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第三讲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南北朝乐府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的一般内容和其体裁上的特点。

(A)思想内容

a.南朝乐府民歌以“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内容方面几乎都

是情歌,所谓“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且十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有浓厚的脂粉气。

b.吴声曲中有些作品写出了在封建势力的摧残下,男女婚姻不自

主,爱情破灭,以死相抗的悲剧。

c.西曲中好些作品写旅客商妇的离愁别绪,热烈而坦率。

d.描写劳动生活的民歌,例如“采桑度”中的“采桑盛阳下,缝叶

何翩翩,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显是一幅动人的农家少女采桑图,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活泼愉快的情趣。

e.情歌更多是对负心背约的男子之猜疑和哀怨,如:<<子夜冬

歌>>。

f.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男子负心,女子固然是伤心;即使男

子倾心,她们也免不了提心吊胆。因此每当离别时,她们总是

“泪落便如泻”。如:<<华山畿>>,这眼泪中,有“莫作瓶落

井,一去无消息”的忧虑。

g.南朝民歌多来自商业发达的大都市,因而其中还有不少被侮辱的

妓女们的悲述。此外,也有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的,都很生动真实。

(B)艺术形式

a.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

b.语言的清新自然。

c.双关语的运用。如同音同字的“合散天黄连,此事复何苦”。最

常见的双关语,是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以布匹的“匹”双关匹偶的“匹”。

d.善用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表达封建社会女子的被压抑又无力

反抗的复杂细致的感情,具有细腻含蓄的风格。

2.北朝乐府民歌的一般内容及其体裁上的特点。

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包括了:

一. 反映战争的

北朝战争频繁,人民大量死于战争,因而蓄发了一股强烈的反战情绪,如“企喻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峡谷口,白骨无人收。

二. 反映人民疾苦的

北朝社会的另一特殊现象是人口掠夺,使大批人民被迫离开本土,因而出现了不少反映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悲哀和愤激,如“紫骝马歌”: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有些反映了人民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所谓“长嘴饱满短嘴饥”,“长嘴”与“短嘴”便是剥削与被剥削者的象征性的概括。

三. 反映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

北方诸民族向以能骑善射、好勇尚武著称。如“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四. 反映爱情生活的

北方民族生性豪放,又少受礼教的约束,所以北朝情歌的特色是:心直口直,毫不扭捏。南歌说“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北歌却说“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在南歌中我们常常碰到汪汪的眼泪,而北歌中却找不到一个“泪”字。有时情人失约不来,她们也只说上一句“欲来不来早语我”。

对男女相悦的看法,北朝情歌也表现得更为大胆、干脆。如“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就很爽朗。

五. 反映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的

例如著名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只二十七个字,便出色地画出了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象,并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具有无比的魅力,确是“千古绝唱”。

北朝民歌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创性,它的语言是质朴无华的,表情是爽直坦率的,风格是豪放刚健的。是一首首悲壮激越的军乐、战歌。

体裁方面,北歌虽亦以五言四句为主,但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

3.<<木兰诗>>的艺术成就及内容。

<<木兰诗>>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木兰既是现实人物,又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不惜自我牺牲,也不顾“男女有别”,“弯弓征战作男儿”,既保全了老父,又捍卫了边疆。由于故事本身的正义性、传奇性,由木兰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贵的品质,突破“女不如男”的封建传统观念,使木兰成为一个压倒须眉的女英雄,为妇女扬眉吐气。

在表现手法上,繁简适当。如开头写木兰的问答和买马,就繁复地夸张铺叙来渲染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战争气氛。而以后的十年征战,艰苦备尝,事情原很多,但作者却写得极简,只用“万里赴戎机”六句三十个字就包举无遗。作为繁简的标准是人物的特征。从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始终是扣紧“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进行剪裁和描写的。“不闻爷娘唤女声”数句之所以动人,主要是切合木兰身份。

木兰诗的语言,丰富多采,有朴素自然的口语,也有精妙绝伦的律句。但它们在生动活泼的基调上取得统一和协调。此外,如句型的或整或散,长短错综,排句的反复咏叹,譬喻的新奇幽默等,也都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表现力,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木兰诗是一篇歌颂女英雄木兰乔装代父从军的叙事诗。木兰的英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具有不平凡的意义的,她是一个勤劳的普通织布姑娘,但当战争到来的时候,竟自勇敢地承担起一般妇女所不能承担的代父从军的任务,买了“骏马”“长鞭”,经历黄河黑水,北到燕山朔野,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归来后,功成不受赏,气概又表现得如此的磊落轩昂。回到家里,在爷娘姐弟一片热烈欢迎的气氛中,她“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同行的伙伴才惊讶地认出这个转战十年,功勋卓越的“壮士”,竟是一个女郎。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更使这个勇敢、纯洁的姑娘显出了天真、活泼、机智的本来面目。(内容)

