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肽的吸收机制

论多肽的吸收机制
论多肽的吸收机制

论多肽的吸收机制

武汉九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邹远东

过去的科学研究认为,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促水解后,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近两年的科学研究认为,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形式不是以氨基酸,而是以多肽的形式吸收的,这是人体吸收蛋白质机制研究的重大突破。科学试验证明,多肽的吸收机制具有十大特点:

1、不需消化,直接吸收。通常,多肽是人体自身合成的,是人体将所吃的蛋白质进行酶促水解(促酶、消化酶、胰酶、胃蛋白酶、胃酸、消化道碱性物质进行分解,先变成氨基酸,然后合成肽,最终通过小肠进行吸收,然后经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及血液大循环。)而人工合成的多肽表面有一层保护膜,不会受到人体的促酶、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消化酶及酸碱物质二次水解,它以完整的形式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所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发挥生物学功能。

2、吸收快速。口服剂如同针剂。人工体外合成的多肽,口服进入人体,其速度如>同火箭一样,有的科学家把它称为"生物导弹",快速地穿过人的口腔、胃,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吸收,最终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器官及细胞组织,迅速发挥其生理作用和生物学功能。

3、吸收时,多肽体不会被破坏。多肽体自身有一层保护膜,人服用时,不会受到人体中的促酶、胰酶、淀粉酶、消化酶、胃蛋白酶及消化系统中的酸碱物质的损害或二次水解,多肽是以完整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

4、多肽具有100被人体吸收的特点。吸收后,不会有任何排泄物,而且是全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5、多肽具有主动被人体吸收的特点。对于因消化系统缺陷、障碍、损伤,而不能吸收营养者,多肽具有主动让人体吸收或迫使让人体吸收的特点。这对于那些消化能力差,营养缺乏,身体虚弱,体弱多病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6、多肽具有优先被人体吸收的特点。人们平常所食的营养物质,在吸收上,与多肽的竞争中,多肽具有优先吸收的特点。这与其主动吸收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7、人体对多肽的吸收,具有不需耗费人体能量,不需增加消化道,特别是胃肠功能负担的特点。多肽自身具有极强的活性和能量,它的主动吸收、迫使吸收,就是自身的活性和能量在起作用。因此,它在被人体吸收时,不是人体要耗费自身的能量去吸收它,而是多肽以自身的能量让人体吸收。由此看来,它的这一显著特点对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对消化系统开始退化的老年人以及因过度运动而急需氮源,而又不能增加胃肠功能负担的运动员、体力劳动者有着重要意义。

8、多肽在人体中表现出载体作用,可将平常人所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吸附、粘贴、装载在本体上。

9、多肽可在人体中起运输工具的作用。可将人平常所食的各种营养物质吸附在本体上后,然后运载输送到人体各个细胞、器官、组织,同本体一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这就是目前世界上人们把多肽原料中间体作为药品和食品配方的原因,其目的是要加强药效,增强吸收率。

10、多肽被人体吸收后,可在人体中起信使作用。它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指挥神经,发挥自身作用,维护人体神经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效应,使人体变得更加灵活、灵敏、聪慧。总之,多肽的吸收机制与其它各种物质的吸收机制大不相同。多肽的吸收机制非常特殊、特别,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多肽的吸收机制优于一切物质,因此,它的吸收机制的发现,对人类的生理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应该利用多肽的吸收机制,把人类的生命健康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这也是多肽吸收机制重大发现的意义之所在。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汇总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 摘要:生物活性肽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功能性良好的生命因子,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这些肽除具有常规的生物活性,如增加矿物质吸收、调节血压、抗菌、抗氧化、降胆固醇、免疫调节之外还对人类营养有调节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种类、生理功能、吸收、制备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生理活性,吸收 Research and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Abstract:Bioactive peptides as one rich sources, wide variety, good functional life factors have been a global research hot spo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se peptides have some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ncrease mineral absorption, adjust blood pressure, antibacterial, antioxidant, decrease cholesterol, regulate immune. What’s more, they also have a regulating effect on human nutrition, so they have attracted widely attention. The kinds of bioactive peptide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repa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bsorp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Biological active peptid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Absorb 1.功能肽的简介 肽(peptides)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理功能。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由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者环状的多肽的总成。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人们习惯上也把寡肽中的二、三肽称为小肽。由于构成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与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活性肽(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又称功能肽(functional peptide)[1]。肽由氨基酸组成,人体存在20 种氨基酸,由不同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加上数量排列形成,再加上还可能有的二级、三级结构,其种类是十分庞大的[2,3]。每一种活性肽都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不同活性肽的组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此外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很微量的,但却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据研究,有些多肽在10 - 7mol/ L 的浓度时仍具有生理活性,就是说1 mL 的多肽用60 倍水稀释后,仍然具有生理功能。功能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是多样化且来源充足的食品原料,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如易消化吸收、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4]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体摄入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作用后,大部分是以寡肽的形式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乳蛋白肽: 乳蛋白肽又称乳肽,是为了应付婴幼儿中发生的牛奶变态反应的需要而开发的。因此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婴幼儿食品,以及有关对平衡营养食品、运动食品和普通食品进行改良之用。日本森永乳社首先使用调整奶粉的低变态反应原肽,除了8种已上市的乳蛋白肽之外,市场还出售各种等级的肽原料。在1997年首次出售了抗变态反应用的育儿奶粉。新产品则将酪蛋白的抗原性降低到10-8以下,当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时,产品几乎全部由氨基酸和低聚肽(oligopeptide)构成,其作为营养肽、用于抗变态反应的点心和婴儿食品,受到好评。而自酪蛋白还可以制出具有显著的发泡性、乳化性的多肽。 新西兰制造的乳肽在美国已有销售,主要用于健康食品、运动食品和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日本市场有代表性的4种肽原料中,经肠营养和育儿奶粉用的有3种(平均分子量1100、500、390道尔顿)和酪蛋白为原料的医疗用流食/运动食品1种(平均分子量350道尔顿)。 蛋清肽: 作为蛋白质中营养效价最高、氨基酸最为平衡的蛋清,其酶解后可得到蛋清肽。因为含巯基多,所以略有异味。蛋清肽能将原来得100分的平衡氨基酸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水解使得分子量变小,所以加热不会发生凝固,因此可添加到液态食品中。 在日本,蛋清肽已市售、平均分子量1100,其水溶液呈乳状,广泛用于营养辅助食品和点心;此多肽再经高度水解后,可得到平均分子量约300道尔顿的药品级多肽,其水溶液透明,与蛋壳钙配合在营养上具有协同效果,用于婴儿食品、以及老年人食用的“银色食品”。

