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降低以及5种成本降低的计算方式

6.C o s t R e du c ti on

成本降低以及5种成本降低的计算方式

成本降低

成本下降不能建立在牺牲质量的基础之上标准化在降低成本中扮演重要角色

部门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降低成本最好由跨职能小组来执行,

小组成员的选拔中团队精神很重要高

层管理的支持必不可少

M ea s u r e m e n t s o f C o s t R e du c ti on

成本降低的评量法

单位成本下降=旧单位价格-新单位价格

成本下降=(旧单位价格-新单位价格)x年采购量

成本下降与目标预算的差异

=实际成本下降(单位或年)-预算的成本下降(单位或年)

5种计算成本节约的情形

以一个更低的单价购买:

成本降低=(历史价格-当前价格)x预测采购数量单一供应商

2007历史成本:$1

2008新的成本:$0.9

2008预测需求:100

成本降低=[(1–0.9)x100]=$10

两个供应商

2007历史成本:供应商Z:$1,供应商Y:$1.1

2007历史需求:供应商Z:50,供应商Y:30

2008新的成本:供应商Z:0.9,供应商Y:$1.0

2008预测需求:供应商Z:60,供应商Y:40

成本降低={[(1–0.9)x60]+[(1.1-1)x40]}=$10

5种计算成本节约的情形

以一个更低和一个更高的价格同时购买:

成本降低=(历史价格-当前价格)x预测采购数量两个供应商

2007历史成本:供应商Z:$1,供应商Y:$1.1

2007历史需求:供应商Z:100,供应商Y:80

2008新的成本:供应商Z:0.9,供应商Y:$1.2

2008预测需求:供应商Z:110,供应商Y:90

成本降低={[(1–0,9)x110]+[(1.1–1.2)x90]}=$2

5种计算成本节约的情形

单价不变的情况下,购买量减少:

成本降低=(历史价格-当前价格)x预测采购数量单一供应商

通过减少需求的行动,公司将减少20%的需求量.

2007历史成本:$1

2007历史需求:100

2008新的成本:$1

2008新的需求:80

成本降低=(100–80)x1=$20

两家供应商

通过减少需求的行动,公司将减少20%的需求量.

2007历史成本:供应商Z:$1,供应商Y:$1.1

2007历史需求:供应商Z:60个,供应商Y:40个

2008新的成本:供应商Z:$1,供应商Y:$1.1

2008新的需求:供应商Z:50个,供应商Y:30个

成本降低={[(60–50)x1]+[(40–30)x1.1]}=$21

5种计算成本节约的情形

单价降低的情况下,购买量减少:

成本降低=(历史价格-当前价格)x预测采购数量单一供应商

通过减少需求的行动,公司将减少20%的需求量.

2007历史成本:$1

2007历史需求:100

2008新的成本:$0.8

2008新的需求:80

成本降低=[(100x1)-(80x0.8)]=$36

两家供应商

通过减少需求的行动,公司将减少20%的需求量.

2007历史成本:供应商Z:$1,供应商Y:$1.1

2007历史需求:供应商Z:60个,供应商Y:40个

2008新的成本:供应商Z:$0.8,供应商Y:$0.88

2008新的需求:供应商Z:50个,供应商Y:30个

成本降低={[(60x1)–(50x0.8)]+[(40x1,1)–(30x0.88)]}=$37.6

5种计算成本节约的情形

单价增加的情况下,购买量减少:

成本降低=(历史价格-当前价格)x预测采购数量单一供应商

通过减少需求的行动,公司将减少20%的需求量.

2007历史成本:$1

2007历史需求:100

2008新的成本:$1.2

2008新的需求:80

成本降低=[(100x1)-(80x1.2)]=$4

两家供应商

通过减少需求的行动,公司将减少20%的需求量.

