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铜合金综合实验

铝铜合金综合实验
铝铜合金综合实验

铝合金轧制工艺

铝合金轧制工艺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板带轧机工作原理及设备操作过程。 2.学会轧制变形量的计算方法及安排道次变形量。 二. 轧制原理: 轧制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轧制过程是靠旋转的轧辊及轧件之间形成的摩擦力将轧件拖进轧辊缝之间并使之产生压缩,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按金属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原理,通过轧制,轧件厚度变薄同时长度伸长,宽度变宽。见图1所示。 图1 轧制前后轧件厚度的减少成为绝对压下量,用△h 表示,△h =h 1-h 2绝对压下量与原厚度之比成为相对压下量,用ε表示,ε=△h /h 1×100%, 轧制时轧件的长度明显增加,轧后长度与轧前长度的比值称为延伸系数用λ表示, λ=l 1/l 2。由于轧带时轧件宽度变化不大,一般略而不计(Δb=b 2-b 1)。ε、Δh 和λ是考核变形大小的常用指标。 三. 实验内容:

使用两辊板带轧机轧制AlCu合金试件,试件铸态毛坯尺寸:120×15.00×7(mm)。经多道次轧制使熔铸台毛坯形成轧制态工件,轧制厚度由7mm轧至2mm,将其中一半轧件送到马弗炉时效处理,为下一实验做准备。 四.实验步骤: 1.根据轧机传动系统图和轧制原理图结合轧机了解板带轧机的组成,熟悉其结构和轧制机理。 2.润滑各运动部件,启动电源空车运转。 3.按总变形量分配道次压下量,并调整压下装置。 4.喂料轧制,按道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5.轧制加工完成关闭电源,快速退回压下装置。 6.清理轧机和工作地点。 7.拟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装置: 图2 轧机基本结构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

七. 思考题: 1.试述齿轮座(分动箱)的作用? 齿轮箱位于辊与减速箱中间起连接传动作用,同时用它控制上下轧辊转速保 持一致 2.分析压下量与咬入角之间关系。 ]/)(1arccos[21D h h --=α 为轧辊直径为咬入角、即为压下量、其中D )( 21αh h - 根据实验原理的图示可知.

铝合金窗制作工艺流程

铝合金窗制作工艺技术要求 一、施工准备 铝合金窗施工前的主要工作有:查验复核窗的尺寸、样式和数量——检查铝合金型材的规格及数量——检查铝窗五金附件的规格及数量。(一〕查验复核宙的尺寸及样式 在装饰工程中,一般都采用现场进行铝窗制作及安装。查验铝窗尺寸及样式的工作,即是根据施工现场对照施工图,检查一下有否不相符合之处,有否安装问题,有否及电器、水卫、消防等设备相互妨碍的问题等。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及有关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法。(二)检查铝合金型材的规格尺寸 目前,生产铝合金型材的厂家较多,虽然都是同一系列的铝合金型材,但其形状尺寸和壁厚尺寸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误差,这些误差会在铝窗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不便甚至麻烦。所以,在制作铝窗前要检查铝型材的尺寸,主要是铝合金型材相互接合的尺寸。 (三)检查五金件及其他附件的规格 铝窗歹金件分推拉窗和平开窗两大类,每类又有若干系列,所以,在制作以前要检查一下五金件及所制作的铝窗是否配套。同时,还要检查一下各种附件是否配套,如各种封边毛条、橡胶边封条和碰口垫等,能否正好及铝型材衔接安装。如果及铝型材不配套,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过紧,在铝宙制作时安装困难;过松,安装后会自行脱出。此外,采用各种自攻螺钉要长短适合,螺钉的长度通长为15mm左右。

三、推拉窗的制作及安装 推拉窗有带上窗及不带上窗之分。在用料规格上有55系列、70系列、190系列三种。55系列的铝型材及后两种系列在形状上有较大差别,而70系列及90系列这两种铝型材形状相同,但尺寸大小有明显差别。在这种系列中,90系列是最常用的一种。图2—11是90系列铝窗带上宙的双扇推拉窗装配图。下面以该装配图为例介绍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一)按图下料 下料是铝窗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工序。如果下料不准,会造成尺寸误差、组装困难或无法安装。下料错误或下料误差也会造成铝材的浪费。所以,下料尺寸必然准确,其误差值应控制在2mm范围内。 下料时,用铝合金切割机切割型材,切割机的刀口位置应在划线以外,并留出划线痕迹。 1.上窗下料 窗的上窗通常是用25.4mm×902nm的扁方管做成“口”字形。“口”字形的上、下两条扁方管长度为窗框的宽度,“口”字形两边的竖扁方管长度,为上窗高度减去两个扁方管的厚度。 2.窗框下料 窗框的下料是切割两条边封铝型材和上、下滑道铝型材各一条。两条边封的长度等于全窗高减去上宙部分的高度。上、下滑道的长度等于窗框宽度减去两个边封铝型材的厚度。

