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身体评估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女性患者,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该患者为何种面容?()

A.病危面容

B.肝病面容

C.肾病面容

D.二尖瓣面容

2.某患者气促,诊断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

A.左侧卧位

B.被动体位

C.强迫坐位

D.右侧卧位

3. 蜘蛛痣一般不会分布在下列哪个区域在:()

A.面颈部

B.上肢

C.前胸

D.腹部

4.瞳孔正常直径为:()

A.1~5mm

B.1~2mm

C.3~4mm

D.5~6mm

5.甲状腺肿大分为Ⅲ度,Ⅲ度指;()

A.不能看到仅能触及

B.能看到又能触及为Ⅱ度

C.超过胸锁乳突肌

D.甲状腺上有结节

6.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引起气管移位()

A.肺不张

B.肺纤维化

C.胸腔积液

D.肺气肿

7.左侧肺不张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气管移向左侧

B.气管移向右侧

C.气管不移位

D.先向左侧移位再向右侧移位

8. 左侧胸腔积液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气管移向左侧

B.气管移向右侧

C.气管不移位

D.先向右侧移位再向左侧移位9.体重低于正常的多少称消瘦()

A.5%

B.10%

C.20%

D.30%

10.方颅见于()

A.佝偻病

B.脑积水

C.肢端肥大症

D.变形性骨炎

11.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采取的体位是

A.强迫仰卧位

B.强迫俯卧位

C.强迫侧卧位

D.强迫蹲位

12.心、肺功能不全者常采取的体位是

A.强迫蹲位

B.强迫侧卧位

C.强迫坐位

D.强迫停立位

13.震颤麻痹的步态是

A.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B.运动性共济失调步态

C.慌张步态

D.剪刀步态

14.急性面容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大叶性肺炎

B 肺结核

C 震颤麻痹

D 慢性肾炎

15.恶病质是指

A.病危者

B.极度消瘦者

C.高度昏迷者

D.典型无力型者

16.伤寒、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是

A 斑疹 B.丘疹 C.斑丘疹 D.玫瑰疹

17.药疹的主要表现是

A.斑疹

B.风团

C.斑丘疹

D.玫瑰疹

18.紫癜一般是指出血点直径

A.1~2mm

B.2~3mm

C.3~4mm

D.3~5mm

19.蜘蛛痣的分布区域下列哪一部位比较少见

A.颈部

B.前胸部

C.腹部

D.上臂

20.胃癌、食管癌患者多向何处淋巴结转移

A.右锁骨上

B.左锁骨上

C.右腋窝

D.左腋窝

21.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

A.有机磷中毒

B.青光眼

C.濒死状态

D.脑疝形成

22.单侧上睑下垂见于

A.动眼神经麻痹

B.先天性上睑下垂

C.面神经麻痹

D.重症肌无力

23.黄疸时首先发黄的部位是

A.面部皮肤

B.甲床

C.黏膜

D.巩膜

24.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的是

A.蝶窦

B.筛窦

C.额窦

D.上颌窦

25.地图舌见于

A.烟酸缺乏

B.核黄素缺乏

C.猩红热病人

D.慢性萎缩性胃炎

26.判断扁桃体Ⅱ度肿大的标准是

A.不超过咽腭弓

B.超过咽腭弓

C.达咽后壁中线

D.超过咽后壁中线

27.口唇单纯疱疹可见于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肺结核

C.肝炎

D.支气管肺炎

28.妇女如发现周期性鼻出血,应考虑

A.子宫内膜异位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维生素K缺乏

D.维生素C缺乏

29.不出现颈静脉怒张的疾病是

A.门静脉高压

B.右心衰竭

C.心包积液

D.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30.一患者甲状腺Ⅱ度肿大,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血管杂音和触到震颤,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甲状腺肿

B.甲状腺癌

C.甲状腺腺瘤

D.甲状腺功能亢进

31.气管移向右侧见于

A.右侧气胸

B.右侧胸腔积液

C.左侧肺不张

D.右侧肺不张

32.肿大的甲状腺与颈部其他肿块最主要的鉴别是

A.质地

B.对称性

C.压痛

D.吞咽动作

33.在评估淋巴结肿大时,首先应注意弄清楚

A 有无红肿、粘连

B 数量、大小

C 原发病灶

D 有无压痛

34.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气管移位的原因()

A.肺不张

B.大量胸腔积液

C.肺广泛纤维化

D.大叶肺炎

35.判断营养状态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

A.皮肤弹性

B.指甲有无光泽

C.皮下脂肪充实程度

D.肌肉的发育

36.临床上用于计算前肋和肋间隙的标志是()

A.胸骨角

B.肩胛下角

C.第七颈椎

D.锁骨上窝

37.关于胸部体表标志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胸骨线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B. 肋脊角为第11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C.肩胛下区为两肩胛下角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D. 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

3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胸廓形态是()

A.鸡胸

B.扁平胸

C.桶状胸

D.串珠胸

39.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扁平胸()

A.瘦长体形

B.肺结核

C.严重消耗性疾病

D.严重肺气肿

40.成年人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

A.潮式呼吸

B.呼吸过缓

C.叹息样呼吸

D.深长呼吸

41.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浊音()

A.肺气肿

B.肺炎

C.肺脓肿

D.肺结核

42. 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三凹征,常见于()

A.支气管肺炎

B.支气管哮喘

C.气管异物

D.阻塞性肺气肿

43. 气胸时不会出现的体征是()

A.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B.气管移向对侧

C.患侧语颤增强

D.病变侧变为鼓音

44.引起气管向患侧移位的病变是()

A.大叶性肺炎

B.气胸

C.胸腔积液

D.肺不张

E.肺气肿

45.左侧大量气胸下列体征中不正确的是()

A.气管向右移位

B.左侧胸廓饱满

C.左侧呼吸音消失

D.左侧叩诊呈浊音

46.以下不符合干性啰音听诊特点的是()

A.吸气、呼气均可听到

B.部位易变性大

C.吸气时音强而高

D.不同性质的干性啰音可同时存在

47.下列哪项会出现持续存在的局限性干性啰音()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结核或肿瘤

