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平衡与调节教案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教案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教案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教案

示范教案一(1.1.3 血糖的调节)

示范教案一(1.1.3 血糖的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1.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2.血糖平衡的调节。 3.糖尿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学习态度。 2.通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落实方案 重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落实方案 和必修本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充分的联系,做好知识的迁移。 ●难点·突破策略 难点 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糖尿病的成因。 突破策略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分析,演示实验等加以突破。 ●教具准备 血糖的激素调节过程多媒体课件;血糖的平衡示意图投影。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复习高二课本有关内容。 2.指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疑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提问。 3.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寻找科学的饮食理论依据。 ●教法建议 在讲授血糖平衡及意义部分时,利用投影,回顾糖代谢的有关知识,导出血糖的来源及去路。在讲授血糖平衡的调节部分内容时,通过对课件的观察,理解激素对血糖的调节过程。最后演示“尿糖的测定”实验。 ●教学过程 [导课] 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上午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这都与人体内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有关。 [教学目标达成] 展示挂图:示血糖平衡的调节。 提问: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途径有哪些?(回答:来源途径有三: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人体内血糖的去路有哪些?(回答:去路有三: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和部分氨基酸等。) 讲述:人体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维持正常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体内血糖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血糖平衡调节学案(适用全国))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2.调节过程 (1)血糖浓度过高时的调节 (2)血糖浓度过低时的调节 考向一图析血糖的来源、去向及调节过程 1.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激素甲的缺乏会导致肝糖原合成加强而引起血糖浓度上升 B .低血糖时激素乙分泌增多,可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 C .激素甲和激素乙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拮抗作用 D .若激素乙的含量正在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参考答案】 C 归纳整合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血糖调节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其中既有神经调节途径也有体液调节途径,总结如下: (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含量的调节 最主要②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 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 升高血糖含量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 (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含量的调节 最主要②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 岛A 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

2.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B.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也可出现尿糖现象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影响甲的分泌活动 D.图中a与c表现为拮抗作用 【答案】D 考向二血糖调节的曲线分析 3.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要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参考答案】B

高二生物血糖的调节教案

三血糖的调节 教学重点(高考考点): 血糖平衡调节,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糖尿病的形成及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 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血糖(blood sugar)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在 不进食而血糖趋于降低时,则肝糖原分解 作用加强,当长期饥饿时,则在体内非糖 物质转化为糖类作用增强,因而血糖仍能 继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中,对维持血糖 浓度起重要作用的肝糖元的合成和分解, 重要的器官是肝脏。 分析血糖平衡失调症状: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 mg/d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但如果长期这样,就可能出现昏迷现象,主要是因为人的脑组织活动旺盛,消耗能量很大,但是脑组织中糖元储备非常少,因此,必须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来维持脑组织代谢需要。血糖浓度降低,反应灵敏,几分钟把极少量的糖元分解,而血糖低,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 mg/dL时——低血糖晚期症状: 若长期低血糖,那么,脑组织长期不能得到能量的供给,当然会出现病症——低血糖休克。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 mg/dL时——高血糖症,正常人这种情况是暂时的,这不是病。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血糖含量过高时,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 肾脏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所以正常人的尿中不含葡萄糖。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160mg/dL,肾小管就不能全部重新吸收葡萄糖而尿糖,肾脏所能保持的最高血糖含量(160~180mg/dL),叫做肾糖阈。只有当血糖含量高于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才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是不是就只看尿糖就肯定是糖尿病呢? 在生理情况下也会出现高血糖和糖尿,如情绪激动时血糖浓度上升而出现糖尿,称为情感性糖尿(emotional glucosuria),一次食入大量的糖,血糖急剧增高,出现糖尿称为饮食性糖尿(alimentary glucosuria)。临床上静脉点滴葡萄糖速度过快,也会引起糖尿。 那试问:在空腹时,也检测到尿中含有葡萄糖,能否判断是糖尿病吗?不能!因为某些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引起肾脏对糖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糖尿。 但在空腹时持续性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和检测尿也中含有葡萄糖,并排除其它病变(肾功能障碍)那就可判断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故判断糖尿病的前提在于保证空腹条件下的检测。 由此可见,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人体的稳态血糖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血糖的调节教学设计2006-11 江阴长泾中学张玉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了解血糖的平衡(识记); (2)了解血糖平衡的意义(识记); (3)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识记); (4)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知道)。 2.能力方面 (1)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态度观念方面 (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2.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2)糖尿病的成因。 3.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通过联系已学过的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经过类比,使学生了解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人体内血糖的含量也是稳定的,这对于学生全面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全面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其中涉及到的激素种类较多,它们之间既有拮抗关系,又有协同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神经调节涉及到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的不同部分,涉及到的效应器有多个,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血糖平衡的调节”又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当人体的血糖失衡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学生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具体的致病原因、判断依据、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学生并不大清楚,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糖症的关系,高血糖不一定会出现糖尿,出现了糖尿也不一定是糖尿病,这些内容学生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糖尿病的成因”是本节的另一个难点。 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式。 教学手段 1.实物投影仪:展示相关的信息资料和实际问题,创设探究的情境; 2.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涉及的许多知识是学生已经学习过或熟悉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新内容。