4.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

一. 在诗的体裁方面

南北朝乐府民歌开辟了一条抒情小诗的新道路,这就是五、七言绝句体。当时名诗人谢灵运,鲍照等已开始模拟尝试,到了唐代,加上音乐的结合,五、七言绝句几乎垄断了唐三百年间的歌坛,并出现了以绝句擅名千古的诗人李白和王昌龄。而长篇的“木兰诗”,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也起了示范性的推动作用。

二. 在表现手法方面

南北朝乐府民歌在表现手法方面对唐代诗人也有许多启发,例如杜甫“草堂”诗中一连用四个“喜”字造成排句,便是从“木兰诗”中“爷娘唤女来”等句脱化而来的。李白的“长干行”以“西洲曲”为蓝本,他的绝句是“从六朝清商小乐府来”,都是受到南北朝民歌的影响。

三. 在口语运用方面

对于口语的运用,对后代诗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就都善于提炼口语融化入诗。唐以后,诗人由于处境的险恶,往往利用双关语写作政治讽刺诗,来曲折地表达他们那种难以明言的爱国深衷,这一发展也是基于南北朝民歌的。

此外,民歌中的“艳曲”,对梁陈“宫体诗”的形成和泛滥,也起了消极的作用。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词,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了南朝民歌不少的影响。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人及作品1.何谓建安文学?试说明形成建安文学的背景和它的特色。

建安文学是指汉末魏初这段时期的文学。这时期著名的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瑒)。

建安文学主要以魏国为主。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聚集了“七子”、蔡琰等众多作家。作家大多倾向于曹操的缓和阶级矛盾以迅速恢复封建秩序的政策。他们曾卷入汉末动乱的旋涡,接触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因此能够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他们的创作反映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悲凉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建安诗歌这种杰出成就形成了后来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辞赋和散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篇幅短小具有浓厚诗意的抒情小赋代替铺张堆砌的大赋。散文趋于自由通俗,无论抒情、叙事或议论都显得生动活泼。

建安时期,文学批评的风气也树立了起来,表现了文学的自觉精神。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代表了建安文学抒情化、个性化的共同倾向。

2.试说明蔡琰<<悲愤诗>>的内容及特色。

五言“悲愤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全诗长达540字。作者写出被俘、在匈奴受难、母子离别和担心归后受人轻视等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她在被掳途中,受尽了胡兵的虐待和侮辱,滞留匈奴的漫长岁月中又无时不为思念亲人乡土的感情所煎熬。幸而得以归国了,又产生了不忍离开儿子的矛盾。待她回到家后,等着她的是一片废墟。虽然“托命于新人”,但是“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在残酷的礼教统治下,妇女们的命运就是如此的悲惨的――随时都有被遗弃的危险。本诗通过一妇人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汉末动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同时也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

“悲愤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现实主义,它善于通过细节的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使人有如亲临其境,目睹其人。

3.试说明曹操诗作的特色。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

曹操的诗全是乐府歌辞,“用乐府题目自作诗”,反映了新的现实,表现出新的面貌。曹操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如“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暴露军阀混战的罪恶,和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另一部分诗则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这类诗悲歌慷慨,具有更浓的抒情气氛。“短歌行”、“观沧海”是其中的代表。

曹操的诗思想深刻,艺术成就也较高,具有充沛的感情,词藻不华丽,想像非常丰富。有人评他的诗“情胜于辞,质胜于文”,雄伟的气魄,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壮的情调,苍劲的风格,是曹操诗作的特色。

4.曹植的生活如何影响他的诗歌?其作品有哪些特色?

一. 前期作品内容

表现其雄心壮志――“白马篇”中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为

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了豪壮的乐观精神。诗人突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鼓舞人心。

反映乱世灾难――“送应氏”二首描写了洛阳遭劫后的残破景

象,描绘了边海人民无衣无食、栖宿草野的惨状。

二. 后期作品内容

抒发个人哀伤――后期受迫害和压抑。“赠白马王彪”痛骂小人

搬弄是非,离间骨肉。“七步诗”说明了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和争权夺利的矛盾及其丑恶本质。

对被压抑的愤慨――后期抒发个人理想的作品,调子由开朗豪迈

变得愤慨不平。如“杂诗”第五首,表现了诗人的抱负和壮志未酬,遭受压抑的愤慨。“吁嗟篇”以转蓬为喻,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

反映人民疾苦――后期由于生活不幸,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

苦。“泰山梁甫行”描绘了一幅当时边海人民贫困生活画面。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感情哀怨缠绵,寄托了诗人对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三. 作品特色

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善用比喻――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徙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

