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数字测图1

工学数字测图1
工学数字测图1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数字测图?

2.简述数字测图的基本成图过程。

3.什么是矢量图形?什么是栅格图形?一般情况下,同一幅地形图是矢量数据量大还是栅格数据量大?

4.数据采集的绘图信息有哪些?

5.数字测图系统可分哪几种?简述其基本测图思想。

6.数字测图的硬件设备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7.数字测图有哪些优点?

参考答案:

1.答:人们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成图全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测量制图方式称为野外数字测图或地面数字测图(简称数字测图)。广义地讲,制作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图的方法和过程就是数字测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测图等。狭义的数字测图指地面数字测图。

2.答:地面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是:首先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相应存储器中(或直接传输给便携机),然后在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屏幕编辑,最后形成数字图形文件。

3.答:矢量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栅格数据是图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合。一幅地图图形的栅格数据量一般情况下比矢量数据量大得多。

4.答:数字测图时必须采集绘图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

定位信息亦称点位信息,是用仪器在外业测量中测得的,是最终以X,Y,Z(H)表示的三维坐标。

点号也属于定位信息。

连接信息是指测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它包括连接点号和连接线型。

属性信息又称为非几何信息,是用来描述地形点的特征和地物属性的信息。

5.答:根据数据采集方法的不同,数字测图系统主要区分为三种:基于现有地形图的数字成图系统、基于影像的数字测图系统、地面数字测图系统。

数字测图是通过数字测图系统来实现的。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存贮、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统。

6.答:数字测图系统需有一系列硬件组成。用于野外数据采集的硬件设备有全站仪或GPS接收机等;用于室内输入的设备有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测图仪等;用于室内输出的设备主要有磁盘、显示器、打印机和数控绘图仪等;便携机或微机是数字测图系统的硬件控制设备,既用于数据处理,又用于数据采集和成果输出。

7.答:测图过程自动化、图形数字化、点位精度高、便于成果更新、能以各种形式输出成果、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

1、全站仪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2、全站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3、电子测角系统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4、简述相位式测距仪测距原理。

5、使用GPT-2000全站仪进行碎部点三维坐标测量之前,应进行哪些基本操作?

6、GPS RTK的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7、简述GPS RTK操作的基本内容。

8、将图纸数字化主要有哪两种方法?简述其数字化的基本方法。

9、什么叫绘图仪的步距?

10、试述矢量绘图仪的插补原理。

11、dpi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目前的全站仪大都能够存储测量结果,并能进行大气改正、仪器误差改正和数据处理,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如数据采集、施工放样、导线测量、偏心观测、悬高测量、对边测量、自由设站等。有些全站仪还具有自动调焦、免棱镜测距及自动跟踪功能。

2、答:全站仪的基本技术装备包括光电测角系统、光电测距系统、双轴液体补偿装置和微处理器(测量计算系统)。有些自动化程度高的全站仪还有自动瞄准和自动跟踪系统。全站仪通过按照一定的有序操作,测量并自动计算来实现每一专用设备的功能。

3、答:电子经纬仪的测角系统一般分为三大类:编码度盘测角系统,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系统和动态光栅度盘测角系统。

编码度盘测角是绝对式测角,电子仪器由于度盘刻制工艺上存在公差或光电接收管安装不严格,有时会使测量出现大的粗差。目前主要用单道编码。

增量式光栅度盘是相对式测角,由于该方法容易实现,是目前主要测角方法,在使用时照准部转动的速度要均匀,不可突快或太快,以保证计数的正确性。

动态光栅度盘测角原理:动态测角除具有前述两种测角方式的优点外,最大的特点在于消除了度盘刻划误差等,因此在高精度(0.5″级)的仪器上常采用这种方式。但动态测角需要马达带动度盘,因此在结构上比较复杂,耗电量也大一些。

4、答:相位法测距是通过测量含有测距信号的调制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间接地测定

电磁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t ,进而求得距离值。 两点之间距离为)()(2N N u N N f c D ?+=?+= ,式中:f c u 22==λ ,相位法测距相当于用一把测尺(或称“光尺”)u 一尺段一尺段丈量距离,获得N 个整尺段和一个尾尺段数ΔN ,然后按上式计算距离D 。

测距仪中的相位计只能测出相位差Δφ,即能测定ΔN ,而无法直接测出整波数N 。相位法测距通常采用多测尺组合测距技术。

5、答:(1)对中、整平;

(2)大气改正值PPM ;

(3)单位设置(UNIT SET );

(4)模式设置(MODE SET )即测距模式;

(5)仪器和棱镜常数设置。

6、答:RTK GPS 系统由一台基准站(亦称参考站)接收机和一台或多台流动站接收机以及用于数据实时传输的数据链系统构成。

7、答:①架设基准站; ②设置和启动基准站:首先建立新任务,然后进行坐标系有关设置、坐标及高程转换参数设置,或直接测定转换参数, 再进行电台广播格式、仪器天线高、天线类型、通讯参数等项目设定,随后用测站点(基准站)坐标启动基准站。③设置和启动流动站:在基准站附近连接好流动站设备,再在工作手簿中设置移动站有关项目,如:广播格式(一定要与基准站一致)、对中杆天线高度、天线类型、存储方式等,然后立直对中杆并启动移动站接收机,如果无线电台和卫星信号接收正常,移动站开始初始化,以确定整周模糊度。④采集碎部点:工作手簿显示固定解后,即可进行碎部测量。将流动站对中杆立于地形特征点上,稳定2~3秒钟,待显示的固定解数据稳定后,记录存储点位信息。

8、答:数字化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和图像扫描数字化。

1)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连接好计算机后,按要求配置好数字化仪。打开电源开关,使数字化仪进入运行状态。在数字化采集之前,通常首先进行图纸定向,即对图幅的四个图廓点进行数字化。数字化录入时,点状符号将其定位点数字化;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中的直线段将其始末点数字化;曲线数字化一种方法是跟踪整条曲线,连续记录坐标点;另一种方法是仅采集曲线上的拐点,其他点应用插值计算求出。图形数字化时是分要素进行的,其地形特征码通常通过定标器点取操作菜单输入。

2)自动扫描数字化:通过扫描仪可以把整副的图形或文字材料,快速地高精度地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以栅格图形文件形式保存,通过专用的图形图象软件进行矢量化处理,可供CAD、GIS等使用。

9、答:绘图仪要绘制光滑线段时,绘图笔在绘图纸上沿x方向和y方向一次移动的距离称为步距。

10、答:矢量绘图仪绘图时要计算出笔头的走步(步数与方向),并要求走步轨迹与理论线误差最小,这种分段逼近的算法称为插补计算。逼近直线采用一次插补,逼近圆采用二次插补,曲线则可采用曲线拟合插补。逐点比较法是常用的插补算法。画笔每走一步,都要以其即时位置和要画的图形相比较,判别偏离情况,决定下一步的走向,使画笔尽量向规定的图形靠拢。

