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式阻尼器安装施工方案讲解

连梁式阻尼器安装施工方案讲解
连梁式阻尼器安装施工方案讲解

厦门湖心岛项目1#A楼、2#楼抗震阻尼器工程

上海堃熠工程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02日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第二章编制依据 (4)

第三章施工组织部署 (5)

第四章施工技术措施 (6)

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

第六章与总承包单位的配合服务措施 (14)

第七章安全施工措施 (15)

第八章工期管理与保证措施 (16)

附件安装进度计划 (16)

第一章工程概况

1.概述

1.1本项目标段包含两个单体建筑,共使用206套连梁式抗震阻尼器。其中1#A楼采用101套,分布于主体结构第2~27层;2#楼采用105套,分布于主体结构第2~28层,详见阻尼器平面布置图。

1.2主要施工内容如下:

1.2.1抗震阻尼器专业施工

●预埋件和阻尼器连接;

●预埋件和阻尼器整体安装;

1.2.2土建配合施工

●连梁施工,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

1.3质量要求:按照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主要工程目标及承诺

1)施工工期:根据总包项目部的施工计划作出相应的进度计划,配合现场施工,服从总体施工安排。

产品供货期:可分批供货,首批为接到甲方书面通知后45天。

2)质量目标: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以“鲁班奖”工程为施工目标,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施工,服从总包单位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范各项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确保优质、安全、文明完成本工程的建设。

4)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控制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加强对废弃物管理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严格遵守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和总包单位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服从总包方的管理,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阻尼器运输及成品保护

1)阻尼器进场后由总包的塔吊配合卸在总包指定位置;根据设计编号、出厂编号或使用位置成套进行摆放。

2)运输和存放时要有防护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污染和碰撞,对产品性能造成影响。在产品未安装时,可暂不撕掉出厂包装,并存放在能防太阳暴晒、防阴雨的地方。现场产品需要叠放时,不能超过3层,各层间需加木枋保护。

第二章编制依据1.相关文件

1.1 结构施工说明

1.2 抗震阻尼器平面布置图及节点详图

1.3 合同文件

2.施工规范及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JGJ 297-2013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GB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第三章施工组织部署1.组织机构图:

第四章施工技术措施 连梁式抗震阻尼器(PCD)

连梁式阻尼器节点图(示意)

上海堃熠连梁式阻尼器安装工法展示

一、安装步骤

1、支梁底模板;

2、根据图纸设计的要求,在结构上标出对应位置,并对轴线、标高进行复核;

3、阻尼器安放就位;

4、处理纵筋;

5、连梁钢筋绑扎;

6、验收,封模,浇筑混凝土。

二、安装工序: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检查→垂直运输→水平运输→临时固定→校正→最终固定→绑扎梁配筋→浇筑混凝土→防腐、防火处理。

2.1 施工前准备

2.1.1 技术准备,熟悉图纸,技术要求,结构形式,现场条件。

2.1.2 安装人员准备,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质。

2.1.3 运输、吊装、安装的机具承载能力等要满足施工需要。

2.1.4 临时吊点准备。根据现场环境和设计要求确定临时吊点。

2.1.5 梁柱截面是否因为产品安装而有变化,如有变化应及早准备。

2.1.6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平面定位、放测出节点板位置并标示。

2.1.7 阻尼器对应位置的连梁已支好底模。

2.2 垂直及水平运输

2.2.1 垂直及运输设备可采用塔吊或汽车吊一次吊装到阻尼器对应位置的底模上,微小的位置偏差可以通过人工用撬棍缓移。

2.3 临时固定

产品就位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相应有效措施进行固定,固定一定要足够牢固,防止在绑梁配筋时阻尼器会移动。

2.4 检查

2.4.1对产品进行固定后,应对阻尼器位置进行复核、调整与校正。其控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之规定。

阻尼器的最终定位允许偏差

2.4.2 其他类型的误差若超出规范允许范围,修改及补救方法需通过产品设计人员同意。

2.5 最终固定

2.5.1 产品位置校正无误后便可开始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连梁钢筋绑扎。

2.5.2 封模后,浇筑混凝土前再次检查阻尼器位置是否发生变动,如有,需调整。

2.6 钢筋绑扎

2.6.1 连梁钢筋绑扎必须在阻尼器就位之后再绑扎,顺序为先穿纵向钢筋,后套箍筋,若柱纵向钢筋和埋件翼缘板有冲突,则现场穿孔通过(如下图)。

柱纵向钢筋通过预埋件示意图

2.7 浇筑混凝土

2.7.1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在埋件处适当增加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并随时监测阻尼器的位置是否收到扰动,如有,需及时进行调整。

2.8 防腐、防火处理

2.8.1 产品安装完成之后对油漆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本项目抗震阻尼器的防腐采用环氧富锌漆,漆膜厚度不小于80μm。

2.8.2 防腐施工验收完成后要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防火施工。

三、安装步骤实例展示

安装定位

安装定位及钢筋绑扎

安装定位及钢筋绑扎

安装定位及钢筋绑扎

封模板

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

砌体

装饰做法参考:内置龙骨,外罩石膏板

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工艺质量保证措施

1)阻尼器及其附件所使用的钢材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照规范和项目要求进

行复验。不合格的材料绝不进场。

2)选择性能良好,使用功能齐全的加工设备,要求厂内制作部分尽可能采用自动焊,现场连

接部位要打好坡口,并进行防腐预处理。

3)焊条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材质报告,要求电焊条使用前应用烘干箱进行烘干,使用气体保

护焊时焊接选用的焊丝及必须与所用的母材相配套,保护气体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4)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内容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持证

上岗。

5)当结构形式复杂、焊缝形式多样时,焊接时要遵循合理的焊接顺序。一般的,应先焊收缩

变形较大的横缝,而后焊纵向焊缝,或者是先焊对接焊缝而后再焊角焊缝。

6)钢结构吊装过程严格执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关于定位

和连接固定的要求,其定位偏差和焊接质量要符合相关条文规定。

7)施工前由厂家技术人员对项目技术人员及安装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安装重点和难点。

8)安装时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单位计量检定为合格的仪器方可使用。

9)为保证焊接质量,雨天和大风天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10)施工中坚持三检(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严格工序质量检验。

第六章与总承包单位的配合服务措施

1、与总包的管理配合措施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服从总承包单位在进度、质量、文明施工等各方面和环节进行的项目管理,通过良好的合作,全面地履行合同。我们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总进度计划、总质量目标的实现。

