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

中医伤科
中医伤科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一、中医伤科的起源(远古~1.8万年前)

原始人摸索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伤口,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

二、中医伤科的萌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一)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夏代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

(二)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

砭石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成为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伤科疾病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记载。

(三)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476年)

出现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且将医师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疡医就是外伤科医师。

三、伤科基础理论形成(公元前476年~公元220年)

战国、秦汉时代,伤科基础理论亦初步形成。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金伤、刃伤、外伤出血等多种外伤疾病,其中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外伤科的最早记载。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

《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应用于伤科的药物约100种。

华佗他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术、刮骨术,创立了五禽戏运用于伤科疾病之康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书中记载的攻下逐瘀方药,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蛰虫丸和下瘀血汤等,至今仍被伤科医家所推崇。

四中医伤科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

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并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采用外消、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运用虫类活血药治疗金疡;提出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记述了“阴疽”(似髋关节结核)、“筋疽”(似脊柱结核)的症候。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载录证候1720条,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折(泛指骨折、扭伤等)证候9论,还有妇人与小儿金疮、瘀血证候等。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是中医临床的百科全书,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固骨类药物。

王焘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其中收录了折损、金疮、恶刺等伤科疾病治疗方药;把损伤分为外损和内损;列骨折、脱位、内伤、金疮和创伤危重症等五大类。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五.中医伤科学的发展

宋元(公元960~1368年)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局面,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宋代“太医局”设立“疮肿兼折疡科”。

宋代法医家宋慈著《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全身骨骼、关节结构描述较详细,同时还记载了人体各部位损伤的致伤原因、症状及检查方法。

宋·医官王怀隐等编成《太平圣惠方》,其中“折伤”、“金疮”属伤科范畴;对骨折提出了“补筋骨,益精髓,通血脉”的治疗思想,用柳木夹板固定骨折;推广淋、熨、贴、熁、膏摩等外治法治疗损伤。

太医局编辑的《圣济总录》内容丰富,其中折伤门总结了宋代以前伤科医疗经验,强调骨折、脱位复位的重要性。

张杲著《医说》记载了随军医生“凿出败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成功的病案,并介绍了采用脚踏转轴及竹管的搓滚舒筋练功疗法。

六、中医伤科学的兴盛(公元1368~1840年)

明初,太医院设有十三科,其中属伤科范畴的有“接骨”、“金镞”两科。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为正骨科(又名正体科)。

明代《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用骨擦音作检查骨折的方法;对开放性骨折,主张把穿出皮肤已被污染的骨折端切除,以防感染等。

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朱橚等编著《普济方》,其中“折伤门”、“金疮门”和“杖伤门”等辑录治疗伤科方药1256首,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在“接骨手法”中,介绍了12种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方法。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伤科药物170余种。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对骨折亦有较精辟的论述。

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损伤的治法记录周详,既有理论,亦重实践,图文并茂。

七、中医伤科学的危机(1840~1949年)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面临危机。在此期间,伤科著作甚少,较有代表性的是1852年赵廷海著《救伤秘旨》,收集少林学派的治伤经验,记载人体36个致命大穴,介绍了各种损伤轻重症的治疗方法,并增加了“按证加减法”。

八、中医伤科学的新生

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全国普遍建立的中医学院与中医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八十年代十余所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中医骨伤系,除了招收大学本科生外,不少院校还培养中医骨伤专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九十年代,上海中医药大学率先建立了中医骨伤科博士后流动站。

在发展中医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一批著名老中医的正骨经验得到了整理和继承。其中影响较大的代表性著作如:石筱山《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郑怀贤《伤科疗法》、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梁铁民《正骨学》、《刘寿山正骨经验》、《林如高正骨经验》等。

建国后中医伤科学的新成就

1958年,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虚心学习著名中医苏绍三正骨经验,博采各地中医伤科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总结出新的正骨八大手法,研制成功新的夹板外固定器材,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治及传统的练功方法,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使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20世纪70年代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开放性感染骨折、脊椎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陈旧性骨折脱位等方面总结了成功经验。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损伤的分类