11、答:扫描仪的分辩率用每英寸像元点数表示。它是扫描仪的重要精度指标,通常以dpi(dot per inch,每英寸的像元点数,1英寸≈2.54cm)为单位表示。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

1、解释概念:①1954年北京坐标系;②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③WGS-84坐标系;④高斯—克吕格坐标系;⑤规则图形的几何纠正;⑥张力样条函数。

2、写出不同基准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的布尔莎模型公式。

3、简述测量坐标系与屏幕坐标系之间的变换过程。

4、写出图形裁剪的四位编码裁剪算法。

5、简述规则图形的直角化处理的过程。

6、写出曲线光滑的线性迭代算法。

参考答案

1、答:①1954年北京坐标系:该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该坐标系源自于原苏联采用过的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并未依据当时我国的天文观测资料进行重新定位,而是直接由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一等锁,经我国的东北地区传算过来的。

②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1975年推荐的参考椭球IAG-75国际椭球,椭球的短轴平行于地球的自转轴(由地球质心指向1968.0 JYD地极原点方向),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子午面。按照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在我国境内符合最好的约束条件进行定位,并将大地原点确定在我国中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高程系统以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高程起算基准。

在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中的大地点成果是经过整体平差,而54坐标系只是作了局部平差以外,它们各属于不同椭球与不同的椭球定位、定向。

③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它属于地心地固坐标系统。坐标系的原点是地球的质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在全球范围内最佳符合,Z轴指向BIHl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l984.0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 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GPS的星历坐标及由GPS观测值直接计算的坐标,都是WGS-84坐标系的坐标。

④高斯—克吕格坐标系:为适应测量定位的应用,需要将大地坐标转换为某种平面直角坐标,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是高斯投影某一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描写形的交点;x轴为中央子午线的描写形,指向北;y轴为赤道的描写形指向东,为了避免出现负的横坐标,可在横坐标上加上500km。

⑤规则图形的几何纠正: 由于外业数据采集的误差,从而使得许多规则图形有一定的变形,在计算机制图时,常以规则地物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对规则地物的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处理,用处理后的数据作为规则地物进行制图,以确保规则地物制图结果的美观和制图精度。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规则图形的几何纠正,或规则图形的正形化处理。

⑥张力样条函数。

张力样条函数是描述样条曲线的一种函数,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一般的三次样条函数中引入一个张力系数。当0σ→时,张力样条函数就等同于三次样条函数;当σ→∞时,张力样条函数就退化为分段线性函数,即相邻节点之间以直线连接。可以选择适当的张力系数,以改变曲线的松紧程度,使曲线的走向更加合理和美观。

2、答: 布尔莎模型公式:

式中Z Y X R R R R )()()()(ωωωω??=。

故两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七个转换参数分别为:3个平移参数(⊿X 0,⊿Y 0,⊿Z 0) ,3个旋转参数(,,)X Y Z ωωω;1个尺度参数m 。

3、答:在数字测图过程中所获取的采样点坐标通常是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要将图形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就必须将测量坐标转换为相应的屏幕坐标;而在图形编辑过程中,又需要根据所显示图形在采样点中查询相应的点位。这就要求将屏幕坐标转换为相应的测量坐标。

4、答:四位编码线段裁剪方法是依裁剪区域边界把平

面划分为9个区域,如图所示,矩形裁剪区域位于中心,每个区域用4位二进制编码表示。设矩形区域的左下角坐1001

1000 1010 0001 0000

0010 0101 0100 0110

y x 0

图 矩形裁剪区域四位编码

标为(x min ,y mim ),左上角坐标为(x max ,y max ),P (x ,y )为平面上一点,则可判断P 点位于边界内外。

线段相对于矩形裁剪区域的位置,存在四种可能的情况:

(1)两端点的四位编码均为0000,则该线段位于矩形裁剪窗口内。此时只需保留该线段的两端点即可。

(2)两端点的四位编码均不为0000,且逻辑相乘结果不为0。此时该线段位于矩形裁剪区域之外,则将该线段舍弃即可。

(3)线段一个端点的四位编码为0000,另一端点的四位编码不为0000,则需要计算线段与矩形裁剪区域边界的交点,并用求得的交点代替矩形裁剪区域外的线段端点。

(4)线段两端点的四位编码均不为0000,且逻辑相乘结果为0,此时该线段两端点均在矩形裁剪区域之外,则需要判断并计算线段与矩形裁剪区域边界的交点。若线段与矩形裁剪区域边界无交点,则表示整个线段在矩形裁剪区域之外,只须将该线段舍弃即可;若线段与矩形裁剪区域边界有交点(必为两个交点),则表示部分线段在矩形裁剪区域内,用两个交点分别代替原线段的两端点即可。

5、答:以最小二乘法进行直角化处理为例。

1)利用测量的i 、j 、k 三点构成一个已知角β,则这三点构成的角间的几何关系可由下式表示:??jk ji α

αβ-= 2)由上述关系列条件方程如下:

()()0ji i ji i jk ji j jk ji j jk k jk k a x b y a a x b b y a x b y w δδδδδδ-+++-+-++=

当/2β

π=时,表示jk 和ji 边构成直角条件;当βπ=时,表示jk 和ji 为一条直线,即构成直线条件。

3)按照最小二乘原理求解,即可得到经直角化处理后的坐标为:

00i i i i i i x x x y y y δδ?=+??=+??

即可消除因测量误差而造成的规则地物各参数间的矛盾,从而达到规则图形几何纠正之目的。

6、答:如图所示,第n 次迭代是在n -1次迭代(点列F ,B ,E )的基础上,在所有各相邻点间各插两个

1/4点,将其两两相连得到n次迭代后的折线点列(2,3,4,5),其中:F2=3B=FB/4;B4=5E=BE/4,进行多次迭代后就可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

第四章习题与思考题

1.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简述CASS数字测图系统的编码的基本规则。

3.CASS系统简编码包括哪些内容?

4.一步测量法是如何作业的?

5.野外数据采集中“测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6.欲测定一房角点,由于其附近有障碍物,不能用极坐标法直接测定,可用什么方法测定?

7.简述使用GPT 2000全站仪实施数据采集的步骤。

8.简述使用RTK GPS采集数据的操作步骤。

9.简述测记法测定碎部点的作业过程。

10.简述CASS电子平板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11.全站仪的数据通讯参数设置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12.什么叫波特率?