高中生物血糖调节学案

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 学习目标: (1)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及其作用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3)血糖调节异常对人体的影响 [课前预习]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的作用 ①胰岛素分泌部位:是已知的唯一能的激素。作用:(1)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 (2)胰岛素还 ②胰高血糖素分泌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与胰岛素______,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还促使______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的相互作用为作用。 [课中学习] 1、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机体内的血糖含量是怎样保持相对稳定的?(血糖来源) 2、什么原因导致餐后60min血糖含量的下降?(血糖去路)

() ()( ) ( ) 血糖 ( ) () () mg/100mL 3、根据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建立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模型。 二、血糖的平衡调节的过程 阅读课本P39图2-18思考以下问题: 1.胰腺与胰岛有什么区别? 2. 血糖升高、降低时,分别会引起哪些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吗? 3.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有何不同?

4.胰岛素作用于上图所示的所有靶细胞都会降低血糖吗? 5.由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高血糖和 。有研究者发现血糖浓度的变化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使其产生 ,沿传入神经到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胰岛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在此途径中下丘脑作为 。 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能说明上图①②③④中那些是神经调节的过程,那些是体液调节的过程吗?在神经调节的过程中,胰岛B 细胞是反射弧的那个部分? 4.血糖平衡的意义 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 小资料1:不同血糖浓度对应的生理状况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 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 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 ① ② ③ ④

血糖平衡调节教案设计

<<血糖平衡调节>>教案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血糖的平衡; (2)了解血糖平衡的意义; (3)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 (4)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 2.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糖尿病的成因。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资料: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 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 血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L。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讨论: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含量下降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获得结论: 血糖浓度能够维持相对恒定,否则运动员将无法完成比赛。 教师引导探究: 事实上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依 然稳定在0.9g/L左右。 要想知道血糖平衡是如何维持的,首先需要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课件展示及教师讲解 研究发现,机体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来调节这些代谢速率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 胰岛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究竟是怎样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呢?大家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图,自己得出结论.这是最主要的一种血糖调节方式. 总结反馈调节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变化的效果,反过 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变化,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说明:除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 素等也对血糖平衡有调节作用。另外,下丘脑通过植物性神经也能对血糖平衡起调节作用。所以,血糖的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提问: 1,当血糖浓度过低或过高时,可能引发什么疾病?症状是什么?如何缓解? (教师提供有关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 2.胰岛素为什么只能注射,不宜口服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教学设计 什邡中学隆吉元昌 一.教学目标 1.抓住激素调节的核心内容激素的分泌调节与相互作用; 2.通过血糖调节的图引导学生总结动物激素间的作用:协同和拮抗; 3.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4.尝试运用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5.认识到动物激素的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的调节方式。 二.教学重点 1.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 3. 尿糖检测实验 三.教学难点 1.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2.反馈调节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flash:动态演示血糖调节的过程。 2.多媒体flash:动态演示激素的产生、释放、作用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过程说明 环节一.点拨疑难知识: 一.血糖平衡调节 (一)正常浓度:0.8~1.2g/L或80~120mg/dl 或者大约0.1% 质疑:为什么血糖浓度会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 因为人体的血糖(库)的流入(来路)与流出(去路)大体相当。(二)血糖来源与去路(多媒体投影) 质疑:为什么人体血糖(库)的流入(来路)与流出(去路)会大体相当呢? 这是调节的结果。有哪些调节方式参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呢?(三)机制: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这里重点只分析激素调节)