2007历史成本:供应商Z:$1,供应商Y:$1.1

2007历史需求:供应商Z:60个,供应商Y:40个

2008新的成本:供应商Z:$01.2,供应商Y:$1.43

2008新的需求:供应商Z:50个,供应商Y:30个

成本降低={[(60x1)–(50x1.2)]+[(40x1.1)–(30x1.43)]}=$1.1

现金流量计算公式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

实发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360docs.net/doc/095927420.html, 实发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相比于工资条上的数字,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实发工资即每个月到手的钱能有多少?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实发工资计算方法的呢?应发工资中被“扣”掉的那些钱又有什么含义呢?下面由赢了网为您答疑解惑。 一、实发工资计算方法 实付工资 = 税前工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 但是,对于高科技企业等法律规定的特殊扶持行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规定,职工的工资可以完全税前扣除,因此不受计税工资税额限制。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每月应交个人所得税按个人工资薪金计算交纳的个人应交的税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3500元(外籍人员按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公式:每月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五险一金的计算方法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企业在发放时有基本工资,有相关一些补贴,但有的企业在缴纳时,只是基本工资,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缴费比例分作以企业参保和以个体劳动者参保两类: (一)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职工应缴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

(二)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按缴费基数的18%缴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 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0.8%部分进个人账户;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个人每月缴纳3元,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个人生病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共同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 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 0.5%,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 1.5%。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保险。 4、生育保险缴费比例 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缴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作为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基数,按照0.5%到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缴费比例可根据经济

计算机考试中各种进制转换的计算方法

二进制数第0位的权值是2的0次方,第1位的权值是2的1次方…… 所以,设有一个二进制数:0110 0100,转换为10进制为: 下面是竖式: 0110 0100 换算成十进制 第0位 0 * 20 = 0 第1位 0 * 21 = 0 第2位 1 * 22 = 4 第3位 0 * 23 = 0 第4位 0 * 24 = 0 第5位 1 * 25 = 32 第6位 1 * 26 = 64 第7位 0 * 27 = 0 + --------------------------- 100 用横式计算为: 0 * 20 + 0 * 21 + 1 * 22 + 1 * 23 + 0 * 24 + 1 * 25 + 1 * 26 + 0 * 27 = 100 0乘以多少都是0,所以我们也可以直接跳过值为0的位: 1 * 2 2 + 1 * 2 3 + 1 * 25 + 1 * 26 = 100 2.2 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八进制就是逢8进1。 八进制数采用 0~7这八数来表达一个数。

八进制数第0位的权值为8的0次方,第1位权值为8的1次方,第2位权值为8的2次方…… 所以,设有一个八进制数:1507,转换为十进制为: 用竖式表示: 1507换算成十进制。 第0位 7 * 80 = 7 第1位 0 * 81 = 0 第2位 5 * 82 = 320 第3位 1 * 83 = 512 + -------------------------- 839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横式直接计算: 7 * 80 + 0 * 81 + 5 * 82 + 1 * 83 = 839 结果是,八进制数 1507 转换成十进制数为 839 2AF5换算成10进制: 第0位: 5 * 160 = 5 第1位: F * 161 = 240 第2位: A * 162 = 2560 第3位: 2 * 163 = 8192 +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企业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如果对所有的会计分录,按现金流量表准则的要求全部调整为收付实现制,这等于是重做一套会计分录,无疑将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许多财务人员因此希望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主表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这是一种奢望,实际上仅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无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还需要根据总账和明细账获取相关数据。 作者根据实际经验,提出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与读者探讨,这一编制方法的数据来源主要依据两大主表,只从相关账簿中获得必须的数据,以达到简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重要性原则出发,牺牲精确性,以换取速度。编制现金流量表按以下由易到难顺序快速完成编制: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自由现金流的计算

自由现金流的计算 巴菲特用什么来估值?自由现金流! 所以,只要解决了自由现金流的问题,就可以轻松应用巴菲特式的估值方法! 但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中没有现成的自由现金流的数据,这成了许多价值投资者对用自由现金流估值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笔者参考了许多资料及其他价值投资者的心得,结合自己的一点体会,得出结论: 自由现金流数据其实可以轻松获得! 自由现金流分为公司自由现金流(FCFF)和股权自由现金流(FCFE),FCFF的经济意义是:归属于股东与债权人的最大现金流;FCFE即是归属于股东的最大现金流。 其原始的公式为: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 =(税后净利润 + 利息费用 + 非现金支出)- 营运资本追加 - 资本性支出 很多人就是被这个横跨三大财务报表的公式所吓晕,由此认定自由现金流过于复杂且莫衷一是。我的意见是,鉴于财务核算过程的繁杂,应该立足于公司财报提供的“现金流量表”来获得相关数据而不是亲自摘取数据来计算自由现金流,因为亲自摘取数据反而会挂一漏万。 通过查看“现金流量表”的附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 FCFF=(税后净利润 + 利息费用 + 非现金支出)-营运资本追加-资本性支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本性支出 这个结论我查看了相关的资料,目前还没有人提出太多质疑。但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 一、关于资本性支出一项 多数人只考虑固定资产的现金净流出,忽略投资的现金净流出,其实对于以投资为主的控股型公司及金融公司,投资的现金净流出才是大头。所以应该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金流量净额作为资本支出的指标(净流出额为负值) 所以:FCFF=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