参考答案

1、答:基本内容包括:地物要素编码(或称地物特征码、地物属性码、地物代码)、连接关系码(或连接点号、连接序号、连接线型)、面状地物填充码等。

2、答:CASS数字测图系统的编码主要参照《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的章节号为所有的地形符号进行了编码。编码统一为6位数字,其规则是“1(或2、3)+图式序号+顺序号+次类号”。如三角点章节为3.1.1,则其图式序号为311。

3、答:CASS系统的野外操作码(也称为简码或简编码)可区分为类别码、关系码和独立符号码3种。

(1)类别码(亦称地物代码或野外操作码),是按一定的规律设计的,不需要特别记忆。有1~3位,第一位是英文字母,大小写等价,后面是范围为0~99的数字,如代码F0,F1,…,F6分别表示坚固房,普通房,一般房屋……简易房。F取“房”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0~6表示房屋类型由“主”到“次”。

(2)关系码(亦称连接关系码),共有4种符号:“+”、“-”、“A$”和“P”配合来描述测点间的连接关系。其中“+”表示连接线依测点顺序进行;“-”表示连接线依测点相反顺序进行连接,“P”表示绘平行体;“A$”表示断点识别符。如表4-3所示。

(3)独立符号码,对于只有一个定位点的独立地物,用A××表示,如A14表示水井,A70表示路灯等。

4、答:“一步测量法”不需要单独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其作业步骤如图所示:

①全站仪置于B点,可求得1点坐标。

②不搬运仪器,再施测B站周围的碎部点1′,2′,3′…。

③B站测量完毕,仪器搬到1点,测得2点坐标(近似坐标),再施测1点周围碎部点。

同理,可依次测得各导线点坐标和该站周围的碎部点坐标,但要注意及时勾绘草图、标注点号。

④待测至C点,则可由B点起至C点的导线数据,计算附合导线闭合差,并对导线进行平差处理。然后利用平差后的导线坐标,再重新改算各碎部点的坐标。

5、答:碎部点坐标“测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野外数据采集时,使用全站仪适当采用仪器法(主要是极坐标法)测定一些“基本碎部点”,再用勘丈法(只丈量距离)测定一部分碎部点的位置,最后充分利用直线、直角、平行、对称、全等等几何特征,在室内计算出所有碎部点的坐标。

6、答:可用距离偏心法或角度偏心法。

如图所示,欲测定B点,但B点(电线杆中心)不能立标尺或反光镜,可先用极坐标法测定偏心点Bi(水平角读数为L i,水平距离为D ZBi),再丈量偏心点B i到目标点B的水平距离d,即可求出目标点B 的坐标。

7、答:1.数据采集准备工作

(1) 测站设置

(2) 参数设置

(3) 检查内存空间

2.数据采集的操作步骤

(1) 键入控制点坐标

(2) 整置仪器

(3) 输入数据采集文件名

(4) 输入测站点数据

(5) 输入后视点(定向点)数据

(6) 定向

(7) 碎部点测量

8、答:1. 安装基准站

2. 配置坐标系统

3. 新建、保存任务

4. 设置基准站

5. 启动基准站

6. 设置移动站

7.启动移动站

8. 点校正

9. 测量

9、答:测记法有无码作业和简码作业之分。

无码作业就是用全站仪(或RTK GPS)测定碎部点的定位信息

)

i i i X

(,Y,H

,并自动记录于电子手簿或内存贮器,手工记录碎部点的属性信息与连接信息。用草图、笔记记录其他绘图信息,到室内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经人机交互编辑成图。

简码作业是在测定碎部点的定位信息的同时输入简编码。带简编码的数据经内业识别,自动转换为绘图程序内部码,可以实现自动绘图。

10、答:CASS电子平板就是利用CASS的屏幕菜单中的“电子平板”功能在野外测绘地图。点击CASS 主界面的右侧屏幕菜单的“电子平板”,便进入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㈠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①录入测区的控制点坐标;②安置全站仪,并用专用电缆将便携机与全站仪相连;③设置通讯参数;④设置“地物绘制”等参数。⑤用已知坐标数据文件“定显示区”;⑥点击屏幕菜单“电子平板”项,输入测站设置有关信息;⑦全站仪后视定向。

㈡测图操作,利用系统右侧屏幕菜单功能,用鼠标选取屏幕菜单相应图层中的图标符号,根据命令区的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将地物点的坐标测下来,并在屏幕编辑区里展绘出地物的符号,实现“所测即所得”;也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其他编辑功能,绘制图形,注记文字。

11、答:①设置数据传输速度,即设置波特率(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

②设置通讯参数的校验方式:有N(无)、O(奇)、E(偶)等。

③设置通讯参数的数据位:有7位、8位两种。

④设置通讯参数的停止位:有1位、2位。

12、答:波特率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单位:b/s。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

1.简述用Bresenham算法绘制圆弧的方法。

2.如何理解地图符号的实质及作用?

3.简述面状地物符号自动绘制的基本思想。

4.简述DTM与DEM的含义。

5.简述DEM构建地形表面的方法。

6.构造TIN的算法主要有哪几种?

7.什么是地图数据分层?它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答:Bresenham算法是从圆弧的起点开始,每次在最大变化方向上改变一个步长,另一方向是否变化则要进行相应的判断。如图,P(x p,y p)是已经绘出的点,Array下次步进可选择的点为E和SE,M是E和SE的中点。

用Bresenham算法绘制圆弧的步骤可以归纳如下:

Bresenham算法判别

①计算判别函数d 在当前点的值,根据d 的符号选择下一个步进的位置;

222(1,1/2)(1)(1/2)p p p p d f x y x y r =+-=++--

如果d

②在选定的位置上画出点,修改判别函数,准备下一次判断;

③如果未达到终点,重复步骤①和②。

2、答:(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2)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

(3)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能力。

(4)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3、答:面状符号一般由边界轮廓线(线状符号)和填充模式(点状符号或线状符号)组成。面状符号一般采用在区域轮廓内充填晕线或一定密度的点状符号来表示,前者只要求出每条晕线与轮廓边线的交点坐标,就可按基本线型的绘制方法绘出晕线,而后者也要采用晕线方法计算出区域内均匀内插点状符号的定位坐标。

4、答: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s ,DTM )就是一个用于表示地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数据阵列。严格地说,DTM 是定义在某一区域D 上的m 维向量有限序列,即

{}n i V i ,,2,1, =

其向量),,,(21im i i i

V V V V =的分量为地形)),((,,D Y X Z Y X i i i i i ∈、资源、环境、土地利用、

人口分布等多种信息的定量或定性描述。也就是说,的分量除)),((,D Y X Y X i i i i ∈以外,可以是高程、灰度、温度、气压、产量、人口、色彩、物体特征等。

如果只考虑数字地面模型的地形分量(高程),我们通常称其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

5、答:数字高程模型(DEM )有多种表示形式,主要包括规则矩形格网与不规则三角网等。

规则矩形格网是将离散的原始数据点,依据插值算法归算出规则矩形格网的结点坐标。 若将按地形特征采集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成覆盖整个区域且互不重叠的许多三角形,构成一个不

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TIN )表示的DEM ,通常称为三角网DEM 或TIN 。

6、答:1.最近距离算法

2.最小边长算法

3.泰森多边形算法

7、分层是数字化成图系统中数据组织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同的图形要素类型具有不同的图形空间结构,所以应当将不同图形要素类型分为不同的图层来存储。

分层对于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都同样适用。在矢量结构中,层通常用来区分实体空间的类别,而在栅格结构中新的属性就意味着增加新的一层。

通过图形要素的分层可以方便地实现不同数字产品之间的数据“共享”,从而大大减少数字化作业量,同时也保证地图数据的一致性。

第六章 习题与思考题

1.CASS2008的操作界面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下拉菜单有哪几项?