大豆肽: 大豆肽除具有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效果外,还可能具有低变应原性,抑制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促进肠道发酵的功能等。大豆肽的特性使其利用领域相当宽广,如住院患者经常应用的经肠营养、老人应用的易消化吸收食品,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运动食品和有恢复疲劳等作用的健康食品。 玉米肽: 日本开发了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肽——“peptino”。玉米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相比,富含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和丙氨酸。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改善肝脏病、防止醉酒、肠功能障碍有作用。目前韩国制药公司以醒酒饮料的形式上市,其对中性脂肪的抑制效果等功能在研究之中。 豌豆肽: 从豌豆蛋白水解而得,豌豆肽的PH值呈中性。豌豆肽没有苦味,且价格较低廉,与前述乳蛋白肽共同添加、其不仅营养合理,成本上也容易接受,有望应用在育儿调制奶粉方面。 氨基酸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但人体有8种氨基酸不能自身合成,需由外界摄取。豌豆多肽中这8种氨基酸的含量除蛋氨酸稍低外,其余的氨基酸比例接近于FAO/WHO推荐模式。 中国的豌豆蛋白资源广泛,价格便宜,但由于这些氨基酸基本上以聚合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中,严重影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和利用。Mattews等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作用后主要以小分子肽的形式吸收,通过试验证明低肽的吸收率比氨基酸的吸收率大,比氨基酸更易更快被人体吸收、利用。基于这种理论,利用生物工程定向酶切技术开发出的豌豆多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多肽生物活性及其结构的关系

