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动力、、、

蒸汽动力、、、
蒸汽动力、、、

船用蒸汽动力装置的整体构建与设计,张静巧,哈工程

增压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的主动力设备。

蒸汽动力装置是大型舰船的主动力装置,它决定着军舰的航速性,机动性和续航力等重要战术技术性能。舰用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的一个主要设备,构成了舰船的主推进装置,在蒸汽动力装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舰用增压锅炉低的重量尺寸指标、良好的动态特性、高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表明它良好地适用于海军大中型舰船的主动力装置。舰用增压锅炉在战斗、巡航等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能够稳定正常的工作,对舰用增压锅炉的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稳定性要好,响应速度要快。

船舶蒸汽动力装置热力系统的仿真分析,马武学,哈工程

增压锅炉动力装置较好地满足了现代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要求,船用增压锅炉动力装置在可靠性、生命力、经济性、重量尺寸和维修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为良好的性能,普通锅炉装置远不能与之相比。增压锅炉的应用减小了动力装置重量尺寸,这大大有利于提高船舶的航速及其机动性,目前增压锅炉动力装置是现代船舶动力推进装置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对增压锅炉动力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蒸汽动力装置以其功率大、造价低、技术成熟、研制周期短、使用寿命长和制造运营经验丰富等一系列特点,成为我国重要的船用动力型式之一。增压锅炉动力装置的使用较好地满足了现代船舶动力装置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欧美各国发展的几种船用增压锅炉动力装置在可靠性、生命力、经济性、重量尺寸、机动性、耐久性和维修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为良好的性能。其中尤以重量尺寸指标改善最为明显,普通锅炉装置远不能与之相比。动力装置的减小,大有利于提高船舶航速及其机动性。因此,增压锅炉动力装置是现代船舶动力推进装置的研究方向之一。

船用动力装置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船舶在航行、锚泊和系岸等工况下所需要的各种动力和能源(如热能、电能等)。因此,它决定着船舶的航速性、机动性和续航能力等重要技术性能。

以水蒸汽作为工质的动力装置称为蒸汽动力装置,简称汽力装置。装置中蒸汽锅炉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再将水转变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蒸汽送入主汽轮机后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螺旋桨回转做功,推动船舶运动。

蒸汽动力装置被用作为船舶的主动力装置。船用主锅炉是蒸汽动力装置中的一个主要设备,在蒸汽动力装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构成了船舶的主推进装置。

增压锅炉动力装置中的烟气涡轮、压气机、辅助汽轮机各部件间匹配关系非常复杂,国外视其为专利技术而严格控制。该技术在国内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开展船用增压锅炉动力装置技术研究对发展我国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增压锅炉是指利用压气机替代鼓风机向锅炉输送空气的锅炉。增压锅炉和烟气涡轮增压

机组的启动过程是依靠能在常压下启动的增压锅炉来实现的。增压锅炉点火启动过程需要通风机提供空气点火燃烧,当锅炉产生蒸汽后,其中一部分被输送到辅助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并驱动辅助汽轮机旋转。从而辅助汽轮机带动压气机和烟气涡轮一同旋转,压气机开始工作后吸入空气,并把压缩的空气送到增压锅炉炉膛内燃烧,燃烧后的烟气排入烟气涡轮内膨胀做功,和辅助汽轮机一起驱动压气机旋转,增压锅炉根据主动力装置中主汽轮机的需要调整蒸汽。当主动力装置需要较多的蒸汽时,增压锅炉增加燃料耗量,同时也需要压气机提供相应的空气流量,这时涡轮增压机组通过调整辅助汽轮机进汽量提升压气机转速来增大压气机流量来满足增压锅炉的需要。由于炉膛中空气压力的提高,使燃料在较高密度及温度的助燃空气下进行燃烧,大大强化了燃烧过程,同样的燃料量可以在较小的炉膛容积中燃烧完全。炉膛压力的增加使烟气的压力也在同一水平上增加,这就使流过受热面的烟气重量流速增加,大大促进了对流换热,提高了锅炉热效率。

在大排水量的船舶上,汽轮机装置是一种主要的动力源,而主蒸汽锅炉是一个主要部件。新结构主蒸汽锅炉的建造一直沿着所有部件可靠性要高、运行寿命要长、重量尺寸特性要小、确保检修要方便的研制道路前进,提高锅炉及整个动力装置的经济性也给予高度重视。在保证其可靠性条件下,减少锅炉的质量和外形尺寸是通过增加其热负荷和热交换过程强度进行的。船用增压锅炉低的重量尺寸指标、良好的动态特性、高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表明它良好地适用于大中型船舶的主动力装置。

2.3船用增压锅炉动力装置的发展方向

新结构船用增压锅炉动力系统的建造一直沿着具有高可靠性、高运行寿命、小的重量尺寸特性和良好的可维护性的研制道路前进。同时也高度重视提高整个动力装置的经济性。这就要求船用增压锅炉在航行等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能够稳定正常的工作,由此对船用增压锅炉的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稳定性要好、响应速度要快。目前增压锅炉设计和研制的改进工作主要集中在改进其蒸汽初参数(研制相应的耐高温材料),以便进一步提高锅炉及整个动力装置的效率,并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舰用蒸汽动力装置原理及其战斗使用讲义

舰用蒸汽动力装置的变工况性能

舰用蒸汽动力装置是按一种工况设计出来的,一般设计工况选为全工况,然而在舰艇的整个服役过程中,装置经常在非设计工况工作,亦即在变工况工作。这时,整个汽力装置或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能都将发生变化,研究和掌握这些性能的变化,对我们操纵管理装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理解了它们的性能变化之后,才能在变工况时很好的使用它们,发挥装置最好的性能。例如,当舰艇在一般情况下航行时,从装置的角度来考虑,使用在什么工况最合适?在低速航行时,是否可以使用部分推进器工作等等问题都是只有通过研究装置变工况性能以后才能很好解决。

