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到底可以涮锅吗

杏鲍菇到底可以涮锅吗
杏鲍菇到底可以涮锅吗

杏鲍菇到底可以涮锅吗

杏鲍菇是一种食用菌,不但口感特别好,而且还营养价值特别丰富,在平时的时候吃杏鲍菇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可以抗癌,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也是好多朋友进行养生的一种食物,而且杏鲍菇的做法和吃法也特别多,是一种营养、做法丰富的食物,那么,杏鲍菇可以涮锅吗?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杏鲍菇可以涮着吃,要切成片才可以 ,当然还可以用来作为火锅底料。

杏鲍菇不能生吃,不好消化。杏鲍菇可以做汤炒菜等等,以”蚝油杏鲍菇“为例。做法如下:

主料:杏鲍菇2个

辅料:柿子椒1个,红椒1个

调料:酱油1勺,蒜2瓣,蚝油20毫升,植物油适量

做法:

1.杏鲍菇洗净切滚刀块,青红椒洗净切成小块,大蒜拍碎。

2.锅烧热倒油,下蒜碎爆香后,倒入杏鲍菇块翻炒。

3.翻炒约2分钟,炒至杏鲍菇缩小,颜色略变深。

4.倒入海天蚝油。

5.倒入青红椒块,再炒1分钟。

6.关火后淋入高鲜头道酱油,翻炒匀即出锅。

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营养价值:每100克杏鲍菇含有:热量(大卡)31.00 碳水化合物(克)8.30 脂肪(克)0.10 蛋白质(克)1.30 在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杏鲍菇是可以涮锅的,不过需要切成片状,也是一种特别有口感的食用方法,杏鲍菇在我们日常的饮食当中一直就有着主角的地位,不但和它的营养成分有关,最重要的就是和它的口感和所起到的使用有关系。

2018年杏鲍菇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杏鲍菇行业分 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规 (5)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5) 2、行业法规和政策 (6) (1)行业法律法规 (6) (2)相关政策 (7) 二、行业发展历程 (10) 1、行业发展现状 (10) 2、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11) 3、行业市场规模 (11) (1)世界食用菌产业市场 (11) (2)我国食用菌整体规模 (12) (3)我国杏鲍菇市场规模 (13) 三、行业产业链 (14) 四、行业壁垒 (16) 1、技术壁垒 (16) (1)菌种的选定培育 (16) (2)生产工艺 (16) (3)生长环境控制 (17) (4)技术稳定性、杂菌污染率以及生物转化率 (17) 2、资金壁垒 (18) 3、品牌壁垒 (18) 4、人才壁垒 (18) 5、管理壁垒 (19) 五、行业竞争格局 (19) 1、行业竞争格局现状 (19) 2、行业主要企业 (20)

(1)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 (2)承德双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 (3)河南天邦菌业股份有限公司 (21) (4)南通三盛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 (5)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6)福建正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2) 1、有利因素 (22) (1)政策支持 (22) (2)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 (23) (3)技术改进,工厂化比例上升 (24) (4)消费升级 (25) (5)人们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 (26) 2、不利因素 (26) (1)人才缺失的风险 (26) (2)市场竞争和产品低价竞争风险 (27) (3)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27) (4)原材料质量风险 (27) (5)杂菌感染和病虫害风险 (27)

菜谱大全杏鲍菇的做法

菜谱大全杏鲍菇的做法 菜谱大全杏鲍菇的做法具体如下: 食谱一:酱烧杏鲍菇 材料:杏鲍菇300克、红椒1个、杭椒3个、花生油25克、蒜4瓣、老抽5克、蚝油10克、甜面酱8克。 做法: 1、杏鲍菇洗净后切1、5厘米的立方块,彩椒净切块,杭椒洗净切段。大蒜剥皮后一部分切片一部分切末,老抽5克、甜面酱8克、蚝油10克,调匀备用。 2、平底锅内放适量的花生油,肉热后加入蒜片爆香,闻到蒜香后放入切好的杏鲍菇丁翻炒均匀。 3、放彩椒和杭椒,继续翻炒至杏鲍菇变软、出水,放入调好的酱料汁,翻炒均匀至蔬菜上色、入味。出锅前撒上蒜末,拌匀,关火,盛盘、开吃。 食谱二:培根炒杏鲍菇 材料:杏鲍菇2个、培根3片、红椒1/2个、朝天椒1/2个、生抽1/2汤匙、食盐1/2茶匙、香油少许、蒜3瓣、姜1片、小葱2根、辣椒(红,尖,干)1个、花生油2汤匙。 做法: 1、蔬菜洗净,备好。杏鲍菇对半切开后,再切成片,培根也切成大小相当的片。葱切段,蒜和姜切片。

