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课件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课件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课件

东莞市市域干线道路网规划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二○○四年三月

目录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1)

(一)规划目标 (1)

(二)规划原则 (1)

(三)规划方法 (2)

二、规划方案 (3)

(一)规划路网体系 (3)

(二)高速公路网络 (3)

(三)快速路网络 (5)

(四)干线性主干道网络 (7)

(五)规划路网规模 (8)

(六)规划路网总体评价 (8)

三、分期建设计划 (9)

(一)分期建设年限 (9)

(二)各建设阶段的建设目标 (9)

(三)分期建设计划 (9)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一)规划目标

在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拟定干线道路网规划的目标。

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构筑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各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一体化交通系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东莞市干线道路网规划目标为:

1、建立适应东莞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促

进全市最终形成具有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包括干线性主干道和普通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以及城市支路(包括集散性支路和出入性支路)的完善的道路网络。

2、明确各类道路的功能,整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过境交

通、对外交通以及市域内部交通各行其道,减少相互干扰。同时,适当分离城市客运和货运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合理配置全市干线路网的等级结构,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完善、

级配合理、规模适当的市域干线网络。

4、完善路网布局,提高全市各区域的通达性。

(二)规划原则

1、注重与国家及区域(珠三角)道路网总体规划相协调,加强与

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发挥东莞在区域干线路网中的重要功能。

2、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充分考虑东莞作为一个制造

业中心城市,以过境和对外交通为主的交通流分布特征,以及铁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发展需求。

3、合理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促进东莞市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内

部各组团间的联系,突出组团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加强各个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通过交通系统的建设促进和引导城市形成一中心多支点的组团空间格局。

4、高等级道路的布设要考虑远期城市发展的需要,尽量从城市边缘

通过,避免对未来的城区产生分割。

(三)规划方法

1、高速公路:根据上层次路网的相关规划以及交通需求的形态对

东莞市的规划高速公路网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调整意见和建议。

2、城市快速路:在满足交通需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连通全市各

大组团和策略性发展区。快速路自成体系,并与上层次的高速公路和下层次的干线性主干道有良好的连通性。

3、干线性主干道:在现有国、省道的基础上,增加道路数量,调

整道路布局。在布局上首先是连通相邻各镇,同时适应交通需求的分布特征。

二、规划方案

(一)规划路网体系

本次市域干线道路网规划重点构造高速公路体系、快速路体系及干线性主干道体系。

1、高速公路体系

高速公路主要承担过境交通、疏港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强化区域主要城市间的快速联系,并且服务于港口、铁路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集疏运交通需求。高速公路具有大流量、连续、高速、完全分离的交通特征。

2、快速路体系

快速路体系主要承担城市组团间(或主要人口中心之间)的快速客、货运交通,以长距离交通为主。快速路具有大流量、连续、快速、完全分离的交通特征,并能通过两侧辅道与沿线片区有良好的衔接。

3、干线性主干道体系

干线性主干道主要承担城市组团间特别是相邻组团间的较长距离交通,并对高、快速路交通进行集散。干线性主干道具有中流量、不连续、中速的交通特征。

(二)高速公路规划网络

高速公路主要服务于过境交通、疏港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连

接东莞市主要的客、货源,包括一港(虎门港)、三区(莞城市区和松山湖科技园区和东部工业园区)、麻涌次中心、长安、虎门次中心、常平次中心以及外围的广州、深圳、珠海和惠州等。

规划的东莞市高速公路将形成“四纵一横”的总体布局形态,其中:“四纵”分别为沿海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博深高速公路;“一横”为常虎高速公路。各条通道的功能及其连接的区域主要客、货源情况见表1。

表1 高速公路功能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分析

(三)快速路规划网络

快速路主要服务于城市组团间(或主要人口中心之间)的快速客、货运交通,连接东莞市城市内部的主要客、货源,同时配合高速公路完善对区域主要客、货源的服务。城市内部的主要客、货源包括东莞市区、沙田港区、城市主要工业园区(松山湖科技园区和东部工业园区)以及各功能组团的中心城镇(麻涌、长安、虎门、常平、塘厦)。

