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知识点

地震勘探知识点
地震勘探知识点

名词:

地球物理勘探(地震勘探)、波面(波前、波后)、惠更斯原理(菲涅尔原理、费马原理)、斯奈尔定理(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视速度定律、采样定律、波剖面(振动图)、波长(周期)、横波(纵波)、横向分辨率(纵向分辨率)、地震记录、时距曲线、道间距(炮点距、偏移距、排列长度)、动校正(静校正)、水平叠加(共反射点叠加、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偏移归位、时深转换、反射标准层、t

闭合差、同相轴、回转波(绕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滑行波)、频率(振幅0

谱、相位谱)、AVO(VSP、CDP、CRP)、抽道集选排(抽道集)

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生产流程、地震波分类、分辨率影响因素、振幅影响因素、三瞬剖面、速度影响因素、地震记录的识图、反射(折射)产生条件及其系数的求解、各种速度的概念及异同、三种速度的比较(平均、均方根、射线)、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设计原则、多次覆盖提高信噪比的原理、动(静)校正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特殊地质构造的识别(背斜、向斜、断层、古潜山、砂体)、地质假象的原因及其识别、解释流程和方法、闭合差的原因、共炮点与共反射点的异同、三个深度与三个角度的关系、合成地震记录与合成声波测井(拟测井)、等效原理的应用

推导、计算:

时距曲线及t

及极小点、折射界面的识别及对应盲区计算、多次覆盖观测系统0

参数设计

作图:

射线传播过程、时距曲线形态、多次波时距曲线、解释水平叠加剖面现象

自然灾害知识点-减轻自然灾害

第八章减轻自然灾害 8.1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1、自然灾害的定义(掌握) 人类依赖的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损害,这些异常的自然现象和事件被称为“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重点掌握) ①严重的危害性 ②突发性和渐发性 a突发性:如地震、火山喷发、风暴潮等。对于这种灾害,人们往往无能为力,或者能力不够,或者是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b渐发性:如干旱、温室效应、酸雨、地下水水质变化、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等。这类缓慢过程大多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 ③分布的区域性 自然灾害在地球上不是均匀分布的,特定种类的灾害集中发生在某些特定地区。 如风暴潮和海水入侵分布在海岸附近;泥石流、滑坡和崩塌一般分布在山区。 ④灾害之间的联系性 a灾害链: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掌握) 地震-海啸-水灾-核事故;台风―暴雨-内涝;海啸-巨浪-海面上升等 b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掌握)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重大灾害称为原生灾害;由原生灾害诱发出的灾害称为次生灾害。 c衍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 ⑤灾害的大小和灾害发生频率(或平均发生重复周期)呈幂指数关系(掌握) a重复发生周期:在足够长的时间段中统计出各种大小的灾害发生的平均重复发生时间,叫做重复发生周期,灾害大小和重复周期的统计关系,描述了自然灾害的突发特性。 b灾害频率:重复周期的倒数叫做频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一定大小灾害事件的数目。 c对于所有的自然灾害而言,灾害越大,发生的频度越低,重复周期越长;灾害越小,发生的频度越高,重复周期越短。 ⑥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避免的。 人类可以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8.2 21世纪的自然灾害 1、读图9-1,回答下列问题:(掌握) (1)在过去的30多年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在过去的30多年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增加。 (2)2006-2010年灾害发生的种类和数量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

