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演变与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零售业演变与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零售业演变与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零售业演变与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零售业的演变与趋势发展

一、零售与零售业

零售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最终环节,包括将不同地方生产的商品直接提供到消费者手中(或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活动或步骤。因此,任何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都要执行零售的职能。无论这家企业是通过商店、邮寄、电话、商业电视节目、互联网、上门推销还是自动售货机进行销售,都会涉及零售问题。

零售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分为两种:

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从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认为零售贸易业包括了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他们不改变商品的最初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零售贸易业板块不仅包括了店铺零售商而且包括了无店铺零售商。

二、零售业的演变

自19世纪中期以来,零售业所经历的四次重大变革,却都是在西方国家掀起,被称为零售业的四次革命分别是: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无店铺销售。经过这四次革命,现代零售业的经营定位有了新的内容,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百货商店: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

与传统的小型店铺相比,百货商店有四点创新:

第一,商店规模大。

第二,商品明码标价。

第三,改变管理方式。

第四,经营品种多,服务质量好。

(二)连锁商店: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

连锁商店之所以被称为零售业的又一场革命,其主要原因为:

第一,改变了零售业的经营方式。

第二,实现了规模效益。

(三)超级市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超级市场的出现,其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向顾客提供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可能。

第二,更具活力和适应性的规模经济性

(四)无店铺销售:零售业的第四次革命

促使无店铺销售方式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

第三,配套法律体系的完善,保障了消费者的权利。

第四,相关服务的发展。

三、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1、美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美国零售业发展变化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传统零售业的连锁化和郊区化。

第二,现代零售业的网络电子化。

第三,电子网络零售业的专业化。

2、德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德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零售市场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

第二,平价超市发展最快。

第三,大型现购自运商场麦德龙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和发展加快。

3、法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第一,加大对东亚地区的投资力度。

第二,商品种类集约化程度提高,食品、鲜活商品比重加大,零售店郊区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二)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

1、竞争的加剧,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途径

2、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

3、电子信息产品的大量采用,将进一步推进零售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4、外资零售业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份额

第二节零售业业态及其发展

一、零售业业态及其构成要素

(一)零售业业态的定义

现代零售业业态是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是针对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经营形态。

(二)零售业业态的构成要素

零售业业态主要由以下8个要素构成:

1、选址

2、规模

3、目标顾客

4、商品结构

5、店堂设施

6、经营方式

7、销售方法(如:柜台销售、自选销售、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

8、服务功能(如:提供信息、送货上门、自由退换、停车场等)

以上8个要素的不同变化,形成了零售业的不同业态。

二、零售业业态的类型

根据国际标准,我国零售业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直销、电话购物等18种零售业态。

零售业业态按照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有店铺业态和无店铺业态两大类型。

(一)有店铺业态

有店铺业态是指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目前,我国主要的有店铺业态有:

1、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

百货店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2)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4)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5)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6)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

(7)服务功能齐全。

2、超级市场(Supermarket)

超级市场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2)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

(3)商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

(4)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5)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

(6)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

(7)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地。

3、大型综合超市(Hypermarket)

大型综合超市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5)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

便利店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便利店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所在地。

(2)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3)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

(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0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

(6)以开架自选货为主,结算在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5、专业店(Speciality store)

专业店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选址多样化,多数店设在繁华商业区、商店街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

(2)营业面积根据主营商品特点而定。

(3)商品结构体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选择余地大,主营商品占经营商品的90%。

(4)经营的商品、品牌具有自己的特色。

(5)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

(6)从业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6、专卖店(Exclusive Shop)

专卖店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选址在繁华商业区、商店街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

(2)营业面积根据经营商品的特点而定。

(3)商品结构以著名品牌、大众品牌为主。

(4)销售体现量小、质优、高毛利。

(5)商店的陈列、照明、包装、广告讲究。

(6)采取定价销售和开架面售。

(7)注重品牌名声、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提供专业知识性服务。

7、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

购物中心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由发起者有计划地开设、布局,统一规划,店铺独立经营。

(2)选址为中心商业区或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要道。

(3)内部结构由百货店或超级市场作为核心店,与各类专业店、专卖店、快餐店等组合构成。

(4)设施豪华、店堂典雅、宽敞明亮,实行卖场租赁制。

(5)核心店的面积一般不超过购物中心面积的80%。

(6)服务功能齐全,集零售、餐饮、娱乐为一体。

(7)根据销售面积,设立相应规模的停车场。

8、仓储式商场(Warehouse Store)

仓储商场的经营特点(设立条件):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大,一般为10000平方米左右。

(3)目标顾客以中小零售商、餐饮店、集团购买和有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为主。

(4)商品结构主要以食品(有一部分生鲜商品)、家庭用品、体育用品、服装衣料、文具、家用电器、汽车用品、室内用品等为主。

(5)店堂设施简朴、实用。

(6)采取仓储式陈列。

(7)开展自选式的销售。

(8)设有较大规模的停车场。

9、折扣店(Discount Store)