C.支气管扩张

D.心源性哮喘

4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表现为()

A.潮式呼吸

B.Kussmaul呼吸

C.间停呼吸

D.叹息样呼吸

49. 异常支气管呼吸管最常见于:()

A.支气管肺炎

B.大叶性肺炎充血期

C.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50.胸腔积液患者常采用下列何种卧位:()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患侧卧

D.健侧卧位

5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可出现下列何种异常体征?()

A.叩诊胸部呈浊音

B.桶状胸

C.气管移向健侧

D.吸气期明显延长

5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气胸时患侧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

B.胸腔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叩诊呈浊、实音

C.大叶性肺炎胸廓形态正常,患侧叩呈浊音

D.肺气肿时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为1:1 ,叩诊呈浊音

53.阻塞性肺气肿,肺部叩诊不会出现哪种体征?()

A.双肺叩诊呈过清音

B.肺下界上移,并移动度变小

C.心浊音界消失

D.肺浊音界下移

54.肺气肿患者的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的比例约为

A.1∶2

B.1∶1

C.1∶2.5

D.1∶1.5

55.触诊乳房应从哪一部位开始

A.内下象限

B.外上象限

C.内上象限

D.外下象限

56.评估乳房时发现乳头有血性分泌物应考虑

A.乳房脓肿

B.乳腺癌

C.乳房结核

D.乳腺炎

57.下列哪种呼吸方式提示病情较重

A.间停呼吸

B.潮式呼吸

C.叹气样呼吸

D.酸中毒大呼吸

58.下列哪一项不是右侧胸廓扩张度受限的病因

A.右侧肺不张

B.结核性腹膜炎并腹痛

C.右侧胸腔积液

D.右侧气胸

59.胸部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慢性支气管炎

C.皮下气肿

D.肺气肿

60.胸膜摩擦音与心包摩擦音的鉴别要点为

A.有无心脏病史

B.咳嗽后摩擦音是否消失

C.屏气时摩擦音是否消失

D.体质状况

61.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

A.肺结核

B.剧烈运动

C.阻塞性肺气肿

D.胸膜粘连

62.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最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肺结核

C.支气管肺炎

D.肺脓肿

63.两肺底听到小水泡音最常见于

A.肺淤血

B.肺结核

C.支气管肺炎

D.支气管扩张

64.下列哪种疾病不可能听到干性罗音

A.支气管肺癌

B.慢型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

D.支气管扩张

65.胸膜摩擦音最易听到的部位是

A 肺尖

B 肩胛间区

C 前胸壁

D 前下侧胸壁

66.局限性固定的干性罗音应考虑

A.肺结核

B.支气管肺癌

C.支气管哮喘

D.支气管异物

67.女性患者,34岁,发热,咳嗽,胸痛10天。查体:右胸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语颤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大叶性肺炎

B.胸腔积液

C.支气管哮喘

D.气胸

68.男性,20岁,突发呼吸困难伴窒息感。查体:呼吸30次/分,呼气延长,两肺哮鸣音。最可能的诊断

A.自发性气胸

B.心原性哮喘

C.支气管哮喘

D.急性支气管炎

69.肺部叩诊应首先叩诊哪一部位

A.双侧肺野

B.肺尖

C.肺下界

D.肺移动度

70.心前区隆起常见于:()

A.左心房增大

B.左心室增大

C.右心房增大

D.右心室增大

71.正常心尖搏动环围以直径计算:()

A. 1.0~1.5cm

B. 1.5~2.0cm

C.2.0~2.5cm

D.2.5~3.0cm

72.剑突下异常搏动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右心室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大量腹水

D.右位心

73.抬举性心尖搏动提示:()

A.左心房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右心房肥大

D.右心室肥大

74.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常见于:()

A.肺动脉瓣狭窄

B.动脉导管未闭

C.二尖瓣狭窄

D.主动脉瓣狭窄

75.心浊音界呈三角烧瓶形提示:()

A.心包积液

B.左、右心室增大

C.左、右心房增大

D.大量腹腔积液

76.胸腔积液患者,心尖搏动位置有何改变?()

A.不能确定

B.向下移位

C.向患侧移位

D.向健侧移位

77.评估心脏震颤常用:()

A.手掌尺侧

B.全手掌

C.手掌桡侧

D.2-3指指腹

78.下列哪种情况胸骨左缘第2肋间见异常搏动

A.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高压

C.升主动脉瘤

D.主动脉弓瘤

79.下列哪种情况胸骨右缘第2肋间见异常搏动()

A.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高压

C.升主动脉瘤

D.肺动脉扩张

80.负性心尖搏动见于()

A.右心室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粘连性心包炎

D.心肌炎

81.关于心脏瓣膜听诊区的部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 肋间

B.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

C.二尖瓣区位于心尖部

D.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 肋间

82.心脏听诊的规范顺序是:()

A.二尖瓣区开始→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B.三尖瓣区开始→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

C.主动脉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三尖瓣区

D.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83.下列哪种情况可出现A2增强?()

A.低血压

B.主动脉粥样硬化

C.主动脉瓣粘连或钙化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4.S2 固定分裂的常见原因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D.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85. 关于杂音的形成机制,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血粘稠度显著增加,发生杂音的倾向亦增加

B.乳头肌或腱索断裂,断端在心腔内摆动,使血流加速而产生杂音

C.心脏内发生异常通道,产生分流,使血流加速而产生杂音

D.血流通过狭窄或关闭不全部位产生旋涡可出现杂音

86.可使二尖瓣狭窄杂音增强的因素有: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卧位到迅速站立

D.深吸气

87.关于心脏杂音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杂音在某瓣膜听诊区最响,提示病变在该区相应的瓣膜

B. 根据杂音最响部位及其传导方向,可判断杂音来源及其病理性质

C. 目前普遍采用的心脏各种杂音分级法为Levine 6级分级法

D. 不同时期出现的杂音,常反映不同的病变

88. 心包摩擦音的特点错误的是:()

A.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响,坐位前倾时更明显 B.听诊器胸件向胸壁加压时,摩擦音可加强C.性质粗糙呈搔抓样 D.屏住呼吸时摩擦音消失