规划的东莞市快速路将形成以五环快速路为核心,近期呈放射状态,远期呈环的总体布局形态。各条通道的功能及其连接的区域及城市内部主要客、货源情况见表2、表3。

表2 快速路功能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分析

表3 快速路功能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分析

(四)干线性主干道规划网络

干线性主干道服务于城市组团间,尤其是相邻组团间的客、货运交通,连接城市内部的普通客、货源,包括各个组团内的一般城镇。干线性主干道与快速路一起构成服务于城市内部各个镇、区之间联系的完善的交通网络。本次规划干线性主干道网络主要是改造国、省道为城市干线性主干道,新辟纵向主干道连接东西两翼各镇;同时在联网公路的基础上布设横向联络性主干道。

(五)规划路网规模及投资估算

本次干线道路网规划共新增高速公路173公里,投资166.4亿元;新增和改造城市快速路283.4公里,投资178.7亿元。建设和改造干线性主干道740.3公里,投资261.1亿元。至2015年,加上已有的104公里高速公路,80公里干线性主干道,则东莞市将形成1381公里的市域干线路网,总投资达到606.2亿元。

(六)规划路网总体评价

1、通达性服务水平

东莞市中心城、次中心及主要策略发展区平均约10分钟可上高、快速路;

东莞市中心30分钟内可到达主要策略发展区,45分钟可到达一般镇中心;

形成全市1小时生活圈,即任两个镇(区)之间可在1个小时内到达。

2、交通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平均承担的交通量为每车道860标准车/高峰小时,总体饱和度约为0.5,车辆运行速度约75公里/小时;

快速路平均承担的交通量为每车道830标准车/高峰小时,总体饱和度约为0.6,车辆运行速度为48公里/小时。

主干道平均承担的交通量为每车道980标准车/高峰小时,总体饱和度约为0.8,车辆运行速度为30公里/小时。

三、分期建设计划

(一)分期建设年限

根据对项目的重要性、交通需求以及投资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制定东莞市规划干线路网的分期建设计划。分期建设阶段分为两个阶段:近期为2010年之前,远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二)各建设阶段的建设目标

近期“十五”期间,主要目标是建立初步的市域干线道路网络,尽快改善现状干线道路功能混杂、交通拥挤、过境和对外交通穿城越镇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和城市生活等问题,将干线路网连通各主要策略发展区。所以,建设重点以形成城市快速路骨架网为主,以及加强对已有公路按城市道路进行改造,达到客货运分离,初步实现干线路网规划目标。

远期2011年至2015年,建设目标是在已有路网的基础上,为满足新增加交通需求进行相应的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体系和干线性主干道体系,实现干线路网规划的目标,促进东莞市城市化进程。

(三)分期建设计划

经与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及其它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分期建设计划与投资规模如下:

近期建设高速公路121公里、快速路263.4公里、干线性主干道433.3公里,投资约443.5亿元。其中,市政府已决策建设高速公路97公里、快速路151.4公里、干线性主干道129公里,投资约255.9亿元;下阶段还需建设高速公路24公里,投资19.2亿元;快速路112公里,投资63.5亿元;干线性主干道304.3公里;投资104.9亿元;总投资约187.6亿元。需要说明的是市政府应重点负责快速路系统的建设,并按照规划要求协调各镇干线性主干道之间的衔接,各镇则按照规划要求负责本镇内部的干线性主干道建设。

远期建设高速公路52公里、快速路20公里、干线性主干道307公里,投资约162.7亿元。

附表:

东莞市近期规划路网与总规划路网规模及投资对比表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近期计划建设投资表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远期计划建设投资表

附图:

东莞市近期干线路网规划布局示意图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布局示意图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课件