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

工与起调,善为警句――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

他在诗歌创作技巧方面的成就,不但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也开了雕琢辞藻的风气。

陶渊明 1.试分析陶渊明的思想,并说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其艺术特点可分几方面来谈:

①. 平淡自然的诗风

陶渊明的诗给人的突出形象是平淡自然的。他的诗作之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恬静的心境;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读山海经”第一首。

②. 精粹的语言和丰富的形象

陶诗虽平淡,却不浅薄,反而是淳厚有味,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有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如“仲夏贮清荫”,“贮”字,形象很新鲜。又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用“翼”字,生意盎然。

③. 富有意境

陶诗的另一特点是富有意境。如“归田园居”第一首,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构成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作者善于把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

陶诗内容不同,风格也不完全一样。他的田园诗多半萧散冲澹,而“咏荆轲”等诗却豪放有力。

2.试分析陶渊明作品的思想意识。

①. 表现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

陶渊明一部分作品表现了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如在“和郭主簿”和“饮酒”等诗中,以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来体现他“卓然见高技”的挺立不屈的性格。

诗人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如“咏贫土”一诗自喻为无依的(孤云),却远离尘埃,永保自由和高洁。

②. 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田园的热爱

“归田园居”第一首中把官场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隐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

诗人还着重而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由衷的喜爱。

③. 描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饮酒”第五首中说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他的田园诗还描写了与朋友“奇文共欣赏”、与农民“但道桑麻长”以及“亲戚共一处”的天伦之乐。

④. 反映劳动生活的内容与农民的贫困

“归田园居”第二首中“带月荷锄归”,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

“怀古田舍”诗则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

他的一些诗描写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同时反映了在封建剥削下广大农民的命运:他们也是长年累月地饱经饥寒的。

⑤. 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写的“桃花源诗”提出了“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人民生活富裕、和乐而安宁;这里人人参加劳动,且劳动所得也全归已有,没有封建的剥削。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⑥. 委运乘化、乐天知命的消极人生观

他在诗作中也不时流露出一种消极思想,表现了他的委运乘化、乐天知命的消极人生观。这些诗作显示他的一种及时行乐和虚无幻灭的思想,也流露了颓唐情绪。

3.试说明陶渊明诗歌作品的影响。

从唐以后,他的作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①. 内容方面的影响

陶诗中所表现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如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高适做封丘尉时,也学他与污浊现实一刀两断。

此外,他的桃花源理想对后代也有影响。北宋王安石曾歌颂这个社会是“虽有父子无君臣”,对“闻道长安吹战尘”的现实深表感慨。

陶诗中平静安谧的境界、逃避现实的思想对一些作家起了消极的作用。如白居易晚年退隐生活中,苏东坡在谪居海南时期,都酷爱陶渊明那超脱现实的态度,以他为精神的安慰。

②. 艺术方面的影响

中国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很多都表示对他的创作的企羡和受到他的艺术的薰陶,李白说:“何时到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说:“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谢灵运和山水诗

宋齐时代的山水诗代替东晋以来的玄言诗,是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的变化。

晋宋时代,江南的农业有较大的发展,士族地主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更加优裕了,园林别墅更多地建筑起来了,士族文人们在优裕的物质条件下和佳丽的江南山水环境中过着清谈玄理和登临山水的悠闲生活。在他们的清谈中,常常出现一些发挥老庄自然哲学来赞美江南山水的名言隽语。由于这种风气的影响,当时流行的玄言诗里也开始出现一些山水诗句,作为玄学名理的印证或点缀。直到东晋后期,谢混和谢灵运大量创作山水诗,在艺术上又有新的创造,终于确立了山水诗在士族诗坛上的优势地位。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世居会稽。他热中政治权势,然不甚得意。因此在永初三年作永嘉太守以后,就肆意游遨山水,民间诉讼,不复关怀。后来更干脆辞官回会稽,大建别墅,凿山浚湖,经常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到处探奇访胜。晚年作临川内史,因谋反被收,最后在广州被杀。

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在这些诗里,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例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这首诗写他从石壁精舍回来,傍晚经湖中泛舟的景色。很像一篇清丽简短的山水游记,语言精雕细刻而能出于自然。“林壑”、“云霞”两句写薄暮景色,观察入微,深为李白所赞赏。

由于他把自己目击的山光水色,朝霞夕霏用诗句描绘出来,的确给当时诗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在艺术上,他也开

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局面。“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大大改变了东晋以来“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诗风,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他的诗在艺术上也有明显的缺点:玄言词句多,辞藻堆砌多,往往有句无篇;结构多半用“叙事――写景――说理”这种章法,读起来也感到很单调。

他的山水诗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散见在各篇中的“名章回句”。例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的确是像鲍照所形容的“如初出芙蓉,自然可爱”。另一些佳句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春晚绿野秀,光高白云屯”,则出于精心的雕琢,表现了他“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