多肽生物活性及其结构的关系 摘要: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肽,多于10个氨基酸的肽称为多 肽(链),多肽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 化合物。多肽的多种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多肽的生物活性有所不同,本文研究以多 肽生物活性及其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肽;生物活性;结构 肽由氨基酸组成,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并使蛋白质具有数以千万计 的生理功能,肽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由2个或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的肽分别叫二肽和三肽,以此类推为四肽、五肽……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不多于10个的叫寡肽,数目达到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的叫蛋白质。目前,三者均能人工合成,其合成的难易程度以及生理活性的大小依次是蛋白质、多肽和寡肽。按分子量分类,寡肽、多肽属于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大分子化 合物。人们熟知的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最小的蛋白质。肽的分子量大于1000道尔顿,小于10000道尔顿的肽称为多肽[1]。多肽对于人 体生长发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疾病等都与多肽息息相关。 1抗菌肽生物活性及其结构的关系 自1986年发现多肽具有抗菌活性,就对抗菌肽进行大量研究。抗菌肽是小 分子多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对部分细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在目前已经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一级结构较为相似。一般 由三十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天然抗菌肽,C-端含较多的疏水残基、N-端大多富 含碱性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会有一些特定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是抗菌活性 中必不可少的。 对于抗菌肽的二级结构,抗菌肽形成为α-螺旋型抗菌肽(一般情况下N端)、β-折叠型抗菌肽(通常中间部分)等。α-螺旋是一个水脂两亲结构,对于抗菌肽 杀菌有着重要影响,抗菌活性会随着α-螺旋的变化而改变。二级结构共同特点, 抗菌作用机制基本相同,水和脂类物质均具有亲和力结构[2]。 2抗氧化活性肽生物活性及其结构的关系 近年来,在医学等各个行业中,抗氧化活性肽应用逐渐得到认可,作为天然 抗氧化活性肽,抗氧化活性多肽一般由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活性与氨基酸 的组成和序列具有一定相关性,且组成结构、序列的不同决定生物活性不同。很 多抗氧化活性小肽是肌肽,据资料显示肌肽是具有水溶性的,在肌肉中起到抗氧 化作用。 2.1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缩合而成的活性 低分子三肽(谷胱甘肽通常简写为G-SH),具有一定的还原和氧化特征,是发挥 功能中不可或缺的。G-SH以高浓度(0.1—10mmol/ L)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植物 和微生物细胞内,是最主要的、含量最丰富的含巯基的肽[3]。 2.2肌肽 肌肽(carnosine)是由β-丙氨酰和组氨酸通过肌肽合成酶的作用形成的二肽,是一种天然性抗氧化的肽。有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特别是对铁及铜离子[4],正 是这种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协助其完成了肌体的抗氧化过程。具有较强的抗 氧化抗衰老性,可以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消炎剂。不仅可以保护细胞膜,还能保 护细胞里边线粒体的膜,还可以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中和和解除攻击DNA细胞的自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张慧婧 第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基本知识 一、蛋白质基本知识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无论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简单的低等生物,还是植物、动物等复杂的高等生物,均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约达人体固体总量的45%,肌肉、血液、毛发、韧带和内脏等都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动物偏低,但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大豆中蛋白含量约为38%,而黄豆中高达40%;微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80%,干酵母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46.6%,病毒除少量核酸外几乎都由蛋白质组成,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 这些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可以说一切生命现象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 1.生物催化作用 作为生命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是被认识最早和研究最多的一大类蛋白质,它的特点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生物催化作用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物功能之一。正是这些酶类决定了生物的代谢类型,从而才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各种生命现象。 2.结构功能 第二大类蛋白质是结构蛋白,它们构成动、植物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在高等动物中,纤维状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及骨骼的结构蛋白,α-角蛋白是组成毛发、羽毛、角质、皮肤的结构蛋白。丝心蛋白是蚕丝纤维和蜘蛛网的主要组成成分。膜蛋白是细胞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它与带极性的脂类组成膜结构。 3.运动收缩功能 另一类蛋白质在生物的运动和收缩系统中执行重要功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两种主要成分。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同样可以驱动细胞作相应的运动。 4.运输功能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运载蛋白,它们能够结合并且运输特殊的分子。如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的血蓝蛋白起运输氧的功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运输脂肪酸,β-脂蛋白运输脂类。许多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跨膜输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细胞色素类蛋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担负传递电子的功能。 5.代谢调节功能 执行该功能的主要是激素类蛋白质,如胰岛素可以调节糖代谢。细胞对许多激素信号的响应通常由GTP结合蛋白(G蛋白)介导。 6.保护防御功能 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是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和免疫保护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功能分子,其化学本质大都为蛋白质,免疫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目前也已用于免疫性疾病和一些非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真正的生物活性肽

真正的生物活性肽 诺贝尔奖常客 生物活性肽自被发现以来,快速地成为国际尖端生物科技领域研究的热门对象。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技奖项,诺贝尔学奖曾先后三次颁给研究生物活性肽的科学家。 195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美籍犹太人生物化学家Herber Boyer博士潜心研究38年的活性多肽(HGH)利用细胞重组技术成功问世。他发现活性多肽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数量、质量和速度;控制着人的疾病和衰老,他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 1958年,Merrifield发明了多肽固相合成法,革新了传统液相方法,为多肽合成翻开了崭新的一面,对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荣获了198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62年,美国科学家Cohen博士发现了决定皮肤年龄的“表皮生长因子” EGF(EpidermalGrowthFactor)。并进一步证实:EGF的缺失,是导致皮肤衰老的根本原因,给皮肤补充EGF,可以使衰老的皮肤再年轻。从此,皮肤年轻与衰老的奥秘被揭开,人类再年轻的梦想变成现实。1986年12月10日,Cohen博士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真正的生物活性肽 2012年,上海肽颜生物科技实验室历经七年艰苦研发的生物肽护肤产品成功推出,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意味着生物肽护肤科技开始得到真正的有效应用。 此前,众多宣称肽科技的产品要么只是借用了“肽”这个名字而没实质的内在;要么是无法长时间有效地保持肽的活性,没有任何效果;要么只是单纯的添加一种肽,效

果不明显……林林种种,不能一概而论,但这些都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肽护肤产品。 真正的生物肽护肤品的主要成分为生物活性多肽细胞生长因子,这些细胞生长因子在人体内含量极微,但生物活性极高,对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发挥。人体内各种细胞都需要多种生物活性多肽的存在才能保持其最合适的增殖状态,单一活性多肽对细胞作用有限,多种活性多肽相互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发挥作用。 肽颜生物科技实验室研发的生物肽护肤面膜产品,以EGF和六胜肽两种肽为主,辅以其他微量因子和对美容效果显著的原生态提取液,在能够有效保持多肽活性的同时,确保产品拥有最佳的美容功效。