2.CASS2008的右侧屏幕菜单有哪几种定点方式?屏幕菜单主要功能是什么?

3.使用CASS2008绘制平面图,主要有哪几种成图方法?

4.简述“编码引导自动成图法”操作方法。

5.简述“坐标定位成图法”操作方法。

6.为什么要进行“编码引导”?

7.为什么要进行“简码识别”?

8.下图为多边形房屋,测定了25,26,27,42,43点位,丈量了四条边(见图中注记),试写出用屏幕菜单“测点点号定位”绘制该房屋的操作方法。

9.怎样制作图块?

10.若外业采集数据时定向点坐标输入错了,如何测站改正?

43 25

26

27

8

10

42 4 10

16

参考答案

1.答:CASS2008的操作界面主要由下拉菜单、CAD标准工具栏、CASS实用工具栏、屏幕菜单、图形编辑区、命令行、状态栏等组成。下拉菜单栏包括十三个,分别是:文件、工具、编辑、显示、数据、绘图处理、地籍、土地利用、等高线、地物编辑、检查入库、工程应用、其他应用。

2.答:右侧屏幕菜提供了四种定点方式,即:坐标定位、测点点号、电子平板和数字化仪。屏幕菜单的主要功能有数字图绘制、编辑、应用、管理等操作。

3.答:CASS2008系统共提供了七种成图方法:简编码自动成图、编码引导自动成图、测点点号定位成图、坐标定位成图、测图精灵测图、电子平板测图、数字化仪成图。

4.答:(1)编辑文件

(2)编码引导

(3)简码识别

(4)绘平面图

5.答:(1)展点

(2)选择“测点点号”屏幕菜单

(3)绘平面图

6.答:“编码引导”的功能是自动将野外采集的无码坐标数据文件(如:CXT.DAT)和前面编辑好的编码引导文件(如:CXT.YD)合并,系统自动生成带简编码的坐标数据文件。

7.答:简码识别的功能是将简编码坐标文件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程序内部码(又称绘图码)。

8.答:在屏幕菜单处选择“居民地”,从中选择“多点一般房屋”,单击“确定”按钮后,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

第一点:

鼠标定点P/<点号>:输入42,回车;

曲线Q/边长交会B/点P/<点号>:输入43,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25,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J,回车。

鼠标定点P/<点号>:输入26,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J,回车。

鼠标定点P/<点号>:输入27,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A,回车。

微导线-键盘输入角度(K)/〈指定方向点(只确定平行和垂直方向)〉:用鼠标指定方向;

距离:输入8,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A,回车。

微导线-键盘输入角度(K)/〈指定方向点(只确定平行和垂直方向)〉:用鼠标指定方向;

距离:输入10,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A,回车。

微导线-键盘输入角度(K)/〈指定方向点(只确定平行和垂直方向)〉:用鼠标指定方向;

距离:输入4,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A,回车。

微导线-键盘输入角度(K)/〈指定方向点(只确定平行和垂直方向)〉:用鼠标指定方向;

距离:输入16,回车。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 /点P/<点号>:输入G,回车。

9.答:在对话框的“文件名”栏中输入制作图块的文件名(也可以选取),拾取“对象”,指定“基点”,单击“确

定”即可。若事先没有选定对象,确定后系统显示“必须选择对象……”。用鼠标选择要加入图块的图形实体,选择完毕后按回车键确认,即可完成该图块的制作。

10.答:执行“地物编辑\测站改正”后,按命令区提示操作:

请指定纠正前第一点,输入或拾取改正前测站点,也可以是某已知正确位置的特征点,如房角点。

请指定纠正前第二点方向,输入或拾取改正前定向点,也可以是另一已知正确位置的特征点。

请指定纠正后第一点,输入或拾取测站点或特征点的正确位置。

请指定纠正后第二点方向,输入或拾取定向点或特征点的正确位置。

请选择要纠正的图形实体,用鼠标选择图形实体。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10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 技术设计书 编写:熊碧 审查:熊碧 审核:熊碧 审定:熊碧 审批:熊碧 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日

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 设计书 1、概述 1.1、任务情况 为满足黄河水院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2010年5月由院生产科对我系下达了黄河水院测区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临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 km。总建筑面积达到34万m2,其中实验实习楼(馆、厂)达到万m2,其它附属用房达到万m2。 新校区交通便利,校园地势较平坦,便于野外工作。新校区位于东经114°52'30" -115°03'52",北纬22°30' -22°23'.测区平均海拔约75米,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500mm---2000mm,日照充足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 3、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 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平面图根控制测量 (二)四等水准测量 (三)1:10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 (一)《城市测量规范》(GB12897--91) (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三)《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四)《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五)《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 1. 4、已有资料情况 收集到黄河水院1: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 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分别是HY05 、HY06。以上控制点经现场检测符合规范精度要求后可作为实际测量的一个已知起算数据。 2、技术设计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①概述 按照学院需要,我方按照精度要求对整个校园布设一个城市二级首

数字测图复习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 1.野外数字采集就就是使用全站仪或GPS RTK接收机在实地测定地形点位置。 ( V ) 2.测站信息主要包括测站点坐标(或点号)、仪器高、定向点坐标(或点号)、定向 起始角度。 ( V ) 3.山脊线、山谷线、陡坎骨架线都就是地性线。( V ) 4.在Auto CAD中任一图层都可以打开或关闭,可以设置不同颜色,可以锁定 不让编辑。(V) 5.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在绘制平面图时不需(要)人工输入测点点号。( X ) 6.CASS屏幕菜单主要用于绘制平面图。(V ) 7.坐标定位成图法可以设置“节点”捕捉功能。(V ) 8.对象特征管理可以修改图元的图层、颜色、线形,甚至位置(不可改)。( X ) 9.绘制等高线应先建立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V ) 10.坐标定位成图法在绘制平面图时必须人工输入测点坐标(测点点号)。(X ) 11.一个地物就是一个图块,一幅图也可以视为图块。( V ) 12.图块不“炸开”就不能进行编辑。( V ) 14.扫描仪扫描结果就是栅格数据,必须经过矢量化才能得到线划地图。(V) 15.“利用CASS扫描矢量化”只能使用右侧屏幕菜单,操作鼠标逐点采集数据,不能自动跟踪绘制曲线。( V ) 16、通过地形图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地形图,其地形要素的位置精度不会高于原地形图的精度。( V ) 17、通过地形图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地形图,其地形要素的位置精度比原地形图的精度高(低)。( X ) 18.CASS系统中的坐标数据文件就是一种扩展名为“CAS”(dat)的图形文件。(X ) 19、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数字化测图的模式简称电子平板。(X ) 20.数字测图可以实现作业自动化,信息数字化,采集、绘图、用图一体化。(V) 21、定位信息指独立地物定位点、文字注记定位点的位置信息(点号)。( X ) 22、野外数字测图比白纸测图精度高。( V ) 23、使用普通经纬仪也可以进行数字测图。( V ) 24.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能自动计算坐标的电子仪器称为全站仪。( V )