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 一、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 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加班工资计算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经济补偿计算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措施费计算方法

下面有具体的措施费的计算公式和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措施费 本规则(206号文)中只列通用措施费项目的计算方法,各专业工程的专用措施费项目的计算方法由各地区或国务院有关专业主管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自行制定。 措施费内容: 1.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2.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费×文明施工费费率(%) 3.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费率(%) 4.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费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周转使用临建(如,活动房屋) (2)一次性使用临建(如,简易建筑) (3)其他临时设施(如,临时管线) 临时设施费=(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1+其他临时设施所占比例(%))其中: ①周转使用临建费 ②一次性使用临建费 一次性使用临建费=∑临建面积×每平方米造价×[1-残值率(%)] +一次性拆除费 ③其他临时设施在临时设施费中所占比例,可由各地区造价管理部门依据典型施工企业的成本资料经分析后综合测定。 5.夜间施工增加费 6.二次搬运费 二次搬运费=直接工程费×二次搬运费费率(%) 7.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 8.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 (1)模板及支架费=模板摊销量×模板价格+支、拆、运输费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2)租赁费=模板使用量×使用日期×租赁价格+支、拆、运输费 9.脚手架搭拆费 (1)脚手架搭拆费=脚手架摊销量×脚手架价格+搭、拆、运输费 (2)租赁费=脚手架每日租金×搭设周期+搭、拆、运输费 10.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11.施工排水、降水费 排水降水费=Σ排水降水机械台班费×排水降水周期+排水降水使用材料费、人工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的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 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4、 支付的各项税费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 5、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股息收入 8、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9、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如何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

HR必备:各类工资的计算方式大全 一、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 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加班工资计算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经济补偿计算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四、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第二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五、员工入职、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 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第十二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

赶工措施费如何计取

赶工措施费如何计取? 各地的计算方式不太一样。一般赶工费会在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由乙方提出(一般按实际完成时间处以合同工期*100%计算出费率后,再乘以总造价中人工费+机械费=赶工期所发生的费用),建设单位进行核实确定结算是增加。 1、先要分清赶工期是谁提出的,如是业主提出的,那就要支付赶工费; 2、看看施工组织设计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日历天,再结合实际完成工期是多少日历天,如实际工期比计划工期缩短20%,应支付赶工费。 其主要包括:工人夜餐费\照明费\照明设备及灯具摊销\夜间施工工效降低\模板及支撑材料超用摊销和运输费. 3、一般应在合同中明确该费用如何计取. 赶工措施费:主要是为赶工所增加人力、物力;人力主要指多投入的人力,以及因人力过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单个工人劳动效率的降低;物力主要为赶工所投入材料、设备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费用,以及材料投入太多而造成的材料损耗加大等等;所有这些可以事先谈好包干费用,也可以及时征求甲方意见得到同意后付诸实施,及时办理相关签证,一般计取相应费用。 各地的计算方式不太一样。一般赶工费会在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由乙方提出(一般按实际完成时间处以合同工期*100%计算出费率后,再乘以总造价中人工费+机械费=赶工期所发生的费用),建设单位进行核实确定结算是增加。根据费用文件,应该按实际发生计算,一般在合同中有相关约定。 赶工费=(定额人工费+定额机械人工费)*[1-实际工期/(定额工期*)]*系数各地的计算方式不太一样。一般赶工费会在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由乙方提出(一般按实际完成时间处以合同工期*100%计算出费率后,再乘以总造价中人工费+机械费=赶工期所发生的费用),建设单位进行核实确定结算是增加。 1、先要分清赶工期是谁提出的,如是业主提出的,那就要支付赶工费; 2、看看施工组织设计的计划工期是多少日历天,再结合实际完成工期是多少日历天,如实际工期比计划工期缩短 20%,应支付赶工费。其主要包括:工人夜餐费\照明费\照明设备及灯具摊销\夜间施工工效降低\模板及支撑材料超用摊销和运输费. 3、一般应在合同中明确该费用如何计取. 赶工措施费是在建设单位将定额工期压缩后,按照常规施

