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章节概括

《名人传》章节概括
《名人传》章节概括

《贝多芬传》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德国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米开朗琪罗传》

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托尔斯泰望。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

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

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三位名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和引路人。

《名人传》的主要内容(2篇)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着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和称。 本书中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

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

名人传主要内容

名人传主要内容 篇一:名人传主要内容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

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这是<名人传>中描写贝多芬外貌的段落: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他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张大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他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的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为时很短。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治疗的哀伤”。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到他的年纪,削瘦的,笔直的,高领使他的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名人传》章节概括

《贝多芬传》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德国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米开朗琪罗传》 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

名人传的主要内容简介.

名人传的主要内容简介 《名人传》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三个伟大天才传记的总称。下面我们分别对三部传记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贝多芬传》 1770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的波恩。父亲很早就对他进行严酷的音乐训练,贝多芬的童年很少感到温馨。 17岁时,他的母亲病逝,贝多芬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1792年,贝多芬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开始音乐创作。 1796年,他的耳朵失听,这种疾苦一直伴随贝多芬一生。贝多芬还不断经受着情感的折磨, 他绝望苦闷, 甚至想结束生命。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对欢乐之声的热切渴望, 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将个人身心的惨痛升华为一支又一支的乐曲, 如《英雄交响曲》等。1806年贝多芬与布伦瑞克订婚。甜蜜的爱情对这位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他的《第四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等都是这时的产物。 1810— 1813年,贝多芬在音乐事业上进入他的盛年,先后写作了《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等。人们把他看作是整个欧洲的光荣。辉煌之后是暗淡。音乐口味转向意大利的风格, 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又或者弃他而去, 或者离开人世, 贝多芬进入异常孤独寂寞的时期。他的耳朵完全聋了, 疾病导致他的指挥彻底失败, 他为自己的失败而痛苦万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才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1824年, 《第九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在维也纳举行第一次演奏。 1827年贝多芬离开这个世界。他的一生就是:“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米开朗琪罗传》 1475年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生。六岁时母亲去世,便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从小迷恋绘画,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 1494年米开朗琪罗先后去了威尼斯和罗马,完成了 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一举成名。 1501年开始他著名的雕塑作品《大卫》的创 作 , 却遭到当时群众的误解。 1505年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赴罗马, 从此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教皇要他造一个能够和古罗马相称的陵墓, 由于米开朗琪罗的仇敌的挑唆, 教皇突然放弃建造陵墓的计划, 而决

《名人传》主要内容介绍

《名人传》主要内容介绍 名著《名人传》的主要内容介绍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 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 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

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 口气。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读书 笔记.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 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

《名人传》人物评价、内容梗概及点评

《名人传》人物评价、内容梗概及点评 【人物评价】 【贝多芬】(1770-1827),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之一,德国人。 性格特点:桀骜不驯,乖僻,孤独,自强不息,伟大的音乐之神,坚忍不拔的巨人。 磨难挫折: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17岁丧母,他独自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责任。之后,承受失恋,失聪的悲痛,经济困窘,亲朋好友的死亡离散,他的一生就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相关评价:贝多芬,一个孤独,痛苦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并把它带给人间,“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因此他是“自己命运的战胜者,苦痛的战胜者”,是一位音乐巨人。 外貌特征:“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突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人生启示: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坎坷的。在挫折和不幸的命运面前,我们要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咽喉,以超凡的毅力去奋斗,才能谱写出人生的美妙乐章。 经典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惟其痛苦才有快乐”。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雕塑家,画家,建筑家,诗人 性格特点:慈祥,博爱,善良,机智,聪明,孤独,多疑,懦弱,有毅力,身体力行,具有高超的雕刻技术并酷爱自己作品。家庭富有,自己却贫穷,屈服于教皇势力。 磨难挫折:少年丧母,寄人篱下。年轻时,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后卷入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他的一生从一个羁绊转到另一个羁绊,但他战胜了不幸,最终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创造了辉煌。 相关评价: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在艺术上无与伦比,永远追求艺术的尽善尽美,但精神上软弱无力,只能挣扎而没有力量奋斗。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人物。 外貌特征: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不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又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色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经典名言:“幸福的灵魂,时间在其中不再流逝!”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作家,改革家,道德思想家。 性格特点:博爱,敏锐,诚实,热衷于自我完善,倔强,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相关评价: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诚的,博大的爱。厌恶痛苦的民众生活,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现。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有一颗真诚,善良,博爱的心。 外貌特征: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得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

名人传作者简介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0917688803.html,) 〔名人传作者简介〕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20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名人传作者简介,欢迎阅读。 名人传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举世闻名的反战主义者。他一生都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罗曼。罗兰出生于克拉姆西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家境富裕。少年时体弱多病,备受家人爱护,后来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家人迁往巴黎。他1882年考入大路易中学,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攻文学,后攻历史。青年时代曾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1888年列夫·托尔斯泰的信对他的艺术观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托尔斯泰“不

