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原阳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河南省原阳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

1. (9分) (2018高二下·德阳期中) 根据相关提示,在横线处填写句子

(1)苏轼在《赤壁赋》写到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吟咏诗作的一世之雄的形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儒雅从容的形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海潮》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对仗也很工稳的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2. (11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教约

(明)王守仁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未能情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贱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饰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闲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选自《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家所以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得无:是不是。

B . 往来街衢,步趋礼节趋:小步快走。

C . 审其仪节,度其容止审:反复分析、推究。

D . 此其大略也略:大的方略、谋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毋躁而急,毋荡而嚣襟三江而带五湖

B . 习礼之日,免其课仿何为其然也

C . 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 . 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阳明给他的书院订立的规矩中,明确要求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并且强调要常抓不懈,养成习惯。

B . 王阳明注重诗教,《教约》第二段一,二句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后三句是对教员和学校提出的要求,思虑十分完备。

C . 王阳明对修习礼节要求简明而严格,每日清晨诸生必先参揖,强调久而成习,养成德性。“揖”为相见礼,站立姿态,不需跪拜。

D . 王阳明对文化知识教学提出的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熟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暗合心理学规律,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4)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

②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3. (16分)(2019·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阕,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B .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C .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D .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

B . 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 . 服阕,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出来重新做官。

D . 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

B . 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

C . 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 . 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

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②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19高二下·宁德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从军行

张祜

少年金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③ ,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①金紫:金鱼袋及紫衣,是唐朝官员的佩饰和官服,亦借指贵官。②虎翼:古战阵名。③刀笔吏:掌文书的小吏。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虎翼”既指战阵,又在直觉上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威猛凌厉的感受

B . 黄云横断边塞,仿佛找寻高翔的苍鹰,此景展现了边塞的雄奇壮丽。

C . 尾联流露出不屑做文书小吏度此一生,而应以征战建功立业的思想。

D . 整首诗歌节奏明快,笔力雄劲,气势磅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2)颔联展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赏析。

四、其他 (共1题;共1分)

5. (1分)词是语言中________的语言单位。一个词一定有声音,声音是词的________;一个词也一定有意义,意义是词的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9高三上·朝阳期中)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中塑造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鲜明而独特的经典人物形象,但这两个形象也有很多共性。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概括这两人在一个方面的共同之处,并谈谈你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

7.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七个铜板

[匈牙利]莫里兹

①穷人也可以笑,这本来是神明注定的。茅屋里不但可以听到呜咽和嚎哭,也可以听到由衷的笑声。甚至可以说,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是常常笑的。

②我很熟悉那个世界。我父亲所属的苏斯家族的那一代经历过最悲惨的贫困。那时,我父亲在一家机器厂打零工。他不夸耀那个时代,别人也不。可是那时候的情景是真实的。在我今后的生活中,我再也不会像在童年的短短的岁月中笑得那样厉害了,这也是真实的。没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终于笑得流眼泪、笑到咳嗽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红脸盘的、快活的母亲,我怎么会笑呢。

③有一次,我俩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来找七个铜板,就是她,也从来不曾像那一次笑得那么厉害。我们找寻那七个铜板,而且终于找到了。三个在缝衣机的抽屉里,一个在衣橱里,另外几个却是费了更大的劲才找出来的。

④头三个铜板是我母亲一个人找到的。她希望在缝衣机抽屉里再找到几个,因为她时常给人家做点针线活,赚来的钱总是放在那里面。我看着我母亲在抽屉里边搜寻,线、顶针、剪子、扣子、碎布条等等中间摸索,又突然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它们都躲起来啦!”她蹲在地板上,把抽屉放下来,像是怕它们会飞掉。她又像人家用帽子扑蝴蝶似的突然把抽屉翻了个身。

⑤看她那个样子,叫你不能不笑。“它们就在这儿啦,在里头啦。”她咯咯地笑着说,不慌不忙地把抽屉搬起来,“假如只剩一个的话,那就应该在这儿。”

⑥我蹲在地板上,注视着有没有晶亮的小铜板悄悄地爬出来。可是,那儿没有一样东西蠕动。事实上,我们也并不真的相信里面会有什么东西。我们彼此望望,觉得这种儿戏可笑。

⑦我碰了碰那个翻了身的抽屉。“嘘!”我母亲警告我,“当心,会逃走的啊。你不晓得铜板是个多么灵活的动物,它会很快地跑掉,它差不多是滚着跑的。它滚得可快哪……”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我们从经验中知道一个铜板多么容易滚走。

⑧不过,我的心里倒动了一个念头。“亲爱的妈妈,我知道一个地方有一个铜板。”

⑨“在哪儿,我的孩子?我们快把它找出来吧,别让它像雪一般融掉。”

⑩“玻璃橱里,在那个抽屉里。”

“哦,你这倒霉孩子,亏了你早先没有说出来!不然,这时一定不在那里了。”我们站起来,走到早已没有玻璃的玻璃橱前,还好,我们在它的抽屉里找到了那个铜板,我知道它一定是在那。这三天来,我一直准备把它偷走,就是不敢。假如我敢偷的话,我一定拿它买了糖啦。

