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习题答案

最新物理习题答案
最新物理习题答案

物理习题答案

第八章

8-6 长l =15.0cm的直导线AB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 =5.0x10-9C·m -1的

a=5.0cm处P点的场强;正电荷.试求:(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B端相距

1

d=5.0cm 处Q 点的场强.

(2)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

2

解:如题8-6图所示

(1)在带电直线上取线元x d,其上电量q d在P点产生场强为

题8-6图

精品文档

2

0)(d π41d x a x

E P -=

λε

2

22

)(d π4d x a x

E E l l P P -=

=?

?-ελ

]2

12

1[π40

l a l a +

--=

ελ

)

4(π220l a l

-=

ελ

用15=l cm ,9

10

0.5-?=λ1m C -?, 5.12=a cm 代入得

21074.6?=P E 1C N -? 方

向水平向右

(2)同理

22

20d d π41d +=

x x

E Q λε 方向如题8-6图所示

由于对称性?

=l Qx E 0d ,即Q E ?

只有y 分量,

∵ 22

2

222

20d d d d π41

d ++=

x x x

E Qy

λε

2

2π4d d ελ

?==l

Qy

Qy E E ?

-+22

2

3

222)

d (d l l x x

22

2

0d

4π2+=

l l

ελ

以9

10

0.5-?=λ1cm C -?, 15=l cm ,5d 2=cm 代入得

21096.14?==Qy Q E E 1C N -?,方向沿y 轴正向

8-7 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环心处O 点的场强. 解: 如8-7图在圆上取?Rd dl =

题8-7图

?λλd d d R l q ==,它在O 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2

0π4d d R R E ε?

λ=

方向沿半径向外

则 ??ελ

?d sin π4sin d d 0R

E E x =

=

??ελ

?πd cos π4)cos(d d 0R

E E y -=

-=

积分R

R E x 000

π2d sin π4ελ

??ελπ

==

?

0d cos π400

=-=?

??ελ

π

R

E y

∴ R

E E x 0π2ελ

=

=,方向沿x 轴正向.

题8-16图

8-16 如题8-16图所示,在A ,B 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q ,-q 的点电荷,AB 间距离为2R ,现将另一正试验点电荷0q 从O 点经过半圆弧移到C 点,求移动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解: 如题8-16图示

0π41ε=

O U 0)(=-R

q

R q 0π41ε=

O U )3(R q

R q -R

q 0π6ε-=

∴ R

q

q U U q A o C O 00π6)(ε=

-=

8-17 如题8-17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λ的正电荷,两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的半径都等于R .试求环中心O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

解: (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 和CD 段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θd d R l =

则θλd d R q =产生O 点E ?

d 如图,由于对称性,O 点场强沿y 轴负方向

题8-17图

θεθ

λπ

π

cos π4d d 22

2

0??-==R R E E y

R 0π4ελ=

[)2sin(π-2

sin π

-]

R

0π2ελ

-=

(2) AB 电荷在O 点产生电势,以0=∞U

?

?===A

B

20

0012ln π4π4d π4d R R x x x x U ελελελ 同理CD 产生 2ln π40

2ελ

=

U 半圆环产生 0

034π4πελ

ελ==

R R U

∴ 0

032142ln π2ελελ+=

++=U U U U O 8-22 三个平行金属板A ,B 和C 的面积都是200cm 2

,A 和B 相距4.0mm ,A 与C 相距2.0

mm .B ,C 都接地,如题8-22图所示.如果使A 板带正电3.0×10-7

C ,略去边缘效应,问B 板和C 板上的感应电荷各是多少?以地的电势为零,则A 板的电势是多少? 解: 如题8-22图示,令A 板左侧面电荷面密度为1σ,右侧面电荷面密度为2σ

题8-22图

(1)∵ AB AC U U =,即 ∴ AB AB AC AC E E d d = ∴

2d d 21===AC

AB

AB AC E E σσ 且 1σ+2σS

q A

=

得 ,32S q A =

σ S

q A 321=σ 而 711023

2

-?-=-

=-=A C q S q σC C

10172-?-=-=S q B σ

(2) 30

1

103.2d d ?==

=AC AC AC A E U εσV 8-34 半径为1R =2.0cm 的导体球,外套有一同心的导体球壳,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

2R =4.0cm 和3R =5.0cm ,当内球带电荷Q =3.0×10-8C 时,求:

(1)整个电场储存的能量;

(2)如果将导体壳接地,计算储存的能量; (3)此电容器的电容值.