一、根据损伤部位分类

分为外伤和内伤。

二、根据损伤性质分类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

三、根据损伤后就诊时间分类

分为新伤与陈伤。

四、根据损伤部位情况分类

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完整,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

五、根据受伤程度分类

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伤者的年龄、体质,受伤的部位以及面积的大小等,分为轻度伤与重度伤。

六、根据职业特点分类

根据伤者的职业特点,有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和运动损伤等。

第二节损伤的病因

一、外因

(一)外力伤害

1.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2.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

3.肌肉过度强烈收缩肌肉的强烈收缩可造成骨、筋肉损伤。

4.持续劳损筋骨持续遭受外力导致的损伤。

(二)邪毒感染

外伤后毒邪侵入,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

(三)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可直接引起筋骨、关节疾患,也可以在损伤之后,六淫乘虚侵袭,阻塞经络,气机不得宣通,进一步加重肢体功能障碍。

二、内因

(一)年龄

(二)体质

(三)解剖结构

(四)病理因素

(五)先天因素

(六)职业

第三节损伤的病机

一、筋骨病机

(一)筋骨的生理功能

筋是筋络、筋膜、肌腱、韧带、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组织的总称。筋的主要作用是连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

骨属于奇恒之府,是立身之主干,内藏精髓,与肾气关系最为密切密切。

(二)损伤与筋骨的关系

筋骨的损伤,分为伤筋、伤骨,两者互有联系。

1.伤筋凡扭伤、挫伤后局部肿痛、青紫,关节屈伸不利者,未伤及骨者,统称为伤筋。

2.伤骨凡伤后出现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或弹性固定等称伤骨,包括骨折和脱位。

二、气血病机

(一)伤气因用力过度、跌仆闪挫或击撞胸部等因素,导致人体气机运行失常,脏腑、器官、组织可出现“气”的功能失常及相应的病理现象。

1.气滞:正常时气应流通疏畅,当人体某一部位或脏腑损伤或病变,都可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出现“气滞”的病理现象。胀、痛是气滞的主要症候。其特点为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范围较广,体表无明显压痛点。

2.气虚:气虚是全身或某一脏腑、器官、组织出现功能不足和衰退的病理现象。在某些慢性损伤、严重损伤后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均可出现。气虚的主要证候是疲倦乏力、语声低微、气短、自汗、脉细软无力等。

3.气闭:气滞严重者可导致气闭,其主要证候为出现一时性的晕厥、窒息、烦躁妄动、四肢抽搐等危急之症。

4.气脱:严重损伤可造成本元不固而出现气脱,是气虚最严重的表现。其证候为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脉微弱等。

5.气逆:损伤而致内伤肝胃,可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上逆,出现嗳气频频、作呕欲吐或呕吐等症。

(二)伤血因跌打挤压、挫撞以及各种机械冲击等伤及血脉,导致出血或瘀血停积。

1.血瘀:血瘀多由于局部损伤出血所致。疼痛是血瘀最突出的症状。特点是局部肿胀青紫,痛如针刺刀割、痛点固定不移。

2.血虚:由于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所致。主要症候表现为面色不华、头晕、目眩、爪甲色淡、唇舌淡白、脉细无力。

3.血脱:在创伤严重失血时,还可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虚脱症状。

4.血热:损伤后积瘀化热或肝火炽盛均可引起血热。临床可见高热、口渴、心烦、舌红、脉数等证候,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若血热妄行,则可见出血不止等。

三、津液病机

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津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出现口渴、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燥等症。重伤久病,常能严重耗伤阴液,除了出现较重的伤津证候外,还可见全身情况差、舌色红绛而干燥、舌体瘦瘪、舌苔光剥、口干而不欲饮等症。

四、脏腑病机

(一)肝、肾

肝主筋。肝藏血。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依赖肾精所提供的营养和推动。

(二)脾、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还具有统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对损伤后的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主肌肉四肢,全身的肌肉都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得以生化气血,气血充足,损伤容易恢复。

(三)心、肺

心主血,肺主气。气血周流输布全身,有赖于心肺功能的健全,心肺调和则气血得以正常循环输布,发挥温煦濡养作用,筋骨损伤才能得到修复。气为血之帅,血液的正常运行,即需要心气的推动,也有赖于血液的充盈。

