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植保员

农作物植保员
农作物植保员

农作物植保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农作物植保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及其产品的危害,保护安全生产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颜色与气味辨别能力、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手眼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具有观测有害生物的仪器设备及相关的教学用具。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1.8.

2.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

1.8.

2.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取得主管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8.

2.3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

2.4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

2.5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采用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并分项目进行,由考评小组成员分项打分。两项考试(考核)均采用百分制,皆达到60分及以上为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与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各为90分钟。

1.8.6 鉴定场所及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必要设备的植保实验室及田间现场进行。

2.基本要求

2. 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敬业爱岗,忠于职守。

(2)认真负责,实事求是。

(3)勤奋好学,精益求精。

(4)热情服务,遵纪守法。

(5)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基础知识

2.2.1 专业知识

(1)植物保护基础知识。

(2)作物病虫草鼠害调查与测报基础知识。

(3)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知识。

(4)农药及药械应用基础知识。

(5)植物检疫基础知识。

(6)作物栽培基础知识。

(7)农业技术推广知识。

(8)计算机应用知识。

2.2.2 安全知识

(1)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2)安全用电知识。

(3)安全使用农机具知识。

2.2.3 法律知识

(1)农业法。

(2)农业技术推广法。

(3)种子法。

(4)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5)产品质量法。

(6)经济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初级

中级

高级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 )内。 1.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 )范围。 A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 、劣质农药 B 、假农药 C 、报废农药 D 、禁用农药 3.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的病、虫、杂草应定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为植物检疫对象。 A、气流传播 B、昆虫传播 C、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植物及其产品传播4.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A、低毒 B、微毒 C、高毒 D、中毒 5.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A、寄住 B、越冬场所 C、母体 D、越夏场所6.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称为年生活史。 A、个体发育周期 B、发育过程 C、发育阶段 D、发育成熟7.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A、1个 B、3个 C、2对 D、2个 8.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A、%辛硫磷颗粒剂 B、50%1605颗粒剂 C、25%敌杀死颗粒剂 D、40%氧化乐果颗粒剂9.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内斜一条黑色纹的是( )。 A、粘虫 B、棉铃虫 C、玉米螟 D、地老虎10.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 A、器官变化 B、质量变化 C、产量变化 D、形态变化11.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称为

农作物植保员题库

1.白粉菌引起阔叶树植物的白粉病,其同一病症为()。 A.白色粉状物和小黑颗粒 B.霜霉状物 C.白色丝状物 D.小黑点 2.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真菌只发现无性态,而有性态还没有发现,这类真菌称为( )。 A.接合菌 B.鞭毛菌 C.子囊菌 D.半知菌 3.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的主要病症是()。 A.菌脓、枯萎、小叶、缩叶 B.猝倒、立枯、腐烂、枯枝 C.粉状物、霉状物、疱状物、毛状物、盘状物、粒状物、点状物 D.肿瘤、萎蔫、溃疡、花叶、畸形 4.植物病原细菌形态都为()。 A.球状 B.螺旋状 C.杆状 5.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菌脓 B.霉状物 C.粉状物 6.蝼蛄的前足是:()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7.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 A.膜翅 B.半鞘翅 C.鳞翅 D.鞘翅 8. 蝶和蛾的口器是:( )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 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9. 甲虫的前翅为:(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0. 蝽象的前翅是:(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1.下列农药中一般不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是。 A.链霉素 B.代森锰锌 C.甲霜灵 D.腈菌唑 12.下列农药中可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是。 A.三乙磷酸铝 B.三唑酮 C. 多菌灵 D. 链霉素 13.下列农药中可用于防治病毒病害的是。 A.农抗120 B.博联生物菌素 C.多抗霉素 D. 链霉素 14.下列农药中是杀菌剂的是。