89. 影响第二心音强度的主要因素,下列哪项正确:()

A.血流的速度 B.心肌收缩力 C.心率的快慢 D.主动脉、肺动脉内压力

90.关于心音听诊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通常只能听到S1和S2 B.S2在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C.心音有4个 D.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S3

91. 下列哪项不属于周围血管征:

A.水冲脉B.枪击音 C.Duroziez双重导音D.颈动脉收缩期杂音

92. 以下有关脉搏短绌的描述哪些不正确?()

A.脉率小于心率B.见于早搏 C.脉率不规则 D.见于心房纤颤

93.以下不能发现周围血管征的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C.心包积液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水冲脉:()

A.心包积液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甲状腺功能亢进 D.严重贫血

95. 下列关于奇脉的描述哪项正确?()

A.吸气时脉搏增加B.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消失 C.有脉律不规则 D.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96. 器质性二尖瓣狭窄听诊主要特点是: ( )

A.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C. 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D.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97. 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听诊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心尖部第一音增强

B.主动脉区可听到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C.主动脉瓣第二音减弱

D.可见枪击音和Duroziez二重杂音

98.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脏身体评估的特点正确的是: ( )

A.二尖瓣面容

B.收缩期震颤

C.靴型心

D.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隆隆样杂音

99. 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向何处移位

A向剑突下 B 向左下 C 向左 D 向右

100.可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症的重要参考条件

A 心尖区舒张期震颤

B 二尖瓣拍击音

C 第一心音减弱 D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101.抬举性心尖搏动常提示

A 左心室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左心室和右心室肥大 D左心房肥大

102.坐位时心包积液的病人心浊音界呈

A 梨形

B 三角烧瓶形

C 靴形

D 圆形

103.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

A 心尖区

B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C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D 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104.确定第一心音最有价值的是

A 持续时间长

B 心尖部声音最强

C 音调比第二心音低

D 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105.第二心音反常分裂常见于

A 房间隔缺损

B 二尖瓣关闭不全

C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D 主动脉瓣狭窄

106.通常能听到的心音有几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7.听不到收缩期杂音的病变是

A 主动脉瓣狭窄

B 二尖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 室间隔缺损

108.贫血病人心尖听到收缩期杂音的产生机理是

A 血液返流

B 异常通道

C 心脏内有漂流物

D 血流加速

109.心尖部听到很响亮的收缩期杂音,但听诊器离开胸壁听不到,其强度为

A 3/6级

B 4/6级

C 5/6级

D 6/6级

110.主动脉狭窄时触及收缩期震颤的部位是

A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B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C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D 心尖部

111.二尖瓣狭窄听诊杂音的特点是

A心尖部收缩期隆隆样杂音 B 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C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D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粗糙的吹风样杂音

112.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的部位是

A 甲床末端

B 耳垂

C 舌尖

D 眼结膜

113.水冲脉最常见于

A 主动脉瓣狭窄

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 二尖瓣狭窄

D 心包积液

114.下列哪种疾病脉压减小

A主动脉瓣狭窄 B 老年动脉硬化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大动脉炎

115.一侧脉搏消失见于

A 严重休克

B 心包积液

C 心房颤动

D 多发性大动脉炎

116.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常见于

A 左心衰竭

B 肺气肿

C 三尖瓣关闭不全

D 右心衰竭

117.测量下肢血压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A 仰卧位

B 端坐位

C 侧卧位

D 俯卧位

118. 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易的检查方法:()

A 超声检查 B胃肠镜检查 C腹部评估 D 腹部X线检查

119. 腹部评估下列那项错误:()

A 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

B 肋下扪及肝脏提示肝肿大

C 正常人不能扪及脾脏

D 肠鸣音消失可见于急性腹膜炎

120. 腹部触诊内容不包括:()

A 压痛及反跳痛 B胆囊触痛 C 肌紧张度 D 移动性浊音

121. 下列那种情况不会出现振水音:()

A 正常人餐后6小时

B 幽门梗阻 C正常人大量饮水后 D 胃扩张

122. 腹部评估方法以哪种最为重要?()

A. 视诊

B. 触诊

C. 听诊

D. 叩诊

123. 关于腹部膨隆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坐起时脐以下部分稍前凸

B.小儿腹部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

C.肥胖者腹部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

D.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

124.评估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该患者符合下列哪项?

A. 上腔静脉阻塞

B. 下腔静脉阻塞

C. 门静脉高压或门静脉阻塞

D. 髂内静脉阻塞

125. 上腹部出现明显胃蠕动波,常见于下列哪项?()

A. 急性胃炎

B. 幽门梗阻

C. 胃癌

D. 溃疡病

126.某患者因上腹部胀痛不适,清晨未进食来院就诊,评估发现上腹部有振水音。该患者最可能是:()A. 腹腔内有气体 B. 胃内大量液体潴留 C. 腹腔内有大量液体 D. 胃内有大量气体

127. 腹部揉面感最多见于:()

A. 胃穿孔

B. 腹腔内出血

C.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D. 结核性腹膜炎

128.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时,游离腹水量至少需达:()

A. 300mL

B. 500mL

C. 800mL

D. 1000mL

129. 触诊正常脾脏,下列叙述哪能项正确?()

A. 正常情况下脾不能触及

B. 左卧位可触及

C. 右卧位可触及,但不超过肋下一指

D. 仰卧位可触及

130. 肝触诊最常用的触诊法是:()

A. 浅部触诊法

B. 钩指触诊法

C. 单手触诊法

D. 冲击触诊法

131. 关于腹部叩诊,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 正常腹部叩诊均为鼓音

B. 正常腹部叩诊除肝脾所在部位,余为鼓音

C. 胃肠穿孔时,肝绝对浊音区扩大

D. 肺气肿肝浊音界上移

132. 下列哪种情况出现肝浊音界消失?()

A. 气胸

B. 急性肝坏死

C. 急性胃肠穿孔

D. 肝癌

133. 肠鸣音消失常见于:()

