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话题:米易县安全知识老人健康果树种植米易县

米易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12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25个民族的21万米易人民。米易县_米易县-概况[https://www.360docs.net/doc/0916631726.html,)米易县位于青米易县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十二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

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二十五个民族的21万米易人民。米易县1952年建县,50多年来,米易已从1个不毛之地发展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小康县。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177万元、三次产业之比为25.8:43.8:30.4,地方财政收入85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3元。民族风情浓郁。米易县历史悠久,古为邛都部落,古老的文明历史,迷人的边地风情孕育了丰富奇特的人文资源。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清真寺望月楼和何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绚丽多彩、原始古朴的傈僳族文化和彝族风情。基础设施完善。米易县城坐落在安宁河畔,近年来市政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城北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交通十分便利:成昆铁路和214省道沿安宁河纵贯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县城南距攀枝花市80公里,北距西昌市150公里。纵贯米易米易县的西攀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米易占据3个出口。通讯便捷:拥有2.1万多门国际、国内直拨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全球通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已开通使用。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攀高速公路的建成,白马钒钛磁铁矿开发建设的兴起,米易基础设施将更为配套完善,城市规模将迅速扩大,县域经济将得到更大发展,米易将成为攀西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商品集散地。米易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干雨季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区全年无冬,气温日

变化大、年变化小,夏季偏低、冬季偏高,年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日照数2379.3小时、年降雨量1094.2毫米、无霜期307.5天。米易农产品具有早、稀、特优的特点,以早春枇杷、反季节蔬菜、甘蔗、稻米为主的特色农业享誉省内外;米易以钒钛磁铁矿、花岗石为主的矿产资源极负盛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和各种非金属矿产达40余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的优势;米易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45.68万千瓦,可开发量12.75万千瓦;米易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以滨水景观长廊、国家激回旋竞训基地和城北新区开发为代表的建设项目,章旺火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现代化园林或城市风貌,1个以“阳光、运动、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新区已在米易初露端倪。米易县_米易县-自然地理米易是以中山山地为主的山区县。最高海拔344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对高差2467米)。全县山林草坡面积占94.21%,耕地面积占5.11%,水面积占0.68%。米易县全县具有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19.7 ℃,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100毫米。境内光照充足,光照时数2217.3-2413.5小时,热量丰富,无霜期301.8-313.7天,冬暖春温高,夏秋季节凉,冬春逆温显著,是天然的“大地温室”,是全国少有的热作区。矿产资源富集。以钒钛磁铁矿、花岗石为主,矿产资源极负盛名。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贵重金属和各种非金属达

50余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产地集中,易开发的优势。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达20.4亿吨,花岗石储量达1.2亿立方米以上,铂金属储量达18吨。水能资源丰富。米易县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电理论蕴藏量48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现有水电装机近4万千瓦,正在建设装机容量为3.2万千瓦的湾滩水电站已有一台机组发电,随着安宁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的实施,06年小三峡电站和城南电站竣工,到2010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3.2万千瓦。米易县_米易县-历史沿革1952年5月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行文“迷易县更名为米易县”。其名沿袭迄今。《竹书纪年》、《五帝本纪》、《邛巍野录》诸史书记载:“黄帝七十七年,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若水为诸侯”。史前早期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的昌意部落南下,和西南雅砻江等河流沿岸各族部落杂居,耳濡目染中原文化。《西南夷传》:“邛都最大,皆椎结,耕田,有邑聚”。春秋战国时期,原迷易(今米易)一带为我国西南夷的邛都部落。史载:“秦时尝通为郡县,但至汉兴而罢”公元前143年,汉景帝时,司马相如任武骑常侍,在邛会地区置郡;汉武帝的元鼎年间,在今汉源东南置沈黎郡,辖邛嶣地区,今之米易地区即正式划入西汉王室版图。是时,安宁河河东归会无县,河西归邛都县;南北朝周武帝建德年间,河东仍属会无县,河西属可泉县;米易县唐天宝十四年,河东属青宁郡,河西属建昌郡