“得,我们已经有四个铜板了。打起精神来吧,我的小宝贝,我们已经找到一大半了再有三个就够了。在天黑以前我还可以洗不少衣服呢。快点儿吧,也许其余的抽屉里都有一个铜板呢。”我母亲对每一个抽屉都唠叨一番。“瞧,这一个最多!”她笑着叫道,拉出那个连底也没有了的最下一层的抽屉。她把它套在我的脖子上,于是我们坐在地板上,放声大笑。

“别笑了,”她突然说道,“我们马上就有钱了。我就要从你爸爸的衣服里找出一些来。”墙上有些钉子,上面挂着衣服。你说怪不怪,我母亲把手伸进头一个口袋,就马上摸到了一个铜板。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瞧,”她叫道,“我们找着了!我们已经有多少啦?简直数不过来了!一,——二,——三,——四,——五,——五个!再有两个就够了。两个铜板算什么?算不了什么。既然有了五个,另外两个没有疑问就要出现的。”

她非常热心地搜寻那些衣袋,可是,天哪,什么结果也没有。她一个也找不出来了。就连最有趣的笑话也没法把另外两个铜板逗出来了。由于兴奋和辛苦,我母亲的两颊已经泛起两朵红晕。再不能让她干下去了,因为这样会叫她马上害病的。夜,不久就要来临。我父亲明天需要一件衬衫,可是我们没法洗。单是井水是洗不掉油污的。这时,我母亲拍了拍前额。“哦,我有多么傻!我就不曾看看我自己的衣袋!既然想起来了,我就去看看吧。”她去看了一下,你相信么,她真在那里找着了一个铜板。第六个。我们都兴奋起来,现在只缺一个了。

到了晚上,我们有了六个铜板,可是我们真好像一个也没有一样。那个犹太人不肯放账,邻居们又像我们一样穷,也不作兴去向人家讨一个铜板啊!除了打心坎上笑我们自己的不幸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时,一个叫化子走了进来。他用歌唱的调子发出一阵悠长的哀叹。

我母亲笑得几乎昏过去了。“算了吧,我的好人,”她说道,“我在这儿糟蹋了整整一个下午,因为需要一个铜板。少了它就买不到半磅肥皂。”

那个叫化子,一个脸色温和的老头儿,瞪着眼睛看着她。

“一个铜板?”他问道。

“是的。”

“我可以给你一个。”

“这还了得,接受一个叫化子的布施!”

“不要紧,我的姑娘。我不会短少这一个铜板的。”

他把一个铜板放在我的手里,然后满怀着感恩的心情蹒跚地走开去了。

“好吧,感谢上帝,”我母亲说道,“再没有……”她停了一会儿,然后大大发出一阵笑声。“钱来得正是时候!今天再也洗不成衣服了。天黑了,连灯油也没有!”她笑得透不过气来。这是一种可怕的,致命的窒息。她弯着腰把脸埋在手掌里,我去扶她的时候,一种热乎乎的东西流过我的手。

那是血,那是我母亲的血,是她宝贵的、圣洁的血。我的母亲呀,就连穷人中间也很少有像她那样会笑的。

(选自安徽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名篇选读》,有改动)

注:该篇为作者的成名作。作者曾作为战地记者,深入乡村,与农民交友,写下了很多反映社会阶层矛盾、关注贫苦百姓的优秀作品。

(1)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

文章多次写到母亲的笑,表现了母亲形象的哪些特征?

(3)

解释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①她又像人家用帽子扑蝴蝶似的突然把抽屉翻了个身。

②那是血,那是我母亲的血,是她宝贵的、圣洁的血。我的母亲呀,就连穷人中间也很少有像她那样会笑的。

(4)

试从小说的情节发展、表达技巧的角度探究赏析小说的写作特色。

8. (6分)(2018·大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如何防止全球性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

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

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贏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

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

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威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安全和健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方案。

B . 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像中国一样实施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

C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针对促使各个国家实现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目标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D . 如何转换视角调整好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该如何应对发展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全球性危机。

B . 文章分析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因为人类利益格局的相互性日益加深,所以只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阻止全球危机的发生。

C . 文章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人类的命运与共将取代输赢分化的博弈。

D . 文章通过层层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并提出了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全球化进程的第一阶段中,因为不存在相互依赖的人类利益格局,所以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

B .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意义就在于携手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绘就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美丽画卷。

C . 一些西方国家以维护人权为借口,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无视其国家主权,这样势必会加重全球化危机,影响人类的发展。

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是美好的,但通向美好目标的道路绝非坦途,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这一美好愿景才能实现。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在本届亚锦赛中,中国乒乓球队传来了两个“不太好”的消息。17岁日本少女平野美宇挑落中国三大主力、丹羽孝希击败许昕.日本队近年用了大量的中国籍教练,用“中国模式”对应中国乒乓球队,网友说:我们可以教你,输给你,就是不怕你。

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终于有了对手,是好事;有人认为,中国乒乓球队应当要有危机意识;有人认为,中国籍教练对日本队的针对性训练是一种“叛国”行为;有人认为,网友的反应有大国国民的气度。

对此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

1-1、

1-2、

1-3、

1-4、

1-5、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4-1、

4-2、

四、其他 (共1题;共1分)

5-1、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1、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8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