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煤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干煤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干煤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高阳县集中供热锅炉改造项目和高阳县集中供热余热发电项目

干煤棚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高阳长润项目部

二○一六年三月五日

目录

2、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2)

2.1编制说明 (2)

2.2编制依据 (2)

3、施工顺序 (3)

4、主要施工方法 (3)

4.1钢筋工程 (3)

4.2模板工程 (4)

4.3 预埋件安装 (5)

4.4砼工程 (6)

4.5脚手架工程 (11)

5、质量管理制度 (11)

6、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6)

6.1、安全生产 (16)

6.2、文明施工 (19)

7、对资源的要求 (22)

7.1对人员要求 (22)

7.2对机械的要求 (23)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集中供热改造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4×22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三用一备),并配套建设厂区供热管网工程、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系统及其他相关的附属设施。同时充分利用高温高压锅炉在减温减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压差及余热损失,将此部分压差和余热用来发电,新建背压机组,建设规模为3×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将高参数蒸汽(9.81MPa、540℃)经减温减压器变为低参数蒸汽(1.0MPa、220℃)造成的压差及余热损失回收利用,进行发电和供热。本项目的一期工程:新建 2*220T 锅炉、2*25MW 余热发电及相应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本单位工程为结构类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总轴线尺寸125*90m,建筑高度:17.47m。

2、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2.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为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并结合我公司标准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及业主提供的施工图和招标文件编制而成。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施工方案认真组织施工,经常与建设方、监理单位进行探讨本工程的相关技术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施工中的有关技术细节。

2.2编制依据

★山东省阳光工程设计院设计施工图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要求》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GB50203-2011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2-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

★公司《质量手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以及第三层次文件

3、施工顺序

4、主要施工方法

4.1钢筋工程

4.1.1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原材料的堆放、存贮要求

所有钢筋在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书,并将合格证与所进钢筋上的标示牌进行核对其炉批号,规格,生产厂家是否一致,若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和焊接性能较差时,应对其进行重新抽样,并做化学分析以确定其可用性,钢筋在存贮时,堆放必须架空,并且放在较高位置上以防被积水淹没,同时下雨时应用雨布或塑料布进行覆盖;钢筋在堆放,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其状态进行标识,标识状态为待检或不合格时严禁使用;4.1.2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的弯曲形式及制作尺寸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同时在进行钢筋下料时必须应该考虑到钢筋接头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在垫层上弹出纵横向钢筋线的位置,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铁丝用20—22#;底板的双层钢筋网片必须全部扎牢,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梁、柱的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钢筋方向错开设置;钢筋的搭接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各钢筋之间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内,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绑柱子钢筋的工艺流程如下:

梁筋模内绑扎的工艺流程如下: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

4.3模板工程

4.3.1本工程的模板选用木模板进行支设,模板缝之间用弹性填充材料进行填缝,以防漏浆。模板拆除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模板拆除过程中严禁用大锤用力敲击模板,以免造成砼因强度不高而产生裂缝、掉角。

4.3.2 柱轴线应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根据复查后的轴线弹出柱四边边线。柱模在支设前应根据设计标高用砂浆找平,找平位置在柱截面几何尺寸外5~10mm柱墩或楼面上。

柱支模应先安装、校正预埋件和插筋,并做好钢筋隐蔽验收工作,而后进行模板施工。

框架柱应先支设两端模板,经校正后固定,拉线校正中间柱模,如此依次施工。柱模U形卡必须满加以防止跑模,从上而下每隔600mm在柱子两边加设对拉螺杆以防止涨模,另在模板缝隙中夹泡沫纸以防止模板漏浆。柱箍采用脚手架钢管,每600mm设一道柱箍,另外还须保证每块模板上都至少一个柱箍。

4.3.3 梁模板支设

梁长超过4m均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的1~3/1000。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高度先支设两端模板,而后支设中部模板,模板下支撑每600mm设一道,另外还须保证每块模板上都至少两个支撑。当梁高大于500mm时加设φ12钢筋对拉螺杆,对拉螺杆间距不大于600mm。

4.3.4模板的拆除

柱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柱砼强度达到4MPa以后方可进行,以防止拆除模板过程中对砼外观造成损伤。梁板的模板拆除须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27MPa的强度值)后才能开始。

4.4 预埋件安装

1、预埋件生产应符合设计要求,经自检、专检合格后才允许使用。预埋件检验合格后要用塑料胶袋保护好螺纹,防止损伤、生锈。运输时要轻装轻放,妥善装运,防止变形。

2、预埋前施工人员应提前1天进入现场,要充分认识预埋件质量关系到以后安装质量的重要性,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做好预埋工作。