铜合金

牌号:白铜C7521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标准:日本 C7521白铜: 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硬度、电阻和热电性,因此白铜较其他铜合金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都异常良好,延展性好、硬度高、色泽美观、耐腐蚀、富有深冲性能,被广泛使用于造船、石油化工、电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工艺品等领域,并还是重要的电阻及热电偶合金。 C7521白铜分类: 普通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 复杂白铜: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即三元以上的白铜),包括铁白铜、锰白铜、锌白铜和铝白铜等。 ①铁白铜:铁白铜中铁的加入量不超过2%以防腐蚀开裂,其特点是强度高,抗腐蚀特别是抗流动海水腐蚀的能力可明显提高。 ②锰白铜:锰白铜具有低的电阻温度系数,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耐腐蚀性好,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 ③锌白铜:锌白铜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耐腐蚀性优异、冷热加工成型性好,易切削,可制成线材、棒材和板材,用于制造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日用品和通讯等领域的精密零件。 ④铝白铜:是以铜镍合金为基加入铝形成的合金。主要用于造船、电力、化工等工业部门中各种高强耐蚀件。 C7521白铜性能: 白铜是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故名白铜。铜镍之间彼此可无限固溶形成连续固溶体,即不论彼此的比例多少,而恒为α--单相合金。当把镍熔入红铜里,含量超过16%以上时,产生的合金色泽就变得洁白如银,镍含量越高,颜色越白。白铜中镍的含量一般为25%。 C7521白铜应用: 产品广泛用于电器、电子、电力、汽车、通讯、五金等行业,如变压器铜带、引线框架材料带、射频电缆带、太阳能光伏铜带、高炉用铜冷却壁板、含银无氧铜板、电子接插件铜带、模具电极铜板、乐器铜板等。 C7521白铜化学成分: 牌号主要成份其他成份 日本Cu Ni Zn Fe Al Pb Mn C752164.5-66.516.5-19.5余量———— C7521白铜力学性能:

【CN109763040A】一种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39737.1 (22)申请日 2019.03.27 (71)申请人 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经济开发 区海防路29号 (72)发明人 浦俭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刘玉珠 (51)Int.Cl. C22C 21/02(2006.01) C22C 1/03(2006.01) C22C 1/06(2006.01) C22F 1/04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材料,按照重量份 计,铝合金材料包括以下组分:Zn 0.1~1份;Si 1~2份;Fe 0.5~1份;Cu 0.05~0.1份;B 0.04 ~0.06份;Y 0.02~0.2份;Al 80~100份。本发 明的铝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和伸长 率,其导电性能和0.2%弹性极限应力Mpa也有较 大的提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铝合金材料 中还含有Ce和Lu元素,Ce和Lu可协同作用,进一 步提高铝合金材料的抗腐蚀性,使得该铝合金材 料还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够在含有腐蚀气体 的环境下正常工作。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4页CN 109763040 A 2019.05.17 C N 109763040 A

1.一种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 所述铝合金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1~1份的T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05~0.01份的M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1~0.03份的T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1~0.03份的C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2~0.04份的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01~0.003份的Lu。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005~0.01份的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为155~170MPa,伸长率为13%~18%,0.2%弹性极限应力为70MPa~100Mpa,耐冲击性不低于15j/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称取原料,将纯铝锭、纯锌锭、纯铜锭投入熔炼炉进行熔炼,熔炼温度725~740℃,熔炼过程中采用电磁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随后投入Si、Fe、B、Y、Ti、Mo、Ta、Ce、Pm、Lu、W的各中间合金原料,调整温度为800~820℃,待完全熔化后取样分析化学成分,看是否满足成分控制要求,如有必要进行成分控制调整得到铝合金熔体; 2)加入精炼剂对熔体进行精炼,以消除熔体内气体、氧化膜及夹杂物; 3)将所述原料精炼后,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在700~730℃下浇注,铸造速度为50mm/min~70mm/min,冷却水强度为0.13MPa~0.15MPa,获得铸锭; 4)对所述铸锭进行双级均匀化处理,第一级均匀化的温度为300℃~320℃,时间为4~6h;第二级均匀化的温度为450℃~460℃均匀化时间为16~24h; 5)对经过均匀化处理的铸锭进行热挤压、热轧制或锻造工艺,加工成指定形状的半成品; 6)对半成品进行淬火、时效热处理,以获取上述铝合金产品。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 109763040 A

铝合金热轧工艺

铝及铝合金热轧工艺 热轧坯料主要采用的是半连续、连续两种生产方式生产铝锭,现代化的热连轧大部分都是采用半连续铸造的生产方式生产铸锭,可生产出来的铸锭重量重,铸锭的尺寸、表面、化学成分和内部质量较高 一铸锭的制备和质量要求。 (1)铸锭的选择应考虑到客户的质量需求和自身设备能力和工艺水平。(举例子)(2)铸锭的厚度选择的依据:成品厚度和变形率 (3)铸锭宽度选择的依据:成品的宽度和合金的切边量 (4)铸锭长度的选择依据:热轧卷的卷径 二铸锭的断面形状: (1)圆弧形 (2)梯形 (3)V字形 (4)长方形 三铸锭切头尾的目的 四热轧前铸锭头尾的处理方式 (1)表面要求不高的产品可以对铸锭浇铸口和底部不做任何处理 (2)对表面要求高的产品必须将头尾铸造缺陷部分全部切除 五、热轧前铸锭的表面处理 1、铣面 铸锭铣面量的确定原则:产品的用途、合金特点。铸造技术,目前国内带侧面铣的的铣削量大面一般8-15mm.小面8-10 mm. 铣床的特点:干铣和湿铣 2铣面后的表面质量要求 (1)铸锭小面弯曲不易过大 (2)铣刀痕的控制,刀痕深度不得大于0.15MM (3)表面无粘铝现象 (4)无磕碰或存放时间过长