东莞市市域干线道路网规划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二○○四年三月

目录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1) (一)规划目标 (1) (二)规划原则 (1) (三)规划方法 (2) 二、规划方案 (3) (一)规划路网体系 (3) (二)高速公路网络 (3) (三)快速路网络 (5) (四)干线性主干道网络 (7) (五)规划路网规模 (8) (六)规划路网总体评价 (8) 三、分期建设计划 (9) (一)分期建设年限 (9) (二)各建设阶段的建设目标 (9) (三)分期建设计划 (9)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一)规划目标 在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拟定干线道路网规划的目标。 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构筑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各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一体化交通系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东莞市干线道路网规划目标为: 1、建立适应东莞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促 进全市最终形成具有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包括干线性主干道和普通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以及城市支路(包括集散性支路和出入性支路)的完善的道路网络。 2、明确各类道路的功能,整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过境交 通、对外交通以及市域内部交通各行其道,减少相互干扰。同时,适当分离城市客运和货运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合理配置全市干线路网的等级结构,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完善、 级配合理、规模适当的市域干线网络。 4、完善路网布局,提高全市各区域的通达性。 (二)规划原则 1、注重与国家及区域(珠三角)道路网总体规划相协调,加强与

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设计方案

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设计 方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拟建地点、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 承办单位: 建设地点:深州经济开发区铁东片区 1.1.2承办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单位地址:深州市经济开发区泰山东路北侧 1.1.3编制的依据 (1)《深州经济开发区路网规划项目》编制委托书; (2)《深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12版;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8)《城市用水分类标准》CJ/T3070-1999;

(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工程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94; (13)《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标准》CJ3082-1999; (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 (2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2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23)《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Z47-101-2007); (24)《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标[2008]162号;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深州经济开发区铁东片区。 1.2.2项目建设内容 本工程项目内容包括:站场路、恒信路、横二大街、纵二大

城市道路网规划要求

城市道路网规划要求 1.要具有生长性 2.实现快慢交通分流,提高路网通达性 3.防止干路网上出现集中交通的蜂腰 4.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的匹配 5.重视对原有城市道路和公路的改造和协调 6.土地开发强度与道路网容量相适应 7.客货运交通分流 8.符合抗震救灾要求 环路的设置要求 1.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中心区的外围 2.外环路宜设置在城市用地的边界内1--2KM外,当城市放射干道与环路相交时,应规划好交叉口上的左转交通 3.大城市的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 4.环路设置应根据城市地形,交通流量确定 5.环路等级不应低于主干路 6.两条环路之间的距离应大于4KM 我国城市中自行车交通的组织方式 1.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系统应该成为规模大,密度高的大城市的首选 2.自行车道路网的构成和布局 轨道交通规划 1.特点:占地省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安全舒适准点 2.规划原则:1. 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满足城市主干道客流需求 3.线路走向沿城市干道布设符合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联系一些重要的客流集散点 4.线路密度适当乘客换乘方便换乘次数少 5.应与常规公共交通网衔接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最大整体效置在一些关键车站应考虑轨道交通与私人交通的换乘 6.各条线路的客运负荷量要尽量均衡 7.线路选线走向充分考虑地质地貌地形条件注意保护国家重点文明古迹和保护环境 3.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 1.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A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较大的运量因而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沿线集聚 B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带来突破性变化由市中心伸向郊区的放射形轨道线路引导城市沿着一条高密度的带状交通走廊发展形成指状布局形态 C 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城市原有规模不断扩大在轨道交通作用下城市的各种设施会向线路两侧集中进而导致城市中心的变迁和原有格局的变化 2.轨道交通车站对城市的影响 A 大型换乘中心处于带状发展轴的中心外此类车站附近会进行高密度开发地价不断升值成为城市新的中心区 B 不同的站间距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换乘和发车间隔都会导致线路附近土地呈现出不同的开发利用形态 C 影响城市布局由于大型换乘站会发展成为市区域相对中心产生区域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从而改变原有城市布局