常见的折扣店的类型主要有:

(1)德国阿尔迪(Aldi)折扣店。

(2)“名品折扣店”(Outlets),也称奥特莱斯。

(二)无店铺业态

无店铺业态是指不通过店铺销售,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无店铺销售的主要业态包括:展示销售、通信销售(包括邮购与媒体营销)、访问销售、聚会示范销售、电话营销、自动化销售、复合式销售和新媒体销售八种。

三、零售业业态的发展趋势

(一)多元化

(二)连锁化

(三)融合化

第三节连锁经营发展的历程

一、连锁店的出现

连锁经营的发展须具备以下条件:

1、社会的稳定为保障

2、相对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前提

3、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便利的交通工具

4、发达的通讯网络使遍布各地的店铺能便利而有效的联系

5、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持

6、总部能提供管理、制度、品牌的支持

7、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上升到追求服务的品质、企业的品牌、生活方式的快捷、便利阶段。

二、连锁经营的起源与发展

(一)世界各地连锁经营的发展

1、美国的连锁经营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始终充当着世界连锁的“领头羊”的角色。迄今为止,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连锁业大国。美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4个阶段:(1)连锁的创立阶段

(2)现代连锁阶段

(3)发展、创新的连锁阶段

(4)科技化和国际化的连锁阶段

2、欧洲的连锁经营

(1)英国

英国著名的连锁企业还有:桑斯博里公司(J·Sainsbury)、翠丰公司(Kingfisher)、隋福威公司(Safeway),2004年全球零售百强排名中,它们分别为第21位、第32位和第44位。

(2)法国

法国是欧洲连锁业的龙头。法国连锁业从结构上看有两大特色:一是中小型连锁店居多;二是大型连锁店在总营业额中占较大比重。家乐福公司(Carrefour)是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商业零售集团。

(3)德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锁经营已成为德国普遍的商业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麦德隆(Metro)是德国最大的商业集团,其经营业态有现购自运、百货店、大卖场、DIY、超级商店等,2001年的零售额43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位,2005年零售额为605

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四位。阿尔迪(Aldi)是德国最大的以经营食品为主的连锁折扣店,一直以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而驰名世界,该公司的售价一般比超市低30%。

(4)荷兰

阿霍德(Ahold)是荷兰最大的连锁企业,创建于1887年,主营食品饮料和药品批发,兼营食品生产。主要业态有:现购自运、便利店、折扣店、药店、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等。2005年其零售额为445亿美元,在全球零售业排名第八位。

3、日本的连锁经营

在欧美以外的西方国家中,连锁经营发展最好的当属日本。日本的连锁经营虽然自欧美国家引入,但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入本国的消费特性和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

(1)自由连锁与特许连锁相结合

(2)特许连锁向区域性的小规模连锁店群发展

(3)区域性连锁店的发展

(二)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

1、上海连锁经营的发展

2、北京连锁经营的发展

3、广东连锁经营的发展

(三)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及特点

(1)连锁零售业逐年递增,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2)连锁经营向更多地区、更广业态发展

(3)外资零售企业扩张速度加快,成长性好于内资企业。

2、我国连锁经营发展存在的不足。

(1)公司销售规模偏小,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偏低。

(2)信息管理水平不高,物流基础设施较弱。

(3)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缺乏。

3、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趋势。

(1)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2)连锁经营形式和业态将会进一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的扩张方式将由合资转向并购。

小结

本章首先对零售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个简约的回顾,并对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引入零售业业态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并通过对零售业业态主要类型的介绍,使读者能够了解零售企业的基本形态和组织形式。最后引入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世界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发展的回顾与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的分析,使读者在看到连锁经营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的同时,也认识到我国连锁经营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名词解释答案

零售:零售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最终环节,包括将不同地方生产的商品直接提供到消费者手中(或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活动或步骤。因此,任何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都要执行零售的职能。无论这家企业是通过商店、邮寄、电话、商业电视节目、互联网、上门推销还是自动售货机进行销售,都会涉及零售问题。

零售业:从营销学角度来看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从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

者。美国商务部的定义:认为零售贸易业包括了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

众的实体。他们不改变商品的最初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

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是针对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

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

类型化经营形态。

有店铺业态:是指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无店铺业态:是指不通过店铺销售,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无店铺销售的主要业态包括:展示销售、通信销售(包括邮购与媒体营销)、访

问销售、聚会示范销售、电话营销、自动化销售、复合式销售和新媒体销售八

种。

思考题

1、从零售业的演变过程谈谈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2、商业业态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谈谈商业业态的类型及各主要业态的特征

