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县××镇人民政府。

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拟建地点

××县××镇××村东、××公路南侧。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资质证书号:豫工资丙××

(3)法人代表:××

1.1.5 编制工作的依据与研究范围

根据××县××镇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方案及其它基础资料,我公司组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筑专业法规、规范,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与依据、背景及现状、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投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依据。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项目单位承办条件

××县××镇人民政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符合项目申报资格。其经济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备承担拟建项目投资建设的要求和基本条件。

1.2.2 项目规模

项目区占地面积10000㎡;项目总建筑面积2301㎡;附属设施建设:庭院、广场、围墙、绿化等3500㎡。

1.2.3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分为:项目申报、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及签订合同、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自土建工程开始起,计划8个月(2009年3月—2009年10月)完成。

1.2.4 项目招标

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建设及设备采购,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2.5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项目建设环保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2.6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50万元。

资金筹措:建设单位自筹1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补贴450万元。

1.2.7 项目综合评价与建议

该项目具有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县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立项。该项目建设尚有450万元的资金缺口,建议上级给予扶持补贴。

第二章建设目标与建设依据

2.1 项目建设目标

该项目位于××县××镇××村东、洛界公路南侧,利用××镇××村原养鸡场空院进行建设。项目区100m、宽100m,占地面积10000㎡。项目建成后,达到日储存、转运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30吨,年储存、转运垃圾11000吨的能力。建设项目如下:

2.1.1 主体设施:

(1)机械填装/压缩式转运车间场房一座,设置4个填装/压缩转运单元;每个车间进深9m、宽10m、高6m,框架结构,总占地面积360㎡,建筑面积360m。以确保车间内车辆回车及吊装需要。

(2)封闭式垃圾堆放场,长30m、宽30m,建筑占地面积900㎡;钢筋砼地基;框架结构墙体;拱形彩钢瓦屋面。

(3)转运作业平台:长20m、宽30m,建筑占地面积600㎡;钢筋砼地基.

2.1.2 配套设施:管理办公用房,长29.7m、宽7m,2层砖混结构,占地208㎡,建筑面积416㎡。厕所25㎡。

2.1.3 附属设施:庭院、广场、围墙、绿化、隔离带等3500㎡。

2.1.4 设备购置:机械填装/压缩式垃圾箱、推土机、铲车、自卸卡车、垃圾运输车、发电机等。

2.2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2.3 项目建设依据

2.3.1 环保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2)《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1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4)《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15)《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1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7)《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18)《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19)《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试行);

(2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22)《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23)《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24)《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25)《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

(26)《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27)《河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28)《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29)《河南省污染源限期治理管理办法》;

2.3.2 建筑标准规范

(30)《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3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3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35)《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GB12348-90 (3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19-87

(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3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39)《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4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41)《防洪标准》GB50201-1994

(4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4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4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

2.3.3 其它有关依据

(45)《××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46)××县国土局《建设项目用地意见》;

(47)××县建设局《选址符合总体规划证明》;

(48)××县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49)××县公安消防大队《选址符合消防要求的证明》;(50)××县电业局《选址可满足正常安全供电的证明》;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3.1 县情背景

××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东邻襄城县,西毗汝州市,北接禹州市,南与平顶山市区和××县相连。属平顶山市管辖。地理坐标:北纬33°48′—34°10′50,东经113°40″—113°24′50″。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以平原和岗地为主。境内大小峰40座,主要有管山、大刘山、中顶莲花山、紫云山等。总面积737平方公里,耕地60.8万亩,县辖6镇8乡、374个行政村,782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56.8万人。

3.2 镇情背景

3.2.1 地理位置

××镇位于××县城西15公里处,介于东经110°05′—111°09′,北纬32°01′—32°09′之间。西与汝州市接壤,南与××县隔汝河相望,北与茨芭乡、黄道乡相接,东与渣园乡相邻。是一个丘陵、平原相间分布的农业大镇,其中北部丘陵地为28平方公里,南部平原地为46平方公里,总面积74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1/10,耕地总面积6.3万亩。总人口6.3万人。

3.2.2 历史沿革

××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传西汉时期有个姓薛的将军

卒葬于此,当时该村建有店铺,故名××。宋时为钧台乡,明时为黄道保,清朝为涌泉保,民国时为××镇。1947年解放,1948年建区政府,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79年更命为××乡,1993年由乡改镇至今。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仰韶文化遗址—“××遗址”。

3.2.3 行政区划

××镇共辖38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行政村有:××、薛北、薛西、肖庄、王圪垱、吴村、田湾、东关庄、西关庄、韩店、临河、刘七、赵东、赵西、赵南、前街、冢南、冢西、冢东、冢北、十字口、太朴寨、张临渠、使郎庙、唐村、张武楼、李庄、谢庄、韩庄、胡村、青东、青西、青南、下宫、薛庄、靳窑、洞子沟、吕沟。其中镇政府所在地人口11000人,土地面积3.2平方公里。

