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一、观课议课的含义

1、含义

观课议课就就是我们强调有效评课途径之一,用传统语言描述就就是评课。但与传统评课的意义又有所不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首次提出观课议课的理念,并定义为:“观课议课就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与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与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与现有的竞赛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与教师培训活动,学校就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就是其中的主体与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就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就是它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2、“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差异

为什么有传统的“听课评课”观念转为“观课议课”呢?目前我国处于新理念下的课改,评课的理念与价值趋向也应该随之改变。今天的课堂已经不就是讲解知识的课堂了,而就是实施教学双方交互活动的组织,所以评课也应该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所以陈大伟认为在日常的教研与教师培训活动中,传统的“听课评课”应该改为“观课议课”更合适,因后者强调的就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

而传统的评课就就是观课者对执教者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情况及由此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做出价值判断,它与备课、上课一样,就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对授课者而言,可以得到帮助与指导,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水平。对评课者而言,提高评课能力与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

“观课议课”的提出不就是简单的名词的改变,而就是一种理念的改变,与我们熟悉的“听课评课”比较,具有以下不同特点:

“观课”与“听课”比较: 1、“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收集课堂信息。包括师生的语言与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2.“听”往往就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而“观”的目的却指向一定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的。3.“听”往往就是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而“观”就是针对研究问题收集相关的课堂信息,针对性强。

4.“听”往往就是凭借经验进行,而“观”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借助观察记录表等。

“评课”与“议课”比较: 1.“评”就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就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就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2.“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就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与失语现状。3.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做课取向,做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做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4、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与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二、观课议课的追求与目的

1、观课议课的追求

首先,“观课议课”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与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与价值。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教师单纯接受专家、教研员的观点与意见,只就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观课议课”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方式。这种态度就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在同事关系改善方面,“观课议课”强调开放,促进互助,致力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

第三,“观课议课”就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与发展。这种方法就就是不再孤立地瞧待教的行为与建议改进教的行为,而就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成就自己。

2、观课议课的目的

一改:改进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教学规律,从事多年教学的老师都掌握了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有自己的一整套的教学模式与经验,在新课程实施中就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但可以通过有效评课,让我们老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发现其中的不足,促进教学智慧的生发与积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促: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评课一定要贯彻一个重要思想,就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而我们要认识到:

——学生的发展既就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应该就是评课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生既就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应该就是观课议课重点关注的对象。要切实改变评课只评教不评学的状况,以学生及其学习作为评议的重点。

——评议学生及其学习,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就是相反。这就要求议课要由重甄别、重诊断向重激励、重指导转变,着眼于评议的激励与发展功能。还要在评议内容、评议方式、评议主体等方面实现创新与优化,使学生在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持续进步与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突出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方面。陈大伟教授提出:“观课议课就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再孤独地瞧待教的行为与建议改进教的行为,而就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成就自己。”可见通过有效评课,可以使教师四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为此在评课议课我们要做到:在评课目标上,要以促进教师专业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而不就是为了展示评课者自己的身份与水平,或夸夸其谈一些不切合教师实际的东西。在评课内容上,要以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商讨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为重点。在评课方式上,要立足于帮助,而不就是局限于评;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共同参与的评议机制,建立双向、多向评课过程,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在评课氛围上,要强化专业研究精神,使评课在民主、平等、与谐、求真、务实的气氛中开展,形成诚挚坦言、互议互学、互相激励、互相信任的氛围。

总之,有效评课时教师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也就是课堂进行过程性评价的体现。教师应该把所授的每一节课当成自己成长、发展、研究的过程,应把每一次的评课作为学习、思辨、领悟的过程。可以这样讲,教师在讲台讲课时操作、实践,台下的评课时反思、提升,只有在实践后思考,在总结后改进,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提:提出问题讨论,提高教学技艺,提升教育品质

我们都知道,以往的评课重在评价与甄别,评课老师的评点的内容也主要就是褒贬与称赞。说

好话得多,提出问题的少。没有问题的课堂就是不存在的,有问题表明还有发展的空间。所以观课评课中,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开发的资源。教育家叶澜称评课为“捉虫”----捉教育思想中的问题之虫,捉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之虫。有了问题之后,通过大家的讨论研究,交流合作,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必然会使每位教师的教学技艺得以提高,教育品质得以提升。