2)对于总承包单位所提出的工程进度、质量目标、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施工资源配备、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我方将不折不扣的予以执行,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保证落实。

3)贯彻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予以检控,确保质量合格。杜绝施工人员不服总包管理的不正常现象的发生,使总包单位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的执行。

4)所有进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主动向总承包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

2、与总包施工过程中的配合

工程抗震阻尼器安装需穿插在土建施工的钢筋、模板过程进行,因此需要总承包方做好协调工作,我司在进行过程中也会做好相应配合工作,保证工程有序开展。特别是在连梁底模支好之后要给阻尼器定位固定留一定的时间,待阻尼器安装定位完毕后再进行钢筋绑扎、合模;我司也会尽力缩短阻尼器安装时间,以尽量减少对土建流水的影响。良好的配合需要双方的努力,良好的配合才能最大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抗震阻尼器安装的工期配合:

1)连梁阻尼器的安装跟随主体结构土建施工进度进行,根据土建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抗震阻尼器的生产加工进度;

2)根据总包单位工期要求,灵活安排产品进场时间,灵活安排产品安装。

3、技术配合服务措施

1)安装时提供免费及时的安装技术指导,以保证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若现场安装出现偏差,现场技术员需及时向设计部门反映,征得总包和设计同意的情况下可选择通过加固或修改设计节点进行补救。

3)安装过程中需按照施工图进行定位检查,保证安装位置的正确。

4)产品和节点加工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员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性能和节点的加工质量,便于现场施工。

5)施工过程中若发现产品和节点有质量问题或者隐患,需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员反映,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产品使用性能。

第七章安全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设安全工长进行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与管理,对现场施工人员、现场机械设备及

现场用电进行统一管理。要求参加施工的特工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施工

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电

工、电气焊工应穿绝缘鞋,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作业前应对使用的工具、机具、设备进行检查,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3)操作面应有可靠的架台,护身,经检查无误,进行操作。构件绑扎方法正确,吊点处应有

防滑措施,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应放在安全地方,禁止随便放置。

4)起吊钢构件时,提升或下降要平稳,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专人指挥,信号清楚、响亮、

明确,严禁违章操作。构件安装后必须检查其质量,确实安全可靠后方可卸扣。每天工作必须达到安全部位,方可收工。

5)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闸箱、电焊机,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器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

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电焊机使用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一次线不得超过2米,二次线不能破皮裸露。

6)安全设施有专人按规定统一设置,其他人不得随意拆动。因工作需要须拆动时,要经过有

关人员允许,事后要及时恢复,安全员要认真检查。

7)搞好安全用电,所有用电设备的拆除及现场照明均由专业电工担任,使用的电动工具,必

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8)重点把好高空作业关,工作期间严禁喝酒及打闹,手持工具应系好安全挂绳,避免直线垂

直交叉作业。

9)切实搞好防火,各项操作均应按规定正确使用。

10)坚持班前安全会议制度,将当日工作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11)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12)起重指挥要果断,指令要简洁明确。

13)加强现场保卫,注意防火、防盗。

14)吊装作业范围内设安全警戒线,非操作人员禁止入内。

15)所有的安全活动记录及文件要齐全。

第八章工期管理与保证措施

1)时刻保持与现场联系,主动沟通,了解掌握现场进度,及时做加工和安装准备。

2)人员和机具的保证;

施工人员计划表:

施工机具计划表:

附件1:安装进度计划

抗震阻尼器专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说明:

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实际总包总体施工工期调整,一般配合主体结构进度。其中:

(1)连梁式阻尼器与主体结构同步进行安装;支撑式与墙式可在主体完成之后,砌体砌筑之前安装,安装

周期约为36天;(不具备安装条件时根据总包施工进度确定,以不影响总包总体工期为准)

(2)如对工期有更高的要求,公司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18

摩擦阻尼器

摩擦阻尼器在工程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1 史春芳,徐赵东,卢立恒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E-mail:Shichunfang998@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853940.html, 摘要:摩擦阻尼器是一种耗能性能良好、构造简单、制作方便的减震装置。本文概述了摩擦阻尼器的种类、构造以及减震原理,介绍了摩擦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和结构分析方法。摩擦阻尼器在实际中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本文简述了摩擦阻尼器在云南省洱源县振戎中学教学楼和食堂楼中的应用,以及在东北某大楼加固中的应用。 关键词:摩擦阻尼器,耗能减震,计算模型,分析方法 中国分类号:P315.966 1.引言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通过结构本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其实质就是把结构本身及构件作为“消能”元件,这样必然使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产生严重的破坏和倒塌。结构控制,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装置,由控制机构和结构一起来抵御地震等动力作用,使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 在结构上附加耗能减震装置的减震方法是结构被动控制的一种。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因其耗能能力强,荷载大小、频率对其性能影响不大,且构造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控制结构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独特优势。摩擦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的机理是:阻尼器在主要结构构件屈服前的预定荷载下产生滑移或变形,依靠摩擦或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同时,由于结构变形后自振周期加长,减小了地震输入,从而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2.摩擦阻尼器的种类、构造以及减震机理 摩擦阻尼器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后为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国内外学者陆续研制开发了多种摩擦阻尼器,其摩擦力大小易于控制,可方便地通过调节预紧力大小来确定。目前,研究开发的摩擦阻尼器主要有:普通摩擦阻尼器、Pall摩擦阻尼器、Sumitomo 摩擦阻尼器、摩擦剪切铰阻尼器、滑移型长孔螺栓节点阻尼器、T形芯板摩擦阻尼器、拟粘滞摩擦阻尼器、多级摩擦阻尼器以及一些摩擦复合耗能器。 图1为普通摩擦阻尼器的构造,它是通过开有狭长槽孔的中间钢板相对于上下两块铜垫板的摩擦运动而耗能,调整螺栓的紧固力可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滑动摩擦力与螺栓的紧固力成正比,另外,钢与铜接触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差别小,滑动摩擦力的衰减也不大,保证摩擦耗能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经过试验发现,摩擦力的衰减随螺栓紧固力的减小而增大,且摩擦力的衰减是螺栓松动引起的。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508010)、江苏省创新人才自然基金项目(BK2005410)和东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的资助。