解: 如图,内球带电Q ,外球壳内表面带电Q -,外表面带电Q

题8-34图

(1)在1R r <和32R r R <<区域

0=E ?

在21R r R <<时 3

01π4r

r

Q E ε??

=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 0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阳金玲 【摘要】初中物理课的引入要有吸引力,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实验教学,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实施精讲精练并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将教育技术贯穿于学案教学,平时加强师生感情的培养,最终使物理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课堂效率吸引力灵活的教法解题思路与方法教育技术与学案教学师生关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真正把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最大的效益。下面是我历年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课堂导入要有吸引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导入运用得好,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

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敢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 1、通过直观材料导入。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幻灯片或听一段录音、看一段录像,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例如:教师在讲《物体的运动快慢》一节时,首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认知人步行速度慢于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慢于汽车速度;汽车速度慢于飞机速度;而飞机速度慢于火箭速度等等;其次教师说: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各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速度,只是他们的速度有快有慢。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光速,具体是0米/秒,行人速度约米/秒,汽车速度约20米/秒;最后指出速度的含义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给出公式、主单位及其常用单位的换算。 2、应用物理学史的人物导入。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之谜的坎坷曲折经历,会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可先向学生介绍牛顿从苹果下落到万有引力的理论,说明万物之间都有力的作用,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经过牛顿的不断努力终于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牛顿三定律,为后人研究力学创造了条件。然后引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他的第一个定律。 3、通过学生已有经验导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素材出发,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如教师讲到《惯性》时,教师问:同学们若不小心踩到地上的香蕉皮或拌到地上的石头会怎么样?让同

建筑物理考试试卷B

建筑物理期末试卷二 一、选择题(20*2’) 1、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 A.辐射 B.对流 C.导热 D.传热 2、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称为()。 A.热流密度 B.热流强度 C.传热量 D.导热系数 3、人感觉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 A.30~70 % B.50~60% C.40~70% D.40~50% 4、下列哪些措施虽有利于隔热,但不利于保温()? A.采用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 B.采用通风屋顶 C.采用蓄水屋顶隔热 D.采用屋顶植被隔热 5、下列()不是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间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 A.18℃ B.17℃ C.16℃ D.15 ℃ 6、对建筑防热来说,是()天气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无所谓 7、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遮阳的形式为()。 A.水平式 B.垂直式 C.综合式

D.挡板式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在采光设计中为了降低作为展览墙的亮度,(C )是合理的。 A.降低墙面上的照度 B.提高墙面上的照度 C.降低墙面反光系数 D.提高墙面反光系数 10、为了防止直接眩光,应使眼睛与窗口,眼睛与画面边缘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A)。 A.14度 B.30度 C.60度 D.90度 11.采用天窗采光的美术馆,常采取措施降低展室中部观众区照度,其原因是(D )。 A、提高展览墙面照度 B、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 C、消除一次反射眩光 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 12.在商店照明设计中,不宜采用(D ) A、白炽灯 B、卤钨灯 C、荧光灯 D、高压汞灯 13.有关光源色温的下列叙述中,(C)是正确的。 A、光源的色温是光源本身的温度 B、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显色能决定的 C、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光色决定的 D、白炽灯色温高于荧光高压汞灯 14. 在下列因素中,(B )与灯具的利用系数无关 A.灯具类型 B.灯泡电功率 C.房间尺寸 D房间表面反光系数.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7)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 1、空气的绝对湿度 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 b ;热阻R a (a.m2K/W;b.W/m2K)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 c a.[0°,90°); b. [0°,90°]; c. [-23°27’, 23°27’]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 蒸发散热约占25%~30% 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5)有利于旧房改造 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 (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 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 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 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 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 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 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 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 符号:φ(1分) 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