1.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血糖偏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血糖降低(3条去路) 血糖偏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素………血糖升高(2条来路) 2.过程 P26~27 “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强调:①血糖水平高低与进食多少、饥饿程度有关 ②血糖平衡调节能力有限,要按时进食 拮抗作用:两种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起相反的作用的现象。(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影响血糖浓度上) 协同作用:两种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起相同的作用的现象。(如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影响血糖浓度上) 3.机制——反馈调节 (1)概念: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方式叫反馈调节。(如图) (2)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 环节二.学生任务 1.完成各知识点的阅读理解; 2.完成配套练习。 环节三.教师任务 1.作业检查; 2.作业点评。 环节四.复习小结 环节五.布置作业 1.分析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2.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设计检测尿糖的方法步骤?

(课堂教学设计)血糖的平衡调节

《血糖的平衡调节》 一、课程分析 《血糖调节》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考中的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及糖尿病的防治”。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内环境与稳态》之后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探讨血糖的稳定与调节,使学 生更进一步理解动物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同时在探讨血糖调节时讲到了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这也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一些血糖失衡症。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 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和生活经验,精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引路、开窍、促进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血糖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及其意义,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的了解,培养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意目标:(1)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2)糖尿病的成因。 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 四、教材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的生理作用,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老师再用课件引导学生认识血糖平衡的神经 调节。可通过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当人体的血糖失衡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 害比较严重。学生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具体的,学生并不大清楚,特别是高 血糖不一定会出现糖尿,出现了糖尿也不一定是糖尿病,这些内容学生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

《血糖调节》同步练习

《血糖调节》同步练习 课后知能检测 一、选择题 1.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B.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胰高血糖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D.胰岛细胞只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分泌相应的激素 【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答案】 A 2.成年大鼠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时,最可能出现( ) A.血糖浓度升高 B.肝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 C.糖原分解加速 D.非糖物质加速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素浓度升高时,肝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 【答案】 B 3.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人在饥饿状态下,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胰岛素含量减少,使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答案】 C 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的实现 【解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促进④⑤⑥过程的实现。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血糖,肝糖原可分解成血糖。 【答案】 D 5.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解析】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维持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则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两者作用相反,为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人午餐后,由于消化吸收,致使血糖浓度升高(曲线a),此时胰岛素(曲线b,血糖中胰岛素的含量一定低于血糖含量)分泌量增加,与此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曲线c),经过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又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答案】 C 6.下图为人的肝脏和小肠及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若某人24小时没有进食,血管P、G 和H中,血糖浓度最高的血管及血液中含量较高的激素是( ) A.G血管,胰岛素 B.P血管,胰岛素 C.H血管,胰高血糖素 D.P血管和H血管,胰高血糖素 【解析】某人24小时没有进食,处于饥饿状态。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释放进入血液中。图中血管G是从小肠向肝脏输送血液的肝门静脉,饥饿状态下不能吸收葡萄糖,血糖浓度低。血管P是肝动脉,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低。血管H是肝静