基于城市路网规划现状问题的分析

基于城市路网规划现状问题的分析 城市路网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城市系统的基础,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城市路网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的长久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城市路网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提出了改善的措施,为今后的城市路网规划提供了借鉴。 标签:城市路网;规划;设计 1引言 目前我國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状况而言,车辆拥堵状况的加重、碰撞事件的增多、重大交通事故的呈现等皆直接指向道路交通的不良运营,揭示出城市道路规划的不合理性。因此一定要根据城市特色合理地设计。 2目前城市路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1路网级配结构设计不合理、支路网密度低: 路网结构是由城市中的每一条道路所形成的网络组织,城市的路网结构与交通的通行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路网的合理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而我们国家目前很多大城市路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多为“倒三角”或“纺锤”型,中间大,两头小,普遍缺少次干路和支路。 在我国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结构,如果走错了路,那会绕很多路,花很多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网都是在原有路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原有路网在建设之初本身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再加上长期以来在道路网规划建设中,许多城市过多考虑当地交通需求过分追求形象、景观,乱建宽马路,而忽视道路网的功能结构改善。在大力推进快速路和主干路建设的同时,却忽略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网的建设,主、次干路无非机动车道、盲道,支路无人行道或人行标志,人行道被商摊和其他设施侵占,导致我国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不尽合理,引起目前许多城市交通日趋紧张。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条路拓宽了,修了立交桥,堵车却更严重了。 2.2交叉路路口、交通节点缺乏过渡性结构: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没有充分重视交叉口渠化设计,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普遍只在交叉口进行简单的标线设置,存在大量问题。主要是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脱节,缺乏相关的理论做指导,再加之在长期的道路建设中往往忽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流设计,造成交叉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相互干扰的被动局面,导致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严重下降,成为路网系统中最为脆弱的瓶颈。

道路网规划与设计

道路网规划与设计研究 【摘要】道路系统的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方面。道路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网中最基本的网络,其他网络往往是依附于道路网而存在,例如公交网、轨道交通网、货运网等,道路网的功能结构必须为其他网络的敷设创造必要的基础。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系统是否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交通方式是否能相互协调并密切配合、道路网布局是否能产生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人和物的出行是否方便、迅速、舒适、经济和安全。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结构将会对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节约土地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引导城市布局调整、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功能结构等级结构轨道交通道路密度道路级配路网布局路网容量 引言 道路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网中最基本的网络,其他网络往往是依附于道路网而存在,例如公交网、轨道交通网、货运网等,道路网的功能结构必须为其他网络的敷设创造必要的基础。道路网规划指的是在交通规划基础上,对道路网的干、支道路的路线位置、技术等级、方案比较、投资效益和实现期限的测算等的系统规划工作。城市道路网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对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的研究也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道路密度、道路级配、路网布局、路网容量。城镇道路网规划根据交通量(客运与货运)大小,按道路功能分类,分别主次,合理规划,组成系统,保证交通运输。道路网分城市道路网和公路网。城市道路网由城镇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和区域性道路所组成,它是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骨架,可为各种交通工具提供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行驶条件。城市道路对于城市的通风、日照、绿化、排水、公用事业管线敷设和建筑面貌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合理解决好道路网布局。 1 路网结构的含义 兴起于1960 年代中期并波及世界的结构主义认为,任何客观的研究对象都有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2010版)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2010年3月

目录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1) 附件公路网规划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4) 附录公路网规划研究主要技术方法 (12)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公路网规划编制,加强公路网规划工作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公路网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公路网规划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编制公路建设五年规划的依据,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基础。公路网规划期限一般为10—20年。 第四条编制公路网规划必须贯彻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制度,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生产力布局、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接;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公路网现状,研究未来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明确公路发展目标,确定路网规模、布局和技术标准,提出公路网建设总体安排以及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与措施。 第六条公路网规划按公路行政等级划分,可分为国道规划、省道规划、县道规划、乡道规划,以及专用公路规划;按区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各级行政区域的公路网规划和特定区域的公路网规划。 第七条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