如何尽快提高初中物理成绩讲课讲稿

如何尽快提高初中物理成绩 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成绩也不是一件难事。 有很多同学会问“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学习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来不得半点含糊。虽然没有捷径,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确是有的。我给大家介绍一种“6+2”学习法,所谓“6+2”学习法即在学习过程中严格贯彻“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个环节,另外对于每一章或一单元进行学习前后还应该有“计划”和“系统”两个环节。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分析。 1.预习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有的同学不注重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习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的5、6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可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上课 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对此我准备强调三个问题: (1)主动听课。 有人将我们的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指导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说,如果你属于强制型,那你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你是自觉型,那么你就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毕竟“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在讲课时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8建筑物理答案

渤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年级专业建筑学学习形式科目《建筑物理》试卷A (参考答案) 学号姓名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⒈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②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①20 ②10 ③8 ④ 3 2.凹面易出现的声缺陷是③。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 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的环节是控制④。 ①传播途径②接受处③规划④声源 4.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③措施最有效。 ①吸声处理②装消声器③隔声处理④吊吸声体 5.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④分贝 ① 2 ② 5 ③ 3 ④ 6 6.撞击声隔绝措施中,对高频声最有效的是②。 ①架空木地板②铺地毯③密封吊顶④面层下铺矿渣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声音是弹性介质中,机械振动由近至远的传播。 2.材料的吸声系数是吸收声能+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 3.房间的混响时间越短,声学缺陷明显。 4.按投影面积计算空间吸声体的α值大于1,其原因是其表面积大于投影面积。 5.可见光就是光辐射中为人眼所感觉到的这部分电磁辐射,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从 380nm 到 780nm 。 6.眩光的分类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从眩光形成的方式上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直接眩光和间接眩光其二是从影响视功能方面进行分类,可把眩光分成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 7.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 8.热压形成风的条件是温差、高差。 9.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绕射,当障碍物尺度<<声波波长时绕射显著。 10. 吸声量的单位是 m2。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 从人耳听闻频率特性、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的隔声频率特性来说明隔声措施的有效性。 答:人耳对高频声敏感,对低频声迟钝,因此高频噪声对人的干扰大; 而隔声屏障及建筑构件隔高频声容易,隔低频声困难,因此对控制噪声干扰有效。 2. 厅堂可能出现哪些声学缺陷?如何消除? 答:厅堂可能出现的声学缺陷有: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 消除回声:控制前部天花高度,后部天花和后墙作扩声和吸声处理 消除颤动回声:采用不平行墙面、墙面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墙面装修不平行 消除声聚焦:不用弧形墙面和壳形天花、作扩声和吸声处理、壳形天花曲率半径大 3. 设有一个乳白玻璃的球形灯,灯罩的直径为4厘米,其轴向发光强度为100坎德拉,求该灯的轴向亮度? 解: 2 2 / 79600 2 04 .0 100 cos m cd A I L= ? ? ? ? ? = = π α 4. 写出热辐射光源的发光原理,并写出2种热辐射光源的名称。 答:发光原理:当金属加热到大于1000K时,发出可见光。 如白织灯和卤钨灯 5. 请解释灯具效率这一术语,同时写出影响灯具效率的两个因素。 答:灯具效率——在规定条件下灯具发射的光通量与灯具内全部光源的额定光通量之比。灯具效率与灯罩开口大小、灯罩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大小有关。 1

如何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何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何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一、讲究方法,注重实用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 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如 场强、电容、电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怎么办呢?我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比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义的,我们就以此为例,进 行类比,以加深其理解。 物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逻辑性。有些公式学生容易混淆,造成记忆错误,如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死记太伤脑筋,可以借助规 律记忆法,让学生学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出三个实验定律 的方法,学会了推导的方法就摆脱了烦锁的记忆。电磁学中不少学 生左、右手定则分不清,记不牢,我便想出个“诣字法”,比如用“佑发拉底河”这河流名中的“佑”通右,“发”通“发电”即为 右手发电,这样左、右手很有趣地分清了,学生记的还深刻。 二、抓关键,抓本质 不少学生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电磁学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 “磁通量变化”既是关键,又是本质,记住它并不难,但在运用时如何呢?例如,对“有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回路中有无感应 电流产生?”这样的问题,有的认为“有边切割了磁力线”就有电 流产生。有的认为有“磁通量”就有电流产生。