地震工程学讲义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每年平均发生500万次左右的地震,绝大多数很小,不可以用灵敏仪器测量的约占99%;可以感觉到地为1%,其中,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约1000次左右,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7%),平均每年大约发生18次。 地震给人类带来灾难,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亡事故及经济损失。如在20世纪,前80年(1900—1980)全球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105万人,平均每年死亡1.3万人。1990年伊朗鲁德巴尔地震造成5万多人丧生。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紧急损失高达960亿美元就是例证。为了抗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有必要进行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抗震设计。 1、1、1地震类型与成因 对于构造地震,可以从宏观背景和局部机制两个层次上揭示其具体成因。 宏观背景: 地球的构造:R=6371Km 约 6400Km 包括:地壳、地幔与地核。 地壳有各种不均匀的岩石组成,出地面的沉积层外,陆地下面的 地壳主要为:上不是花岗岩层,下部为玄武岩层;海洋下面的地 壳一般只有玄武岩层,革除厚薄不一。世界上大部分地震都发生 在这一薄薄的地壳内。 地幔主要有质地坚硬的橄榄眼组成,它具有粘弹性,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不断释放能量,从地下20Km~700Km ,地球内部温度有大约600℃~2000℃,在这一范围内的地幔中存在着厚约几百公里的软流层,物质对流,地球内部的压力也不均衡,900Mpa~370000Mpa ,地幔内部物质在热状态和不均衡压力作用下缓慢的运动着,即可能为地壳运动的根源。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外核(厚2100Km )和内核,其主要构成物质是镍和铁。据推测,外和可能处于液态而内核可能是固态。 通常认为,地球最外层是有一些巨大的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板块向下延伸的深度大约为70~100Km ,由于地幔物质的对流,板块也相互运动,板块的构造运动,是构成地震产生的根本原因。 地 震 诱发地震:主要用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工程活动(如兴建水库)所引发的 地震,一般不太强烈,仅有个别情况(如水库地震)会造成严重的地震灾害。 天 然 地 震 构造地震:由地壳构造运动所产生,次数多,占地震发生总数约90%, 释放的能量大,影响范围广,造成的危害严重。 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所引起。 陷落地震:由于地下空洞突然坍塌而引起。 强度低,影响范围小。 地震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构造地震。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 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 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 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 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 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全部

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总结: 防治自然灾害的通用措施: 1.加强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 机制。 2.对已发生地区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引发- ----灾害的动向,为预报-------灾害提供信息。 3.加强对-------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的 政策法规。 4.加强预防知识教育,提高人们的意识。 5.加强-------预报,启动应急案。 6.及时有计划的转移和安置民众。(水文、地质 灾害) 一.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次高的原因: 1.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多样,滑坡泥流多发。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季风的不稳定或规律反常, 导致我国多旱涝灾害。 5.海岸线长,多台风、风暴潮。灾情重再加上我国是发展 中经济比较薄弱,对防灾减灾的投入相对不足。

(1.2点是指特殊地理位置、3点是指特殊地貌、第4点 是指特殊的气候)。 二.自然灾害频率上升的认为原因: 1.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地质灾害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灾害加重。 2.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 3.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导致涝加重。 4.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 5.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 三、我国东部地区成为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1.季风区,是洪水暴雨集中的地区,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涝区。 2.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的影响大。3、北部有旱灾虫灾寒潮等灾害。 4.东部地区灾害种类多,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四.西南地质灾害重: 自然原因: 1、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位于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 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泥流。 2、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易发生滑坡。

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自然灾害知识总结 1.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2.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联系性。 从所造成的危害看——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 3、自然灾害的影响 很多时候,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有利、不利两个方面。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滞后的,使得自然灾害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忽视其有利的一面。当然,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是主要的,我们不能因为自然灾害存在有利的一面而放弃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 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生命威胁(人员伤亡、疾病暴发等,尤其是瞬间爆发的自然灾害,如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海啸等);2.经济损失(财产损失、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3.生态环境破坏(植被破坏、次生灾害等)。 常见自然灾害的有利影响归纳如下: 1.台风:①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②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③维持着地球的热量平衡; ④增加捕鱼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2.沙尘暴:①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②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 ③形成黄土高原;④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3.寒潮:冻死越冬害虫,净化空气。 4.雪灾:①冻死越冬害虫;②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水源,缓解春旱;③增加土壤墒情(土壤湿度)。5.火山喷发:①火山灰是天然肥料;②提供热能(如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利用10座间歇性的火山热能建造发电站);③带来金刚石、硫磺等大量矿藏;④形成独特火山地貌,以及喷发不很剧烈的火山,均是优质旅游资源(如五大连池、夏威夷群岛上的熔岩瀑布)。 5.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的特点。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如下图。 2.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蝗灾和鼠灾。对于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要从成因、特点、时空分布、影响、防御办法等方面掌握,干旱、洪涝对我国的影响最大。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要从分布和危害两方面掌握。

