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 1 -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 4 -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世界的物质性: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辨析] 有人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而非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1.准确理解物质的概念

2.完整把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

别属性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用

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

3.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

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

的东西

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

是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

实性

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即客观物质世界

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

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

而且指向主观世界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

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

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

变的、永恒的

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部

分具有的特点,是多变的、易逝的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

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3.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4.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思考]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提示: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1.意识的含义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反对唯心主义从主观出发的错误观点。

2.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说明人的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客观存在。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经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和关系等的映象,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造,以主观的形式存在,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3)从意识的主体来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②用于分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性;③用于阐述敬畏自然、敬畏规则的意义等)

2.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应用示例:①用于说明发展经济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②用于分析特殊情况下搬迁式扶贫的必要性;

③用于分析人口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等)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意识的本质;②用于分析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③用于分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等)

4.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1.物质是运动的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思考]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无不改”“无不积”“无不变迁”等都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