2、锅中放入油,油5成热时放入葱姜蒜爆香,再放入红辣椒炒出香味。放入培根,炒出油,再加入杏鲍菇翻炒。 3、炒软后淋入生抽炒到上色,加入切好的红椒和青椒片,加少许盐调味。翻炒几下淋入香油炒匀即可出锅。 食谱三:猪肉杏鲍菇饺子 材料:小麦面粉500克、猪肉400克、杏鲍菇2根、黑木耳20克、胡萝卜1根、花生油1大勺、食盐5克、葱1根、姜5片、八角1个、老抽1勺、蚝油1大勺。 做法: 1、杏鲍菇洗净后切碎丁,胡萝卜洗净去皮后切碎丁,干木耳泡发后控水碎,葱姜切末。 2、猪肉提前用冷水浸泡去除血水,然后控水、去皮剁成肉馅,将肉馅放进干净的容器内,然后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至肉馅上劲。 3、将切好的葱姜末放入肉馅里,并放入1勺老抽和1大料油拌匀,将切好的杏鲍菇、胡萝卜和木耳放进肉馅里,在准备好饺子皮后加盐、1大勺蚝油拌匀。 4、在面粉里加一点点的盐,用凉白开和成较柔软的面团,并将和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或湿毛巾醒发半小时以上。 5、将醒发好的面团揉匀后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再将长条切成等分的小剂子,将剂子擀成中间厚四边薄的饺子皮。 6、包入适量的饺子馅,先将中间捏紧,再用两手将两边往中间挤,同时两个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将两边的边边捏紧即成。 7、包好的饺子排排队,起锅烧一锅水,水开后下入饺子,盖

中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现状与问题探讨 (福建省龙海市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涂改临) 近些年来国内掀起杏鲍菇栽培热,杏鲍菇周年工厂化栽培象雨后春笋在各地涌现,日产量从数百公斤到10吨的企业全国大致有100多家,难以用准确数据统计,估计全国平均日产量已超过300吨。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数福建漳州市,2009年10月止平均日产已超过50吨,2010年6月止整个漳州平均日产量达75吨,厂家由2008年的35家增长到现在有50家,累计投资额达二亿二千万元,全部都是自有的资金投入,没有拿政府一分钱的扶持资金。 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目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稳定性依然不够,除福建漳州市在技术上相对比较稳定外,全国大多数工厂化栽培成功率较低,百分之五十的厂家处于时好时坏,仍然在亏本。但是,由于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每公斤平均价一直保持在10元以上,全国有多家企业都有扩大再生产的打算,更有业外的资金看好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想要投资建厂。本人就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存在的几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也许能对同行和想投资者起一点点帮助。 一、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没有作可行性研究,盲目投资。 经常会碰到业外的人想投资,他们只是听说种杏鲍菇很赚钱,就想投资,问其对食用菌产业了解多少,回答是完全不了解或只了解一点点。这种人又是很冲动,说干就干,立即上马,到处参观,依样画葫芦,结果可想而知,失败告终。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起步比较晚,对金针菇栽培技术相对成熟,而对环境要求相对比较苛刻的杏鲍菇就没有那么顺利了。食用菌属于生物学范畴,即使是从事食用菌工作很熟悉的人,也许还不能够胜任某一菌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也还需要一个认识再认识的过程。更何况其他行业对生物原理不懂,对食用菌特点更不清楚。大多数企业也仅是停留在依样画胡芦,靠经验,靠模仿生产,还是处于低水平栽培阶段,有些甚至连基本原理也没有弄明白,对栽培工艺中的细节更不了解,遇到问题时常束手无策,其产品产量和质量波动性比较大。 投资要谨慎,投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业外的人士,你应该先对食用菌行业作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对投资项目作可行性研究。投资食用菌业是有一定风险的,首先要有承受风险的心理准备,另外,一个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在技术上能统筹兼顾的总负责人,相当于一个技术总监的角色,当然企业的法人或者所有者也应该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才不致于外行领导内行,受制于人。 二、没有对聘请的技术员作综合评价,盲目投师。 许多业外投资者不懂得技术,又不知道技术的有多重要,以为聘请一个月工资一二千元的技术工人来管理就可以种出菇来,就可以帮助企业赚钱。结果是由于技术上的综合素质太低,碰到问题束手无策,或胡乱摆弄,把生产厂变成试验厂,同样是连连亏本,才后悔莫及,早知道种菇这么难,就不会去选择种菇。 要知道,工厂化栽培需要具备数、理、化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常规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已不能满足于工厂化栽培的需要,要想获得成功,没有各种人才的群策群力、合作攻关,就难于应付生产过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导致失败。目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还不成熟,大多数厂家对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没有充分了解,多为依样画葫芦,特别对如何制作成功栽培包的方法技巧不够,对菌包生理成熟后诱导菇蕾形成的机理缺乏基本了解,对子实体发育过程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不能正确调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成功率。所有这些,不是一般技术工人能胜任的,特别是文化程度特低的技术工人,他们虽然能种出菇来,但是却不能应对不同条件下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种出来的菇时好时坏。