某船蒸汽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船舶蒸汽动力系统是一个系统复杂、设备众多的能量转换系统。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普通电站蒸汽系统而言,船舶蒸汽动力系统具有惯性小、动态过程变化大、各子系统的关联和制约因素多等特点。因此要了解其运行的动态特性,研究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的动态模型就十分必要。

蒸汽动力装置以其功率大、造价低、技术成熟、研制周期短、使用寿命长和制造运营经

验丰富等一系列特点,成为我国重要的船用动力型式之一。国外船舶蒸汽动力一直在积极发展中,新型船舶锅炉也不断涌现,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蒸汽动力装置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欧美各国发展的几种船用增压锅炉动力装置在可靠性、生命力、经济性、重量尺寸、机动性、耐久性和维修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为良好的性能,其中尤以重量尺寸指标改善最为明显,普通锅炉装置远不能与之相比。

以水蒸汽作为工质的动力系统称为蒸汽动力系统。系统中蒸汽锅炉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再将水转变成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一部分蒸汽送入主汽轮机后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螺旋桨回转做功,推动船舶运动蒸汽动力装置被用作为船舶的主动力装置;另一部分蒸汽推动泵、风机等辅助装置做功,保证船舶在各种工况下的动力和能源需要。

与内燃机动力装置相比,蒸汽动力装置有如下特点:

1)由于汽轮机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采用高速工质和高转速工作轮,因此单机功率要比活塞发动机大。现代舰艇用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已达250MW以上;

2)汽轮机叶轮转速稳定,无周期性扰动,因此,机组振动小、噪音小;

3)磨损部件少,工作可靠性大,使用期限可达105小时以上;

4)使用劣质燃料油,滑油消耗率也很低,仅为0.19/(kw·h)

一0.599/(kw·h),而柴ha机的滑油消耗率为39/(kw·h)、109/(kw·h)。

另外,蒸汽动力装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如:

l)蒸汽动力装置中辅助机械和设备多,总质量和尺寸较大,占去了船体许多营运排水量;

2)燃油消耗量大,装置效率较低,额定经济性公为柴油机装置的1/2一1/3,因此在相同燃料储备下续航力降低;

3)机动性差,启动前准备时间为30min一50min;紧急情况下,缩短暖机过程后也需要巧min一20min;在舰艇上为保证立即起锚的要求,以暖机状态停泊,从而增加了停泊时的燃料消耗。

4)另外,从一种工况变换到另外一种工况的过渡时间也较柴油机动力装置长2倍一3倍。

在蒸汽动力系统中,增压燃烧的特点,使炉膛燃烧产生的烟气温度和压力均较高,因而增压锅炉的热力特性与普通锅炉相比主要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与普通电站锅炉相比,船用锅炉具有惯性小、动态变化大、启停及增减负荷频繁、各子系统的关联和制约因素多等特点。另外,船在带有载荷及大风浪中航行时,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横倾和纵倾,对锅炉汽包水位有很大影响。

2)与船用非增压锅炉相比,船用增压锅炉具有相对较高的炉膛压力、较小的炉膛容积和较大的喷油量,使烟气的运动速度相对较高,因而烟气与管壁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流速,其对流换热成为炉膛总换热量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而在以前的船用非增压锅炉的炉膛换热力计算中,炉膛对流换热量由于较小往往可以忽略,因此国内以往关于炉膛换热的热力计算方法并不适用于增压锅炉。

3)船用增压锅炉具有更高的烟气流速。不但直接提高了对流蒸发管束、过热器和经济器等对流换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还由于烟气流速和压强的增大导致管束表面积灰程度的下降,也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热力计算时需要选择与以往不同的修正系数。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__热蒸汽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 题目:热蒸汽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索亚楠 学号:091410135 指导教师:王宪 完成时间:2013年6月28日 河南城建学院 2013年06月28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一个实用控制系统的设计,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工程意识和实践技能,使我们获得控制技术工程的基本训练,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应用能力。 二.设计要求 完成所选题目的分析与设计,进行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论证和选择;系统单元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择和参数计算;课程设计报告的整理工作。 热加热系统要求在常值输入时稳态误差小于2%,相位裕度>40°幅值裕度>6dB 三、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硬件方面包括电源部分、采样测量部分、驱动执行部分。PID控制不仅适用于数学模型已知的控制系统中,而且对于大多数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的工业过程也可应用,在众多工业过程控制中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PID 控制又分为位置式PID 控制和增量式PID 控制,公式4 给出了控制量的全部大小,所以称之为全量式或者位置式控制;如果计算机只对相邻的两次作计算,只考虑在前一次基础上,计算机输出量的大小变化,而不是全部输出信息的计算,这种控制叫做增量式PID 控制算法。控制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采样、标度变换、控制计算、控制输出、中断、显示、报警、调节参数修改、温度设定及修改。其中控制算法采用数字PID调节,应用增量型控制算法,并对积分项和微分项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升温单向性等特点的控制对象,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控制效果。 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在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单片机进行炉