建筑用液体粘滞阻尼器设计方法简介

1.阻尼器应用的设计目标和理念 传统建筑,无论木结构,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已经有上百年的抗风,抗震历史,为什么提出在这些建筑中添加阻尼器?精简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 ●对于一些使用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超高层,大跨结构等),地震,抗风形成动力难题,需 要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对比其他传统方案,减少结构受力体系的造价; ●科学不断发展,开辟了解决结构工程问题的新思路;可以使结构最大限度的保持在弹性范围 内工作,为结构提升安全保障。 以某抗震加固工程为例,我们对剪力墙(传统方案)和液体粘滞阻尼器两个方案从理念和计算结果作了如下对比如下表: 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已经开始有了关于消能减震的有关规定。结合国内外有关阻尼器应用发展情况和我们的应用体会,我们再谈一下在建筑上使用阻尼器的目标和理念。简单的说,我们安置阻尼器可以有以下几个目的。 A 增加抗震、抗风能力 原设计可能已经可以满足所有规范规定的抗震抗风要求,加上液体粘滞阻阻尼器,在振动过程中起到耗能和增加结构阻尼的作用,从而降低结构反应的基底剪力,减少整个结构的受力,也就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抗地震能力。同时,只要阻尼器安装的合适,设置到不同的需要方向,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原设计没有考虑,或考虑不足的振动受力。 对特别重要的结构,高发地震区,花钱不多,设置这一第二防线是很值得的。对于非严重地震区,也可以用阻尼器达到抗风和增加抗震能力的目的。 B.用阻尼器去防范罕遇大地震或大风 按小震不坏大振不倒的原则,我们可以用常规的设计办法使设计满足多遇地震的抗震要求。对于罕遇的大地震可能显得不足、不理想或不经济。用结构的被动保护系统-特别是阻尼器来等待和解决这罕遇大地震的问题,不仅新建结构建议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原设计未设防抗震或设防不足的结构加固工程也很适于。 这一理念会带来经济实用和可靠的结果,设计的好,可以为工程节省费用。国外抗震先进国家大都采用这一理念。在所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我们主要想提出推广的这一设计理念。 国外有的工程,在结构的小振设计中也充分利用施加了阻尼器的优越。他们大胆的用加阻尼器后的修正反应谱作结构的设计。

20160803摩擦阻尼器研究分析

按照领导旨意: 摩擦阻尼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启动,对其基本概念提起审阅; 1.四种技术类型:摩擦耗能节点;板式摩擦阻尼器;筒式摩擦阻尼器;复合型摩擦阻尼器; 2.消能减震设计:一种新的抗震方法;“摩擦消能器”是一种构造简单,经济耐用的消能装置,适用于工程结构抗震。 3.四种控制形式: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 3.1被动控制减震技术的核心在于安装于结构中的阻尼器这种装置; 3.2结构震动控制就是通过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或提供外力抵御和地震载荷作用,让结构和控制系统共同抵御外界动荷载的作用,达到控制结构形态,减轻结构动力响应目的 3.3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不受结构反应和外界条件影响的控制方法。一般是在结构的某些部位附加子系统来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消耗震动能量,达到减小结构动力反应的目的。 3.4被动控制技术因其造价低、可靠性高、施工简便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地应用。 3.5被动控制主要分为:结构隔震、动力吸震和消能减震。 3.6消能减震:就是把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如支撑、连接件等)设计成耗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节点、支撑等)装设阻尼装置,通过阻尼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或粘滞、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发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3.7在消能减震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和试验经大量研究并制作多种消能器。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消能器为结构提供足够的初始刚度,使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当结构遭遇中、强震时,消能器发挥作用,产生较大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损伤。 4.新型阻尼器“变阻尼粘滞阻尼器”: 4.1“可变阻尼力摩擦减振装置”: “向心式摩擦阻尼器”通过活塞、特别设计的阻尼棒共同控制阻尼的大小,使得阻尼可变可控,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可以预先设定为不同的参数值,不需要通

液压阻尼器工作原理

液压阻尼器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对速度反应灵敏的减振装置,它借助特殊结构阀门控制液压缸活塞移动以抑制管道或设备周期性载荷和冲击载荷影响。其主要用于防止管道或设备因地震、水锤、汽锤、风载、安全阀排汽及其它冲击载荷所造成的破坏。 液压阻尼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用“刚柔相济”来描述,在管道或设备正常热膨胀时能随之缓慢移动,此时其几乎没有阻尼力,此时表现为“柔”;在载荷瞬变时液压阻尼器的阀门被激活,此时其产生出与振动力同样大小的反向阻力,扼制管道或设备产生较大的振动,减少振幅,从而起到保护管道或设备的作用,此时表现为“刚”。 液压阻尼器是一种速度敏感性的装置。当由力所引起的运动超过允许速度时,阻尼器将锁定、带载,并将速度限制在一个叫做闭锁后速度或渗漏率(bleed rate)的速度值。因此,测试液压阻尼器时,所感兴趣的参数如下:为额定载荷下的闭锁速度(lock-up velocity)、闭锁后速度或渗漏率、等值弹簧刚度(Stiffness)。 ?正常工况下活塞杆速度V<闭锁速度V闭,对管道的作用力很小,f低≤ 1~2%FN; ?当发生瞬间冲击载荷时,V增大达到V闭时,液压油推动阀芯,使阀芯克服弹簧力关闭,液压油只能从阻尼小孔(节流阀)流过,形成阻尼力FN,使阻尼器闭锁。从而实现减振、抗振动的目的。 ?对于抗安全阀排汽型阻尼器,由于阀芯不设阻尼小孔,液压介质无法流动,因此,闭锁后速度V闭后=0。从而实现阻尼器对管道的持续拉力。 液压阻尼器的应用场合 液压阻尼器可广泛应用于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各行业。液压阻尼器可以保护的对象,常见的有:管道系统、主泵、重要的阀、重要压力容器、汽轮机、主承梁等。 液压阻尼器可保护设备免受以下工况事故的破坏: 内部工况事故: 水锤、汽锤 安全阀排汽 主汽门快速关闭 锅炉爆炸 破管等 外部工况事故:

赛弗粘滞阻尼器技术手册

赛弗 粘滞阻尼器 技术手册赛弗

CONTENT目录 P2 - P4 P5 - P6 P7 P8 - P9 P10 - P17上海赛弗工程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1. SF-VFD产品简介 …………… 产品构造及原理 技术参数 产品特点 SF-VFD 2. SF-VFD产品应用策略……… SF-VFD产品应用领域 国外案例 3. SF-VFD产品试验…………… 4. 工程案例 ……………………… 5. SF-VFD黏滞阻尼器参数表…