常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

常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 1 大豆肽 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白经酶解或微生物技术处理而得到的水解产物,它以 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大豆多肽的分子质量以l 000 Da的为主,主要出现在300—700 Da 内。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多肽具有消化吸收率高,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和促进脂肪代谢的生理功能,以及无豆腥味、无蛋白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和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大豆多肽还具有抑制蛋白质形成凝胶、调整蛋白质食品的硬度、改善口感和易消化吸收等特性,其氨基酸组成几乎与大豆蛋白完全一样。研究发现,大豆肽能够有效预防“负氮平衡”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肌红蛋白的合成,缓解机体的缺氧症状,达到抗疲劳的效果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大豆肽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对于因ACE引起的人体血压升高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 酪蛋白磷酸肽 酪蛋白磷酸肽:简称CPP,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有α-酪蛋白磷酸肽β-酪蛋白磷酸肽,富含磷酸丝氨酸的天然多肽。CPP能在人和动物的小肠内与Ca+2、Fe+2等二价无机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其吸收利用。 3 玉米肽 玉米肽是从天然食品玉米中提取的玉米蛋白,经过酶降解及特定小肽分离技术而获得的小分子多肽物质。 玉米肽作为玉米蛋白经过酶降解而获得的多种小肽的混合物,除具有肽类物质的优良特性——优于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直接吸收、溶解性强(在大范围的pH 值下均能完全溶于水,无浑浊和沉淀物产生)、稳定性强(对热稳定,组分不改变,功能不丧失)、安全性高(天然食品蛋白,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特性以外,还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殊功能。玉米肽所独有的特殊功能源于它特别的氨基酸分布,通过实验室的检测,发现玉米肽的氨基酸分布非常特别,它与大豆低聚肽中各种氨基酸分布均匀的特点不同,玉米肽中氨基酸的分布主要以丙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3种氨基酸为主,这也就注定了玉米肽拥有以下与大豆低聚肽不一样的特殊功能。玉米肽具有抗疲劳、保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玉米肽独特的氨基酸构成,有利于促进酒精代谢,具有醒酒作用;玉米肽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讲解

食品营养学课程论文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院系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

功能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1前言 自1993年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功能食品的文章以来,功能食品的概念迅速在世界范围普及开来[1]。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的保健意识增强,人们已认识到,癌、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与生活方式尤其是与饮食习惯有关,食品中有特定功效的营养性成分与非营养性成分,对抑制人体某些疾病的出现有一定的作用[2],加之中国的“医食同源”理论影响,人们开始寻找营养保健食品。在此背景下,功能性多肽的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 功能性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是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片段,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这些活性多欣不仅具有营养作用,而且在体内还其有调节功能。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机体对多肽的吸收代谢速度比游离氨基酸快,生物活性肽吸收机制具有六大特点。(1)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生物活性肽不会受到人体的促酶、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及酸碱物质的二次水解,它以完整的形式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发挥其功能。(2)吸收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时间,如同静脉针剂注射一样,快速发挥作用(3)具有100%吸收的特点。吸收时没有任何废物及排泄物,能被人体全部利用。(4)主动吸收,迫使吸收。(5)吸收时,不需要耗费人体能量,不会增加胃肠功能负担。(6)起载体作用,它可将人所食用的各种营养物质运载输送到人体各细胞、组织、器官。因此功能性多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极高。 某些食品加工过程能浓缩活性多肽,这些活性肽不仅在营养上可作为必需氨基酸的来源[3],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体的多种机能如抗菌、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血栓、抗氧化、促进矿物质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免疫等[4]。通过对食物蛋白进行酶解或加工获得的生物活性肽成本低、安全性好、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用生物活性多肽开发的保健食品前景也被看好,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2 功能性多肽的分类、生理功能及制备 2.1 功能性多肽的分类 按照功能给食品中的多肽分类,可以分为降血压肽、高F值多肽、酪蛋白磷酸钛、免疫活性肽、清除自由基活性肽等几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功能性多肽。

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 百科名片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目录[隐藏] 概述 特性 作用 食品中的应用 1.殊营养品 2.保健食品 3.乳品 4.糕点 5.糖类 6.其他 重要活性肽研究简介 1.乳肽 2.大豆肽 3.高F值寡肽 4.谷胱甘肽(GSH) 活性肽的分类 生产方法 原料选择原则 中国活性肽研究进展 [编辑本段] 概述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人类摄食蛋白质经消化道的酶作用后,大多是以低肽形式消化吸收的,以游离氨基酸形式吸收的比例很小。进一步的试验又揭示了肽比游离氨基酸消化更快、吸收更多,表明肽的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比游离氨基酸更高。这也正是活性肽的无穷魅力所在。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5个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生物活性肽 20世纪末,科学家在破解基因的秘密的同时,也对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另一类奇妙物质的研究发生极大的兴趣。这类物质就是生物活性肽,或称功能肽,由氨基酸组成,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比如胰岛素,就是一种多肽,再如在日本应用广泛的促进钙吸收的CCP,在欧美风靡一时的促进生长的HGH……。 [编辑本段] 特性 1、它有良好的吸收性,它的吸收效率比氨基酸和蛋白质都高。 2、它有独特的生理调节功能,胰岛素调节血糖就是一个例子。 3、肽的活性很高,往往很小的量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