然而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没有抓住本质。又如,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这关系大多数学生记的牢、但在做有三组以上线圈的计算时,他们仍套用公式结果得出许多矛盾的结论,这就是对N1:N2=I1:I2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这个关键的问题重视不够造成的`。通常对概念要抓关键的“字”,对规律、定理等抓“条件、结论”,这些是攻克重、难点的突破口。 三、认识要全面,分析要细致 四、选题要有针对性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3)

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物理历年试题 2000年 建筑热工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最小传热阻:是设置集中采暖设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最低要求,能够保证在系统正常供热及室外实际空气不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前提下,围护结构内表面不致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P56 2材料蓄热系数:在建筑热工学中,把无限厚的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 P46 3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边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为该状态的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P77 4遮阳系数:是指在照射时间内,透过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无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P123 5热舒适必要条件: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即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P6 二简答题 1稳态导热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对么?为什么。 P42-43 答:正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室内外表面的温差就越小,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就越小(斜率=温度变化/厚度)。所以成反比。 2简述用普通玻璃制成温室的原理 答:建筑中应用的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高达85%,其反射率仅为7%,显然是相当透明的一种材料,但对于红外线却几乎是非透明体。用这种玻璃制作的温室,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而阻止室内的长波辐射向外透射,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0 3为了更好的组织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大气试题库_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D)。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A )。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C)是对吸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习题课讲课教案

初中物理习题课初探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张晓娜

初中物理习题课初探 关键词:科学性、双基、多样化 习题课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巩固有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做习题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新授课只是让学生对知识获得感知,而习题的作用是要将感知化为理解并巩固,最后到能够自觉应用,这些都需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所以习题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而且习题课发挥着对新课教学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习题评讲,同时更是老师对学生解题思路的一种引导,解题能力的一种培养,科学素养的一种积累。 一、习题的选择 习题要精编精选,何为精编精选,就是科学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发散性的统一。所谓科学性,就是题目情景符合客观规律,表达严谨、清楚,不会得出荒谬结论;所谓针对性,就是目的明确,要直奔教学目标而去;所谓典型性,就是具有代表性,不偏不怪不钻牛角尖;所谓发散性,就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有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1.注重双基选材,习题选择要注意对课本习题的挖掘 课本例题和习题虽然是习题课的精讲内容,但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要对习题适当拓深、演变,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应“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忽视课本习题去搞大量的课外习题,那样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新概念教学理念相违背。在实践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习题,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 习题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故要达成高效的训练目标。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选材要注意照顾全体学生,但对于学生普遍有缺陷的、常犯的错误则要适当反复及强化,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3.设计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特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后进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否则,将会使一大批学生受到“冷落”,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后进生不至于“陪坐”,优生也能“吃得饱”,使全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习题课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现

建筑物理试题库大全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 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0nm红光 B、510nm蓝绿光 C、580nm黄光 D、555nm黄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 )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 )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m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 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 )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下列材料中,(C )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10、下列减少反射眩光措施的叙述中,(D )是错误的? A、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 B、使视觉作业避开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镜面反射区域; C、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 D、提高引起镜面反射的光源照度在总照度中的比例。 11、在照度为10lx的房间里,增加1lx的照度刚能察觉出变化;在另一个照度水平为500lx 的房间里,需要增加(D )lx的照度才能刚刚察出有照度的变化。 A、2 B、5 C、10 D、50 12.关于直接眩光的叙述中,(B )是错误的 A、直接眩光是由视野中的高亮度或未曾充分遮蔽的光源引起的 B、直接眩光是由视野中的光泽表面反射所产生的 C、通过增大光源面积,降低亮度可以减轻直接眩光; D、通过增大光源的仰角,消除直接眩光。 13.下列A-D选项评价优良光环境的基本要素,(B )是不正确的? A、适当的照度水平 B、选用相关色温低于5000K的低温光源 C、宜人的光色,良好的显色性 D、避免眩光干扰 14.在下列措施中,(D )对提高视度是无益的。 A、增加照度 B、增大视角 C、提高视看对象与背景之间亮度之比 D、将识别物体时间提到5 min 以上。 15. 以下有关色彩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C )?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试行)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为配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特制定初中物理学科高效课堂模式,仅供本学科教师试用。 一、课前预习(明确目标、以标导学) 1、根据上一节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示,建议以学案形式呈现。 2、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边看边思,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并作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3、在自学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此环节建议在课下进行,也可以课上进行,但时间不可过长。 二、交流质疑(情境导学,唤醒思维) 1、小组内或全班面前展示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 2、在学生交流(或展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对本节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与分类,以便于教师在新授课中集中讲解。 三、典型讲解:(精讲适练、突出探究;) 1、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师精选的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如可以利用实验进行的探究性问题应该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进行推理和验证)。对于展示情况展开质疑释疑,注意捕捉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和点拨,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2、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或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或实验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四、自主学习(及时反馈,分层巡批) 1、下发《导学提纲》,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对本节的知识点进行综合与分类(分组进行)。