杏鲍菇营养价值与做法

杏鲍菇营养价值与做法 杏鲍菇营养分析: 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杏鲍菇补充信息: 杏鲍菇与其他一般品种的平菇、香菇、鸡腿菇等的区别是:组织紧密、富有弹性、采摘后保存的时间较一般菇要长。 杏鲍菇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杏鲍菇食疗作用: 杏鲍菇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 杏鲍菇的做法大全,杏鲍菇怎么做好吃,杏鲍菇的营养价值,杏鲍菇的吃法,菜谱之家为您解读杏鲍菇的各种菜肴的制作方法。 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 (DC.ex.Fr.) Quel.别名:剌芹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杏鲍菇品种:真菌门、真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

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 3cm,偏心生或侧生。杏鲍菇属于中低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围10-15℃,我县通常在11月底开始栽培。采取室内菌袋层架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壳、木屑,其他辅料有麸皮、糖、碳酸钙,料:水=1:1.4-1.5。杏鲍菇是我县近年来开发的珍稀菌种,2001年全县栽培2000万袋,产量 700吨。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 5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生物转化率一般为60%-80%,而且还要用熟料栽培,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素要求较高,因而制约了杏鲍菇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经反复试验研究,用生料栽培特大型SX42杏鲍菇获得成功,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45%-200%之间,筛选出生料栽培杏鲍菇最佳配方。

杏鲍菇:一个大写的蘑菇,这么做盘子都舔的干干净净!

你到菜市场里,超市里,往往会看见一群菌菇类里,有一个品种长得比较看见它和其它蘑菇 放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种最大的菌菇类在里面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它就是啦!质地紧实,口感肥厚,脆嫩弹牙。与许多香气扑鼻的蘑菇不同,生的杏鲍菇几乎 是没什么气味的,直到煮熟才会散发出淡淡的类似杏仁的清香。杏鲍菇还是一种百搭的食材,不论什么做法都不会出什么大错。从切片炭烤、煎炸,到手撕清炒、浇汁红焖,怎么做都非 常好吃。 1 杏鲍菇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中欧、西亚直至一带,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都没有分布,是一种 不折不扣的“舶来品”。

杏鲍菇品种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国内外的杏鲍菇菌株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保龄球形、棍棒形、鼓槌状形、短柄形和菇盖灰黑色形。其中保龄球形和棍棒形在国内栽培中较为广泛。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2

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降、润以及美容等作用。 营养价值:每100克杏鲍菇含有:热量(大卡)31.00 碳水化合物(克)8.30 (克)0.10 蛋白质(克)1.30 在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 ? 祛脂降压:杏鲍菇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和的作用。 ? 提高免疫力:杏鲍菇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 消食:杏鲍菇有助于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行性方案

年产1000吨杏鲍菇工厂生产可行性方案 第一章总论 一、杏鲍菇概述 杏鲍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型优质的珍稀食用菌其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誉。杏鲍菇的特点是:组织紧密、富有弹性、采摘后保存的时间较一般菇要长。杏鲍菇肉质肥嫩适合炒烧、烩、炖、做汤及火锅用料,亦适宜西餐。即使做凉拌菜,口感都非常好,加工后口感脆、韧,呈白至奶黄色,外观好。此外杏鲍菇的营养非常丰富,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它可与肉类、禽蛋相匹美。中医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溶解,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它还含有利尿,健脾胃、助消化的酶类,具有强身、滋补、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另外杏鲍菇的寡糖含量丰富,有整理肠胃及美容的效果。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症患者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因此杏鲍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食用菌,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情况良好。 二、项目背景