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19-11-18T10:29:24.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汤茂立1 臧秋霞2 [导读] 摘要: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较为频繁且强地震也时有发生,对我国民众人身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22000; 2.灌云县应急管理局 222200 摘要: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较为频繁且强地震也时有发生,对我国民众人身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地震工程学是一门防震减灾的学科,本文对地震工程学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地震工程学的发展,降低地震的危害。 关键词:地震工程学;防震减灾;发展趋势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强烈的地震常常会给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国的地震地域宽广且分散,地震频繁且强度较大。20世纪,发生了10次以上的8级以上强度地震,如唐山大地震对唐山地区的建筑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损毁;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必须积极地开展地震预知工作并做好结构建筑物的防震工作,地震工程学正是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一门学科。 1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所谓地震工程学,指的是一门研究地震理论、工学结构、地震响应、结构抗震性的学科。其中,地震动的研究包括地震地质学的背景、强震观测、地震动的基本特性、地震动的模拟、地震受害现象的解析等;结构物的地震响应包括实验性的观测和理论解析的2个部分,抗震、防灾的理论包括抗震设计理论、结构物振动控制理论以及地震风险分析理论。 关于地震动的地震工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概括地壳运动规则、地震动特性和地震受害现象,并结合地震工程学的其他研究内容,从工学的观点探索减少和控制地震灾害的方法。抗震、防灾理论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结构物的地震动和动态性能,来减少和控制地震灾害。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比如唐山、汶川等强地震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于地震灾害,首先应该实施预防措施,最基本的对策是在强化抗震方面设施,提高结构物的抗震性。地震工程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地面运动规律、地震动特性以及震害现象的了解,结合地震工程学其他方面的研究,从工程学角度来探寻降低与控制地震灾害。 2地震工程学的特点 从其内容上进行分析,地震工程学涵盖了地震学、工程学和社会学(包括地震学和结构抗震)。其研究的重点问题是震源区域的区分,潜在的震源区域的地震活动的规律,地震工程学参数的选择和参数的预估等。地震工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如下:(1)研究的重点是对强震观测、地震受害经验以及相关实验进行研究。强震观测是地震动研究的基础,也是构造动态试验的主要基础。(2)研究的焦点是地震活动。结构物的地震作用与自身的动作特性密切相关。地震活动的随机性反映了发生过程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间、位置、强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必须依赖结构物延性的抗震设计中,不再有确保结构强度安全性的概念。结构物的支撑力不仅仅给予屈服水准,还需要作为概念设计中的“设计地震力延性”设计基准的结构物的延性能。(3)研究热点是结构非线性和复杂的地震动输入。由于地震活动的不确定性,结构在今后的强烈地震可能会进入弹-塑性强迫震动过程,从而使得建筑物结构出现非线性损坏。同时,随着地震记录数的增加和实验技术的开发,考虑到复杂的地震动输入(多维多点输入)的理论和实验性研究成为了这个课题的新热点。(4)开发方向广泛应用概率论、控制理论以及规划理论。建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建立与结构物分离、制振技术有关的结构振动控制理论,把基于灾害预测、系统运用研究和系统控制理论的防灾计划理论融为一体,从而使得地震工程学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在大规模系统方面展开了方向性和可控制的研究。 3目前地震工程学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1强震观测方面 1932年美国开始进行强地震观测。现在,数以千计的地震记录在世界上可以被利用。自1950年初以来,中国在强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然而中国地震工程学领域虽然发表了一系列的地震观测报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到现在为止,中国只有约300个固定站点对地震进行预测。由于网络密度太低,很多强震都未能达到近距离主地震记录,活动观测可靠性明显不足,所以事前地震观测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地震后观测不能得到主要地震记录,现场土壤质量数据未完成。