三、怎样观课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与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就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就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不含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与权威指导成分,而就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就是通过观课过程中观课双方(即观课者、授课者)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与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不论哪种观课,都就是用观察研究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利弊得失,改进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1、树立观课的五种意识

(1)、对话意识

对话关系就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对话者首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她人无法进入的位置。”其次,对话强调对她者的尊重,在对话中要瞧到她人,在交往中使她人成为对话者。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既可克服消极接受评判与批判的唯唯诺诺“小媳妇心态”,又可防止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实现真实的倾听与切磋。(2)、欣赏意识

观课就是以对授课者这个主体的尊重为基础的。授课就是一种劳动,就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就是艺术性的劳动。在这过程中,授课主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带着尊重、欣赏的意识,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课主体的优点,体会到授课者的成功的喜悦,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感觉到其中存在的价值,即使就是暴露出的问题。如果观课者怀有不以为然的态度,观课的结果往往就是负面的。

(3)、交流意识

观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观课活动主题、教师情况、教学预设、学情程度等,也可以了解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观课。有了这些交流的基础,观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层面。观课前后都应该有交流,并且观课前交流的作用往往就是超过观课后交流的,但目前其作用却被我们忽视。

(4)、分享意识

观课者要把授课者的工作成效视同己出,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观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观课者处于被动听课的境地。(5)、援助意识

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与思考,“观”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观课的效益最大化。

2、观课的程序

(1)观课准备

凡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观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观课议课的重要保证。没准备的观课只能就是“感性的观察”与“经验式观察”,达不到观课的目的。那么观课前要准备哪些工作呢?总体包括制定严密科学的观察计划、人员准备、观课前的会议、观察工具的准备、熟悉观察现场等环节。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第一心理准备。对于被观察者,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没有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一、观课议课的含义 1、含义 观课议课就就是我们强调有效评课途径之一,用传统语言描述就就是评课。但与传统评课的意义又有所不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首次提出观课议课的理念,并定义为:“观课议课就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与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与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与现有的竞赛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与教师培训活动,学校就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就是其中的主体与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就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就是它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2、“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差异 为什么有传统的“听课评课”观念转为“观课议课”呢?目前我国处于新理念下的课改,评课的理念与价值趋向也应该随之改变。今天的课堂已经不就是讲解知识的课堂了,而就是实施教学双方交互活动的组织,所以评课也应该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所以陈大伟认为在日常的教研与教师培训活动中,传统的“听课评课”应该改为“观课议课”更合适,因后者强调的就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 而传统的评课就就是观课者对执教者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情况及由此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做出价值判断,它与备课、上课一样,就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对授课者而言,可以得到帮助与指导,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水平。对评课者而言,提高评课能力与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 “观课议课”的提出不就是简单的名词的改变,而就是一种理念的改变,与我们熟悉的“听课评课”比较,具有以下不同特点: “观课”与“听课”比较: 1、“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收集课堂信息。包括师生的语言与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2.“听”往往就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而“观”的目的却指向一定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的。3.“听”往往就是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而“观”就是针对研究问题收集相关的课堂信息,针对性强。 4.“听”往往就是凭借经验进行,而“观”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借助观察记录表等。 “评课”与“议课”比较: 1.“评”就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就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就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2.“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就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与失语现状。3.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做课取向,做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做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4、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与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二、观课议课的追求与目的 1、观课议课的追求 首先,“观课议课”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与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与价值。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教师单纯接受专家、教研员的观点与意见,只就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观课议课”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方式。这种态度就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在同事关系改善方面,“观课议课”强调开放,促进互助,致力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