数字测图试卷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 图解法测图 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 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数字地面模型 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3.波特率 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4.数字摄影测量 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5.数字测图系统 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6.矢量数据 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 7.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 8.数据编码 在数字测图中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 9.投影误差 当地面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通常以测区地面的平均高程为航高起算面,即为基准面)时,地面点在像片上的影像虽是一个点,但与其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点的影像相比,却产生了一段直线位移,这种像点位移就是投影误差 10.一步测量法 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可以采用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的“一步测量法”。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进行碎部点数据的采集。在测定导线后,可自动提取各条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导线平差,然后调用系统“数据处理”菜单下的“一步测量重算”功能,按新坐标对碎部点进行坐标重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D,第一个3代表绝对精度,第二个3代表相对精度。

数字化测图试题及答案

数字化测图期末考试 1、1.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方法。 2、★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尺度变换。 3、★数据采集的信息包括:图形信息(几何信息),它包括:定位信息和连接信 息;属性信息(非几何信息),它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4、栅格格式的地形图,常常要将其转换为矢量数据格式的数字图,这项工作称 之为矢量化。 5、数字化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支 持下,对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6、地面测量仪器是野外获取定性信息的基本设备,目前主要设备是全站仪,在 天空开阔的地方也可以用双频动态GPS接收机(RTK)。 7、图形输出设备指绘图仪、图形显示器、投影仪等数字地形图显示、打印输出 设备。 8、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是采集地面上的地形、地物要素的三维坐标以及描述 其性质与相互关系的信息,然后录入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绘图系统处理、显示、输出与传统地形图表现形式相同的地形图。 9、数据采集就是将地形、地物要素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 10、地形图要素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可区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 数据两种数据格式。 11、数字化测图系统可分为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 12、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采用数字化摄影测量方法,周期性完成大区域的较 小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野外数字化测图将更多的运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或是局部修测等任务。 13、按功能划分为电源、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计算机微处理器及应用软件、 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 14、根据测定传播时间方法的不同,光电测距仪可分为脉冲式测距仪和相位 式测距仪。 15、★GPS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可分为:空间部分、地面 监控部分和GPS接收机部分。 16、直线裁剪的算法包括编码裁剪法、中点对分算法。 17、数字化野外测量设备目前主要有全站仪和GPS接收机两种,全站仪是普 便使用的数字化测绘采集设备,GPS接收机要求在测点处天空开阔。 18、全站仪按照获取电信号方法分类,光电度盘一般分为两大类:绝对编码 读盘测角系统和增量光栅测角系统。 19、不管地貌如何复杂,都可以把地面看成是想着各个方向倾斜和具有不同 坡度的面组成的多面体,在抽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悬空面和切割面。 20、Cass7.0窗口的主要部分是图形显示区,操作命令主要位于三个部分:顶 部下拉式菜单、右侧屏幕菜单、快捷工具按钮。 21、测绘地貌和测绘地物一样,首先需要确定地貌特征点,然后连接地性线, 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 22、山脊线、山谷线,坡脚线(山坡和平地的交界线)等可以看作是多面体 的棱线,这些棱线统称为地性线。

(实习心得体会)数字化测图实习心得

数字化测图实习心得 数字化测图实习是大家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其目的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测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下面搜集了数字化测图实习心得,欢迎阅读! 数字化测图实习心得【1】 一、实习安排 1.1 性质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在校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后的一次综合性生产技能锻炼实习。其目的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特别是测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2 实习单位 南阳--测绘有限公司 南阳--测绘公司位于____(省、市、区、县)工业南路,成立于____年,注册资金100万元,年产值150万元。是____(省、市、区、县)仅有的两家具有乙级测绘资质的公司之一。主要承担南阳区县地形地籍测绘、国土技术、国土资源

信息、土地评估、登记代理、房地产、规划设计等测绘任务。公司同时还是日本宾得河南代理,索佳特约经销商,拓普康特约经销商,科力达南方河南代理。 1.3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地点位于河南南阳社旗桥头镇。桥头镇是____(省、市、区、县)西部重镇,位于社旗、宛城、方城三县交接处。辖16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232个村民小组,43500人,83800亩耕地,南驻公路穿境而过。鸭河干渠横贯全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是我国优质棉产区。 1.4项目简介 本次实习项目是南阳--测绘公司承接的社旗桥头镇1:2000地形图测图任务。实测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由10余人采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在20天内测量完毕。 1.5 实习安排 我是____年3月1日到达实习公司,去时测区内控制点已经布设完毕,测图面积近1/3。在实习公司我参与完成了余下的测图任务。 二、实习过程 2.1 实习前言

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二、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一)数字测记模式(简称测记式) 1.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2.普通经纬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3.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测图模式 4.RTK-GPS数字测记模式 (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简称电子平板) 1.测站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2.镜站遥控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3.掌上电子平板模式 (三)地图数字化模式 (1)数字测记法模式: 将野外采集的地形数据传输给电子手簿,利用电子手簿的数据和野外详细绘制的草图,用全站仪或测距仪配合经纬仪测量,电子手薄记录,同时配有人工草图。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电子手簿记录,同时人工绘制标注测点点号的草图,到室内将测量好的数据直接由记录器传输到计算机,再由人工按草图编辑图形文件,并键入计算机自动成图,室内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人机交互编辑、修改,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由绘图仪绘制成图。随着成图软件向实用化发展。开发了智能化的外业数据采集软件,它不仅作单点点位记录,而且记录成图所需的全部信息,并且有一些记录内容可由软件自动记录,减少了键入数据的工作量。计算机也初步具备了自动检索编辑图形文件的功能,减免了人工画草图的工作。计算机成图软件能直接对接收的地形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全站仪配合便携式计算机或掌上电脑,以及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 2)电子平板测绘模式: 电子平板测图是利用电子平板测绘成图系统,把便携计算机与全站仪连接,与传统的平板视距法成图类似,在野外利用电子全站仪测量,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用便携计算机替代大平板,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测量工作者在野外实时地在屏幕上进行人机对话,对数据、图形进行处理、编辑,最后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电子平板测绘系统是在传统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其数据采集与图形处理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实时处理所测数据,具有现场直接生成地形图“即测即显,所见所得”等优点,但对阴雨天、暴晒或灰尘等条件难以适应。另外,把实地图形显示在屏幕上,操作员可根据实地信息直接成图,也可先把点展在图上,一站结束后再成图。在现场对某些实体作简单的编辑、修改,较复杂的工作可回到室内去做,最后通过绘图仪打印输出。 其作业流程如下: 设站→观测数据通讯→便携机成图→编辑修改→图幅整饰→图形输出 (3)地图数字化模式(又称原图数字化) 如果已有大量的聚脂薄膜图,或者外业仍然采用平板测图,经纬仪+小平板测图方式,要使这些成果进入微机转化为数字化成果,就必须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数字化一般有两种方法,较早采用的是利用数字化仪将图纸矢量化到计算机中;而现在大多利用大幅面工程扫描仪借助扫描矢量化软件直接对扫描图纸进行矢量化,从而得到数字化图形文件。总之,原图数字化的作业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原有图纸,是原有测绘成果向数字化成果过渡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传统测图与数字测图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便于对测绘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使人

