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防蜡防垢器标准

多功能防蜡防垢器标准
多功能防蜡防垢器标准

前言

本标准由青岛凯米科能源有限公司提出、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人:张振斌王春姗齐龙宏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为年月日,年月日实施。

山东省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证书副本

登记号:

企业名称:青岛凯米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多功能防垢除蜡装置

产品型号: TZQC-16-300-Ⅳ、Ⅴ

执行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案号GB/T19001-2000 质量体系

GB/T9253.2-1999 管螺纹

GBT230.1 金属材料

GB/13560-2000 永磁体

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予以登记。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部门(章)

登记日期:年月日

TZQC-16-300-Ⅳ、Ⅴ青岛凯米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ZQC-16-300 TZQC-16-300多功能防垢除蜡装置

年月日

扶正泄油器;高能强磁器;声波发生器;涡流增压乳化器共四部分

TZQC-16-300多功能防垢除蜡装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ZQC-16-300-Ⅳ、Ⅴ多功能防垢除蜡装置的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

本标准适用于TZQC-16-300-Ⅳ、Ⅴ多功能防垢除蜡装置

2 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62-1990 加工标准

GB/13560-2000 永磁标准

GB699-88 钢材材料

3 命名

TZQC – 16 – 300 Ⅳ、Ⅴ

产品开发序列号

产品识别码

产品分类号

4 适用条件及技术指标

4.1 主要技术指标:外观、丝扣、永磁反交变电磁强度、叶轮转速。

表1 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外观发兰处理

丝扣50-52 磁强度GS≥12000

叶轮转速v/s≥500—800 4.2

产品型号原油

比重

含蜡量

(%)

蜡凝固

点(℃)

粘度

( 50℃)

(Mpa.s)

胶质沥

青(%)

泵挂

(米)

产液量

(方/

日)

QCMST-200

0.87

5—45 <28 8—100 <15 <1500 ﹥5

技术参数

产品型号磁场强度

(mT)

抗拉强度

(KN)

振动频率

(Hz)

雷诺

准数

使用温度

(℃)

除蜡率

(%)

除垢率

(%)

TZQC ≥0.8 ≥500 400—1500 <

0.5

<150 92.6 84.3

装置规格及连接

名称泵下主体外形尺寸(mm)连接尺寸(英寸)指标Ф105×690 27/8寸油管

4.3效率要求

该装置应用于油井后,效率变化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装置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防垢除蜡率提高值%≥20—35%

平均增加产液量%≥5—20%

平均节电%≤15%

产出比1:10

5 试验方法及检测

5.1 试验方法与检验

5.1.1 外观检测:目测

5.1.2 机械加工:按GB/T12362-1990执行

5.1.3乳化永磁反交变电磁场的防蜡试验及防止油井的结蜡方法。

图1 三种不同溶解度蜡量和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2 初始结晶温度与压力、溶解气的关系

图3 蜡沉积与原油含水量的关系

方法:1、运用叶轮导流使油流速度和压力增加并乳化,破坏了细小砂粒和机械杂质及微量金属,成为石蜡结晶析出核心的可能,降低了石蜡晶体聚集所依附的骨架。亲水性增强,和管壁间形成水膜。

2、永磁反交变电磁场:原油被磁化后,粘度和温度发生变化,结晶温度降低,抑制了晶核的产生,削弱了石蜡分子间的作用力。

5.1.4 使用效率的测定:使用前后的使用效率的测定应在同一油井、同一区域、同工况条件下进行对比测试。

清防蜡技术措施设计内容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报告) 检索主题:清防蜡技术措施设计内容 和设计方法

目录 第一章选题意义 .................................................................................................... - 1 - 1.1选题意义 (1) 1.2选题涉及的学科及关键字 (1) 第二章检索方案 (2) 2.1检索数据库说明 (2) 2.2检索方案及步骤 (2) 2.3检索流程详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论文写作 (8) 3.1论文主题分析 (8) 3.2检索文献总体分析 (8) 3.3论文写作 (9) 1. 石蜡性质 (13) 2结蜡机理分析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不同开发阶段的结蜡深度 (13) 4原油中蜡的结晶规律 (14) 5 油井结蜡的危害 (14) 6清防蜡设计方法的确定 (14) 6.1 机械清蜡技术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热力清防蜡技术 ................... 1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表面处理防蜡技术 (18) 6.4 磁防蜡 (19) 6.5 化学防蜡 (19) 6.6 超声波 (19) 6.7 确定清防蜡工艺 (20) 7电磁油井防蜡技术 (20) 7.1电磁防蜡技术应用现状 (20) 7.2电磁防结蜡试验仪器原理介绍 (20) 7.3电磁防结蜡机理 (21) 7.4电磁防结蜡技术现场试验 (21) 7.5 技术关键 (22) 7.6效果评价 (22) 7.7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第四章感想与总结 (24)