(今西昌);五代后蜀明德年间,迷易安宁河东地带命名为诺赕,属会川府,其河西地带命名为屈部,属建昌府;宋时,太祖以“唐之祸基于南诏”,明确表示:以大渡河为界的越嶣等郡“非吾有也”。故邛嶣地带为大理国所占,当时迷易一带曰明夷;元王朝在建昌设置“罗罗斯宣慰司”,辖五路二十三州(包括今米易的普济州、威龙州及安宁河沿岸以东、以西的其它地区)、隶属云南行省。衽土司制,史称“土知州”;至明代又施军事移民卫所(完善土司制),河西属建昌府,河东属会川府。1/3 123下一页

沈阳市自然地理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沈阳市区位于辽宁省辽河平原中部。在东经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之间。东临抚顺市,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辖,西与台安、黑山两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相邻。全区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部。全市海拔最高点447.2m,位于法库县庙台山;海拔最低点 5.3m,位于辽中县于家房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境内除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等四条大型河流穿过外,还有四条中型河流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18条小型河流流经本地区。 全市区辖新民市,辽中、康平、法库四个县(市),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五个城区及东陵、浑南、于洪、苏家屯、沈北五个郊区个区,总面积为12980km2,其中市区面积为303.6km2;总人口1002.6万,其中市区人口504.9万人. 1.1社会经济概况 沈阳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东北地区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信息和旅游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和引进新技术的力度不断加大,使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现已建起了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为沈阳地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所辖的新民市、辽中、法库、康平县现有耕地面积748.68万亩,又是国家的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59.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农民人均收入9129元,人均GDP约9300美元,已接近发达国家人均水平。 沈阳还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已建成了现代交通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都可“朝发夕至”。铁路有5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向全国各地;同时也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沈阳的航空是东北第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线连接着58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东北地区对外交往的门户。

长春自然地理概况

长春市自然地理概况 7.,7王蔚 长春的气候 长春市的气侯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侯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档,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各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气侯部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素有“塞北春城”之称。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 派“北国风光”!!! 地理 长春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城区下部分布着深厚的白垩系泉头组,为一套红色较粗粒碎屑岩,均为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层,地层深厚,岩层致密,倾角很小。此外,第四世纪沉积相当普遍,洪积层上部为黄土状物质,下部为红色粘土或砂粒层。新构造运动以来,地体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沟谷发育,形成微波状台地平原。二级阶地黄土状亚粘土厚15?5米,抗压强度20?5吨/平方米,是较佳的天然地基。一级阶地(二道区)亚粘土层地基抗压强度8?1吨/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处有一淤泥夹层,不适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砾层,抗压强度25?5吨/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基岩,对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础置于基岩上最为有利。 长春市的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平坦的台地平原为主。主要地貌类型为:(1)低山丘陵;(2)台地平原;(3)冲积平原;(4)火山锥体!!! 长春各类资源 土地: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共有土地面积188.81万公顷,其中耕地110 .79 万公顷,占全部土地面积的58.7%;土地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1.0米。 森林:长春市林业用地324102公顷,其中林地223999公顷,灌木林地

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米易县:米易县-概况,米易县-自然地理 米易县 话题:米易县安全知识老人健康果树种植米易县 米易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12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25个民族的21万米易人民。米易县_米易县-概况[https://www.360docs.net/doc/0916631726.html,)米易县位于青米易县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152.695平方千米,境内东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3.2千米,成昆电器化铁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纵贯南北,县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全县辖十二个乡(镇),县政府所在地攀莲镇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在这片资源独特、富饶美丽、