3、试述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的演变史

零售业的演变史 众所周知,零售业态总体来说经历了四次大的革命,即百货商店、连锁超市、购物中心和无店铺销售。这种业态的演进不是偶然的或无根据的,而是零售业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如百货商店的出现是适应西方工业革命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和城市化进程的要求而产生的,连锁超市是适应商业降低成本、方便顾客的要求产生的,购物中心则是城市空洞化、居住郊区化的必然反映,而无店铺销售则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城的延伸。应该说,零售业态的每次创新都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更好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从零售业的发展史看,商业零售业态主要受到消费需求和工业生产两股力量的制约。在供给力量大于消费力量的卖方市场下,谁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谁就能生存发展,此时的流通业只是“桥梁"和“渠道"作用。然而在买方市场下,尤其是在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已获得相对满足,供给日愈过剩的情况下,虽然“供给决定需求"仍具意义,但消费者已成为主宰市场的绝对力量,只有那些胜任消费需求的企业才有生命力。此时的零售业已不仅仅是“桥梁"和“渠道",而是起着先导作用,即一方面开发需求,另一方面引导生产。谁能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谁就能获得发展,这是我们认识当今零售业必须具有的概念。 机构类型快速成长期从出现发展到成熟所经历的 时间(年) 目前处于期生命周期中 的阶段 杂货店1800-1840 100 衰退期/已消失 单一专业店1820-1840 100 成熟期 百货商店1860-1940 80 成熟期 邮购店1915-1950 50 成熟期 联销店1920-1930 50 成熟期 折扣店1955-1975 20 成熟期方便超级市场1935-1965 35 成熟期/衰退期 购物中心1950-1965 40 成熟期 联营店1930-1950 40 成熟期 快餐店1960-1975 15 成熟期 高级专卖店1975-1985 10 成长期 仓储式零售1970-1980 10 成熟期计算机控制的商店1980-1985 5 成熟期 电子化超级市场1980-1985 5 成熟期 厂商低于零售价销售(直销)1980-??成长后期大型商厦1985-??成长期

零售业态的功能和演变方式

零售业态的功能和演变方式 1.1连锁商业各种业态的功能及定位 1.2大型超市业态模式 1.3大卖场(Hypermarket) 1.4仓储式商场(Warehouse) 1.5大型综合超市(GMS) 1.6综合超市(SuperStore) 1.7食品超市(SuperMarket) 1.8 便利店(CVS) 1.9连锁药店 1.10专业专卖店 1.11百货商店 1.12购物中心 1.13品类杀手店 1.14连锁店各业态在中国市场布局中的取向 ●小结 ●复习思考题

连锁商业各种业态的功能及定位 1.传统食品超市:传统小商店的取代者 食品超市面积在300~500平方米,其经营的内容是一般食品和日用品,它的功能集中了食品店、杂货店、小百货店、粮店、南北货店等传统商店各自的单一功能,使之综合化,并使消费者对必需品的购买向一次性购足起步。它的地位是取代传统商店,但在中国不可能成为主力化模式,它的缺陷是在功能无法取代菜场和农贸市场,因营业面积太小无法销售以蔬菜等副食品为内容的生鲜食品。食品超市之所以称作传统食品超市,是由于中国超级市场的发展是以食品超市为先导的,它生存和发展较好的形式是主体性经营生鲜食品,其经营面积要达到50%,再加上10%~20%的冷冻食品,就成为自选式现代化“菜店”,另一种形式是转向小型的折扣店(非生鲜食品)。在中国生鲜食品的生产、加工、配送形式体系化之前,这种超市还将与农贸市场一起共存相当时间。 2.标准食品超市(生鲜食品超市):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型主力 标准型食品超市也称生鲜食品超市,其营业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它是在传统食品超市的基础上强化了生鲜食品,这一经营内容的增加使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频率最高,几乎每天要进行的购买——买菜,在超级市场得以实现,因此标准食品超市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型主力化业态,对传统商店是一个内容和形式上完整的现代化替代。标准型食品超市的发展取决于这样几个条件:1)消费收入与消费方式的提高和改变;2)生鲜食品的加工水平和供应链的整合;3)单体店和组合空间存在的可能性。我的预计是,标准型食品超市在中国的大发展将会在综合型超市的大发展之后。 3.便利店:服务满足型主力化业态 便利店是采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管理技术,以食品、饮料和服务产品为经营内容的小型商店,营业面积在80~100平方米,具有消费的即时性、小容量和应急性的特点,终年无休。便利店的发展在我国有特殊的地位,人口密度高,购物方式主要是步行,就近便利购物将成为潮流。就消费主体而言,15~25岁的新生代消费者将主导消费潮流,这一消费群在中国已开始生成。由于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其购买能力较少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且是新的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追随者。该消费群首先成为便利店的目标顾客,便利店首先是在沿海发达城市成为一个社会化的服务系统,因为它综合了银行、邮电所、书店、快印、速递、票务、快餐店、药店、音像制品店、洗染店等功能。便利店对城市夜间安全作用很大。对高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便利店作为社会化的服务系统将对老年人的服务产生重大影响。 4.大型超市:消费需求满足型主力业态——中国零售业主力业态 大型超市是标准化食品超市和大众化日用品商店的综合体,衣、食、用品齐全,可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的需要,其营业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并具有与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大型超市之所以会成为未来中国零售业中的主力化业态,其原因是,第一,经营内容综合性和大众化,适应消费购买方式的变革——一次性购足。由于实行的是连锁经营方式,可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选择条件广泛,更贴近居民区,中国正处在城市的大型化和远郊化发展以及农村的小城镇发展之中,大型超市比百货公司等其他业态更具有广域的立地条件,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第二,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和经营内容的组合性,它可以依据营业区域的大小,组合不同的经营内容,实行不同的营业形式。目前在我国大型超市主要有四种代表形式:(1)日本式,以北京的华糖洋华堂和上海的佳世客为代表,是生鲜超市和百货公司的结合,主体是百货公司。采取自我服务和自选商品部相结合的销售方式;(2)美国式,以深圳沃尔玛购物广场和上海易初莲花购物中心为代表,是生鲜超市和综合化百货商店的结合,采取自我服务销售方式;(3)欧洲式,以法国的家乐福为代表,是生鲜超市和折扣店(非食品的廉价商店)的结合。(4)中国式以万佳百货和上海农工商超市118号店为代表,在家乐福的模式基础上,再加上传统百货和传统批发商业的模式,看样开单(当场开单,当场配提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Sco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以来,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使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开始从外生变量过渡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中、加合作开展的“中外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应用比较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取得的进展和若干重要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述评,并就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2、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分支。 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从对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无视技术创新与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熊彼特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冷遇,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