3.2.4 自然条件

1、气候

××镇地处北温带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4.6℃左右,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2℃;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30小时,日照率为43%,月平均160小时,日平均6—7小时;历年年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光照充足,日照可满足农业一年两熟耕作制的需要;主导风向为东、东北和西、西北风,最大风速24米/秒;年平均降雨量为678.6毫米,多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52%。

2、地形地貌

全镇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为丘陵,占全镇面积的40%,南部为平原,占全镇面积的40%。

3、水系

××县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境内有济蓝河、二十里铺河、茶河、透江河等季节性河流四条;北部丘陵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但雨水资源比较丰富;南部地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洞子沟、青杨庙两座小型水库;广阔渠流经镇境13.5公里,汝河水沿境南东流,是淮河的重要支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繁重。

3.2.5 农业状况

××镇北部是山岗丘陵地,南部是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北汝河沿镇境区南流过,广阔大渠从中部穿境而过,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辣椒等。农民有传统种植蔬菜习惯,生产的蔬菜品质优良,特别是××的辣椒全国有名,其椒果以“个大、皮薄、肉厚”享誉省内外。蔬菜种植面积最高年份曾达到2.6万亩。前街、王圪当、太朴寨等村蔬菜大棚在1000个左右,××镇发展蔬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烟叶生产发展迅速,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品质优良化,年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

3.2.6 工业状况

××镇原有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迅速,充满活力。截止2007年底,全镇共有乡镇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16000人。涉及机械加工、塑料加工、木材加工、淀粉加工、蔬菜加工、建材、铸造等产业门类。并形成蔬菜种植深加工、淀粉深加工、畜禽养殖加工和铸件铸造加工等四大规模化特色产业聚集区。其中,铸造工业聚集区有铸造企业106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3.2.7 商业服务业状况

××镇商业服务业繁荣。镇域共有3个专业市场,商户300余家,日上市人数达到3000人左右;镇区集贸市场每天人流如织,物交会会期日上市人数达10000人左右。

3.2.8 基础设施状况

××镇基础条件完善,镇区有金融、教育、医疗、邮政、电信、电力等18家职能单位,机构设置合理、齐全,市场、旅馆、饭店等配套服务完备。

1、交通条件

境内已形成“三纵二横”公路框架,洛阳至界首公路(省道)横穿全境,境内有韩店至茨芭、××至中顶莲花山、前石路至查庄三条乡级公路,有一个汽车客运站;镇区有5条硬化道路;全镇38个行政村都修通了水泥路,占100%,形成了“村村通”汽车公路网络。

2、通信条件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相继在镇区

建起基站,程控电话村村通,电话普及率达36%。有线电视线路已接通17个村。

3、教育卫生

全镇共有中学4所,小学33所,幼儿园5所,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镇级卫生院一所,各村均设置有卫生所,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95%以上。

4、电力设施

区内有青杨庙35KV变电站一座。高低压供电线路纵横交错,电力设施完备、供应充足。

3.2.9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人口

镇域内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792人,占总人口的93%,非农业人口4208人,占总人口的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城镇化水平40%。

××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由××、薛北、薛西、王圪垱、肖庄五个行政村组成。2007年镇区总人口为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00人,占镇区总人口的34.6%,农业人口7200人,占镇区总人口的6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左右。

2、经济总量

2006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7亿元,财政收入350万元;2007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94亿元,比上年增加1.24亿元,财政收入469万元,比上年增加119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

3、获得荣誉

几年来,××镇先后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平顶山市“治安模范乡镇”、平顶山市“基层信访先进单位”、平顶山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平顶山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平顶山市“文明村镇”、平顶山市“卫生镇”、××县经济发展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3.3 垃圾与环卫设施现状

3.3.1 垃圾成分

××镇辖区产生的主要垃圾,是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和工业垃圾。影响垃圾成分的主要因素有:镇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俗和该镇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和不同的季节等。组成部分主要有有机物、纸、玻璃、金属、塑料、织物、无机废物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中可回收部分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垃圾中有机成分的含量将逐渐下降。××镇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其农业垃圾会占相当的比例,有机废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一般由农民作堆肥处理,无机废物需要集中填埋处理;××镇工业发展迅速,产生的大量无机废物需要集中填埋处理。

3.3.2 垃圾产量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振兴阶段,垃圾产生量的年增长率大多为7-11.5%,而欧美各国为6-10%,日本为9%。有报道表明,经济发达设施完善的城镇,其生活垃圾的增长

率通常为3-5%,如以色列、美国、原西德、荷兰、瑞典依次为5%, 3-4%, 4%、3%, 2%。垃圾的增长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镇的垃圾产生量与垃圾增长率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目前,除了生活与农业有机垃圾作堆肥处理外,需要通过转运、集中填埋处理的垃圾在10000吨/年左右。