3、预埋时应与土建相配合,按时预埋,采用经纬仪校准轴线,水准仪调平各预埋件标高,钢丝(Φ1.0、200m)拉轴线,米尺(50m),直角尺等工器具进行检验,预埋件用钢条焊接固定必须焊接牢固,保证预埋件在浇砼时不移位,不偏斜。

4、严格按图纸轴线、标高进行预埋。预埋后要在浇注砼前对预埋件进行一次校正复

验,若超差,应及时修正,确保预埋质量。

5、预埋结束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填好自检记录,上交质检部专检验收。

6、预埋件质量标准(允许偏差mm)

7、砼浇注后安装前要预埋件进行检查是否有损坏、偏移等并做好记录以便安装时校正参考。4.5砼工程

本次砼工程对于框架采用塔吊运输的方式进行浇筑,对于7.48m层以上大面积楼板采取泵送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浇筑。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能够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 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道内残留的混凝土。

4.5.1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工具控制下落混凝土或者在柱中开设浇捣口。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30cm—40cm)。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至少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5.2 柱子混凝土的浇筑:

4.5.2.1 浇筑程序

柱根湿水→柱根座浆→混凝土浇筑→振捣→提棒→浇灌、振捣往复进行至柱头

4.5.2.2施工方法

(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提前用水从柱头上部向下将模板、钢筋及接头处的混凝土进行润湿,防止吸水太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和易性;

(2)湿水后应该用现场搅拌的同混凝土标号成分的水泥砂浆,从柱头处座浆,所用的座浆水泥砂浆必须使用搅拌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砂浆,搅拌时间超过15分钟的砂浆应该重新进行搅拌后再行使用(否则和易性受到损失);不得在浇筑前提前将所有砂浆搅拌后进行全部柱中座浆,应该在每根柱浇筑混凝土前5分钟内进行座浆;座浆高度不得少于100mm,具体使用方法可以按照损耗比为50%的方法进行,即700*800mm的柱需要用砂浆量:0.7*0.8*0.1*1.5(损耗系数)=0.084立方米,制作专用料斗计量即可;

(3)座浆的砂浆沉底后,将每根柱不少于的二根振动棒插到柱底,由于钢筋较密,为防止振动棒没有插到底,应该晃动振动棒,看看振动棒还有下沉的余地没有,如果有,一定要沉到底;同时可以将柱底与模板的高度之间确定下来后在振动棒上作出记号,对比振动棒上的记号与振动棒的关系,防止没有插到底;

(4)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及砂率,防止塌落度过大,导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造成石子与砂浆分离;混凝土到场后,应该有不得少于3次以上的检查,以确认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同时定期到搅拌站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下雨后,砂子的含

水率增加,应该减少用水量,增加砂子的含量,防止砂率出现降低导致混凝土中的砂子含量不够,造成混凝土的级配不符合要求,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5)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施工节奏,每次的投料厚度按照:柱跟上来3米内混凝土的每次的浇筑高度控制在300-500mm之间,3米以上的每次的浇筑高度控制在500-800mm之间,总的浇灌次数每根柱不少于10次;

(6)混凝土浇灌后,一定要注意振捣:新旧混凝土接头处,应该用振动棒伸入到先浇灌的混凝土中进行振捣,使之结合紧密;由于柱截面较大,每层混凝土在柱中的振捣过程中应该在柱的四个拐角和正中间等五个位置上进行“抽插”振捣,每个点的振捣应该按照上下抽动,必须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每个点上的振捣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防止出现漏振现象的发生,造成蜂窝、混凝土松动等质量缺陷;

(7)浇筑间歇时间,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浇筑后30分钟内,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8)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上报,等待上级单位制定处理方案;

(9)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漏振或者过振,当柱头位置出现过振,表面有一定厚度都是砂浆后,应该加入适量的石子,确保混凝土中的砂浆、石子分布均匀;

(10)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11)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料浇筑,超过3m时,应采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应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柱箍箍牢。

(12)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柱子在与挡墙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13)浇筑完后,应随时将柱上端的水泥砂浆、钢筋上的水泥浆的清理干净,并将柱

芯内的混凝土整平凿毛。

4.5.3 挡煤墙混凝土浇筑:

4.5.3.1挡煤墙混凝土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根据墙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浇筑过程与振捣过程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应慢一些,待墙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墙底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4.5.3.2 挡煤墙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如瓜子片)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对于接头处应该将混凝土从梁的位置处流淌到梁柱接头处。对于特别密的钢筋处(如梁端、柱头、梁与梁接头处)可以将其钢筋用楔子楔开钢筋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和振捣,捣完后要把钢筋复位。

4.5.3.3尽可能的不设置施工缝,必须设置是,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应留置在挡煤墙跨度的中间1/3 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墙体轴线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密孔钢丝网挡牢。