摄影测量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1摄影测量学 2航向重叠 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4相对行高 5像片纠正 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7透视平面旋转定律 8外方位元素 9核面 10绝对定向元素 一、填空 1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2物体的色是随着__________的光谱成分和物体对光谱成分固有不变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而定的。 3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4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5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时,若像片按垂直于航带方向编号,则改化法方程系数阵带宽为_______,若按平行于航带方向编号,则带宽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 1两种常用的相对定向元素系统的特点及相对定向元素。 2倾斜位移的特性。 3单行带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行比例尺归化?为何进行? 4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思想。 5何谓正形变换?有何特点? 四、论述题 1空间后方交会的结算步骤。 2有三条航线,每条航线六像片组成一个区域,采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1)写出整体平差的误差方程式的一般式。 (2)将像片进行合理编号,并计算带宽,存容量。 (3)请画出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结构简图。 A卷答案: 一、 1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影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 科。 2供测图用的航测相片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的重叠。 3知道像片的方位元素,以及三个地面点坐标和量测出的相应像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共线方程求出六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 4摄影瞬间航摄飞机相对于某一索取基准面的高度。 5将中心投影转换成正射投影时,经过投影变换来消除相片倾斜所引起的像点位移,使它相当于水平相片的构象,并符合所规定的比例尺的变换过程。 6是将建立的投影光束,单元模型或航带模型以及区域模型的数字模型,根据少数地面控制点,按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平差计算,并求加密点地面坐标的方法。7当物面和合面分别绕透视轴合线旋转后,只要旋转地角度相同,则投影射线总是通过物面和像面的统一相对应点。 8用以确定摄影瞬间摄影机或像片空间位置,即摄影光束空间位置的数据。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GPS与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GPS与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班级:测绘工程10-2班姓名: ******************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GPS数据处理技术总结 一、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测区主要集中在****大学(****校区)与*****大学(****校区)周边。测区范围内山区较多,道路复杂,房屋众多。原有已知E级网点遭到损坏,测区内通视情况欠佳。布点位臵相对地域开阔,便于进行GPS观测。测区内平均高程为海拔150米。 测区控制范围大致位于东经110°16' 02“- 110°19' 05”,北纬25°03' 10“- 25°06' 56”之间。二、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 1、《GPS与数字化测图实习指导书》; 2、《技术设计书》; 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 73-1997;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XX)。城市各级GPS控制网平均边长表1(单位:km)

城市各级GPS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表2 表3: 三、坐标系的选择 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1°,测区投影分带为6°带的第19带,3°带的第38带。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平面坐标系统选用WGS-84坐标系,高程采用85黄海国家高程基准。横轴加常数500000m。四、精品起算数据 五、仪器设备和软件 GPS控制测量采用南方灵锐S86 GPS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 静态基线±(5mm +1ppmD)高程±(10mm+2ppmD) 这些GPS测量系统配备有星历预报软件、后处理解算软件,完全能满足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南方数据转换软件为南方GPS后处理程序,基线结算及平差软件为中海达HGO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基线向量处理、GPS网平差软件、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完全能满足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GPS实测和数据处理时采用的其它设备移动电话、对讲机、计算机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六、E级GPS网的设计和观测1.GPS布网 充分利用GPS测量的优点,实测GPS控制点15个,其中已知点10个(采用5个平差),未知点5个,可使用接收机7台,分

数字测图(高等教材)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数字测图? 2.简述数字测图的基本成图过程。 3.什么是矢量图形?什么是栅格图形?一般情况下,同一幅地形图是矢量数据量大还是栅格数据量大? 4.数据采集的绘图信息有哪些? 5.数字测图系统可分哪几种?简述其基本测图思想。 6.数字测图的硬件设备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7.数字测图有哪些优点? 参考答案: 1.答:人们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成图全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测量制图方式称为野外数字测图或地面数字测图(简称数字测图)。广义地讲,制作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图的方法和过程就是数字测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测图等。狭义的数字测图指地面数字测图。 2.答:地面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是:首先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相应存储器中(或直接传输给便携机),然后在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屏幕编辑,最后形成数字图形文件。 3.答:矢量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栅格数据是图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合。一幅地图图形的栅格数据量一

般情况下比矢量数据量大得多。 4.答:数字测图时必须采集绘图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 定位信息亦称点位信息,是用仪器在外业测量中测得的,是最终以X,Y,Z(H)表示的三维坐标。点号也属于定位信息。 连接信息是指测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它包括连接点号和连接线型。 属性信息又称为非几何信息,是用来描述地形点的特征和地物属性的信息。 5.答:根据数据采集方法的不同,数字测图系统主要区分为三种:基于现有地形图的数字成图系统、基于影像的数字测图系统、地面数字测图系统。 数字测图是通过数字测图系统来实现的。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存贮、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统。 6.答:数字测图系统需有一系列硬件组成。用于野外数据采集的硬件设备有全站仪或GPS接收机等;用于室内输入的设备有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测图仪等;用于室内输出的设备主要有磁盘、显示器、打印机和数控绘图仪等;便携机或微机是数字测图系统的硬件控制设备,既用于数据处理,又用于数据采集和成果输出。 7.答:测图过程自动化、图形数字化、点位精度高、便于成果更新、能以各种形式输出成果、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作为GIS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试题库及其答案

东北大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题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东北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备考题库2014.5 一、概念题(本大题共66小题,其中()为补充容) 1. 测绘学: 测绘学是以地球形状、大小及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物的几何形状和地貌的形态为研究对象,并研究如何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地貌测绘成图及将设计、规划在图纸上的各种建筑物放样于实地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2. 地球椭球体:在测绘工作中选用的用来代替地球形状作为测量基准面的一个非常接近水准面、并且可用数学式表达的几何形体。 3. 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旋转椭球。 4. 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如一个国家水准面最为密合的椭球称为参考椭球。 5. 参考椭球定位:确定参考椭球面与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拟合,称为参考椭球定位。 6. 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7. 坐标系:把地面上的点沿着椭球面法线方向投影到椭球面上并用经纬度来表示其位置的坐标系叫坐标系。 8. 体: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叫体。 9. 高程:地面点到水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称,或称海拔。 10. 地物: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包括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统称为地物。 11. 地貌: 地貌是指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12. 视差:由于物像没有和十字分划板重合,当人眼相对十字分划板相对移动时物像也和十字分划板相对移动,这种现象叫视差。 13. 照准部偏心差:是指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指标在度盘上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14. 照准误差:是指视准轴偏离目标与理想照准线的夹角。(即视准轴不垂直于仪器横轴时产生的误差) 15. 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水准管或垂直补偿器未安到正确位置,使竖盘读数的指标线与垂直线有一个微小得角度差x,称为“竖盘指标差”。)因竖直度盘指标线偏离了正确而使竖直角与正确值产生的差异被称为竖盘指标差。 16. 水准尺的零点差:(从理论上讲,水准尺的零分划线应正好与尺底面重合;但事实上由于制造质量和长期使用,两者往往不相重合。)水准尺底面与零分划线不重合,称为水准尺零点误差。 17. 望远镜的视准轴:望远镜物镜中心与十字丝焦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18. 坐标方位角:将坐标北顺时针转至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以α表示(0~360°)。 19. 子午线收敛角:除中央子午线及赤道上的点以外任何一点的真北方向N与坐标北X都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以γ表示。且当坐标北偏于真北以东时,γ为正,当坐标北偏于真北以西时,γ为负。 20. 磁偏角:磁北与真北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以δ表示。且当磁北偏于真北以东时,δ为正,当磁北偏于真北以西时,δ为负。 21. 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称为真误差。 22.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固定量进行多次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在符号及