第十章 蒸汽动力循环及汽轮机基础知识

- 113 - 第十章 蒸汽动力循环及汽轮机基础知识 10.1 蒸汽动力循环 核电站二回路系统的功能是将一回路系统产生的热能(高温、高压饱和蒸汽)通过汽轮机安全、经济地转换为汽轮机转子的动能(机械能),并带动发电机将动能转换为电能,最终经电网输送给用户。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是通过蒸汽动力循环完成的。蒸汽动力循环是指以蒸汽作为工质的动力循环,它由若干个热力过程组成。而热力过程是指热力系统状态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工质则是指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其在某一瞬间所表现出来的宏观物理状态称为该工质的热力状态。工质从一个热力状态开始,经历若干个热力过程(吸热过程、膨胀过程、放热过程、压缩过程)后又恢复到其初始状态就构成了一个动力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实现连续的能量转换。核电厂二回路基本的工作原理如图10.1所示。 节约能源、实现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如何提高能源的转换率也是当今工程热力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厂蒸汽动力循环也发展出如卡诺循环、朗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等几种循环形式。 10.1.1 蒸汽动力循环形式简介 1.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由二个等温过程和二个绝热过程组成的可逆循环,表示在温熵(T -S )图中,如图10.2所示。图中, A-B 代表工质绝热压缩过程,过程中工质的温度由T 2升到T 1,以便于从热源实现等温传热; B-C 代表工质等温吸热过程,工质在温度 凝 结 水 水 蒸 汽 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将蒸汽热能转换成汽轮机动能;继而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 凝结水从蒸汽发生器内吸收一回路冷却剂的热量变成蒸汽 热力循环 图10.1核电厂二回路基本的工作原理 T 1 S T 2

第十章蒸汽动力循环

第十章 蒸汽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装置:是实现热能→机械能的动力装置之一。 工质 :水蒸汽。 用途 :电力生产、化工厂原材料、船舶、机车等动力上的应用。 本章重点: 1、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 朗肯循环 匀速 回热循环 2、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热效率分析 y T 的计算公式 y T 的影响因素分析 y T 的提高途径 10-1 水蒸气作为工质的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卡诺定理证明了在相同的温度界限间,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最高,但实际上存在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使得实际循环(蒸汽动力循环)至今不能采用卡诺循环但卡诺循环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为什么不能采用卡诺循环 若超过饱和区的范围而进入过热区则不易保证定温加热和定温放热,即不能按卡诺循环进行。 1-2 绝热膨胀(汽轮机) 2-C 定温放热(冷凝汽) 可以实现 5-1 定温加热(锅炉) C-5 绝热压缩(压缩机) 难以实现 原因:2-C 过程压缩的工质处于低干度的湿汽状态 1、水与汽的混合物压缩有困难,压缩机工作不稳定,而且3点的湿蒸汽比容比 水大的多'23νν>' 2 32000νν≈需比水泵大得多的压缩机使得输出的净功大大 p v

减少,同时对压缩机不利。 2、循环仅限于饱和区,上限T1受临界温度的限制,即使是实现卡诺循环,其理论效率也不高。 3、膨胀末期,湿蒸汽所含的水分太多不利于动机 为了改进上述的压缩过程人们将汽凝结成水,同时为了提高上 限温这就需要对卡诺循环进行改进,温度采用过热蒸汽使T1高于临界温度,改进的结果就是下面要讨论的另一种循环—朗肯循环。 10-2 朗肯循环 过程: 从锅炉过热器与出来的过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轮机T,蒸汽部分热能在T 中转换为机械带动发电机发电,作了功的低压乏汽排入C,对冷却水放出γ,凝结成水,凝结成的水由给水泵P送进省煤器D′进行预热,然后在锅炉内吸热汽化,饱和蒸汽进入S继续吸热成过热蒸汽,过程可理想化为两个定压过程,两个绝热过程—朗诺循环。 1-2 绝热膨胀过程,对外作功 2-3 定温(定压)冷凝过程(放热过程) 3-4 绝热压缩过程,消耗外界功 4-1 定压吸热过程,(三个状态) 4-1过程:水在锅炉和过热器中吸热由未饱和水变为过热蒸汽过程中工质与外界无技术功交换。 1-2过程:过热蒸汽在汽抡机中绝热膨胀,对外作功,在汽轮机出口工质达到低压低温蒸汽状态称乏汽。 2-3过程:在冷凝器中乏汽对冷却水放热凝结为饱和水。 3-4过程:水泵将凝结水压力提高,再次送入锅炉,过程中消耗外功。

基于废水和蒸汽的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废水和蒸汽的换热 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辽宁工业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废水和蒸汽的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11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用热水和蒸汽的换热器加热冷物料的系统,采用分程控制系统作为控制方案,运用两个气开式阀门,实现分程控制。该系统通过温度变送器接收并传送热物料的温度,根据出口温度是否达到要求来控制蒸汽阀的开关,从而使物料出口温度保持在一定的值上。该控制方案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且能源利用率高。通过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案可以满足要求,方案设计正确。 关键词:换热器;分程控制;气动阀;Matlab

目录

第1章绪论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钢铁、汽车、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甚为广泛。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在换热器系统中,其出口介质温度的准确地测量和有效控制是优质、高产、节能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所以,换热器出口物料的控制是工业过程很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调节载热体(蒸汽)的流量来控制换热器出物料的温度维持所需值,提高出口品质,保证产品质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目前,对换热器出口物料的控制大都采用传统的PID控制。但是,由于换热系统这种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大惯性、参数时变的非线性特点,传统的PID控制往往不能满足其静态、动态特性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有一种智能模糊控制技术,在换热器出口物料的控制中,从基本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原理出发,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若干问题,对基本的模糊控制器的主要环节作了改进,提出了基于自调整加权因子的智能积分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规则采用带加权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引入智能积分环节,通过MATLAB\SIMULINK工具仿真试验证明,该控制器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且具有结构简单、待整定参数少、控制规则简便、易实现、调试方便、适应性强等特点,成功地实现了换热器出口温度的控制。 设计和应用过程控制系统,必须充分注意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通过自动控制手段来减少能量消耗,以提高经济效益。而在工业生产中,列如在印染、造纸醋酸乙烯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液,如果将其任意排放,对环境将会造成严重污染,并破坏生态平衡。本设计要求用热水和蒸汽用换热器对冷物料进行加热,其中所使用的热水即为工业废水。这样既将废水得到了合理利用节省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蒸汽和凝结水管道设计