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县道、乡道规划应当报批准机关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专用公路规划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编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专用公路规划应与其他公路规划相协调。 按行政区域编制的公路网规划,由该行政区域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规划编就后,报该行政区域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跨行政区域的公路网规划可由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相关行政区域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按行政区域编制的公路网规划应服从上一级公路网规划。 第八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及规划实施情况,适时组织规划调整。当出现重大调整时,须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第九条编制公路网规划要广泛征询公众、相关部门和相邻行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意见。

城市区域路网规划研究

城市区域路网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26T10:21:30.43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作者:崔建伟卜鑫德 [导读] 区域相关城市规划、轨道、道路等交通规划,指导道路详细规划,指导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崔建伟卜鑫德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10 摘要:区域相关城市规划、轨道、道路等交通规划,指导道路详细规划,指导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城市区域路网规划中主要完成:落实上层次城市规划以及轨道、公交、道路网等交通规划对各条道路的功能要求,优化整合规划范围内主要道路沿线相关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关系,确定主要道路平面、横断面、沿线相交道路节点布设方案。选取某一定片区作为开展道路详细规划的示范片区,以更加集约地利用土地,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支撑规划管理,指导道路方案设计。 关键字:规划;区域路网;道路设计;指导性 落实道路的功能定位,对路网结构、等级提出修改建议,优化道路的平面、竖向、横断面设计;优化交叉口的定位、形式、交通组织方式,明确处理模式;优化和完善步行系统;优化公交停车港的布局;优化转弯半径、进口道路幅分配;化道路沿线地块开口位置和禁止开口路段。规划的主要成果是:项目概况、现状及规划分析。梳理上位规划要求,结合用地识别交通特征差异,从片区交通组织角度提出详细规划要求。交通需求预测分析。对道路网结构、功能进行评估,提出优化建议。道路节点功能及交通组织分析。开展片区交通组织分析。片公交站点、人行系统优化规划,识别公交走廊和步行系统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道路详细规划、节点详细规划。结合详细规划成果,对道路设计方案审查时规划要点予以总结。 1.城市规划分析 区域路网规划时要明确区域发展趋势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空能,区域定义为家战略新区或者城市发展核心区域,投资力度和发展潜力不同,对交通需求和道路用地、建筑用地的影响程度不同;区域是作为城市居民居住片区或者产业经济开发区、或者商业区,空能定位分别为居住配套、产业配套和商业配套。对于区域空能定位,结合周边区域用地性质,从交通生成和吸引角度来看,分析区域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 从城市规划整体范围研究,规划区域范围内路网结构较为完善,形成方格式的路网结构框架,确定道路的详细建设情况,城市主干道作为区域范围内各个方向和对外交通连接的转换器,次干道和支路辅助完成区域范围内交通的衔接。 2.区域交通分析 对片区路段、节点流量流向进行详细的预测分析,对节点定位、进口道车道分配、车道宽度提出量化支撑。片区道路网络化优化建议。确定区域范围对外交通需求,以区域范围为主,结合出行产生期望线,分析区域范围内交通的主要流向。从片区路网流量需求分析区域路网结构特征,在片区道路详细规划时考虑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交通联系需求。 对重要交通断面,统计分析相应的OD断面流量以及占片区交通出行总量的比例,如图1所示为某城区重要交通节点的OD断面流量分布情况。其中的主干道承担片区南北向主要的交通出行需求,其他道路承担片区剩余叫交通需求。 除了路网交通流量分布统计分析以外,还要对重要交通节点流量分析。分析重要交通节点的主要交通流向和次要交通流向,例如图2所示为某一重要交通节点的交通流分布情况,南进口—左转、北进口—左转、西进口—左转和右转是主要转向。通过对重要交通断面和节点交通流量预测的分析,明确不同断面和节点的服务等级和功能,以便对断面和节点功能定位、控制形式以及交通组织时进行优化考虑。