3.3.3 垃圾清运

垃圾从收集、运输、中转到处理,构成了垃圾的处置系统。城镇与乡村垃圾的收运系统主要是由处置系统中的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环节组成,其硬件主要有各种收集和运输车辆(机械)、输送设备、转运设备及辅助设备(如收集容器等),而相应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作业方式等为该系统的支持软件。

××镇是个农业大镇、工业新镇,居民与工业企业分布相对分散,适合采用流动车辆收集方式转运垃圾。

垃圾流向如下:

生活垃圾、工农业垃圾→垃圾桶、垃圾箱、垃圾池→垃圾收集车→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

3.3.4 现有设施

××镇目前不存在垃圾堆放场、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收集后无处堆放、也无法处理,由此造成的对环境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无法估量。还有的居民将垃圾排进了附近沟渠与河流内,对流域下游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镇没有合适位置建设垃圾填埋场。距××镇公里东北的乡山谷,建设有一处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能力60吨,有效容积65万吨,设计使用年限30年。××镇垃圾经中转可直接运往该填埋场处理。因此,建设××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已成为当务之急。

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4.1 项目建设是辖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镇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创建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引进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种植模式得到了根本转变。但是,经济作物的地膜化生产,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白色污染”,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治理,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镇区为中心、带动中心村、辐射全镇的格局。工业企业的加快发展,势必产生相应的工业垃圾,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治理。

3.4.2 项目建设是中心城镇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镇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镇区人口聚集迅速,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力较大的小城镇,正向中心城镇发展。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改革、建设与发展三位一体的方针,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工业、商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通过科学规划、加快建设,使××镇在较短的时期形成分工明确、功能齐全、

基础完善、环境优美的具有高度吸引力的中心城镇。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3.4.3 项目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几年来,××镇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以争创市级文明村镇为目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居环境,全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正由点到面稳步铺开。随着集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不断繁荣,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大,环境保护、特别是垃圾治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作为公共性质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一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3.4.4 项目建设是淮河流域环保的需要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淮河污染状况令人堪忧,国家对于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非常重视,出台许多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治理,并要求淮河流域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县地处淮河流域上游,汝河是淮河流域的主要支流之一,流经××镇境内南部,径流面积广泛。全镇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固体废弃物存在侵占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等弊端,在降雨作用下,污染物自然流向汝河,如不加快环境治理工作,势必加重淮河流域的污染。因此,该项目建设是淮河流域环境保护的需要。

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 场地选址

根据国家建设部《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的要求,垃圾中转站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

4、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

××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符合上述要求。项目选址在××县××镇××村东废弃的养鸡场院内,选址避开了邻近商场、餐饮店、学校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避免了垃圾转运作业时的二次污染影响及危害,以及潜在的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或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具备了地理位置优势和良好的建设条件。

4.2 建设条件

4.2.1 地形条件

建设场址地势平坦,运输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4.2.2 地质条件

1、地质状况

××县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拗陷渑池——确山陷褶断束的中东部,属冲积平原区。拟建项目位置属河相冲积平原地貌单元,所处位置地形平坦。

场区地质为第四系洪积物。顶部覆盖有较厚的耕植土,地层上面为粉质粘土、粉土组成,下部为粉土和卵石组成的粗颗粒,地基土承载力较低。

根据河南省地震局相关资料,××县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该项目主体设施场房建筑,宜采用框架结构;堆放与作业场地基础,宜采用钢筋砼结构。

2、地下水

项目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水质较好,对各种砼均无侵蚀性。

4.2.3 气象条件

根据《河南省自然综合区划》资料,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温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一年四季皆有利于工程施工。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4.6℃。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4℃。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32℃。

2、湿度:

年平均空气湿度60%。

年最大空气湿度78%。

年最小空气湿度51%。

3、风力:

历年最大风速35m/s。

基本风压0.40kn/m2。

4、雨雪量:

年均降雨量678.6mm。

基本雪压0.35kn/m2。

5、冻土:

最大冻土深度140mm。

6、无霜期:220天左右。

7、气压:

1991—2005年间平均气压100.05千帕。

8、光照: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230小时,年每平方厘米太阳幅射积热量113.77千卡。

4.2.4 基础设施条件

1、给排水

项目场区新打深井一眼,配备无塔供水增压器,形成区内自来水管网供水。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排入污水管网,雨水排入雨水管网。

2、供电

由××县电网××供电站供电,可就近接入项目区。项目区配备350KVA箱式变压器一台,同时配备发电机备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的需要。