蒸汽和凝结水管道设计 国外石油工厂蒸汽系统的压力大致分为10Mpa、6.0MPa、4.0 MPa、2.0 MPa、1.0 MPa、0.6 MPa、和0.35 MPa,凝结水系统压力大致分为0.35~0.07 MPa. 国内石油化工厂蒸汽系统的压力大致分为10Mpa、4.0MPa、1 MPa、0.3 MPa, 凝结水系统压力大致分为0.3 MPa. 表1是国内常用的蒸汽和凝结水系统压力 用、稀释用、事故用。 (一)蒸汽管道 1.蒸汽管道的布置 一般装置的蒸汽管道,大多是架空铺设,很少有管沟铺设,不埋地铺设。其主要原因是不易解决保温层的防潮和吸收管道热胀变形。 由工厂系统进入装置的主蒸汽管道,一般布置在管廊的上层。 (1)各种用途的蒸汽支管均应自蒸汽主管的顶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安装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线上,以避免存液。 (2)在动力、加热及工艺等重要用途的蒸汽支管上,不得再引出灭火/消防,吹扫等其他用途的蒸汽支管。 (3)一般从蒸汽主管上引出的蒸汽支管均应采用二阀组。而从蒸汽主管或支管引出接至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的蒸汽管上,必须设三阀组,即两切断阀之间设一常开的DN20检查阀,以便随时发现泄漏。 (4)凡饱和蒸汽主管进入装置,在装置侧的边界附近应设蒸汽疏水器,在分水器下部设经常疏水措施。过热蒸汽主管进入装置,一般可不设分水器。 (5)成组布置的蒸汽拌热管,应由蒸汽分管道(或称集合管Manifold)接出,分管道是由拌热蒸汽供汽管供汽,拌热蒸汽供汽管是由装置内的蒸汽主管上部引出或从各设备区专用拌热蒸汽支管上部引出。当蒸汽分管道的位置比蒸汽主管高时,可按图1上部的图形设计。当蒸汽分管道的位置比蒸汽主管低时,可按图1下部的图形设计。 (6)在蒸汽管道的U形补偿器上,不得引出支管。在靠近U形补偿器两侧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时,支管不应妨碍主管的变形或位移。因主管热胀而产生的支管引出点的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的应力或过多的位移。 (7)直接排至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应在该管下端的弯头附近开一个φ6mm的排液孔,并接DN15的管子引至边沟、漏斗等合适的地方,如图2(a)所示。如果放空管上装有消声器,则消声器底部应设DN15的排液管与放空管相接,如图2(b)所示。放空管应设导向和承重支架。 (8)连续排放或经常排放的乏汽管道,应引至非主要操作区和操作人员不多的地方。

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热系统设计

工艺与设备化 工 设 计 通 讯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117· 第44卷第11期 2018年11月 1 蒸汽伴热管道系统设计的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化工工艺管道伴热系统中应用的伴热管道主要有:蒸汽管道伴热、夹套伴热、电伴热等几种形式。而其中因为蒸汽伴热管道的取用非常方便,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其冷凝潜热大,对于其温度也非常容易进行调节,所以化工工艺伴热管道中蒸汽伴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伴热方式。蒸汽伴热管道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总管、支管、伴热管、保温箱、疏水器、冷凝液管、回水支管、回水总管、切断阀等。 2 蒸汽伴热设计研究回顾 2000年孙洪波等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具体的对蒸汽伴热管道设计进行分析,并且还提出了蒸汽伴热管工艺的准确计算方法。2008年,王少盖等在蒸汽伴热管道组成研究与设计时,对于管道设计、安装要求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我国蒸汽伴热管道的全面研究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2010年,张发有等提出了第一个石化行业标准《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SH/T13040—2002,对于我国在规范化、标准研究设计蒸汽伴热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直到2011年,由张慧颖等提出的一些关于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管设计,以及相关的工程安装指导事项,不仅对我国的蒸汽伴热管的直径、数量、最大允许长度等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且还能通过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对整个设计进行优化处理。而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化工工程上通常使用的蒸汽压力值都等于或低于1 300kPa ,常用的压力值在350~1 000kPa 。2015年王永凤等对蒸汽伴热与热水伴热两种管道伴热方式进行了对比实验,详细的掌握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适用条件。随着对蒸汽伴热管道的不断研究,2016年孙方莉等对蒸汽伴管时的热补偿进行了设计研究,希望通过设置一种固定的支架和导向支架,来提高蒸汽伴热管的热补偿。3 蒸汽伴热系统的设计 3.1 伴热供气总管设计 在进行蒸汽伴热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伴热作用,需要将伴热站进行分开设计,首先在一楼设置蒸汽粉末分配站,这时需要从蒸汽分配站上方引入使用的蒸汽,并且将冷凝水和蒸汽主管放在外界的空气中,或者将其设计在廊道顶部。但是,如果设计时将蒸汽主管道的位置设计的低于蒸汽入口管时,这时就需要我通过一种自导式蒸汽粉末分配站进行改变,从而使其能够顺利地完善蒸汽导入工作。而设置热跟踪站,主要是想得到有效的支撑和简化各项 操作,从而使其能够尽量的靠近栏杆、平台、立柱、墙面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热追踪站,这样可以使对影响后期蒸汽伴热站运行的因素进行及时制止,从而防止出现各种堵塞情况的发生。 对于进行S 值计算来说,需要对蒸汽分配站管径进行了解,然后在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进行S 值计算,对于计算过程中的蒸汽分配管数量以及蒸汽引入管、冷凝水集合管、冷凝水引出管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查取。 公式:S=A +2B +3C 在对S 值进行计算时,通过数据查询,其中A 为整个伴热系统中DN15的伴管数量,B 为DN20伴管的数量,C 则是DN25伴管数量。当我们通过公式计算出S 值时,如果出现的数值大于16,那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对蒸汽分配站和疏水站的数量进行重新规划,保证其数量要≥2个。 3.2 蒸汽分配站 (1)对于蒸汽分配站的接管术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确定,其中使用DN40口径的蒸汽分配站应该使用6个以内的DN15型或DN20型的接管口。而当设计使用DN50型的蒸汽分配站时,这时应该使用10个DN15型或DN20型蒸汽接管口进行应用,并且还需要多预留2个接管口,从而保证不时之需。 (2)在目前的实际生产中,蒸汽分配站的布置结构通常采用立式或者水平,这是为了方便蒸向不同区域扩散,实现均匀分散。 (3)伴热供气管道中的主管道必须预留管道对管道内的蒸汽做引出,防止其在管道内积聚,在实际生产中,多选用在伴热站的顶部或者水平位置引出蒸汽。这样管道分配站也要提前安装合适的固定支撑和滑动支撑,以利于管道引气,并且使用是安全的。 (4)在3m 半径范围内至少有3个伴热供气组的地方应提供伴热站。 3.3 冷凝液站设计 将凝汽器主管道与凝结水总管顶部的热量相连接,从加热站顶部抽出分支冷凝管,在凝汽器主管道出口设置截止阀,并在T 形蒸汽管上设置一组疏水阀,返回冷凝水的末端。如果冷凝水需要再循环,将凝结阀设置在稀释剂中。冷凝水应排放到指定凝汽回收歧管,以免影响周围设备和管道。4 结论 蒸汽伴热管在化工生产中的使用目的就是实现蒸汽伴热,和其他输送方式相比它能够降低热损失和能耗。本文对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热系统设计做了相关介绍和分析,在后期的伴热系统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实现优化设计,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摘 要: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化工生产中,许多介质需要进行输送,根据介质的物性,许多物料需要蒸汽伴热进行输送,以防止冻结和结露。详细地介绍了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热装置目前在国内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管设计内容。 关键词: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管设计;蒸汽伴热设计中图分类号:TQ055.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6490(2018)11–0117–01 Design of Steam Tracing System for Chemical Process Piping Wu Fang-guo Abstract :Chemic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in China ’s national economy.In chemical production ,many media need to be transported.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many materials need to be transported by steam to prevent freezing and dewing.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team tracing device for chemical process pipeline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design content of steam tracing device for chemical process pipeline is expounded. Key words :chemical process piping ;steam header design ;steam tracing design 化工工艺管道蒸汽伴热系统设计 吴方国 (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39) 收稿日期:2018–08–22作者简介: 吴方国(1979—),男,四川南充人,高级工程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化工工艺设计。