六、铸锭的加热 (1)天然气加热炉的基本特点,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 (2)加热制度:均热温度,加热温度和炉内气氛 (3)加热温度必须满足热轧温度的要求,保证合金塑性高,变形抗力低 (4)装炉要求:先宽后窄,先一次后二次,先低温后高温,先小吨位后大吨位 七热轧工艺 (1)轧制方式和特点:纵轧、横轧、斜轧 (2)影响轧制的几个重要因素:轧制过程包括粗轧和精轧,在轧制过程中主要是轧辊,轧件和乳液三者之间的作用过程 (3)轧辊几个常用的术语 A:辊型 B:轧辊硬度 C表面粗糙度 D轧辊的基本结构 E轧辊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轧辊径向跳动、辊身两端直径差、配对辊 径差,表面状况。 八热轧制度设计 (1)热轧速度的确定 A开始轧制阶段,铸锭短且厚,绝对压下量大,咬入困难,一般为了咬入采用低速轧制 B 中间轧制阶段为了控制终轧温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一般都采用高速轧制 C 最后轧制阶段,因为带材变得薄而长,轧制过程温度降得太快,但是也 要控制表面所以要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择轧制速度。 热轧压下制度 热轧压下制度的确定主要包括热轧总加工率和道次加工率的确定(2)总加工率的确定原则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热轧总加工率可达到90%以上,总加工率愈大,材 料的组织越均匀,性能越好, A合金材料的性质。纯铝以及软合金,其高温塑性范围较宽,热脆性小、 变形抗力低,因而其总加工率越大,硬合金则相反。 (3)满足最终产品表面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供给冷轧的坯料,热轧总加工率应留足冷变形量,以利于控制产品性能 和获得良好的冷轧表面质量;铝及铝合金热轧制品的总加工率应大于 80%。 (4)轧机能力及设备条件 轧机最大工作开口度和最小轧制厚度并差越大,铸锭越厚,热轧总加工 率越大,但铸锭厚度受轧机开口度和辊道长度的限制。铸锭尺寸及质量, 铸锭厚且质量好,加热均匀,热轧总加工率相应增加。 道次加工率的确定原则 制定道次加工率应考虑合金的高温性能、咬入条件、产品质量要求及设备能力。不同轧制阶段加工率确定原则是: (1)开始轧制阶段,道次加工率比较小,一般为2%~10%,因为前几道次主

铜合金的分类及用途

铜合金的分类及用途 铜合金主要包括铍铜合金、银铜合金、镍铜合金、钨铜合金、磷铜合金。 、铍铜合金 铍铜合金是一种可锻和可铸合金,属时效析出强化的铜基合金,经淬火时效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弹性极限,并且稳定性好,具有耐蚀、耐磨、耐疲劳、耐低温、无磁性、导电导热性好、冲击时不会产生火花等一系列优点。铍铜材基本上分为高强高弹性铍铜合金(含铍量为.%-.%)和高导电铜铍合金(含铍量为.%-.%)。 铍铜合金用途 铍铜合金常被用作高级精密的弹性元件,如插接件、换向开关、弹簧构件、电接触片、弹性波纹,还有耐磨零器材、模具及矿山和石油业用于冲击不产生火花的工具。现在铍铜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器、大型电站、家电、通信、计算机、汽车、仪表、石油、矿山等行业,享有有色金属弹性王的美誉。 、银铜合金 银铜合金是通过将纯铜和纯银加入电熔炉进行熔炼,经铸造得到坯料,再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成品。银铜合金的主要应用为电接触材料、焊接材料、银铜合金排及铜银合金接触线。 银铜合金种类 银铜合金:银和铜的二元合金,铜具有强化作用。 类型:有,,,和等合金。 用途:有良好的导电性、流动性和浸润性、较好的机械性能、硬度高,耐磨性和抗熔焊性。有偏析倾向。用真空中频炉熔炼,铸锭经均匀化退火后可冷加工成板材、片材和丝材。作空气断路器、电压控制器、电话继电器、接触器、起动器等器件的接点,导电环和定触片。真空钎料,整流子器,还可制造硬币、装饰品和餐具等。 、镍铜合金 镍铜合金通常被称为白铜。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电阻和热电性,主要应用在海水淡化及海水热交换系统、汽车制造、船舶工业、硬币、电阻线、热电偶。工业用白铜根据性能特点和用途不同分为结构用白铜和电工用白铜两种,分别满足各种耐蚀和特殊的电、热性能。

A铝合金显微组织及断口分析

目录 1 绪论 (1) 1.1断口分析的意义 (1) 1.2 对显微组织及断口缺陷的理论分析 (1) 1.3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3) 1.4预期结果和意义 (3) 2 实验过程 (4) 2.1 生产工艺 (4) 2.1.1 加料 (4) 2.1.2 精炼 (4) 2.1.3 保温、扒渣和放料 (5) 2.1. 4 单线除气和单线过滤 (5) 2.1. 5连铸 (6) 2.2 实验过程 (6) 2.2. 1 试样的选取 (6) 2.2.2 金相试样的制取 (8) 2.2.3 用显微镜观察 (9) 2.3 观察方法 (10) 2.3.1显微组织的观察 (10) 2.3.2 对断口形貌的观察 (11)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11) 3.1对所取K模试样的观察 (11) 3.2 金相试样的观察及分析 (12) 3.2.1 对显微组织的观察 (12) 3.2.2 断口缺陷 (15)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7)