五、经络病机

经脉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布满全身,是营卫气血循行通路。所以经络一旦受伤就会使营卫气血的通路受到阻滞。脏腑的损伤病变可以累及经络,经络损伤病变也可内传脏腑;经络阻滞,会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

第三章临床检查

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与体征

一、局部症状与体征

(一)一般症状与体征

1.疼痛

2.肿胀青紫

3.功能障碍

(二)特殊症状与体征

1.畸形

2.骨擦音、骨擦感

3.关节盂空虚

4.弹性固定

二、全身情况

轻微损伤一般无全身症状体征。

较重损伤之后,往往有神疲纳呆、夜寐不安、、心烦、便秘等症状。

严重损伤者还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口渴、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与体征

一、全身症状与体征

二、局部症状与体征

(一)一般症状与体征

1.疼痛骨病的病变部位常有疼痛,不同病症或病期,临床表现各异。

2.肿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骨关节结核、痹证等患处常出现肿胀。

3.功能障碍骨关节疾病常引起肢体功能障碍。

(二)特殊症状与体征

1.畸形

2.肌萎缩

3.筋肉挛缩

4.肿块

5.疮口与窦道

第三节伤科四诊

一、望诊

(一)望局部

1.望畸形

2.望肿胀、瘀斑

3.望创口

4.望肢体功能

(二)望全身

1.望神色

2.望形态

(三)望舌苔

1.舌质

(1)正常舌:正常舌色为淡红色。

(2)红绛舌:舌色红绛为热证,或为阴虚。红舌和绛舌均主有热,绛者热势更甚。

(3)青紫舌:舌色青紫,为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聚。

2.舌苔

(1)白苔:薄白而润滑为正常舌苔,或为一般外伤复感风寒,初起在表,病邪末盛,正气未伤。

(2)黄苔:黄苔一般主热证。在创伤感染,瘀血化热时多见。脏腑为邪热侵扰,皆能使白苔转黄,尤其是脾胃有热。

(3)厚薄苔:舌苔的厚薄与邪气的盛衰成正比。

二、闻诊

1.听骨擦音

2.听入臼声

3.听筋的响声

(1)关节摩擦音

(2)腱鞘摩擦音

(3)关节弹响声

4.听皮下气肿摩擦音

5.听啼哭声

6.闻气味

三、问诊

(一)一般情况

了解一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民族、生活起居、就诊时间等,建立完整的病案记录,以利于查阅、联系和随访。

(二)重点询问内容

1.主诉

2.发病过程

3.损伤部位

4.伤情: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创口情况。

5.过去史过去的健康状况与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6.个人史

7. 家族史

8.医治经过及其他

(三)全身情况:包括寒热、出汗、饮食、二便、睡眠等。

四、切诊

伤科的切诊包括脉诊和摸诊两方面内容。

(一)伤科常见脉象

损伤常见的脉象有以下几种。

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弦脉、濡脉、洪脉、细脉、芤脉、结代脉。

(二)摸诊

1.主要用途

(1)摸压痛

(2)摸畸形

(3)摸肤温

(4)摸异常活动

(5)摸弹性固定

(6)摸肿块

2.常用检查手法

(1)触摸法

(2)挤压法

(3)叩击法

(4)旋转法

(5)屈伸法

(6)摇晃法

第四节骨与关节检查

一、骨与关节检查

骨与关节一般按下列次序进行检查

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如下:

(一)测量检查

1.肢体长度测量法

(1)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

(2)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3)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

(4)下肢长度: 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踝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时使用)。(5)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

(6)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或腓骨头至外踝下缘。

2.肢体周径测量法

3.肢体长度、周径变化异常

(1)长于健侧

(2)短于健侧

(3)粗于健侧

(4)细于健侧

4.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

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以角度记录关节屈伸旋转的度数,与健侧进行对比。临床常用中立位0°法记录关节活动范围。

(1)中立位0°法

(2)邻肢夹角法。

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中立位0°法)