3、交通

洛(阳)---界(首)公路横贯东西,项目紧邻该公路南侧,辖区内村村通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4.2.5 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材料:水泥、河砂、石子、石灰等均可就地取材。木材、钢材均可由当地建材市场充足供应,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建材运输可通过公路网与各建材供应商联系,将项目建设所需建材、设备、机械运至施工现场。

4.2.6 用地条件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0000㎡,土地征用手续正在办理,已经得到××县国土局的同意(见附件:××县国土局《建设项目用地意见》)。该项目不涉及居民拆迁安置,土地征用补偿

垃圾中转站异臭味解决方案

垃圾中转站异臭味解决 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项目背景 垃圾中转站的功能是将居民区分散的垃圾收集点的垃圾集中起来,经过压缩,送到垃圾填埋场。中转站的功能决定中转站必须设置在居民区之中或附近。由于生活垃圾腐烂发臭,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有机氨及部分的硫醇、甲烷等气体散发出来,同时生活垃圾在堆放、装卸、转运过程中难免有臭气散发出来。中转站散发的臭气对周围的居民生活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此,在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中,垃圾腐臭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若不进行除臭处理,其臭味可达到4级。 垃圾散发臭气中部分臭气化合物的种类和特点如下: 表1:垃圾臭气中部分恶臭物质的特性

注:*表示有毒性;x表示无毒性或是低毒性。 从上表可以看到,垃圾散发臭气中的恶臭物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容易被吸附等特点。 根据垃圾中转站——垃圾作业处理间区域的情况,本方案拟采用综合异味控制技术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臭气,从根本上改善重庆市垃圾中转站区域和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 ●基础数据和有关环境污染控制要求介绍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GB14554-199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设计原则 ●选择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先进成熟、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的 产品。 ●设备基本不占地方,不影响原有设施布局,业主方不需要增加新的 基础设施。 ●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垃圾中转站各项管理制度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中转站操作人员对中转站生产、设备、安全、卫生等工作全面负责。 二、中转站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关工作制度要醒目上墙。 三、中转站准时开门,各岗位人员及时到位。 四、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满载运输。 五、垃圾中转站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倾倒有序,文明操作。 六、中转站要有生产垃圾车辆进、出台帐。记录要清晰、及时、准确、齐全。 七、外来单位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进入中转站应持有核发的准入证。 八、禁止将建筑垃圾导入压缩机或压缩车。 九、禁止在垃圾中转站焚烧垃圾、杂物。 十、禁止外来人员到中转站拾荒。 十一、禁止垃圾中转站内堆、晒杂物。 十二、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垃圾中转站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认真做好各类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 二、定期对各类需润滑部位加润滑油。 三、及时对储油箱滤清或更换。 四、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查明原因,自己不能排除的应及时上报。 五、确保照明正常,发现电路、油路出现故障时,不得擅自修理,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修复。 六、全年机械设备、线路不得少于两次以上的大型保养。

垃圾中转站卫生标准 一、内外场地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散落垃圾和污横流。 二、物品分类堆放有序,整洁干净,无杂物。 三、液压件、压锤、推动杆清洁、无垃圾、积尘。 四、下水道及时冲洗、疏浚、无恶臭、无杂物。 五、垃圾清运结束后,中转站必须清洗一次,无暴露垃圾。 六、消毒期间基本无苍蝇等。 七、货物柜干净、整洁、无杂物。 八、门窗、墙壁清洁、无灰尘、蜘蛛网。 九、站内、外要进行适当的绿化、美化,做到无白色垃圾。

垃圾中转站异臭味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重庆市垃圾中转站的功能是将居民区分散的垃圾收集点的垃圾集中起来,经过压缩,送到垃圾填埋场。中转站的功能决定中转站必须设置在居民区之中或附近。由于生活垃圾腐烂发臭,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有机氨及部分的硫醇、甲烷等气体散发出来,同时生活垃圾在堆放、装卸、转运过程中难免有臭气散发出来。中转站散发的臭气对周围的居民生活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此,在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中,垃圾腐臭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若不进行除臭处理,其臭味可达到4级。 垃圾散发臭气中部分臭气化合物的种类和特点如下: 表1:垃圾臭气中部分恶臭物质的特性 沸点 (C)-氨基丙醇

二硫化碳S2C76-30* 苯乙烯C6H5CH=CH2104.14146* 从上表可以看到, 垃圾散发臭气中的恶臭物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容易被吸附等特点。 根据重庆垃圾中转站——垃圾作业处理间区域的情况,本方案拟采用加拿大ECOLO异味控制国际公司产品及日本EM臭源控制技术处理垃圾中转站产生的臭气,从根本上改善重庆市垃圾中转站区域和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 基础数据和有关环境污染控制要求介绍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GB 14554-199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GB18918-2002) 2.设计原则 选择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先进成熟、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的产品。 设备基本不占地方,不影响原有设施布局,业主方不需要增加新的基础设施。 充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三.设计参数及要求 1.设计参数 垃圾中转站的场地面积大小以及中转站的场地情况(单位:平方米)。 2.设计标准