1 绪论 1.1断口分析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工业的需求,作为21世纪三大支柱产业的材料科学正朝着高比强度,高强高韧等综合性能等方向发展。长久以来,铸造铝合金以其价廉、质轻、性能可靠等因素在工业应用中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随着近年来对轨道交通材料轻量化的要求日益迫切[1],作为铸造铝合金中应用最广的A356铝合金具有铸造流动性好、气密性好、收缩率小和热裂倾向小,经过变质和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2-3],与钢轮毂相比,铝合金轮毂具有质量轻、安全、舒适、节能等,在汽车和航空工业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4]。 然而,由于其凝固收缩,同时在熔融状态下很容易溶入氢,因此铸造铝合金不可避免地包含一定数量的缺陷,比如空隙、氧化物、孔洞和非金属夹杂物等[5-7]。这些缺陷对构件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如含1%体积分数的空隙将导致其疲劳50%,疲劳极限降20%[8-9]。所以研究构件中缺陷的性质、数量、尺寸和分布位置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0]。而这些缺陷往往是通过显微组织和断口分析来研究的。 另外,通过显微组织和断口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分析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研究断裂机理,比结合工艺过程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从而对改进工艺提出一定的有效措施,确定较好的生产工艺,以提高铝合金铸锭的性能。 但关于该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断口分析研究较少,研究内容深但不够综合,每篇论文多研究其部分缺陷,断口的获得多为拉伸端口。因此,希望对A356铝合金的断口缺陷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 1.2 对显微组织及断口缺陷的理论分析 铸件的力学性能与其微观组织有密切联系[11]。A356合金是一个典型的Al-Si-Mg系三元合金,它是Al-Si二元合金中添加镁、形成强化相Mg2Si,通过热处理来显著提高合金的时效强化能力,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A356合金处于α-Al+Mg2Si+Si三元共晶系内,其平衡组织为初生α-Al+(α-Al+Si)共晶+

铝合金材料的完整加工过程

铝合金型材的加工要经过成形加工、表面处理和装饰加工三个主要工序。 第一道工序:成形加工 铝合金型材的成形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挤压法,另一类是轧制法。 挤压法:是国内企业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形方法,其又包括正挤压、反挤压、正反向联合挤压等不同的分类。铝合金型材加工主要采用的是正挤压法。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是将铝合金锭放入端部开有莫孔的挤压筒中,加热之后,在挤压轴的巨大压力作用下,使铝合金由模孔中流出,从而得到与模孔尺寸形状均一致的挤压制品。具体的操作细节会因材料的品种、规格、供应状态、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及设备条件等不同因素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轧制法:一般在需要大批量,并且对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中、小规格棒材和断面形状简单的型材时,才会使用到这种方法。 在成型加工中可因材料的品种、规格、供应状态、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及设备条件等不同因素进行选择合适的金属加工液。 高性能铝合金切削液产品介绍:(联诺化工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SCC638A是半合成水性切削液,专为铝合金加工而设计,对铝合金表面有很好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有极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性,适合应用于铝合金的各种加工工艺,包括车、铣、钻、磨、铰孔、盲孔/通孔攻丝等。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不含氯、亚硝酸盐、苯酚等有害物质,属于环保水溶性切削液。

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优点 ●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水溶性切削液具有极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性,特别适合铝合金加工,不会形成刀瘤,确保加工面(内槽加工盲孔攻丝等)的光洁度好,保护刀具,减少刀具的磨损; ●对铝表面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铝表面变色或“长毛”);抗氧化,防锈性极佳。 ●抗微生物稳定性能强,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清洗性能好,确保工件表面和设备清洁。 第二道工序:表面阳极氧化处理 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利用电解原理,将目标金属作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并进行通电。阳极金属会置换电解液中的氢气,从而产生一层致密金属氧化膜的处理方法。铝合金材料经过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后得到的人工氧化膜层比自然形成氧化膜要厚得多。 铝合金材料表面的氧化膜成分为三氧化二铝,这种物质本身是非常坚硬、致密的,但是在其结晶中存在着缺陷。将铝合金作为阳极,浸入酸溶液中,电解液会由氧化膜的缺陷中浸入膜内,对氧化膜进行局部溶解,并在型材表面形成大量小孔,使电流可以由此通过,氧化更深层的金属铝。这样,氧化就可以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因此,形成的氧化膜厚度大大超过了自然形成的氧化膜。 形成氧化膜以后,还要对电解液溶解造成的小孔进行“封孔”处理。“封孔”有高温水封闭、无机盐封闭和有机封闭三种方法。最终得到

铝和铝合金知识,国内外牌号对照表

1,国外压铸铝合金的成分及特征: JIS ALCOA 主要化学成分 规格规格Si(硅) Cu(铜) Mg(镁) Zn(锌) Mn(锰) Fe(铁) Ti(钛) Ni(镍) Sn(锡) Al(铝) ADC1 A13 11/13 0.6↓0.3↓0.5↓0.3↓ 1.3↓-- 0.5↓0.1↓余量ADC3 A360 9/10 0.6↓0.4/0.6 0.5↓0.3↓ 1.3↓-- 0.5↓0.1↓余量ADC4 360 9/10 0.6↓0.4/0.6 0.5↓0.3↓ 2.0↓0.5↓0.1↓余量ADC5 218 0.3↓0.2↓4/11 0.1↓0.3↓ 1.8↓-- 0.5↓0.1↓余量ADC6 214 1.0↓0.12↓ 2.5/4 0.4↓0.4/0.5 0.8↓-- 0.1↓0.1↓余量ADC7 43 4.5/9.5 0.6↓0.3↓0.5↓0.3↓ 1.3↓-- 0.5↓0.1↓余量ADC8 85 4.5/7.5 2.0-4.5 0.3↓ 1.0↓0.3↓ 1.3↓0.5↓0.3↓余量ADC9 85 4.5/7.5 2.0-4.0 0.3↓ 1.0↓0.5↓ 2.0↓0.5↓0.3↓余量ADC10 A380 7.5/9.5 2/4 3/4 0.3↓ 1.0↓3.0↓0.5↓ 1.3↓-- 0.5↓0.3↓余量ADC12 384 10.5/12 1.5/3.5 0.3↓ 1.0↓0.5↓ 1.3↓-- 0.5↓0.3↓余量Al-Si 母合金20.1 0.04 0.03↓0.04↓0.03↓0.3↓5↓余量380 7.5/9.5 3/4 0.3↓ 3.0↓0.5↓ 1.3↓-- 0.5↓0.3↓余量 铝合金机械属性 机械性能 合金代号合金状态 抗拉强度伸长率 ADC1 压铸热处理296 2.5 ADC3 压铸热处理317 5.0 ADC4 压铸热处理324 3.0 ADC5 压铸热处理310 8.0 ADC6 压铸热处理-- -- ADC7 压铸热处理-- -- ADC8 压铸热处理-- -- ADC9 压铸热处理-- -- ADC10 压铸热处理330 3.0 ADC12 压铸热处理325 1.0 AC1A 铸态157 5 AC2A 铸态177 2 AC3B 铸态157 1 AC3A 铸态177 5 AC4A 铸态177 3