A. 波尔多液 B. 甲氰菊酯 C. 毒死蜱 D.阿维菌素 15.下列农药中一般不用于防治鞭毛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的是。 A. 霜脲锰锌 B. 三乙磷酸铝 C. 甲霜灵 D.咪鲜胺 16. 下列农药中常用于防治锈病、白粉病的是。 A. 霜脲锰锌 B. 三乙磷酸铝 C. 甲霜灵 D.三唑酮 17. 下列农药中以不属于杀虫剂的是。 A. 白僵菌 B. 波尔多液 C.灭幼脲 D. 吡虫啉 18. 下列农药中以不属于杀螨剂的是。 A. 链霉素 B.浏阳霉素 C.噻螨酮 D. 苯丁锡 19.下列农药中一般不用于防治蚜虫的是 A.吡虫啉 B.抗蚜威 C. 灭幼脲 D. 乐果 20.下列农药一般不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的是。 A. 灭幼脲 B.苏云金杆菌 C.白僵菌 D. 吡虫啉 21.昆虫的“年龄”与脱皮次数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龄期=脱皮次数 B、龄期=脱皮次数+1 C、龄期=脱皮次数+2 D、龄期=脱皮次数+3 22.昆虫是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A、重足纲 B、蛛形纲 C、甲壳纲 D、昆虫纲 23.白蚁的触角为()。 A、羽毛状 B、球杆状 C、念珠状 D、肘状 24.植物缺铁的典型症状是()。 A、嫩叶失绿但叶脉保持绿色 B、老叶失绿但叶脉保持绿色 C、嫩叶失绿 D、老叶失绿 25.下面属于天敌昆虫的是() A、天牛 B、蝗虫 C、叶甲 D、步甲 26.蜜蜂的后足属于()。 A、跳跃足 B、开掘足 C、携粉足 D、捕捉足 27.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口器为() A、刺吸式 B、咀嚼式 C、舐吸式 D、虹吸式 28.下列病原不属于专性寄生物的是()