二、伤科特殊检查法(一)肩部

1.搭肩试验

2.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3.疼痛弧试验

4.冈上肌腱断裂试验(二)肘部

1. 腕伸肌紧张试验

2. 叩诊试验

(三)腕和手部

1. 握拳试验

2.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3. 舟状骨叩击试验

4. 指浅屈肌试验

5. 指深屈肌试验(四)髋部

1.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

2.髋关节过伸试验

3.下肢短缩试验

(五)膝部

1.回旋挤压试验

2. 挤压研磨试验

3. 抽屉试验

4.侧方挤压试验

5.浮髌试验

(六)踝部

1. 踝关节背伸试验

2. 伸踝试验

(七)颈部

1.分离试验

2.颈椎间孔挤压试验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八)胸腹部

胸廓挤压征

(九)腰背部

1. 直腿抬高试验

2. 拾物试验

3.背伸试验

(十)骨盆和骶髂关节部

1.骨盆挤压试验

2. 骨盆分离试验

3. 屈膝屈髋试验

4. 梨状肌紧张试验

5. 髋外展外旋试验

第四节神经系统检查

一、感觉检查

(一)检查内容

感觉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及皮质感觉三种。

1.浅感觉浅感觉是指皮肤及粘膜的痛觉、温度觉及触觉。

2.深感觉

深感觉是指身体深部组织(肌肉、韧带、肌腱、骨骼及关节等)的感觉,包括关节觉、震动觉和深部痛觉三种。

(二)临床意义

感觉障碍可能提示有下列损害。

1.神经干损害深、浅感觉均受累,其范围与某一周围神经的感觉分布区相一致。

2.神经丛损害该神经丛分布区的深、浅感觉均受累。

3.神经根损害深、浅感觉均受累,其范围与脊髓神经节段分布区相一致,并伴有该部位的疼痛,称为“根性疼痛”。

4.脊髓横断性损害损害节段以下深、浅感觉均受累。

5.脊髓半侧损害损害节段以下同侧痉挛性瘫痪、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两侧触觉往往不受影响,同时伴有同侧运动功能障碍,称为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

二、肌力检查

(一)检查内容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学习中医养生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学习养生学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采用授课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法。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的各种养生流派,各有特点,内容范围很广,因此对各个流派要有一个基本了解,特别要掌握其养生理论要点,从而较全面了解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加深对本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传统养生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技能。养生学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使中医养生学能够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学术渊源、理论特点及形成发展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上古时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中医伤科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一、中医伤科的起源(远古~1.8万年前) 原始人摸索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伤口,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 二、中医伤科的萌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一)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夏代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 (二)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 砭石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成为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伤科疾病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记载。 (三)西周、春秋时期(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476年) 出现医政的设制和医疗的分科。且将医师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疡医就是外伤科医师。 三、伤科基础理论形成(公元前476年~公元220年) 战国、秦汉时代,伤科基础理论亦初步形成。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金伤、刃伤、外伤出血等多种外伤疾病,其中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外伤科的最早记载。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 《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应用于伤科的药物约100种。