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北京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模块(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学号:08090206 姓名:左迎雪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4种加工条件对铝合金的组织特征的影响; ⒉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 深入了解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实验内容 1. 铝合金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后金相组织的观察; 2. 不同工艺处理后铝合金静态拉伸实验; 3. 实验报告撰写。 三、实验过程 1. 制样 每一位同学根据名单选取相应工艺的样品,根据《光学技术实验平台》中对于金相样品制备的学习,按照金相样品制备的一般要求进行。磨光过程经历200、400、600、800等四种牌号的水砂纸,然后抛光、腐蚀。 制样的要点: A 缩短在砂纸上停留的时间(包括全过程及每次接触) B 挡水盘距离盘面1cm,请节约用水 C 样品抛光前必须在粗砂纸上修出倒角 D 抛光膏的使用原则是微量、多次;注水少量、恰当 E 抛光时,用力避免过大,应当适中,可以任意方向抛光 2. 组织观察

3. 结果分析 (1)请同学写出自己制备样品(铸造、固溶、轧制或轧制时效处理)的简要生产工艺过程; (2)观察图片,分析铸造、固溶处理、轧制、轧制时效工艺处理后,形成的组织的特点、原因(注意放大倍数的影响); (3)分析自己制备样品的质量。 图中所示为铝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α-Al固溶体 与晶界上和枝晶间的低熔点共晶组成。晶粒基本 呈等轴状,在晶界处和晶内均分布有大量的第二 相颗粒,并且在晶界上还能看到存在一些显微疏松组织,可能是由于铸造过程中的收缩或气体含量过高造成的。此外, 由于铸造过程中的过冷度很大,成分偏析十分严重,这种偏析在会在晶 界处富铸造组织50× 集,越靠近晶界附近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区域偏析越严重。晶粒细小。 图中所示为铝合金固溶处理组织,可以明显看出合 金晶粒粗化,再结晶组织增多,粗大的第二相组织 基本溶解。同时成分偏析得到一定消除,组织趋于 均匀。

铝合金及铜合金金相制样的制备

铝合金及铜合金金相制样的制备 材料成型实验室内部资料 2012.9.14 内容是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得来,每个人的经验可能不同,具体操作技巧还有自己多磨多总结,本文仅供参考。刚开始一般几天都很难磨好一个样,但熟练后一天10-20个不成问题。如果谁有上面好的经验可以慢慢总结尽量,慢慢完善。 金相试样制备步骤:取样、镶样、标号、磨光、抛光、显示。 一、取样、镶样、标号 根据所需检测面的组织取样(手工锯或线切割),确定磨哪个面,然后再镶样机上镶样(样品大小如果合适就不必镶样),并对所取样品进行编号标示,以免样品多或放置时间长而导致样品混乱分不清。保证每个样品用一个样品袋装着并贴上标签纸。 二、磨光、抛光 1、磨光 原则(最终要求):一个平面、划痕朝一个方向 磨光一般包括粗磨和细磨两个阶段,每步都要达到上面要求即只有一个平面,划痕朝一个方向;粗磨一般在300-1000的砂纸上进行,细磨一般在1500-2000上砂纸上进行,样品比较平整的可以直接进行细磨。 技巧:手拿着样品放在预磨机上保证压力均匀的压着样品,用力要适中,手不动。细磨时也可以不在预磨机上直接把砂纸放在桌之上手工磨,手工磨时要保证磨的方向朝一个方向,用力均匀。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a、磨出几个平面;b、磨成斜面;c、磨的时候没加水找出严重氧化;d、手指拿样品时靠砂纸太近,不知不觉把手机磨破; 2、抛光 原则(最终要求):光亮、无划痕、无污点 抛光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布有软些的和较硬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那种抛光布,也可以粗抛时在硬一点的布上抛,然后再在软一些的布上抛,抛光时一般都要不定期的加抛光粉,加入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是开始时粗抛加多点,后面少加点。抛光时样品压在抛光布上的压力一定要把控好,一般也是开始时压力大点,到后面基本不用力,就让样品跟抛光布轻轻接触。最后保证样品达到上面要求。 抛光一般在5-30分钟即可抛好,如果超过30分钟样品表面容易出现颗粒掉落、应力等缺陷,建议用砂纸(1500-2000)细磨后重新抛光 技巧:手拿样品控制好压力,开始时可以用点力,多加点抛光粉,且手拿样品从抛光布中央向边缘(线速度大)游走,这样即可以使磨光过程产生的粗大划痕可以快点磨掉,也能延长抛光布的使用寿命;到后期则基本不用力,保证样品跟抛光布接触即可,同时抛光粉稍微少加点,但一般不建议不加用清水抛,清水抛容易出新划痕,手拿样品让样品从边缘向中