CX-2系列清防蜡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清防蜡剂(CX系列) 化学品英文名称:Paraffin remover (CX series of products) 企业名称:长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银川德胜工业园新胜东路26号邮编:750200 电子邮件地址:cqhg-aq@https://www.360docs.net/doc/0914030677.html, 传真号码:(0951)8988055 企业应急电话:(0951)8988032 技术说明书编码:CSDS-cqhg-ZJ-01 生效日期:2006年7月1日 国家应急电话:火警119 急救12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苯 50-60 71-4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 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或用专用洗涤剂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不要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4030677.html,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刘江红贾云鹏徐瑞丹陈逸桐王鉴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05期 摘要:利用从大庆含蜡原油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经鉴定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以菌种对固体石蜡的降解率为指标,按照不同的比例将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混合接种.当清防蜡菌种与高产表活剂菌种的复配比例是5∶3时,培养7 d后,清蜡率达到59%,防蜡率达到57.4%,原油粘度降粘率为44.7%,原油凝固点降低了3.4 ℃,培养液表面张力降低46.5%.采用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对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的3口井进行现场试验,井12-36日产油增长41.2%,洗井周期由40 d延长至149 d,减少洗井次数4次;井13-39日产油增长33.3%,洗井周期由45 d延长至158 d,减少洗井次数5次;井14-43日产油增长37.5%,洗井周期由30 d延长至122 d,减少洗井次数5次. 关键词:微生物;芽孢杆菌属;蜡;降解;原油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1材料与方法 1.1设备与材料 主要设备:高速离心机,长沙英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岛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NDS8S旋转粘度计,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XZD3型界面张力仪,上海平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振荡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菌株来源:从大庆含蜡原油中筛选得到清防蜡和高产表活剂纯菌种.清防蜡、高产表活剂菌种扫描电镜图如图1~2所示.经实验室生理、生化鉴定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1.2室内实验 1.2.1微生物清蜡、防蜡效果测定 1)微生物清蜡效果测定:在100 mL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3.00 g固体石蜡,121 ℃灭菌20 min,接入不同比例复配混合的清防蜡菌种和高产表活剂菌种,45 ℃摇床培养7 d,同时接种单一的清防蜡菌种作为对比实验,清水洗净残留的固体,加热溶化后至冷却,风干称重,记录

油井清防蜡的几点建议

油井清防蜡的几点建议 原油在开采过程中虽有不少防蜡方法,但油井结蜡仍不可避免。结蜡常造成油井油流通道减小, 油井负荷增大,井口回压升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蜡卡、抽油杆断脱等,增加维护性作业井次。目前我们江汉油田防蜡和清蜡措施主要依赖热洗,锅炉车闷井和加清防蜡剂。本文针对目前江汉油田的清防蜡方法提点自己的建议。 一,日常工作中加清防蜡剂的建议。 清防蜡剂具有腐蚀的特点,在长时间的使用清防蜡剂的过程中会主要是对套管壁造成严重的伤害,久而久之导致套管穿孔报废,得不偿失。 1、在加清防蜡剂前,打开油套连通放4-5分钟,让油依附在套管壁上,使清防蜡剂尽量避免和套管壁接触。加完药,在开掺水一分钟,对套管壁上的残药进行稀释冲洗,最后在开油套连通放4-5分钟,使原油在套管壁上冷却沉积,形成油垢,在下次加药中能更好的保护套管。 2、针对油井结蜡大部分集中在井口以下500米这段距离,锅炉车闷井,温度也只能达到200米左右,清防蜡剂打循环,也不能有效的对这段距离进行清蜡。如果把药品通过井口加入油管内,停井2小时,使药品在这段距离停留,就充分起到解蜡清蜡的效果。 3、在加清防蜡剂打循环的工作中,应针对油井的液量,含水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加药量的多少。既能保障油井有效的清蜡,也能降低成本,提高实效。 二,油井热洗清蜡的建议。 江汉油田部分油井具有井深,地层较薄,易出沙,含水较低,供液不足低产低能,结蜡严重,采用小泵径深抽强采(一般泵径在56mm以下的),液量在5吨左右的特点,在热洗中常采用的低泵压,小排量,长时间的热洗方式。这种洗井方式,油井泵径的排量造成了瓶颈,如果压力排量控制不好,造成入井液进入地层,伤害地层。在热洗的过程中不好掌握热洗的时间,只能看温度来判断。造成蜡变软从油管壁上脱离后,油井小泵径排量低,不能及时的将蜡排除,造成洗完井就蜡卡。如广203C 热洗了5小时,温度保持在70度,但是开抽两小时后蜡卡。 1、在井口装节流阀,以便控制排量,避免油井在洗井过程中产生负压,大排量的吸入地层,从而保护地层。也能更好充分的加热,达到热洗的效果。 2、在热洗中将光杆上提一米,造成抽油杆节箍和油管壁上的蜡垢产生摩擦,可以刮掉部分蜡垢,起到更好的清蜡效果。 3、热洗温度保持在70度左右,洗井时间达到4小时后,将活塞提出工作筒,用水大排量的对井筒清洗,蜡的密度比水轻,水会对未融化的蜡块产生一定的浮力和冲刷力,能更好的起到清蜡的效果。为避免水对油井造成伤害,要慎重的选择洗井液。 4、热洗完后,在加入50公斤清防蜡剂,能确保开抽后不会蜡卡。 总束语 油井结蜡关系到油井的正常生产,在平常的工作中,班组应该加强对每口油井的加药量,热洗和打循环等工作建立台账,在根据作业后检查结蜡的情况,上报主管领导重新制定工作制度。使防蜡清蜡这项工作更精细化,达到更好的工作实效。

油井清防蜡技术新进展

油井清防蜡技术新进展二OO九年十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油井结蜡原因及危害 (1) 三、油井清防蜡技术 (3) 四、常用清防蜡技术对比 (9) 五、清防蜡技术发展趋势 (11)