总的来说,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自他之后,南朝的谢朓,何逊,唐朝的孟浩然、王维等许多山水诗人相继出现,他们以优美的山水诗篇丰富了诗歌的园地,谢灵运又是一个用全力雕章琢句的诗人,这方面他也为齐梁以后的新体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大量产生,有其现实社会原因的:

①. 自东汉末至南北朝,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经济文化基础都受到严重破坏。

②. 人们朝不保夕,惶惶不安,产生了摆脱现实苦难,追求幻

想世界的心理。

③. 士族文人遁世脱俗的颓废情绪,随着社会矛盾的深刻化,

佛教、道教乘机兴起,讲求服食丹药的方士也应运而生。

于是宿命论、因果报应说、轮回说等迷信、神仙观念便支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

④. 一般人面对着残酷的现实环境,把希望寄托于不现实的空

中楼阁,因而产生了专讲神鬼故事的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余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神异经”、“十洲记”、“汉武帝故事”、“列异传”、“博物志”、“搜神记等。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

志怪小说中有不小一部分是道士、佛徒自神其教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或讲神仙道术,或谈巫鬼妖怪,或夸殊方异物,或言佛教灵异,目的是宣扬宗教迷信思想。

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可能是一些民间故事。其中有直接暴露封建统治者的凶残,表现人民对暴力统治的不挠不屈精神,如<<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记巧匠莫邪给楚王铸成雄雌二剑后被楚王杀死,其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不仅揭露了封建暴君残害人民的血腥罪行,而且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英雄行为。山中行客见义勇

为、自我牺牲为子赤复仇的豪侠气概,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反抗压迫的斗争中的团结友爱。

又如“韩凭夫妇”,叙述宋康王霸占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夫妇先后自杀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统治者荒淫和凶残的本性,歌颂了韩凭夫妇至死不渝的爱情,尤其是何氏不慕富贵,不畏强暴的刚强意志。体现了劳动人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尚品质。

劳动人民的善良、勇敢、乐于助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志怪小说中也有动人的表现。如“李寄斩蛇”,写穷苦的女孩李寄,冒着生命危险,砍死大蛇的故事。李寄的形象反映出劳动人民为民除害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说明了官吏的残酷和无能。

反映封建婚姻制度下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幸福的愿望的故事,可以“紫玉韩重”为代表。作品叙述吴王的小女紫玉和童子韩重相爱,私订终身,吴王不许,紫玉愤恨而死。后来韩重在墓前痛哭,紫玉魂灵出现,和他在墓中结为夫妇。这个故事歌颂了他们爱情的坚贞,写出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不自由。

处于小说发展初期的志怪小说,在艺术形式方面,一般还只是粗陈梗概。然而也有一些结构较完整,描写较细致生动,粗具短篇小说规模的作品。如<<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等篇中的人物形象已比较鲜明。又如<<干将莫邪>>,虽篇幅很短,情节却富于变化。在古代小说形成的初期已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非常可喜的。

志怪小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唐代传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就渊源于<<搜神记>>中“卢汾梦入蚁穴”的故事。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的形成,就肇始于这时的志怪小说。如宋洪迈的<<夷坚志>>、明瞿佑的<<剪灯新话>>、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人平话中的“烟粉灵怪”故事也受到影响。

志怪小说还给后世的戏曲和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都吸收了<<搜神记>>的若干材料;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邯郸梦>>,是<<东海孝妇>>和<<焦湖庙祝>>的进一步发展;<<董永>>为今天黄梅戏<<天仙配>>的最早蓝本。

轶事小说

1.轶事小说的产生及作品

轶事小说(笔记小说)的产生和当时社会品评人物的清谈风尚有很密切的关系。轶闻逸事就是当时清谈的资料。有些人就把这些轶闻琐事编辑成书,就成了所谓的轶事小说。

轶事小说主要是记录当时人们的言谈举止,有品评褒贬的用意,体现当时的社会面貌,以及士族文人空虚无聊,还有些讽刺小品文和笑话。

2.世说新语

·思想内容:

描写魏晋风流

“世说新语”大半是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体现了士族名士有意玩弄风度、风流自赏的情态。这些“名士”喜怒忧惧不形于色,附庸风雅,以隐逸为高。