中国很多的地震观测所都没有土壤记载。在构造物的动态响应分析中,将与构造物相同或类似的地壳条件下得到的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使用,最终生成强震记录。中国现在使用的强震观测设备很早以前,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另外,观测小组不稳定,人才严重老龄化,年轻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新的地震研究需求。 3.2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面 在地震反应分析方面,通常都会选择时程分析法,然而该方式虽然可以对结构的非弹性反应进行再现,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依旧出现了一些问题:(1)给定的滞回性模型应当能够反映“层”或“成员”的实际的机械特性,但通常需要在反映机械特性的精度与计算机的容量及时序之间进行选择。(2)每种结构输入地震动记录,只计算地震时的结构物的响应时间。因此,一方面,为了反映建筑物的耐用年限可能受灾的地震特性,需要判断、决定选择怎样的地震动输入方式。另一方面,为了从计算结果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构响应,需要一定程度的多波输入。因此,如何捕捉响应状态,有必要输入地震波的数量进行合理选择。(3)动态分析需要了解结构物全部断面的几何学参数,因此时程分析法是以断面尺寸和配筋为前提的检查计算法,不能作为设计方法直接使用。 3.3结构抗震设计方面 当前结构物的抗震设计法,即响应光谱法是基于从过去的地震加速度记录中选择的统计数据,通过确定性分析法计算响应光谱。另外,部分地考虑了地震响应的随机性,但平均响应光谱基于确定性分析法,这种方法依然是定性分析方法的范畴。但是,由于实际的地震记录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以平均响应光谱为基础的地震记录数目较少,仅使用平均值无法反映设计时间值的可靠性。譬如,对EL-Centro地震记录来讲结构是安全的,但是,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来讲,该结构却不一定是安全的。因此,不能认为响应光谱法是令人满意的方法。 4地震工程学的几个发展趋势 4.1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 2、有效波 3、干扰波 4、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_______勘探,_________勘探, __________勘探和_________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_______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____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_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_______地震法、__________地震法和_________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__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_,通过电缆 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________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做出地震____________,并提出_______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_____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________追踪反 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___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___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________就是有效波. A.多次波; B.反射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_________. A.一个点; B.许多点. 3 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_____________. A.传播时间长; B.反射能量强. 4.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各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都校正成____________反射时间. A.垂直; B.标准. 5 水平迭加能使多波受到压制,反射波得到______________. A.突出; B.增强; C.压制; D.变化不明显. 四、 简答题 1、什么是多次覆盖? 2、什么是多次波记录? 3、什么是反射定律? 4、什么是时距曲线? 五、计算题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速度为3000米/秒.从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计算波阻抗Z 知:砂岩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的立方. 求:Z=?