一、概述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组份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溶液,各种组份的碳氢化合物的相态随开采条件(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单相液态,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共存,其中的固态物质主要是含碳原子数为16至64的烷烃(即C16H34~C64H13),这种物质叫石蜡。纯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密度为0.88t/m3~0.905t/m3,熔点在49℃~60℃之间。 石油结蜡不是白色晶体而是黑色的固体和半固体状态的石蜡、沥青、胶质、泥沙等杂质的混合物。 我国原油富含蜡,据统计,含蜡量超过10%的原油几乎占整个产出原油的90%,而且大部分开采原油蜡含量均在2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0%~50%。我国西部原油像吐哈、塔西南、火焰山的原油中,介于C36~C70间的石蜡几乎占整个蜡含量的50%。表1是我国大部分油田原油含蜡情况,从表中可见,我国大多数原油含蜡量都比较高。 二、油井结蜡原因及危害 1.油井结蜡的原因 油井结蜡有两个过程,先是蜡从油中析出,然后聚集、粘附在油管壁上。原来溶解在石油中的蜡,在开采过程中凝析出来是由于石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下降所致。一定量的石油,当其组成成分、温度、压力不变时,其溶解力也一定,能够溶解一定量的石蜡。当石油组份、温度、压力发生变化,使其溶解力下降时,将有一部分蜡从油中析出。下面讨论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 1)石油的组份 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轻质油对蜡的溶解力大于重质油的溶解力,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愈多,蜡的结晶温度愈低,即蜡不析出,保持溶解状态的蜡量就愈多。任何一种石油对蜡的溶解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因此,在高温时,溶解的蜡量,在温度下降时有一部分要凝析出来。在同一含蜡量下,重油的蜡结晶温度高于轻质油的蜡结晶温度,可见轻质组份少的石油,蜡容易凝析出来。 2)压力和溶解气 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压力降低时原油不会脱气,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由于压力降低时油中的气体不断分离出来,降低了对蜡的溶解能力,因而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压力愈低,分离的气体愈多,结晶温度增加得愈高,这是由于初期分出的是轻组份气体甲烷、乙烷等,后期分出的是丁烷等重组份气体,后者对蜡的溶解力的影响较大,因而使结晶温度明显增高。此外,溶解气从油中分出时还要膨胀吸热,促使油流温度降低,有利于蜡晶体析出。

最新微生物清防蜡技术优势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优 势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 特点与优势 1.油井结蜡的原因及其危害 通常把C16H34-C63H128正构烷烃称为蜡。蜡在地层条件下通常以液体存在,然而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降低,蜡开始结晶、析出、聚集,并不断沉积而使油井结蜡。 如果蜡沉积在管杆上,导致油流通道减小,油流阻力增加,悬点载荷加重,电耗、材耗增大,进而出现蜡卡;如果蜡沉积到油层的孔道中,就会堵塞油层孔隙;蜡沉积到油管内壁及井筒设备上,会影响油井产量,还可能造成抽油泵失效和损坏;如果蜡沉积在地面管线上则会减小管线的有效直径,增加井口回压,输油能耗增加甚至地面管线堵塞,结蜡严重的井一旦停井就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法正常开井生产,需热洗或上下解卡。因此,结蜡井需要定期清防蜡维护,否则会造成蜡卡。2.目前的处理方法及其弊端 常规清防蜡措施主要有: (1)机械清蜡 机械清蜡就是用专门的刮蜡工具(清蜡工具),把附着于油井中的蜡刮掉,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直观的清蜡方法,在自喷井和抽油井中广泛应用。机械清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有效、成本低,缺点是清下来的蜡容易落入井底,堵塞射孔孔眼或近井地层,有时对设备的磨损严重。 (2)热洗 热洗的目的是清洗油管中的蜡堵。这是现场常用的方法,但在循环处理过程中,由于井筒热损失,到达井底的温度已大大降低,如温度低于初始结晶温度时,溶于热油中的蜡又重新析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沉积在射孔孔眼造成堵塞。而且热洗水柱大于地层压力,热洗留在油井中的洗井水需要经过3d~7d时间返排后,油井才能恢复正常生产。热洗包括热水洗和热油洗。热水洗不能用于水敏油井;热油洗存在安全环保和劳动条件差等问题。热洗只具有清蜡作用而无防蜡作用。 (3)化学清防蜡剂 这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化学清蜡剂(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溶剂如混苯等)清除蜡堵较为有效,但价格昂贵,加药频繁,加药量大,药剂易燃易爆,毒性强,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同时由于加入的药剂不可能均匀溶于原油,所以难以获得好的效果,而且也不能阻止井口附近结蜡,另外采用油套连通循环的方式,会造成压差改变,含水上升。 (4)强磁防蜡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

防蜡与清蜡

第二节防蜡与清蜡 一、教学目的 了解油井防蜡机理,掌握油井防蜡、清蜡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油井防蜡方法 2、油井清蜡方法 教学难点 油井防蜡机理 三、教法说明 课堂讲授并辅助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数据和图表 四、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油井防蜡机理 二、油井防蜡方法 三、油井清蜡方法 石蜡:16到64的烷烃(C16H34~ C64H130)。纯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密度880~905kg/m3,熔点为49~60℃。 结蜡现象: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上,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 油井结蜡的危害:

①影响着流体举升的过流断面,增加了流动阻力; ②影响着抽油设备的正常工作。 (一)油井防蜡机理 1、油井结蜡的过程 ①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结晶形式从原油中析出; ②温度、压力继续降低和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 蜡晶体; ③蜡晶体沉积于管道和设备等的表面上。 蜡的初始结晶温度或析蜡点: 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始析出的温度即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或析蜡点。 2、油井结蜡现象和规律 国内各油田的油井均有结蜡现象,油井结蜡一般具有下列规律: ①原油含蜡量愈高,油井结蜡愈严重; ②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稀油比稠油结蜡严重; ③油田开采后期比初期结蜡严重; ④高产井及井口出油温度高的井结蜡不严重,或不结蜡,反之结 蜡严重; ⑤油井工作制度改变,结蜡点深度也改变,缩小油嘴,结蜡点上 移; ⑥表面粗糙的油管比表面光滑的容易结蜡; ⑦出砂井易结蜡;