“世说新语”还记载了士族名士讲究仪容修饰,神态超逸,注意语言“机警多锋”,简约有味,以及好尚服药饮酒等。

暴露黑暗统治

“世说新语“的一些记载暴露了司马氏统治的黑暗恐怖。

刻划士族奢欲

“汰侈篇”写石崇和王恺的“斗富”,暴露了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

暴露士族之凶残悭吝本性

“汰侈篇”载石崇宴客,常令美人敬酒,客饮不尽,即斩美人。有次大将军王郭去作客,“因不饮”而“斩三人”,他却“颜色如故”。

“俭啬篇”记司徒王戎“既富且贵”,却吝啬异常。

称颂好人好事

“新亭对泣”写他们对北方国土之沦陷而发出感慨,并表示恢复的心愿。体现了士族的爱国思想。此外,还记载了一些不计小怨的美德,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例。但作者在记载统治阶层的生活时缺乏批判态度,给读者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艺术技巧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鲁迅说他“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其艺术特色包括:

善于勾勒人物性格

“世说新语”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作者还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德行篇”记官宁割席的故事。

善于把记言记事结合

如“雅量篇”写晋孝武帝,把他见到彗星后故作达观的心理完全表露出来。这种把记言记事互相结合起来,是“世说新语”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

语言精炼隽永

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3.对后世的影响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先驱,也是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世说新语”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中的典故,成为戏剧小说家创作的素材。“玉镜台”、“兰亭会”等皆取材于此书。后来的许多成语,如“登龙门”、“枕流漱石”、“一往情深”等也都出于此书。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比较系统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论著。

曹丕在<<论文>>中首先反对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的积习。并用“审己以度人”的态度分别指出了建安七子在各体文章创作上的长处和短处。

在论文体上,他指出:“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为各体文章的创造和批评找到了一个初步的客观的标准。而“诗赋欲丽”一点,更显示了建安文学渐向词采华丽发展的新风尚。

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指出风格由各人的气质决定,气质不同,风格各异,给后来的作家论和风格论作出了良好的开端。

曹丕在<<论文>>里把文章看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并且鼓励文人们更积极地创作,希望他们不要“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这是很有远见的。他这一论点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建安时代作家的创作自觉精神,对文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文赋>>里,陆机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创作的过程。“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强调了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则强调了立意和选辞之间有先后主从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文赋>>还讨论一些文体的特征和题材结构、用词造句等。

陆机第一个把创作过程、方法、形式、技巧的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他忽略文学的思想内容而片面地谈表现的方法技巧,也是不容讳言的。

刘勰的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刘勰三十几岁时的作品,创作于齐代。<<文心雕龙>>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上篇阐明各文体源流,概括其不同的特徵。下篇讨论文学创作问题。全书的思想是:反对当时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文学,提倡有益封建政教的文章。

刘勰的文学观点主要有:

一. 他初步地建立了用历史眼光来分析、评论文学的观念。用

他的话说,就是“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在<<时序篇>>

里,他首先注意从历代朝政世风的盛衰来系统地探索文学盛衰变化的历史根源。例如他论建安文学“雅好慷慨”的风格出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现实环境。论西晋时代,指出当时作家很多,但因为“运涉季世”,所以“人未尽才”。他最后的结论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代可知

也”。在文学理论上他强调要从文学以外的历史现实的变化中来理解文学的变化。他又系统地论到历代文风的先后继承变革的关系。就每一种文体来说,他也很重视历史发展的追索。

二. 他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文学主张,比

较全面地说明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认为创作应该“为情造文”,反对“为文造情”,并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晋宋以来许多作家“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的虚伪清高的面目。他更强调文章要有风骨。所谓风,是指高尚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所谓骨,是指坚实的事理内容及清晰的结构条

理。他反复地说明必须先有思想然后可以述情,必须先有事义然后可以铺辞。文章的风骨正是作家个性风格的主要标志。他指出要“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要适应不同的内容来选择文体形

式,并适应不同的文体来确定文章的风格面目。在文体论各篇中他还具体指出写作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文章的政治社会作用和客观效果。

三. 他从创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总结了创作的经验。他对

作家构思过程中主观的“神”和客观的“物”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概括:“神居胸臆,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辞令管其枢机。”认为这些平时的学识才能修养和生活阅历的准备,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关于文章风格,他认为形成风格的因素,有才(艺术才能)、气(性格气质)、学(学识修

养)、习(生活习染)四个基本方面,而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风格的不同,正由于作家在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存在着差别。至于那些讲用典、对仗、声律等方法技巧的言论,对我们欣赏古典作品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 他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他反对“贵古贱今”、

“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等的错误批评态度。他认为正确的批评态度,应该“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他还正面指出批评家应该有深广的学识修养,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又提出了六观的方法:认为只有“披文”才能“入情”,只有“沿波”才能“讨源”,只有全面地观察形式才能深入内容。最后他还指出任何文章都是可以理解,可以批评的。