地震工程学

从汶川地震探讨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交通学院徐伟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分别从其基本要求、教学楼的抗震以及如何识别结构的规则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针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原因和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合工程建设和设计方面知识给出在场地选择、抗震设防、鉴定加固、抗震技术和科技投入等几方面的建议,本文也对地震高发地区如何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今后工程设计和研究积累经验。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规则性;场地,工程设计,农村房屋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给四川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宏观对房屋震害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强地震作用力直接导致房屋倒塌毁损,其中汉旺镇是最典型的单纯受地震作用力破坏的地区;二是由于除强地震作用力之外,大面积山体滑坡的次生灾害给房屋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如北川县城山体滑坡使老城区1/3 几乎被埋没,新城区将近1/4埋没;三是地基液化,部分地区座落在河滩松散的堆积物上,地震发生后,引起强烈的砂土液化,比较典型的是映秀镇;四是地表开裂或隆起,发生在地震中心区域或临近断裂带区域,如北川县。通过对震灾的反思,普遍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高度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同时,这次地震也给我们的地震工程学带来许多启示。 1 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理解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思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把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作为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条文,同时还对建筑方案的各种不规则性,分别给出了处理对策。针对超限高层建筑,建设部建质[2006]220号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第11 条(以下简称超限高层审查技术要求),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符合的要求。(1)超高时建筑结构规则性的要求应从严掌握,明确竖向不规则和水平不规则的程度,避免过大的地震扭转效应。(2)结构布置、防震缝设置、转换层和水平加强层的处理、薄弱层和薄弱部位、主楼与群房共同工作等妥善设计。(3)结构的总体刚度应适当,变形特征应合理;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和扭转位移比符合规范、规程要求。(4)混合结构工程、钢支撑框架结构的钢框架,其重要连接构造应使整体结构能形成多道抗侧力体系。(5)多塔、连体、错层、带转换层、带加强层等复杂体型的结构,应尽量减少不规则的类型和不规则的程度;一般不宜超过文献[2]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6)当几部分结构的连接薄弱时,应考虑连接部位各构件的实际构造和连接的可靠程度,必要时取结构整体计算和分开计算的不利情况,或要求某部分结构在设防烈度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7)规则性要求的严格程度,可依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有所区别。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各种自然灾害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质灾害】 地震 一、与其他灾害相比地震具有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 二、地震分布: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一般呈带状分布。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台湾四个多发区。 三、成因: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造成地震。 四、危害: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体滑坡、还可能引发火灾、水灾、堰塞湖、瘟疫等次生灾害。 五、防治措施: ①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②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③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 ④增强抗震意识⑤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 滑坡、泥石流 一、滑坡 1.成因 (1).自然原因: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覆盖较差、暴雨集中。 (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修水库、山脚下采石等) 2.影响滑坡危害程度的因素有:滑坡体的位置高低、体积大小、移动速度快慢、移动路径远近等。 二、泥石流的成因 1.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2.植被: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3.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人类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 三、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1.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2.摧毁城镇、村庄; 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4.泥石流能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造成洪涝灾害。 四、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加强监测预报 2.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4.建立应急预案

5、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6、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支挡物 7、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8、暴雨过后注意滑坡迹象,及时转移居民 9.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知识,发生泥石流时,沿与泥石流垂直的高处逃跑,并保护好头部。 五、中国的滑坡、泥石流 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危害大的原因 (1)我国山地面积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相对松软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植被破坏严重, (4)山区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大,铁路运营里程长,人口财产相对集中 2.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不均 (2)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3)主要发生在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较集中 (4)西密东疏,西南地区是重灾区 六、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水文灾害】 洪涝 一.我国洪涝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1.空间分布不均; 2.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3.东部多,西部少; 4.沿海多,内陆少; 5.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6.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二.成因 1.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2.水系: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汇水量大 3.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多曲流,易淤塞 5.破坏植被,陡坡开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并且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蒸发下渗减少,使下游河道短时来水过多。 6.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7.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和建设(建筑物占据河道) 三.危害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试题库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制:四年本科 学时数:80 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学院 2001年2月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 1.视速度小于等于真速度。() 2.平均速度大于等于均方根速度。() 3.倾斜入射的纵波产生转换波。() 4.倾斜界面情况下,折射波上倾方向接收时的视速度等于下倾方向的视速度。() 5.纵波和横波都是线性极化波。() 6.倾斜反射界面的视倾角大于真倾角。() 7.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长度同它的频带宽度成正比。() 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就是波前面的传播速度。() 9.折射波时距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视速度等于界面速度。() 10.法线入射的纵波产生转换波。() 11.由于大地滤波作用,使激发的短脉冲的频率变低。() 12.瑞雷面波是线性极化波。() 13.倾斜反射界面的视倾角小于真倾角。() 14.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 15.沿地层倾向布置地震测线,倾斜反射界面的射线平面与地面垂直。()16.n个检波器组合后,有效波的振幅是未组合前单个检波器输出振幅的n 倍。() 17如果叠加速度大于有效波的真速度,动校正后有效波的同相轴与初至波的同相轴方向一致。() 18.水平叠加法的统计效应优于组合法。() 19.折射波的形成条件是地下存在波阻抗界面。() 20.对水平多层介质,叠加速度是均方根速度。() 21.对水平叠加法,偏移距增大,分辨率提高。() 22.地震测线任意观测点处的反射界面视深度和法线深度小于或等于真深度。() 23.倾斜反射界面情况下,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极小点位于界面的上倾方向。() 24.从各个方向的测线观测到的时距曲线极小点位置,一般可以确定反射界面的大致倾向。() 25.沿走向观测时,反射波时距曲线极小点位置随倾斜界面的倾角加大和埋深加深而偏离爆炸点越远。() 26.倾斜反射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面等时线的地面投影为同心圆系,其圆心位于爆炸点处。()