井下声波清防蜡技术

2014-2015第一学期《采油新技术》 科目考查 姓名:茹志龙论文题目:聚合物驱油技术 专业:石油工程班级:111 学号:20111802050101 成绩: 我国多数油田的原油为含蜡及中、高含蜡原油,在生产过程中若不采取一定 的清防蜡措施将无法维持油井的正常生,化学清防蜡方法往往给油井管理带来诸 多不便,且费用高,有时效果却不佳,其他清防蜡方法均存在类似问题。而采用 声波清防蜡技术,仅在检泵时将声波防蜡器接在生产管柱上,就能保证油井正常 生产,延长油井免修周期,节能降耗,多数油井还有增产效果,所以声波清防蜡 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除利用声波防蜡、降粘之外,采用声波技 术进行防垢、脱气、增注及解堵等方面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 我国声波清防蜡技术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降粘为目的(1994—1995年)。石油大学(华东)与大港油田钻采院合作,试制出首批样机。 在现场应用三口井,初步取得效果,在相同工作制度下,油井的洗井周期延长3~ 5个周期,有效时间2~3个月,因弹片振断而失效。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 暴露出的发生器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对声波发生器的结构做了改进(1995—1997 年)。改进后先后在胜利和大庆油田应用于六口高含蜡井,洗井周期明显延长, 产液量和产油量明显增加,抽油机负荷明显降低。其中大庆油田应用的两口井, 平均延长洗井周期97.5天,最后由于弹片振断而失效。该阶段的现场试验说明

将声波应用于含蜡油井的防蜡是行之有效的。第三阶段在发生器的结构及材料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1997年至今)。该阶段,通过大量疲劳试验优选材质并改进结构,使声波防蜡器的使用寿命有了大幅度提高,使用寿命达到一年以上。1998年初至2000年底累积应用500井次左右。 单纯声波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大庆、胜利和辽河等油田现场应用单纯声波清防蜡技术,明显见到了产液量和产油量增加、热洗周期延长、抽油机负荷降低和检泵周期延长的效果。1997年在大庆油田十口井应用声波清防蜡技术,有七口见到增液增油效果,平均结蜡洗井周期由35.4天延长到109.5天。1998年胜利油区进行了十口井的声波防蜡作业。下入声波防蜡器后,由于原油粘度的降低,流动阻力大幅度下降。即使在产液量增加的条件下,抽油机工作电流也有较大幅度降低,工作载荷下降,平均热洗周期由18天延长到58天,最长的延长三个月。平均检泵周期由166天延长到196天。平均产液量由6.96t/d增加到9.98t/d,油量由3.97t/d增加到6.31t/d。1999年辽河油田实施声波防蜡井五口,截止当年12月1日,五口井全部见到增液增油的效果,平均单井增液10.5t,增油7.12t,措施前热洗周期平均20天,措施后热洗周期平均延长了80天,部分井已经延长了100天,并且仍然有效。 声波复合化学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效果:由声波防蜡器与化学清蜡剂配合应用,除具有单纯声波清防蜡技术优点外,与单纯化学防蜡技术相比,还可以减少加药量,延长加药周期,大幅度延长结蜡周期,防蜡效果十分明显。江苏油田曾对3口油井进行声波复合化学防蜡试验。试验之前,3口油井单纯采用化学防蜡效果不佳,不到一个月就必须热洗一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生产。1999年,采用声波防蜡器与化学清蜡剂配合使用之后,抽油机工作电流大幅度降低,其中Ei7-1井下入声波防蜡器后,维持油井正常生产3个月之后,再次结蜡使油井产量下降,经二次加药后,该井又恢复了正常生产至当年年底未出现异常;LN15-2和5A6-13井,下入声波防蜡器后,配合加化学药剂,加药周期延长1倍时间,且每次加药量减少1/3。由此可见,将声波防蜡与化学防蜡相结合,便能取得更好的防蜡效果。 2.作用原理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优势

油井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 特点与优势 1.油井结蜡的原因及其危害 通常把C16H34-C63H128正构烷烃称为蜡。蜡在地层条件下通常以液体存在,然而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降低,蜡开始结晶、析出、聚集,并不断沉积而使油井结蜡。 如果蜡沉积在管杆上,导致油流通道减小,油流阻力增加,悬点载荷加重,电耗、材耗增大,进而出现蜡卡;如果蜡沉积到油层的孔道中,就会堵塞油层孔隙;蜡沉积到油管内壁及井筒设备上,会影响油井产量,还可能造成抽油泵失效和损坏;如果蜡沉积在地面管线上则会减小管线的有效直径,增加井口回压,输油能耗增加甚至地面管线堵塞,结蜡严重的井一旦停井就无法正常开井生产,需热洗或上下解卡。因此,结蜡井需要定期清防蜡维护, 第页(共11 页) 1

否则会造成蜡卡。 2.目前的处理方法及其弊端 常规清防蜡措施主要有: (1)机械清蜡 机械清蜡就是用专门的刮蜡工具(清蜡工具),把附着于油井中的蜡刮掉,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直观的清蜡方法,在自喷井和抽油井中广泛应用。机械清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有效、成本低,缺点是清下来的蜡容易落入井底,堵塞射孔孔眼或近井地层,有时对设备的磨损严重。 (2)热洗 热洗的目的是清洗油管中的蜡堵。这是现场常用的方法,但在循环处理过程中,由于井筒热损失,到达井底的温度已大大降低,如温度低于初始结晶温度时,溶于热油中的蜡又重新析出,沉积在射孔孔眼造成堵塞。而且热洗水柱大于地层压力,热洗留在油井中的洗井水需要经过3d~7d时间返排后, 第页(共11 页) 2