铜及铜合金系列

C36000铅黄铜 C36000延展性好,深冲性能好。应用于钟表零件、汽车、拖拉机及一般机器零件。 铅黄铜切削加工性能优良,有高的减摩性能,用于钟表结构件及汽车拖拉机零件。 C36000化学成分: 锌(Zn)余量,铅(Pb)2.4~3.0,铝(Al)≤0.5,铁(Fe)≤0.10,锑(Sb)≤0.005,磷(P)≤0.01,铋(Bi)≤0.002,铜(Cu)62.0~65.0,杂质总和%≤0.75 ANK20无氧红铜 产品说明: 无氧红铜(Oxygen-free copper) 型号:ANK-20 Madel:ANK-20 标准:JIS-C1020P 制造工艺:冷拔/冷轧/热轧 产品特点:结构致密均匀,无气孔,砂眼,纯度高损耗小,导电导热延伸性能均佳,含氧量低于0.002%,性能优越,是精密模具放电加工的最佳之选. 产品应用:适用于各种高精密模具的放电加工材料或高压电气开关等电器配件 相关参数:硬度为HV86-102导电率大于等于59ms/m比重约8.9g/cm3 提供板材、棒材、异型件加工 ANK570钨铜合金 钨铜合金(Tungsten copper) 型号:ANK-5-70(ANK-是型号70表示钨含量约为70%) Model:ANK-5-70 产品特性:铜钨合金综合铜和钨的优点,高强度/高比重/耐高温/耐电弧烧蚀/导电电热性能好/加工性能好,ANK钨铜采用高质量钨粉及无氧铜粉,应用等静压成型(高温烧结账-渗铜, 保证产品纯度及准确配比,组织细密,性能优异.) 提供板材、棒材、触点材、焊轮、电子封装片、异型件 产品应用:应用于高硬度材料及溥片电极放电加工,电加工产品表面光洁度高,精度高,损耗低,有效节约材料。有钨60/钨70/钨85/钨90可供选择。 主要参数:密度G/cm3(13.9)抗拉强度Mpa(≥680 )硬度HV(≥186 )硬度软化温度℃(≥1000)导电率IACS(%)(≥42 )热导率W/mk(247 )库存板、棒材供客户选择 CuCrZr铬锆铜 铬锆铜(CuCrZr)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r:0.25-0.65, Zr:0.08-0.20)硬度(HRB78-83)导电率 43ms/m 软化温度550℃ 特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导电性和导热性,耐磨性和减磨性好,经时效处理后硬度、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均显著提高,易于焊接。广泛用于电机整流子,点焊机,缝焊机,对焊机用电极,以及其他高温要求强度、硬度、导电性、导垫性的零件。用制作电火花电极能电蚀出比较理想的镜面,同时直立性能好,能完成打薄片等纯红铜难以达到的效果对钨钢等难加工材质表现良好,铬锆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焊接时电极损耗少,焊接速度快,焊接总成本

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北京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模块(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 学号:08090206 姓名:左迎雪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4种加工条件对铝合金的组织特征的影响; ⒉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 深入了解材料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实验内容 1. 铝合金铸造、固溶处理、轧制及时效处理后金相组织的观察; 2. 不同工艺处理后铝合金静态拉伸实验; 3. 实验报告撰写。 三、实验过程 1. 制样 每一位同学根据名单选取相应工艺的样品,根据《光学技术实验平台》中对于金相样品制备的学习,按照金相样品制备的一般要求进行。磨光过程经历200、400、600、800等四种牌号的水砂纸,然后抛光、腐蚀。 制样的要点: A 缩短在砂纸上停留的时间(包括全过程及每次接触) B 挡水盘距离盘面1cm,请节约用水 C 样品抛光前必须在粗砂纸上修出倒角 D 抛光膏的使用原则是微量、多次;注水少量、恰当 E 抛光时,用力避免过大,应当适中,可以任意方向抛光 2. 组织观察 3. 结果分析 (1)请同学写出自己制备样品(铸造、固溶、轧制或轧制时效处理)的简要生产工艺 过程; (2)观察图片,分析铸造、固溶处理、轧制、轧制时效工艺处理后,形成的组织的特点、原因(注意放大倍数的影响); (3)分析自己制备样品的质量。 图中所示为铝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α-Al固溶体与晶界 上和枝晶间的低熔点共晶组成。晶粒基本呈等轴状,在晶 界处和晶内均分布有大量的第二相颗粒,并且在晶界上还 能看到存在一些显微疏松组织,可能是由于铸造过程中的 收缩或气体含量过高造成的。此外,由于铸造过程中的过 冷度很大,成分偏析十分严重,这种偏析在会在晶界处富铸造组织50×集,越靠近晶界附近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区域偏析越严重。 晶粒细小。