华佗他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术、刮骨术,创立了五禽戏运用于伤科疾病之康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书中记载的攻下逐瘀方药,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蛰虫丸和下瘀血汤等,至今仍被伤科医家所推崇。 四中医伤科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公元220~960年) 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并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对创口感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采用外消、内托、排脓、生肌、灭瘢等治法;运用虫类活血药治疗金疡;提出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记述了“阴疽”(似髋关节结核)、“筋疽”(似脊柱结核)的症候。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载录证候1720条,其中有“金疮病诸候”23论,腕折(泛指骨折、扭伤等)证候9论,还有妇人与小儿金疮、瘀血证候等。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是中医临床的百科全书,在伤科方面总结了补髓、生肌、坚筋、固骨类药物。 王焘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论著,其中收录了折损、金疮、恶刺等伤科疾病治疗方药;把损伤分为外损和内损;列骨折、脱位、内伤、金疮和创伤危重症等五大类。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五.中医伤科学的发展 宋元(公元960~1368年)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蓬勃发展的局面,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宋代“太医局”设立“疮肿兼折疡科”。 宋代法医家宋慈著《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全身骨骼、关节结构描述较详细,同时还记载了人体各部位损伤的致伤原因、症状及检查方法。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古属"折疡"、"金镞"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骨伤疾患 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 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 老最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和发展着。70万年前,"北京猿人"已能制造粗糙的石器和原始骨器工具,在原始人居住的山洞里发现很厚的灰烬与用火烧过的兽骨,证明"北京猿人"已学会用火。20万年前"河套人"时期,石器有了很大进步,并已发明了人工取火。在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产生了原始的热熨疗法。 原始人在对付大自然灾害及抗击猛兽侵袭时,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 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 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作用的外用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人们常患筋骨痹痿之疾,《吕氏春秋·古乐》曰:"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 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 宣导之。"这反映古代人已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便逐渐产生导引法。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砭刀、骨针、石镰等。《山海经·东山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后世郭璞注解时认为,箴石"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在旧石器晚期(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骨针、骨锥和其他骨制尖状器具。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已有石镰。这种石镰,外形似近代的镰刀,可以砭刺、切割。《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并出现了外伤科名医--俞跗,由于当时创伤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主要因素,所以外伤科医疗技术比其它科发达,并更早推广应用。 中医骨伤科的萌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我国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较之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中医骨伤科开始萌芽,出现了"疡医"。 考古工作者在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很多陶制的酒器,《战国策》曰:"帝女令仪狭作酒,进之于禹",可见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酒是最早兴奋剂、麻醉剂和消毒剂,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商代冶炼技术有很大发展,金属器具广泛地用于生产劳动和战争中,如刀、针、斧、锯、矢和镞等。医疗工具出有了改进和提高,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说明"刀"已经作为骨伤科手术工具了。甲骨文是我国较早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疾病有几十种,其中骨伤科的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考古发现藁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推荐下载)中医骨伤科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骨伤科总结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中医骨伤科总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中医骨伤科总结的全部内容。

总论 一、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1、晋·葛洪《肘后卒救方》: 1)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 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3)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 2、《刘涓子鬼遗方》:论述痈疽、金疮方面内容较详细的第一部方书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1)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 2)提出清创疗法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地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 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创伤骨科里程碑,代表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已形成 1)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 2)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 3)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 4)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 5)提出了伤损按早、中、晚三期治疗的方案 5、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世界上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6、《普济方》:是15世纪以前治伤方药的总汇 7、清·吴谦《医宗金鉴》:提出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二、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1、损伤的分类 (一)损伤的概念: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二)分类方法 1)按照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 2)按照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劳损 3)按照受伤时间分类 a.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 b。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4)按照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类(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 a.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b。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 5)按照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第二节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传统养生学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养生学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起源阶段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步学会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并努力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创造生存条件。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萌芽可追溯上古时期,但已无从考证。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原始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偶尔发现某些食物吃后可增强体力,减少疾病,遂从偶然食用到主动寻求,经过相当长的积累,逐步得出了一些