欣旺发达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傈僳、回、白等二十五个民族的21万米易人民。米易县1952年建县,50多年来,米易已从1个不毛之地发展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小康县。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177万元、三次产业之比为25.8:43.8:30.4,地方财政收入85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3元。民族风情浓郁。米易县历史悠久,古为邛都部落,古老的文明历史,迷人的边地风情孕育了丰富奇特的人文资源。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清真寺望月楼和何家坝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绚丽多彩、原始古朴的傈僳族文化和彝族风情。基础设施完善。米易县城坐落在安宁河畔,近年来市政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城北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交通十分便利:成昆铁路和214省道沿安宁河纵贯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县城南距攀枝花市80公里,北距西昌市150公里。纵贯米易米易县的西攀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米易占据3个出口。通讯便捷:拥有2.1万多门国际、国内直拨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全球通移动电话、宽带互联网已开通使用。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攀高速公路的建成,白马钒钛磁铁矿开发建设的兴起,米易基础设施将更为配套完善,城市规模将迅速扩大,县域经济将得到更大发展,米易将成为攀西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商品集散地。米易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干雨季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区全年无冬,气温日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欧洲自然地理概述

第五章欧洲西部 第一节欧洲西部自然地理概述 一、欧洲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面积1 016×104km2,是世界第六大洲。 欧洲的经纬度位置。以欧洲大陆而言,大部分地区都位于36°~71°08′N, 66°10′E~9°34′W之间。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位于寒带的面积也不大,这样的纬度位置成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的基础。 欧洲的海陆位置和洲际位置。欧洲大陆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同亚洲分界,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有白海、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比斯开湾、地中海等边缘海包围。欧洲地处大陆西岸,三面为海洋环抱,形似亚欧大陆向西伸出的一大半岛,使大西洋和西风环流对欧洲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大陆轮廓及地形特征 水平轮廓破碎、大陆东宽西窄、多半岛、岛屿和内海、边缘海是欧洲自然地理的一大特点。 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突出。 (三)气候特征 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气候,海洋性显著、温带海洋

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典型是其主要特征。 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区包括; (1)极地冰原气候区。 (2)极地长寒气候区。 (3)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 (4)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5)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6)亚热带夏干气候区。 (7)高山气候区。 (四)河流与湖泊 1、河流 欧洲河流众多、水量比较充分,多国际性大河。欧洲具有河流多、河网密、水量丰富、分水岭不高、通航里程长等特征。长度在1 000km 以上的河流有伏尔加河、多瑙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伯朝拉河、莱茵河、北德维纳河、易北河、卢瓦尔河、维斯瓦河等。其中,经济意义最大的是莱茵河、多瑙河和伏尔加河。 2、湖泊 欧洲大小湖泊广布,但以北欧和阿尔卑斯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由于欧洲湖泊的形成主要与第四纪冰川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湖泊比较集中分布在第四大陆冰川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附近的北欧地区和山地冰川中心阿尔卑斯山区。 二、区域性人地关系基本问题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教学要求】 1.我国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特征。 3.我国气候分布、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4.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一、中国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半球、半球 2. 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______海峡。 4.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用心看图、用心记图、用心作图、心中有图) 1.在空白图中填注经线与纬线的度数、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五个自治区的全称及我国濒临的海、洋。

2.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二、中国地形 【知识梳理】 (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 2.地势特征: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二)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1)a______—阴山、 (2)昆仑山—b______、南岭。 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1) c—太行山—d—雪峰山 (2)长白山—e (3)f 3.西北—东南走向: g________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_____________。

(三)主要地形区和主要特征1.四大高原

原粮、棉基地,“鱼米之乡”。4. 三大丘陵 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半岛上千山 山东丘陵半岛上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部,包括丘陵、 丘陵、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江南丘陵位于以南、以北、以西、以东。 三、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一)我国气温分布 1 季节分布规律形成原因 冬季南北, ;漠河最冷;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 边缘,东至 一线。 ① ; ② 夏季全国普遍、 ① ;② 高原和天山、大小兴 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 ;②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强。 (二)我国降水分布 1.降水空间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2.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 六月-七月上旬, ; 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等地。