A. 大量腹水

B. 机械性肠梗阻

C. 巨大卵巢囊肿

D. 肠麻痹

E. 急性胆囊炎13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因咳嗽、呼吸、转动体位均可使疼痛加剧,患者被迫采取何种体位?()A. 侧卧位 B. 仰卧位,两下肢屈曲 C. 仰卧位,两下肢伸直 D. 俯卧位

135. 关于全腹凹陷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骨的水平面

B. 见于消瘦和脱水者

C. 见于消耗疾病晚期

D. 多见于腹部手术后瘢痕收缩

136. 腹部的浅部触诊法有利于评估下列各项,除外:()

A. 有无压痛

B. 阑尾压痛点

C. 搏动

D. 某些肿大的肿瘤

137. 关于脾肿大分度及测量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

B. 超过2cm至脐水平线以下为中度肿大

C. 超过脐水平线为高度肿大

D. 如脾高度肿大向右越过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

138.下列关于腹部体表标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Mc Burney 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B. 背部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的顶点称为肋脊点

C. 脐位于第五腰椎水平

D. 背部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夹角的顶点称为肋脊点

139. 下列何种情况下会出现腹式呼吸增强:()

A.胸腔积液

B. 膈麻痹

C. 足月妊娠

D. 急性腹痛

140.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不正确的是()

A. 腹肌紧张

B. 腹部压痛

C. 反跳痛

D. 肠鸣音增多

141. 关于Murphy征评估方法,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评估者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

B. 评估者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处

C. 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

D. 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呼气中止,称Murphy征阳性

142.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肠鸣音减弱:()

A. 老年性便秘

B. 胃肠动力低下

C. 低血钾

D. 急性肠炎

143. 腹腔积液的体征不包括:()

A. 蛙腹

B.波动感

C. 移动性浊音

D. 振水音

144.腹腔积液引起全腹膨隆最常见的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 缩窄性心包炎 C 结核性腹膜炎 D 肝硬化腹水

145.腹壁静脉曲张的患者,脐以上的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的血流方向由下至上,应考虑是

A 上腔静脉阻塞

B 下腔静脉阻塞

C 门脉高压

D 动脉炎

146.板状腹见于

A 结核性腹膜炎

B 胃肠穿孔

C 癌性腹膜炎

D 急性胰腺炎

147.进行性黄疸加重,胆囊显著肿大,无压痛,见于

A 胰头癌

B 慢性胆囊炎

C 胆道蛔虫症

D 胆囊结石

148.脾表面不光滑而有结节,见于

A 淋巴肉瘤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骨髓纤维化

D 黑热病

149.腹部反跳痛发生的病理机制是

A.空腔脏器扩张

B.内脏肿大与肿瘤

C.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D.腹腔脏器炎症累及壁层腹膜150. 右下腹触及包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有明显压痛最常见于

A.慢性阑尾炎

B.卵巢囊肿

C.阑尾脓肿

D.肠结核

151.肠鸣音亢进,响亮而高亢,带有金属音响见于

A 机械性肠梗阻

B 急性肠炎

C 胃肠道大出血

D 细菌性菌痢

152.腹部闻及振水音最常见于

A 大量腹水

B 幽门梗阻

C 胃癌

D 肠梗阻

153.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A 蜘蛛痣、肝掌

B 肝肿大表面不光滑

C 腹水

D 下肢浮肿

154. 有关病理反射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病理反射出现提示锥体束受损;

B.病理反射的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C.任何人出现这种反射都属于病理性的;

155. 下列哪项不是脑膜剌激征

A.颈项强直

B.克匿格征

C.布鲁津斯基征

D.戈登征

156.成人脊柱后凸常见于

A 佝偻病

B 胸椎结核

C 退行性病变

D 强直性脊柱炎

157.匙状指最常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先天性心脏病

C 甲癣

D 风湿热

158.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其肌力是

A 2级

B 3级

C 4级

D 5级

159.温度觉障碍见于

A 锥体束病变

B 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C 灰质损害

D 后索损害

160.胸髓11~12节损害,下列哪项反射消失

A 上腹壁反射 B中腹壁反射 C下腹壁反射 D 提睾反射

161.锥体束损害最早出现的重要表现是

A 巴彬斯基征

B 查多克征

C 奥本海姆征

D 戈登征

162.浅反射不包括

A 角膜反射

B 腹壁反射C提睾反射D跟腱反射

163.有关间接叩诊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B.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

C.叩击后右手应立即抬起

D.为了叩诊结果更加准确,每个部位应连续叩诊5次以上

164.患者呼出气体为烂苹果味,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幽门梗阻

B.有机磷中毒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尿毒症

165.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有下列哪项不包括在内?

A.问诊

B.触诊

C.叩诊

D. 嗅诊

166.触诊对全身的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A 颈部

B 腹部

C 胸部

D 皮肤

167.检查肝、脾、肾时应采用何种触诊方法:

A 浅部触诊法

B 滑行触诊法

C 双手触诊法

D 深压触诊法

168.以下哪种叩诊音纯属胸部病理性叩诊音:

A 清音

B 浊音

C 过清音

D 实音

169.闻到酸性汗味见于:

A 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等解热镇痛药物的患者

B 肝昏迷没有及时治疗者

C 肺脓肿并较长时间应用抗菌素的患者

D 有机磷中毒没有及时治疗者

二、名词解释

1、桶状胸

2、扁平胸

3、潮式呼吸

4、间停呼吸

5、语音震颤

6、干罗音

7、湿罗音

8、抬举样心尖搏动

9、期前收缩 10、二联律 11、舒张期奔马律 12、水冲脉 13、交替脉 14、奇脉 15、周围血管体征 16、肝-颈静脉返流征 17、蛙状腹 18、尖腹 19、舟状腹 20、肠鸣音 21、板状腹 22、腹膜刺激征 23、Murphy征 24、移动性浊音 25、杵状指(趾) 26、匙状指 27、生理反射 28、病理反射29、Babinskiz征 30、偏瘫 31、单瘫 32、交叉瘫 33、共济失调