观课评课要有效

观课评课要有效,课堂教学更高效 为何称为“观课议课”,与以往的“听课评课”有何不同书中作了详细阐述: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有效议课需要平等交流的基础。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因为未必了解情况,所以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因为自己未必正确,自己不可能完全从逻辑上把握、规定和制约教学活动,所以对话和交流时就不能强加和压制。因为正确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种,所以需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即便是给别人以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只能采用非独断性、非强制性的指示和指引。 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2.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钟启泉先生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的效益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可能性的空间里,行走在多种可能的道路上。人生可能性空间的扩大,意味着人生自由的增加;拓展和控制可能性的过程是提升人的自由能力的过程。在教师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可能的教学选择以后,教师将享有更大的专业创造自由,并由此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 当然,读罢此书,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有以下几方面是要注意加强的: 1.对课的思考不够深入,交流时泛泛而谈。这点主要体现在评课内容的表面化上。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语文课观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做法和效果。…有主题才能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 2.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word.doc

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高瑞珍 有幸拜读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读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数学课应观察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题时的方法和效果。数学课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慢慢提高。 二、“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三、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总之,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

如何观课评课

如何观课评课 蕲春县蕲州镇雨台小学高婷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评课属于常规教学活动,它应该与备课、上课联系起来,构成“备课一—上课——评课”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它是教学这门艺术中的点睛之笔。 如何做好观课评课呢?首先应找准课堂重点。准确、细致地观课的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评课必须认真观察的一个重点。观察时应注意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这可以从参与状态来评析。观察整堂课学生参与学与教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尤为重要的是关注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有效学习。 还可以从交往状态来评析,这是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课堂上丰富多样的生生、师生交流与反馈,整个教学环境和谐、活跃、民主平等,这是一种积极的课堂景观。但是仅仅观察参与状态和交往状态是远远不够的,很可能被“虚假的繁荣”所迷惑,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如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封闭还是开放,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是否全面细致、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等。同时还必须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关注目标达成状态。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评析,了解学生是否对学科学习有信心、有兴趣,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方面的达成度。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则应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能力,这包括教师组织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二是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点,教师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既定教案、自己的教学思路,更重要的是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的活动;三是观察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教学机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具备机智的应变能力,教师须敏锐、快速地捕捉即时信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并恰当加以处理;四是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较理想的情绪状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热情真诚,充分尊重学生,通过言谈话语、音容笑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创设和谐、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尊重差异,尊重多样选择,尊重每位学生,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能够使学生有效学习的课才是好课。使大多数甚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河津市教研室米文革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多年了,除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小组合作”形式的出现,课堂教学总体的变化仍不是很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还没有形成,教师还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课堂还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这一切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来实现,而日常的学校教研活动正是我们一项必做的功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传统的以听评课为主的研究方式并没有收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教研文化,使教研变得更有实效? 一、传统听、评课教研现状及反思 现在我们的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教研活动,其主要方式就是听课评课。教研室或教务处周前公开讲课时间和教师,要求教师们到时去参加听课活动,有时候还要请教研员去参加。讲课的教师往往会做精心的准备,听课的学生提前也做了安排,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一大片。讲完课之后是评课,先由讲课老师简单说课,然后组织者再挑选几名骨干教师评课,大致是优点多多,建议几条,最后由教研员总结,一次教研活动就算结束了。 那么我们要问: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能否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老师们能得到哪些收获? 首先,组织者和参与者(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对听评课活动的目的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这就造成了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对教师的帮助不是很大。其次,听课老师的课堂观还没有变化,课堂上眼光依然死死盯住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不能深入透视课堂,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学生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再次,评课老师和授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还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没有形成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进行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实践,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只有研究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算有用。因此,我们从“用”—“听”—“议”—“观”的思路,构建了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观念体系: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为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1、从听课到观课 平常的“听课”只是听教师讲或者是师生问答,我们发现,“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主角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方式正从讲授为主向多种方式并