四川省辖181个县(市、区)名单

附件1: 四川省181个县(市、区)名单 成都市(19个):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 自贡市(6个):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攀枝花市(5个):攀枝花市东区、攀枝花市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泸州市(7个):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德阳市(6个):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广汉市、绵竹市、什邡市;绵阳市(9个):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安县、平武县、梓潼县、盐亭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广元市(7个):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遂宁市(5个):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 内江市(5个):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 乐山市(11个):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南充市(9个):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阆中市; 宜宾市(10个):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 广安市(5个):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 达州市(7个):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巴中市(4个):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雅安市(8个):雨城区,芦山县、名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

眉山市(6个):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资阳市(4个):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 阿坝州(13个):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金川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九寨沟县、小金县; 甘孜州(18个):康定县、丹巴县、炉霍县、九龙县、甘孜县、雅江县、新龙县、道孚县、白玉县、理塘县、德格县、乡城县、石渠县、稻城县、色达县、巴塘县、泸定县、得荣县; 凉山州(17个):西昌市、木里县、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ha,核心次面积36400ha,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ha。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植被的概况如下: 一、植物概况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 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11月7、8日:黄岗山简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认识植物。其中,桃源浴18种植物的科名、属名: 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 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⑧、名称:黄瑞木,科属:山茶科,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叶片绿色,株高3~4米。 二、武夷山群落类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最高海拔2158 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6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主要有一个点:黄岗山山麓海拔1890米处的黄山松群落。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黄岗山,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 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2、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二)、阔叶林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2019-2020学年(部编版)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卷 2020.01 二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1.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2.请用铅笔把答案工整、清楚地写在试卷上,要把字写端正哦! 一、 我会写。(12分)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份( )铜( )挂( )喝( )吸( ) 纷( )桐( )桂( )渴( )极( ) 三、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8分) 藤条(t éng t én ) 朝阳(ch áo zh āo ) 紧张(j ǐn j ǐn ɡ) 催促(chu ī cu ī ) 脑袋(n ǎo l ǎo ) 方式 (s ì sh ì) 仍然(r én ɡ r én ) 结束(ji ē ji é) 四、按要求作答。(9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白色—— 雪白 米白 奶白 红色—— ( ) ( ) ( ) 例:穷尽——山穷水尽 烟云——( ) 山川——( ) 2.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人民公园里热闹极了,有的人在( )围棋,有的人在( )京戏, 还有的人在( )。我和小伙伴在( ),玩得可开心了。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风吹走了我的帽子。 写成比喻句: 写成拟人句: 2.不努力学习,怎么会有好成绩呢?(改为陈述句) 3.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改为“把”字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连线。(4分) 《寒号鸟》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我要的是葫芦》 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狐假虎威》 眼界小,见识就少。 《坐井观天》 只有勤劳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七、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4分) 1.雾呢( )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 2.天无边无际( )大得很哪( ) 3.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啊( )跳啊( )是那么开心( ) 4.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八、我会填。(12分) 1.看到梅树上好似雪花点点的白 梅,闻着淡淡的清香,我不禁脱口 而出:“ , 。” 2.我站在草原上,看到天空蓝蓝的,草原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牛羊从草丛中露出身影,不由得想起诗句“ , , 。” 3. “ , ”这副对联形象地表达出了山水之美。 6. 日月潭北边像 ,叫日潭;南边像 ,叫月潭。 m ín ɡ sh èn ɡ ch én ɡ sh ì zh ǎn xi àn y è w ǎn zhu àn ɡ l ì z āi n àn x īn k ǔ ji ān ɡ l ái d ài l ǐn ɡ l óu c én ɡ zh àn sh ì p ō shu ǐ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东欧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范围: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西濒波罗的海,北濒巴伦支海,南濒黑海、里海为界。包括:东欧平原区、乌拉尔山区、克里木半岛 二、地形: 以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 三、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为主,东欧平原中南部;东欧平原北部为苔原气候;东欧平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四、水文: 特征:河网稠密,数量多,流程长。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伯朝拉河。 湖泊多为冰川湖,拉多加湖是欧洲第一大湖。 五、植被、土壤 大部为亚寒带针叶林一一漂灰土 六、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资源: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异常区) 石油资源:伏尔加一乌拉尔油田 煤炭资源:伯朝拉煤田、莫斯科煤田、顿涅茨克油田 有色金属:乌拉尔山区、

