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卧看牵牛女织女星汇总

(23)13、卧看牵牛女织女星汇总
(23)13、卧看牵牛女织女星汇总

13卧看牵牛织女星

教材分析:

星空是那样的美丽与神奇,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美丽神奇的传说。但是,它们又是客观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它们具有自己的特性与规律。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宇宙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正在一次次地探索着它们,一天天地接近着它们,一步步地认识着它们。

这篇文章,作者在以优美的文笔向我们描绘“银河”“牵牛星”“织女星”的同时,也以准确、简明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天文知识。

课文的第1段向我们描绘了肉眼可见的银河,以及银河和其他一些星星的传说。紧接着,以生动优美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再由这个故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牛郎星、织女星的介绍。由介绍这两颗星拓展到对一些相关天文知识的介绍。

全篇文章把古代传说、天文知识编织在一起,生动美丽,娓娓道来,使人在兴味盎然中获取知识。

这篇说明文,充满了文学性与人文性,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了解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

3、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4、学习列数据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2、学习列数据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准备图片,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3分)

1、教师:茫茫宇宙,无边无涯,在浩瀚的星际,除了我们人类已知的星球外,还有些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今天

我们学习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卧看牵牛织女星》(板书)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绕题质疑: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课文介绍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哪些知识?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2分)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字音难点:怠情(dai duo)描摹(mo)藐小(miao )白蒙蒙(meng)字形难点:怠摹藐

词语: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怠情(dai duo):懒惰。

描摹(mo):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孤寂(ji :孤独寂寞。

崩毁:崩裂销毁。

藐小(miao );微小。

白蒙蒙(meng):形容(烟、雾、蒸气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清。

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

凝神静听:聚精会神地听。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离愁别苦:离别时愁苦的心情。

少见多怪:很少见到而觉得奇怪。

不计其数(shu):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4、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5.理清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可是其他的星全比不上它)由神话传说故事引出织女星和牵牛星,介绍两颗星在银河中的位置。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二部分(若是我们一连几晚一一他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以多组数

据来介绍牵牛织女星的天文知识。

第三部分(那白蒙蒙的银河是什么呢——也是这样一团扁平的旋涡状的星云)扩展介绍银河及宇宙的一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去探求宇宙奥秘的兴趣。

6、你读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什么?(本文重点介绍有关牵牛织女星的相关知识。)

三、熟读课文(15分)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找出你认为难懂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

1、回顾课文内容:浏览课文,用比较简练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

回忆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补充、梳理本节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a、课文介绍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哪些知识?

b、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及时做出批注。(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

二、解疑合探:(20分)

(一)同桌交流读书感受,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班级交流:

1.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织女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什么?

织女星: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来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我们叫它天琴座。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源。

2.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牵牛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

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什么?

牵牛星: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这三颗星叫天平星也叫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他的光辉稍稍带点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他。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位置、亮度及天平星的形状。

3.课文是否还介绍有关织女星和牵牛星的其他知识?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其他知识:

织女星和牵牛星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都是恒星及他们的光辉。

织女星距离地球 26光年,牵牛星距离地球16光年。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离地球的距离。

织女星以14千米每秒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29千米每秒—差不多。它们的移动并不是正对着太阳的,移动的方向也渐渐在改变。所以,不用担心它们会和太阳相撞。这是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的移动。

4.此外还讲了哪些知识?

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银河系: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太阳和别的恒星都是银河系中的一颗小星。银河系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8万多光年,而且像车轮一样在旋转着。因此各个星都以不同的速度绕着中心在移动。太阳并不在这个大车轮的中心,与中心的距离大约2.8万光年,所以它和邻近的恒星都以220千米每秒的速度绕者银河系的中心在转动。介绍银河系的组成、得名和它的形状,以及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距中心距离和旋转速度。

河外星系:银河系外面还有很多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叫做河外星系。它们的形状是扁平的旋涡状的星云。(介绍河外星系的名称、形状。)5.在介绍天文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提示:①下定义。如对光年、河外星系的定义;

②举例子。例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路程。”

③打比方。以比喻来形象地说明银河,避免了深奥枯燥。如:“这银河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八万多光年,而正像车轮一样在旋转着……”

④列数字。确数和约数的准确运用,十分严密、准确。

⑤做比较。如: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9倍有余。这些方法的运用,把看似深奥的天体知识解说得浅显易懂,使我们易于了解和接受。

三、质疑再探(5分)

回顾课文,引导再疑:

1、想一想,课前的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预设:

①根据题目,文章应说明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天文知识,为什么还要说到光年、星球无数、恒星移动、银河系等天文知识呢?

提示:这些都是为了说明:“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银河是隔着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天体,要说明牵牛星、织女星,也就自然要说明银河

②第9段中,有些地方运用比喻手法,不也很形象生动吗?这与记叙文中运用比喻手法有什么不同?

提示:说明文运用比喻手法,习惯称为打比方,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而是为了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而记叙文运用比喻手法则完全是为了行文的生动形象活泼。

③说明天文知识的语言表达与介绍神话传说的语言表达相比有什么不同?是怎样体现的?