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1899年,他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罗—5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罗曼·罗兰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前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名人传》为他赢得了盛名,以《贝多芬传》为蓝本发表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学佳作中的经典,此作品使他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除此之外,他还写了《群狼》《母与子》《女预言家》等作品。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地投入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保卫和平的各类活动中,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战士。 苏叔阳,生于1938年,当代著名作家,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大学教师、工人。1978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曾任作协全委会委员、影协副主席等。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文华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乌金奖及全国作协散文奖、短篇小说奖等。其作品《中国读本》获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金奖。曾获“《儿

名人传主要内容简介

名人传主要内容简介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学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6?1罗兰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英雄传记”。 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前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立大事业者,不谓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基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名人传主要内容简介《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名人传简介

名人传简介 这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一本特别厚的书,字数在35万字以上。作者生平:1866年生于法国中部的小镇克拉姆西,1880年随父母迁居巴黎,1889年进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进修研究生,1895年任职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艺术史,后面几年发表了许多传记跟文章,1916年荣获诺贝尔学奖,1935年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并与斯大林见了面,1944年去世享年78岁。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贝多芬的传记,第二部分是米开朗琪罗的传记,第三部分是托尔斯泰传记。传记中的三个主人公,毕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他们在追求这些美好的真理路途中都碰到很多困难,并表现出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贝多芬是著名音乐家,出生于德国波恩,他拥有一个凄惨的童年,从小就遭受父亲的暴力,母亲死于肺病后,父亲酗酒,年少的他不仅要为生计发愁,还要独自照顾两个兄弟。他的初恋情人,因为他的耳聋,嫁给了医生,他们三人成了好朋友。后来她的第二个恋人最后也离他而去。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是与其他人不同,他拒绝女性化的幻想,终其一生,贝多芬经受了常人根本无法忍受的磨难,命运之神一直在打击和迫害他,可是他反而变得更加强大,挫折在他眼里不过是增强其动力的燃料罢了,失聪给了贝多芬重重一击的时候,贝多

芬却把这已经死寂的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著名雕塑家。他深爱着维多利亚,尽管她已经死了,他也觉得她可以征服天国,获得永生。但是乌尔比诺是他的最爱,她死了就像他自己也死了似的。他并非十全十美,懦弱的特性根植于他的灵魂中,并且一直到其死去,他也未能摆脱它的困扰,他屈从于基督教和贵族势力,因为精神的无力而泄露悲观主义的泥沼,进而更加病态地工作,创造出了伟大的艺术杰作,同时也摧毁了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最终,在自己忠实的朋友陪伴下,走完了自己八十八年的人生。 托尔斯泰,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年少时对于各种思想迷茫,对于自己丑陋外貌苦恼。在他三十几岁的时候爱上了十七岁的索菲亚,介于年龄问题,起初他只能把男女之爱藏在心中,像父亲一样去爱她,后来成了他的夫人。文中对托尔斯泰史诗般的一生做了回顾性的描写,也对当时他的作品在法国风靡做了记录。作者结合每个时期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来描写当时他的思想和精神内容,后又讲述了亚洲对于托尔泰的回响,还有他去世前两个月给甘地写的一封信。托尔斯泰在日记中记述了三个侵蚀他的魔鬼:一是赌博欲。二是肉欲,三是虚荣欲。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名人传》简介

《名人传》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敬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名人传》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名人传》最全解读整理

《名人传》介绍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评论家。一生有很多作品传世,最主要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使他跻身伟大作家行列,他也凭此在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达到事业的高峰。他的一生除了创作,都是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积极反对战争,写了一系列反战文章,结集为《超脱于混战之上》。战后也投身于政治活动,并当选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二战时又声援中国,对中国人民寄予同情,被称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士”,所以在他获得诺贝尔奖时,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辞这样写道:“罗曼·罗兰的文学作品中有着高尚的理想,有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将文学事业与人生理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文学事业中为他的人生理想坚忍不拔地战斗着。 《名人传》创作于20世纪前期。他当时的目的就是要为名人英雄作传。但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所以他在序言题记中便写“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初期他便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计划,想写很多名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名人的后辈怕先人的缺点被写出来,他们便拒绝向他提供日记档案,以致缺少材料。而且他也逐渐发现很多名人并不是他想象中的英雄,创作热情衰减,最终只完成了三个名人的传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传》(1903年);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传》(1911年)。