最新《数字测图试题库》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86题)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 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 4.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C)。 A.96°B.276°C.6° 5.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 6.坐标方位角是以( 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 7.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 8.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其D AB=126.72m, D BA=126.76m相对误差为(A) .0 A.K=1/3100;B.K=1/3200;C.K=000315 9.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B)。 A.方向;B.高程;C.距离 10.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B)。 A.切线;B.法线;C.垂线 11.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B )处。 A.靠近前尺;B.两尺中间;C.靠近后尺 1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13.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C)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A.与测站数;B.与高差的大小;C.与距离或测站数 14.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 15.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A )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16.视准轴是指(C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其应用

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其应用 发表时间:2020-01-15T14:34:25.70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17期作者:于俊玺[导读] 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发展,测绘仪器及软件等测绘相关技术取得较快的发展摘要: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发展,测绘仪器及软件等测绘相关技术取得较快的发展,传统的图解法测图方法已经被时代抛弃,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相比较于传统图解法测图的更具有绝对优势的数字化测图技术已成为当今最主流测图技术被广泛应用。文章首先简要的阐述制约当前数字化测图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其应用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新技术;作业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飞速,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随着测量技术发展传统的测绘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数字化的测图,更是伴随着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以及测图软件的完善与更新,传统的图解法测图由于费时费力且精度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被一种全新的全野外数字测图技术、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完全取代,革命性的改变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技术,革命性地实现了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存储的方便简洁化以及使用的便利化。数字化测图完全融合了现代测绘技术、制图学、大比例尺制图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内容,数字化测图以其测绘工作效率高、地图更新快且简单、使用和管理方便等诸多特点,取代传统的图解法等测绘手段,为当今测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数字测图技术应用的制约因素 11设备成本偏高相对于模拟测量使用的平板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数字化测图对计算机相应外设要求较高,测绘使用的仪器比如全站仪,计算机,还有现在流行的无人机测量以及绘图专业软件等,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这是制约着部分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1.2对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相比于传统的图解法测图,数字化测图不同于传统测图方法中必须严格区分内外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测图作业模式和方法;作业模式的改变及更新,必然要求必须大大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除了要求测绘从业人员具都必须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必须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和计算机成图软件,能够熟练数字化测图流程,掌握测绘方法,熟悉数据传输及处理过程,这必然要求测绘人员必须不断的学习相关的知识。 1.3数据缺乏统一规范 现在数字化成图软件较多,各个测绘单位使用的不统一,大多软件不兼容,但是又各有所长,这也是困扰数字化成图的一个因素之一。 ?2 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应用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成图技术进步很大,所以作为测绘人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的测量方法必须要主动更新,具体到数字化测图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测量技术等等先进技术,打破传统的模式,实现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更新。 2.1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传输技术更加先进,尤其是4G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即将使用的5G网络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推动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仪器制造商可以在全站仪的数据传输端口安装可以实时传输测量数据的发射装置,测绘人员只需要在专用测图手薄上安装数据接收装置,然后接收测量跑点人员根据数字化地图测量需要的测量点数据,手薄就可以实时接收测量数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直接绘制数字化地图。这样就可以提高测图的精度和质量,大大提高测量效率。 2.2全站仪与GPS-RTK 技术相结合 GPS-RTK 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测量技术,采集数据快,定位精度高,可以全天候作业,且不需要测点间通视,正常情况下比全站仪测量方法省时省力省人工,工作效率更好,但是使用GPS-RTK测量技术在有些条件下不适宜,比如城市建筑密集区,一些茂密的树林区域等等,这些情况下会阻挡接受卫星信号,使得测量无法进行,此时就需要配合全站仪测量方法,由测量人员现场跑点,现场测绘,使用相关软件现场成图。 另外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组网成功,北斗系统更加稳定,以后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进行相关测量也正逐渐成熟,该项技术也必将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化测图等领域。该项技术与GPS定位原理一致,只需要相关软件开发部门开发适合的软件就可以推广使用。 2.3 CORS技术 CORS技术是一种网络RTK技术,比传统的RTK技术更具有点,传统的RTK技术需要架设基站,需要专业工具,测量作业范围受限较大,在有些地区无法使用,比如地下管线测量包括各类井下测量,以及城市建筑密集区等,这时CORS技术就显示出其优越性。所谓CORS 技术就是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建设适当的运行参考站,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时提供给用户信号,这样就拓展了使用GPS 的测量范围,该项技术打破了传统的RTK技术瓶颈,数据可靠,使用更加方便,定位精度高,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2.4数字测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理论也在不断更新,现在地理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被科研院校和测绘单位使用。现在利用数字化测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施数字化测图显示出其独有的优越性,因为现在地形图不再是简单的点线面结合,而是空间数据与数据数据的结合体,野外采集数据时必须是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起采集,这样在完成地信工作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数字化测图的需求。 2.5无人机航测技术 无人机测量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使用的飞机价格高,相关解析软件价格贵,飞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不能够灵活变换,飞行手续繁琐,必须要申请空域等,这就限制了其发展速度。而无人机体积小,价格便宜,维护费用低,飞行方式灵活多变,场地不受限制,受天气影响较小,操作简单,飞行高度低可以获得高清图像,相关数据处理软件成熟。目前,小型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已经成为科研单位和高校以及测绘部门争相研究的热点,并被广泛应用在数字化测图等中,通过实际应用不断提升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的性能。 3 结束语