零售业态未来发展趋势

(一)呈现低碳化发展趋势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在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扩大消费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等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将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零售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将呈现出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在店铺建筑和装饰、店铺选址、商品、商品包装和展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配送以及零售业态等方面,将以节能、低碳为核心,进行新的变革。 (二)呈现“网店”“跑马圈地”热 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网络购物,已成为方便居民消费、扩大消费的重要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10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商务部提出“十二五”期末,力争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巨大的网上购物市场发展空间,快速的大趋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品牌生产商以及其他力量积极地发展“网店”,“网店”将成为零售渠道之争的新战场,零售渠道的“跑马圈地”由陆地转向“空中”,将呈现“网店”“跑马圈地”热。 (三)向自营化回归 长期以来,我国零售企业多采用联营或引厂进店经营方式,由于失去了对经营商品的所有权,降低了对经营商品的话语权。一方面造成供零关系紧张,大品牌商制约小牌零售企业,而大牌零售企业又制约小品牌商;另一方面弱化了零售企业传统功能,影响了零售企业自主扩张、创新的能力,削弱了对消费者的服务。这种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使零售企业经营的风险趋于增大,是企业不可持续、不利于我国零售业健康发展的模式。一些零售业已开始加大自营商品的比重,走上向自营化回归,向赚取进销差价回归之路。而目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市场更加细分化的环境,将加快零售企业从联营方式向自营方式回归的步伐。 (四)传统店将受到挑战 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希望购物环境越来越好、购物越来越方便,“一站式”的消费需求也在减弱,消费者购物需求将更趋向于个性化、时尚化、专业化、精品化、体验化、健康化。为适应这种变化,零售业业态将进一步向细分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更具现代特征,这将使传统零售店受到挑战。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也促使传统店进行转变。 (五)“体验消费”概念店兴起 “把消费者想要的变成消费者需要的”,这是零售业“体验消费”的实质内涵和宗旨。零售企业的“千店一面”购物环境,已使消费者感到麻木、厌倦,要想燃起消费者购物激情,激发新的需求,零售企业只有改变和创新,努力开发新的概念、新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而体验化消费将是零售企业概念、形象创新的发展趋势。零售企业将在店铺内外设计、装修装饰、商品特色、商品陈列、动线设计、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反传统的创新,全方位地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让消费者购物时轻松、愉快、省心、省时,最终“把消费者想要的变成消费者需要的”,增加商店的销售额。

零售业演变与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零售业演变与业态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零售业的演变与趋势发展 一、零售与零售业 零售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最终环节,包括将不同地方生产的商品直接提供到消费者手中(或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活动或步骤。因此,任何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企业都要执行零售的职能。无论这家企业是通过商店、邮寄、电话、商业电视节目、互联网、上门推销还是自动售货机进行销售,都会涉及零售问题。 零售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分为两种: 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他们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从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认为零售贸易业包括了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他们不改变商品的最初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零售贸易业板块不仅包括了店铺零售商而且包括了无店铺零售商。 二、零售业的演变 自19世纪中期以来,零售业所经历的四次重大变革,却都是在西方国家掀起,被称为零售业的四次革命分别是: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无店铺销售。经过这四次革命,现代零售业的经营定位有了新的内容,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百货商店: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 与传统的小型店铺相比,百货商店有四点创新: 第一,商店规模大。 第二,商品明码标价。 第三,改变管理方式。 第四,经营品种多,服务质量好。 (二)连锁商店: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 连锁商店之所以被称为零售业的又一场革命,其主要原因为: 第一,改变了零售业的经营方式。 第二,实现了规模效益。