油井才能恢复正常生产。热洗包括热水洗和热油洗。热水洗不能用于水敏油井;热油洗存在安全环保和劳动条件差等问题。热洗只具有清蜡作用而无防蜡作用。 (3)化学清防蜡剂 这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化学清蜡剂(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溶剂如混苯等)清除蜡堵较为有效,但价格昂贵,加药频繁,加药量大,药剂易燃易爆,毒性强,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同时由于加入的药剂不可能均匀溶于原油,所以难以获得好的效果,而且也不能阻止井口附近结蜡,另外采用油套连通循环的方式,会造成压差改变,含水上升。 (4)强磁防蜡器 下入井下管柱,利用磁性改变分子极性分布,从而防止蜡颗粒的生成。但从现场应用看,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此法不常用。 (5)加热法 主要是采用油管电加热器为油管内的油流加 第页(共11 页) 3

原油清防蜡技术

原油清防蜡技术 目录 1.蜡的概述 (1) 2.国内外油田常用清防蜡技术 (4) 3.化学清防蜡技术 (6) 4.清防蜡产品介绍 (11) 5.清防蜡剂发展趋势 (12)

原油清防蜡技术 1.蜡的概述 在地层中,蜡通常以溶解状态存在,在开采过程中,含蜡原油在从油层向近井地带、沿着油管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不断降低、轻质组份不断逸出,原油中的蜡开始结晶析出并不断沉积。 地层内部结蜡会大幅度降低地层渗透率,使油井大幅度减产或停产等;地层射孔炮眼和泵入口处结蜡,会增大油流阻力降低泵效;抽油杆处结蜡会增大抽油机载荷,甚至造成抽油泵蜡卡;油管壁结蜡会增大对地层的回压,降低油井产量。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给生产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油井的清蜡、防蜡是保证含蜡原油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1.1 蜡的定义 严格来说,原油中的蜡是指那些碳数比较高的正构烷烃,通常把大于十六碳(C16)原子数的大分子正构烷烃称为蜡(wax) 。 实际上,油井中的结蜡并不是纯净的石蜡,它是除高碳正构烷烃外,还含有其它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盐垢、泥砂、铁锈、淤泥和油水乳化液等的黑色半固态和固态物质,统称之为“蜡”(paraffin)。 蜡的典型化学结构式如图1(a)所示,但是人们也常常把高碳链的异构烷烃和带有长链烷基的环烷烃或芳香烃也称为蜡,其结构如图1中的(b)、(c)、(d)所示。

1.2 蜡的结构和结晶形态 油井蜡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石蜡和微晶蜡或称地蜡。 正构烷烃蜡称为石蜡,通常结晶为针状结晶。支链烷烃、长的直链环烷烃和芳烃主要形成微晶蜡(即地蜡),其分子量较大 。一般来说蜡的碳数高于C 20,都会成为油井中潜在的麻烦制造者,石蜡和微晶蜡的基本特性列于表1。 有些原油中含有碳数较高(大于C 40 )的高碳蜡,如吐哈原油、印度 Laxmi-neelam 管线,蜡的碳数分布有两个峰值,见图2。 24 6 810 12 14图2 蜡的碳数发布含量 % 碳数

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作业指导书

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作业指导书 克拉玛依科力新手技术实业开发公司 2005年2月

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选井、室内评价、现场施工、应急措施及效果监测等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 本作业书适用于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厂或作业区抽油井微生物清防蜡。 2引用标准 Q/XJ 0444-91 井下作业安全施工规定 Q/XJ 0492-1995油水井水力压裂施工规程 3微生物防蜡选井条件 ⑴热洗周期:小于50天,热洗周期越短则效果对比越明显; ⑵含蜡量:大于3%,最佳范围:8%~25%; ⑶含水量:小于90%,最佳范围:小于50%; ⑷日产量: 2~40吨/天; ⑸井温: 25~100℃,最佳范围:30~70℃ ⑹原油密度:大于0.80,最佳范围:0.83~0.93 ⑺ H2S含量:小于2% ⑻矿化度:小于8% ⑼沉没度:大于100m,200~500m时投入产出比较经济 ⑽气油比:小于300,最好小于100 ⑾油井环空畅通,无杀菌剂等化学物质. 4室内微生物清防蜡评价 具备大量的基本菌量是基础,正确的性能评价是关键,在对每个区块进行微生物入井前,应先取代表性油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微生物适应性室内评价:

①微生物生长特性分析:将菌量加入用 NH4H2PO4或(NH4)2HPO4或 NH4NO3和NH4CL或(NH4)2SO4各0.5%的培养液中,配成浓度为10%的菌液,在油层中部温度至井口处温度之间选取一定的间隔温度,在恒温箱中(或回旋振荡摇床)培养24~72h,在显微镜下用血小板计数器对比前后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微生物适应的最佳温度及繁殖时间。有条件时还可进行微生物耐盐性试验 ②微生物在原油中生长特性分析:将菌量加入油样中,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佳温度及时间,在恒温箱中(或回旋振荡摇床)培养48h后,进行原油物性变化分析。根据原油特性变化可基本判断出微生物对原油的适应性。 ③原油特性变化:对比加入微生物前后,油样中蜡、胶质、沥青质、20~70℃原油粘温曲线、凝固点、界面张力等的变化。 ④对油样加入微生物后进行动、静态防蜡率的测定。 ⑤室内静态防蜡率试验方法:在100ml广口瓶中先加入30g原油,取2ml室内培养的菌液,再加入30g原油,盖紧瓶盖,在45±1℃的恒温水浴中恒温30min,用手振荡200次,使药剂在油中混合均匀,再放回45±1℃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 后取出,放入35±1℃的恒温箱中恒温10h。在恒温箱中把广口瓶倒扣入一接收器中,恒温60min使广口瓶不再滴油,然后取出结蜡广口瓶,称取油蜡粘壁的总重量,计算防蜡率(%)。 5单井基础资料收集及水质稳定性试验 在进行微生物注入前,必须对该区块的地层资料进行了解,掌握该区块地层水水质资料(主要是钙离子等成垢阳离子含量),根据水质资料数据对微生物注入液进行配方调整。在必要时必须选取有代表性单井样进行水质稳定性试验。试验方法为:采用自来水配制微生物营养液与单井采出液水样按比例混合中,充分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泵挂处大致温度)恒温12小时后,观察试验状况,根据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微生物注入液配方。 6微生物现场施工 根据每口井的具体生产状况,完成单井微生物防蜡施工方案,一式三份(甲方一份、施工人员一份、存档一份),建立单井施工档案及生产参数数据库,及时进行防蜡效果分析。 (1) 洗井:在注入微生物前一定周期内必须对该井进行洗井作业,将井筒及油