1、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情况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生产模式,它始于上世纪中页。1947 年,荷兰率先进行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日本从 60 年代开始,采用空调、电子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对菇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进行自动化调节。用塑料瓶为栽培容器,整个栽培过程及产品包装完全实现机械化,其自动化程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80年代,韩国、台湾相继采用日本的栽培模式进行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杏鲍菇等。我国食用菌工厂栽培是在 2000 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于 2001 年率先在国内成功创建了第一个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企业。相继北京、广东也开始了工厂化栽培。截至2010年,我国共建成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企业有443家(湖北有6家),食用菌年产量达2200万吨。 2、资源优势八分山矿有着大片的闲置土地,新建厂房无需征收土地。食用菌生产是一个无污染、无噪音、无废弃物的农业产业,在八分山新建厂房不会对“上水怡园”小区有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食用菌主要的生产原料是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下脚料,原材料来源广泛且价格相对较低。食用菌产业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效益高、灵活性大的产业优势。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打印本稿】【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 2008年04月17日 09:12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伞菌。肉肥厚,质地脆嫩,且具有杏仁香味,是高档食用菌。杏鲍菇的发菌适温为23-25℃;形成原基的温度为10-18℃,最适12-15℃;菇体发育适温范围为10-21℃。日本的工厂化杏鲍菇栽培,其拌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育菇,挖瓶等工序都采用机械操作,由传感器和电脑自动控制温,湿度,投资大,效益高。许多理念和技术值得借鉴。 1、菇房:分为发菌室,催蕾室和育菇室。菇房宽3.5M,长9M,高3.5M。各室的门统一开向走廊(图2),廊宽2M。墙体喷涂聚乙烯发泡隔热层。菇架双列向排列,四周及中间留有过道,便于操作和空气循环。发菌室菇床7层,层距0.35M;催蕾室和充菇室菇床5层,层距0.45M,底层菇床距地面为0.25M。 2、设备:有制冷,通风,喷雾(图3)光照四种主要设备。各室配备1台5HP的制冷机和1台40M2的吊顶冷风机;或2室配备1台8HP的制冷机组和2台40M2的吊顶冷风机。催蕾室与育菇室的天花板上及纵向二垛墙各安装2盏40W日光灯。各室按装1台45W轴流电风扇,新鲜空气经由缓冲室打入菇房,废气从另一排气口经缓冲室隔层排出。 3、木屑配方(干料100kg中的比例):原料名干重含N%含N%备注杂木屑 39kg 1.00 0.39kg 折干85%玉米芯 39kg 0.48 0.19kg同上麸皮 20kg 2.20 0.44kg同上碳酸钙 2kg 0 0或石灰合计 100kg 0 1.02kg N%=1%木屑先喷水堆积,玉米芯粉碎0.3-0.5cm颗料,含水量62%-65%。(国内配方:棉子壳68%,蔗渣10%,麦麸20%,蔗糖1%,碳酸钙1%。料水比1:1.2)。 4、装瓶:机械装瓶,中心打孔,加滤气瓶盖。采用耐高温塑料筐(16瓶/筐)。(袋式:聚丙料袋,宽17cm,长36cm,厚度0.05mm。装干料500克)。 5、灭菌:高压灭菌,121℃,1.5小时。 6、接种:瓶温30℃以下,无菌室接种。 7、培养:发菌室恒温23-25℃,黑暗。随着菌丝的生长,瓶中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的量0.03%逐渐上升0.22%,较高浓度CO2可刺激菌丝生长,所以培养期间少量换气即可。培养30-35天左右菌丝可满瓶。 8、搔菌:菌丝满瓶后再培养7-10天,使其达到生理成熟。此时搔菌,即除去瓶口1-1.5cm 厚老化菌 丝。机械操作,包括开盖→搔菌→冲洗→扣盖→搔菌可使出菇整齐。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杏鲍菇不同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上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6和配方4,而且长势良好,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配方1(麦粒培养基),但是麦粒菌种成本高,老化快,不耐贮放,而配方7和配方8上的菌丝不仅生长速度快,同时菌种成本低,老化慢,较耐贮放,在生产上更为实用。 关键词: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培养基配方筛选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其子实体菌肉肥厚,质地脆嫩,风味极佳,口感独特,而且药用能提高免疫力,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美容的效果[2],早已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种栽培,商业化栽培规模尚小,技术仍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对杏鲍菇的研究主要限于其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方面[2-6],对生产上杏鲍菇各级菌种配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而目前生产上杏鲍菇菌种的制备过程中明显存在菌丝生长速度慢、长势弱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杏鲍菇各级菌种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比较研究来探讨生产上适用的杏鲍菇菌种培养基优良配方,从而推动杏鲍菇栽培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杏鲍菇3号。 1.2 试验设计 1.2.1母种培养基配方本试验初步选择8种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比较研究,筛选适合杏鲍菇母种生长 的培养基。其中配方1(PDA培养基)为生产上常用的一种通用培养基,作为对照。各培养基配方组成见表1。 表1母种培养基配方的组成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毕业设计

杏鲍菇栽培技术的方案设计 目录 1、生物学特征………………………………………………………… 2、主要栽培品种………………………………………………………… 3、杏鲍菇栽培技术……………………………………………………… 4、杏鲍菇的加工工艺………………………………………………………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1.1.1菌丝体 菌丝白色,浓密、粗壮,生长快,有锁状联合,具有很强的爬壁现象,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使试管斜面培养基的色泽变为淡黄色,有时会出现子实体扭结的现象。 1.1.2子实体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2~12cm,初期盖缘内卷呈半球形,后渐平展,中央浅凹至漏斗状、圆形或扁形,成热后菌盖平展,但边缘不会上翘。菌柄长2~8cm,直径0.5~3cm, 偏生,棍棒状或球茎状,表面光滑,近白色至浅黄白色。菌肉白色,菌褶诞生、密集、乳白色。孢子近纺锤形,表面光滑,无色。孢子印白色至浅黄色。 1.2生长发育时期 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分为菇蕾形成期、菌柄生长期、菌盖生长期、菌褶生长期、子实体成型期和成熟期等6个阶段。 1.2.1菇蕾形成期 菌丝体扭结分化,形成许多锥状白色或蓝灰色的小菇蕾,初期豆粒大小,一般多为丛生,少数单生。 1.2.2 菌柄生长期