(三)超级市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超级市场的出现,其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向顾客提供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可能。 第二,更具活力和适应性的规模经济性 (四)无店铺销售:零售业的第四次革命 促使无店铺销售方式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 第三,配套法律体系的完善,保障了消费者的权利。 第四,相关服务的发展。 三、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1、美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美国零售业发展变化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传统零售业的连锁化和郊区化。 第二,现代零售业的网络电子化。 第三,电子网络零售业的专业化。 2、德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德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零售市场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 第二,平价超市发展最快。 第三,大型现购自运商场麦德龙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和发展加快。 3、法国零售业发展新趋势 第一,加大对东亚地区的投资力度。 第二,商品种类集约化程度提高,食品、鲜活商品比重加大,零售店郊区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二)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新趋势 1、竞争的加剧,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新途径 2、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 3、电子信息产品的大量采用,将进一步推进零售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酒店业态的多样化及创新性

课题:小论酒店业态多样化及无限创新性的作者: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马翔宇 摘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包括酒店行业在内的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传统的综合性酒店,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家庭旅馆、青年旅馆在国内也有了初步发展。而放眼全世界,智能型自助饭店、紧凑型概念旅馆、主题酒店、精品酒店、产权酒店等新型业态也不断出现。由此也表现出了酒店的无限创新性。 正文: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包括酒店行业在内的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酒店企业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为赢得主动权,争先创新经营形态,纷纷制定新兴的经营战略,使酒店行业业态日趋多样化,新兴业态不断出现,进一步的优化了酒店的产业结构,促进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工作与生活。 由于传统性质的综合性饭店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在此,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的新型业态: (一).露宿营地 露宿营地一般设在交通方便、环境宜人的游览度假地区,主要接待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家庭旅游者。营地有一定的空间,设有卫生设备,供应冷、热水,并提供营地清扫服务。游人在露宿营地住帐篷、汽车住宅或其他能移动的临时食宿设施。现代的帐篷和汽车住宅,设计合理,布局紧凑,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置了旅行和度假住宿所需的设备,如床铺和沙发两用设备、卫生间、煤气、冰箱、水池、上下水道、衣柜和行李柜,并且还配备电视、音响装置。为了适合度假客人的需要,营地还设有康乐设施,如游泳池、网球场、儿童游乐场、高尔夫球场,并开设酒吧和简单的餐厅。目前在欧美已逐渐成为当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旅游住宅形式。 此种辅助式的住宿设施仅为客人提供起码的场地、清洁服务及生活设施,完全可以满足客人的郊游住宿要求,而且为客人提供了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从另一方面诠释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智能型自助饭店——MY INN我的客栈 整洁安全:“我的客栈”在建筑方面创新的引进邮轮的建筑方式及安全标准,采用整体预制安装式房间。房间高度标准化,且采用一次性可回收无纺布床单,体 现了卫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安全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消防方面,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复习进程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 陈敏 一、中国零售业困境分析 西方零售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一大批巨型零售企业,创造了百货、超市、仓储俱乐部等零售业态,相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具有规模、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三到五年将逐步取消对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如何,能否在与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零售业经历了自1978年开始的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在1992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以后,获得巨大的发展。目前已打破百货商店单一业态的格局,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引人注目的是在与传统百货业的竞争中,以连锁超市为主的连锁经营形式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97年开始,中国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 面对这些现象,新兴业态、连锁经营模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甚至有人认为目前零售业已步入连锁经营的时代。对于处于困境的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人们也纷纷建议企业改变业态形式,实行连锁经营。但从连锁企业的经营绩效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面对外企的巨大冲击,改变业态形式,连锁经营是否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连锁超市的经营绩效状况表明,简单的转换业态形式和采用所谓的连锁经营形式并不能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关键是对零售企业进行经营绩效的深入分析,探求业态转换和连锁经营模式内在的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关因素,借助这些因素的改善,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历程分析 零售作为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最后一道环节,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根据我国2001年8月推出的《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目前,我国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i]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如果以业态的发展为标志,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国有大型百货业态为主体的单一业态阶段;1992年尤其是1996年以来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多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创新理论的产生 创新理论是由J·A·熊彼特(1883—1950)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因此闻名于整个经济学界。 J·A·熊彼特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师从著名经济学家E·V·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创造者)和F·V·维塞尔(边际效用价值论创造者),后在伦敦时曾求教于A·马歇尔(剑桥学派领袖,局部均衡论创造者),并对M·E·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十分推崇。所以,J·A·熊彼特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方法具有多元性和兼收并蓄的特点。他首先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静态分析,提出了“循环流转”理论,假定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没有利润、没有得息的静止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生产始终在原有水平上均衡的循环往复,没有资本运动,也没有企业家活动。 在J·A·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其本质特征就是运动和发展,所以,经济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本身所发生的非连续化变化与运动,是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这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创新”。J·熊彼特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都是以创新为核心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及

