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策略

检索策略
检索策略

1.检出文献太多、太少时,如何调整检索策略,有什么具体方法?

a. 当检出文献过多时,可以通过缩小检索范围的方法来限度文献数目:

1).增加逻辑算符“与”或“and”(*)进行关键词的组配,或使用二次检索。

2).用特定的副主题词进行限定。

3).用字段限定检索,如限定篇名字段检索,缩小检索概念,主要主题词检索(加权检索)

等。

4).进行文类型、语种、作者、重要期刊、核心期刊、年份、地域等的限定检索。

5).进入更专指的分类范围内输词检索。

6).浏览检索结果,只对所需要的记录作输出标记。

b. 当检索量太少时,可以通过扩大检索范围的方法来增加文献数目:

1).删除某个用and连接的不重要的检索词。

2).增加逻辑“或”检索:利用逻辑“或”的组配关系,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用“OR”或“+”表示,检索式为:A+B,表示这两个检索词在概念上是并列关系。用or连接的检索词(包括同义词、拼写变异词、缩略语、化学物质登记好等)。

3).位置算符放宽。

4).截词检索:关键词检索容易出现漏检的现象,截词检索是一种扩检措施,有助于提高检全率,防止漏检。如,“f??t”允许检索词之间有若干形式的变化,可检索出“foot”和“feet”的结果。

5).多选几个副主题词,利用副主题词的扩展检索,甚至选用全部副主题词。

6).用下拉主题词扩展检索。

7).同时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检索,用or连接。

8).用默认字段检索,或任意字段检索,或全文检索。

9).从在某个分类类目中输词检索改为在所有分类类目中输词检索。

10).用著者检索进行检索补充。

11).通过跨库检索平台进行检索,或者多选几个数据库进行检索。

2.请解释用主题词途径和关键词途径检索有何不同?

主题词是指文章标题的简略以及文章的主旨,文中不一定出现,可能是作者对文章大意的概括和总结性语言。主题词途径检索是根据标引人员按照规范词表标引出的主题词进行检索。

优点:能满足特性检索要求,专指性强;能适应新兴学科及多学科文献检索,只要根据新学科的出现、发展及多学科的需要,随时增加主题词,就能快速检出所需文献。

缺点:主题词选择必须准确,否则无法进行查找;由于主题词得规范性,因此输入的主题词必须完全正确,因此每次使用需要查找主题词表较费时间。目前国内外采用主题词检索的数据库其使用的主题词表均具主题词检索和分类检索的特点,因而也可适应检索范围大、内容广的课题。

关键词是指出现在文献或网页的标题(篇名、章节名)或文章、全文中,能表达文献实质内容的,并且能被人们作为检索入口的关键性名词熟语。出现在文献篇名、文摘或全文中的关键词,通常作为文本词纳入文献数据库索引,提供更多的检索入口。

优点:可任意选词,允许有较大的弹性;可任意选取专指性强的名词,具有较高的专指性,查准率较高;不需要熟悉各种数据库的不同词表或分类目录;可以弥补词表收词量不足

和更新不及时等缺陷,能及时使用新名词术语检索与新概念有关的文献;可以取消费时、费力的标引工作,或至少可以降低标引工作的难度和成本,同时避免由于文献分析标引的误差和情报检索语言粗化所造成的文献主题表达失真。

缺点:关键词法不对文献的实质主题内容进行分析,难以准确揭示文献实质内容,检索的准确性较差;关键词不受词表控制,不能解决同义词、近义词的合并或联接问题,影响查全率。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