SF-VFD 支撑式黏滞阻尼器构造如右图所示,主要由高硬度缸筒、高精度活塞、活塞杆、特殊填充材料、关节耳环及大量高性能配件组成,当缸内的活塞进行往复运动时,填充材料从阻尼孔中高速流过从而产生剪切阻抗力。 SF-VFD 黏滞阻尼器阻尼力的大小与活塞运动速度非线性相关,可用下式表达: 1 SF-VFD 产品简介 1.1产品构造及原理 F=Csign(v)|v| α 1.2 技术参数 式中: C — 阻尼系数; v — 活塞与缸筒的相对运动速度; α — 速度指数,根据工程需求选取,选取范围为0.2~1.0。 (α为SF-VFD 的主要性能指标参数) 1)良好的耗能能力 试验表明,在简谐荷载作用下,黏滞阻尼器力-位移曲线如图1.2所示,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且速度指数α越小,滞回曲线越饱满。 1.3 产品特点 图1.1 黏滞阻尼器构造 (a)斜撑型 (b)剪切连接型 (c)支撑型 图1.2 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图1.3 拟加速度反应谱图 1.4 拟速度反应谱 2)控制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响应 黏滞阻尼器应用于建筑中可改善结构阻尼特性,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控制,有效降低结构层剪力及层间位移。 3)布置灵活安装方式多样性 根据结构特点及建筑需求可灵活布置黏滞阻尼器,同时提供多种阻尼器安装方式,如斜撑型、剪切连接型、墙 型、肘节型等,其中前三种安装方式较为常用。 4)小震作用下即可进入耗能 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由于不存在弹性段,因此在外部振动能量输入时能够即时的进入耗能状态。 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 SF-VFD

摩擦型阻尼器工作原理

随着国内外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摩擦阻尼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不仅开发出普通摩擦阻尼器,还开发出Pall摩擦阻尼器及Sumitomo摩擦阻尼器等多种摩擦阻尼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阻尼器进行减震的方法能够有避免对建筑物结构本身的破坏。 原理: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通过结构本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其实质就是把结构本身及构件作为“消能”元件,这样必然使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产生严重的破坏和倒塌。结构控制,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装置,由控制机构和结构一起来抵御地震等动力作用,使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 优点: 在结构上附加耗能减震装置的减震方法是结构被动控制的一种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因其耗能能力强,荷载大小、频率对其性能影响不大,且构造简单,特别是在控制结构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较好的优势。 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机理是:阻尼器在主要结构构件屈服前的预定荷载下产生滑移或变形,依靠摩擦或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同时,由于结构变形后自振周期加长,减小了地震输入从而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构造: 主要包括中间钢板,两外侧钢板以及钢板之间的摩擦材料,由中间钢板与摩擦材料之间的相对滑移产生摩擦力,将建筑物的振动能量转化成热能,从而达到减轻结构振动响应的目的。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求,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试验、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拥有专利二十余项,拥有丰富的减震产品研发制造经验,参与过奥林匹克工程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售后等工作。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粘滞阻尼器的工作组成及原理 传统抗震方法是依靠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并吸收地震能量来实现的。这种传统设计方法在很多时候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房屋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跨度越来越大,而构件端面却越来越小,已经无法按照传统的加大构件截面或加强结构刚度的抗震方法来满足结构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粘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的耗能装置,它是利用液体的粘性提供阻尼来耗散振动能量,以粘滞材料为阻尼介质的,被动速度型耗能减震(振)装置。主要用于结构振动(包括风、地震、移动荷载和动力设备等引起的结构振动)的能量吸收与耗散、适用于各种地震烈度区的建筑结构、设备基础工程等,安装、维护及更换都简单方便。 粘滞阻尼器由缸筒、活塞、粘滞流体和导杆等组成缸筒内充满粘滞流体,活塞可在缸筒内进行往复运动,活塞上开有适量的小孔或活塞

与缸筒留有空隙。当结构因变形使缸筒和活塞产生相对运动时,迫使粘滞流体从小孔或间隙流过,从而产生阻尼力,将振动能量通过粘滞耗能消掉,达到减震的目的。 粘滞阻尼器的特点是对结构只提供附加阻尼,而不提供附加刚度,因而不会改变结构的自振周期。其优点是1.经济性好,可减少剪力墙、梁柱配筋的使用数量和构件的截面尺寸。2.适用性好,不仅能用于新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抗风,而且能广泛应用于已有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或震后修复工程。3.安装了粘滞性耗能器的支撑不会在柱端弯矩最大时给柱附加轴力。4维护费用低。缺点是暂无。粘滞性阻尼器的最新进展是与磁流变体智能材料的联合使用,通过联合拓宽了粘滞性耗能器的发展空间。 粘滞阻尼器通常和支撑串连后布置于结构中,不同的安装形式直接影响到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到目前为止,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多采用斜向型和人字型安装方式,这是由于其构造简单、易于装配。剪刀型和肘节型安装方式能把阻尼器两端的位移放大,即起到把阻尼器的效果放大的作用,具有更好的消能能力,但因受到安装机构造型和施工工艺复杂的限制,运用较少。

(完整word版)建筑消能减震-阻尼器

一、消能减震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利用阻尼器来消能减震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等行业中早已得到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专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工程中。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东西两个地震研究中心等单位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发表了几十篇有关论文。90年代美国科学基金会和土木工程协会组织了两次大型联合,给出了权威性的试验报告,供工程师参考。 在我国,1997年,沈阳市政府大楼的抗震加固中首次采用了摩擦耗能装置,其后北京饭店、北京火车站和北京展览馆等多座建筑中应用消能减震技术。 在日本,目前已有超过100多栋的建筑物采用消能减震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结构受地震和风振影响十分明显,减小结构所受的地震和风振反应,成为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消能减震阻尼器,通过增加结构阻尼,耗散结构的振动能量来达到减小结构所受振动。 (1)“阻尼”是指任何振动系统在振动中,由于外界作用或系统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振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以此一特性的 量化表征。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 2.1.1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 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 3.1.2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二、阻尼器耗能减震原理: 耗能减震的原理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描述。 传统结构:Ei =Er+Ed+Es 耗能结构:Ei =Er+Ed+Es+Ea Ei为地震时输入结构的总能量; Er为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存储的动能和弹性应变能; Ed为结构本身阻尼消耗的能量; Es为结构产生弹塑性变形吸收的能量; Ea为耗能装置消耗的能量; (其中Er为能量转换,并不是能量的消耗。) (1)传统结构中: 构件在利用其自身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的同时,构件本身将遭到损伤甚至破坏。 (2)在消能减震结构中: 耗能(阻尼)装置在主体结构进入耗能状态前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耗散大量输入结构体系的地震、风振能量,则结构本身需消耗的能量很少,主体结构反应将大大减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主体结构,使其不再受到损伤或破坏。 三、阻尼器的种类: 阻尼器种类繁多,我国将其分为位移相关型和速度相关型。