探究油井结蜡成因和清防蜡技术

探究油井结蜡成因和清防蜡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都已经进入了飞速的发展,石油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能源,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重要的能源,石油的消费总量一直处于前列,其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及军事都是发展的前提,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國力水平,同时还决定这个国家的的军事实力水平。但是,因为石油自身独特的属性,这就导致石油的开采过程会非常困难,需要对石油的油井进行开发。本文重点对油井结蜡成因及清防蜡技术进行了分析。 标签:油井结蜡;清防蜡技术 因为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各个国家对于油井的开发非常重视,而油田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油井结蜡的问题,一般油井的结蜡厚度会达到1-5mm左右,有的油井结蜡甚至会达到7-10mm。油井结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对产油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在进行油井的采油过程中进行清防蜡工作。 1油井结蜡的危害 在油井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油井结蜡会对石油的开采带来极大的危害,首先带来的危害就是造成流通通道的变小,进而导致石油生产压差变大,石油的产量也就不断减小,如果不进行解决,最终的结果就是管道堵死,停产。同时,油井结蜡还会造成活塞泵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使抽油杆的阻力不断增大,最终会造成抽油设备的损坏。通常情况下,当油井结蜡出现时,抽油机的工作电流及负荷也会增大,这也无形中对企业成本进行了提高。所以,进行油井清蜡工作是保证油井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 2结蜡因素分析 2.1温度的影响 气候温度对于原油的流变性具有直接的影响,是造成原油流动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石蜡的结成也受到温度的直接影响,当油温度在析蜡点以上时,石蜡就会在原油中进行溶解,当石油温度不断降低到析蜡点以下时,此时石蜡就会不断析出,所以,温度也是影响结蜡的重要因素。 2.2 油的性质和含蜡量 在原油的含量中,蜡的析出温度与其所含重值成分也有一定的关联,温度一定时,当原油所含重值成分较多时,蜡也就越容易析出。石蜡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其能够在轻质油中进行有效的溶解,而早重质油中的溶解度相对来说非常低。

采油工程——防蜡和清蜡

第六章复杂条件下的开采技术 第二节油井防蜡与清蜡

结蜡现象: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并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上,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 6.2.1影响结蜡的因素 1.油井结蜡的过程 (1)当温度降至析蜡点以下时,蜡以结晶形式从原油中析出; (2)温度、压力继续降低,气体析出,结晶析出的蜡聚集长大形成蜡晶体; (3)蜡晶体沉积于管道和设备等的表面上。 原油对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原油对蜡的溶解度小于原油的含蜡量的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析始出时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或析蜡点。 2.影响结蜡的因素 (1)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 (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 (3)压力和溶解气油比 (4)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 (5)液流速度、管壁粗糙度及表面性质 3.油井防蜡方法 (1)阻止蜡晶的析出 (2)抑制石蜡结晶的聚集 (3)创造不利于石蜡沉积的条件 4.具体防蜡方法 (1)油管内村和涂层防蜡 (2)化学防蜡(通过向井筒中加入液体化学防蜡剂或在抽油泵下的油管中连接上装有固体化学防蜡剂的短节,防蜡剂在井筒流体中溶解混合后达 到防蜡的目的) (3)磁防蜡技术 5.油井清蜡方法 (1)机械清蜡(用专门的工具刮除油管壁上的蜡,并靠液流将蜡带至地面

的清蜡方法。) (2)热力清蜡 (3)微生物清蜡 6.清蜡操作: 三、油井清蜡方法 在含蜡原油的开采过程中,虽然可采用各类防蜡方法,但油井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蜡沉积的问题。蜡沉积严重地影响着油井正常生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将其清除。 目前油井常用的清蜡方法根据清蜡原理可分为机械清蜡和热力清蜡两类。 图8-16 机械清蜡示意图 1—绞车;2—钢丝;3—防喷管;4—采油树; 5—套管;6—油管;7—刮蜡片 (一)机械清蜡 机械清蜡是指用专门的工具刮除油管壁上的蜡,并靠液流将蜡带至地面的清蜡方法。在自喷井中采用的清蜡工具主要有刮蜡片和清蜡钻头等。一般情况下采用刮蜡片;但如果结蜡很严重,则用清蜡钻头;结蜡虽很严重,但尚未堵死时用麻花钻头;如已堵死或蜡质坚硬,则用矛刺钻头。 自喷井的机械清蜡如图8-16所示,是利用地面绞车,绕在绞车滚筒上的钢丝穿过滑轮后将清蜡工具经防喷管下到油管中,并在油管结蜡部位上下活动,将蜡沉积刮除,由液流携带出井筒。也曾使用过依靠上升液推动和自重下行的自动清蜡器。

化学清防蜡工作总结

化学清防蜡工作会议 兴隆台采油厂采油四区 2012年4月

一、现状 我区主要管理6个采油区块,油井开井数62口,抽油机井60口,螺杆泵井2口。我们根据各个区块油井的熔蜡温度、生产特点制定各区块油井的清防蜡方式。目前我区油井清防蜡方式有机械清蜡、水洗、点滴加药、套管加药、热洗阀洗井、自身循环热洗六种方式。其中采用点滴加药方式18口井、套管加药方式10口井,占开井数的44.5%,2011年使用清蜡剂39吨,防蜡冷输降凝剂89吨。 四区油井清防蜡方式构成 二、主要工作 (一)明确选井条件,合理加药 1、选取低产低压低液面含水低于50%的结蜡井,以及不适合实施热洗清蜡的出砂结蜡井和不需要放套压的井。 2、选取热洗清蜡频繁,热洗用量大,排液时间长的油井使用化学清防蜡。