血糖的调节教学设计

《血糖的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血糖的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取自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糖类代谢”及选修课本“血糖的调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堂基础性很强的复习课。 一、教学思想和理念 高考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应重视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全面兼顾又要重点突破。针对这种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设计理念,合理地安排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争取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真正地达到第一轮复习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及处理 1.分析:“血糖的平衡”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 系,它涉及到人们的一些常见疾病如低血糖、糖尿病等,因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而且这部分内容总体来说学生理解掌握起来并不是很困难,所以在单一的知识点上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处理,学生可以通过预习自主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复习。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其中涉及的激素种类很多,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于胰岛素传统的制备方法是从动物的胰腺中提取,而现在则可以通过“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获得,这样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展。 2.处理: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但是知识零散、涉及面广、跨越 度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做了相应的处理,把高中阶段学到的有关糖的知识有效地整合到一起,列出复习提纲,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先掌握零散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容易忽略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通过“如何维持血糖平衡”这条主线穿起来,从而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已经有了很 大程度上的掌握,具备了独立分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但是学生的这种能力仅限于那些综合性不是很强的内容,对于系统性强、覆盖面广、知识点涉及很多的生物学现象学生在分析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复习中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把握能力。 2.心理基础:高三的学生在心里都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 希望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在制定目标的同时他们也非常的茫然,特别是那些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想学习,但是不知道从哪学起以及应该怎样学。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他们的学习往往会半途而废,或者走向一个极端——就是一味地做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2.2《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导学案

实验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实验原理]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组织细胞的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并促进,从而使。生物体中依靠这种作用的激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目的要求] 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充分掌握和理解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激素应如何起作用共同控制血糖的平衡。增强学生交流和判断思考能力。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15张“糖卡”,正面写上“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元”,2张胰岛素卡,2张胰高血糖素。 二、方法步骤 1.模拟吃饭后的反应 甲将2张“糖卡”放到桌子上,使血糖浓度,此时由拿出张卡使甲的2张“糖卡”由背翻到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2.模拟运动时的反应 甲从桌子上拿走了1张正面朝下的“糖卡”,使血糖浓度,此时由 ________拿出张卡,使的1张“糖卡”由面翻到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三、实验结论 当生物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能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能血糖浓度。因此,生物体中血糖浓度能。 四、实验评价 与其他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相互借鉴,并就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误区警示] 1.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做“糖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 2.卡上字应醒目,方便活动操作。 3.各组应对此活动进行交流。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 二、探究创新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巩固练习]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血糖平衡的调节 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 ①胰岛素 分泌部分: 作用机理: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或转变为;另一方面又能抑制的分解和转化为葡萄糖。 ②胰高血糖素 分泌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它能强烈地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的相互作用为作用。 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机体内的血糖含量是怎样保持相对稳定的?

血糖水平调节(教案)

血糖平衡的调节 作者:王宇(高中生物平昌县云台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讨论血糖平衡的调节,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能力方面 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教学过程 复习上一节内容,然后以设问导入: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 [激素调节的实例] 我们就以血糖平衡的调节为例,进行探究。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要想知道血糖平衡是如何维持的,首先需要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问题探讨1: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师:假如让你来研究这个问题,你预备用什么方法追踪血糖的去向呢? 生:同位素标记法(示踪法) 师:对,这样,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葡萄糖,然后用放射性探测仪器我们就可以追踪到血糖的去向。请看一段录像。 生:观看,总结。 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波动。这个正常值有这样几种表示方法:0.8~1.2g/L,80-120mg/dl,0.1%左右。 问题探讨2: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大约为5L。 (1)根据材料计算,假如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0.8分钟—1.2分钟】(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大幅下降吗? (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 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当血糖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生:总结 师:【CAI 血糖的来源】 师概述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原分解或合成的快慢,细胞吸收和利用

血糖平衡调节教案

《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能力方面 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教学过程 提供“问题探讨”中的材料,提出下列问题,导入新课。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1分钟左右) 讨论: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吗?为什么?(通过计算得出的时间,引导学生分析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消耗葡萄糖的同时肯定要通过某种途径及时补充血糖,不然不可能完成长达2小时的赛程,进而解决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当中讲到的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正是由于储能物质的分解和转化,才使得运动员体内血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指出不仅血糖含量,人体体液的pH、温度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等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复杂的调节实现的。由20世纪之前学术界的普遍观点作为铺垫,指出探寻其它调节方式的可贵,引入资料分析。 材料展示(幻灯片): 1、资料分析狗进食后胰液的分泌,提出问题:食物到达小肠的消息,胰腺是怎