其变化规律,他还将经济理论的逻辑分析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性的动态考察。 在J·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是创新,是将生产要素引入生产过程中,所以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因而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它并是指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将已发明创造聘为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这中,形成企业新的生产优势,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所以,J·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J·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企业家是有敏锐洞察力的,能预见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经济利益,并有胆略、有能力进行创新去获取利益的人。他认为,发明并不等于创新,发明者不等于创新者,只有敢于冒风险把一种新发明最先引入经济组织之中的人才是创新者。在J·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一是由于他看到创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二是发现一个私人商业五国的愿望;三是征服困难并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四是创造并发挥自己才能所带来的欢愉。在这几种力量的联合推动下,企业家时刻有“战斗的冲动”,存在着非物质的力量的鼓励,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J·熊彼特强调企业家的素质、才能、文化素养、预见性、首创精

新业态下的照明行业商业模式创新

新业态下的照明行业商业模式创新 导读: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和政府节能补贴等政策的扶持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LED照明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的LED照明市场规模已超过1500亿。据相关权威部门统计:2016年,我国LED照明应用领域规模将达到1950亿,渗透率提升至36%,巨大的市场份额蕴藏无限商机与财富。本文结合当前新业态下的照明行业商业环境,祺雅照明作出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趋势预测及模式探讨。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和政府节能补贴等政策的扶持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LED 照明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的LED照明市场规模已超过1500亿。 LED是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高效节能的LED 照明产品列入中长期规划第一重点领域的第一优先发展主题。近几年来,国家出台多项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建设、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等,将增加对景观照明、公共照明、商用照明、家用照明等各种LED照明应用产品的大量需求。随着LED照明知识的宣传普及,引爆了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替换传统光源灯具的消费类照明市场。 传统人造光源从钨丝灯,逐渐演进到荧光灯、HID灯,发展到近十年的固体发光的LED灯,其光效越来越高,照明节能效果越来越好。随着全球重视绿色节能的环保意识,各国逐渐淘汰发光效率低下的光源,例如白炽灯、钠灯,且现行的荧光灯,虽然有不错的发光效率,但是含有汞等有毒物质。近几年各国都有淘汰白炽灯的计划,而LED拥有高效节能、环保长寿命等特点,且效能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是取代钨丝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的下一代新型光源。LED照明产品巨大的节能优势成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首选产品。 LED照明作为一种人造光源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业内人士普通看好LED照明的产业市场、销售渠道和未来的市场容量。传统照明(主要指光源为卤素灯、荧光灯、HID灯的照明器具)在过去数年间积累了数万亿的市场存量,而传统照明产品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被LED照明产品所取代。而一旦替换期过去,LED照明将会真正改变整个照明的业态和模式,由目前单纯的功能照明向更加多样的艺术照明、智能照明转变,同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LED照明已成为近年来行业最关注的热点,并在2013年开始真正进入了市场化并呈现出许多特点,最突出的是LED产品在建筑照明应用领域全面展开,特别在工程渠道LED照明产品表现非常出色。但在流通渠道主要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及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一线城市的销售渠道表现略显平淡,反而二、

创新的理论知识及发展意义

创新的理论知识及发展意义 姓名:田博文 学号:1441102098 班级:14热能工程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创新的理论知识学习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与创造原理,并学习发展的意义提高我们对创新的动力,使我们更好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关键词】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创造原理发展意义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活力之源,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其立身之本。创新知识与创造能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 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现在创新知识包含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创造原理。 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发明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1.1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通过集中化管理,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以更优惠的价格进货,