浅谈铝合金的加工工艺

航空航天材料学习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浅谈铝合金的加工工艺 纯铝的密度小,大约是铁的 1/3,熔点低,铝是面心立方结构,故具有很高的塑性,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板材,抗腐蚀性能好;但是纯铝的强度很低,故不宜作结构材料。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人们逐渐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添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在保持纯铝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强度。这样使得其“比强度”胜过很多合金钢,成为理想的结构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及航空工业等方面,飞机的机身、蒙皮、压气机等常以铝合金制造,以减轻自重。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的焊接,结构重量可减轻50%以上。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加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铝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同时加工技术的发展又拓展了铝合金的应用领域,因此铝合金的加工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铝合金的熔炼 熔炼是为塑性加工提供坯锭。熔炼炉多用燃气反射炉或燃油反射炉,一般容量为20~40吨或更大;也采用电阻加热反射炉,容量一般为10吨左右。为缩短装炉时间,提高熔化效率,减少吸收气体和卷入氧化膜,工业上已采用倾转式顶装料圆型炉。熔炼时最好应用快速分析仪器分析合金成分,并及时调整。为保证熔体纯洁,防止有害气体的污染和控制化学成分,除了尽可能缩短熔炼时间外,宜用以氯化钾和氯化钠为主的粉状熔剂覆盖,一般用量为炉料重量的0.4~2%。熔炼温度通常控制在700~750℃。 熔化后的金属还需进行精炼和过滤,以除掉金属中的有害气体氢和非金属夹杂物,以提高金属纯洁度。精炼通常用固体精炼剂或气体精炼剂。固体精炼剂一般以氯盐为主,也用以六氯乙烷代替氯盐的精炼剂。早期使用活性强的氯气作气体精炼剂,净化效果虽好,但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发展出氮-氯混合气体、惰性气和三气体精炼剂,效果较好。为保证精炼效果,精炼气体中的氧和水分含量一般应分别小于0.03%和0.3克/米3。动态真空除气法也具有较好的除气和除钠效果。 过滤是让熔体金属通过中性或活性材料制成的过滤器,除去熔体中处于悬浮状的夹杂物。常用玻璃丝网、微孔陶瓷管和板、氧化铝粒作过滤床进行过滤,也可用电熔剂精炼、熔剂层过滤。 二、铝合金的铸造 铸造一般采用立式或水平式水冷半连续铸造法。为改善立式铸造的坯锭组织和表面质量,还发展出电磁结晶槽、矮结晶槽和热顶铸造法(见金属的凝固)。水冷半连续铸造法是通过流槽将液体金属导入用水冷却的结晶器内,使液体金属冷却形成凝固的外壳,由铸造机底座牵引或靠自身重量均匀下降而脱出结晶器,形成坯锭。工艺参数因合金成分和坯锭尺寸的不同,差异很大。一般应尽量提高铸造速度和冷却速度,降低结晶槽的高度。铸造温度通常比合金的液相线高50~110℃。此外,还发展出铝板带连续铸轧

铜及铜合金

表3铜及铜合金数字代号编号范围

S----砂型铸造; J----金属型铸造; R----熔模铸造; K----壳型铸造; Y----压力铸造; L1----离心铸造; La----连续铸造; B----变质处理; F---铸态; T1----人工时效; T2----退火; T4---淬火+自然时效; T5----淬火和不完全时效; T6----淬火和完全时效; T7----淬火和稳定回火; T8----淬火和软化回火; 4. 铸造铜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4, 表5 ,表6),

5.4. 炉料计算程序;(铝合金和铜合金); 5.4.1.明确熔炼任务. 5.4.1.1根据所需合金要求选定配料成分. 5.4.1.2所需合金液的重量,(每坩锅熔炼合金重量) 5.4.1.3所用炉料的成分和回炉料用量,(包括中间合金) 5.4.2明确元素的烧损E,即各元素的烧损量%. 5.4.3计算(包括烧损)100公斤炉料各元素的需要量Q, Q=a/(1-E) (公斤) α-合金中计算元素成分的百分含量(%), E—元素的烧损量(%) 5.4.4根据熔制合金的实际重量W, 计算各元素的需要量A, A=Q×W/100 (公斤) 5.4.5计算在回炉料中各元素的含量B(公斤), B=G×a (公斤) G—回炉料加入量(公斤), a—回炉料中各元素的含量(%) 5.4.6计算应补加的新元素重量C; C=A-B (公斤) 5.4.7计算中间合金的需要量D; D=C/F (公斤), F—中问合金中元素的百分含量. 5.4.8中间合金中所带入的主要元素计算, (铜合金中的铜,铝合金中的铝) Cu(Al)=D-C

铝合金轧制工艺实验

铝合金轧制工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板带轧机工作原理及设备操作过程。 2.学会轧制变形量的计算方法及安排道次变形量。 二、轧制原理: 轧制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轧制过程是靠旋转的轧辊及轧件之间形成的摩擦力将轧件拖进轧辊缝之间并使之产生压缩,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按金属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原理,通过轧制,轧件厚度变薄同时长度伸长,宽度变宽。见图1: 图1 轧制原理 轧件承受轧辊作用发生变形的部分称为轧制变形区,其他主要参数有:轧辊直径D、半径R、辊身长度B,假定轧件在轧之前后的厚度、宽度和长度分别为h1、b1、l1和h2、b2、l2,上下轧辊皆为主动棍,其转速均为n(转/分),因此轧辊表面的线速度Vr=πDn/60×1000,咬入角α,接触弧长L,正常轧制时L与α的关系如下: =arc cos [ 1-( h1-h2 ) / D] L=2π/180×R 实践中常以接触弧长对应的弧长近似作为接触弧弧长,于是有L=[R (h1-h2)]. 因为轧制前后轧件的重量没有变化于是有:h1×b1×l1×r1=h2×b2×l2×r2,由于r1=