农作物植保员

农作物植保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农作物植保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及其产品的危害,保护安全生产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颜色与气味辨别能力、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手眼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具有观测有害生物的仪器设备及相关的教学用具。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1.8. 2.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 1.8. 2.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取得主管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8. 2.3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 2.4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农作物植保员试题及答案(一)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农作物植保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植物检疫法规是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的法律依据,它带有( )。 A 、约束性 B 、示范性 C 、强制性 D 、执行性 2.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对保护区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 )传入保护区。 A 、病种 B 、病苗 C 、菌肥 D 、检疫对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注明的不符的为( )。 A 、劣质农药 B 、报废农药 C 、禁用农药 D 、假农药 4.昆虫体壁由里向外分为底膜,( ),表皮层三部分。 A 、皮细胞层 B 、上表皮 C 、内表皮 D 、外表皮 5.随着虫体的增长,昆虫体壁加厚,药剂难透入,故防治害虫应在( )期。 A 、1——2龄幼虫期 B 、3——4龄幼虫期 C 、5——6龄幼虫期 D 、卵期 6.麦田中发生红蜘蛛,常见的有( )和麦圆蜘蛛两种。 A 、山楂红蜘蛛 B 、麦长腿蜘蛛 C 、苹果红蜘蛛 D 、朱砂红蜘蛛 7.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 )、组织上、形态上的一系列变化。 A 、器官变化 B 、生理变化 C 、细胞变形 D 、产量变化 8.植物病原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 A 、产生菌丝体 B 、菌体分裂 C 、增值或复制 D 、产生孢子 9.侵染性病害从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为( )。 A 、侵染过程 B 、病害流行 C 、侵染循环 D 、病理程序 10.植物病害流行,必须具备有大面积感病寄主,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3个基本条件。 A 、少量感病寄主 B 、发病程度严重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标准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 )内。 1.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 )范围。 A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 、劣质农药 B 、假农药 C 、报废农药 D 、禁用农药 .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A 、气流传播 B 、昆虫传播 C 、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 、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A 、低毒 B 、微毒 C 、高毒 D 、中毒 .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A 、寄住 B 、越冬场所 C 、母体 D 、越夏场所 .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称为年生活史。 A 、个体发育周期 B 、发育过程 C 、发育阶段 D 、发育成熟 .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 ,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A 、1个 B 、3个 C 、2对 D 、2个 .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A 、0.5%辛硫磷颗粒剂 B 、50%1605颗粒剂 C 、25%敌杀死颗粒剂 D 、40%氧化乐果颗粒剂 .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内斜一条黑色纹的是( )。 A 、粘虫 B 、棉铃虫 C 、玉米螟 D 、地老虎 .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 A 、器官变化 B 、质量变化 C 、产量变化 D 、形态变化 .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称为( )。 A 、有性繁殖 B 、无性繁殖 C 、增殖或复制 D 、分裂繁殖 12.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 )的过程。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120分钟。 A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 、劣质农药 B 、假农药 C 、报废农药 D 、禁用农药 ( )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气流传播B 、昆虫传播 、人为农事操作传播D 、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低毒B 、微毒C 、高毒D 、中毒 .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寄住B 、越冬场所C 、母体D 、越夏场所 .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称为年生活史。 、个体发育周期B 、发育过程C 、发育阶段D 、发育成熟 .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 ,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1个B 、3个C 、2对D 、2个 .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A 、0.5%辛硫磷颗粒剂 B 、50%1605颗粒剂 C 、25%敌杀死颗粒剂 D 、40%氧化乐果颗粒剂 9.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内斜一条黑色纹的是( )。 B 、棉铃虫 C 、玉米螟 D 、地老虎 .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 、器官变化B 、质量变化C 、产量变化D 、形态变化 .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称为( )。 A 、有性繁殖 B 、无性繁殖 C 、增殖或复制 D 、分裂繁殖 12.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 )的过程。 A 、开始发病 B 、再度发病 C 、侵入寄主 D 、接触开始 13.病害流行,是指病害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内,病害发生面积广、( )、损失大的现象。 考生答题不准超过此线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答案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 填在括号()内。 1.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 )范围。 A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 、劣质农药 B 、假农药 C 、报废农药 D 、禁用农药 3.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A 、气流传播 B 、昆虫传播 C 、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 、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4.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A 、低毒 B 、微毒 C 、高毒 D 、中毒 5.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A 、寄住 B 、越冬场所 C 、母体 D 、越夏场所 6.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称为年生活史。 A 、个体发育周期 B 、发育过程 C 、发育阶段 D 、发育成熟 .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 ,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A 、1个 B 、3个 C 、2对 D 、2个 8.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A 、0.5%辛硫磷颗粒剂 B 、50%1605颗粒剂 C 、25%敌杀死颗粒剂 D 、40%氧化乐果颗粒剂 9.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内斜一条黑色纹的是( )。 A 、粘虫 B 、棉铃虫 C 、玉米螟 D 、地老虎 10.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 A 、器官变化 B 、质量变化 C 、产量变化 D 、形态变化 11.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称为( )。 A 、有性繁殖 B 、无性繁殖 C 、增殖或复制 D 、分裂繁殖 12.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 )的过程。 A 、开始发病 B 、再度发病 C 、侵入寄主 D 、接触开始 13.病害流行,是指病害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内,病害发生面积广、( )、损失大的现象。 A 、传播快 B 、发病程度严重 C 、难防治 D 、人为传播 14.植物病害流行,必须具备有大面积感病寄主,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3个基本条件。 A 、少量感病寄主 B 、发病程度严重 考生答题不准超过此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标准答案精编WORD版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标准答案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 )内。 .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 )范围。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劣质农药 B、假农药 C、报废农药 D、禁用农药 3.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A、气流传播 B、昆虫传播 C、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4.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A、低毒 B、微毒 C、高毒 D、中毒 5.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A、寄住 B、越冬场所 C、母体 D、越夏场所 6.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称为年生活史。 A、个体发育周期 B、发育过程 C、发育阶段 D、发育成熟 7.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A、1个 B、3个 C、2对 D、2个 8.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标准答案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标准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1、考试时间: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选题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 )内。 .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 )范围。 A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劣质农药 B 、假农药 C 、报废农药 D 、禁用农药 .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 、气流传播 B 、昆虫传播 、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 、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低毒 B 、微毒 C 、高毒 D 、中毒 .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 、寄住 B 、越冬场所 C 、母体 D 、越夏场所 .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称为年生活史。 、个体发育周期 B 、发育过程 C 、发育阶段 D 、发育成熟 .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 ,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A 、1个 B 、3个 C 、2对 D 、2个 .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辛硫磷颗粒剂 B 、50%1605颗粒剂 、25%敌杀死颗粒剂 D 、40%氧化乐果颗粒剂 .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内斜一条黑色纹( )。 A 、粘虫 B 、棉铃虫 C 、玉米螟 D 、地老虎 10.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标准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 )内。 1.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 )范围。 A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 、劣质农药 B 、假农药 C 、报废农药 D 、禁用农药 3.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A 、气流传播 B 、昆虫传播 C 、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 、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4 .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A、低毒 B、微毒 C、高毒 D、中毒 5.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A、寄住 B、越冬场所 C、母体 D、越夏场所 6.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称为年生活史。 A、个体发育周期 B、发育过程 C、发育阶段 D、发育成熟 7.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A、1个 B、3个 C、2对 D、2个 8.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A、0.5%辛硫磷颗粒剂 B、50%1605颗粒剂 C、25%敌杀死颗粒剂 D、40%氧化乐果颗粒剂 9.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内斜一条黑色纹的是( )。 A、粘虫 B、棉铃虫 C、玉米螟 D、地老虎 10.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 A、器官变化 B、质量变化 C、产量变化 D、形态变化 11.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称为( )。 A、有性繁殖 B、无性繁殖 C、增殖或复制 D、分裂繁殖 12.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 )的过程。 A、开始发病 B、再度发病 C、侵入寄主 D、接触开始 13.病害流行,是指病害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内,病害发生面积广、( )、损失大的现象。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答案