经验,这就是饮食调养的萌芽。火的应用、熟食的烹煮促进了饮食调养的形成。 原始人在狩猎的前后,披上兽皮,插上羽毛,戴上花朵,模仿某些动物跳跃和飞翔的姿态欢舞起来,以示祝福和庆祝,久而久之,发现这些动作、歌舞有强壮筋骨的良好作用。此外,与原始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关系,人们在疲劳体乏时闭目静养片刻,或伸展一下肢体,即感到轻松舒适;腰腿酸痛时自行拍击,或按摩之后,即不适感减轻。古人在这些体验中,逐渐萌生出“宣导”之法用以保健。 环境养生的萌芽,也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河谷地区聚族而居,因为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丰富,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使遇到自然灾害,被迫迁徙时也要对居住地进行一番选择。这段时期,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地域的环境条件的选择。 这段时期养生学的特点是顺应自然,以饮食调养和宣导为主,并已注意到环境养生。 二、成长阶段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第四节宋元时期 两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在思想上倡导融道、儒、佛三教于一炉的所谓“理学”,又显现“新学”哲学流派,他们既有争辩,又互有渗透,互有吸取和发扬,这对医疗保健有一定阻碍。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改进医事治理,进展医药教育,促进医药保健的进展。此外,科学技术的蓬勃进展,为医疗保健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和进展,对医学的著述和传播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代的养生学讲,得到了较好的结承,同时有了进一步进展。金元时期,许多闻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体会,提出新见解,不管在理论上,依旧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一、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 宋元时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日益丰富进展。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共二百卷,二百多万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及养生、杂治等分66门,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前数卷大量论述了当时流行的“运气”学讲,而且对养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可见,当时十分确信这些方法的成效,并倡导这些保健方法的适用。宋代宫廷编著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不仅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书,而且载有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专门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这些方法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对后世有一定阻碍。 宋元时期,全面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同时期世界药物学领域占据先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阻碍,金元医家和养生家按照阴阳五行等理论关于药物的性味功用等多有发明,使其既适用于疾病辨治,又有利于防病保健。例如寇宗(大+皕=爽字形)编撰的《本草衍义》中,按照体质和疾病,选择相应性味的药物。指出只有明了药性,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此外,张元素的《珍宝囊》,李杲的《用药法象》、朱震亨的《本草衍义补遗》等,对此多有发挥,更切适用。

中医发展史

中医发展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三)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三) 第四节宋元时期 两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在思想上倡导融道、儒、佛三教于一炉的所谓“理学”,又出现“新学”哲学流派,他们既有争论,又互有渗透,互有吸收和发扬,这对医疗保健有一定影响。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改进医事管理,发展医药教育,促进医药保健的发展。此外,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疗保健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和发展,对医学的著述和传播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代的养生学说,得到了较好的结承,并且有了进一步发展。金元时期,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一、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 宋元时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日益丰富发展。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共二百卷,二百多万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及养生、杂治等分66门,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前数卷大量论述了当时流行的“运气”学说,而且对养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可见,当时十分肯定这些方法的效果,并倡导这些保健方法的适用。宋代宫廷编著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不仅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书,而且载有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这些方法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宋元时期,全面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同时期世界药物学领域占领先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元医家和养生家根据阴阳五行等理论对于药物的性味功用等多有发明,使其既适用于疾病辨治,又有利于防病保健。例如寇宗(大+皕=爽字形)编撰的《本草衍义》中,根据体质和疾病,选择相应性味的药物。指出只有明了药性,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此外,张元素的《珍珠囊》,李杲的《用药法象》、朱震亨的《本草衍义补遗》等,对此多有发挥,更切适用。 针灸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以及新的针灸专著,如《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同时,又出现了子午流注针法,主张依据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穴位,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 宋代整理的《正统道藏》及其辑要本《云笈七签》,虽属道家书籍,但书中记述很多导引、气功、按摩等有关方法,对于防病保健具有重大的价值。 二、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 在唐代孙思邈重视老年保健的基础上,宋元医家、养生家寻求新的老年保健方法,全面认识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老年人的治疗保健原则和方法,促进了老年医学的发展。宋代陈直撰《养老奉亲书》,元代邹铉在此书的基础上继增三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内容颇为详尽,是老年医学专书。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对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更趋完善。 (一)强调精神摄养