r2又有:h1 ×b1 ×l1 = h2× b2× l2 轧制前后轧件厚度的减少成为绝对压下量,用△h表示,△h=h1-h2绝对压下量与原厚度之比成为相对压下量,用ε表示,ε=△h/h1×100%,轧制时轧件的长度明显增加,轧后长度与轧前长度的比值称为延伸系数用λ表示,λ=l1/l2。由于轧带时轧件宽度变化不大,一般略而不计(Δb=b2-b1)。ε、Δh和λ是考核变形大小的常用指标。 三、实验内容 使用两辊板带轧机轧制AlCu合金试件,试件铸态毛坯尺寸:100×10×5(mm)。经多道次轧制使熔铸态毛坯形成轧制态工件,轧制厚度由5mm轧至1.2mm,将其中一半轧件送到马弗炉时效处理(180℃,4h),为下一实验做准备。 四、实验步骤 1.根据轧机传动系统图和轧制原理图结合轧机了解板带轧机的组成,熟悉其结构和轧 制机理 2.润滑各运动部件,启动电源空车运转。 3.按总变形量分配道次压下量,并调整压下装置。 4.喂料轧制,按道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5.轧制加工完成关闭电源,快速退回压下装置。 6.清理轧机和工作地点 7.拟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装置 图2 轧机基本结构 1.实验用轧机为YD100型和苏制两辊轧机,轧机的组成如图2 2.轧件毛坯每人两件,其中之一经均匀化处理,毛坯尺寸:100×10×5 3.量具:外径千分尺(0-25㎜)一把,游标卡尺(150㎜)一把。 4.八寸铝锉刀、水磨砂纸若干。

铝合金板片的生产工艺

铝合金板片的生产工艺 现代电镀网5月22日讯:(每日电镀行业最新资讯推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现代电镀网)一种工艺用来生产有着高屈服强度和合适延展性的铝合金板材,特别是用于制造汽车的面板。这个工艺包括将没有经过热处理的铝合金铸造成一个铸坯,然后所述的铸坯经过一系列的轧制得到最终规格的板材,更好的选择是随后的热处理退后产生再结晶。轧制步骤包括热轧和中温轧制铸坯以得到中间厚度的中间制品,然后冷却中间制品,接着在室温到340摄氏度的范围内中温轧制以及冷轧中间制品得到最终的规格的板材。这一系列的轧制过程是连续进行的没有中间品的圈绕和对中间板材的完全退火。该发明还涉及合金制品的薄板。 本发明涉及生产一种生产铝板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本发明涉及通过轧制法从不经热处理合金中生产处适合成形的板材。例如,在制造汽车面板方面的5000系列铝合金。 5000系列铝合金(即镁作为主要的合金元素)通常用于汽车的面板(护板、门板、罩等等),对于这样的应用,为合金板片提供高屈服点和高延展性时所想要达到的。合适规格和屈服强度的铝合金片可由连续浇铸之后的轧制得到。在传统的连铸过程中,从铸造中得到的金属经过热轧和温制,然后盘绕(在温度大约300摄氏度)接着被送往另一轧机,在不超过160摄氏度的温度进行最后的冷轧。 为了精炼,在这里所要提到的一点是通常所指的“热轧”是在温度高于合金的再结晶温度时实施的。以便合金在轧辊型缝之间或在滚动以后的线圈中自己退火再结晶。所述的“冷轧”通常意味着具有大量加工硬化率的工作轧辊以便在轧制期间或之后的合金既没有重结晶也不会发生回复。“中温轧制”在二者之间执行,以便没有重结晶作用但是屈服强度由于恢复过程而大幅度减少。对于铝合金,热轧温度超过350摄氏度,冷轧温度小于150摄氏度,中温轧制在150和350摄氏度之间实施。 不幸地是,上述的常规方法的中间卷绕是笨重和昂贵的,储运需要获得一产品,其具有一个合适的微晶结构,以生产预期的屈服强度。 在美国专利号5,514,228中,在1996年5月7日公开一个同轴的连铸过程,其中板片没有经过中间圈绕而轧成最后所需的规格。不过,在最终的轧制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固溶处理,以便在最后的卷绕之前板片进行连续地完全被退火。然而,5000系列合金经固溶处理后不会被强化。

铝合金、铜合金中各元素的测定

铝合金中Si、Cu、Fe、Mn、Ti、Mg、Cr、 Pb、Zn元素的测定 母液的配制: 1、硝酸溶液:1+1 2、氢氟酸:市售 3、饱和硼酸溶液:30克硼酸加500ml水加热溶解后冷却 称取样品100mg置于塑料烧杯中,加入硝酸溶液(1+1)6ml,用塑料吸管加入氢氟酸2ml,室温溶解(若有少量不溶物,可低温加热溶解)后,驱除黄烟,加入饱和硼酸溶液40ml,摇动片刻,加入蒸馏水200ml,摇匀,此为母液。 一、硅的测定(1) 1、化学试剂: (1)钼酸铵溶液:5% (2)硫草混酸:62.5ml硫酸慢慢加入435ml水中搅匀,加草酸铵7.5g溶解。 (3)硫酸亚铁铵溶液6%:每500ml溶液中加1ml浓硫酸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5ml于100ml两用瓶中,加入钼酸铵溶液5ml,于沸水浴中加热30秒,取下,加入硫草混酸40ml,硫酸亚铁铵溶液10ml,稀至刻度,摇匀,以水为参比。 二、铜的测定 1、化学试剂: (1)PH9.2缓冲液—柠檬酸三铵混合液:PH9.2缓冲液450ml与柠檬酸三铵 溶液(5%)50ml混合。 PH9.2缓冲液:27克氯化铵,31.5ml氨水用水稀至500ml 柠檬酸三铵溶液(5%):柠檬酸三铵2.5克+50ml蒸馏水(2)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溶液:称取BCO0. 5g溶于60ml热乙醇(1+2) 中(水浴),溶完后加入蒸馏水450ml。 乙醇(1+2):20ml 无水乙醇+40ml蒸馏水 2、分析步骤 移取母液1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PH9.2缓冲液—柠檬酸三铵混合液20ml,双环乙酮草酰二腙(BCO)溶液溶液5ml,加水40ml摇匀,放置10分钟,以水为参比。 三、铁的测定(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