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 一、步入新常态忌颠覆性破坏 电商对于传统零售而言属颠覆性创新,在用户获取、产品选择、售后等方面与传统线下零售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因为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巨大便利性,使得电商行业在发展之初迅速获得用户亲睐。 而如今,电商发展到如此规模,和传统零售行业的分庭抗礼,意味着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两方应该由敌对状态变为互相配合。电商行业需要零售行业优质商品的配合,各补所长,而传统零售行业需要借助电商平台改革其自身经营模式,将传统零售与电商融为一体,互利共赢。 平心而论,主流电商模式从商业模式和用户习惯方面创新,赢得用户青睐,从而对传统零售形成冲击。传统零售由于此前习惯坐享渠道可观收益,在电商化方面缺乏动力,但传统零售仍然掌握大半零售份额,尤其在特殊品类中仍具有高话语权,传统电商优势犹存。 二、步入新常态宜商业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言,电商和传统零售如今应该是通力合作关系,也自然意味着要摒弃以往主流电商一味抢占传统电商市场的商业模式,在现阶段应该有新的电商常态来促进二者的融合。 1、新模式要突破电商的持续低价战 电商的低价对用户是极具吸引力的,而传统零售企业却碍于线下运营成本以及品牌商的价格体系等问题,面对价格战多束手无策。严格意义上说,如今电商已经获得了产品的定价权,厂商定价首要参考电商价格体系。 但这造成的后果是电商一味做大,在此变革时期一旦处理不好便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新常态之下,电商若要与零售行业和平共处,首先要打破自己的持续低价战。 那么问题就来了,低价是电商的杀手锏,如何让出?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值得行业借鉴:特卖仍是低价,但属于限时抢购,特卖之后产品下架,价格恢复正常,也即通过动态的销售模式来缓解常态低价对零售行业的冲击。 如此,特卖模式也可视为厂商产品营销的一部分,通过特卖获得大量初始用户,而随后价格体系的回复又不影响其传统渠道的销量。二者可和平相处。 2、新模式要打破传统渠道的商品垄断

关于零售业态演变规律以及趋势的研究

关于零售业态演变规律以及趋势的研究 作者:洪国 内容摘要:本文从顾客需求发展变化的角度研究零售业态的演变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希望通过全新的视角试图揭开零售业态演变研究新的篇章。 关键词:零售业态、顾客需求、环境理论、循环理论、冲突理论 随着零售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零售业对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强,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零售业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加深。关于零售业态的演变规律以及趋势一直是众多国人以及学者所热衷的论题之一,但是“大师们”的种种理论却依然无法全面解释复杂的零售业经营方式不断变迁、发展的原因以及规律,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还是得从回顾零售业态的几次革命开始。 一、零售业态的演变历史回顾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几次“零售业态的革命”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原因。 在19世纪60年代,零售业态出现了“第一次革命”,即“百货店”应运而生。它具备商品品种齐备、分类经营与布局、明码标价、店堂环境豪华、设施先进、统一管理等经营特点。很明显,当时的百货店在经营方式上明显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杂货店,因而百货店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它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而得到不断的发展。“百货店”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原因是与当时的经济进步与收入增长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也与当时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价格、环境、品种等因素密不可分。 20世纪30年代超级市场的产生被称为零售业态的“第二次革命”。它以店堂环境等设施简单实用、顾客自我服务,大幅度降低了物业和人工费用,并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提高了商品购销规模和商品周转率。超级市场更好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因而综合竞争优势突出,对百货店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很显然,价格是当时超级市场的主要竞争优势。这与当时萧条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密切关联的。当时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体现在价格上,因而新兴的超级市场业态被广大消费者迅速接受,并随着连锁超市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 购物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的迅速发展,可以被称为零售业态的“第三次革命”。因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绪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

日本零售业的发展与创新

日本零售业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零售业态的创新与发展对整体零售业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日本零售新业态主要包括综合性超市、便利店、药店等。本文以19世纪60年代快速发展壮大,被誉为日本流通业界“旗手”的综合性超市为例,对日本零售业业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探讨了零售新业态产生的原因、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其在经营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内容,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零售业业态;综合性超市;创新 综合性超市是指经营商品结构齐全(包括衣、食、住等各类商品),以敞开式售货形式为主,大规模性经营的零售业态,也称为GMS(General Merchandise Store)或综合量贩商店。超市(super-market)本源于美国,美国超市是以经营食品为主,百货商店或直销商店经营的主要是非食品商品。而日本的超市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始,就将食品超市和服装等日常用品超市结合起来,形成了综合性超市的业态形式。而且日本的综合性超市大多是连锁性的经营方式,其中全国性范围连锁经营的综合性超市主要有大荣、华堂、西友等,地域范围连锁的综合超市包括平和堂、富士等。 1日本综合性超市的生成与发展 1.1生成期 日本综合性超市是在美国超市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3年东京青山区的“纪的国屋”在日本首次推行了敞开式的自选售货方式,其后小仓市的丸和食品中心在继承了“纪的国屋”敞开式售货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商品的快速循环,实施了低价经营的营销措施,推出了大批量贩卖、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1955年以当时大阪的セルフハトヤ(意为“自选小屋”)为首,日本服装行业也开始推行敞开式的自选售货方式。 正如1956年日本《经济白皮书》的命名为《脱离战后期》一样,当时日本社会各界充满着已经摆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完全依附美国的状况,从此要重新恢复自我的锐气。日本食品超市与服装超市界里年轻的经销商们也不例外,他们在日本整体经济上升的大环境中积极扩大各自的经营范围,将由美国食品业主导的超市模式和快速成长起来的直销店(非食品店)融合在一起,创立了名为SSDDS(self-service,discount,department store)的新业态,这种新业态成为日本综合性超市发展的前身。 日本综合性超市发展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大荣超市的创始人中内功。中内功于1957年创建大荣超市,起初超市主要经营的是医药品、化妆品、日用杂货、点心类和罐头食品等,1959年开始经营服装,1960年又开发了生鲜食品以及家电产品市场,由此大荣超市的经营商品齐全、低价位,而且是敞开式的自选售货方式的经营特点初步形成,并且这些特点逐步被市场认可,进而发展并固化为日本综合性超市业态的五大特点,即:一是敞开式售货方式;二是经营品种齐全;三是低价位、薄利多销;四是连锁经营;五是部门管理。1958年开业的大荣超市的三宫店、1961年西武超市(现西友)的高田马场店均为这种经营方式的典型代表,也正因为如此中内功被社会公认为日本综合性超市的奠基人。 1.2发展期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综合性超市也实现了一个飞跃性的跨越。