2、每四人一组根据教师下发的《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注意:生教生,生帮生,生查生,由小组长调控管理。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巩固:(规范作业、强化监控) 练题导思:分层次完成《导学提纲》中的题目,要求: 1、独立完成基础知识点 2、交流讨论完成综合点、难点 3、对所做的题目反思:思考并找出所做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做有所为”——知道教师出这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记录于反思本。 六、知识检测与矫正:(有效反思,提升自我) 1、检测:下发本节分层次的检测题目,学生选择其中适合于自己的题目作答。 2、矫正:教师查组长,组长查组员;教师教组长,组长教组员,组员教组员——师生互动。 3、教师订正出现问题的知识点。 注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安排。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中教法)复习题

复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 ⒈在教学中应重视教给学生_分析问题_和_解决问题_的思路和方法。 ⒉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有:⑴_教学的认识性_,⑵_教学的双边性_,⑶_教学的教育性_,⑷_教学的发展性_。 ⒊在物理测验的评价中,信度是测验的_可靠性_指标;效度是测验的__准确性__指标;难度是指_每个试题_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_每个试题将考生水平_区分开来的程度。 ⒋中学物理实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即:⑴_演示实验_,⑵_学生分组实验_,⑶_课内小实验_,⑷_课外实验_。 ⒌物理教学必须以_实验_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_关键_;基本的物理规律是物理教学的_中心_。 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实验归纳法_,二是_理论分析法_。 ⒎解答计算题的基本程序是:⑴_审题_,⑵_分析题_,⑶_建立有关方程_,⑷_求解_。 ⒏物理教师的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_文字语言_,二是_数学语言_,三是_图表语言_,并通过板书和板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⒐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_工具_。 10.在备课过程中,备教材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_通读整个教材_,第二层次是_精读每章教材_,第三层次是_细读每节教材_。 1⒈中学物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_观察_能力、_实验_能力、_思维_能力、_分析和解决问题_能力以及_创新意识_ 意识。

1⒉构成教学过程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是_教师、学生和物理世界_。 1⒊《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⒋目标参照测验是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参照物;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中的平均分数作为参照标准。 1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有四条,它们分别是:⑴教学的认识性,⑵教学的双边性,⑶教学的教育性,⑷教学的发展性。 1⒍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和总结阶段。 1⒎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常用的方法有三个,一是运用实验,二是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三是抓新旧知识的逻辑展开。 1⒏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四个主要目标是:⑴教学目的,⑵教学内容,⑶教学方法,⑷教学效果。 1⒐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⑴口头教学语言,⑵书面教学语言,⑶体态教学语言。 20.一堂新课的教学,一般可分为五个教学环节。它们分别是:⑴组织教学;, ⑵复习提问,⑶讲解新课,⑷巩固练习,⑸布置作业。 2⒈中学物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__观察实验__能力、__思维__能力、__分析与解决问题__能力以及__创新意识__和能力。 2⒉在进行物理学这类自然科学教学时,首先应注重教学的科学性。一方面要注意__教学内容__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注意__教学方法__的科学性。 2⒊探究性教学方法提倡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__知识探究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84题)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 (84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 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A) A.1-2 B.10 C.0.2-0.3 D.5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海平面气压。(C) A.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C) A.γ=γd B.γ<γd C.γ>γd D、γ=γd=0 5、常在T-lnP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__________。(A) A.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__________。(C)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B)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B) A、4.0 B、5.6 C、6.5 D、7.0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B)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提升方案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提升方案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营造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提高物理教学效果?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二是精心备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梅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使教与学和谐融合、互相促进。 如何营造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心理氛围?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师道尊严、等级观念严重,师生感情冷漠,严重束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可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兴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归根结底,教学还是要以人为本,要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精心备课,做到事无巨细 一堂好课,从精心备课开始。备课时要做到“知识要细,重点要明,难点要透”。也就是说:知识点要梳理清楚,对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了如指掌且细致讲解;重点知识就是一节课的核心,所以要点明、点亮,告诉学生这些就是中考考点;难点就要运用一切方法化难为易,比如运用画图、多媒体、实物演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类比等等,只有突破了难点,学生才能对这节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提高。 三、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善于引导、归纳、总结并能够很好地利用一切优化了的教学资源加以表达。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精心组织教学。例如,在讲物理规律时,可以穿插讲讲这些规律发现的背景资料。通过讲解名人轶事等物理学史,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同时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难肯钻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精神。 2.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切忌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同时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精辟见解,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语言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要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精神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当然,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也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底蕴和个人性格情操的魅力等等。 3.掌控课堂秩序,以防学生思想抛锚 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走神”,而生硬的批评未必奏效,且易激起抵触情绪。老师不妨适时使用一些调侃语言制造一些幽默,以此来唤回学生的注意力。我班有一学生叫李思远,在一堂课上老向窗外望,我就对学生们说:看思远同学老是思念远方。一句话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活跃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3)