三、填空

1.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有、、、、。

2.四大生命体征包括、、、。

3.意识障碍的程度分为、、、、。

4.正常呼吸音有、、、四种。

5.根据啰音发生的机理及其性质临床上将啰音分为、两类,干啰音分为、;湿啰音分为、、、。

6.听诊心脏杂音时,应根据杂音的、、、和,以及

等特点,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方可判断其意义。

7.第一心音主要由所产生,标志着的开始,听诊最响的部位在。

8.腹膜刺激征是指、、。

9.“折刀现象”肌张力增高见于;“铅管状”肌张力增高见于。

10.肺泡呼吸音的特点是,,。

11.叩诊肝浊音界消失而代之以鼓音是的一个重要征象。

12.正常肠鸣音大约每分钟次,若每分钟次以上称肠鸣音亢进。

13.奇脉是_______的重要体征之一。

14.胸膜摩擦音主要见于_______。

15.胸部震颤的临床意义:胸骨右缘二肋间收缩期震颤见于;胸骨左缘二肋间收缩期震颤见于___________;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震颤见于__________;心尖区舒张期震颤见于。16.正常人肺动脉瓣关闭稍迟于主动脉瓣,若右室排血时间延长,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迟于主动脉,听诊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常见于______ ;________;若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则出现_________,见于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

1.蜘蛛痣和肝掌见于哪些疾病?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2.颈静脉怒张见于哪些情况?

3.扁桃体肿大如何分度?

4.甲状腺肿大分为几度?甲状腺肿大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5.简述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呼吸困难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特征。

6.说出语颤改变评估的临床意义。

7.简述干、湿性啰音产生的机制、评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8.说出胸膜摩擦音与心包摩擦音鉴别特点。

9.简述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10.板状腹、腹膜刺激征、墨菲征、移动性浊音各有何临床意义?11.脾大分度及临床意义。

12.简述杵状指(趾)的临床意义。

13.简述脑膜刺激征的评估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概率论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 数字特征 一、选择题 1、(中等)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X ,Y 分别服从参数为1,4的泊松分布,则D (X -Y )= ( ) A.-3 B.-1 C.3 D.5 2、(中等)设随机变量X 与Y 不相关,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E(X+Y)=E(X)+E(Y) B.D(X+Y)=D(X)+D(Y) C. E(XY)=E(X)E(Y) D.D(XY)=D(X)D(Y) 3、(易)设二维随机变量(X,Y )~N 22 1212 (,;,;)μμσσρ,且X 与Y 相互独立,则ρ=( ) A .-1 B.0 C.1 D.2 4、 (易)设随机变量~(,)X B n p ,且() 2.4,() 1.44E X D X ==,则参数n ,p 的值分别为( ) A. 4和0.6 B.6和0.4 C. 8和0.3 D.3和0.8 5、(中等)设X 为随机变量,E (X )=2,D (X )=5,则E (X +2)2=( ) A.4 B.9 C.13 D.21 6、(较难)设随机变量X ~B(10, 1 2 ),Y ~N(2,10),又E(XY )=14,则X 与Y 的相关系数ρXY =( ) A .-0.8 B .-0.16 C .0.1 D .0.8 7、(易)设随机变量2~(,)X N μσ,Y 服从参数为(0)λλ>的指数分布,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 A.1 ()E X Y μλ -=- B.22 1 ()D X Y σλ-=- C.1 (),()E X E Y μλ == D.22 1 (),()D X D Y σλ== 8、(中等)已知D(X )=1,D(Y )=25,ρXY =0.4,则D(X -Y )=( ) A .6 B .30 C .22 D .46 9、(易)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0;10,2)(其他x x x f 则E(X )= ( ) A.3 1 B.32 C.1 D. 3 10

第四章习题解答

第四章要点 1.溶液的依数性 =?f f B f =B B m T K b K M ? b b B b B B m T K b K M ?== == B B B n c RT RT M V ∏ 2.拉乌尔定律 ** A A A A A A p p a p p x =?=(针对溶剂) 3.亨利定律 B B B B p ka p kx =?=(针对挥发性溶质) 4.理想溶液的热力学状态函数计算 混合时的状态函数变化:

0mix V ?= 0mix H ?= mix m B B ln S R x x ?=-∑?mix G m = RT ( x 1 ln x 1 + x 2 ln x 2 )

若组成为X1(A)和X1(B)的溶液共n1mol,添加nmolB成为组成为X2(A)和X2(B)的混合溶液(共n2mol),则恒温恒压下混合自由能等的计算可看作下述过程: I

对于步骤I ,相当于11()x A n mol 的A 与11(B)x n mol 的B 混合,多于的B 不考虑对自由能改变的贡献,有: 111()()() I (B)[]A A B G n RT x x x x ?=+mix 11ln ln () 对于步骤III ,有: 12222()()() (III)()B [()]A G n n RT x x x A B x ?=++mix ln ln 对于步骤II 有: ()()()()()() mix mix mix mix mix mix G I G II G III G II G III G I D +D =D ?D =D -D 若是溶液与纯溶质混合,则按照该公式计算(4-15)。 混合熵的计算类似。 5.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计算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MP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项目整合管理 1.项目整合管理是指( )。 A.识别和选择项目的资源配置方案B.平衡相互竞争的项目目标,如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C.协调项目管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D.以上都是 2.下列关于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项目或阶段结束时都要进行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 B.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都需要进行产品核实,都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更新组织过程资产 C.合同收尾通常在行政收尾之后进行 D.整个项目通常只需要做一次合同收尾和一次行政收尾 3.对项目管理各过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根据管理层的管理偏好来执行项目管理过程 B.在各项目的管理中同等程度地加以严格实施 C.经验很多的项目经理可以凭直觉就决定不采用某个项目管理过程 D.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考虑每一个项目管理过程,并决定其具体实施水平 4.以下哪个是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A.项目管理信息系统B.偏差分析C.分析技术D.挣值管理 5.在结束项目时,项目经理需要审查什么信息,确保所有项目工作都已完成,确保项目目 标已经实现( ) A.待验收的可交付成果B.待移交的可交付成果C.项目管理计划D.以前各阶段的收尾信息 6.以下哪个文件授权项目经理为开展项目活动而动用组织资源( ) A.项目章程B.项目管理计划C.项目工作说明书D.项目文件 7.以下哪个是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的输入( ) A.可交付成果B.验收的可交付成果C.核实的可交付成果D.移交的可交付成果 8.对于外部项目,谁负责提供项目工作说明书( ) A.项目启动者或发起人B.高级管理层C.客户D.项目经理 9.以下哪个不是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A.专家判断B.会议C.变更控制工具D.项目变更评审 10.对于在完工前就提前终止的项目,应该在哪个过程中调查和记录提前终止的原因( ) A.结束项目或阶段B.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C.制定项目管理计划D.适用于项目所处阶段的具体过程 11.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发起组织为何要对商业论证进行定期审核( )