自然灾害知识框架

一、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背景: ()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 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 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多种的有害生物。 (二)人文背景: ()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 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地域特点和形成原因: 地震: ()时空分布特点: 多震国家,时间上周期性,有活跃期平静期。 集中四大地区,台湾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原因: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②我国板块内部多断裂破碎构造。 滑坡、泥石流 ()时空分布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 ②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及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以西至 北京-兰州-昌都一线之间。 ()成因: 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的破坏; ④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 ()时空分布特点: ①各地均可发生,频率不同,黄淮海最重、华南西南次之、 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②全年均发生,南北差异大,北方春旱、长中下夏秋旱,华南冬春旱。 ()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洪涝 ()地域分布特点: ①地区性明显,季风区多,西部几率小。最重是珠江流域、二是淮河流域、三是长江流域。 ②季节性明显,集中于夏季。 ()成因: 自然原因: ①气象因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季节、年际变化较大 ②水文因素:江河泛滥、堤坝溃决、凌汛、风暴潮。 ③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河流因素:河道曲折,地上河。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过度开垦③围湖造田④占用河道沙尘暴 ()时空分布特点: ①多发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 ②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春季最盛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面干燥;③碎屑物质丰富;④多大风天气;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砍伐④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台风 ()时空分布特点: ①-月均可发生,夏秋最多; ②影响范围是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③影响程度南部沿海(广东、海南、台湾)最重,依次闽、浙、苏、鲁、辽; ()原因: ①低纬度广阔的湿热洋面;②强烈的上升气流;③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寒潮 ()时空分布特点: ①月-次年月均可发生,集中-月。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影响,北方影响较大,西藏、云贵、琼、台影响较小。 ()原因: ①距西伯利亚寒冷中心近,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风强烈。 ②青藏高原地势高,冬季风爬升受阻,东西向高大山脉的层层阻挡。 水华和赤潮 ()时空分布特点及变化: ①水华主要分布在内陆湖泊区,部分河段也有发生;赤潮主要发生在海湾地区,尤其南方海湾地区更易发生。 ②主要发生在热量充足的夏秋季节。 自然灾害知识框架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

《自然灾害概论》知识点汇编 《自然灾害概论》前言 1、为什么要学习自然灾害概论?(掌握) ①上世纪85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灾害损失越来越大,人员伤亡巨大 ②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是防灾科技学院对每一位入校新生的要求, 校训“崇德博智,扶危定倾” ④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特别是防灾和环保素质的必然要求 2.自然灾害学概论课程知识体系(了解) 1 地球系统和自然灾害 1.1地球系统 1 相比于其他星球,地球具有哪些特点使得她适合人类居住?(熟悉) (1)地球有土壤、大气中有氮和氧气、平均温度15°、与太阳距离适中、有大量的水——地球的天文环境条件适合生命存在 (2)地球拥有其他行星所没有的独特圈层结构,这些圈层的相对运动和变化,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圈——氧气占1/5;水圈——存在液、气、固三态;生物圈——独一无二;岩石圈——板块运动 2、地球圈层结构系统及特点 (1)地球圈层结构系统(了解)