4.5.3.4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5.4原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袋装P.0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且到场后经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出厂3个月后的水泥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进行检测;砂、石料必须在材料到场后,对其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石子在搅拌前应用水浇洗,泵送剂、防冻剂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实验室有检测条件的可以进行抽样送检,无条件时可在使用前先做试件进行检测其性能。

4.5.5砼工程

1.本工程范围内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浇筑高

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工具控制下落混凝土或者在柱中开设浇捣口。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30cm—40cm)。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至少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2.砼的养护

本工程的混凝土养护采用人工定时浇水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进行。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4.6脚手架工程

4.6.1 脚手架材料

脚手架材料采用φ48×3.5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4.6.2 脚手架搭设

现阶段脚手架为支撑脚手架,用于板、梁、柱支模板使用。脚手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柱每侧立杆离柱边400mm,以满足柱模板的支设,其余部位的立杆间距为1200mm左右;扫地杆必须紧贴地面;横杆第一步架高1800mm,其余每步高1500mm。

最外边一排角部均设剪刀撑,中部每隔12m设一道剪刀撑。为防止浇筑砼时架子下沉,在跨梁的中部两侧均设八字斜撑。

外排脚手架立面整体悬挂密目安全网,并在操作层下架设水平安全兜网和密目安全网各一道。

4.6.3 脚手架拆除

在脚手架拆除前应找出工作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志,禁止行人进入。

脚手架拆除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拆除。拆除原则是后安装的先拆除,先安装的后拆除。拆除的顺序依此为: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拆除脚手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钢管、扣件等应用滑轮或绳索运送,严禁向下乱扔,保证文明施工。

5、质量管理制度

5.1.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5.2.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工程的钢筋、水泥和混凝土等各类材料需具备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分量进行抽查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要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

5.3.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意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作出示范样板,包括样板墙板、样板件等,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

5.4.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砖、抹灰等,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5.过程“三检”制度

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自检要作文字记录。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检查,并作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

5.6.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

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工长和项目经理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公司经理和项目经理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7.成品保护制度

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项目经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5.8.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5.9.资料管理制度

有关工程技术、质量的文件资料管理制度:工程文件资料的完整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应真实和详尽。由专职资料员收集、整理、保管存档,做到工程技术、质量保证资料及验收资料随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5.10.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

竣工工程首先由施工企业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然后报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等级核定,合格的工程发给质量等级证书,未经质量等级核定或核定为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工。

5.11.竣工服务承诺制度

工程竣工后在建筑物醒目位置镶嵌标牌,注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

单位以及开工竣工的日期,这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承诺。我公司将主动做好回访工作,按有关规定实行工程保修服务。

5.12.培训上岗制度

工程项目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要追究企业主管领导的责任

5.13.质量指标和质量检查手段

各检验表见下表:

质量检查参考表:

附表一、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附表二、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附表五、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6、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6.1、安全生产

6.1.1 安全管理方针:

安全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6.1.2 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副经理、安全负责人、各专业分公司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如图):

安全保证

体系

6.1.3 安全管理制度

1

.安全技术交底制: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逐级进行

书面交底;

2.班前检查制:责任工程师必须督促与检查施工方、专业分公司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3.大中型机械设备实行验收制,凡不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4.周一安全活动制,经理部每周一要组织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对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作必要的交底,使广大工人能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5.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经理部每周要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整改,并作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

6.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年审制,每年由公司统一组织进行,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7.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与事故报告制;

8.危急情况停工制:一旦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险情,要立即停工,同时即刻报告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9.持证上岗制:特殊工种必需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6.1.4 安全管理工作

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组织施工;

2.专业工程师要检查分包方、专业分公司,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被交底人要签字认可;

3.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以重点控制,特别是分承包方自带的大型施工设备等从设备进场检验、安装及日常操作要严加控制与监督,凡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一律不准使用;

4.防护设备的变动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理批准,变动后要有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作业完后按原标准恢复,所有书面资料由经理部安全总监理保管;

5.对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投入。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购买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6.分析安全难点,确定安全管理难点在每个大的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点和预控措施。在结构施工阶段,安全难点集中在:

(1)施工防坠落,立体交叉施工防物体打击;

(2)脚手架工程安全措施等;

(3)各种电动工具施工用电的安全等;

(4)塔机安全措施等

(5)现场消防等工作。

6.1.5制订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各类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标准;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管理标准等。

1 . 负责清理定期检查。

2.全体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3.水平安全网设置求网绳不破损,生根要牢固、绷紧、网杆、支杆采用脚手钢管,网宽不小于3m。

4.转料台设置全护拦。

6.2、文明施工

6.2.1文明施工总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