西欧的自然地理特征 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不列颠群岛,法兰西和荷比低地; 地形: 以平原为主。主要地形单元:西欧平原,巴黎盆地,奔宁山脉、中央高原、 洛林高原、阿登高原、伦敦盆地。 不列颠群岛(西北高东南低),法兰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征: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在法国临近地中海的地区有一小部分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 植被类型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山毛榉、橡树等为代表性树种。地中海沿海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河流: 河网密布,运河航运发达。河流补给类型为降水。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加龙河、塞纳河、罗纳河、泰晤士河、黑文河。 资源: 煤:奔宁山脉,里尔煤矿区,比利时阿登高原 油田:北海 铁矿:洛林

中国自然地理系统知识点汇编大全(最全)

中国自然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 梯 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 三大高原、三大 盆地 1000-2000米 三 雪、巫、太、 大 三大平原、三大 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家峡、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河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王梦頔 学号:20134150147

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20134150147王梦頔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北界、,西连,南临,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省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以下将分别以生物、水文、气候、土壤、地貌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从生物方面看,省因南北气候不同,东势高差悬殊,因而动植物资源具有种类多、地域差异性较明显的特点。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全省分别隶属于5 个自然地理区:华北平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区、冀晋山地半旱生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区、北亚热带岭、大巴山混交林区。 据统计,全省植物种类约4200 种,其中树木约400 余种;高等植物约有197 科,3600 种,其中草本植物约占三分之二,木本植物占三分之一。自然植物资源中主要用材树种有15 种,木本油料

树种有7 种,淀粉植物树种5 种,药用植物约800 多种。栽培植物资源中主要粮食作物有7 种,经济作物有7 种,果树资源有20 余种。省各类陆栖脊椎动物共有400 余种,占全国动物种的20 % 。其中哺乳类60 余种,鸟300 种,爬行类35 种,两栖类23 种。 从水文方面看,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境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黄河横贯中部,境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众多,水量丰沛,干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2。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目前,全省已修建水库为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农业有效灌溉面积479万公顷。中国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已于2001年度全部竣工。 从气候方面看,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属于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这样的带来的结果是春季干旱而风沙较多,夏季炎热且降雨大,秋季晴天多日照充足,冬季寒冷且雨雪较少。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到16℃之间。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全省气温分布大体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全年降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目标定位] 1.了解并识记我国地形特征以及主要地形区。2.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3.了解我国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长江、黄河的开发、治理。4.识记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辽阔的疆域 1.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属○1带,少数地区属○2带,没有寒带 优越 海陆位置:○3东部,濒临○4 2.34个省级行政区。 二、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其影响 有利于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1.地势○5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呈○6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交通不便 2.地形多种多样,⑦______面积广大耕地不足 三、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南北温差○8,主要是受○9、地形以及○10的影响1.气温分布 夏季:南北普遍○11,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空间:从○12向○12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2.降水分布 时间:降水集中在○14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3.气候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________。 四、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地区主要水文特征主要河流 内流河西北内陆多?____________河流,河水主要来自? _____,夏汛明显 塔里木河 外流河东北地区水量丰富,河水含沙量小,冬季结冰期长, 有?____汛和?____汛两个汛期 黑龙江、 松花江

秦岭—淮 河以北 水量较小,河流含沙量大,冬季结冰期短, 汛期短 辽河、海 河、黄河 秦岭—淮 河以南 水量○ 21____,含沙量○22____,无结冰期,汛期○ 23____ 长江、珠江 五、自然资源 1.特点:种类多,总量○ 24________,人均不足,分布○25________。 2.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 【问题思考】 1.我国的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2.读下图,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3.如何判断一条河流是否有凌汛?