因为这三人有共同特征:他们是被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他们都有英雄的精神。主旨:通过描写他们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到处充斥庸俗和丑恶,暴力横行,物质利益决定一切,罗曼·罗兰深感到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榜样来拯救人类,他决定写一些英雄人物的传记来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让人们“呼吸到英雄的气息”,使《名人传》最终成为现代的英雄史诗。20世纪30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最终成就了这部经典。出于对贝多芬的无限敬重,他把《名人传》的首席给了贝多芬,之后还发表《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包括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原型便是贝多芬。 主要事迹: 贝多芬:①悲惨童年②耳朵渐聋③失恋④创作革命乐曲⑤订婚⑥与歌德交恶⑦荣誉达到顶峰⑧完全失聪,事业陷低潮⑨教养侄儿⑩创作《第九交响乐》,演出获成功,逝世。 米开朗琪罗:分上下两篇和尾声三个部分,上篇①出生②学习③信教④醉心雕塑⑤雕制《大卫像》⑥巧妙应对挑剔者⑦与达·芬奇为敌⑧建造尤利乌斯二世陵墓⑨遭对手中伤⑩出走参加革命。下篇:①友情与爱情②接受保罗三世任命③修建教堂④教育侄子⑤忙活侄子婚事⑥独居生活⑦尾声:死亡。 托尔斯泰:①出身世家②求索③信仰卢梭④远赴高加索⑤文坛初

名人故事之贝多芬传的主要内容

名人故事之贝多芬传的主要内容 作为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事例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天将降大 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童年的悲剧,加上双耳的 失聪,都能够看作是对他的磨练。其实祸与福是相对的,看起来不好 的事在某种水准上会转变为好事,而好事也可能转变为坏事。正是这 些不幸,使贝多芬能抛开所有俗事,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音乐。他在西方音乐的形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贝多芬不但集维也纳古 典音乐之大成,还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我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但在现实生活中 仍有一些人,他们遇到困难只会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却会以自己的努 力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去扼住命运的咽喉,那成功往往会降临 于后者。有时候逆境往往会使人坚强起来,让人有惊人的承受力,即 使在挫折面前也能高昂自己的头,不会屈服于困难之下。 刚学作文那会儿,真的很怕写。400字的作文,经常写到200多 就写不下去了。如果那天有写作文的功课,肯定会弄到很晚。一天, 写上去的作文发了下来,果然不够字数,内容也是凑字数那样,没什 么条理。放学时,语文老师留了我下来,分析了我作文不好的原因, 并鼓励我写日记,看书积累素材。老师曾戏说:“你们就像蜜蜂采蜜,不多采点花粉,又怎能酿出好的蜂蜜呢?”于是,每天开始实施,虽然 刚开始觉得很烦,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到了期末,发现自己以前害怕 的作文居然变得有点得心应手了。 写日记的习惯到现在还坚持下来,如果当年就这样轻言放弃,随 便让它过了就算了的话,那么我对作文的兴趣肯定没有现在高。我想 说的是:面对困难与挫折,不要轻易言弃,坚持,用痛苦换取快乐。 读后感

名人传主要内容简介

名人传主要内容简介 篇一:名人传故事梗概 《名人传》导读 一、关于本书: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 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二、关于作者: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1915年,罗兰被 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 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 说"。 三、书中人物介绍: (一)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 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 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 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 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 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 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1806年5 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 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 本文是关于读书笔记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一)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当时波恩是人口不满三万的小城。城东靠莱茵河,城北群山连绵绿葱葱。《梦幻曲》的作者舒曼曾写道:“……当莱茵河上的船路过此地,外国人问巨人的名字时,每个孩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船上的外国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 舒曼的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说,已是事过境迁。因为,现在贝多芬是属于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命运》,知道他的《英雄》,知道他的《热情》《悲怆》,知道创造者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贝多芬26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年5月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

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1827年3月26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终年57岁。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使维也纳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泪流满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音乐事业,先后创作了九部交响乐,32首钢琴奏鸣曲,近200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 恩格斯在谈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这样写道:“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样壮丽的作品,那你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二) 在《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

名著导读《名人传》精品复习资料

夏镇一中西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主稿人:宋伟使用时间:6月25日 名著导读《名人传》复习资料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写作背景】 《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前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名著简介】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在这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这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伸展开的。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敬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名人传》记叙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人物形象】 1.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弃音乐。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2.米开朗基罗遭遇的悲惨,仍然坚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3.托尔斯泰面对内心的惶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篇.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名人传》简介

《名人传》简介 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XX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XX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说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

名人传主要内容XX

名人传主要内容XX 《名人传》导读 一、关于本书: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 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二、关于作者: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1915年,罗兰被 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 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 说"。 三、书中人物介绍: (一)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

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 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 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 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 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 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 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 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 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

名人传内容简介

《名人传》主要内容概括三位名人主要经历 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爱慕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 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