多肽蛋白质粉

多肽蛋白质粉 当人们身体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总会出现有许多的不良反应,人们面对这些不良反应也会很及时的采取一些措施来调理,比如当人们身体缺少蛋白质时就会食用一些多肽蛋白质粉,其对于人体就起着补充蛋白质以及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细胞活力等等,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多肽蛋白质粉有何作用。 多肽粉,又可称白蛋白多肽粉,其功用是补充基础营养,改善血液品质,维护细胞活力,调整免疫功能,帮助转运物质,维护胃肠微生态平衡,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康复。对于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及营养不良人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多肽粉,又可称白蛋白多肽粉,其功用是补充基础营养,改善血液品质,维护细胞活力,调整免疫功能,帮助转运物质,维护胃肠微生态平衡,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康复。对于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及营养不良人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适用人群 1、蛋白质摄入不足者:如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功能的慢性胃肠道疾患者。另外,如妇女妊娠后期,哺乳期,儿童,青少年发育期,大运动量,重体力劳动人群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者。 2、白蛋白合成障碍者:如各种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以及

合成功能降低的老年人。 3、白蛋白分解过度者:如糖尿病,肿瘤以及放化疗期间,创伤,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各种慢性病患者。 4、白蛋白丢失过多者:如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炎,骨髓瘤,剥脱性皮炎,渗出性皮肤病变,烧伤,严重月经不调和胃肠疾病患者。 5、体质较弱,常患感冒,易疲劳者。 多肽粉作用:补充基础营养,改善血液品质,维护细胞活力,调整免疫功能,帮助转运物质,维护胃肠微生态平衡,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康复。对于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及营养不良人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基础功能蛋白,能补充人体蛋白,提高细胞中各种免疫因子的活性和含量,促进各种抗体形成,使人体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抗病防病,提高体质。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以保持身体内血液分布平衡和体液交换的正常进行。血浆白蛋白是在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血浆中总蛋白质的增减变化,实际是由白蛋白的变化来决定的。白蛋白对于细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均需要从血浆中摄取白蛋白,经过酶解来合成各种组织所需要的新的蛋白质,以补充人体的需要。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各种生物活性肽 乳蛋白肽: 乳蛋白肽又称乳肽,是为了应付婴幼儿中发生的牛奶变态反应的需要而开发的。因此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婴幼儿食品,以及有关对平衡营养食品、运动食品和普通食品进行改良之用。日本森永乳社首先使用调整奶粉的低变态反应原肽,除了8种已上市的乳蛋白肽之外,市场还出售各种等级的肽原料。在1997年首次出售了抗变态反应用的育儿奶粉。新产品则将酪蛋白的抗原性降低到10-8以下,当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时,产品几乎全部由氨基酸和低聚肽(oligopeptide)构成,其作为营养肽、用于抗变态反应的点心和婴儿食品,受到好评。而自酪蛋白还可以制出具有显著的发泡性、乳化性的多肽。 新西兰制造的乳肽在美国已有销售,主要用于健康食品、运动食品和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日本市场有代表性的4种肽原料中,经肠营养和育儿奶粉用的有3种(平均分子量1100、500、390道尔顿)和酪蛋白为原料的医疗用流食/运动食品1种(平均分子量350道尔顿)。 蛋清肽: 作为蛋白质中营养效价最高、氨基酸最为平衡的蛋清,其酶解后可得到蛋清肽。因为含巯基多,所以略有异味。蛋清肽能将原来得100分的平衡氨基酸很好地保持下来,由于水解使得分子量变小,所以加热不会发生凝固,因此可添加到液态食品中。 在日本,蛋清肽已市售、平均分子量1100,其水溶液呈乳状,广泛用于营养辅助食品和点心;此多肽再经高度水解后,可得到平均分子量约300道尔顿的药品级多肽,其水溶液透明,与蛋壳钙配合在营养上具有协同效果,用于婴儿食品、以及老年人食用的“银色食品”。 大豆肽: 大豆肽除具有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效果外,还可能具有低变应原性,抑制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促进肠道发酵的功能等。大豆肽的特性使其利用领域相当宽广,如住院患者经常应用的经肠营养、老人应用的易消化吸收食品,对抗变态反应的食品,运动食品和有恢复疲劳等作用的健康食品。 玉米肽: 日本开发了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肽——“peptino”。玉米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相比,富含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和丙氨酸。对运动后疲劳恢复、改善肝脏病、防止醉酒、肠功能障碍有作用。目前韩国制药公司以醒酒饮料的形式上市,其对中性脂肪的抑制效果等功能在研究之中。