(二)动态管理,制定合理的加药制度 1、根据原油物性、含蜡量的不同制定每口井的加药量,把好加药量这一关。通过油井结蜡情况摸索,确立加药量为产油量的0.3%。 2、从细节入手实施动态调整。首先根据油井产油量变化调整化学药剂用量,把清防蜡效果调整到最佳状态。其次,根据油井含水变化动态调整。如大10-015井开井后产油1.5m3,含水63%,实施套管加

药加药。2011年年初,共计调整荣13-36井点滴加药装置调至荣161-34,荣35点滴加药装置调至油38-54,大气4实施点滴加药,大11-116、大10-015与大11-014井由于含水上升,含油量减少,取消加药。 3、注重化学防蜡油井与水洗的配合。首先,套管加药与水洗配合,有效延长结蜡严重油井的洗井周期。如大11-15井,原热洗周期为45天90m3,调整后为套管加药15Kg/天,配合热洗,周期为60天60m3。有效减少入井流体40m3/月。其次,点滴加药井与水洗配合,有效清蜡。2011年有9口点滴加药油井实施水洗,洗井周期为120天4口、180天3口、360天2口。 (三)强化现场监督 在化学清防蜡的监督上,对于套管加药油井监督难的问题,我区实施三级监督机制。每次加药由自然站汇报到中心站,中心站汇报到生产组,实行中心站与生产组联合监督的制度,确保加药质量。 (四)完善配套制度 结合我区的生产实际,根据厂下发的《兴隆台采油厂油井清防蜡奖罚管理规定》,对《化学加药油井管理制度》和《清防蜡管理处罚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明确了管理职责,量化了管理指标,规范了奖惩制度,加强了日常检查和考核,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促进了我区清防蜡管理工作上水平,使我区的清防蜡管理更具针对性

QSH 0052-2007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要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采油助剂与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海刚 杜灿敏 隋林 张晶 张志振 张娜 曹金林 罗艳萍

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油用清防蜡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质量检验单、使用说明书、运输、贮存以及安全环保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油用清防蜡剂的准入、采购、质量监督检验、入库验收和性能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1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GB/T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要求 采油用清防蜡剂按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水基和油基两类。 采油用清防蜡剂的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要求 质量指标 项目 水基 油基 外观 均匀液体 闭口闪点,℃ ≥15 凝点,℃ ≤-15 溶解性 溶于水 不溶于水 pH值 7.0~10.0 — 防蜡率 ≥15 % ≥20 % 溶蜡速率,g/min — ≥0.025 有机氯含量 无 无 二硫化碳含量 无 无 4仪器设备和材料 仪器设备和材料包括: a) 天平:感量0.01 g,感量0.0001 g; b) 高速搅拌器:(0~6000)r/min; c) 恒温干燥箱:能控制在(100±2 )℃; 1