新型摩擦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的应用

新型摩擦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的应用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摩擦阻尼器,构造简单、工作机理明确,能够提供随着位移变化而变化的摩擦力,给出了连续性滞回模型描述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新型摩擦阻尼器和普通摩擦阻尼器的非线性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波作用的情况下,采用本文提出的新型摩擦阻尼器对体系位移和加速度控制效果最佳。 [关键词]摩擦阻尼器;滞回模型;振动控制;抗震

传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是通过增大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或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利用结构自身储存或者耗散输入的能量,这种方法不具备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1]。20世纪70年代学者将振动控制理念引入土木工程领域,在结构振动控制理论、方法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成果,理论实践表明,结构振动控制能有效减小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和损失,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减灾技术。按照是否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可以对结构振动的控制分为主动控制、被动控制、两者结合控制。主动控制通过对结构加设消能装置或者将结构构件设计为消能构件,通过消能装置和结构共同作用来吸收或者耗散输入能量,成为目前结构控制领域关注的热点。常用的耗能装置有位移型阻尼器、速度型阻尼器和混合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属于位移型阻尼器,具有构造简单、耗能能力强等优点,成为建筑结构被动控制领域常用的耗能装置。近4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摩擦耗能器开展了大量研究,研发出的摩擦耗能器主要有:普通摩擦耗能器、Pall耗能器、摩擦剪切铰耗能器、EDR摩擦耗能器、多级摩擦耗能器、摩擦复合耗能器。多数摩擦耗能器是位移型消能装置,只有在外力作用超过起滑力之后才产生滑动实现耗能,在运动过程中正压力和摩擦面系数保持不变。消能效果与起滑力设定具有密切联系,起滑力过大则耗能器不产生滑动,消能为零,可能会增大结构内力;起滑力过小,可能小震或者风振作用下耗能器就起滑,虽然滑动位移较大,但耗能效果欠佳。传统摩擦消能器不能根据结构的对作用力反应,实现对结构自有特性的改变,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具有一定局限性[2]。早在1990年Kobri便提出了结构半主动变刚度控制方法[3];2006年我国学者赵东等提出了一种可控变力单向摩擦阻尼器,利用振源位移反馈信号进行主动控制[4];2010年,王茜茜等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单控制律的Off-On

摩擦型连梁阻尼器的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新型介绍了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分别用于安装在左、右联肢剪力墙之间连梁的中部,且连接连梁的相对两端;约束部,该约束部设置于所述左连接件与所述右连接件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所述约束部的其中一侧通过焊接固定于左连接件,另一侧通过连接螺栓与右连接件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在于:可对连梁本身、两侧联肢剪力墙构件及底部剪力墙构件进行更好的保护;提供的摩擦力恒定,可限制与其相连的周围结构构件的内力上限,从而降低周边连接构件的设计和施工难度;能够实现震后快速维修和快速恢复功能。 技术要求 1.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左连接件(1)和右连接件(4),分别用于安装在左、右联肢剪力墙(8)之间连梁的中部,且连接连梁的相对两端; 约束部,该约束部设置于所述左连接件(1)与所述右连接件(4)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左连接件(1)和所述右连接件(4),所述约束部为平板结构,所述约束部的其中一侧通过焊接固定于左连接件(1),另一侧通过连接螺栓(6)与右连接件(4)固定连接;

中部剪切板(401),该中部剪切板(401)设置于所述右连接件(4)上且贴合在所述约束部的内侧,所述中部剪切板(401)通过连接螺栓(6)与约束部连接,且所述中部剪切板(401)上成型有长槽孔(402),所述连接螺栓(6)贯穿该长槽孔(402)后与所述约束部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中部剪切板(401)可沿该长槽孔(402)方向做贴合约束部平面的滑动;所述连接螺栓(6)未贯穿中部剪切板(401)一端与所述约束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中部剪切板(401)与所述约束部之间设置有摩擦芯板(7),摩擦芯板(7)嵌固于所述约束部两侧钢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1)包括竖直设置的左套筒固定板(102),所述左套筒固定板(10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左连接套筒(101),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所述约束部的连接板(103); 所述右连接件(4)包括竖直设置的右套筒固定板(404),所述右套筒固定板(404)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右连接套筒(403),所述中部剪切板(401)垂直设置于所述右套筒固定板(404)的另一侧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孔(402)设置有两个,且均与所述右套筒固定板(404)相互平行;所述连接螺栓(6)共有四组,且呈矩形分布,每个所述长槽孔(402)均对应贯穿两组连接螺栓(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部共设置有两块约束钢板,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部剪切板(401)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部为约束钢板(3),所述约束钢板(3)上成型有配合所述固定螺栓(2)和所述连接螺栓(6)的孔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芯板(7)共设置由两块,其分别嵌固于所述约束部两侧钢板的内侧,且分别贴合在所述中部剪切板(401)的两侧表面;该摩擦芯板(7)上成型有配合所述连接螺栓(6)的孔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擦型连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蝶形弹簧(5)。

粘滞阻尼器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粘滞阻尼器(Fluid Viscous Damper) 详细介绍: 一、概述 粘滞阻尼器一般由缸筒、活塞、阻尼通道、阻尼介质(粘滞流体)和导杆等部分组成。当工程结构因振动而发生变形时,安装在结构中的粘滞阻尼器的活塞与缸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活塞前后的压力差使粘滞流体从阻尼通道中通过,从而产生阻尼力耗散外界输入结构的振动能量,达到减轻结构振动响应的目的。 我公司与同济大学工程抗震与减震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了线性粘滞阻尼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可控式粘滞阻尼器、拟摩擦粘滞阻尼器。通过对所研制的阻尼器的缩尺和足尺模型的性能试验,深入研究了阻尼器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该类阻尼器的基本力学性能,建立了双出杆型粘滞阻尼器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大量的阻尼器力学性能实验,对其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该类阻尼器结构合理,受力机理明确,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 二、示意图 (朱)

