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开题报告

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开题报告
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开题报告

小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胡中良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莅临五龙桥小学指导工作,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队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现在,我代表课题组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小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做开题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有关好习惯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具体道德行为的好习惯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本课题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好习惯的原理、方法和途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

2、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

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多为隔代教育,许多农村儿童多为留守生。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

推进以德治国,必然要求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

本次我校《小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的研究课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培养研究与实践”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并用于自己学习和生活实践。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

四、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

3、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

4、通过研究,找到培养良好习惯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5、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五、研究内容

1、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

2、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与研究的策略。

六、研究对象

五龙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七、研究的主要思路:

对少年儿童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好习惯的研究。课题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在做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做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少年儿童日常行为中培养。

八、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二是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指导家庭与学校的配

合提供依据。

(2)文献资料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和具体的方法、途径。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行动研究法: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5)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

九、课题研究计划与步骤

本课题为2年度(2012~2014)。课题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按照年度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的启动阶段,时间初步定在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主要工作包括课题方案的设计、研究梯队的组建、实验年级的选择、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建立、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关人员的培训等、编写并关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的活动设计。

第二阶段为课题的实施和实验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2014年,主要工作是根据年级全面开展子课题研究,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实验,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等。

第三阶段为课题的验收和总结,时间预计在2014年5月,主要

工作是验收子课题,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发布研究报告,推广科研成果等。

十、本课题的预期成果:

(1)在课题实施期间,总结以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好习惯为主题年度报告。

(2)按年级编写并关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的活动设计。(3)课题的实施将直接促进学校好习惯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十一、课题组的构成及分工

(一)、课题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胡中良(五龙桥小学校长,课题负责人)/

副组长:陈五原(五龙桥小学校长副校长)

郑修成(五龙桥小学校长副校长)

成员:唐克刚(教科处副主任,课题主研人员)

王才全(教导处主任)

康彩英(幼儿园园长)

邱建堂(后勤出纳)

(二)、课题指导小组名单:

杜康明(县教委督学,德育工作专家)

杨正军(教委教研室领导,课题研究专家)

曾厚明(周家片区教研组负责人)

李崛起(周家片区教研组教研员)

胡红玲(周家片区教研组教研员)

(三)、课题研究人员:

胡中良(五龙桥小学校长,课题负责人)

陈五原(五龙桥小学副校长)

唐克刚(教科处副主任、课题组组长)

梁远兵(大队辅导员)

朱春梅(班主任)

黎先槐(班主任)

龙思亚(信息、资料收集整理)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按课题计划确保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课题设施和课题条件。经费列支主要科目:

1、咨询论证费:2000元

2、考察学习费:5000元

3、文印资料费:3000元

4、会议费:2000元

5、资料费:3000元

6、管理费2000元

7、其他:3000元

合计:20000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