随着小菇蕾的生长发育,球状物逐渐伸长,在菇蕾的根部逐渐分化出菌柄,上面顶一小球,基部较大,菌柄较粗,形状呈棍棒状或保龄球状。 1.2.3菌盖形成期 菌柄生长变粗,菌盖逐渐成为半球形。随着菌盖的生长,表面逐渐伸平,中间部分稍突起。菌盖与菌柄中生或偏生。 1.2.4 菌褶形成期 随着菌盖和菌柄的生长,在菌盖的下方开始形成菌褶,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 1.2.5子实体成型期 也叫商品期,菌盖即将展开,菌褶初步形成,孢子尚未弹射,菇柄长至保龄球或棍棒状,长13厘米以上。 1.2.6子实体成热期 菌褶由白变黄,开始弹射白色孢子。菌盖的边缘平展。菇质密度开始降低。 1.3生活条件 1.3.1营养 杏鲍菇属于木腐性菌类。其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栽培时需要丰富的氮源和碳源,特别是氮源丰富时,菌丝生长旺盛粗壮,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1.3.2温度 杏鲍菇属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6~32℃,最适温度24~26℃。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12~15℃。子实体发育温度因菌株不同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5~21℃,但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为宜,低于8℃不会形成原基,高于20℃时易出现畸形菇,并易遭受病菌侵染,引起菇体变黄枯萎。 1.3.3水分和湿度 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菌丝培养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子实体生长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超过95%易引起病虫害和子实体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低于80%,很难形成原基,或原基干裂不分化,已形成的子实体也会萎缩死亡。 1.3.4空气 杏鲍菇是好气性菌类。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菌丝生长阶段,一定浓度CO2对菌丝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如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生长发育,若遇到高温高湿,则会使子实体腐烂。 1.3.5光照

杏鲍菇市场现状及开发前景

食用菌市场现状及开发前景 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 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膳食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 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 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2009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2020万吨,总产 值达到1105亿,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同时我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我 国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自己消费,出口占比较小,约5%。近几年我国食用菌 出口量相对稳定,占总产量的比重有减小趋势。一方面由于国外食用菌养殖技 术较成熟,且贸易壁垒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国内消费增长很快。 一、我国食用菌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食用菌发展近况 食用菌的生产起源于园艺栽培,经历了房前屋后的庭院经济、特种蔬菜生产、成片的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的4大阶段。 目前我国食用菌集约化的规模栽培已经占总产量的80%以上。产区由70 年代的浙江、福建、广州、广西等南方产区逐渐北扩,进入21世纪以来,食用 菌生产已经遍及全国大江南北,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成为世界食用菌生 产第一大国,全球总产的70%以上。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结果表明,产量超百 万吨的省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江苏、四川、黑龙江等7省,占全国总 产的63%;50~100万吨的有广东、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西、辽宁、吉林、安徽等9省。这16省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93.8%。 e e l l e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应用初探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应用初探 作者:郭团玉, 陈峰, 陈锡雄 作者单位: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刊名: 食用菌 英文刊名:EDIBLE FUNGI 年,卷(期):2006,28(5) 被引用次数:5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马立芝.袁建平.高振江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期刊论文]-食用菌2005,27(3) 2.王庆武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栽培试验[期刊论文]-食用菌2009,31(2) 3.马立芝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贮藏工艺的研究[学位论文]2005 4.江龙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上半月)2008(2) 5.张引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液体菌种的应用研究进展[会议论文]-2007 6.孟丽君.王芳.张玉萍.MENG Li-jun.WANG Fang.ZHANG Yu-ping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2) 7.黄春燕.单洪涛.刘传富.皇传华.万鲁长.郭惠东.杨化恩.张福进糙皮侧耳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食用菌学报2004,11(4) 8.谢凌慧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及其液体菌种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9 9.杨叶.张晓磊.朱学军.YANG Ye.ZHANG Xiaolei.ZHU Xuejun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8) 10.王同雨杏鲍菇袋料高产栽培技术[期刊论文]-农业科技通讯2009(8) 引证文献(5条) 1.王庆武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栽培试验[期刊论文]-食用菌 2009(2) 2.郭静利.刘旭食用菌液体和固体制种技术比较经济效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 2011(4) 3.孟丽君.王芳.张玉萍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4.孟丽君.王芳.张玉萍.张福元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用菌 2007(5) 5.阮晓东.张晓黎.张惠文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展与应用[期刊论文]-辽宁农业科学 2008(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912690187.html,/Periodical_syj200605018.aspx