三、代号表示法 四、主要特点 1. 外形简洁,结构对称、紧凑,安装便捷,安装空间小; 2. 摩擦阻力小,一般低于额定载荷的1%~2%; 3. 阻尼器的长度设计了±25mm的调节量,方便现场的安装; 4. 耗能效率高,达到90%以上; 5. 阻尼器两端可安装关节轴承,利于施工安装和工作时的摆动(允许工作摆角±5°); 6. 液压介质使用稳定、抗燃、耐老化的硅油;密封件使用与介质相容性好的橡胶材料。 五、使用要求 1、路博粘滞流体阻尼器在保管、运输、存放过程中,对所有的零部件和产品本身应采用有效地防护包装,防止发生锈蚀、污染、划伤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路博粘滞流体阻尼器外表面为镀硬铬保护层,相关动配合处均采用多种手段加固密封。因此,如需在其周围进行焊接等作业应采取严格的遮挡保护措施,不允许明火 烘烤及重力敲砸等不良现象发生; 3、路博粘滞流体阻尼器是精度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对装配和测试的操作技能,环 境条件,使用工具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施工现场不准拆卸和修理;

粘滞阻尼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粘滞阻尼器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1.1 工程简介 (3) 1.2 阻尼器布置介绍 (3) 1.3 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3) 1.3.1 施工管理要求 (3) 1.3.2 施工质量要求 (5) 2 编制依据 (11) 3 施工计划 (13) 3.1 施工进度实施计划 (13) 3.2 设备配置计划 (13) 3.3 劳动力配置计划 (14) 4 施工工艺技术 (15) 4.1 阻尼器设计要求及技术参数 (15) 4.2 施工流程 (15) 4.3 粘滞阻尼器的施工方法 (16) 4.3.1 安装前准备 (16) 4.3.2 预埋件安装 (17) 4.4 粘滞阻尼器的验收 (19) 4.4.1 阻尼器单项验收流程 (19) 4.4.2 阻尼器单项验收资料 (20) 4.4.3 阻尼器单项验收 (21) 5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5) 5.1 组织保障 (25) 5.2 监测与监管 (26) 5.3 技术措施 (26) 5.4 粘滞阻尼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8)

5.4.1 编制目的 (28) 5.4.2 危险性分析 (28) 5.4.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9) 5.4.4 预防与预警 (29) 5.4.5 应急响应 (32) 5.4.6 应急物资及装备 (38) 5.4.7 预案管理 (39) 5.4.8 预案修订与完善 (39) 6 劳动力计划 (40) 6.1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介绍 (40)

. . .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为A市,本工程为地上四层的框架结构,室外高差 150mm,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为19.950m。本工程共有27 套粘滞阻尼器。 1.2 阻尼器布置介绍 表1 阻尼器用量表 1.3 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1.3.1 施工管理要求为了有效地对阻尼器安装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等 方面进行控制,顺利实现预期制定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的目标,我们将在本工程施工中组建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部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从设计施工图的协调、施工场地的综合安排、施工工序搭接协调、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督、施工全过程监控等方面进行全面项目管理,其管理容和要求如下: (1)项目总体管理体系及其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必须确保各种资源(技术、人员、设备、原材料等)的充分满足和及时到位,为此,项目经理及项目部有关人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来综合管理本工程的业务、设计、技术、制作加工、运输、安装、质量保证等工作。具体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资源、工艺、加工、运输、安装、质 量、工期、安全等的计划、控制、协调工作。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控制工厂和工地的所有有关本工程业务,包括设计、材料采购、机械设备、制作加工、运输、安装、质量控制、验收等工作。 (2)阻尼器及预埋件等运输及堆放要求 ①垂直运输:本工程垂直运输是直利用塔吊、升降机等设备将阻尼器及预埋件等大型材料垂直提升,摆放到相应楼层处。其它材料使用楼梯人力运输。起吊要平

摩擦消能阻尼器总结

1.摩擦耗能支撑装置的性能与工程应用 ●摩擦耗能支撑装置采用的耗能器为钢板和橡胶片组成的摩擦型耗能器 ●摩擦耗能支撑装置由钢筋混凝土支撑和摩擦型耗能器构成,1.在未达到启动条件 (大震)时,摩擦耗能器未启动,其作用相当于刚性拉杆,整个装置与普通支撑的效果基本相同;2.当达到启动条件后,耗能器开始启动,利用其本身的阻尼、摩擦、塑性变形性能来耗散地震能量,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达到减震防灾的目的,耗能支撑装置中耗能器的启动力应与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 方向的分布相适应

●当结构在某楼层处遭遇到的水平地震作用力FE超过该处设置的耗能器的启动力F 时 ●如果能在保持结构抗侧移能力的前提下设法减轻结构的自重,就可减小地震时结 构承受的地震作用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我国广大的高烈度区,10层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在高层建筑中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且多数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这类结构中采用钢板橡胶摩擦型耗能器及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即摩擦耗能支撑装置)来取代剪力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可以减小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力,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钢板橡胶摩擦型耗能器及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体系是着重研究的方向 ●大震下才能启动摩擦消能阻尼器

●框架中的摩擦耗能支撑装置的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由支撑斜杆和耗能器构成。 在未达到启动条件(大震)时,耗能器不启动,其作用相当于刚性拉杆,整个装置与普通支撑的效果基本相同,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得到了提高,减小了正常使用条件下框架结构的侧向位移。当达到启动条件后,耗能器开始启动,利用其本身的阻尼、摩擦、塑性变形性能来耗散地震能量。摩擦耗能支撑装置保护主体框架的示意图 摩擦耗能器的类型与性能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在耗能节点中嵌入摩擦片(如制动闸衬垫)对摩擦面进行处理咖碾磨或采用钢—黄 铜摩擦接触面)能有效提高耗能能力,而且耗能性能稳定,不受加载频率、速度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库仑特性,其滞回曲线呈理想矩形。