中医学发展简史

发展简史 中基 一、战国秦汉时期四大经典著作: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后分为《素问》和《灵枢》) [作者] 集体创作(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年代] 公元前1世纪西汉中后期 [学术价值]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最早提出制方理论的医书,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2《难经》(全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 [作者] 秦越人(扁鹊)[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该书宗《内经》要旨而补其不足。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3《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作者] 张仲景[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并继承和发扬了汉以前的汤液疗法,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后世尊为“活人之书” 4《神农本草经》 [作者] 神农(托名)[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共收载药物365种。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分类。在方剂学方面,提出了“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理论。奠定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基础。 二、晋、隋、唐时期: 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经络学专著 晋?王叔和著《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三、金元四大家: 刘李张朱—凉脾攻滋 中诊 《阴阳脉死候》最早的诊断专书 西汉淳于意(仓公)创诊籍最早的病案(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王超《水镜图诀》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 宋陈无择(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 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元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中医发展历史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步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 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表、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辩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 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辩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 1996年,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和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1、人类适宜的自然环境 祖国医学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寿命的长短。《素向·五常政大论》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意为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居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常短十。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也提到:“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自古僧侣皇族的庙宇行宫,多建筑在高山、海岛、多林木的风景优美地区。说明我国人民对于理想的养生环境的选择,是有独到认识的。 那么,人类适宜的自然环境,应具备哪些条件呢?综合古今研究情况,大致应具备以下几点,即洁净而充足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阳光,良好的植被以及幽静秀丽的景观等。这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不仅应满足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还要适应人类特殊的心理需求,甚至要与不同的民族、风俗相协调。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2、不良的自然环境因素举例 (一)不良的地理条件 1、地壳化学元素分布异常由于地理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剩可以引起地方病,所以地方病又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其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祖国医学对山区多瘿瘤,岭南多瘴

气等地方病的发生早有认识,《素问·异法方宜论》对此作过专门论述。 一般说来,随地形的变化,地球的化学性环境也发生变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其分布亦不同。通常山区易发生活泼元素的缺乏症,如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缺氟引起龋齿,低硒与克山病的发生有关。平原、低洼地区易导致活泼元素的过多症,如氟过剩引起氟骨症。另外,据研究认为,大骨节病区的岩石土壤和水中锶多钙少。钙锶比例失调引起骨质代谢障碍,影响长骨生长,破坏骨**软骨的正常机能而致病。我国公布最广的三种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氟中毒)都与不良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2、有害的放射性物质有些地区蕴成的矿物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如铀矿、磷矿等,若有强烈的放射级,可造成当地人患贫血、白血病以及癌症发病率增高。科学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但过度城市化也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锐减,森林覆盖渐小,草原退化严重,水土流失,气候恶化,使包括地理条件在内的整个环境质量下降。 (二)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又称水体污染。天然水体能接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进行自净,使水质成分保持平衡的能力,称为水环境容量。由于人类活动将污染物排入江河、湖海、水库或地下水,使水质、底泥的理化性状和生物种群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水质的优劣,最早把水质划分为上中下三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讲解

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在理论、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都取得啦长足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一.发展历程 1.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是在中医发展史上最迅速的时期,由于中医在治疗及预防疾病中处于统治地位,中医骨科得以迅速发展,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中医骨科的基础理论、诊疗技术及研究得以不断完善。 1.1 基础理论方面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即有骨折的描述[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代表性著作《内经》,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其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行伤肿等学说,奠定啦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神农本草经》,载骨伤科药物近100种,奠定啦骨科用药基础,《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骨伤科内用药用药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等专门症候[1],进一步深化啦骨科筋伤的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对骨伤科内用药有啦新的发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从病因、病理上对骨科疾病进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骨科理论,宋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上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骨伤的引经药;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张洁古《活法机要》提出骨伤的三焦辨证方法;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对骨伤科的继承、发展产生啦深远影响,其后,朱楠《普济方》辑录大量骨伤科方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药物170余种,进一步深化啦骨伤科内外用药基础,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创“气血学说”,使骨伤科辨证理论有啦新的突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清朝以前的正骨经验,提出正骨八法,其理论基础影响至今。 1.2 诊疗技术及研究方面远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伤外科名医俞跗,擅长外科治疗伤科疾病,公元前 476年,据《韩非子·安危》记载:扁鹊治病“以刀刺骨”,公元前475年一公元 220年,战国秦汉时代之文献《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当时诊治剖伤、骨折的丰富经验,包括手术、方药等,记载用布带包扎固定外伤,可以说,这是最早应用的外固定疗法,其中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是世界上应用水银于伤外科的最早记载。《内经》为中医骨伤的诊断奠定了基础,其《灵枢·痈疽》有论及运用截趾术治疗“脱痈病”,《金贵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治疗,为伤科功能锻炼奠定啦基础,著名外伤科医生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进行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遥遥领先。公元四世纪,晋·葛洪《肘