进制的转换与计算方法

一、从十进制到二进制 如果有人问: 10+10=? 您可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等于20。”这样的回答对不对呢?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这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说对,是因为我们平时都是用十进制,也即用逢十进一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但如果从下面即将介绍的二进制,即逢二进一的观点来看,那么,上述回答则是错的。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创造了十进制,并将它作为计数的基础,这是因为人类有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这个天生的计算工具。几千年来,人类一直沿用十进制,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十进制比用其他进制要方便得多。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全都采用十进制来计数的。例如,一年有十二个月,这是十二进制;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一分钟等于六十秒,这是六十进制;一公尺等于三市尺,这是三进制;鞋、袜都是以双来计算的,一双等于两只,这是二进制。等等。 计算机作为一种计算工具,采用哪一种进制计数呢?计算机是由大量的电子器件组成的,在这些电子器件中,电路的通和断、电位的高和低,用两种数字符号“1”和“0”分别表

示,容易实现。二进制的运算法则很简单,加法法则四个,乘法法则四个,即: 0+0=0,0+1=1,1+0=1,1+1=10; 0×0=0,0×1=0,1×0=0,1×1=1 考虑到运算简便、节省器件、容易实现、经济、可靠等因素,因此,在计算机内部通常用二进制代码来作为内部存储、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计数方法。 二、十进制 十进制数计数的特点是“逢十进一”。为了表示十进制的某位数,需要10个数字0,1,2,3,4,5,6,7,8,9,就是说十进制的基数为10。 在十进制数中,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值是不相同的。例如在十进制数163和1267中,数字6都出现在十位数的位置上,因此,这两个数中的数字6的值都是60。通常,我们把某一固定位置上的计数单位叫做位权,例如:个位数的位权为100=1 (基数10的0次方) 十位数的位权为101=10 (基数10的1次方)

现金流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 ※①与收回坏帐无关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 3、收到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它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或其它支出支出)+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 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期初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计提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期末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当题目只给出本期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福利,期初无在建工程的工资及福利时,公式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应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在建工程期初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中在建工程期末数) 6、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消费费+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 7、支付的其它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罚款支出+保险费等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8、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短期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本金。学会计 9、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长期股权投资及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及利息 1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现金-相关费用的净额(包括灾害造成固定资产及长期资产损失收到的保险赔偿)(如为负数,在支付的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11、收到的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上述投资活动项目以外的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 12、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按实际办理该项事项支付的现金(不包括固定资产借款利息资本化及融资租赁租赁费,其在筹资活动中反映) 13、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本期(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及手续费、佣金 14、支付的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时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购买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5、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发行股票债券收到的现金-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不能减去支付的审计、咨询费用,其在“支付的其它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反映。 16、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17、收到的其它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的其它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如现金捐赠) 18、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偿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

工程预算中措施费的构成详解

措施费的组成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 , 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一、环境保护费 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二、文明施工费 文明施工费 = 直接工程费×文明施工费费率 三、安全施工费 安全施工费 = 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费率 四、临时设施费 是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费用。临时设施费用包括 : 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费或摊销费。 五、夜间施工增加费 是指因夜间施工所发生的夜班补助费、夜间施工降效、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 六、二次搬运费 是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 二次搬运费=直接工程费×二次搬运费费率 七、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是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个施工地点运至另一个施工地点,所发生的机械进出场运输及转移费用及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试运转费和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的费用。 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 包括:支、拆、运输费用及模板、支架的摊销 ( 或租赁 ) 费用。 九、脚手架费 脚手架搭、拆、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 ( 或租赁 )费用。 十、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十材料费 + 人工费 十一、施工排水降水费 掌握间接费的组成 间接费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 一、规费 ( 一 ) 规费的内容

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 简称规费 ) , 包括: 1. 工程排污费 2. 工程定额测定费 3. 社会保障费 社会保障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4. 住房公积金 5.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 二 ) 规费的计算 规费 = 计算基数×规费费率 规费的计算可采用以“直接费”“ 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 或“人工费”为计算基数 北京清单计价规费的费率是多少,取费基数是什么? 1、北京规费包括:1、工程定额测定费,费率0.1~0.2%; 2、安全监督管理费,费率0.06%; 3、建筑管理费0.4%; 4、劳动保险及劳动统筹,费率1.6%。 2、取费基数:分部分项合计+措施费合计+其他分项合计。人工费为基数 3北京规费是含在管理费、利润的费率中的,所以定额计价不用单独计取,清单计价按照软件默认的处理即可, 4 1、各项规费费率: 规费名称 费率(%) 工程定额测定费 0.1 社会保障费 2.6 住房公积金 0.2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0.15 5。安全施工费(税前) 1、总承包建筑工程;按工程造价的1.2%计取 2、单独招标的装饰、大型土石方等工程,按工程造价的0.8%计取。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