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县××镇人民政府。 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拟建地点 ××县××镇××村东、××公路南侧。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资质证书号:豫工资丙×× (3)法人代表:×× 1.1.5 编制工作的依据与研究范围 根据××县××镇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方案及其它基础资料,我公司组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筑专业法规、规范,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与依据、背景及现状、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投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依据。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项目单位承办条件 ××县××镇人民政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符合项目申报资格。其经济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备承担拟建项目投资建设的要求和基本条件。 1.2.2 项目规模 项目区占地面积10000㎡;项目总建筑面积2301㎡;附属设施建设:庭院、广场、围墙、绿化等3500㎡。 1.2.3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分为:项目申报、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及签订合同、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自土建工程开始起,计划8个月(2009年3月—2009年10月)完成。 1.2.4 项目招标 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建设及设备采购,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2.5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项目建设环保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2.6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50万元。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背景 1.1.1项目名称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名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项目类别 市政工程 1.2 编制依据、目的和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5)《**省环境保护条例》

(6)《**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7)《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 2、标准、规范 (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标准》(CJJ/T156-2010) (4)《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 (5)《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 106-1999) (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 (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7号) (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9)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其他 (1)《**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2)建设方提供城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资料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一、垃圾中转站清运工作实行定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 二、垃圾中转站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倒入填埋场。 三、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果皮纸屑、无污水。 四、及时清洁垃圾中转站内墙面、天花板,应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乱画、墙面光洁、外墙面整洁。 五、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交接班,并在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六、认真做好除“四害”防污染工作,每两天应对垃圾中转站进行消毒工作,不少于一次防虫害。 七、爱护垃圾中转站设施,如检查中发现设施损坏,要负责赔偿。 八、保持垃圾中转站周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九、负责记录垃圾的出站数量。

垃圾中转站管理人员安全操作规范 一、管理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熟知用电知识,熟练操作流程,严格按安全程序操作。 二、管理人员严禁在清运车没有停稳时操作设备,严禁设备上料时伸头观看或者站在料斗下,要确保操作安全。 三、垃圾压缩箱装满后要及时把污水排放干净,拔下排放管和用电插头,确保垃圾压缩箱安全上车。 四、协助垃圾运输车及清运车辆安全的驶入和驶出,做好驾驶员的观察员。 五、做好消杀工作,严格做到每天上午10:00左右消杀一次,下午 4:00左右消杀一次,另视垃圾产量及垃圾成份等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消杀次数,严禁苍蝇产生。车辆出入中转站必消杀。 六、如停电、机械、汽车发生故障等原因,手拉车清运人员倒垃圾时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不得擅自将垃圾倒入中转站场地内。 七、严禁建筑垃圾、易燃易爆、有毒垃圾倒入压缩箱。 八、废品不得堆放在中转站内外,不得在垃圾场内外燃烧废品,若发现垃圾堆不明起火要及时采取灭火措施。 九、拾荒人员不得进入中转站捡拾废品。 十、工作结束后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切断电源,关闭水龙头,关锁好门窗。

垂直垃圾中转站详细工艺方案设计

一、总体工艺流程设计 二、工艺方案详细说明 2.1、垃圾收集车进站和出站(参考图1和图2)

1)垃圾收集车(以后简称 收集车)在进站时由进 站处读取收集车IC卡 信息或由监视设备读 取车牌号信息,并称重 计量,将数据传到中央 控制室(以后简称中控 室)存档; 2)中控室比对收集车基 本信息,经过计算后, 安排收集车的卸料泊 位; 3)进站处打开升降挡车 杆放行,收集车通过红 绿灯和LED牌的引导 进入卸料泊位,完成卸 料作业; 4)收集车出站时,在进站 处再次读取车辆信息 并称重计量,将数据传 到中控室存档,进站处 打开升降挡车杆放行,收集车出站 图1 垃圾收集车进出站口 图2 收集车进出站口信 息交互图 2.2、垃圾收集车的卸料 (参考图3、图4) 1)、容器箱在竖直放