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13年01月11 日

摘要 本文是针对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采用串级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系统中采用了主控-串级控制的切换装置,使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使得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并保护过热器营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关键字:过热蒸汽控制串级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主控-串级切换

目录 1 生产工艺介绍 (1) 1.1 蒸汽过热系统的控制 (1) 2控制原理简介 (1) 2.1控制方案选择 (2) 2.1.1单回路控制方案 (2) 2.1.2串级控制方案 (2) 2.2 串级控制方案论证 (3) 3 控制系统设计 (4) 3.1 系统控制参数确定 (4) 3.1.1 主变量的选择 (4) 3.1.2副变量的选择 (5) 3.1.3操纵变量的选择 (5) 3.2 调节阀的选择 (5) 3.3 控制器设计 (6) 3.3.1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6) 3.3.2 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 (6) 3.3.3 控制器的电路实现 (7) 4 控制仪表的选择 (7) 5 系统控制流程图 (8) 6 总结体会 (8) 6.1 设计总结 (8) 6.2 心得体会 (8) 参考文献 (10)

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 生产工艺介绍 1.1 蒸汽过热系统的控制 蒸汽过热系统则是锅炉系统安垒正常运行,确保蒸汽品质的重要部分。本设计主要考虑的部分是锅炉过热蒸汽系统的控制。 蒸汽过热系统包括一级过热器、减温器、二级过热器。控制任务是使过热器出口温度维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保护过热器时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锅炉运行及蒸汽用户设备都是不利的,过热蒸汽温度过高,过热器容易损坏,汽轮机也因内部过度的热膨胀而严重影响安全运行;过热温度过低,一方面使设备的效率降低,同时使汽轮机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引起叶片磨损,所以必须把过热器出口蒸汽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锅炉过热蒸汽系统主要由一级过热器、减温器和二级过热器组成,在锅炉生产过程中,过热蒸汽温度是整个汽水通道中最高的温度。过热器温度过高将导至过热器损坏,同时还会危及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过热器温度过低则将使设备效率降低,影响经济指标。 影响过热蒸汽温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过热器是一个多容且延迟较大的惯性环节,设备结构设计与控制要求存在若矛盾,各种扰动因素之闻相互影响,如蒸汽量、燃烧工况、锅炉给水温度、进入过热蒸汽的热焓,流经过热器的烟气温度及流速的变化等。而对各种不同的扰动,过热蒸汽温度的动态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 (1) 克服各种干扰因素,将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维持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保持 蒸气品质合格: (2) 保护过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本设计主要以控制减温水流量的变化来阐述对过热蒸汽温度的自动调节。 2控制原理简介 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技术,如自适应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被引入到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中。但这些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改善和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并没有从引起过热蒸汽温度波动的源头入手。通常,烟气

工业蒸汽锅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工业蒸汽锅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班级: 09计算机控制1班 姓名:陈文涛高健于野魏玉锋 指导教师:邢满荣 2011 年 6 月 20 日