多肽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多肽的制备及其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科学研究发现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肽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活性。人体摄入的蛋白质经酶水解后,主要以肽的形式被消化吸收。几乎所有细胞都受多肽调节,它具有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和为机体提供营养的双重功效。人们已从包括人、植物、动物在内的各种生物体中分离出各类活性多肽,并且对多肽的性质、制备方法、分离纯化方法、鉴定技术、功能活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介绍了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及其活性研究现状,对多肽的多种功能活性进行了介绍,概述了不同来源多肽的制备方法和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多肽;功能活性;分离纯化 前言 近年来,多肽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由于其分子量大,结构复杂,摄人人体后不易被消化吸收,从而影响了其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的有效发挥。多肽是比蛋白质结构简单,分子量小,由2~16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的一类化合物,按氨基酸组成数目可人为分为短肽(2~5个氨基酸),多肽(6~16个氨基酸)。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科学发现,几乎所有细胞都受多肽调节,如:细胞分化、神经激素递质调节、免疫调节等均与活性多肽密切相关,它具有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和为机体提供营养的双重功效。由于多肽具有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活化细胞免疫机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抗衰老等生理活性,这为

开发肽药物、肽类保健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进行多肽的研究和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1】。 一,多肽的制备方法 目前,国内外制备多肽的方法主要有:蛋白酶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基因重组法、分离提取法等。酶法生产功能性多肽应用较为普遍[2]。龚吉军等人[3]利用茶籽蛋白酶酶解制备菜籽多肽,确定了最佳条件,此条件下氨基酸态氮生成率可达34.64%,制备的茶籽多肽对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强烈的清除作用;李书国等人[4]研究了酶法生产大豆多肽的加工工艺,分离得到纯净的酸性水解物溶液,水解率高达95%;班玉凤等人[5]研究了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寡肽的方法,确定了酶解的最佳条件,其水解液的水解度达到了24.1%;刘大川等[6]也利用碱性蛋白酶对富硒菜籽分离蛋白酶解制备蛋白肽,水解度达32.51%,制得的富硒菜籽蛋白肽分子量分布较好,几乎完全是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均在1500D以下。以下是几种方法优缺点的概述。 1,化学水解:酸解,碱解, 酸解法水解度不易控制,容易使氨基酸遭到破坏;碱解法能使L-氨基酸形成D-氨基酸,可能存在营养和毒理方面有害的效应,对于食品多肽的生产不足取。所以这两种方法都很少被使用破坏L型氨基酸,2,酶法水解: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定位水解产生特定的肽,且易于控制水解进程,并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一般不会导致营养方面的损失,也不会产生毒理学上的问题,同时酶作用具有特异性,可在温和

生物活性肽在动物生产中作用

生物活性肽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1 抗菌、杀菌并替代部分抗生素 感染使得动物机体将营养从生长转移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特定组织和细胞,这就导致了动物食欲、饲料采食量及生长速度降低。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造成动物肠道微生物失衡及药物残留问题,严重影响了畜产品品质和人类健康,并且污染环境。研究发现某些生物活性肽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是非常有前途的抗生素替代品。 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和病毒也具有明显杀伤作用,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对癌细胞和癌实体瘤有攻击作用而不破坏正常细胞。Agerberth等用分离纯化得到的PR-39作抗菌分析,发现PR-39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4种革兰氏阴性菌,对芽孢杆菌和化脓链球菌也有抑制效果。 在杀菌机制上,抗生素一般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蛋白质或DNA等的合成达到杀菌目的,所以抗生素的抗菌一般是用于特殊的受体,且细菌容易通过变异对抗生素产生抗性;而抗菌肽抗菌时一般无特殊的受体,它是通过物理作用造成细胞膜穿孔而达到广谱抗菌的效果,所以抗菌肽的使用不容易使细菌产生抗性和交叉抗性。因此,随着对生物活性肽结构与活性关系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生物活性肽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是可行的。另外,抗菌肽的热稳定性一般较高,这一特性使它们成为动物饲料中理想的防腐剂替代品。 2 作为天然防腐剂,提高饲料品质 肌肽是大量存在于动物肌肉中的一种天然肽。有报道称,肌肽可在体外抑制被铁、血红蛋白、脂质氧化酶和单态氧催化的脂质氧化作用。这些肽还可通过与PP0催化的醌式产物反应而减少食物褐变,防止聚合氧化产物的生成。另外,某些肽具有重金属清道夫和过氧化氢分解促进剂作用,能降低自氧化速率,减少脂肪过氧化氢含量,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因而在动物饲料中可作为天然防氧化酸败的防腐剂。 3 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某些生物活性肽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如蛋白质水解物中的免疫刺激肽、脾脏转移因子、胸腺肽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研究表明,免疫活性肽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 体发病率,并具有抗肿瘤功能。 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免疫肽主要有:

生物活性肽的应用综述

生物活性肽的功能和应用研究 摘要: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是指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主要的一些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介绍生物活性肽在食品中一些简单的应用。简单展望一下生物活性肽以后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功能;应用;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是指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它是一类由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的肽类的总称。生物肽与蛋白质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又不同于蛋白质,比蛋白质校、生理活性强。根据肽链上氨基酸的数目,通常把具有2~10个氨基酸、分子量<2000Dalton的肽成为寡肽(oligpeptide),讲氨基酸数目10~50个、分子量2000~10000Dalton的称为多肽(polypeptide)。 这些活性肽小到只有2个氨基酸的双肽,也可以大到复杂的长链或环状多肽,而且常经过糖苷化、磷酸化或酰化衍生,在细胞生理及代谢功能的调节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调节作用几乎涉及到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不仅如此,其中许多活性肽还具有原蛋白质或其组成氨基酸所没有的新功能。特别是以数个氨基酸结合生成的低聚肽不仅有比蛋白质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还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激素、抗菌、抗病毒、降血压和降血脂等生理机能,食用安全性极高。目前人们认同的活性肽的定义是对肌体构成一套高度自动化的物质,是沟通细胞间、血管间联系的信使,为外分泌、内分泌、神经系统行使传递功能,从而使肌体组成了高度严密的系统,促使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正常进行。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1抗高血压活性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血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的肾脏可以分泌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释放出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ACE可以从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的C-末端水解掉2个氨基酸,形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之一,可以导致血管收缩,引发高血压。同时ACE可水解血管舒缓激肽使其失活,而血管舒缓激肽可以舒张血管、使血压降低。因此ACE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目前主要的活性肽及其应用体系、血管舒缓素-激肽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抗高血压肽大致上有4种来源:来自乳蛋白的肽类;来自酸奶的肽类;来自鱼贝类(沙丁鱼、金枪鱼)的肽类;来自植物的肽类(玉米醇溶蛋白、无花果)等。 1.2抗菌活性 1972年,瑞典科学家在果蝇中首次发现抗菌肽,随后得到第1个真正意义上的抗菌肽天蚕素(cecropins)。后来科学家们在昆虫、被囊动物、两栖动物、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植物乃至人等多种生物体内发现了至少800多种抗菌肽,并且某些抗菌肽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良好的疗效,如Oren等从豹鳎中分离得到一种33肽的抗菌肽,具有比蜂毒素更强的抗菌活性,其抑菌机理是溶解细菌的细

生物活性肽的应用与前景

生物活性肽的应用与前景 我国发明专利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的科研力量是否也世界第一,特别是前沿科学,如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与成果,从我国进出口贸易中能看到大量出口的许多是廉价原料及初级加工原料,而大量进口的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深加工成品,我国的前沿科学出路在那里,我们应用生物创新技术使许多国内外医学禁区迎刃而解,使我国在某些生物医药领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比如破解各类病毒及抗变态反应的技术路径与突破方向,目前较为流行的基因重组,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等,多少年来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力物力的消耗,都仅在理论与设想之中却少有成功案例,比如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医学难题抗变态反应技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至今还没有安全,高效,治本的特效治疗技术,仅局限于副作用较大的茶碱和激素,比如抗病毒领域,癌症病人在化疗中杀死的正常细胞比癌细胞更多,而且几乎所有的细菌病毒都能很快的适应化疗,特别是病毒在长期的化学环境中还会产生新的

变异病毒,危害更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认识到滥用化疗“抗生素”产生的后果,知道了病毒,变异病毒,真菌的特点与问题所在,就要改变科研方向,探索新的研究路径,可是许多科研力量特别是制药企业仍然在化疗的死胡同里停止不前,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有许多解决方案,能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秘物质涵待人类去发现应用。 科学家在破解基因秘密的同时,也对另一类奇妙物质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是生物活性肽或称功能肽,由氨基酸组成,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由氨基酸以不同排列方式构成,在人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生物活性肽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大量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多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不同的生物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如抗病毒、抗癌、抗血栓、抗高血压、免疫调节、激素调节、抑菌等等,比如生物多肽中的抗菌肽,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能力,和较强的直接杀灭有害微生物的活性外,还有许多其它生物学功能,如抑制肿瘤细胞,增强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等,应用抗菌肽可以研发出新型多肽高效抗生素,成为人类摆脱“耐药菌危机”的新途径。 在项目研发中,技术创新与研发模式的不同,所产生的结果有着巨大差异,现如今太多的科研力量只注重物质的化学成分,而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活性成分及微量元素却起到了关键作用,几乎所有的病毒及生物体都能在短期内对化学合成物产生适应与排斥,如抗生素和激素,这正是化学药至今无法解决的缺陷,而应用生物活性肽技术却能迎刃而解,研发出世界一流的高端技术与产品,填补一个又一个国内外医学空白,突破一个又一个医学禁区。 生物活性肽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不但在保健食品领域功效卓著,在医学,制药,美容,抗过敏等领域同样走在世界科研的前例,比如破解病毒,艾滋病毒,病菌,真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高效全能美容等等。

