经核查,上述项目符合要求。

1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单位验收结论栏填写:合格。验收结论栏填写:同意施工单位检查结论,验收合格。 15、“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名称栏验收意见填写:各子分部工程验收合格; 质量控制资料栏填验收意见填写:各子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齐全; 安全和功能检验报告栏填写:同意施工单位评定; 观感质量验收栏填写:同意施工单位评定; 监理单位栏填写:各子分部工程均符合规范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及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齐全,合格,观感质量良好,同意施工单位评定结果,验收合格。 16、“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验收结论在分部工程栏填写:经各专业分部工程验收,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质量控制资料栏填写:质量控制资料经检查共×项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及抽查结果栏填写: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共检查×项符合要求,抽查其中×项使用工程均满足; 观感质量验收栏项填:观感质量验收为好; 综合验收栏填写:经对本工程综合验收,各分项分部工程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均满足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和标准要求,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17、“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结论栏填写:通过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该工程资料齐全,有效,各种施工试验,系统调试记录等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同意竣工验收。?

道口设备管理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56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道口设备管理措施标准 版本

道口设备管理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经交〔1986〕161号)、《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国经贸运〔1995〕466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审批办法》(铁道部20号令)、《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结合我铺架基地道口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南宁铁路局管内道路与铁路相交的道口、人行过道和平过道。 第一章分类

第1条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分为: 1.道口:系指铁路上铺面宽度在 2.5m及以上,直接与道路贯通的平面交叉。按看守情况分为“有人看守道口”和“无人看守道口”。 2.人行过道:系指铁路上铺面宽度在2.5m以下(城市一般为0.75m~至1.5m,乡村一般为 0.4m~至1.2m),直接与道路贯通的平面交叉。人行过道只准通过行人、自行车,不准畜力车及机动车辆通过。 3.平过道:系指在车站、货场、专用线内,专为内部作业使用,不直接贯通道路的平面交叉。 第二章道口设置 第2条设置或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按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审批办法》(铁道部20号令)以及铁路

设备资料管理制度

中建钢构管理标准 设备资料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设备资料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保障设备资料的完整与有效利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由技术改造项目竣工后移交的相关技术资料,及生产过程中生产、检验(不含测量设备、仪器仪表)设备的原始资料和使用期内形成的技术与管理资料。 3 职责 3.1设备部负责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原始技术资料(含重要设备、配套设施安装的原始技术资料)和使用期内技术与管理资料的保管。 4 相关文件 “设备资料建档细则” 5 程序 5.1 管理范围 5.1.1 单机/成套设备类 a)设备从申购、选型、采购、验收、安装调试到入库/领用过程中形成的前期管理资料(含技术改造项目竣工后移交的相关资料); b)设备随机原始技术资料(含技术改造项目竣工后移交的相关资料); c)设备从启用到报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维修、改造、变动、事故、报废等方面的管理资料。 5.1.2 配套公用设施/系统类

a)设计和安装过程的原始技术资料与管理资料(含技术改造项目竣工后移交的相关资料); b)使用、运行过程中维修、改造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资料。 5.1.3 设备/设施使用过程中的综合性技术或管理资料 5.2 资料的归档 5.2.1 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后,由项目组/部的资料保管人员集中或分次向档案室和设备动力部移交设备、设施的原始资料,交接双方办理交接手续及记录。 5.2.2 设备操作人员在完成规定应做的设备运行或日常保养记录后,记录人须及时(对临时性记录)或定期(对固定性记录)将记录递交给设备管理员。 5.2.3 设备维修人员在完成规定应做的维修记录后,记录人须及时将记录递交给设备管理员。 5.2.4 对5.1.1 a)款所述各阶段形成的资料,由设备管理员确认手续完备后安排保存或归档。 5.2.5 对5.1.1 b)款所述资料,在完成设备开箱检验后,由设备管理员收齐并安排保管或归档,其中测量设备的原始技术资料转交计量管理部门保管。 5.2.6 对5.1.2和5.1.3款所述资料,由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经办后交设备管理员安排保存或归档。 5.2.7 对保存在档案室而设备部没有的资料,设备部需要使用的可向档案室借用或复印。由设备部直接收管的原始技术资料,其重要的部分应将正本转交档案室保存,只有一份原件的,可以复制件留存。 5.3 资料的建档 5.3.1 建档对象 a) 重要或主要的生产、检测等单机/成套设备的技术和管理资料; b) 与生产配套的公用设施/系统(指除单机/成套设备外的公用部分)的技术和管理