前言 当前,节约资源、提高热能利用率已为各方面所重视及关心。锅炉是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动力和热源的锅炉,也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工业锅炉是能源转换和耗能的主要设备之一,耗能量约占全国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锅炉由于设计、制造不合理,尤其是使用管理不当,导致事故的频率很高。据日本 20 世纪 70 年代的调查披露,日本当时运行的十万余台锅炉,在十年间共发生事故 355 次,其中由于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事故有 243 次,占事故总数的 70.8%。多年来锅炉的安全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劳动部门的重视,相继颁发了许多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法令、规范和标准,收到了显著效果。解决普遍存在的控制系统落后、运行效率低、环境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是刻不容缓。为此,如何提高工业锅炉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其自动化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艺流程 1.1 锅炉设备介绍 锅炉生产过程是一个多变量多参数相互耦合的复杂过程,其汽水,燃烧过程非常复杂,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燃烧系统内部一次风、二次风,输煤,一次返料,二次返料耦合性很强,燃烧与汽水之间也有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过程的非线性,滞后性也导致控制系统的复杂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无法采用有效的预估补偿措施。 锅炉设备根据用途、燃料性质、压力高低等有多种类型和称呼,工艺流程多种多样,常用的锅炉设备的蒸汽发生系统是由给水泵、给水控制阀、省煤器、汽包及循环管等组成,常见锅炉设备工艺流程如图1。 燃料与空气按照一定比例送入锅炉燃烧室燃烧,生成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系统,产生饱和蒸汽,形成一定气温的过热蒸汽,在汇集到蒸汽母管。过热蒸汽经负荷设备控制,供给负荷设备用,于此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除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外,还经省煤器预热锅炉给水和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最后经引风送往烟囱,排入大气。 图1 常见锅炉主要设备工艺流程 锅炉设备的控制任务是根据生产负荷的需要,供应一定压力或温度的蒸汽,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 1.… 2.课程设计辅导资料:“过程控制系统和应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过程控 制仪表及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 3.先修课程: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等。 4.主要涉及的知识点: 过程控制仪表、控制系统、被控过程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时间:2周; 2.课程设计内容: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题目,按规定选择其中1套完成; 本课程设计统一技术要求:研读辅导资料对应章节,对选定的设计题目所涉及的生产工艺和控制原理进行介绍,针对具体设计选择相应的控制参数、被控参数以及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并画出控制流程图及控制系统方框图。 3.% 4.课程设计说明书按学校“课程设计工作规范”中的“统一书写格式”撰写,具体包括: ①目录; ②摘要; ③生产工艺和控制原理介绍; ④控制参数和被控参数选择; ⑤控制仪表及技术参数; ⑥控制流程图及控制系统方框图;

⑦总结与展望;(设计过程的总结,还有没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⑧} ⑨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至少500字); ⑩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其它必要内容等。 时间安排: -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 摘要 本文是针对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采用串级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系统中采用了主控-串级控制的切换装置,使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使得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并保护过热器营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 关键字:过热蒸汽控制串级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主控-串级切换 (

工程热力学第十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教案.docx

第十章蒸汽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装置:是实现热能→机械能的动力装置之一。 工质:水蒸汽。 用途:电力生产、化工厂原材料、船舶、机车等动力上的应用。 本章重点: 1、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 匀速 朗肯循环回热循环 2、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热效率分析 y T 的计算公式 y T 的影响因素分析 y T 的提高途径 10-1水蒸气作为工质的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卡诺定理证明了在相同的温度界限间,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最高,但实际上存在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使得实际循环(蒸汽动力循环)至今 不能采用卡诺循环但卡诺循环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为什么不能采用卡诺循环 若超过饱和区的范围而进入过热区则不易保证定温加热和定温放热,即不能 按卡诺循环进行。 p 51 C2 v 1-2绝热膨胀(汽轮机) 2-C定温放热(冷凝汽)可以实现 5-1定温加热(锅炉) C-5绝热压缩(压缩机)难以实现 原因: 2-C 过程压缩的工质处于低干度的湿汽状态 1 、水与汽的混合物压缩有困难,压缩机工作不稳定,而且 3 点的湿蒸汽比容比 水大的多 '2000'需比水泵大得多的压缩机使得输出的净功大大3232

减少,同时对压缩机不利。 2、循环仅限于饱和区,上限T1受临界温度的限制,即使是实现卡诺循环,其理 论效率也不高。 3、膨胀末期,湿蒸汽所含的水分太多不利于动机 为了改进上述的压缩过程人们将汽凝结成水,同时为了提高上 限温这就需要对卡诺循环进行改进,温度采用过热蒸汽使 T1高于临界温度,改进的结果 就是下面要讨论的另一种循环—朗肯循环。 10-2朗肯循环 过程: 从锅炉过热器与出来的过热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轮机T,蒸汽部分热能在T 中转换为机械带动发电机发电,作了功的低压乏汽排入C,对冷却水放出γ,凝结成水,凝结成的水由给水泵 P 送进省煤器 D′进行预热,然后在锅炉内吸热汽化,饱 和蒸汽进入 S 继续吸热成过热蒸汽,过程可理想化为两个定压过程,两个绝热 过程—朗诺循环。 1-2绝热膨胀过程,对外作功 2-3定温(定压)冷凝过程(放热过程) 3-4绝热压缩过程,消耗外界功 4-1定压吸热过程,(三个状态) 4-1 过程:水在锅炉和过热器中吸热由未饱和水变为过热蒸汽过程中工质与外界无技术功交换。 1-2 过程:过热蒸汽在汽抡机中绝热膨胀,对外作功,在汽轮机出口工质达到低压低温蒸汽状态称乏汽。 2-3 过程:在冷凝器中乏汽对冷却水放热凝结为饱和水。 3-4 过程:水泵将凝结水压力提高,再次送入锅炉,过程中消耗外功。