数字测图考试小题

1.广义的数字化测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和航测数字测图。 2.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 3. 数字测图就是要实现丰富的地形信息、地理信息数字化和作业过程的制动化或半制动化。 4.计算机屏幕上能显示的图形软件给出了两种表示方式,即矢量图形和栅格图形,对应的图形数据称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而我们的数字测图中通常采用矢量数据结构和绘制矢量图形。 5.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数学描述和图像描述。 6.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中,制图的数据类型有三种: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朴数据。 7.绘图信息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属性信息。 8.数字测图中描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和测点的连接关系。9.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处理、绘图、存储、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10.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鼠标、键盘、图形数字化仪和扫描仪,属于输入设备;显示器、投影仪、打印机和绘图仪等,属于输出设备。 11.数字测图系统可区分为现有地形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基于影像的数字成图系统、地面数字测图系统。 12.地面数字测图是利用全站仪或其它测量仪器在野外进行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在成图软件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获得数字地形图的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13.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组成,其作业过程与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数据源及图形输出的目的有关。 14.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15.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数字化仪法、航测法和大地测量仪器法采集数据。前两者主要是室内作业采集数据,后者是野外采集数据。 17.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为:点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成果更新、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以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 18.数字测图作业模式粗分可区分为,数字测记式和电子平板两大作业模式。 19.由于软件设计者思路不同,使用的设备不同,数字测图有不同的作业模式。可区分为两大作业模式,即测记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 20.测记法是一种盲式作业,电子平板法是一种明式作业。 21.把测定的碎部点实时地展绘在计算机屏幕(模拟测板)上,用软件的功能边测边绘,称为电子平板测图。 22.电子平板可区分为测站电子平板和镜站遥控电子平板。 23.全站仪是在电子经纬仪和电子测距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化的测量仪器,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计算机和数据存储单元等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功能仪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仪)。 24.全站仪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组合式全站仪及整体式两种类型。 25.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包括光电测角系统、光电测距系统、双轴液体补偿装置和测量计算机系统。 26.目前,电子经纬仪的测角系统主要有三类:即编码度盘测角系统、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系统、以及动态光栅度盘测角系统。 26. 脉冲法测距就是直接测定仪器所发射的脉冲信号往返于被测距离的传播时间而得到距离值。 28. 相位法测距是通过测量含有测距信号的调制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间接地测定电磁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进而求得距离值。 29.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D,第一个3代表绝对精度,第二个3代表相对精度

数字测图习题整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数字化测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数字化测图主要包括: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地面数字化测图,内外一体化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摄影测量和遥感数字化测图。 2、简述数字化测图系统的定义。 答:数字化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全站仪、GPS、数字摄影测量仪、数字化仪等为数据采集工具,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的数字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处理、成图、绘图、管理、输出的测绘系统 3、简述数字化测图系统的分类 答:按输入方法可区分为:原图数字化成图系统,航测数字成图系统,野外数字化测图系统,综合采样(集)数字化测图系统; 按硬件配置可区分为:全站仪配合电子手簿测图系统,电子平板测图系统等; 按输出成果内容可区分为: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系统,地形地籍测图系统,地下管线测图系统,房地产测量管理系统,城市规划成图管理系统等等。 4、简述数字化测图的主要模式 答:数字侧记模式:外业用全站仪测量,电子手簿记录,同时配以人工画草图和编码系统;内业将野外测量数据从电子手簿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再配以成图软件,根据编码系统以及参考草图编辑成图。电子手簿可以是全站仪原配套的电子手簿,也可以是专门的记录手簿,或者直接利用全站仪具有的存储器和存储卡作为记录手簿 电子平板模式:即将全站仪与装有成图软件的便携机联机,在测站上全站仪实测地形点,计算机屏幕现场显示点位和图形,并可对其进行编辑,满足测图要求后,将测量和编辑数据存盘。 5、简述数字化测图的优点。 答:(1)点位精度高(2)便于成果更新(3)避免因图纸伸缩带来的各种误差(4)能以各种形式输出成果(5)成果的深加工利用(6)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 6、简述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 答: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包括1.数据采集(外业采集,航测遥感,内业采集)2.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数据预处理、数据转换、图形生成、图形编辑与整饰)3.图形输出(输出各类专题地图) 7、国内主流数字化测图软件有哪些? 答:南方CASS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北京威远图易SV300数字测图软件,清华三维EPSW电子平板测图系统,武汉瑞得RDMS数字测图系统, 广州开思SCS数字测绘与管理系统 8、数字化测图系统与GIS的关系是什么? 答:(1)数字化测图作为GIS的重要数据采集手段,用于数据库更新维护,保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2.2作业原理 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数据光盘等)。 数字化作业流程图如下: 本次在实习中测图采用的方法为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2.3测绘软件 在本次作业中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南方CASS7.0是基于AUTO CAD平台开发的,AUTO 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 CAD则是世界上大家所共认的绘图平台,其编辑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它均提供三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在CAD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功能,如量算定点、图形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地籍表格绘制与图纸管理等功能。 2.4作业流程 2.4.1作业简介 野外数字化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利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测站架设自动跟踪式全站仪,选择日本拓普康(Topcon)测量仪器。 2.4.2 作业过程 我们在测图中也采用外业草图+室内交互编缉来完成测图工作。我们在测绘过程中共分3个地形测绘小组,每个小组3— 4人不等,一人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记录并编码,两人跑尺并内业绘图。 在点号的编码方式中,我们一个测区一个编码的方式。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当在外业完成各点的编号(编码)后,回到室内就可以把传输到计算机的各点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展绘编码的方式出来,再根据跑尺人员自己所走过的线路,辅以这些点号编码,则可比较方便地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或者通过编制编码引导文件,实现自动连线。 当完成这项工作后,再把这些图拿到实地对照,量取实地没有测到的各种数据,再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编缉,从而得最终的地形图。 2.4.3 注意事项 2.4. 3.1 司尺要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第一 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第二 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测站上所需要的仅是编码及照准两个过程,而司尺人员所需要做的仅是通过对讲机报编码、摆放棱镜两个过程。现在的全站仪测量一个坐标,基本上在1秒以内,有的甚至达到了0.3秒一个点。受走路等原因的影响,测地物约30秒一个点、地貌在1分钟以内,可以说,主要的时间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草图的人员基本上是跟不上这个思路与速度的。经本人每天测量小时计,每天约可测600至900点。而且,连线的成功率在95%以上。 2.4. 3.2碎部要点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

数字测图试卷-及答案教程文件

数字测图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 图解法测图 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数字地面模型 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3.波特率 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4.数字摄影测量 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5.数字测图系统 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6.矢量数据 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 7.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 8.数据编码 在数字测图中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

9.投影误差 当地面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通常以测区地面的平均高程为航高起算面,即为基准面)时,地面点在像片上的影像虽是一个点,但与其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点的影像相比,却产生了一段直线位移,这种像点位移就是投影误差10.一步测量法 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可以采用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的“一步测量法”。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进行碎部点数据的采集。在测定导线后,可自动提取各条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导线平差,然后调用系统“数据处理”菜单下的“一步测量重算”功能,按新坐标对碎部点进行坐标重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D,第一个3代表绝对精度 ,第二个3代表相对精度。 2.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为:点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图件更新、可以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3.常用的查询方式包括:编码查询、距离查询、方位查询、点查询、面积查询等内容。 4.常说的4D产品主要指: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栅格地形图线划地形图、航空正射影象图。 5.数字测图中描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测点的连接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