《有效听课、观课和评课的智慧与技巧》读后感

《有效听课、观课和评课的智慧与技巧》读后感 近读余文森教授的《听课、评课教学断想》一书,欣喜地发现余教授多次提到“有效教学”这一话题,于是我认真研读其中相关章节,如《有效教学的“五条原则”》《“指导——自主学习”与有效教学》《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断想》《什么样的教学是优质教学》等,我想从中找到答案.余教授在《有效教学的“五条原则”》一节中,针对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外国语学校研讨会的两节语文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教学的“五条原则”,即目标性原则,独立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我对其中的“目标性原则”颇有同感,余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导向,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下,师生均有方向感,教学均有达标感,这样就可避免传统教学由于目标模糊不清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去年在一中拍摄了几堂教学录相课,有一堂语文课也存在类似问题,学生围绕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真情纠缠不清,而戏剧中人物形象分析这一主体内容被淡化,边缘化.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曾说过,教学是确立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导向,目标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必然导致课堂低效!“针对学生在先学即自主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定性”“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善于发现与挖掘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和能力,也是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余教授在《“指导——自主学习”与有效教学》一节中如是说.的确,我们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发现,教师“导”得严丝合缝,水到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成功表现也令人赞赏,但也会出现余教授所说的疑惑:学生怎么不提问题?难道他们都懂了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围绕学生的问题而教学,才会使我们教学有的放矢.教学的终级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会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是高效课堂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看到本书的目录《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断想》时,以为余教授谈论“教学有效性”问题,不是鸿篇巨作,也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翻到第59页,我诧异于余教授此节竟是如此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教的立足点,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学”“学的有效性的实质:学生获得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余教授并未具体阐述,我倒想谈谈自已的看法.我以为,教是前提,教的高效,才有学的高效.看过一本教育专著《好课是怎么炼成的》,我被大师们的精心磨课所折服.一个情境的设置,一个细节的处理,一个瞬间的捕捉,都是那么地精雕细刻,更不用说教材处理,重难点突破,问题预设等方面精良化了.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心雕琢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及时捕捉课堂迸发出充满智慧的灵光,精心预设可能出现的生成,才有可能实现教的高效.反观当下,课堂教学是否存在“教”的随意与漫不经心?是否存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是否存在面对“非预期性”问题而陷入困境或僵局的尴尬?既如此,又如何能达到余教授所说的“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的高效境界呢?《什么样的教学是优质教学》更是发人深省:“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有效教学尚难达到,优质教学何其难求!“深刻”“独到”“广博”“机智”“绝招”,每一个词都那么地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独到的对立面是平庸”“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名师常常身怀绝招,绝招使其教学锦上添花”……其言凿凿,言犹在耳.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于我何有哉?掩卷沉思,为何课堂难高效?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观课和评课