粘滞性阻尼器安装施工工法

粘滞阻尼器安装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名称:XX 公司主要完成人:XX XX 1 前言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尤为严重的当属地震带来的危害,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备受关注。在这种大条件下,阻尼器应运而生。阻尼器是一种通过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来达到吸能减震目的的抗震减震设备。自阻尼器用于建筑工程之后,地震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阻尼器发展非常迅速,并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中,粘滞阻尼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在经历大量实验以及地震的考验之后,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昆明新机场距小江断裂带只有12 千米,该断裂带为世界上活动级别最高的断裂带之一。为了提高新机场工程的抗震能力,新机场航站楼前中心区8 万m2 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整个前中心区共六层结构全部由1810个叠层橡胶隔震垫托起,上部混凝土结构与基础底板完全断开,同时,为限制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过大水平位移,设置了108 个粘滞性阻尼器,这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隔震建筑,其中所采用的粘滞性阻尼器由上海材料研究所研发,其使用年限为30年,具有的最大阻尼力为160T,误差控制由国家规定的± 20%提高为± 15%。 2 工法特点 粘滞性阻尼器安装施工,目前在我国运用时间较短,尚属新工艺、新技术范畴。而我局更是未曾应用过该项技术,没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兼之阻尼器安装施工过程须仔细、精确,耗时耗工,同时,阻尼器的安装对于本工程来说,还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阻尼器耳板预埋件定位施工; (2)阻尼器耳板定位测量施工; (3)阻尼器安装施工偏差控制; (4)阻尼器的运输机吊装施工。 为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难题,做到阻尼器安装施工既快又经济,我们对阻尼器的安装施工进 行研讨,最终明确了阻尼器安装施工工艺。经过不断实施及改进施工工艺,

摩擦型阻尼器的斜拉索减振试验研究_周海俊

收稿日期:2005-04-18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0247019);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产学研配套项目资助 (036511002);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周海俊(1977-),男,浙江永嘉人,博士生.E -mail :haijunzhou77@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853940.html, 摩擦型阻尼器的斜拉索减振试验研究 周海俊,孙利民,时 晨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要:通过人工激振后测自由振动衰减,得到了拉索-摩擦型阻尼器系统的对数衰减率.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摩擦型阻尼器后拉索阻尼有了很大的提高;试验测得的对数衰减率值与拉索的最大振幅及模态均相关;实测所得到的对数衰减率-振幅及模态关系和M ain 提出的理论计算结果,在拉索所能获得的对数衰减率最大值及对数衰减率值随振幅及模态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然而在振幅的幅值对应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非线性较强的摩擦型阻尼器,M ain 提出的理论仍需进行修正方能在阻尼器优化设计中应用.关键词:斜拉索实索;减振;摩擦型阻尼器;阻尼 中图分类号:T U 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374X (2006)07-0864-05 A Full -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on Cable Vibration Mitigation with Friction Damper ZHOU Haijun ,SUN Limin ,S HI Chen (S tate Key Laboratory for Dis 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 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 Abstract :A full -scale free vibration test of stay cable with attached frictio n damper near cable anchor -age w as carried out .The logarithmic decrement of the cable -damper system w as measured .Experi -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garithmic decrement of the cable -damper system can be g reatly increased w hen compared to the free cable .The measured logarithmic decrement varies with cable vibration mode number and am plitude .The maximum attainable log arithmic decrement measured from the ex -periment is the same as the analy tical result ;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logarithmic decrement w ith am -plitude and mode number of cable vibration is also consistent w ith the analy tical results .On the o ther hand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w as also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analy tical re -sul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naly tical method proposed by w ain should be revised fo r optimum de -sign of strongly nonlinear damper ,such as the friction damper .Key words :full -scale cable ;vibration mitigation ;friction damper ;damping 随着桥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越江跨海工程的建设,超大跨度桥梁不断涌现.我国在继南京长江二桥 (628m )后,已动工兴建了超过千米的斜拉桥,如香港昂船洲大桥(1018m ),苏通大桥(1088m ).桥梁 第34卷第7期2006年7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T ONGJI UNIVERSIT Y (NAT URAL SCIENCE )Vol .34No .7  Jul .2006

阻尼器

阻尼器 阻尼器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液压粘滞阻尼器,在美国被结构工程界接受以前,经历了一个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特别是地震考验的漫长过程。 基本概念 大家知道,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我们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的“特殊”构件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我们称为阻尼器。 发展过程 ·在航天、航空、军工、机械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几十年成功应用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东西两个地震研究中心等单位作了大量试验研究,发表了几十篇有关论文·9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土木工程学会等单位组织了两次大型联合,由第三者作出的对比试验,给出了权威性的试验报告,供教授和工程师们参考·在肯定以上成果的基础上被几乎各有关机构,规范审查,肯定并规定了应用办法·管理部门通过,带来了上百个结构工程实际应用。这些结构工程,成功地经历了地震、大风等灾害考验,十分成功。 工程结构减震与阻尼器 二十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振动的能力的提高已经做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成果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结构的保护系统”。人

们跳出了传统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巧妙的避免或减少了地震,风力的破坏。基础隔震(Base Isolation),各种利用阻尼器(Damper) 吸能,耗能系统,高层建筑屋顶上的质量共振阻尼系统(TMD)和主动控制( Active Control)减震体系都是已经走向了工程实际。有的已经成为减少振动不可少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难于预料的地震,破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的多维振动,这些结构的保护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些结构保护系统中争议最少,有益无害的系统要属利用阻尼器来吸收这难予预料的地震能量。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到二十世纪末,全世界已有近100多个结构工程运用了阻尼器来吸能减震。到2003年,仅Taylor公司就在全世界安装了110个建筑,桥梁或其它结构构筑物。泰勒Taylor公司从1955年起经过长期大量航天、军事工业的考验,第一个实验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结构工程上,在美国地震研究中心作了大量振动台模型实验,计算机分析,发表了几十篇有关论文。结构用阻尼器的关键是持久耐用,时间和温度变化下稳定,泰勒公司的阻尼器经过了长期考验和各种对比分析,其他公司的产品很难望其向背。美国相应设计规范的制定都是基于泰勒公司阻尼器的产品。其产品技术先进,构造合理可靠,技术的透明度高,而且可以按设计者的要求制造适合各种用途的阻尼器。每个产品出厂前都经过最严格的测试,给出滞回曲线。泰勒Taylor 公司从世界上130多个工程,32座桥梁的实际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 阻尼器分类 Damper:用于减振;Snubber:用于防震,低速时允许移动,在速度或加速度超过相应的值时闭锁,形成刚性支撑。阻尼器只是一个构件.使用在不同地方或不同工作环境就有不同的阻尼作用.Damper:用于减振;Snubber:用于防震,低速时允许移动,在速度或加速度超过相应的值时闭锁,形成刚性支撑。目前各种应用中有: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脉冲阻尼器,旋转阻尼器,风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 可控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原理