中医养生起源及发展特点

中医养生起源及发展特点 中医养生起源及发展特点 现在人人讲究文化养生,现在就来看一下养生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特点。 一、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远古时代是养生文化的萌芽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巩固。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概念。如肾阴、肾阳、脾气、肝火等。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框架,把自然、社会、人的一切统统纳入这个结构之中,充分运用发挥古哲们的思辨能力,在当时实证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

法就成了医学家们归纳总结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直观的经验只能代代简单重复相传,而理性的认识可以扩大、提高、不断丰富。中医文化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后,就开始超越经验直观,跨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不断产生、丰富着中国医学的内涵,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扩张、包容、吸收、发展,也使得中医养生理论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2.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由于“气”的凝聚或消散的缘故。中医的典籍《内经》中提出人生有三宝:精、气、神是也。采用了道家的这些概念,中医气功学更把精气神作为重要的理论来指导练功。其次,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道家非常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要人的思想安静、清闲、少欲、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再次,是道家修炼的一些具体方法也为中医养生文化所采用。道士们的炼丹术对中医药养生的发展丰富作了很大贡献。尤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详解

第一章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习题部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 A.曲针B小针刀C.铍针D.砭镰E.青铜刀 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 )。 A.晋? 葛洪《肘后救卒方》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D.唐? 王焘《外台秘要》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 A.神农B.黄帝C.伏羲D.扁鹊E.俞跗 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 )。 A.巢元方《诸病源候论》B.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C.宋慈《洗冤集录》D.危亦林《世医得效方》E.王肯堂《证治准绳》 (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1.古代人创造的下列疗法是: (1)古代人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由此产生的疗法是()。 (2)古代人在烘火取暖和烘炙食物的基础上,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由此产生的疗法是()。A.热熨疗法B.按摩疗法C.外用药物疗法D.导引疗法E.手术疗法2.下列有代表性的中医专著是: (1)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伤科专著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诸病源候论》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 寒论》 3.下列诊治方法的最早记载是: (1)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的最早记载是()。 (2)世界上最早记载应用水银(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的是()。 A.《黄帝内经》B.《五十二病方》C.《阴阳脉死候》D.《周礼·天官》E.《肘后救卒方》4.我国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是: (1)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 (2)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诸病源候论》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伤寒杂病论》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二)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二) 一般认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为与上古时期区别,以夏朝的建立作为其上限。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经过殷、商到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应发展,其突出的标志是知识分子数量空前增加,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在先秦的学术争鸣中,人们关于世界本源、生命学说及人生现象等方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由于金属工具的运用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在养生保健方面,则提出了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 一、先秦养生思想 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诸子论述甚众,难以求全,现仅就易经、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简要介绍。 (一)周易 《周易》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它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然而,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因而,《周易》将这种规律称之为“不易”。了解了变易与不易的基本规律,就可以知道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渐变及突变的动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周易》称此为“简易”。故《易·系济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现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易》

“中医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中医学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它的发生与发展,除取决于实践参验外,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宝命全形以贵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等关系至为密切。中医理论的探索方法与解释依据的独特性,也蕴蓄了她的特色,逐渐形成一批原创性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如藏象、经络、针灸、气功等理论和医疗技术,并不断比益增附,直到现在还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学是一条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是历史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中医学在历史上为保障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许多国家中亦越来越受到重视。 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为了生存的需要,医疗活动就随之而产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采取的生产方式也不同,因此引发出多种形式的医疗活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写道: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导引按蹻从中央出。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疗方法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经验汇集。中华民族所聚集生长的地理空间跨度广大,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亦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古代除以农业社会文化为主外,尚有草原游牧文化、森林狩猎文化、河海渔业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创造出不同的医疗技术,运用不同的药物资源,导致中医学的民族和地区差异性,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这是中医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样化理论学说的原因。就其学术层面而言,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乃至经济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也是铸就传统医学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远在百万年前已有人类生存,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须同疾病和伤痛进行斗争,从而产生了医疗救助实践。火的使用,使人类得以熟食,驱寒保暖,同时有一定的防湿作用,也使灸治以及其他借助温热作用的治疗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