12 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九章城市道路网规划 ?1. 城市道路的功能 ?2. 城市道路网络的等级结构 ?3. 城市道路网基本形式 ?4.道路网规划指标 ?5.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影响因素 ?6.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7.交通需求预测 1. 城市道路的功能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命脉,具有多种功能。 ?交通功能- 通(通行) ?达(进入) ?城市骨架功能-划分地块 ?-建筑和用地的依托 ?管线设置功能-为城市管线提供埋设空间 ?环境景观功能-改善城市通风、日照 ?-布置街道绿化,形成城市景观,展示城市风貌 ?公共空间功能-开展商贸、文化活动 ?防灾功能-避难道路,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 ?-防火带 2. 城市道路网络的等级结构 ?2.1 古代城市 ?强大的集权规划的影响:路网规划主要体现社会宗礼制度、战争防卫的性质和规模、美学的理性认识、对宏伟和仪典的追求等方面的影响 ?“经纬涂”制:我国古代王城道路主要采用,“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2. 城市道路网络的等级结构 ?2.2 现代城市 ?道路分级体系主要依据道路的交通功能,即通达性能和承担交通量的大小来划分。 ?“居住环境区”和分散道路体系模式(1963年布卡南报告):干线道路设置在居住环境区外围,在区域内只布置为本区服务的道路。 ?道路分级体系:明确交通功能,划分道路等级。干线道路注重通行功能,支路注重出入功能,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的顺畅。 2. 城市道路网络的等级结构 ?我国大城市道路网规划和建设采用快、主、次、支四级体系,中等城市采用主次支三级体系。 ?(1)快速路:承担长距离快速交通为主,设中央隔离带,两侧不设非机动车道,但可根据情况设置辅路。 ?(2)主干路:联系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以及对外出入口,车流速度高,流量大。要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 ?(3)次干路:以承担城市功能分区内部的集散交通为主,其上可布置沿街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出租车服务站等。 ?(4)支路:其上有较多的公共交通线路行驶,应满足公交线路和站点的布设要求,并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连。 2. 城市道路网络的等级结构 ?城市道路网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快速道路网和常速道路网。 ?城市快速道路网(机动车专用道路)是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道路间的中介系统,可以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对快速、畅通和交通分流的要求。 ?城市常速道路网包括一般机、非共用的道路网和步行、自行车专用路系统。规划时要分别考虑其功能要求并加以有机组织。 ?城市道路网又可分为交通性路网和生活服务性路网(也可能部分重合为混合性道路)。 2. 城市道路网络的等级结构 ?交通性路网要求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避免机非干扰。 ?生活性道路网要求的行车速度相对低一些,要求不受交通性车辆的干扰,同居民要有方便的联系,同时又要求有一定的景观要求。

城市规划中路网规划密度问题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中的路网效率指标,对路网合理密度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路网密度;问题 城市建设中的道路交通中存在着各种不能忽视问题,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由城市道路的路网密度和路网的合理性问题引发的。有关城市建设与规划中的路网合理密度问题是城市交通能否健康 合理地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路网的密度与容量应该作为城市道路规划总的重要制约条件,但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过高的关注,导致路网改造问题和城市疏散问题久久不易解决。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1 城市规划中的路网效率指标 路网容量问题及服务水平 路网容量,即路网最大通过能力,通俗点说就是路网某几个关键的断面在1h之内能够通过的最大的交通个体数量。路网容量这一问题,是交通规划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服务水平则是指道路的使用者对于路网的交通、道路及环境等诸多方面将要得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程度。一般情况是通过车辆行程的车速来确定城市干道,当车辆的行程车速不轻易测算,没有确定值时,则该用密度指标来测算。 路网效率指标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路网最基本的作用是:实现让最多的人用最短的时间到达自己理想的最远的或最多的目的地。按常理来说,在道路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最佳的路网密度取值应该是可以让路网达到最大的容