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1、组织保证 认真执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技术负责人责任制,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检员,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定期召开质量会,分析总结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方案加以改进,整个质量组织体系由项目经理负责,并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的指导监督。 2、施工质量工序控制 实行工序质量控制管理,主要工序实行施工技术人员事先技术交底,现场施工质量跟踪控制,质检员对工序质量过程检查,事后验收,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质量管理措施 (1)由材料负责人和监理一同到现场考察选苗,监督苗木起挖质量。 (2)苗木运输车在途中不作长时间滞留,当天起挖苗木连夜运输至工地,次日当天全部种植完毕,必须保证当天挖的苗木做到挖、运、种、固定在24小时内全部完成。 (3)凡进入工地的施工原材料、草皮、苗木,必须经过质量检验,按规定要求抽样复试,进行化验和试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无合格证明、质保书、出厂质量证明的产品一律不准使用,并采取必要的封存措施及时退场,所有材料、乔、灌植物、苗木报业主、监理审批后方可使用。 (4)对进场材料、乔、灌植物、苗木管理,对已进场的原材料分批分类堆放,并挂标示牌,严禁混用。 (5)在每周召开的施工协调会上,项目工程部技术负责人主动征求业主方代表、监理工程师或质监人员对工程质量方面的意见,以利改进工程质量。 (6)项目工程部质检人员、技术人员每天检查质量、施工实施情况以及执行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情况,并作好施工记录。 4、职工队伍素质保证 对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务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是提高工程质量,创合格工程的基本保证。此项工作由项目工程部全面负责,由技术、质量、施工人员具体实施。 (1)对项目工程部全体管理人员的培训 每月项目工程部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负责国家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要求的培训,质量员负责质量验收、标准、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质量保证措施的培训。 (2)每半月施工组进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施工交底,施工操作工艺的培训,质量组进行质量验收标准、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产品、乔、灌、苗木保护及种植、养护的培训。 (3)对劳务工人的培训 在进行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施工员负责进行分项分部工程技术交底,施工工艺的培训,质量员负责进行质量验收标准、保护成品措施、QC小组活动、质量管理点的控制、乔、灌植物、苗木的种植、养护、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培训。 (4)组织培训的责任者 管理人员的培训由公司劳务员召集组织。培训记录采用专用笔记本,由具体实施、执行培训的人员形成。 5、制度保证 (1)项目工程部建立健全各部门管理职责、质量责任制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质量责任制,安全文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责任制。 (2)建立技术质量管理奖罚制,奖罚的原则是重奖重罚,奖罚制度的建立,参照公司《技术管理奖罚规定》、《质量管理奖罚规定》和《安全文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规定》。