称 名 位 单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 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内. 号 证 考 准 答 I I I I I I I ? 生 I 1 ?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范围. A、规定 B、制度 C、规章 D、规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劣质农药 B、假农药 C、报废农药 D、禁用农药 3 ?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的病、虫、杂草应定 为植物检疫对象。 A、气流传播 C、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4 .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A、低毒 5.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称为一个世代. A、寄住 微毒 ( B、昆虫传播 D、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C、高毒 D、中毒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 期, 越冬场所C、母体 警 告 6 。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 的年生活史。 A、个体发育周期 D、越夏场所 ()称 为 B、发育过程 C、发育阶段 D、发育成熟 试卷编号:08TL47000000-50101040030001

试卷编号:08TL47000000-50101040030001 9 。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内 斜一 条黑色纹的是( A 、粘虫 B 、棉铃虫 C 、玉米螟 10 .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A 、器官变化 B 、质量变化 C 、产量变化 13 .病害流行,是指病害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内,病害发生面积广、 ( )、损失大的现象。 A 、传播快 B 、发病程度严重 C 、难防治 D 、人为传播 14 .植物病害流行,必须具备有大面积感病寄主, 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 ( )3个基本条件。 A 、少量感病寄主 C 、适宜的环境条件 15 .防治棉花枯黄萎病,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是 A 、控制轻病区 7 .玉米螟的成虫体长 10— 13mm , 纹两横纹之间有( )褐色斑。 A 、1个 B 、3个 &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A 、0.5%辛硫磷颗粒剂 C 、25%敌杀死颗粒剂 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 2条褐色波状 B 、50%1605颗粒剂 D 、40%氧化乐果颗粒剂 D 、地老虎 ) 。 D 、形态变化 11.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称为 ( A 、有性繁殖 B 、无性繁殖 C 、增殖或复制 12 .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 长季节( )的过程。 A 、开始发病 B 、再度发病 C 、侵入寄主 )。 D 、分裂繁殖 到下一个生 D 、接触开始 发病程度严重 损失严重 ( )的重要措施。 消灭零星病区 改造A 、人们栽培的植物 C 、牧草 17 .稻田使用96济大壮乳油防除杂草其用量是每 B 、 D 草坪 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 667πf ( A 、50—100 B 、100— 150 18 .利用鼠夹灭鼠属于( )。 A 、化学灭鼠 B 、物理灭鼠 19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发生情况, A 、系统调查 C 、专题调查 20 .嵌纹分布型的病虫在田间分布是 C 、 150—200 )ml 。 200—250 C 、生物灭鼠 需要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称为 B 、大田普查 D 、随机调查 ( )的,出现疏密相间的状 管理灭鼠 ( )。

[精彩]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教材】

《现代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讲义 讲解内容: 一、新型农民植保员与农药的使用 【一】新型农民植保员的总体要求 【二】常见农药的使用要求 【三】自己配制的农药使用 二、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简介 【一】粮油类病虫害 【二】蔬菜类病虫害 三、如何做好现代农业上的植保工作 【一】从生态环境出发 【二】从人们身体健康出发

第一、新型农民植保员与农药的使用 【一】新型农民植保员的总体要求 1、常观察,做好预防预报工作; 2、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3、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畜安全考虑出发; 4、不使用超毒农药,严格执行安全农药间隔期; 5、从大局出发,要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 【二】常见农药的使用要求 无公害蔬菜常用农药 (一)生物农药 l、B.T.乳剂:又名苏云金杆菌。低毒杀虫剂无安全间隔期。目前市面上的“454”、“菜农系列”等属这类农药。 2、拮抗性细菌:主要有菜丰灵、青枯散,增产菌等。 (二)农用抗生素 l、浏阳霉素:低毒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瓜类,茄果类,豆类的害螨等。 2、多抗霉素:低毒广谱性杀菌剂,主要防瓜类、番茄白粉病、灰霉病、丝菌核菌引起的叶莱类和其它蔬菜的腐烂、猝倒病。 3、春雷霉素:又名春霉素、加米收,是一种小金色的放线菌产生的水溶性抗生素,属低毒杀菌剂。主要防治瓜类炭疽病、效果很好,此药对大豆有轻微药害。 4、农用链霉素:低毒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黄瓜角斑病、菜软腐病等蔬菜细菌性病害。 5、井冈霉素:低毒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苗床病害。 (三)特异性能杀虫剂 l、抑太保:主要用于防治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菜青虫、豇豆荚螟,小菜蛾等蔬菜害虫。 2、农梦特:杀虫对象和抑太保相似。 3、灭幼脲和除虫脲:防止莱青虫有良好效果。 以上四种杀虫剂均为低毒化学杀虫剂。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答案