量,同时还要保证最高的服务水平。但目前为止,无论是断面,路段还是整个交通路网,都是采用着设施供应能力和运用服务者水平这两个指标来分别对交通路网的层次及性能来进行评价的。但是往往,这两种不同的指标是很难在不同的设施的路网中进行综合比较的。这存在两种现实的状况,一是相同的交通设施的路网在不同的服务程度与水平之下,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交通量,二是不同类型的路网设施,在相同的交通量的前提下,也可能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服务水平。 城市区位势能在路网密度中的体现 从城市的区位势能能角度为出发点,来进行分析,会发现城市建设中的路网密度和城市的区位势能是成正相关的。根据这一定律,这里将以城市区位势能为基础对路网密度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 城市区位势能的定位 城市区位势能作为衡量土地的利用经济优势的大小的指标的标尺,是城市某地的区位势能相对于该城市整体的区位势能的平均值的比值。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上,该论文中所谓的城市区位势能为该区域中的人口总数、人均gdp与经济增长趋势的乘积再除以该区域的总面积,并且,要用经济潜势系数来体现该城市中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城市区位势能是城市内部发展趋势的有效体现,经济增长谦势则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影响城市的发展状况。从城市区位势能可以看出城市中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程度。所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规划 第1节引论 城市道路网是所有城市道路组成的统称。城市道路网一旦形成,就大体上确定了城市的发展轮廓,并且其影响会一直延续下去。因此,城市道路网规划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从交通工程的观点来看,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继续,只有在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提出功能良好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 (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 城市中的各种用地,如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城市行政中心、公园绿地、码头仓库区及铁路场站等都是交通的策源地。交通策源地每日都发生和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和货流,构成不同目的和形式的城市客、货流交通。若要使路网规划得较为合理,就必须通过交通调查取得必需的交通资料,只有在充分占有交通资料的条件下,才可能使得城市分区布局有利于交通便捷、均匀、分散,减少不必要的往返运输、长距离运输、迂回运输,减少交通事故。其原则是分区内部的近距离交通多,超越分区的远距离交通少。 在分区内布置无害工业、手工业及各种机构,供居民就近工作;要修建与分区内就业居民人数相适应的住宅,区内应具有完善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公共设施,使得居民上班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出行距离较近,这就形成了分区内部交通小系统,其主要的交通形式是步行和自行车。 各分区之间的交通是较远或远距离交通,形成全市交通系统。分区之间的交通应该达到通畅快速,车辆的流动与分布、交通种类与速度都直接影响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形成。 (二)地形条件的影响 城市的地形条件对城市用地分区、道路线型有很大影响。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该认真地分析城市地形特点和变化,做到用地划分自然,道路平、纵、横面线型配合地形变化,既满足技术标准,又能结合环境和景观。 (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 城市对外交通有铁路、水运、航空和公路。公路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关系极为密切。公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的部分一般称为城市的进出口。城市道路的横断面与公路的横断面有很大不同,技术标准也不同,因此,城市进出口既有横断面改建,又有横断面的衔接过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城市进出口发生严重的交通阻塞,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四)铁路线的影响 铁路运输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的发展,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铁路线用地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用地的障碍,城市道路与铁路线的交叉,不仅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设施和基建费用,而且也影响了城市的环境、景观等。因此,一般应使城市道路路线与铁路线平行,但不宜靠得太近,否则在分支道路跨越铁路需修建立体交叉时,会造成工程技术上的困难和不经济。铁路客、货运站场与城市道路关系密切,应使城市干道系统与铁路场站有直接联系。 (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 除新建城市外,城市原有道路网对新路网有很大影响。原有路网是基础,是不可忽略的。要根据出行调查资料绘制出OD表及流量流向图,并通过其分布来调整原有路网,发展新的路网系统。要防止简单化地将旧城道路向外延伸,漫无止境地成片建设,这样会导致城市用