浅析清防蜡措施及实施

浅析清防蜡措施及实施 发表时间:2019-07-17T17:07:10.4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牛艳丽1 宋秀艳2 朱广海3 [导读] 摘要:在原油的生产过程中,结蜡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第一油矿708队;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第二油矿712队;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四区六队 摘要:在原油的生产过程中,结蜡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油田开采之前,蜡能完全溶解在高温、高压的原油中,而在运输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原油溶蜡能力降低。因此,有必要对原油管道清防蜡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针对永安油田的井筒结蜡问题,研究永安油田油井井筒结蜡机理以及相应的防蜡、清蜡措施。 关键词:清防蜡;措施;实施 引言 油井结蜡,是国内外各油田在石油开采过程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由于含蜡的原油,在从油层流动到井底,再从井底举升到井口,以及再流入地面管道的一系列流动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流速、相态等外在和内在条件的不断变化,原油中所含的蜡就会不断地析出、聚集、沉积,因此产生了油井结蜡的问题。 1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 目前油田普遍采用化学药剂对油井进行清蜡和防蜡。将优选出的匹配油井结蜡特性化学药剂,由套管闸门注入油套环形空间,与井筒内的油水混合物混合产生作用。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和其他作业。在起到清防蜡的效果外,同时还能达到降凝、降粘、解堵的作用。液体清防蜡剂主要可分为油溶型、水溶型、乳液型三种。除液体清防蜡剂外,还有一种固体防蜡剂。这类化学药剂通常被称为蜡晶改进剂或者蜡晶分散剂。永安油田结蜡井所使用的化学清防蜡剂主要是水溶型,使用时可与热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不仅能够提高溶蜡速度,也能保证冷却后的蜡晶分散效果。这一结论是通过现场进行的一项简单的清防蜡剂溶蜡实验得出的,实验过程如下:(1)取得某结蜡井凝固蜡样30g,分三份放入三个纸杯中,编为1号、2号、3号; (2)向1号杯中倒入60℃热水30ml,向杯2号杯中倒入20℃清防蜡剂30ml,向3号杯中倒入60℃浓度50%的清防蜡剂水溶液30ml; (3)观察三个杯中蜡样的溶解情况: 1号杯中蜡样完全溶解时间为30s,30分钟后水温冷却至25℃,溶解的蜡凝固于杯壁。 2号杯中蜡样未能在30分钟内完全溶解。 3号杯中蜡样完全溶解时间为25s,30分钟后溶液温度冷却至25℃,溶解的蜡始终均匀分散与溶液中。 现场加清防蜡剂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油井套压较高,药剂入井不畅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场采用了一种较为轻便的井口加药装置。将加药装置与套管闸门连接。加药前,关闭套管闸门,打开加药阀放空。药剂箱内压力排空后,向内注入适量药剂。注药完毕关闭加药阀。缓慢、小幅度打开套管闸门,井筒与药剂箱联通,压力达到平衡。此时,药剂依靠自身重力流入到油套环空。该装置经过体积小型化的改良之后,不仅可以固定在单井井口,也可以随时移装别处,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目前在永安油田应用比较普遍。 2 热载体循环洗井清蜡技术 热载体洗井清蜡技术中,锅炉车热洗技术相对最为成熟,最为经济,因此在采油生产一线应用最广。此外,使用化学清防蜡剂也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但是从大量的现场情况来看,仅仅采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清蜡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油井井况各不相同,包括液量、泵挂、动液面、井底温度、原油物性等因素都对井筒的结蜡状况产生影响,也对热洗措施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供液能力较差,动液面测不出的油井热洗清蜡的效果往往是不明显的。因此,对结蜡井进行分类是必要的。对于产液量较高、含水率较低的结蜡井,可以采用热油循环洗井方式。应当注意的是,入井液的井口温度应当控制在 120℃以上,单次循环的液量至少 30m3左右,循环时间应不少于 3h。 对与产液量较低、含水率较低、液面比较深的结蜡井,可以采用高压锅炉车热洗。洗井前可套管加 25~50kg 清防蜡剂。热洗时间控制在 4h 左右,入井液温度保持 100℃。热洗过程中必须保持抽油机正常生产,以保证排出溶化的蜡。在生产实践中,现场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新颖的热载体清蜡措施或措施组合,在油井清蜡、防蜡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包括:高压锅炉车热洗、热油循环、大排量热液洗井、电泵产出液热洗。对油井实施清防蜡措施见效后,在功图上的表现为:最大载荷下降,最小载荷上升,功图面积减小。 (1)套加热液法的应用 套加热液就是使用水泥车快速将一定量温度在 60℃以上的热液灌入结蜡油井套管,起到油管清蜡排蜡的目的。在现场实施过程中,效果比较明显。 (2)电泵产出液反洗法的应用 这种方法原理上与前者相同。是利用结蜡油井邻近电泵井的产出液来作为热介质进行反洗,达到清蜡效果。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一是电泵产出液温度高,通常在 70℃左右,无需车辆运输,在施工过程中的热损失较小;二是电泵产出液含油,对蜡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能够促进清蜡作用;三是电泵产出液与相邻抽油机井产自同一地层,流体配伍性较好,产生水敏的可能性最低,对地层的伤害也最低。 3空心杆电加热技术 空心杆加热技术也叫做电热空心抽油杆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遵循焦耳-楞次定理,将电能高效转化为热能,提高油管内流体的温度,已达到防蜡清蜡的目的。现阶段,永安油田在用的是被称为空心抽油杆三相电缆加热法。 (1)结构和原理 在抽油机井中,将三相加热电缆芯线以 Y 结法相联,配有电缆头、加重杆,下入充满散介质的空心抽油杆内;空心光杆顶部按照电缆悬挂器、散热介质入口装置、电缆护照装置;将地面电缆、三相加热电缆、温度传感器、电控柜和 380V 电源联成回路。 (2)使用特点 空心抽油杆使用的三相加热电缆,能使电网保持三相平衡,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单相工作电流比三相工作电流高出了 1.732 倍,这样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空心抽油杆内注入的散热介质为导热良好的变压器油,能够将加热电缆的热量有效地传导至抽油杆本体,同时起到了良好的绝缘效果,对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也非常有利。

原油清防蜡技术

原油清防蜡技术 目录 1. ................................................................................................................... 蜡的概述.. (1) 2. ................................................................................................................... 国内外油田常用清防蜡技术. (4) 3. (6) 4. .............................................................................................................. 清防蜡产品介绍........................................................ 1..1. 5. ................................................................................................................. 清防蜡剂发展趋势. (12)

1.蜡的概述 在地层中,蜡通常以溶解状态存在,在开采过程中,含蜡原油在从油层向近井 地带、沿着油管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 压力不断降低、轻质组份不断逸出, 原油中的蜡开始结晶析出并不断沉积。 地层内部结蜡会大幅度降低地层渗透率,使油井大幅度减产或停产等;地层射 孔炮眼和泵入口处结蜡,会增大油流阻力降低泵效;抽油杆处结蜡会增大抽油机载 荷,甚至造成抽油泵蜡卡;油管壁结蜡会增大对地层的回压,降低油井产量。油田 开发过程中的油井结蜡,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给生产带来许多困难。因此, 油井的清蜡、防蜡是保证含蜡原油油井正常生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1.1蜡的定义 严格来说,原油中的蜡是指那些碳数比较高的正构烷烃, 通常把大于十六碳(C 16) 原子数的大分子正构烷烃称为蜡(wax)。 实际上,油井中的结蜡并不是纯净的石蜡,它是除高碳正构烷烃外,还含有其 它高碳烃类,又含有沥青质、胶质、盐垢、泥砂、铁锈、淤泥和油水乳化液等的黑 色半固态和固态物质,统称之为蜡”(paraffin)。 蜡的典型化学结构式如图1(a)所示,但是人们也常常把高碳链的异构烷烃和带 有长链烷基的环烷烃或芳香烃也称为蜡,其结构如图 1中的(b)、(c )、(d) 原油清防蜡技术 CH a 'CH , c :i-l t "CH a "CM UH# CHi "、 ” = CM = / 、 / 、 J )正旳饥炷 CMt CM, CH, CH, CH, CH, CH Z Cf CH, CH Z CI-Iz CH r CH Z CH CH^ CM CW a CH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