置完毕、打开进料门后,现场工作人员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后放下卸料槽; 2)、卸料槽放下后, 中控室通过LED 显示器、红绿灯 引导收集车进入 卸料泊位; 3)、收集车通过泊位 的限位装置倒车 至倒车限位块处;图3大厅平面示意图 4)、喷淋、降尘、 抽风、除臭系统开始工作,收集车进行卸料作业; 5)、卸料完成后,收集车离开,现场工作人员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 2.3、垃圾转运车的进出站 及容器箱的场内转运(参 考图5) 1)、垃圾转运车(以后简 称转运车)从垃圾处理场 返回中转站后,通过无线 对讲设备、GPS 定位设备报告中控室; 2)、中控室根据场内情况 通知垃圾转运车将空容器 箱放置在容器暂存地或是 直接复位放置在工作泊 位。 图4 收集车卸料示意图 3)、空容器箱放置完场后,转运车通过对讲设备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后,根据场内情况通知转运车进入其他泊位将满载容器箱装车或是进入转运车停放区停放休息; 4)、容器箱装车完成后,转运车通过对讲设备报告中控室,中控室通过监控设备确认后,通知其可以离开; 5)、转运车离开中转站,在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往返,中控室通过GPS定位设备和无线对讲设备对转运车的转运作业进行控制,直到垃圾车返回中转站。

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议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议书 篇一: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 xx县xx镇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地址 xx镇区 1.1.5项目主要内容 1.2研究工作范围依据 1.2.1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5)《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XX?21号) 1 (6)《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XX年9月10日) 《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 (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XX) (8)《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cJJ27-20XX)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0)《xx县市统计年鉴》20XX年 (11)xx县xx镇有关资料。 1.2.2研究工作范围 (1)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的实施意见》(皖政?20XX?21号)及《中共xx省委xx省人 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XX年9月10日)要求,结合xx镇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现状,论证xx县xx 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根据《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并结合地方

垃圾中转站管理最新版

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 1、中转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成领导交办的其 他工作;逐级落实消防责任制和工作安排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关的工作制度要醒目上墙; 2、中转站实行封闭式管理,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进入场区须登记;操作间严禁外人进入; 3、中转站准时开门,各岗位人员及时到位;工作实行定 人、定岗专人管理负责制;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脱岗; 4、中转站工作人员对中转站生产、设备、安全、卫生等 工作全面负责;做好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场区内严禁烟火; 5、垃圾中转站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倾倒有序,文明操 作;及时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无垃圾、无污水; 6、各区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进入中转站应持有核发的准入 卡;须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要有生产垃圾车辆进、出台账;记录要及时、准确、齐全; 7、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满载运输; 做到日产日清,按时将垃圾运至垃圾场进行填埋; 8、禁止将建筑垃圾倒入压缩机或压缩车;禁止在垃圾中 转站焚烧垃圾、杂物;禁止垃圾中转站内堆、晒杂物;

垃圾中转站设备维修人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做好各类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工作,并认真做好 记录;每天安排维修驻站人员,对压缩设备检查、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安全生产; 二、定期对各类需润滑部位加润滑油、黄油,对压缩机、移 动平台滚轮等缺油情况,及时进行加注; 三、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切断电 源,查明原因,自己不能排除的应及时上报; 四、确保照明正常,发现电路、油路出现故障时,由专业人 员修复; 五、建立维修档案,填写维修记录单,定期汇总;每月对机 械设备、线路不得少于两次以上的大型保养。

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

常宁市300T垃圾转运站 工 艺 及 设 备 方 案 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 2011-01-03

1.中转站主要参数与设计依据 ............................................................... - 3 - 1.1 中转站主要参数 ................................................................... - 3 - 1.2 设计依据......................................................................... - 3 - 2.工艺方案的选择......................................................................... - 4 - 2.1 双模预压式与压装式的比较 .......................................................... - 4 - 2.2.1 操作及工艺流程 ............................................................. - 6 - 2.2.2 工艺流程图 .................................................................. - 7 - 4. 主要设备介绍........................................................................... - 8 - 4.1 双模式垃圾压缩机 .................................................................. - 8 - 4.2 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 ............................................................ - 9 - 4.3车厢可卸式转运车.................................................................. - 10 - 4.4 集装箱移位系统................................................................... - 11 - 4.5 PRT40型除尘除臭系统.............................................................. - 11 - 4.6 称重计量系统..................................................................... - 13 - 4.7高压洗车系统...................................................................... - 14 - 4.8 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 ............................................................... - 14 - 5 主要设备清单........................................................................... - 17 - 6. 环境保护.............................................................................. - 18 - 6.1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 - 18 - 6.2 中转站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控制技术 ............................................. - 18 - 6.2.1 废气粉尘污染治理 ........................................................... - 18 - 6.2.2 中转站车辆及场地清洁 ....................................................... - 18 - 6.2.3 废水治理措施 ............................................................... - 18 - 6.2.4 噪声控制................................................................... - 19 - 6.2.5 蚊蝇控制................................................................... - 19 - 7. 结束语................................................................................ - 20 -