下定义练习题集锦

下定义练习题集锦 1、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给“书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不超过50字。(4分) 书法是中国汉字在历代书法家长期艺术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 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书法与人们通常所说的“习字”有本质的区别。 书法对于用笔、用墨有着独到的艺术追求。 书法的用笔主要包括笔法、笔力、笔势、笔意;用墨,指的是在书写过程中墨色浓、淡、干、湿、枯、润等富于节奏和韵律的变化。 笔意是书法家通过笔画线条所传达的审美情感、审美趣味和人格气质等。 书法家在运笔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对每个汉字的结构作出疏密、欹正、聚散、虚实等巧妙的处理。 书法在章法上强调字与字之间上下顾盼,行与行之间气脉贯通。 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用一个单句给“3G”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 ①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在1985年由国际电讯联盟(ITU)提出,其标准化工作于1997 年开始逐渐进入实质阶段。 ②“3G”融合了电讯和电脑的技术优点【原理】,可以传送质量稳定的视像、语音和文字资料,【效果】速率达到当前一般移动的200倍。 ③“3G”与前两代移动通讯系统相比,能够通过用户的手机或掌上电脑等通讯装置【原理】,为用户提供高速无线上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效果】 ④“3G”通过卫星移动通信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的结合【原理】,形成一个对全球无缝覆盖的立体通信网络,实现人们全球漫游的通信【效果】理想。 3、根据以下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40字以) 以前的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而“知识经济”则(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4、阅读下面的短文,给“禽流感”下一个定义。(4分) 禽流感究竟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另一个名字】,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起因】(禽类的)【围】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后果】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后果】。 1997年5月,一名三岁男童体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型(H5NI)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当年,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也首次证实了H5NI病毒能感染人类,并有很高的致死率【后果】。 5、根据下面的容,以单句的形式为“悲剧”下一个定义。 ①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6、阅读下面一段话,用一个不超过60字的单句,概括说明“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产业。 这样,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另一方面又利用工业生产技术,也就是把全部现代科学技术、新的技术革命都用上了。不但技术现代化,而且生产技术组织得很严密,一道一道工序配合得很紧密,是流水线式的生产。这就是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它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它已经不是传统农业了,而是一种生产体系,一种产业,其特点就是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利用生物来进行高效益的综合生产。 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匣子”下定义。 ①黑匣子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 ②飞机失事后可以依据黑匣子的记录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 ③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 ④黑匣子装在飞机的座舱里 8、提取材料的要点,整合为一个单句,为“太阳能窗系统”下定义。 ⑴太阳能窗系统可有效满足一幢建筑的供热、制冷和照明需求。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4 组合逻辑电路 1.4选1MUX(数据选择器)如附图所示,其逻辑功能如下表所示。试仅用4选1数 据选择器分别实现二变量和三变量异或逻辑函数。 , " 答: 2.试用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设计一个全减器,它能完成二进制减法运算S=(A —B—C),CO为借位输出,写出设计过程,画出逻辑电路。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 表和符号图分别见功能表和附图。 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功能表 输入 选通地址数据 ST A1A0D3~D0Y 1 ×××( Z ) 0 0 0 D3~D0D0 0 0 1 D3~D0D1 表0 1 0 D3~D0D2 0 1 1 D3~D0D3 } 答:S:D0=D3=C,D1=D2=C CO:D0=D3=C,D1=1,D2=0。 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E S1S0Y 1 X X 0 0 0 0 D0 0 0 1 D1 0 1 0 D2 0 1 1 D3 1 A B — ! A B

A 1=A ,A 0=B 3.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一个全加器,试画出其连线图。4选1数据选择器惯 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 答:S :D 0=D 3=C ,D 1=D 2=C | CO :D 1=D 2=C ,D 3=1,D 0=0。 S 1=A ,S 0=B 4.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分析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4 选1数据选择器惯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E D 1 》 D 2 D 3 S 1 S 0 Y 1Y 2Y 1D 0 1D 1 1D 2 1D 3 [ 2D 1 2D 2 2D 3 S 1 S 0 1E 2E S CO ·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Y ? S 0 S 1 S 0 S 1 E E ≥1 1 1 &B D C F D 0D 1D 2D 3 D 0D 1D 2D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 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 “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 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 6.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 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 9.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 10.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成立了中国工人阶 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12. 代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理论刊物是()。 A.《共产党》 B.《劳动界》 C.《新青年》 D.《劳动音》13.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 14. 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 B.广东陆丰县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知识讲解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答案:A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C、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答案:B 3、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C、谦敬礼让,恪守诚信 D、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的是()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迫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D 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不属于道德的主要功能的是()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这些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中() A、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A 9、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1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主导性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答案:A 12、关于道德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 A、道德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B、道德发展总是向前的、进步的,不会倒退 C、人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答案:B 13、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下定义题型之下定义三原则

高考下定义题型之下定义三原则 “下定义”三原则 “依据所供材料下定义”是语用题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主要考查两种能力:一是信息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能力,二是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一、定义必须是单句 定义必须以单句的形式呈现。不管命题人在题干中有没有明示,同学们给出的“定义”都必须是单句。由于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比较复杂,一般都由好几个单句(甚至复句)组成,同学们如果缺乏强烈的单句意识,极容易导致答题不得分。 既然定义必须是单句,在对材料进行分析、鉴别、筛选、整合的时候,最好首先找到一个“主干句”,然后再把其他有效材料变成这个“主干句”的修饰成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主干句”。碰到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材料中筛选出能够充当“主干句”的宾语中心词。(主语、谓语则不必找。主语必定是“定义”的对象,谓语必定是“是”。) 例1将下面关于“修辞”的阐述,组合成一句话,给“修辞”下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45个字以内) ①这是一种活动。 第1页共8页