样得到的? 2,、19世纪学术界的普遍观点:胰液分泌是神经反射。 3、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发现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若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发现仍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沃泰默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提出问题:你同意他的解释吗?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英国的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后则不认同他的观点。他们认为,沃泰默所做实验的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腺的分泌。你赞同这一观点吗?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5、让学生描述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6、描述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感慨。 提出问题:1、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哪些内容? 2、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会?激素的发现过程 带给你什么启示?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体验科学发现的历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用探索和创新思维的精神。) 由促胰液素的发现,引出激素和激素调节的概念。通过幻灯片展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学生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激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分析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分析图2-9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回答课本中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幻灯片展示胰岛A细胞和B细胞以及他们分泌的激素,提出问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的?引入模型构建: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要求学生分组活动,分别模拟吃饭后和运动时的反应,请学习小组示范。 分析讨论:1、乙代表什么器官,丙呢?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在讨论的过程中,借反应结果引出反 馈调节的概念。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 常德外国语学校陈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血糖平衡的调节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建构模型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观念;通过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教学难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及模型构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我们已经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而上一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激素和激素调节”。 (学生: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细胞或分泌器官分泌的对靶细胞其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激素调节就是由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的一种调节方式) (二)导入明标:激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那么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探讨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血糖平衡的调节和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建构模型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观念;通过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其中学习重点有血糖平衡的调节,难点是血糖平衡的调节及模型构建。(三)探究交流一: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学生结合学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图2-9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并进行讨论、交流、思考以下问题:1、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m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2、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各学习小组代表对探究学习结果进行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分析、完善,得出正确的答案:1、运动员体内血糖含量可以稳定在0.9g/ml左右,是因为血糖可以通过肝糖原的分解,以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来得到补充。2、饭后,虽然人体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但是体内血糖的浓度只会暂时升高,是因为这些多余的葡萄糖一方面可以被氧化分解消耗,另一方面可被用来合成肝糖原、肌糖原储存起来,还可以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血糖调节学案

第二节 血糖调节 一、学习目标 : 1、了解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理解并掌握血糖平衡的两种调节机制,知道血糖平衡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保健意识。 二、课前预习:思考 1、什么是血糖?血糖的来源有哪些?血糖的去路有哪些?正常血糖的含量是多少? 2、什么是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等于激素调节吗? 3、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是哪两种?它们在调节血糖的过程中是什么关系?如何调节血糖? 【情景导入】 调查有多少学生经常不吃早餐?没吃早餐的同学说一下,上了两节课后,有什么感觉? 【学导结合】 一、血糖平衡:正常情况下的血糖的平衡包括三大来源和三大去路: >160mg/dl 尿糖 思考: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哪一条?血糖的去路主要也有三条途径,主要去路是哪一条?血糖在什么条件下会升高?在什么条件下会下降?如何调节? 二、血糖的调节 激素间的关系:①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使肝糖元分解。 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 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③胰高血糖素 (促进还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 (促进还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④血糖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 和 作用为主。 2、血糖的调节:调节过程可分为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如下:

思考: ①、血糖调节以神经还是激素调节为主? ②、与血糖调节有关的器官有哪些? ③、降血糖的激素和升血糖的激素分别是什么?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 思考讨论: (1)胰岛素分泌增加时为何要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为何会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增加? 【探究深化】 1.某人饭后4小时血糖变化曲线如右图,据图回答: (1)饭后0.5h血糖含量达到a点, 原因是___ _____, 此时分泌较多的激素是______ ___。 (2)形成b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3)在c点,某人的感觉是___ ____,产生这一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 ____。此时,肝糖元的状况是_____ _____。(4)曲线d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________。 2.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①是胰岛B细胞,②是胰岛A细胞,③是肾上腺 B.③所分泌的物质⑥和②所分泌的物质⑤在功能上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 C.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②所分泌的物质⑤若增加,则将抑制①分泌物质④ 三、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平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⑴低血糖: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头昏、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血糖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出现惊厥和昏迷) ⑵高血糖: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0mg/dL。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叫糖尿。 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①病因: ②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分析出现该症状的原因。 ③治疗: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注射药物的方法等来治疗糖尿病,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总结反思】 【课后作业】 1、血糖的来源有() ①食物中的多糖、二糖、消化成的葡萄糖;②肝糖元分解成的葡萄糖;③肌糖原分解成的葡萄糖;④其他物质转变成的糖原分解成的葡萄糖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血糖调节教案