杏鲍菇组织分离实验方案

杏鲍菇组织分离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1、通过新鲜杏鲍菇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得到杏鲍菇纯菌种,学习其原种及栽培种的制备,并尝试性地进行出菇试验; 2、学习并掌握珍稀食用菌——杏鲍菇菌种的制备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为暑期到榕珍菌业实习做准备; 3、通过亲身实践,发现自身存在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不足,为接下来的食用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指明方向,同时锻炼自己对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操作及相关知识的熟悉,为以后独立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内容 1.杏鲍菇子实体的采集及预处理; 2.杏鲍菇子实体的组织分离及纯化; 3.杏鲍菇菌种的观察、鉴定、保藏; 4.杏鲍菇原种、栽培种制备及出菇试验; 实验原理 1.杏鲍菇介绍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雪茸,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s),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t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商品性状好,有“杏鲍菇王”、“干贝菇”等美称。 杏鲍菇干品含蛋白质21.44%,脂肪1.88%,还原糖2.17%,总糖36.78%,甘露醇2.27%,游离氨基酸2.36%,总碳水化合物57.35%,水溶性成分66.9%,灰分7.83%,水分11.56%。杏鲍菇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杏鲍菇寡糖含量丰富,与双歧杆菌共用,有改善肠胃功能和美容的效果。杏鲍菇被列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食用菌之一。由于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相对较高,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非常受欢迎,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是近几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珍稀食用菌。 2.杏鲍菇生物学特性 2.1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视基质营养和水分及菌丝生理度而异;菌盖幼时略呈弓形;后渐平展,成熟时其中央凹陷呈漏斗状,直径2~12cm不等,一般单生个

杏鲍菇栽培管理技术

杏鲍菇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杏鲍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一种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极受消费者的青睐,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名贵珍稀的新型食用菌。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菌种类型,在适宜的季节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加强科学的管理,定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棍棒状杏仁香味出菇率转化率菇体畸型率搔菌催蕾 杏鲍菇,别名刺芹侧耳、雪耳。杏鲍菇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高,开伞慢,保质期长,适于保鲜、干制和烹调的特点。中医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症患者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因此,杏鲍菇有菇“王”之美称,极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杏鲍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名贵珍稀的新型食用菌。 1菌种类型的选择 杏鲍菇为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柄粗壮,白色,中实,菌肉肥厚,组织细密结实,菌盖和菌柄一样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当前栽培较多的菌种类型有形似保龄球瓶状、棍棒状(圆柱状)、大盖状等三种类型供选择。其特点如下: (1)棍棒状类型:子实体白色,菌柄棍棒状,直径3~5,均匀,个大,组织致密,脆嫩, 口感好,具杏仁香味,保质期长,适合以出口为主,价格高。但出菇速度较保龄球瓶状慢,产量也较低。 (2)保龄球瓶状类型:子实体白色,菌柄中间彭大,上下较小,形似保龄球瓶状,个体较大,产量较棍棒状高。但组织疏松,海棉质,脆度差,口感欠佳,保质期短,适合以内销为主。 (3)大盖状类型:其特点是子实体盖大、柄细。菌丝粗壮,抗病力强,现蕾早,出菇密而整齐,菇质结实,产量高,杏仁香味浓,口感好,是目前保鲜出口、内销、盐渍、加工的主要品种。 2栽培季节的安排 杏鲍菇为低温型,生产周期短的食用菌。出菇温度范围是12~15℃,子实体生长适温是14~16℃,从制袋接种到出菇约需60~70天,根据牡丹江地区气候条件,一年可安排春、秋两季出菇。春季出菇,应在2月上旬制袋接种,4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菇。秋 季出菇,应在7月上旬制袋接种,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出菇。

八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_图文(精)

2003年9月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第38卷篁!塑型=坐 !型型丛21竺型型垒鱼型!望坚望坠!型!!!型:!L一—二兰—旦八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史琦云, 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二程系,兰州730070 摘要: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依据国标分析方法,测定并分析r 甘肃省主栽的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菇、阿魏菇、杏鲍菇、茶树菇、黑木耳等8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所测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粗纤维、多种矿物质、蛋白质以及18种游离氩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以上.是营养全面、配比合理、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 关键词t食用菌;营养成分;测定 中图分类号:s 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15(200303—0336.04 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并兼有食疗价值的食品。近年来,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食品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对食用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愈来愈深人。 目前,国内外对食用菌的研究多在进行粘多糖、构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利用其抗癌活性制备新药【l】,或利用其子实体的提取液制备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方面12J,而对其成分的测定分析报道较少。据此,对我省主栽的8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测定和分析,旨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本地食用菌资源以及为进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检测样品 平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菇,其中木耳为干品,其它为鲜品。样品均购于甘肃省兰卅I市安宁区桃海市场。

茶树菇、杏鲍菇、阿魏菇,由甘肃定西金城食用菌中心提供。 1.2试剂与仪器 I.2.1试剂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浓硫酸、硼酸、硫酸铜、硫酸钾、高锰酸钾、草酸铵、氨水、无水葡萄糖、DNs试剂(3,5一二硝基水杨酸、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酚酞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等,均为分析纯。 作者简介:史琦云(1952一,女,高级实验师,现从事食品检测与分析教学及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3一06一10 塑i塑塞堕至堇:丛堂童旦堕笪茎堕坌塑型塞兰坌堑———————————————竺三 122仪器o.0001g分析天平、751紫外分光光度计、766型远红外烘箱、调温式远红外消煮炉、灰化炉、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热恒温水浴锅、凯氏定氮仪.索氏脂肪抽提仪、AA一670邓J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立835—50刑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日立MPF-4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等。 1.3测定方法∽ 测定水分含量时,采用鲜菇(术耳为干品;测定其它成分时,将食用菌在80~85℃下烘罕恒重后,粉碎,过80目筛备用。 水分:采用105℃常压干燥法+按GB5009-3测定。 灰分:采用550℃高温灼烧氧化法,按GB5009.4测定。 蛋白质: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N x 4.38,按GB5009s测定。 粗脂肪: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按GB5009.6测定。