②这种活动的展开要依据题旨,也要依据情境。 ③这种活动与写作者有关,也与说话者有关。 ④它用在写作者和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上。 ⑤它要运用到各种语文材料,也要运用到各种表现手法。 ⑥它的表现要恰当。 解析:命题人提供了六个句子,其中②句、③句和⑤句还是复句。要组成一个单句给“修辞”下定义,首先可以看看能不能从材料中找到一个“主干句”,经分析发现①句是比较合适的。接下来再对其余五句进行“整合”,使之全部变成“活动”的修饰成分。 参考答案: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作者和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 例2根据下列信息,给“个人存款实名制”下定义。 据有关方面介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操作后,我国将全面推行个人存款实名制。目前,国际通行的个人存款办法是,储户到银行存款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要提供足以证明姓名真实性的身份证等相关的法定证件。我国开始实行这种储蓄管理制度,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储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试点操作表明,这一办法使储户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受到普遍欢迎。 第2页共8页

4 第四章 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P 135 7. 1)用OLS法建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模型。create u 20; data consump income; ls consump c income Dependent Variable: CONSUMP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 2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INCOME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线性模型如下: CONSUMP = 5389 + *INCOME 2)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i) X Y -图:是否有明显的散点扩大/缩小/复杂型趋势 scat income consump ii)解释变量—残差图:是否形成一条斜率为0的直线 scat income resid^2 或者 genr ei2=resid^2; scat income ei2 由两个图形,均可判定存在递增型异方差。 还可以用帕克检验,戈里瑟检验,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怀 特检验等方法。 iii)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共有20个样本,去掉中间1/4个样本(4 个),剩余大样本、小样本各8个。 Sort income ; smpl 1 8; ls consump C income Smpl 13 20; ls consump C income 21 0.050.05615472.0126528.3 4.86 (,)(81,81) 4.28 11 811811 1111RSS RSS F F F n k n k n k n k = ==--=>= --------------,存在异方差。

马克思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D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 A、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D )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D )

第四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在质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2.不变资本是指( D ) 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B ) 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 4.根据在剩余价值形成中作用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C)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5.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6.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A ) A.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产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A)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 8.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B ) A.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多 B.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少 C.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多 D.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少 9.在资本总量增大的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C ) A.不变资本不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总资本按相同比例增长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10.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 4-1 对信源?? ????=??????01.010.015.017.018.019.02.0s s s s s s s P S 7654321 进行二元编码,编码 方案为 (1)计算平均码长L ; (2)编码后信息传输率R ; (3)编码信息率R '; (4)编码效率η。 解:(1)()14.3L s p L i q 1 i i =?= ∑=(码元/信源符号) (2)()61.2S H =(比特/信源符号) ()831.014 .361 .2L S === H R (bit/码元) (3)logr L R ='=( bit/信源符号) (4)831.0R R max == η 或者()831.0R S H =' = η 4-2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414 3 s s S 21 P ,若对信源采取等长二元编码,要求编码效率96.0=η,允许译码错误概率5 10-≤δ,试计算需要的信源序列长度N 为多少

解:信源熵为 ()81103 4 log 434log 41S .Η=+= (bit/符号) 自信息量的方差 ()()()[] 2 2 i q 1 i i 2 S H logp p S -=∑=σ4715.0811.041log 4143log 4322 2=-?? ? ??+??? ??= 因为编码效率96.0=η,由 ()()ε += S S H H η 可得 ()3379.0811.096 .004 .0S H 1=?= -= η η ε 可得 ()7 5 2221013.410 3379.04715.0S N ?=?=≥-δεσ 所以,信源序列长度达到7 1013.4?以上,才能实现给定的要求,因此等长编码没有实际的意义,一般统计编码都是采用不等长编码。 4-6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 ??=??????1.09.0s s S 21P ,对信源进行N 次扩展,采用霍 夫曼编码。当N=1,2,∞时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为多少 解: (1)N=1时,将1s 编成0,2s 编成1,则 1L 1= 又因为信源熵 ()469.0))logp(s p(s S H q 1 i i i =-=∑=bit/符号 所以 ()469.0L S H 1 1== η (2)N=2时,编码过程如下 2S 概 率 霍夫曼编码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作者: ————————————————————————————————日期: ?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C、错记某项经济业务 D、借贷方向颠倒 2、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账户是()。 A、成本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损益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3、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应该在( )。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在借方或贷方 D、无余额 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贷方 C、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 D、无余额 5、下列各项中应该由会计科目贷方核算的是()。 A、资产的增加额 B、资产的减少额 C、费用的增加额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6、借贷记账法是以( )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A、“借”和”贷” B、“增”和”减” C、“收”和”付” D、会计科目 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被称为( )。 A、一级账户 B、对应账户 C、总分类账户 D、明细分类账户 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借贷记账法 B、收付记账法 C、增减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C、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贷方发生额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D、全部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与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不一定相等B、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借方科目与贷方科目之间互为对应科目 C、试算平衡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 D、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2、在借贷记账法下,“投资收益”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13、“盈余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D、无余额 14、下列会计科目中,如月末有余额,一般在贷方的是( )。 A、银行存款 B、长期借款 C、材料采购 D、应收利息 15、资产类账户的借方一般登记( )。 A、本期增加发生额 B、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增加或减少发生额 D、以上都对 16、下列有关借贷记账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B、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表示增加 C、借贷记账法中的”贷”表示减少 D、借贷记账法下,负债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17、“一借多贷”会计分录属于()。 A、简单会计分录 B、复合会计分录 C、单项会计分录 D、多项会计分录 18、复式记账法是以()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 A、试算平衡 B、基本会计等式 C、会计科目 D、经济业务 19、企业接受追加投资180万元,款已到并存入银行,该项业务使得企业()。 A、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四 3、何谓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的动态链接? 答:(1) 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静态链接方式。 (2) 装入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3) 运行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的链接。 6、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 答:(1)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必须把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装入一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在系统中只有若干个小的分区,即使它们容量的总和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但由于这些分区不相邻接,也无法把该程序装入内存。这种不能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为“零头”或“碎片”。为了消除零头所以要引入动态重定位。 (2)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进行。为使地址的转换不会影响到指令的执行速度,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的,故称为动态重定位。 14、较详细地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的需要。 答:1) 方便编程 通常,用户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是从0 开始编址,并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因此,希望要访问的逻辑地址是由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决定的。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函数 4.1 C++中的函数是什么?什么叫主调函数?什么叫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 何调用一个函数? 答案: 把相关的语句组织在一起,并给它们注明相应的名称,利用这种方法把程序分块,这种形 式的组合就称为函数,也称为过程,通常将相对独立、经常使用的功能抽象为函数。 函数的使用是通过函数调用实现的,调用其它函数的函数称为主调函数,被其它函数调用 的函数称为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是调用和被调用关系,但是一个函数很可能既调用别的函数又被另外的函数调用,这样它可能在某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主调函数,而在另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被调函数。 函数调用时需要指定被调函数的名字和调用函数所需的信息(参数)。 4.2 函数原型中的参数名与函数定义中的参数名以及函数调用中的参数名必须一致吗? 答案: 不一定,只要参数个数、次序和类型一致即可。函数原型中可以不写参数名,函数定义和 函数调用时,参数名也可以不同。 4.3 编写函数把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公式为C = (F – 32) * 5/9;在主程序中提示用户 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转化后输出相应的摄氏温度。 答案: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float trans(float n); void main() { float f; cout <<"please input a temperate:\n"; cin >>f; cout << trans(f) <2; fib(1) = fib(2) = 1。 答案: #include