编号: 题目:《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过程中,既要完成选修课本的教学任务,又要完成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按照这样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 主题词:教学设计;高中生物;血糖调节 编号: 题目:《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教学设计 内容提要: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过程中,既要完成选修课本的教学任务,又要完成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按照这样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血糖平衡的调节》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 主题词:教学设计;高中生物;血糖调节 正文: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三年级 课题:血糖的调节 教学内容:人教版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三、血糖的调节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

1、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本节教材在高三年级教学中的地位。 2、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教学的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和教学重点。 3、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情况,确定教学难点。 4、搜集素材,设置情景,设计出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策略,和 完成本节课教学目的的措施。 5、根据搜集的素材和教学内容,挖掘本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6、设计教学程序。 7、设计制作课件。 8、完成教案。 二、教材分析 1、高三年级生物教学的整体安排 在高三年级生物教学中,我们把选修教材内容整合到高三第一轮复习之中,选修教材的内容作为新授课,穿插到整个高中生物的系统复习之中(即平时说的一轮复习)。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可以提高系统复习的进度,节省时间,使系统复习任务在本学期能够圆满完成。 2、《血糖的调节》的地位分析 (1)《血糖的调节》是选修教材中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属于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内容,又属新授课,同时,涉及高二学习的必修课本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糖类代谢”、第四章《生命活动调节》中“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内容。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堂基础性很强的复习课和新授课。 (2)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血糖调节内容所占比例比较高。例如:高考北京卷第31题,占18分; 高考全国卷第30题,占21分; 高考北京卷第30题,占21分。 3、教学目标的确立

高中生物《血糖调节》学案1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血糖调节》学案1 中图版必修3 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第二节血糖调节 [课标要求]描述血糖调节①氧化分解①肠道吸收[知识梳理] ②合成 血糖(80-120mg/dL)②肝糖元分解来源与去向 ③ ③非糖类物质转化肝糖元分解(1)体液调节(直接调节)+促进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平衡++促进调节胰岛A细胞血糖降低肝糖元分解非糖类物质转化抑制血糖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2)神经调节(间接调节)血糖含量降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下丘脑某区域血糖降低胰岛素胰岛B 细胞下丘脑某区域血糖升高(3)肾脏对血糖的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糖尿病治疗:调节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复习指要]本节课复习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图解、转化知识、描述血糖体液调节过程的能力,运用图示、实例、列表比较等方法。明确血糖平衡的两种调节机制及血糖平衡的意义。 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结合教材插图,总结血糖升高或降低时的激素调节过程。

3、准确记忆正常血糖浓度、高血糖、肾糖阈,以便于坐标图线的分析。 4、结合水盐代谢、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分析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现象产生的原因[典型题解] 1、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解析】 题干中给予的症状,是糖尿症状,由于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比正常人高,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回血液的水就比正常人少,排出的尿液量就会比正常人多。 【答案】 A 2、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 ) 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唾液腺、垂体、肝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有关血糖调节的内容抽象复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基本都是以描述为主,虽然有时结合相关的图形甚至多媒体课件,但对学生而言仍然更多地是以被动的方式接受。这种被动的学习既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建构,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二章第2节特别地安排了一个“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 血糖的平衡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教材所构建的血糖调节的模型中,主要演示了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与血糖升高或降低之间的结果关系,而对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基本未能涉及。但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恰恰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还不能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知识结构。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拓展: 1.给学生提供模拟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氨基酸、CO2+H2O+能量的卡片作为供选择的材料,然后通过提供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吃饭后和运动时血糖调节的动态模型。在指导学生进行构建模型时,不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方案,不束缚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创新,设计出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准确的设计方案。 2.通过小组演示来暴露出一些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科学或者不准确的模拟内容,及时给予纠正,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观摩富有创新性的模型。在学生以一种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的形式构建模型后,学生再构建出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式模型和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拮抗作用和血糖调节的机制,这样既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有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构建模型来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结构。 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分析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