杏鲍菇怎么切菱形片

杏鲍菇怎么切菱形片 杏鲍菇,不仅带有杏仁的香味,还具有菌肉肥厚如同鲍鱼般的口感,其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在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同时,可以起到降脂、润肠、抗癌、美容等功效。杏鲍菇有多种切法,在做菜时,常会用到菱形片切法。这种切法,不但美观还缩短了炒制时间。 一、杏鲍菇怎么切菱形片 1.把杏鲍菇斜切成均等的段。 2.切口朝上 3.竖切成均等的片。放倒了看,就是菱形。 二、杏鲍菇的各种切法 1.一般切片 把杏鲍菇清洗干净备用。直接放在案板上,去少许头的尾,然后斜着从头开始切片,切成一元硬币的厚度即可。 2.滚刀块 先斜切一刀,把切面翻朝上面。在切面的二分之一处(根据要切的块的大小而决定)斜切。再把上一次的切面翻朝上面。还是在约二分之一处斜切。这样不断地一翻一切,一翻一切就OK了。 3十字花刀 把杏鲍菇清洗干净。切成小片状,按照鱿鱼切花刀的方法来切,斜着从头切到尾,注意别切断。然后转90度,同样方法切直刀照样不能切断。十字划开就切好了。

三、杏鲍菇的功效作用 1.开胃健脾 杏鲍菇有很好的健脾开胃作用,对于对胃溃疡和消化不良还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2.促进消化 杏鲍菇中含有丰富的寡糖,具有促进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对于通肠排便有一定效果,其含有的膳食纤维也可促进肠胃蠕动。 3.降脂降压 杏鲍菇可促进人体脂类物质消化吸收和胆固醇溶解,防治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4.防治贫血 杏鲍菇中含铁质丰富,能够有效调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症状。 5.增强免疫 杏鲍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品,经常食用可加强营养增强免疫抵抗力。 6.美容养颜 杏鲍菇中含有的丰富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排出体内毒素,起到保持皮肤光泽、改善肤色暗沉等美容养颜作用。 四、干杏鲍菇选购技巧 1.看外形:整菇切片,形态完整,颜色乳白带有微黄为最新鲜。 2.看颜色:杏鲍菇切片白色略带黄,色彩鲜亮,菌褶颜色以淡黄色至乳白色的为好,颜色紫红色深色的是陈货。

杏鲍菇食用指南

杏鲍菇食用指南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和前两天介绍的平菇(糙皮侧耳 P. ostreatus)是一家。同属的食用菌还有白灵菇、凤尾菇、榆黄菇……(喂,大家可是看过平菇的,你要不要这样凑字数!) 胖胖的杏鲍菇。图片:https://www.360docs.net/doc/0912690187.html, 与其他侧耳不同的是杏鲍菇长得格外粗壮——你到超市里、农贸市场上看见它和其它蘑菇放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也会深有体会。杏鲍菇是整个侧耳属中长得最大的那一个,因此也获得了“平菇王”(king oyster mushroom)的成就,虽然它的风味、口感与平菇并不那么类似。

在蘑菇拼盘里,杏鲍菇更是能完爆其它蘑菇。图片:wiki commons 杏鲍菇的主要食用部分就是子实体那粗壮的“柄”,而那小而薄的“伞”倒是可有可无的。不过作为散发孢子的关键部位,菌伞对于杏鲍菇本身的繁衍倒是更有价值。与平菇的菌伞总是偏向一边不同,杏鲍菇浅褐色到深黑灰色的菌伞可偏可正。杏鲍菇年轻的时候菌伞还是正常的凸起蘑菇状,而随着成熟程度增加,他会逐渐变平乃至凹陷,形成“皮搋子”状——可惜杆子太粗了。