(2)地球圈层结构的显著特点:(了解) 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基本上下平行分布; 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互相渗透、重叠、影响。 3、地球系统由哪些圈层构成,他们对地球有什么重要作用?(熟悉) (1)分别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 (2)大气圈的作用:温室效应;阻挡紫外线;大气循环 水圈的作用:生命之源;水循环 岩石圈的作用:承载物;物质交换能量循环的场所 生物圈的作用:适应自然,改变自然,影响自然。 (3)各圈层(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协调与发展,构成了我们这个蔚蓝色星球蓬勃的生机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摇篮。 4、水循环意义(熟悉): a.可以不断更新水体,断塑造地表; b.调节地球各圈层的能量,避免出现极端气候和天气。 由于海陆之间、地表与地下之间,高纬与低纬之间水循环的存在,使得水分布的微小变化,都可以产生巨大的自然灾害,地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讨论自然灾害时,一定要有地球的整体观。 5.软流层与岩石圈(熟悉) a.上地幔顶部存在着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形成,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b.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6 为什么说人类是影响地球的重要力量?(掌握)作业 (1)生物圈中最重要的是人类活动。(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的空间和规模在迅速增大,今天的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最为活跃的因素。(3)人对岩石圈表层环境的影响与改造日益剧增,成为与自然地质作用并驾齐驱的营力,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过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和强度。(4)人在当今全球变化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成为影响地球的重要力量。 7 举例说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熟悉) 地壳运动——地表起伏——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 1.2活动的地球 1、大气和洋流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了解)讨论 (1)地球表面过程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太阳每天向地球的大气层辐射太阳能,在赤道辐射的能量多,因此,赤道大气层的温度也高。整个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温度的差别,再加上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大气层运动,可能形成台风、风暴潮等灾害,这决定了天气和气候。(2)同样的原因,赤道和地球极区受到太阳辐射的不同,产生了热的不平衡,在海洋中产生了洋流。这种大气运动和洋流,就象一部巨大的热机,把热由地球上的这一部分传到地球的另一部分。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弹性介质中几何地震学的反射系数只与上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2、纵波反射信息中包括有横波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纵波反射系数提取横波信息。() 3、在纵波 AVO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垂直入射的纵波反射系数剖面。() 4、当纵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横波。() 5、SH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纵波。() 6、直达波总是比浅层折射波先到达。() 7、浅层折射波纯粹是一种干扰波。() 8、折射界面与反射界面一样,均是波阻抗界面。() 9、实际地震记录可以用鲁滨逊地震“统计”模型表示为:反射系数(R(t))与地震子波(W(t))的褶积 S(t)=W(t)*R(t)。() 10、面波极化轨迹是一椭圆,并且在地表传播。() 11、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掉所有的干扰波。() 12、可控震源的子波可以人为控制。() 13、对于倾斜地层来说,当最小炮检距和排列长度不变,并且排列固定不动时,上倾激发与下倾激发可获得地下相同的一段反射资料。() 14、单炮记录上就可以看出三维资料比二维资料品质好。() 15、资料的覆盖次数提高一倍,信噪比也相应地提高一倍。() 16、当单位面积内的炮点密度和接收道数一定时,面元越大,面元内的覆盖次数越高。() 17、覆盖次数均匀,其炮检距也均匀。() 18、无论何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均为双曲线形状。() 19、横向覆盖次数越高,静校正耦合越好。() 20、动校正的目的是将反射波校正到自激自收的位置上。() 21、当地下地层为水平时,可以不用偏移归位处理。() 22、偏移归位处理就是将CMP点归位到垂直地表的位置上。() 23、最大炮检距应等于产生折射波时的炮检距。()

自然灾害知识点汇总

地震 1、地质灾害:是地球岩石圈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地质作用为主要致灾因子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2、地震:岩层断裂或错位,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地震灾害:是由地震导致的灾害 4、地质构造:①引起地震的能量释放的源头成为震源②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成为震源深 度③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④震中到周围地面上某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 ⑤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课本图) 5、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震级越高、释放能量越大) 分微震(﹤3级)有感地震(3-5级)破坏性地震(﹥5级)(﹥7级会有重大损害)6、烈度: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①震级②震源深度③震中距④地质构造⑤地面建筑的坚固程度 ⑥发生时间、⑦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状况;⑧人员防震自救意识) 7、分类:按照震源深度: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深源地震(大于300km) 按照成因:①构造地震②火山地震③陷落地震④人工诱发地震 8、构造地震:地下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占90%以上、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 造地震多分布于①板块边界处(如日本、台湾多地震)②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带(华北)9、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 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10、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 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震。地震能量主要来自重 力作用。矿洞塌陷或大规模山崩、滑坡等亦可导致这类地震发生。占3% 左右 11、人工诱发地震:水库蓄水、人工爆破地下核试验油井注水