摩擦型阻尼器施工及安装方案

摩擦型阻尼器是一种位移阻尼器,主要用于减小地震响应。通过构件相对位移时产生摩擦做功而耗散能量。现如今,摩擦型阻尼器根据其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Pall型摩擦耗能器、摩擦筒制震器等,其施工及安装方案如下所示: 摩擦阻尼器(FD)安装施工: (1)按金属摩擦阻尼器布置图确定金属摩擦阻尼器安装的具体位置及相应型号,在其安装位置所在梁柱上分别画出中心线。 (2)按图所示位置安装上节点板。 a) 安装中心线的位置的上节点板。 b) 将节点板按安装图尺寸安装到位。 c)点焊固定节点板,并复查位置是否正确。 e) 将节点板焊接牢固。 (3)将金属摩擦阻尼器吊装到位,并与上节点板正确连接。 (4)在地面焊接水平支撑节点板,焊接要求同上节点板,焊接水平支撑上部滑道,吊装水平支撑组合件,调至水平后临时固定。 (5)测量水平支撑中点到下梁柱交点距离,配切支撑杆,临时固定,再次校核水平支

撑是否水平,如水平则点焊固定。 (6)检查整个人字支撑,是否倾斜,扭转,如发生明显倾斜,扭转则必须切除重新调整,步骤同上,如无缺陷则将所有焊缝焊接牢固,最后按图焊接加劲板。 (7)打磨所用焊缝,拆除所有临时固定,涂防锈底漆和面漆。 (8)安装完成,清理现场。 以上是对摩擦型阻尼器的介绍,如有这方面的需求,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或者登陆公司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853940.html,/进行详细的了解。 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减隔震产品研发及制造的专业企业,员工百余人,生产基地约40亩,能够满足大批量减隔震产品的生产任务。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及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检测、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公司所生产的各类减隔震产品在新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的加固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乌鲁木齐轨道交通项目、山西朱雀佳苑等项目、河南平原财富中心、山西儿童医院项目等等。减隔震产品的应用有效的增加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约了工程造价,扩大了建筑使用面积,获得了设计单位及其业主的广泛好评。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公司可以配合设计、业主、施工方等为项目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案及解决对策,从而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新型转动摩擦阻尼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paper

新型转动摩擦阻尼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Imad Mualla 1,曹铁柱2,廖膺铨2 (1丹麦DAMPTECH公司,哥本哈根, 2800; 2捷成工业,北京100005) [摘要] 介绍了丹麦Mualla博士研发的一种基于转动概念的摩擦阻尼系统,这种阻尼器工作原理清晰,模型种类多样,从制作到安装都非常简单。对于地震、大风等动力荷载引起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很好,目前已通过多个大型国际试验室的测试,并已在日本、印度和希腊等地震多发国家广泛应用。这些测试研究和实际工程表明,转动摩擦阻尼器是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优选之一。 [关键词] 转动摩擦阻尼器;消能减震系统; 隔震系统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Imad Mualla,DAMPTECH技术总监,Email:ihm@https://www.360docs.net/doc/0a12853940.html,。 A new rotational friction concept damper for vibration control of buildings Imad Mualla 1,Cao Tiezhu 2,Kelvin Liu 2 (1DAMPTECH ,Copenhagen,2800;2. Jebsen Industrial,Beijing 100005, China) Abstract:The latest technology of the rotational friction damper developed by Dr. Mualla from DAMPTECH, Denmark was introduced. The rotational friction damper has advantage of simplicity for both it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The rotational friction damper has a wide-range of application.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ructural seismic protection, wind resistance and other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al l with very proven results. The damper’s capability for energy dissipation has been extensively tested and studied in various leading laboratories and the technology is widely adopted in some countries with high earthquake-occurrences, e.g. Japan, India and Greece. Both the experiments and real-life projects show a very position result for the technology. Keywords:rotational friction damper;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eismic system; base isolation system 0 前言 结构设计中使用阻尼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结构耗散地震输入能量,节省造价,保护结构和非结构在震动中的安全,避免破坏。 本文将主要介绍丹麦DAMPTECH公司Mualla 博士发明的一种新型转动摩擦阻尼器,这种阻尼器可用于结构的抗震、抗风和其他振动控制。目前,该设备已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测试和应用,通过这些广泛的测试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转动摩擦阻尼器具有很好的耗能能力。 这种阻尼器通过了丹麦科技大学和日本Takenaka公司研究中心的测试。从测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数值模拟得到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情况下阻尼器性能表现拟合效果非常好。 结构抗震计算分析研究表明,结构整体地震反应受一些自身振动特征值影响较大,如阻尼比、场地类别、抗侧刚度和结构基本周期等。改善结构阻尼属性可以通过各类阻尼设备实现,这些阻尼器主要通过消能减震和基础隔震方式加入到结构中。摩擦阻尼器可以高效提高结构阻尼比从而改善结构的动力反应。 这种摩擦阻尼器从制作到安装都很简单。由于选材特殊,减震效果明显,经济性很高,如出现意外情况造成阻尼器损坏,还可以进行非常简单的更换和调整。 1 摩擦阻尼器应用方法简介 由于结构自身的阻尼比较小,因此在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建造建筑时,为了减小结构和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可考虑额外加设耗能系统。在结构中使用转动摩擦概念的阻尼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安装这种阻尼器最常采用V形支架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阻尼器高效地耗散地震能量。本文将详细讨论摩擦阻尼器在这种安装系统中的应用。 这种阻尼器还可以应用在隔震系统中。隔震系统中选用阻尼器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小地震力和变形保护结构整体性和防止结构的损坏[1]。几种典型的隔震系统类型已经被提出和研究[2,3]。随着世界各地不同国家采用隔震系统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隔震系统已经多次证明了它的价值。很多隔震系统选用了摩擦阻尼器作为阻尼部分,因为这种设备的成本较低,但耗能能力强,控制效果好,而且安装和维护都很简单。一些摩擦设备已经通过了测试[4,5],其中一些摩擦阻尼器已经在世界各地的建筑物中使用。另外,基础隔震系统也经常采用粘弹性阻尼器[6]。 本文还将提出几种新的阻尼系统的应用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