(完整版)第四章试题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角色 2、护士角色 3、患者 4、护患关系 5、角色行为消退 二、填空题 1、角色行为由——来完成。 3、焦虑的患者常表现为——、——、——、——等。 4、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时,常表现为——、——、——、——。 5、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6、护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是——、——、——。 7、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以——为基础。 8、为维护医护患三者的良好关系,医护间应——、——、——,以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护照顾。 9、角色是指社会关系中特定位置上的——行为和——行为。 10、患者常见角色适应问题有——、——、——、——。 11、护患关系从发展过程看可分为三期,为——、——、——。 12、角色特性是指——、——。 13、当人们感到身体或心理方面异常时,可能出现或延缓行动——、——、——和等行为反应。 14、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有:疾病的—和——,症状的——,人际关系的——,及患者的——等。 15、历史上护士角色经历了——,——,——,和白衣天使形象。 16、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为了医疗护理的而发生的——。 二、填空 1、个体 3、紧张、食欲不振、失眠、坐立不安 4、烦躁不安、烦恼、茫然或悲伤

5、专业性 6、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7、平等合作 8、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共同努力 9、期望、要求 10、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消退 11、第一期(初始期)、第二期(工作期)、第三期(结束期) 12、、角色之间相互依存、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 13没有行动、寻求帮助、犹豫不决、抵抗 14、性质、严重程度,可见性,舒适感,医院规则,社会特征 15、民间形象、宗教形象、仆人的形象 16、共同目标、互动现象 三、单项选择题 1、要执行学生的角色,必须有教师角色的存在,这体现了角色的哪一特性:(A) A.、角色之间相互依存 B、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 C、角色行为需要共同完成 D、角色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E、角色转变 2、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对患者角色的概括不包括:(E) A、患病的人可以免除正常的社会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B、患者有治好病的义务 C、患者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 D、患者应主动寻求专门技术的帮助 E、患者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健康 3、患者不承认自己患病,进入不了患者角色,这种行为是:(D)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 生产理论 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 表4—2 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24下降为12。 6.假设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 =35L +8L 2-L 3。 求:(1)该企业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如果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为L =6,是否处理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为什么? 解答:(1)平均产量函数:AP(L)= L L Q )(=35+8L -L 2 边际产量函数:MP(L)=dL L dQ )(=35+16L -3L 2 (2)在生产要素L 投入量的合理区间:其左端,AP =MP ,于是,有35+8L -L 2=35+16L -3L 2,解得L =0和L =4。L =0不合理,舍去,故取L =4。 其右端,MP =0,于是,有35+16L -3L 2=0。解得L =35-和L =7。L =35-不合理,舍去,故取L =7。 由此可得,生产要素L 投入量的合理区间为[4,7]。因此,企业对生产要素L 的使用量为6是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的。 11. 已知生产函数Q =AL 1/3K 2/3。

判断:(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2)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解答: 产函数。 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所以,生产函数,于是有 3231 3231323132313231),.,()()(),(),()1(K AL Q K L f K AL K L A K L f K AL K L f Q ======+λλ λλλλ 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中,该生产函数受边际由此可见,在短期生产是单调减函数,说明并且,于是有 )(于是短期生产函数是不变的在短期内L 323532323 231MP ,09 2;)(31),(,)2(<-=====--K AL dL dMP K AL dL dQ MP K AL K L f Q K L L 13.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3 132K L Q =,劳动的价格w =2,资本的价格r =1。求: (1)当成本C =3 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和Q 的均衡值。 (2)当产量Q =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 、K 和C 的均衡值。 解答:(1)根据成本既定情况下企业实现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实现均衡时的最大产量求得企业代入生产函数,将的最佳投入量为和)求出企业实现均衡时),(结合(已知成本方程)。 (),求得)和()、()、(结合(其中1000Q ,K L Q (7)1000(7)K L K L 653000(6),K 2L 5K L 4321),4(1,2)3(3 1);2(32),1(313232 323131=====+=====??==--r w K L MP K L L Q MP r w MP MP K L K L , 。 投入成本求得企业均衡时的最小)代入成本方程,将(投入量为实现均衡时要素的最佳)求得企业 )和(结合()(且知道生产函数要素的数量组合为:件知,厂商均衡时两种)问求出的企业均衡条)根据第((2400C K,2L C 9800(9)K L 85,8800K L Q K(5),L 123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