观课听课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观课听课评课评语,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学校评语栏目! 观课听课评课评语一 1) 优点:准备充分,教态亲切、平易近人,让孩子们经历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积累。建议:教学时间的掌控上,可能是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一些,后面时间控制稍紧。 2) 优点:目标明确,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能注意到细节。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注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对课堂处理跟进到位,练习与新授穿插。建议:发挥高年级小组学习优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 优点: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练习本等课堂用品,养成好习惯。放手让学生讨论计算办法作用较好,指导很详细,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建议:个别环节有些松散,后半节课学生有些松懈,部分不在学习状态,用该考虑如何调动。 4) 优点:用心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提前做好准备。以谜语、简笔画等形式揭示课题。重视生字教学,规范学生书写,及时纠正读课文中出现的出错。建议:自由表演部分、小组卡片认读环节需要提前安排好,课堂中处理的有点混乱。5) 优点:利用实物讲解,学生参与互动。善于引导,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交流,学生动手动笔,精力集中。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保持学习兴趣。建议:板书不完整,有必要列出计算公式。口头出题时要注意学生是否能跟进,要做好检查。 6) 优点:用英语互相问候,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表达流利。学生喜欢表演创设的购物情景,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建议:订正练习时稍快,有的学生没有改正确,注意加强反馈。 7) 优点:充分挖掘短文内容,善于引导,利用简笔画让学生充分理解霍金人物形象。建议: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感觉有些被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8) 优点:学生有较好的听讲习惯,对于一年级来说非常不错。学生乐于回答问题,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字形结构非常细致,板书工整,及时纠正出现的出错。建议:有个别学生没有跟上教师节奏,要善于观察。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有效评课 ——怎样观课、评课 、观课议课的含义 1、含义 观课议课就是我们强调有效评课途径之一, 用传统语言描述就是评课。 但与传统评课的意义 又有所不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首次提出观课议课的理念,并定义为: “观课 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 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 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 围 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 以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 动。与现有的竞赛课活动比较, 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 学校是最 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是观课 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 2、“听课评课 ”与“观课议课 ”差异 为什么有传统的 “听课评课 ”观念转为 “观课议课 ”呢?目前我国处于新理念下的课改, 评课的 理念与价值趋向也应该随之改变。 今天的课堂已经不是讲解知识的课堂了, 而是实施教学双 方交互活动的组织, 所以评课也应该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的学。 所 以陈大伟认为在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中, 传统的 “听课评课 ”应该改为 “观课议课 ”更合 适,因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 而传统的评课就是观课者对执教者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情况及由此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做 出价值判断,它与备课、上课一样,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对授课者而言,可以得到帮助 和指导,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水平。对评课者而言,提高评 课能力和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观课议课 ”的提出不是简单的名词的改变,而是一种理念的改变,与我们熟悉的 “听课评课 ” 比较,具有以下不同特点: “观课”与“听课”比较: 1.“听”指向声音, “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 而 “观”强调用多种感官 (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 录音录像设备等 )收集课堂信 息。包括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 2.“听 ”往往是一 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 而“观”的目的却指向一定的研究问题, 有明确的目的。 3.“听 往往是面面俱到, 缺乏针对性, 而“观”是针对研究问题收集相关的课堂信息, 针对性强。4.“听 往往是凭借经验进行,而 “观 ”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借助观察记录表等。 “评课”与“议课 ”比较: 1.“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 “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 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 ”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2. “评 ”有被评的 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 “主”客“”之分; “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 “议”要超 将“表现、展示 ”作为做课取向,做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 要做课取向, 不但不怕出现问题, 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 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 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议课强调集中话题, 超越 现象,深入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观课议课的追求和目的 1、观课议课的追求 首先, “观课议课 ”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需要教师 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和价值。 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 教师单纯接 受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 “观课议课 ”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这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 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在同 事关系改善方面, “观课议课 ”强调开放,促进互助,致力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 的人际氛围。 第三, “观课议课 ”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这种方法就是不再 孤立地看待教的行为和建议改进教的行为, 而是通过现象观察、 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 行 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断发现自己, 不断改造自己, 不断成就自己。 2、观课议课的目的 一改: 改进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教学规律, 从事多年教学的老师都掌握了教学规律 和教学方法,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有自己的一整套的教学模式和经验, 在新课程 实施中就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但可以通过有效评课, 让我们老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发现其中的不足, 促进教学智慧的生发和积累,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 教学质量。 二促: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评课一定要贯彻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 《基础教越 “谁说了算 ”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 被评 ”地位和失语现状。 3.评课活动主要 改进、发展 ”为主 求得发展。 4.评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学习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龙江县第一中学 许孟强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备课的真正意义所在,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拿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一页页地翻下去,而且边读边做笔记。觉得,此书介绍的“通识”部分,的确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的,这一读,颇受打动一一任教了二十几

年,发现,其实,备课还应该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的,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课标,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大家都认真学习它了吗?说起新课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相信这样的字眼大家都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但看到著名物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一一“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真的觉得汗颜!正因为每日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于老师便能把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学目的要求,大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指南”,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会偏离语文的大目标,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有效”!特别欣赏于老师能按要求当看到“多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时坚决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一一于老师真的太“酷”了!我们任何一个一线教师,因为业务检查的需要,谁敢允许 学生不完成练习册?每次,做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花在订正上的时间太多了,若让他们简单完成抄答案,往后有些孩子便偷懒自己不动脑光想着一抄了事,而对学困生来讲,做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形同虚设”反倒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真的是“弄不清楚搞不明白”!怎么办呢?为了“整齐划一”的要求,只好牺牲许多教学时间,课余时间,有时甚至要挪用其他课程来完成这本练习册的订正工作,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周八节的语文课,每学一课要用上两课时完成,但上课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课文,完成练习册,有时还想来个拓展说话,写话小练笔什么的,