总有人在后台咨询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今天给大家准备好了,赶紧收藏! 一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6%)+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 (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 (1+16%)+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最新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资料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 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 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

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 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 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三、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06年6月30日。 (一)套改年限计算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点击:1765 发布时间:2009-9-29 13:42:05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 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股息收入 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9、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4、支付的各项税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这个公式好象错的,已交税金不是放在这儿的,而且这儿的税费还有好多呀,你没有写上去,这样会误人的,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工资计算方法

汇智电子有限公司职工工资标准与工资计算表一、职工工资标准 公司不同类别的职工,其工资标准不同。直接生产工人按照技术级别,制定并执行技术工资标准;管理人员执行职称工资标准。各类职工工资标准的具体标准如下: 1、工人技术级别及其工资标准 工人技术级别及其工资标准表 技术级别工资系数小时工资(元)工资(元/人/月) 1 0.8 8 1440.00 2 1.0 10 1800.00 3 1.2 12 2160.00 4 1.4 14 2520.00 5 1.7 17 3060.00 6 2.0 20 3600.00 7 2.5 25 4500.00 注:生产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平均工作22.5天。 2、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标准 公司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按照直接生产工人当月平均工资的80%计算。首先需要计算当月直接生产工人的平均工资;再计算每条生产线上辅助生产工人的月工资额;最后计算所有辅助生产工人的月工资额。 3、职称工资标准 公司管理人员执行职称工资标准。各级职称管理人员的数量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类别和产品对管理人员职称的要求等相关规则进行分析计算。

管理人员职称工资标准 职称类别无职称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 工资额(元/月/人)1000 1800 3000 5000 4、销售人员工资标准 公司招聘的销售人员,分为销售业务员、销售主管和销售经理,所有销售人 员都执行底薪加销售提成的工资标准。 销售人员底薪及提成比例 销售人员类别销售经理销售主管销售业务员 底薪(元/月/人)5000 3500 1000 提成比例(%)0.5 0.25 2--3 注:①销售人员提成工资的提成基数为当年实现销售并收回款项的销售额和 以前年度实现销售在当年收回款项的销售额之和。 ②销售人员提成工资按年计算并发放;底薪按月计算并发放。 ③销售业务员的提成比例需要视销售的产品类别分别确定,并据此计算 不同产品的提成工资。 5、其他人员工资标准 其他人员(包括服务人员、福利人员等)的工资,参照“职称工资标准”中 的“无职称”工资级别确定。 二、工资计算表 1、第八年 1月份 职工类别总人数职称人数基本工资计件(提成)总额(元) 直接生产工人200 1级100 1440 40×87+35 ×280= 13280 344480 2级80 1800 3级20 2160 辅助生产人员15 20867.4 行政管理人员25 中级职称 5 3000 39800 初级职称 6 1800 无职称14 1000 销售人员20 销售经理 1 5000 29000

措施费到底怎么计算

中措施项目里的单位都是%,指的的是组织措施费,如: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临时设施费、排污费等; 技术措施费,如:脚手架费、模板、大型机械进出场费、垂直运输费等,要计算出工程量,套上定额子目,输入计算。 1. 措施费有两个大类:技术措施费和其他措施费。 2. 技术措施费的计算方法和分部分项清单计算方法一样,其他措施费是以费率的形式计提的。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由施工技术措施费和施工组织措施费组成。 一、施工技术措施费内容包括: 1.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是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个施工地点运至另一个施工地点,所发生的机械进出场运输及转移费用及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试运转费和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的费用。 2.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是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钢模板、木模板、支架等的支、拆、运输费用及模板、支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3.脚手架费:是指施工需要的各种脚手架搭、拆、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4.施工排水、降水费:是指为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采取各种排水、降水措施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5.其他施工技术措施费:是指根据各专业、地区工程特点补充的技术措施费项目。二、施工组织措施费内容包括: 1. 环境保护费:是指施工现场为达到环保部门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X环境保护费费率环境保护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X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例) 2. 文明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费X文明施工费费率文明施工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X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例) 3.安全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X安全施工费费率安全施工费费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