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活性多肽简介,基础定义、发展历史以及基础应用、功效作用,提取工艺分析 Analysi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osmetics Abstract: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s,basic definition,development history,basic application,efficacy,ext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生物活性肽由于其具有分子量小、易吸收、可以多种方式与受体结合而增强对受体的特异性、降低毒性作用并增强皮肤的渗透性、较好稳定性和可溶性等特点,为其在皮肤美容治疗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它还影响着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肽科学已经应用于医学、化学、生物学、药学、营养学、食品工业、畜牧业等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并蓬勃发展。 目前研究发现,来自于普通食物如动植物的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可用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用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为此,我们聚美丽学院请到了长期从事多肽研究的专家刘志国,为我们重点剖析生物活性多肽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多肽的基本知识 1、肽的分类可根据氨基酸残基的数目而直呼其为几肽。 例如,2个氨基酸形成的肽称为二肽,3个氨基酸形成的肽称为三肽,以此类推。 一般将2-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称为寡肽,由11-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称为多肽,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通常被称为蛋白质。

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及制备

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及制备 1 天然生物活性肽 存在于生物体中的各类天然生物活性肽,从生物体中分离的各类天然活性肽(激素类和酶抑制剂等)。天然生物活性肽分布很广泛,目前已经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部分海洋生物中分离出多种生物活性肽。天然生物活性肽通常具有高效、低毒、无污染等特点,在畜牧、养殖、食品及药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生物活性肽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一般是微量的,而且目前从天然生物体中分离纯化获得活性肽的工艺还不是很完善。 2 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 酶法合成生物活性肽,其产品安全性极高,生产条件温和,水解易控制,可定位生产特定的肽,成本低,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方法。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是指利用蛋白酶直接水解蛋白质,分离纯化得到生物活性肽的过程。利用蛋白酶制备生物活性肽可以使多肽产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耐酸和耐热及较高的速溶性等优点。 3 化学合成法制备生物活性肽 化学合成法制备生物活性肽,Merrifield(1963)创建了经典固相多肽合成法,该法主要是将带有氨基保护基团的氨基酸的羧基端固定到不溶性树脂上,脱去该氨基酸上的氨基保护基。同下一个氨基酸的活化羧基形成酯键,从而延伸肽链形成多肽。多肽固相合成法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广泛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短肽的合成。而其主要的缺点表现为直接合成的序列短、耗时、合成效率和纯度低、成本高及合成试剂的毒性大等。为了克服同相多肽合成法所面临的问题.又研究出了蛋白质化学合成的片段连接法。该方法在固相合成法制备适当长度的肽链的基础上,再结合液相合成的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不同的肽链相互连接而合成长肽链或是蛋白质。 4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 微生物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是指通过利用蛋白酶产生菌产酶水解蛋白。分离纯化得到生物活性肽的过程,其较酶法而言减少了蛋白酶的纯化和制备过程。微生物法作为一种新的制备生物活性肽的方法,有其良好的优越性:微生物蛋白酶来源广、酶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及生产成本低等。与此同时,利用微生物法可以直接生产脱苦的活性肽,这样可以使蛋白质的水解以及多肽的脱苦同步进行,实现一步法制备多肽。大大降低了成本。微生物不仅可以直接发酵制备生物活性肽,而且可以提供廉价的商品酶,为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生物科技行业)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所含化合物的特异性,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挑战。由于海洋存在许多极端环境,如高压(深海)、低温(极地、深海)、高温(海底火山口)和高盐等。为了适应这些极端的海洋生境,海洋生物蛋白质无论氨基酸的组成或序列都和陆地生物蛋白有很大的不同。生物活性肽是指那些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同时,海洋生物蛋白资源无论在种类仍是在数量上都远远大于陆地蛋白资源,且且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1海洋天然生物活性肽 天然存在的活性肽包括肽类抗生素、激素等生物体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及各种组织系统,如骨骼、肌肉、免疫、消化、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的活性肽。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P-HPLC,2D-NMR,TOF-MS,手性色谱(包括GC,HPLC)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海洋活性肽的研究易于进行。目前研究的海洋活性肽主要包括来源于海鞘、海葵、海绵、芋螺、海星、海兔、海藻、鱼类、贝类等的活性肽以及在海洋生物中广泛分布的生物防御素。 1.1海鞘多肽 海鞘(Ascidian)属于脊索动物门,海鞘纲和尾索动物亚门的另外俩个纲称为被囊动物(Tunicate),约有2000种,海鞘是被囊动物中种类最丰富、含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壹类。自1980年Ireland等从海鞘中发现壹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环肽Ulithiacycla-mide 以来,不断有环肽从此类海洋生物中发现。最令人瞩目的是从加利福尼亚海域及加勒比海中群体海鞘Trididemnumsolidum.中分离出的3种环肽DidemninA~C,它们都具有体内和体外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其中DidemninB的活性最强,对乳腺癌、卵巢癌具明显的抑制活性。同时,它仍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活性,体内活性较环抱霉素A强1000倍,有望成为新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