观课评课心得体会

观课评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能在这次小学体育教师研修过程得到了一次“充电”和“加油”机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作为一线体育老师,我把这次研修培训作为学习新课程、执行新课标和实践新课程的切入点。观看各位老师的优课,感觉平时的教学中自己还缺乏深入思考,同时也发现对一些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新名词自己尚未了解。所以我在学的过程中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观看视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观课评课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专业理论提升的很好机会,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 优课视频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反馈和评价,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很多的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侯祥管老师的《前滚翻》:他将这节课整编成一个完成的“龟兔赛跑”,以此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根据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让学生模仿小乌龟的滚动,在尝试与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节课充满了快乐。另外,小学生对于形象的事情记忆深刻,为此,这节课侯老师通过图片的展示,强化学生对团身滚动建立正确的团身概念,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牟建娜老师的小学体育与健康《学会合作智赢未来》:这是一节内堂体育课,在教学设计中,以游戏体验贯穿课的始终,以游戏体验难度的层层提高深深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学习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一指拿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课的开始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这个体验深深吸引了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观看“老河口事件”的即时新闻报道,图片及配乐《世界充满爱》的播放,直击学生心灵深处,使学生震撼,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合作,合作不好会危及生命。观看美国北京奥运会的掉棒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不仅仅是个人的小事,团队的事,更是国家的大事,提升学生的情感高度,开拓学生的情感视野。因此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主动,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通过本次的远程研修,我对新课程改革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设计有针对性地练习,努力构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加强自我反思,与其他教师之间加强合作、交流与研讨。这样才能站在一个体育教师的高度去教学生,才能与学生共同享受体育的魅力。

教师观课评课评语

教师观课评课评语 观课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教师观课评课评语,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学校评语栏目! 1.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课件图文并茂,颜色搭配合理,美中不足有个图显示不出。在某些知识的解释不够详细,没说明白就跳过。在“生态系统的成分”这个知识里不能写成“生态系统”。 2.导入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多媒体应用较好,时间分配合理,讲练结合,师生互动有效,教学体现了设计的思路,注意引导学生。讲授为主。 3.这节课利用多媒体结合课本知识上课,思路清晰,讲练结合,语速较快,但清晰。学生能够掌握课本的重难点,训练效果很好。 4.教态自然,精神饱满,语言清晰,有亲和力。教学内容丰富,图片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文字过多,字体红色很难看清。板书时的粉笔颜色很难看清。讲课过快,部分内容不能讲清,如:“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应引导 5.学生分析并掌握图解,讲解清晰,新课最重要的是将内容讲清楚,使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再多,学生不能理解掌握也没效率。 6.教师语言清晰,教态自然。知识点的把握较为全面,但教法比较单一,以学生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7.教师备课充分,深入,讲练结合,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但语速较快,时间较为充分。 8.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知识拓展不错。课堂的调控,学生的情绪的把握快,探究性和自主性应更加重视。 9.导入好,用图画和动画激发兴趣,学生兴趣高涨。每提一个知识点,都做练习挺好的。多媒体运用能力强,除字有点小外,其他都很好。讲得太快了,学生很忙。 10.教师教态自然,精神饱满,能很好的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

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有效观课议课》学习心得 这些年来,我一直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演讲活动,并多次进行了听课评课,我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听课与评课中。在今年暑假里我初次读这本书时,什么有效观课议课,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听课与评课吧,通过这段时间学习陈大伟老师的使我受益匪浅,是我对有效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议课的本质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有效议课重在参与,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参与中促进参与者思想。 有效议课需要平等交流的基础。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必须抱有“我们未必了解别人”、“我们未必正确”、“即使我们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一种”的谦逊。 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唯唯诺诺,防止自我省略与自我删除。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 议课是对案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议解决办法。 对于运用教学案例进行案例讨论的程序,我们有这样的建议:第一步,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讨论建立在课堂现象和