VVP主蒸汽系统

第二部分 常规岛系统

2.1 二回路蒸汽系统 §2.1.1主蒸汽系统(VVP) 一.系统功能 1.功能 主蒸汽系统(VVP)的功能是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送到下列设备和系统:(1)主汽轮机(GPV)及其辅助设备:汽轮机轴封系统(CET)、凝汽器(CEX)和汽水分离再热器(MSR); (2)通向凝汽器和大气的蒸汽旁路系统(GCT); (3)辅助给水泵汽轮机(ASG); (4)辅助蒸汽转换器(STR)。 主蒸汽疏水系统从主蒸汽系统排出冷凝水,包括机组正常运行时或管道暖管时所生成的全部冷凝水。 主蒸汽系统送出的压力和流量信号用于调节蒸汽旁路系统向大气排放阀,调节蒸汽发生器的水位。 2.安全功能 主蒸汽系统在主给水系统(ARE)或辅助给水系统(ASG)的配合下,用于在正常运行工况,紧急工况和事故工况下排出由反应堆产生的热量。 主蒸汽系统的测量通道来的各信号用于形成反应堆保护系统(RPR)、安全注入系统(RIS)和蒸汽管道隔离的保护信号。 二.系统描述 1.系统组成 VVP系统由两根主蒸汽管线,每根管线分别与一台蒸汽发生器出口接管相连。两根管线分别穿过安全壳,进入主蒸汽隔离阀管廊。两根主蒸汽管穿过主蒸汽隔离阀管廊后进入汽轮机厂房,然后合并为一根公共的蒸汽母管。从蒸汽母管将蒸汽引往各用汽设备及系统。 每根主蒸汽管线上(主蒸汽隔离阀上游)有7只安全阀,分为两组,一组为4只弹簧加载式阀门,另一组是3只加能助动式阀门,两组阀门都直接向大气排放蒸汽。主蒸汽隔离阀有一条旁路管线,在其上装有一台气动隔离阀和一台气动控制阀,在电厂启动期间,用于平衡主蒸汽隔离阀两侧的蒸汽压力,并在暖管期间向汽机管道系统供汽。在每条主蒸汽管线上还有一个大气排放系统的接头和一只向辅助给水泵汽轮机供汽的接头。 另外,在主蒸汽隔离阀上游安装有一只氮气供应接头,带有常关的手动隔离阀,作为蒸汽发生器干、湿保养用。在主蒸汽隔离阀上游还有一只疏水的接头,它在蒸汽管线暖管或热停堆时使用。在汽轮机厂房内,从蒸汽母管引出二根管道与主汽轮机主汽门(截止阀)相连接,此外,还有两条通往凝汽器两侧的蒸汽旁路排放总管。与它相连的还有通向蒸汽转换器系统以及去汽轮机轴封的供汽管线,通向汽水分离再热器的新蒸汽管线。 2.设备说明 (1)蒸汽管线 蒸汽管线的压力必须低于所属的蒸汽发生器在所有的假想运行工况下的压力。因此,设计基准与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相同,设计参数为压力是8.6Mpa.a,温度是316℃,有关的管系尺寸,蒸汽参数等见系统手册。 (2)疏水管线和疏水贮罐 疏水贮罐位于汽轮机厂房中,它用于收集主蒸汽隔离阀上游的两条主蒸汽管线来的冷凝水,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 统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龚宏奎 学号:1 指导教师:任琦梅 河南城建学院 2012年05月20日

摘要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是单元机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已成为保证单元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过热蒸汽温度较高时,机组热效率则相对较高,但过高时,汽机的金属材料又无法承受,气温过低则影响机组效率。过热蒸汽温度的稳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非常重要,所以对其控制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过热蒸汽温度是一个典型的大迟延、大惯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复杂系统,本次设计采用串级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系统中采用了主控-串级控制的切换装置,使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使得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并保护过热器营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关键词:过热蒸汽温度,减温水,串级控制系统,PID

ABSTRACT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unit aircrew part, its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has become ensure safety and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unit aircrew important factors.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e thermal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high, but is high, the metal materials and the turbine unable to bear, the temperature is too low will influence the unit efficiency.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the unit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so for the control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But because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is a typical time-delayed, large inertia, nonlinear and changeable complex system, this design USES the cascade contr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the system by the master-cascade control of switching device, make the system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working environment. By using this system, can make the boiler overheating export steam temperature in allow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change, and the protection of superheater wall temperature not more than allow the camp of working temperature. Key words: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reduce warm water, cascade control system, PID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的指南水与蒸汽系统设计说明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 目录 ISPE简介 (1)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一) (2)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二) (5)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三)之水方案和系统计划 (14)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之蒸汽系统(四)之预处理方案 (23)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五)之最后处理方案:非制药 (33)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六)之最后处理方案:注射用水 (47)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之蒸汽系统(七)之制药用蒸汽 (57)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八)之贮存和分配系统 (73)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九)之仪表和控制器 (100)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十)之调试和确认 (108)