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物理历年试题 2000 年 建筑热工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最小传热阻:是设置集中采暖设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最低要求,能够保证在系统正常供热及室外实际空气不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前提下,围护结构内表面不致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P56 2材料蓄热系数:在建筑热工学中,把无限厚的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与温度 波动振幅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P46 3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边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 到100%寸所对应的温度,为该状态的下空气的露点温度。P77 4遮阳系数:是指在照射时间内,透过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无遮阳窗 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P123 5热舒适必要条件: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即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寸,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P6 二简答题 1稳态导热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对 么?为什么。P42-43 答:正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室内外表面的温差就越小,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就越小(斜率=温度变化/厚度)。所以成反比。 2简述用普通玻璃制成温室的原理 答:建筑中应用的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高达85%其反射率仅为7%显 然是相当透明的一种材料,但对于红外线却几乎是非透明体。用这种玻璃制作的温室,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而阻止室内的长波辐射向外透射,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0 3为了更好的组织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建筑物理题库..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 第一节建筑热工学的基本原理 1.构成室内气候的要素为()。 I.空气温度;1I.空气湿度;Ⅲ.人体产热量;IV.气流速度;V.壁面热辐射 A.I、Ⅱ、Ⅲ、ⅣB.I、Ⅱ、Ⅳ、V C.I、Ⅱ、ⅣD.I、Ⅱ、V 解答室内气候是由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壁面热辐射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亦称室内热环境)。 答案 B 2.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m高处的空气温度。 A.1.0 B.1.2 C.1.5 D.1.8 解答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1.5m高处的空气温度。 答案 C 3.在中等穿着并且安静的状态下,下列组合中()最使人感到舒适。 A.温度12℃、湿度50%、风速1.0m/s B.温度15℃、湿度60%、风速0.5m/s C.温度20℃、湿度65%、风速0.5m/s D.温度25℃、湿度70%、风速0.1m/s 解答当环境在温度20℃、湿度60%一65%、风速0.5m/s的条件下,最使人感到舒适。 答案 C 4.在室内热环境的评价中,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量有( )个,人体的热感觉分为( )个等级。 A.4、7 B.4、3 C.6、7 D.6、5 解答根据丹麦学者房格尔的观点,评价室内热环境的PMV指标中包含6个物理量(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壁面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和衣服热阻)和7个等级(+3:热;+2:暖;+l:稍暖;0:舒适;-1:稍凉;-2:凉;-3:冷)。 答案 C 5.一定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气候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 )。 A.房屋的朝向、间距B.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构造方法 C.环境绿化及单体建筑平、剖面形式D.通风口的位置与面积大小 解答一定的室外热湿作用对室内气候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传热、传湿、透气)和构造方法。 答案 B 6.下列( )不是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问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 A.15℃B.16℃C.17℃D.18℃ 解答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间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是16~18℃。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修订稿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一、选择题

二、 填空题 1. 氮气、氧气、氩气(或N 2、O 2、Ar )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 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