!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i I I :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I I i 注意事项 I I I 1、 考试时间:120分钟。 I i I I I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 I I 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 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I 称 名 位 单 ° 名 姓 r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四个选项中只 有 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 )内。 1.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 )范围。 A 、规定 B 、制度 C 、规章 D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 ( )。 A 、劣质农药 B 、假农药 C 药 3.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 )的病、虫、杂草 应 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A 、气流传播 B 、昆虫传播 C 、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 、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报废农药 D 、禁用农 4. 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 )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5.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 ) 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A 、寄住 B 、越冬场所 C 、母体 D 、越夏场所6.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 ) 称为年生活史。 A 、个体发育周期 B 、发育过程 C 、发育阶段 D 、发育成熟 7.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 状纹两横纹之间有( ) 褐色斑。 A 、1 个 B 、3 个 C 、2 对 D 、2 个 8.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 。 A 、0.5%辛硫磷颗粒剂B、50%1605颗粒剂 C 、25%敌杀死颗粒剂D 、40%氧化乐果颗粒剂 9.成虫前翅黄褐色,中央近前缘有两个浅黄色圆斑,自前翅顶角向后A 、低毒B 、微毒、高毒、中毒

农作物植保员

农作物植保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农作物植保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农作物植保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及其产品的危害,保护安全生产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颜色与气味辨别能力、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手眼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具有观测有害生物的仪器设备及相关的教学用具。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1.8. 2.1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 1.8. 2.2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农作物植保员教学计划及大纲

农作物植保员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自治区《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若干意见》,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二、培训目的 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果树、蔬菜、农作物等主要作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使用技术、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已经从事或准备从事植保技术工作的农民,能够了解我区主要作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重点是掌握与果树、蔬菜、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着力提作物病虫害防治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农村果树生产技术人员。 四、培训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从事特色林果生产技术工作的农民。重点培训农村种植户、果树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

农作物植保员教学大纲 培训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植保员工作岗位设定的意义和考核标准(了解) 一、植保员工作岗位设定的意义 二、植保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三、植保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规 四、植保员考核标准 第二章植保员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了解) 一、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二、农业昆虫基础知识 三、农药(械)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果树病虫害及防治 一、果树害虫

2017年最新版 农作物植保员 理论试题试卷正文 后附答案

2017年最新版农作物植保员理论试题试卷正文后附答 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农作物植保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二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 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法规即是要人们( )的规则、规范。 A、完全执行 B、认真执行 C、坚决执行 D、强制执行 (( )是规则与章程的简称。 2 A、规定 B、规章 C、制度 D、条件 3(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对保护区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 )传入保护区。 A、病种 B、病苗 C、菌肥 D、检疫对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

A、劣质农药 B、假农药 C、报废农药 D、禁用农药 5(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 )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A、气流传播 B、昆虫传播 C、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植物及其产品传播 6(成虫体分头、胸、腹三个体段,胸部一般有两对翅,3对足的是( )。 A、蜘蛛 B、螨类 C、虾 D、昆虫 7(( )药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防效好。地区准考证号姓名单位名称 A、胃毒剂 B、熏蒸剂 C、触杀剂 D、内吸剂 8(昆虫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虫态称为( )。 A、完全变态 B、不完全变态 C、胚胎发育 D、胚后发育 9(麦蜘蛛危害麦叶后,在叶片上初见( )然后变黄,枯死。考生答题不准超过此线 A、红色斑点 B、褐色斑点 C、叶片变红 D、白色小斑点 第 1 页共 6页 210(防治粘虫喷粉用量是每667m( )。 A、2kg B、3kg C、4kg D、5kg 11(诱杀棉铃虫的成虫,可利用杨树枝把、高压汞灯及( )。 A、谷草把 B、性诱剂 C、泡桐叶 D、马粪堆 12(植物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指生理变化、组织变化、( )。 A、器官变化 B、质量变化 C、产量变化 D、形态变化 13(植物病原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反应多为( ),少数为阳性。 A、酸性 B、碱性 C、阴性 D、中性 14(植物病原病毒的粒体形态主要有球状、杆状和( )。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答案精选文档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带答案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作物植保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选题(第1题~第80题,每题1分,满分80分。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在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 ()内。 1.植物检疫实施细则,属于()范围。 A、规定 B、制度 C、规章 D、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以此种农药冒他种农药的定为()。 A、劣质农药 B、假农药 C、报废农药 D、禁用农药3.凡是局部地区发生的,危害性大的,能随()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A、气流传播 B、昆虫传播 C、人为农事操作传播 D、植物及其产品传播4.农药使用者,使用剧毒()农药后,应及时设置警告标志。