林峰: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及业态创新

林峰: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及业态创新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编者按:2016年8月6日-7日,2016年中国文旅地产盈利模式创新总裁峰会在北京市首都机场朗豪酒店举行,以“跨界&融合”为主题,兼具理论与实战、创意与内容,呈现了中国文旅地产的新机遇、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 绿维文旅集团董事长、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林峰博士受邀出席,并做了《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发展及新业态研究》的主题演讲,从全域旅游思维、文旅地产创新发展、业态创新架构、要素创新业态等方面,结合绿维创景十多年行业经验和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享交流。 一、绿维全域旅游观 林峰院长基于互联网+、旅游+,从全域思维、发展架构、核心理念、开发模型等方面分享了绿维的落地运营的全域旅游观,认为做全域旅游要打破“全”的概念,不需要面面俱到,否则没有重点,无突破口,是浪费,不能真正实现带动经济的价值。做全域旅游应该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并提出了全域旅游的“5424”架构、及开发模型。 全域旅游“5425”架构

全域旅游开发模型 二、房产融一体化和服务整合平台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核心结构 房地产是一个“服务整合平台”产业,房地产已经由“制造房子”的工厂模式,发展成为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整合模式。以“家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结构,包括“三个家”的结构(居住之家、第二/三居所、休闲消费场所),由三个家庭服务构成三类房地产综合开发构架,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房地产作为一种平台,必须与服务产业、金融三者相结合,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综合结构。有效地整合房地产不动产结构、服务产业的现金流结构,以及与投融资的金融关系,是下一个阶段地产发展的核心。房产融一体化,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

流通概论(4.2.2)--零售业态变迁的理论假说电子教材

第二单元 零售业态变迁的理论假说 一、零售轮假说 零售轮假说是由美国学者麦克内尔(Mcnair)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零售业态都是以大胆创新的观念开始,不断改进,然后逐步失去竞争力,变得十分脆弱,处于不可救药的境地,最终让位于新的业态。通常每次的轮转都包括三个阶段:导入阶段、成熟阶段和脆弱阶段。在导入阶段,零售企业通过降低运营成本,以低价格和低利润占领市场,利用薄利多销和商誉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阶段适合销售低毛利、高流转的商品。零售商通过渗透策略让消费者了解企业和产品,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进入第二阶段。大量的模仿着跟进,迫使初始创新者无法通过低价渗透来差别定位,而是要向顾客展示更加舒适的购物场所和环境,提供广泛的服务项目、多样化的产品类别,特别是趋向于时尚化的商品,同时为了竞争的需要,加大营销投入,增强宣传力度,最初的创新零售企业经过成熟阶段逐步演变为高定位、高毛利的业态,这样轮转进入第三阶段。由于零售商面临高定价、保守、经营负担过重、投资回收率降低等问题,为后来者以低成本渗透留出空隙,如此零售轮又转动起来。该学说很好的解释了零售业态从百货商店向专卖店、连锁店进而向仓储点、折扣店的变迁。

图1 零售轮假说示意图 零售轮理论的四个基本前提: 1.存在众多对价格敏感的购物者,他们愿意舍弃顾客服务,广泛的备选商品和方便的店址,一味的追求最低销售价格。 2.价格敏感型顾客不存在商店忠诚,随时乐于转向售价更低的零售商。 3.新型零售业态通常比现行业态运营成本更低。 4.随着零售商沿轮转攀升,通常能带来销售增长、目标市场扩大,商店形象改善。 二、真空地带假说 由丹麦学者尼尔森于1966年提出,他认为,新零售业态是在既有零售业态未能涵盖的市场真空地带之中出现的 。该假说根据消费者对零售商的服务、价格水平存在着偏好空隙来解释新零售业态的产生。真空地带假说首先假设经营同种商品的各种业态的特性是由店铺设施、选址、商品组合、销售方式、附加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及与此相对应的价格水平来决定的,并认为服务水平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