<<文心雕龙>>的理论对唐以后的作家批评家有相当大的影响。陈子昂革新诗歌标举“风骨”“兴寄”,杜甫、白居易论诗重视“比兴”,韩愈论文主张尊儒、复古,论学习古人应该“师其意不师其辞”,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到他的理论的启发。清章学诚倡导“战国文体最备”的著名议论,实际上也是继承和发展了他<<宗经>>等篇的看法。至于刘知几、黄庭坚、胡应麟等著名作家、批评家的一般赞扬,就更难于列举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得终结 B、抒情小赋得开端 C、骈赋得开端 D、大赋文体得形成 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得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得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得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得性格表现就是( )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前人对左思生平得评价就是( ) A、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一、填空(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元杂剧是以_________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2.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是西厢记、_________ 、墙头马上、_________。 3.元杂剧在剧本体制上采用_________形式。 4.有关元杂剧作家、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_________。 5.元朝统一全国后,杂剧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_________ 一带。 6.在文学要素上,杂剧剧本包括唱词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7. 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有单刀会、_________ 、《哭存孝》等。 8.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所评的是_________。 9. 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来源于唐朝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 10. 金人董解元的_________为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12.《西厢记》是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明人鉴于它体制上的创新,称其为_________。 13.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_________。 14. 明人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评语“《牡丹亭》格调全祖此”指的是剧作家的杂剧代表作倩女离魂。 15.元前期剧作家郑廷玉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 。 16.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_________。 17.元代作家虞集的诗歌主张是_________。 18.贯云石的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散曲评论文章。散曲总集中最为著名的“杨氏二选“是指杨超英的_________和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是( D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 A)。 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 A )。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 4.《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B )。 A.论辩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记事本末体 5.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C )。 A.抒情散文 B.描写散文 C.史论散文 D.时评散文 6.东汉前期散文的特点是( C )。 A.情感浓郁,文气纵横 B.引经据典 C.崇实诚,通达深刻 D.抨击时弊,愤世疾俗 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B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 A)。 A.《天子游猎赋》 B.《二京赋》 C.《校猎赋》 D.《羽猎赋》 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杂言诗 D.楚辞体诗 10.曹丕在七言诗发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作了( C )。 A.《同声歌》 B.《七哀诗》 C.《燕歌行》 D.《善哉行》 1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是( B )。 A.许穆夫人 B.蔡琰 C.左芬 D.薛涛 12.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A.曹植 B.阮籍 C.嵇康 D.陶渊明 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 B.元康诗风 C.元嘉诗风 D.永明诗 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 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16.下列诗句出自谢月兆诗的是( A )。 A.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7.《木兰诗》一般认为产生于( B )。 A.魏晋 B.北朝 C.南朝 D.隋唐 18.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C )。 A.反复推敲 B.呕心沥血 C.洛阳纸贵 D.韦编三绝 19.被杜甫称为“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作家是( D )。 A.鲍照 B.陆机 C.徐陵 D.庾信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 )。 A. 《尚书?尧典》 B. 《吕氏春秋?古乐》 C. 《诗大序》 D. 《淮南子?道应训》 2. 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C )。 A. 《十五从军征》 B. 《陌上桑》 C. 《孔雀东南飞》 D. 《羽林郎》 3. 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 B )。 A. 孟起 B. 孟德 C. 子桓 D. 子建 4. 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家是( D )。 A. 左思 B. 刘琨 C. 孙绰 D. 郭璞 5.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是( B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4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四)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诗经》的收集,《国语·周语上》的说法是(2 ) A.采诗说B.献诗说C.删诗说D.作诗说 2.《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2 )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 3.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 4 ) A.《尚书》B.《逸周书》C.《论语》D.《春秋》 4.《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3 )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 5.《孟子》的文风特点是(4 )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6.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3)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7.“楚辞”名称开始出现的时代是(3 )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8.《诗经·豳风·七月》是(3 ) A.史诗B.情爱诗C.农事诗D.社会政治诗 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4 ) 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 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 10.《史记》的作者是( 3 ) A.班固B.范晔C.司马迁D.司马光 11.《汉书》所记载的是(2 ) A.后汉的历史B.西汉的历史C.东汉的历史D.两汉的历史 12.最早收录“古诗十九首”的总集是( 2 )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 13.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3 ) A.夺胎换骨说B.草蛇灰线说C.宗经征圣说D.摩罗诗力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

中国文学史专题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中。 3、荀子是__儒家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离忧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_吊屈原赋__》和《___服鸟赋___》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雨雪霏霏“。 7、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__郭茂倩____编的《__乐府诗集__》。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__的《__世说新语__》为代表。 9、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 10、《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小雅。 11、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2、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为蒙地漆园吏。 13、《逍遥游》篇是庄子的代表作。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论语》。 15、《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有所思》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18、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19、《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唐宋部分) 一、填空题(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上官体是指高宗龙朔年间以______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2.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并称。 3.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______和谢灵运以来的______的基础之上。以______、______为代表,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4.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______四类 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__。 6.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7.“以文为诗”是_________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 8.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 9.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 _________。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1.长吉体是_______诗所具有的风格。 12.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______。 13.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______、______。 14.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______。 15.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_____。 16.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_____。 17.朱敦儒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_____。 18.宋初三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19.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__。 21.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_________。 22.《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23.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_________。 24.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文学史试题2前三篇