可以从这些大小不一的杏鲍菇里看到菌伞成长的“心路历程”。图片:wiki commons 杏鲍菇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中欧、西亚直至印度一带,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都没有分布,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舶来品”。80后的小伙伴们应该也会发现,杏鲍 菇是凭空像变戏法一样,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的。实际上,直到1993年日本开发出一套高效的杏鲍菇栽培技术之前,我们是没有机会吃到这种西方蘑菇的。这项技术的成功推广,也让这种蘑菇进入千家万户,只剩一个时间问题。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杏鲍菇基本知识 一、杏鲍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杏鲍菇高3-5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生物转化率一般为60%-80%。 二、杏鲍菇栽培历史和现状 杏鲍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菌,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杏鲍菇的开发。在意大利、法国、印度等国先后进行了杏鲍菇的栽培研究,Kalmar (1958)首次进行栽培试验,Henda (1970)在印度北部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杏鲍菇并进行了段木栽培, Ferri(1977)进行了商业栽培,但只得到有限的成功。我国三明真菌所从1993年开始对杏鲍菇菌株选育,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国推广应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目前福建、浙江、山东、河北和台湾省已开始规模化生产,杏鲍菇产量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食用菌。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1年全国杏鲍菇总产量仅 2.1万吨,2004年达到6.1万吨。杏鲍菇出口创汇方面无论干菇与鲜菇,都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它是一个有着发展前途的珍稀食用菌。1998年日本已正式将杏鲍菇列入可供商业栽培和销售的新菇种。近年来,泰国、美国、日本、我国的台湾省采用调温、调湿的自动化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在,杏鲍菇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开发出了不同的栽培方式方法,并已进行了反季节生产 三、杏鲍菇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视基质营养和水分及菌丝生理度而异;菌盖幼时略呈

椒盐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椒盐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每100克杏鲍菇含有:热量大卡31.00 碳水化合物克8.30 脂肪克0.10 蛋白质克 1.30 在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 极高的食用菌。 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 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杏鲍菇有一般菌类的各种营养成分,比起普通的平菇等等,杏鲍菇又有降血脂、抗癌之 类的功效,物美价廉又好吃。而且热量还非常低,长期食用没有任何坏处。 杏鲍菇蛋白质含量丰富,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袭,远 离亚健康,强身健体,是体弱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品。 杏鲍菇富含膳食纤维,经常食用,可以有效清除血清胆固醇、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 等心血管疾病。 杏鲍菇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增强肠胃蠕动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帮助便秘患者润 肠通便,排除体内毒素,进而保持皮肤光泽、改善肤色暗沉的状况,驻颜护肤。 杏鲍菇内含铁质丰富,可以有效的调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症状。 杏鲍菇味道鲜美,有鲍鱼脆嫩的口感以及杏仁清新的香味,有很好的健脾开胃的作用, 对于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开胃食品。同时,对于对胃溃疡和消化不良还有很好 的食疗作用。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35.00 碳水化合物克6.30 脂肪克0.10 蛋白质克1.30 纤维素克2.00 维生素A微克一 维生素C毫克一 维生素E毫克一 胡萝卜素微克一

硫胺素毫克一 核黄素毫克一 烟酸毫克一 胆固醇毫克一 镁毫克一 钙毫克一 铁毫克一 锌毫克一 铜毫克一 锰毫克一 钾毫克一 磷毫克一 钠毫克一 硒微克一 哪些人不能吃杏鲍菇 湿疹患者忌食!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体弱人群、便秘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食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杏鲍菇特性介绍

杏鲍菇特性介绍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具有杏仁香味,菌肉肥厚似鲍鱼,因而得名杏鲍菇。日本称为"雪茸"。 春末至夏初腐生兼寄生于伞形花科植物刺芹(Erygium campestre)等的根上和周围土中。其自然分布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原苏联南方,摩洛哥,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的新疆和四川西部。 杏鲍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口感绝佳,风味独特,故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生物学特性 ㈠菇体形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单生或群生。菇盖直径2-12cm,初期盖缘内卷呈半球形,后渐变平,成熟后平展但边缘不会上翘,中央浅凹浅盘状至漏斗形。幼时淡灰色,成熟后浅黄白色,中心周围常有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菌肉白色,具杏仁味。菌褶向下延生,密集。菇柄的特征是基部粗大,中实,肉质,白色。栽培通风少时呈棒状至保龄球状。孢子印白色或浅黄色。孢子近纺锤形,平滑。菌丝有锁状联合。 ㈡生育条件 1.营养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菌丝生长旺盛,产量更高。人工栽培的主料,在棉子壳、木屑、甘蔗渣、麦秆等基质上生长很好。代料栽培加辅助材料,如米糠、麸皮、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

糖等,可促进菌丝生长蔓延,增加菇蕾发生量。 2.水分杏鲍菇比较耐旱,但含水量适宜更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由于在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菇体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所以调配培养料含水量时可适当提高至65%-70%。空气相对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60%左右即可,而现原基后子实体分化阶段以90-9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适当调低到85-90%。 3.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关键。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27℃,最适温度是25℃左右,高于30℃,菌丝生长不良。杏鲍菇是恒温结实性菇类,温差过大,不利原基的发生,出菇温度范围为10-18℃,最适温度12-16℃,低于8℃不会现原基,高于20℃以上容易出现畸形菇,还会发生病害,引起死菇、烂菇。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1℃,最适温度为10-18℃。对温度的掌握,因菌株不同而异,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了解菌株的特性。 4.空气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相对较少,低浓度的CO对菌丝生长还有刺激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瓶)中的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03%渐升到2%以上,菌丝仍能很好生长。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小于0.4%为宜。 5.光照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的环境下会 加快菌丝生长。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则需要一定的散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