事实的基础上;第二步,观课老师在不说出自己结论的前提下,提出困惑听取授课教师的解释,给授课老师以陈述机会,从而更好地理解授课教师;第三步,授课教师征询案例提供者的意见,让观课者的思考得以表达;第四步,参与者对彼此的意见进行思考和讨论。 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 对于议课中的立场,我们有一个主张,那就是参与者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4.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钟启泉先生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的效益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的设计和实践: 首先,在思想上坚持以学论教。以学论教,就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它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通过以学论教,实现有效教学。 其次,在路线上从学习效果入手。与“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教学路线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有效评课——怎样观课、评课 一、观课议课的含义 1、含义 观课议课就是我们强调有效评课途径之一,用传统语言描述就是评课。但与传统评课的意义又有所不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首次提出观课议课的理念,并定义为:“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与现有的竞赛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差异 为什么有传统的“听课评课”观念转为“观课议课”呢?目前我国处于新理念下的课改,评课的理念与价值趋向也应该随之改变。今天的课堂已经不是讲解知识的课堂了,而是实施教学双方交互活动的组织,所以评课也应该从关注教师的

教转为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所以陈大伟认为在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中,传统的“听课评课”应该改为“观课议课”更合适,因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 而传统的评课就是观课者对执教者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情况及由此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做出价值判断,它与备课、上课一样,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对授课者而言,可以得到帮助和指导,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水平。对评课者而言,提高评课能力和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观课议课”的提出不是简单的名词的改变,而是一种理念的改变,与我们熟悉的“听课评课”比较,具有以下不同特点: “观课”与“听课”比较: 1.“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收集课堂信息。包括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2.“听”往往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而“观”的目的却指向一定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

有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有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有效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有效评课》一书,禁不住陷入了沉思。确切地说,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益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好书。书中以观课议课的方式来讨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以观看议课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讨论,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评课是一种重要的常规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各个层次的研讨课、展示课、公开课的评课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用旧的教育观念来评课,致使评课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

学改革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建立一种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的评课理念,使音乐评课活动真正成为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站。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音乐课堂正逐渐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旧的评课模式已不能用来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课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课堂教学的能力,诚恳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要着力发现“问题”,并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藏的观念,使上课教师感到有启发,有帮助。叶教授把这一过程简称为“捉虫”的评课模式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评课的主体形式。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 受传统评课文化的影响,“评课”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感觉:你是来评我的,我是来接受你的评价的。评课者的地位高于被评者。这样,上课教师往往显得被动,没有成为一个评价主体。音乐新课程中的评课文化倡导建立一个民主的、建设性、对话的伙伴关系。评课前,让上课教师先作自我评价。上课教师自评要谈真实想法,分析原因,并说出自己在课上哪些方面按音乐新课程理念作出的有意识地改变,自我感觉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困惑等。因为自评是交

《如何有效观课、评课、议课、教学反思》学习心得体会

《如何有效观课、评课、议课、教学反思》学习心得体会在我工作的几年中,我其实挺喜欢备课、上课的,可不知怎么地总是不喜欢观课,其主要原因是害怕评课、议课,我也发现这不仅仅是我有这样的反应,有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有这种感受。但我们心里面都很明白,让我们在教学上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多观课、多评课、多议课、教学反思。听了孙老师的讲解之后,我觉得我们这些老师不愿意做这几样事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它真正的意义所在。不过,我现在也已茅舍顿开、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是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教学中学生的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信所有的教师都讲过公开课,无论是具有资深的老教师,还是有待提高的年轻教师,公开课似乎就是尽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此,历经几轮试讲,反复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听课老师,事先对这节课一无所知,临时坐进课堂。一节课观摩下来,首先要对讲课的老师的教学情况依项打分。如果有评课的要求,就会聚集老师来评论一番,或者给予高度的肯定,或者以毁誉参半。这种情况下,上课的老师都表现出很谦虚的样子,之后,就会心里暗暗下决心,不是万不得已,就决不开课了。

而且结合我这几年的工作来谈,我也发现了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但我认为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通过课常观察,个别访谈,形成性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己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无论是教学中的那个环节,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否则,将无法达到这节课最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讲座之后,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的,我也一定要努力把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细。

常用观课评课评语【精选】

通过观课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常用观课评课评语,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学校评语栏目! 1. 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的信息,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2. 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4. 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在教学设计上有新的突破,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5. 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6. 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7.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8. 老师在课堂上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9.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