A、低毒 B、微毒 C、高毒 D、中毒 5.昆虫自卵或幼体离开()到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A、寄住 B、越冬场所 C、母体 D、越夏场所6.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称为年生活史。 A、个体发育周期 B、发育过程 C、发育阶段 D、发育成熟 7.玉米螟的成虫体长10—13mm,体黄褐色,前翅中部有2条褐色波状纹两横纹之间有()褐色斑。 A、1个 B、3个 C、2对 D、2个 8.防治玉米螟常用的颗粒剂是()。 A、%辛硫磷颗粒剂 B、50%1605颗粒剂 C、25%敌杀死颗粒剂 D、40%氧化乐果颗粒剂

植保员工作总结

植保员工作总结 篇一:植保工作总结 植保工作总结 一、病虫监测今年,我们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规范和省、市植保站的监测要求,在加强病虫监测的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在永丰、洛源、保安、石门、寺坡五个镇布点调查,密切注意各类病虫发生动态,开展大田监测40 余次,黑光灯监测32 次,上报病虫周报表40 余份,系统填报各类模式报表35 份,上报“一喷三防”及统防统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任务落实情况调度报表26 份,全年发布病虫情报10 期次,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和群众及时开展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大田防治 XX年全县各类农作物病虫害均轻度发生,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吨。其中夏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42 万亩,挽回损失吨,主要病虫害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红蜘蛛、一代粘虫、地下害虫、杂草等。秋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面积万亩,挽回损失吨,其中:玉米病虫害发生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2406 吨,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纹枯病、灰斑病、二代粘虫、玉米螟、玉米双斑萤叶甲、蚜虫等;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吨, 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病、二十八星瓢虫等;大豆病虫害发

生面积万亩,防治万亩,挽回损失吨,主要病虫害有:大豆蚜虫、大豆双斑萤叶甲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占到发生面积的90%以上,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使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 三、抓点示范及试验 1、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寺坡镇何村、石门镇石门街村、保安镇庙底村、永丰镇杨村、灵口镇灵口街村、城关镇唐村、三要镇永坪村、景村镇韩湾村8 个镇8 个村共建立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区8 个4000 亩,带动全县完成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万亩。 2、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石门、保安、洛源建立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各200 亩,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一喷三防1 万亩。 3、秋播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我县今年秋播小麦播种面积万亩,实施秋播小麦病虫防治万亩。其中,土壤处理万亩,药剂拌种万亩,条锈病示范区,冬前化除 3 万亩。其中:土壤处理在永丰镇的杨村、李村,石门镇桥河村开展地下害虫防治示范500 亩;小麦条锈病示范区主要设在灵口、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石门、石坡、麻坪、城关、永丰10 个镇, 每镇抓点示范面积600 亩;小麦全蚀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卫东、永丰2 个镇,每镇示范面积 100 亩;小麦腥黑穗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保安、卫东、四

植保员教学计划及大纲

作物病虫害防治员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自治区《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若干意见》,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二、培训目的 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果树、蔬菜、农作物等主要作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使用技术、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已经从事或准备从事植保技术工作的农民,能够了解我区主要作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重点是掌握与果树、蔬菜、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着力提作物病虫害防治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农村果树生产技术人员。 四、培训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从事特色林果生产技术工作的农民。重点培训农村种植户、果树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

作物病虫害防治员教学计划 培训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植保员工作岗位设定的意义和考核标准(了解) 一、植保员工作岗位设定的意义 二、植保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三、植保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规 四、植保员考核标准 第二章植保员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了解) 一、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二、农业昆虫基础知识 三、农药(械)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果树病虫害及防治 一、果树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