地震工程学 复习题

一. 简答题 1. 全球有哪几条主要的地震带?中国有哪几条主要的地震带? 2. 描述地震规模的两种方法是? 3. 地震按成因可划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 4. 何为地震震级? 5. 地震波有哪几种主要类型?每种地震波引起的传播介质颗粒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6. 体波有几种主要类型?其引起的岩石颗粒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7. 断层的运动机制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8. 地震动危险性分析计算包括哪两个主要步骤? 9. 地震动小区划的概念? 10.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有哪几个关键阶段? 11. 何为地震动三要素? 12. 地震烈度的概念是什么? 13. 什么叫地震烈度?什么叫基本烈度?工程上如何定义多遇地震、偶遇地震、罕遇地震? 14. 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是什么? 二. 计算题 1. 某介质密度为2850kg/m 3,杨氏模量为9.0×1010pa ,泊松比为0.27,试计算纵波和横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横、纵波的波速比。 2. 某次地震中断层面上的破裂长度为50km ;破裂宽度10km ;破裂面上平均滑动量4.0m ;震源区介质剪切刚度5×1011 dyne/cm 2,试计算此次地震的矩震级。 1. 某次地震震后调查发现,某地区A 类房屋(木构架和土、石、砖墙建造的旧式 房屋)、B 类房屋(未经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和C 类房屋(按 照VII 度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建筑物破坏情况如表10-1。试计 算该地区的平均震害指数。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每类房屋的震害指数(每级破坏程度对应的震害指数见表 10-2): ()1m i k k j j n i I N =?= ∑

常见自然灾害知识点培训课件

常见自然灾害知识点

常见自然灾害整理 一、地震灾害 1、成因: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能强烈急剧释放,引起地壳震动。 中国多地震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地壳运动活跃。 2、影响破坏程度(烈度)大小因素:自然:震级大小(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源深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人文:发生时间;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抗震程度;人员防震自救意识 3、引发的次生灾害:泥石流、滑坡、(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工厂有毒物质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瘟疫(人员死亡) 4、损失:严重人员伤亡;破坏建筑物,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引发次生灾害(如上)、 5、措施:①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建立预警监测系统②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灾前物资准备等工作③提高建筑物抗震程度④进行防震教育,提升防震意识与自救能力 二、泥石流 1、成因:自然:①山区地形,山高、坡陡、谷深②(地震多发,断裂发育导致)地表多疏松堆积物③植被覆盖率低④洪水条件(强降水、溃坝、冰雪融水)

人为:①破坏植被②破坏地表③开矿等人类活动 2、危害:①掩埋村镇②冲毁建筑物与道路、矿山等③阻塞河道 3、措施:①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②人类活动避开泥石流多发区③植树造林(生物措施)④建设护坡林、堤坝,进行截流(工程措施) 三、滑坡 1、成因:①岩石破碎;②山区地势起伏大,岩体、土体不稳定,有滑动面;③植被覆盖差 ④降水、地震、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发生 2、措施:①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②工程措施:护坡、加固岩体、消除地表水地下水危害③人类活动避开滑坡带(如修路)④提高植被覆盖率 四、沙尘暴 1、我国发生时间:多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多。 2、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干燥多沙质沉积物;多大风;植被稀少,地面径流少。 人为原因:人类过度农垦、放牧、樵采等造成土地沙化,部分工程建设等破坏地表,地表裸露等。 3、分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漠广布、地表裸露、植被稀疏)在我国多发生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 4、冷锋对沙尘暴的影响:冷锋风力大,吹扬沙尘,并使沙尘随锋面移动 5、危害: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大气能见度降低,污染环境,造成呼吸道疾病多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