垃圾中转站废气处理实施方案

垃圾中转站废气处理实施方案 一、概况 东园垃圾中转站位于江都区龙城路48-2,浦江路垃圾中转站位于江都区浦江路148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个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也是标志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循环经济开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确实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垃圾的收集、压缩、运输和垃圾站的臭气净化等。我公司研发生产的垃圾转运站除尘除臭系统是综合了空间植物液雾化的技术、负压抽风除尘除臭技术、离子新风除臭技术、垃圾口降尘除臭等技术,是一项比较理想和成熟的垃圾中转站除尘除臭系统,已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垃圾中转站配套使用,用户均感到非常满意。 1.1、垃圾臭气的产生原因 由于生活垃圾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剩饭、蔬菜根、叶、家禽、动物及鱼类的皮、毛、脂肪、下脚料等和一定的水分,在堆积过程中由于通气不良及受到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鱼腥臭[胺类CH3NH2,(CH3)3N],氨臭[氨NH3],腐肉臭[二元胺类NH2(CH2)4NH2],腐蛋臭(硫化氢H2S),腐甘蓝臭[有机硫化物(CH3)2S],粪臭[甲基吲哚C8H5NHCH3]以及某些垃圾废水的特殊臭味,习惯上统称为垃圾臭气。 1.2、垃圾臭气的产生过程 垃圾在堆放、转运、压缩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异味臭味,从而造成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其异臭味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待处理的垃圾中含有易挥发的异臭味的化合物,经过设备的搅动、翻转等机械运动,使得这些化合物挥发出来,产生异臭味; (2)垃圾在输送、储存等过程中因微生物的作用,释放出异臭味; (3)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因工艺条件和要求造成异臭味的产生。例如,在焚烧或堆肥等过程中,氧气可与垃圾中的化合物生成有异臭味的产物;又如,在垃圾堆放过程中的有机物腐败产生异臭味。 二、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垃圾中转站个人总结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

垃圾中转站个人总结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垃圾中转站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你了垃圾中转站个人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 再回首,思考亦多,感慨亦多,收获亦多。忙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成了心曲的主旋律,常鸣耳盼。对我而言,xxxxx年上半的工作是难忘、印记最深的半年。工作内容的转换,连带着工作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的适应与调整,(包括工作上的适应与心态上的调整)压力带来了累的感觉,累中也融进了收获的快乐。在办各位领导的支持下,在所各位同志的密切配合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作风务实,思想坚定,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下来的其它工作。现简要回顾总结如下: 我于xxxx年xx月xx日,进入公司工作,起初先于锡山区柏庄垃圾中转站工作,xxxx年xx月初至xxxx年xx月底期间,担任中转站现场总负责,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站内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中转站内工作非常顺利。并在期间,多次迎接检查和接待参观,赢得好评。 因为公司岗位调动需要,我于xxxx年xx月,调入运营公司业务科工作,现担任运营公司车队负责人职务,主要负责:蓝藻拖运、

工业污泥拖运、拉臂式移动厕所和大巴移动厕所的租赁、生活垃圾的清运,以及道路的机扫与冲水作业任务。 一、半年来的工作表现 (一)强化形象,提高自身素质。为做好督查工作,自我严格要求,注重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一是爱岗敬业讲奉献。业务科的工作最大地规律就是无规律,因此,我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二是锤炼业务讲提高。经过半年的学习和锻炼,我在工作上取得一定的进步,细心学习他人长处,改掉自己不足,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二)严于律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半年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公司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公司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垃圾中转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2) 第一节工程概况 (2) 第二节编制依据 (2) 第二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 第一节测量定位放线 (2) 第二节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3) 第三节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4) 第四节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5) 第五节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6) 第六节墙体砌筑施工方法 (8) 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10) 第一节质量控制标准 (10)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10) 第三节质量重点控制点 (12) 第四节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3) 第四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5) 第一节机械、机具设备安排 (15) 第二节劳动力需求计划及保证措施 (16) 第三节材料设备进场计划 (19) 第五节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0) 第五章施工安全及各项施工保证措施 (23) 第一节安全保证体系 (23) 第二节安全目标及其保证措施 (25) 第三节文明施工措施 (31) 第四节环保管理措施 (33) 第五节消防保卫措施 (37) 第七节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38)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 二、工程地点: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 三、计划工期:30日历天 四、招标围:详见工程量清单 五、工程质量:合格 六、资金来源:国拨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国建筑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二、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现行有关规定。 三、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的招标文 件。 四、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的工程量 清单。 五、金凤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工程施工图图 纸。 第二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测量定位放线 一、控制桩的测设 本工程轴线引测控制点由建设单位指定的测量桩点引测。在引测各轴线控制桩之前,必须复核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的引测控制点是否闭合,闭合误差符合工程测量规的允许误差值的要求,方可进行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引测。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实施计划规划方案书.doc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 1 - 1.1 编制背景 .............................................................................................. - 1 - 1.2 编制依据、目的 ................................................................................ - 1 - 1.3 可行性研究内容 ................................................................................ - 3 -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 - 3 -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 - 3 - 1.3.2 项目建设内容 .......................................................................... - 3 - 1.3.3 项目建设进度 .......................................................................... - 3 -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 3 - 1.3.5 效益分析 ................................................................................... - 3 - 第二章项目区域概况 .................................................................................... - 5 - 2.1 自然概况 .............................................................................................. - 5 - 2.1.1 地理位置 ................................................................................... - 5 - 2.1.2 气候............................................................................................ - 5 - 2.1.3 矿产资源 ................................................................................... - 5 - 2.1.4 旅游资源 ................................................................................... - 5 - 2.1.5 经济概况 ................................................................................... - 6 - 2.2 ** 总体规划 .......................................................................................... - 7 - 2.2.1 规划期限 ................................................................................... - 7 - 2.2.2 规划范围 ................................................................................... - 7 - 2.2.3 规划人口 ................................................................................... - 7 - 2.3 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 - 7 - 2.3.1 环卫现状 ................................................................................... - 7 - 2.3.2 环卫规划 ................................................................................... - 8 - 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 - 10 - 3.1 垃圾处理现状 .................................................................................. - 10 -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 10 - 3.2.1 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 - 10 - 3.2.2 加快 ** 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 - 11 - 3.2.3 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 11 - 3.2.4 保护环境的需要 ................................................................... - 12 - 3.2.5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需要 ........ - 12 -