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 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权威型、放任型、自由型 B、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 C、权威型、朋友型、放任型 D、管理型、放任型、民主型 【答案】B 【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故选B。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以()为本。 A、教师 B、教材 C、学生 D、社会需求 【答案】C 【解析】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因为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存在的前提,是推进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故选C。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此定义出自()。 A、宪法 B、教育法 C、教师法 D、劳动法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故选C。 4、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主体活动 D、文化活动 【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学生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2) 引导性,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教学过程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故选A。 5、掌握学科教材结构是指()。 A、把握课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B、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C、在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D、把握特定阶段学科知识的内容及其构成关系 【答案】D 【解析】一个学科的教材结构必须是能反映这个学科的各要素、各成份(包括知识、技能、智能、思想观点等)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掌握学科教材结构就是要把握特定阶段学科知识的内容以及构成关系。故选D。 6、“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 共守。”这是近代教育家谁的名言?() A、布卢姆 B、晏阳初 C、陈鹤琴 D、陶行知 【答案】D 【解析】陶行知指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才能为学生树立典范。 7、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大理自然地理概况

大理自然地理概况 杨梅坤发布时间: 2009-7-22 14:18:14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市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3米。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个,面积共1871.49平方公里。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是我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 大理州境内以老君山—点苍山—哀牢山一线的大断裂为界,构成两大部分。以洱海—红河深(大)断裂为界,东部为扬子准地台区,往东延入楚雄州境,为扬子准地台西缘的一部分;西部是藏滇地槽褶皱区,包括州境内西部及南部广大地区,西至怒江、澜沧江河谷,呈南北向纵贯州境。 大理州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州境内分布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青海湖8个湖泊。洱海位于大理市境东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泊,风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州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05.8亿立方米。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全州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年日照时间为1500-273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 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5度左右,西北部无霜期210天,东南部305天。 大理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种植基因库。植物区系成分及植被类型复杂,从植物角度区分,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分界限为鸡足山、点苍山和云龙一线。大理州不仅是滇中、滇西北植被通道,也是世界各洲植物汇集的地方,而且还蕴藏着自身孕育的植物种类。州内的主要植被内型有半湿型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铄类林、寒温型针叶林、寒温型灌丛、干热河谷灌丛、高原湖泊水生植被6类。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松、思茅松、柏树、樟树等珍稀树种有银杏罗汉松、秃杉、红豆杉、珙桐等树种。全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苍山洱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个(云龙天池、宾山县鸡足山、永平县金光寺)、州级自然保护区14个。大理州是云南省主要的药材产地之一,以品种多、品质佳而闻名,纳入国家经营的中药材就达600种。云南八大名花在州内均有分布,素有“杜鹃花故乡”、“兰花之乡”和“大理茶花甲云南”之称。 大理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 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地处东经99°58ˊ至100°27ˊ,北纬2 5°25ˊ至25°58ˊ之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市境东西横距46.3公里,南北纵距59.3公里。历史以来大理市就是陆路连接滇西八地州和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冲。 - 地形地貌 -

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第4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41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1.辽阔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②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③相对位置 陆上邻国:朝鲜、A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C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B日本、韩国、D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2)辽阔的领土 ①掌握我国的领土四至点。

②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③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和e 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中国的地形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①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②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 ④南北走向的山脉:h 贺兰山、横断山脉。 ⑤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 (2)主要地形区分布 ①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 ②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柴达木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准噶尔盆地。

③三大平原:L东北平原、M华北平原、N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中国的气候 (1)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①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E热带季风气候。 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 ③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⑤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季风。 (2)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①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a寒温带、b中温带、c暖温带、d亚热带、e热带、f青藏高原区。 ②我国四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准噶尔盆地位于中温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区、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 ③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青藏高原区、暖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