ISPE简介 对于很多中国制药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ISPE协会还是有些陌生。事实上,成立后的28年以来,ISPE已经在全球拥有25000名会员,成为提供行业信息、法规走势和生产技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平台,在全球的制药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ISPE创立于1980年,当时在制药行业,有一群走在行业前端的业人士,他们希望能与同行的其他公司进行交流及合作,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一个世界性的组织可以为制药行业的技术专家们提供有关实际应用的信息。 在美国坦帕州设有全球总部,在布鲁塞尔设有欧洲总部,亚洲总部在新加坡。 1997年美国药物食品监管局(US FDA)做出评语:“感你们与FDA共同合作对美国及全球制药行业在教育方面作出杰出的贡献”在这样的情况下,ISPE成立了,其成立旨在提高制药效率并提供最佳规。未来,ISPE将继续为业专家提供市场上最新的技术信息及规章制度趋势。 自ISPE成立后,会员数量急速增长,包括工程师,制药领域的专家代表,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人员等等。为了为广大会员提供一个交流意见和实际应用经验的平台,ISPE论坛应运而生,ISPE也致力于通过论坛推进会员的教育程度,提高技术效率。 ISPE在全世界已拥有25000名会员,涵盖制药及生产行业的所有技术领域: ——机构:制药、生物科技、医学设备、原料药/中间体药业、诊断系统生产商、设计/工程/建筑公司、政府部门、大学、设备生产商及供应商等; ——专业:项目/设备/维修工程、制造/生产、质量控制/保证管理、制程开发、微生物学、规章事务、培训、材料管理、市场及销售管理、采购、企业/产品管理等。 ISPE提供一个中立而有趣的环境让专家、技术专家、管理者、顾问与学生们交流意见,分享实践经验。 ISPE为成员提供教育、培训课程、出版物、会议与交流网来实现您的目标。 所有会员都可通过参加ISPE的活动将自己的专业技术与同行交流。 另外,ISPE会员关系网不仅局限于制药行业,ISPE论坛还能使会员与来自全球各地的政府职员、承包商、供应商、学术界人士甚至学生进行有益的交流,对每日发生的问题提供实际解决方案。 ISPE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0913428764.html,/

主蒸汽系统课程设计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题目:回热加热器及回热系统 班级:15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1)(2)班 成员:郭城民马小龙王永策 时间: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目录 一、回热加热器的类型 二、表面式加热器的疏水连接方式及其经济性 三、蒸汽冷却器 四、实际机组的原则性回热系统介绍 五、回热加热器结构 六、回热加热器的疏水装置 七、高压加热器自动旁路保护装置 八、回热加热器的全面性热力系统 九、回热加热器的运行

回热加热器及回热系统 摘要: 机组回热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回热系统涉及加热器的抽气、抽水、疏水、抽吸系统、主凝结水、给水除氧和主给水等诸多系统,如果没有足够的、可靠的、安全的回热系统,那热力发电厂就难以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回热加热器回热系统 一、作用 (一)从蒸汽发生器向汽轮机供给蒸汽; (二)正常运行时向汽水分离再热器供汽; (三)在机组事故冷却时向大气排汽; (四)在汽机未投入时向厂用蒸汽系统供汽; (五)在事故时将发生事故的蒸汽发生器隔离; (六)防止蒸汽发生器超压。 二、工作原理 (一)主蒸汽系统工作原理 主蒸汽系统包括从锅炉过热器出口联箱至汽轮机进口主汽阀的主蒸汽管道、阀门、疏水装置及通往进汽设备的蒸汽支管所组成的系统。对于

装有中间再热式机组的发电厂,还包括从汽轮机高压缸排汽至锅炉再热器出口联箱的再热冷段管道阀门及从再热器出口联箱到汽轮机中压缸进口阀门的再热热段管道、阀门。主蒸汽系统采用“2-1—2”布置。主蒸汽由锅炉过热器出口集箱经两根支管接出,汇流成一根单管通往汽轮机房,在进汽轮机前用一个45°斜三通分为两根管道,分别接至汽轮机高压缸进口的左右侧主汽门 (二)发电厂常用的主蒸汽系统有四种形式: 1.集中母管制系统。 描述:发电厂所有锅炉生产的蒸汽都送到集中母管中,再由集中母管把蒸汽引到各汽轮机和辅助用器设备去的蒸汽管道系统 特点:系统比较简单、布置方便,但是与切换母管制相比其运行调度不灵活,缺乏机动性。 应用:小容量机组,机炉台数不等时采用。

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第6章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一、选择题 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定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C) 2. 从制冷原理和生产应用方面说明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答(1)潜热要大。因为潜热大,冷冻剂的循环量可以减小。氨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它的潜热比氟里昂约大10倍,常用于大型制冷设备。 (2)操作压力要合适。即冷凝压力(高压)不要过高,蒸发压力(低压)不要过低。因为冷凝压力高将增加压缩机和冷凝器的设备费用,功率消耗也会增加;而蒸发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容易造成空气漏入真空操作的蒸发系统,不利于操作稳定。在这方面氨和氟里昂也是比较理想的。 (3)冷冻剂应该具有化学稳定性。冷冻剂对于设备不应该有显著的腐蚀作用。氨对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对碳钢则腐蚀不强;氟里昂则无腐蚀。 (4)冷冻剂不应有易燃和易爆性。 (5)冷冻剂对环境应该无公害。氟里昂F11、F12对大气臭氧的破坏已被公认,将逐渐被禁用,无公害的氟里昂替代品已大量应用。 综合以上各点,氨作为冷冻剂常用于大型冷库和工业装置。而无公害氟里昂常用于小型冷冻机和家用电器 3. 某蒸汽压缩制冷过程,制冷剂在250K吸收热量Q L,在300K放出热量-Q H,压缩和膨胀过程是绝热的,向制冷机输入的功为Ws,判断下列问题的性质。A可逆的 B 不可逆的C 不可能的 (1). Q L =2000kJ Ws=400kJ (A ) 250 5 300250 η== - 可逆 2000 5 400 L s Q W η=== ηη = 可逆 该制冷过程是可逆的(2). Q L=1000kJ Q H=-1500kJ ( B ) 250 5 300250 η== - 可逆 1000 2 15001000 L L s H L Q Q W Q Q η==== --- ηη < 可逆 该制冷过程是不可逆的(3). Ws=100kJ Q H=-700kJ ( C ) 250 5 300250 η== - 可逆 700100 6 100 H s L s s Q W Q W W η --- ==== ηη > 可逆 该制冷过程是不可能的 4. 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有关。 A制冷剂的性质B制冷剂的工作温度C制冷剂的循环速率D压缩机的功率(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