探析武汉铁路局客运设备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

探析武汉铁路局客运设备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 摘要:设备管理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实现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文章对武汉铁路局客运设备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速铁路”对设备管理的新要求,提出了客运设备管理的优化策略。关键词:设备管理;高速铁路;现状分析;优化策略 1引言 随着250km/h、350km/h动车组的开行,合武铁路、武广客专、汉宜等高速线的投产运营,“高速铁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摆在我们面前将是如何提高客运组织运营效率、如何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如何成功地组织客票营销、如何提升客运人员整体素质等一个个全新的课题。高站台、无柱雨棚、无障碍通道、客服引导集成系统、自动售检系统等新设备设施的大量投入,标志着传统客运设备设施的管理也将面临“高速铁路”所带来挑战,如何优化客运服务设备设施的布局、如何有效利用设备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如何强化客运设备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客运服务质量及组织效率。 2客运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如:客服引导系统、无障碍设施、自动售检系统、流动售票车等)在客运站段逐步投入使用,对改善客运站场旅客购票、乘降环境及提高客运组织效率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地社会效应。但随着客运设备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充,传统的客运设备管理模式已逐渐显现出不相适应,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对设备管理的新要求,其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从客运设施设备的管理链上看,未形成有效的管理闭环,出现了管理断链,未有效形成“纵向到点、横向到边”的管理格局,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站段对设备管理重视力度不够,造成设备基础管理较为薄弱;二是站段客运设备管理台帐不详;三是各站段客运设备管理部门不统一,存在多头管理情况;四是站段上报设备设施更新计划缺乏有效依据;五是站段设备的管理台帐老帐死帐居多,未及时予以更新;六是客运设备更新计划信息沟通不及时;七是客运设备缺乏有效地监控管理机制;八是客运设备维修站未有效发挥管理职能。 ②设备管理权限不明。由于客运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直接导致管理权限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全套)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一、总目录 1.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必备文件 2.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 3.地基与基础工程 4.主体结构工程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6.建筑屋面工程 7.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综合管理资料 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9.建筑电气工程 10.通风与空调工程 11.电梯工程 12.智能建筑 13.竣工日志 14.竣工图 二、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必备文件 1.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 2.各责任主体及分包单位资质文件 3.见证员证书 4.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 5.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书 7.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8.施工总结 9.监理评估报告 三、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 1.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单位工程坐标定位测量记录 4.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5.工程质量事故(停工)通知 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7.工程复工通知书 8.工程中间验收交接记录 9.设计图纸会审纪要 10.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11.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12.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四、地基与基础工程

(一)桩基础、天然基础、地基处理等工程 1.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验收资料 1)桩基础、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1)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3)桩基础、天然地基、地基处理等子分部工程基线 复核 4)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试验研究资料和施工方 法 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1)水泥出厂合格证、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汇总表 2)钢筋出厂合格证、进场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 报告及汇总表 3)砂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汇总表 4)碎石、卵石进场物理性能检验报告及汇总表 5)新材料、新产品的鉴定证明质量标准使用说明、 工艺要求和检验报告 4.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试验报告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及复检报告 2)混凝土坍落度检测 3)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表 4)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表 5)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6)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报告、汇总表及焊条、焊剂、 焊药出厂质量证明书 5.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测报告 1)桩基检测报告 2)标准贯入试验报告 3)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4)土壤试验报告 6.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施工记录 1)灌注桩 ①灌注桩成孔施工(或验收)记录 ②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注水下混凝土记录 ③灌注桩施工资料汇总表 ④灌注桩隐蔽验收记录 ⑤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表及桩位编号图

铁办 [2007]168号《铁路行车设备故障调查处理办法》

铁路行车设备故障调查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及时准确调查处理铁路行车设备故障(以下简称设备故障),加强设备质量管理,防止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道部令第30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局、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以及铁路局直接管理或者受委托管理的其他铁路。其他合资铁路、地方铁路等应比照本办法制定本单位设备故障调查处理办法。 第三条因违反作业标准、操作规程及养护维修不当或设计制造质量缺陷、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铁路机车车辆(包括动车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铁路轮渡、线路、桥隧、通信、信号、供电、信息、监测监控、给水、防护设施等行车设备损坏,影响正常行车,危及行车安全,均构成设备故障。 第四条铁道部、铁路局专业部门是行车设备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设备故障的调查处理,应建立设备质量管理制度和设备故障管理办法。 第五条发生设备故障时,应迅速组织抢修,减少对运输生产安全的影响,尽快恢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 第六条设备故障的调查处理,应以事实为依据,以规章规

程、技术标准、维修标准为准绳,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制定对策,实行责任追究和经济考核。 第七条铁道部、铁路局安全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设备故障管理的监督检查,掌握设备故障信息及调查处理情况,监督落实设备故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必要时组织或参与设备故障的调查处理。 第八条设备故障升级为铁路交通事故时,按《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设备故障分类 第九条发生耽误列车、危及行车安全或影响列车正常运营的下列情形之一,但未构成铁路交通事故的,为行车设备故障:G1.机车故障。 G2.车辆故障。 G3.动车组故障。 G4.铁路轮渡设备故障。 G5.自轮运转特种设备故障。 G6.线路、桥隧设备故障。 G7.信号设备故障。 G8.通信设备故障。 G9.供电设备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