中国文学史试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 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 2、《女娲补天》原载于() 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 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 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 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 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 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 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 6、风、雅、颂的"雅"意为() 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 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①《静女》②《蒹葭》③《汉广》④《泽陂》 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 ①《汉广》②《氓》③《将仲子》④《狡童》 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 ①《东山》②《采薇》③《黍离》④《蒹葭》 10、控诉秦穆公以人殉葬暴行的诗篇是() ①《黄鸟》②《正月》③《小弁》④《雨无正》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 ①《离骚》②《远游》③《涉江》④《哀郢》 12、《东君》祭祀的是() ①天之尊神②云神③太阳神④主宰寿命之神 13、屈原的第二个长篇诗作是() ①《九歌》②《九章》③《天问》④《招魂》 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说:"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之作是() ①《九辩》②《高唐赋》③《神女赋》④《风赋》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6、代表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①《论语》②《孟子》③《战国策》④《墨子》 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1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又称“楚词”,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题材。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空泛。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乐府诗: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鉴赏: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A.孟子B.荀子 C.司马迁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地域B.社会作用 C.音乐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 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A.分类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A.齐鲁郑毛 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 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A.《召南·摽有梅》 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 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A.毛苌 B.毛亨 C.郑玄 D.班固 15.《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 B.长篇论文 C.杂记 D.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 17.《庄子》今存()。 A.2O篇 B.30篇 C.33篇 D.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 B.子夏 C.颜渊 D.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尚书》 B.《逸周书》 C.《论语》 D.《春秋》

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 1.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 创世神话__。 2.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尚书_》。 3.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音乐类型___为划分标准的。 4.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 赋诗言志__。 5.《_卫风·氓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小雅·采薇》。 7.《诗集传》的作者是__朱熹____。 8.“《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_《左传》___。 9.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战国策_》一书中。 10.战国时代,儒家和_墨家_并称“显学”。 11.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语录_体和格言体。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论语_》。 13.“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孟子_》。 14.《庄子》所谓“三言”是指卮言、重言和__寓言__。 15.《__湘君__》和《_湘夫人_》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16.《_橘颂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17.《_九辩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主题。 18.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过秦论_》。 19.“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论衡__》的基本精神。 20.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主客问答___的形式。 21.张衡的《归田赋》属于东汉辞赋中的__抒情赋 _类型。 22.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究天人之际,_通古今之变_,_成一家之言_。” 23.《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本纪_、_世家_和列传中。 24.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无韵之离骚__。” 25.赵晔的《_吴越春秋_》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6._乐府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7.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_古诗十九首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赋、比、兴 2.知人论世 3.《史记》三家注 4.《孔雀东南飞》 三、问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 2.试析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3.试述《史记》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以上三题任选两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是( D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 A)。 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 A )。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 4.《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B )。 A.论辩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记事本末体

5.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C )。 A.抒情散文 B.描写散文 C.史论散文 D.时评散文 6.东汉前期散文的特点是( C )。 A.情感浓郁,文气纵横 B.引经据典 C.崇实诚,通达深刻 D.抨击时弊,愤世疾俗 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B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 A)。 A.《天子游猎赋》 B.《二京赋》 C.《校猎赋》 D.《羽猎赋》 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杂言诗 D.楚辞体诗 10.曹丕在七言诗发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作了( C)。