备案项目网上申报-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申报大纲)

备案项目网上申报-生活垃圾中转站项 目 项目申报指导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以法律手段规范和引导规模庞大的企业投资活动,国务院日前公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专家们指出,条例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在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巩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转变投资管理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条例将建立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写入其中,以行政法规形式确立了在线平台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在线平台的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在线平台的建设应用,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政府主动转变投资管理职能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线平台实质上是政务服务大厅的延伸和深化,依托在线平台推进投资项目“一门式一网式”办理,实现企业“一站咨询”、审批“一门受理”、流程“一图导引”、项目“一码贯通”,力求打造便捷、高效、阳光的政府服务新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在平台的建设应用中落实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果,通过加强投资领域法治建设巩固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切实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XXXXXXX 2、注册地址:XXXXXXX 3、注册时间:XXXXXXX 4、注册资金:XXXXXXX 5、注册类型:XXXXXXX 6、经营范围:XXXXXXX 7、法定代表人:XXX (二)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生活垃圾中转站 2、建设地点:XXXXXXX 3、建设规模:XXXXXXX 4、建设内容:XXXXXXX (三)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总投资额;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垃圾中转站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总说明 二、一般说明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组织准备 二、施工现场准备 三、技术上的准备 四、生产准备 第四章、技术人员和劳动力配置计划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计量器具配置 一、主要机具设备的配备及进场时间 二、主要工艺检测计量器具配备 第六章、关键部位施工方案 一、施工部署 二、施工方案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技术保证措施及违约处罚 二、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一、建立安全施工的保证体系 第九章、公司宗旨及保证措施 一、公司宗旨 二、组织措施 三、物质措施 四、技术组织措施 五、经济措施

六、有关强制性条文的保证措施 七、现场文明施工保证及管理措施 八、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 九、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十、工程质量保修承诺及违约处罚 十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进度的措施 十二、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十章、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保证措施 二、进度计划 第十一章、降低成本措施 一、材料节约 二、技术措施 三、施工管理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进度计划表 一、施工临设布置 二、施工平面图的科学管理 第十三章、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附件:劳动力计划表 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图纸答疑 2.现行的国家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政策法规 3.现行的地方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政策法规 4.我公司对本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的目标要求 5.我公司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和公司承接的相关类似工程的实际管理和施工技术经验 6.我公司颁发的《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和《项目管理文件》 二、本工程执行的主要规范有: 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快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 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办法》(JGJ95-99)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案前技术规程》(JGJ46-88) 1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3-2002) 14、其它现行各有关《规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总说明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报告表修改建议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 项目名称: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祁东县亮洁环卫清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1年7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祁东县亮洁环卫清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谭喜平联系人陈镇长 通讯地址湖南省祁东县归阳镇城建站内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421507 建设地点祁东县归阳镇财宏村周家组地段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 及代码 N8022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占地面积(平方米)266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33.4 总投资(万元) 8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4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5.62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3年3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祁东县为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及卫生清洁工程,以强化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生态乡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祁东县决定实施祁东县归阳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在该县的归阳镇镇建设与垃圾无害化处理相配套的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经中转站处理后运至祁东县炼晚城市生活垃圾第二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以保证垃圾及时处理,也避免了垃圾滞留镇区而造成二次污染。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服务归阳镇、河州镇、粮市镇、鸟江镇四镇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压缩转运(运输路线见附图1),该项目的建成可解决祁东县东半区的垃圾转运问题,对促进祁东县的城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98)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祁东县亮洁环卫清洁有限公司委托九江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