城市规划中合理路网密度问题的探讨

城市规划中合理路网密度问题的探讨 摘要:根据对城市总体的规划及相继完成的地区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合理分析,结合城区路网当中极限容量的概念,对此项研究展开了以下探讨。并提出了有关确定城市中路网合理密度的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关讨论,在对城市规划中,关于在标准路网密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下合理的简化方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路网密度;交通规则 城市里的土地资源以及城市的道路建设都存在着一定有限性,而城市中的交通发展与道路需求则具有相对的无限性。在这种现状下,在有限道路的前提下容纳迅猛变化发展的交通很显然是存在着矛盾性的。要想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探究城市道路建设当中的道路合理分布的问题,其次要结合道路的合理分布及对机动车辆的最大承载力,为城市规划中的综合交通规划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近年来,很多城市建设中的交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对交通发展高速的批判不绝于耳,这的确应该让我们深思了。城市建设中的道路交通中存在着各种不能忽视问题,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由城市道路的路网密度和路网的合理性问题引发的。有关城市建设与规划中的路网合理密度问题是城市交通能否健康合理地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路网的密度与容量应该作为城市道路规划总的重要制约条件,但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过高的关注,导致路网改造问题和城市疏散问题久久不易解决。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城市规划中的路网效率指标 路网容量问题及服务水平 路网容量,即路网最大通过能力,通俗点说就是路网某几个关键的断面在 1h之内能够通过的最大的交通个体数量。路网容量这一问题,是交通规划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服务水平则是指道路的使用者对于路网的交通、道路及环境等诸多方面将要得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程度。一般情况是通过车辆行程的车速来确定城市干道,当车辆的行程车速不轻易测算,没有确定值时,则该用密度指标来测算。 路网效率指标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路网最基本的作用是:实现让最多的人用最短的时间到达自己理想的最 远的或最多的目的地。按常理来说,在道路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最佳的路网密度取值应该是可以让路网达到最大的容量,同时还要保证最高的服务水平。但

城市道路网规划

城市道路网布局 交通的发展是应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生的,道路网络是联系城市和交通的脉络.城市道路网络布局是一个城市的骨架,是影响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的一 个重要的因数城市道路网络担负着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地面有轨交通的运行,其网络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布局和城市交通的大局。道路系统一旦确定,将随着时间长期延续下去,即使遇到自然灾害或战争的破坏,在恢复和重建城市时,也较难改变,将对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 我国现有路网形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 环境.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文化发展与交通运输需求逐步演变过来的。城市道路网的格局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现状条件和当地建设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交通及其他各种要求而形成的。因此,没有什么统一的格局,实际工作中更不能机械套用某一种形式,而必须格局各地的具体条件,按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组织。按已形成的城市道路网格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方格式 又称棋盘式。其优点是设计简单,房屋朝向易于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交通拥挤。 2、放射式 其特点是城市有明显的市中心或广场,各条街道均通向这里。单纯的放射式只有在小城镇才能适用,因为从城市的任一点到另一点,都要绕经中心。 3、环形放射式

既保持放射街道,又加上与市中心成同心圆的环状街道,以避免单纯放射式的缺点。 4、方格----环形----放射混合式 其特点是城市主体地区采用方格式布局,以外设方形或多边形环路,加放射对角线式直通道路。 5、自由式 这种城市道路网没有一定的格式。这是由于城镇地区所处地形复杂,考虑了道路功能,又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加以组织而形成的道路网形式。其缺点为占地多,城市内任何两点间道路的非直线系数都较大一般将其归网络为四种典型城市道路网。方格式、自由式、环行放射式、混合史。 一、典型方格式路网的城市 方格网式道路网是最常见的一种路网布局,几何图形为规则的长方形,即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适合的街坊,具有典型方格网络布局的城市如:北京旧城,还有其他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如洛阳,山西平遥,南京旧城等。 西安路网布局为九 宫格局,棋盘路网,轴 线突出,一域多心,在 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 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 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 为主的副中心,在北部 方向形成以阎良为住 的副中心;在渭河以北 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 形成的渭河工业区为 主的副中心;在南部方向形成以长安为主的副中心。西安城域内是西安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客运中心,每天承担着巨大的人流。西安城墙内的结构又限制着道路的承载能力,所以城墙内的区域是西安交通最为拥挤的区域,西安的城域内的交通图是严格的方格网。 方格网式路网特点: 方格网道路一般都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形成的,路网布局和当时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城市大都属于古城,在现代的路网建设和改造中需要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