A.《同声歌》 B.《七哀诗》 C.《燕歌行》 D.《善哉行》 1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是( B)。 A.许穆夫人 B.蔡琰 C.左芬 D.薛涛 12.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A.曹植 B.阮籍 C.嵇康 D.陶渊明 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 B.元康诗风 C.元嘉诗风 D.永明诗 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 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B.初发芙蓉,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3年7月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之言,出自他的( C) A.《蕙风诗话》B.《艺概词典概》C.《人间词话》D.《宋元戏曲考》 2.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B) A.《夏威夷游记》B.《新中国未来记》C.《维新梦》D.《新罗马》 3.近代宋诗运动的诗学观是建立在传统诗学( C )观的基础上的 A.江山之助B.真我不俗C.温柔敦厚D.经世致用 4.曾国藩曾经选编( B)一书,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 A.《古文观止》B.《经史百家杂钞》C.《讨粤匪檄》D.《唐宋文醇》 5.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小说与其它文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小说在文学中的位置应处于( A) A.最上乘B.最下等C.中等D.与其它文类并驾齐驱 6.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名句上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下联是( B ) A.“百无聊赖以诗鸣” B.“岂因祸福趣避之”C.“不拘一格降人材” D.“留得家园五十春” 7.林纤运用( D )文体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这是他译述风格的典型特征 A.白话B.方言C.报章体D.文言 8.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治散文(A)是非常典型的“报章文体”A.《仁学》B.《少年中国说》C.《变法通义》D.《经世文编》 9.我国最早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签,曾翻译了一篇外国小说( D ),被公认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直译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B.《四日》C.《默》D.《毒蛇圈》 10.黄小配兄弟创办的小说期刊是(A ) A.《中外小说林》B.《新小说丛》C.《小说世界》D.《小说林》 1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 C )首之多 A.89 B.120 C.315 D.200 12.曾国藩为适应新的历史变化,在桐城派所主张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再加上(A ),以改革散文创作。 A.“经济” B.“文化” C.“军事” D.“教育” 13.近代初期“尊情”诗潮的理论著作是林昌彝的( B ) A.《艺概》B.《射鹰楼诗话》C.《石遗室诗话》D.《蕙风诗话》 14.(D )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最具性格光彩的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彻底崩溃的情状 A.九死一生B.吴继之C.吴研人D.苟才 15.189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公开的诗歌园地(B ),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 A.“诗界潮音录”B.“诗文辞随录”C.“杂歌谣” D.“诗界革命” 16.钱江是《洪秀全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一个近似(C)的人物 A.宋江B.关羽C.诸葛亮D.孙悟空 17.黄遵宪于( A )年写作的《日本图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 A.1887 B.1900 C.1902 D.1905 18.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 C )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1911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辛亥革命” B.“抗英” C.“辛亥广州起义” D.“北伐” 19.《晓抵九江作》一诗是同光体诗人( B)的代表作 A.陈衍B.陈三立C.沈曾植D.郑孝胥 20.1904年,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与著名戏剧家( D )一道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标准预测试卷(八)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着名文学批评着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 )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2.“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谬。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出自( ) A.李商隐 B.杜牧 C.柳永 D.白居易 3.下列诗句中属于孟浩然的作品是 ( ) 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4.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属诗篇是 ( ) A.《襄阳歌》 B.《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C.《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D.《梦游天姥吟留别》 5.着名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的作者是 ( ) A.王维 B.杜甫 C.韩愈 D.李商隐 6.下列诗篇中属于刘长卿的作品是 ( ) A.《夜上受降城闻笛》 B.《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C.《苔藓山歌》 D.《滁州西涧》。 7.着名诗歌《卖炭翁》的作者是 ( ) A.白居易 B.元稹 C.李贺 D.李商隐 8.着名诗歌《乐游原》的作者是 ( ) A.李商隐 B.李贺 C.杜牧 D.许浑 9.着名散文《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写墓志传主幼时相貌“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 念”,其作者是 ( ) A.韩愈 B.柳宗元 C.皮日休 D.陆龟蒙 10.唐传奇的初兴期张鸶的传奇代表作是 ( ) A.《游仙窟》 B.《古镜记》 C.《离魂记》 D.《柳毅传》 11.着名敦煌曲子词“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所属篇目是 ( ) A.《抛球乐》 B.《菩萨蛮》 C.《望江南》 D.《调笑令》 12.《吕氏春秋?古乐》对古谣的论述是 ( ) A.“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中国文学史试题

中国文学史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四大奇书”是指《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P11 2.《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P46 3.《四声猿》最能代表“狂人”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P89 4.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原书分六集,每集又分上下两卷,每卷五种,共60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P159 5.从明初到嘉靖约两个世纪内,在南方的众多地方声腔中,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脱颖而出,被称为“四大声腔”。P97 6.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学者称亭林先生。他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P217 7.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三人明末就有诗名,入清后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影响力。P223 8.被尊为浙派开山祖的是朱彝尊,在康熙诗坛上,他与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P234 9.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闲情偶寄》。 10.明初众诗人中,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被人称“吴中四杰”,以比拟“初唐四杰”。P53 11.开创桐城派的是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方苞。P330 12.弹词之名。最早见于明代,它由说、表、唱、弹四部分组成。而弹词中最优秀的作品首推《再生缘》。P350 13.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14.吴炳所作传奇《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合称“粲花斋五种曲”。P106 15.汤显祖所著《牡丹亭》一剧中,全剧冲突的正方由杜丽娘、柳梦梅和春香构成。P114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性灵说 ①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②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2.童心说 童心说:晚明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篇提出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是个体之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李贽认为文学必须真实坦率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童心说”具有以下内涵:一、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 二、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三、改变了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