提示:介绍神话传说的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文学色彩,说明天文知识的语言则相对显得平实、准确、严密。文章第二部分之所以用这样的语言表达,主要是为了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星球之间相距很远。平实、准确、严密的特点是由文中所选用的说明方法来体现的。在说明织女星、牵牛星各自与地球的距离时,用列数字的方法。在说明光年时,采用了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等三种说明方法。就是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也有的地方用确数,有的地方用约数。

四、运用拓展(5分)

1、盘点收获

2、自编题:请你根据学习情况编写1—2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

学生自编习题,自主解疑。

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试题。

3、教师补充:欣赏关于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小文,概括文章涉及的天

文知识

天琴座

夏夜,在银河的西岸有一颗十分明亮的星,它和周围的一些小星一起组成了天琴座。

这是天琴座的星图。别看这个星座不大,它在天文学上可非常重要,而且在很多国家还流传着它的一些动人传说呢!在古希腊,人们把它想象为一把七弦宝琴,这便是太阳神阿波罗送给俄耳甫斯的那个令无数人心醉神迷的金琴。直到今天,每当人们仰望它时,仿佛仍有几曲仙乐从天际流淌下来。我国古代则把天琴座中最亮的那颗α星叫做织女星,这个典故来源于“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尽人皆知。而在织女星旁边,由四颗暗星组成的小小菱形就是织女织布用的梭子。

织女星的视星等为0.05m,是全天第五亮星。她离我们26光年远,是第一颗被天文学家准确测定距离的恒星。记得我们说过,由于岁差,北极星总是轮流值班的。再过12000年,织女星就会成为那时的北极星了。到时候,天琴座肯定比现在还重要。

像狮子座一样,天琴座里面也有一个很著名的流星雨。它出现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其中尤以22日最壮观。世界上关于它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我国古代的典籍《春秋》里,它生动地记载了公元前687年天琴座流星雨的爆发:“夜中,星陨如雨。”四月下旬,天琴座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升到天顶,要想更清楚地看到流星雨,又得早起了。

天鹰座

在银河东岸与织女星遥遥相对的地方,有一颗比她稍微暗一点儿的亮星,它就是天鹰座α星,即牛郎星。古希腊人把它想象为一只在夜空中展翅翱翔的苍鹰,牛郎星就是鹰的心。

牛郎星的视星等为 0.77m,是全天第十二亮星。它和天鹰座β、γ星的连线正指向织女星,我国古代把β、γ星看做是牛郎用扁担挑着的两个孩子,他正奋力追赶织女呢。可惜狠心的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迎空一划,瞬时间一条天河从天而降,硬是将这一对爱人永远分隔了。

传说后来他们的遭遇感动了上苍,就允许俩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到那天,普天下的喜鹊都来到银河边,搭起一座鹊桥,让夫妻俩渡河相会。

其实,这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达16光年之遥,就算没有银河阻隔,俩人要想见上一面,也只能是在梦中了!每年的七月初七,半个月亮正漂在银河附近,月光使我们看不见银河,古人便以为这时天河消逝,牛郎织女于此时相见了。1、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4、师总结

茫茫宇宙,有无数的奥秘,人们面对浩渺的宇宙,产生了无数的遐想。在今天,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更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才能在今后的宇宙探索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织女星

板书设计:牵牛星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

8、《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说明文中神话传说的作用。 2、本文中数字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兴趣。 4、使学生掌握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宇宙空间奥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明天才能报效祖国。 2、宇宙空间无边无垠、奥妙无穷的自然美和神话传说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秋日的夜晚,秋高气爽。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在幽深的天幕上群星闪烁,引起我们多少的好奇与兴奋,这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那长长的银河,看到银河,牛郎织女的传说便会映入我们的脑海里。那么有关这两颗星的天文方面的知识如何呢?它还有一些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叶至善写的《卧看牵牛织女星》,从中我们便可以知道了。 二、阅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快速浏览课文,解决生字词。 2、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天文数据,想一想这些数据对本文所起的作用。 3、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神话传说中的关键词句,准备复述故事。 4、理清本文的结构。 三、归纳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1-4)由神话传说故事引出织女星和牵牛星,介绍两颗星在银河中的位置。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二部分(5-7)以多组数据来介绍牵牛织女星的天文知识。 第三部分(8-10)扩展介绍银河及宇宙的一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去探求宇宙奥秘的兴趣。由学生复述关于“天琴座”的神话传说,可以发挥想象,但要注意文中相关的关键词句。由学生复述关于“织女星”的神话传说,可以发挥想象,但要注意文中相关的关键词句。 四、师生共同研讨以下几个问题: 1、第3段首“前面抄录的诗也就是这样的一首”,“这样的一首”怎样理解? 提示:是指不能体会农人们当初创作牵牛织女星故事本来的意图——谁怠惰,谁就该受惩罚。 2、说明天文知识的语言表达与介绍神话传说的语言表达相比有什么不同?是怎样体现的? 提示:介绍神话传说的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文学色彩,说明天文知识的语言则相对显得平实、准确、严密。文章第二部分之所以用这样的语言表达,主要是为了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星球之间相距很远。平实、准确、严密的特点是由文中所选用的说明方法来体现的。在说明织女星、牵牛星各自与地球的距离时,用列数字的方法。在说明光年时,采用了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等三种说明方法。就是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也有的地方用确数,有的地方用约数。 3、文中说明了哪些天文学的科学知识? 提示:在说明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时,还说明了光年,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牵牛星、织女星都在移动;在说明银河时,还说明了银河系及其外银河系。

七巧 教案

乞巧 一、导入 1、一年中,总有一些节日带给我们快乐,不光我们喜欢,古人也喜欢过这些节日,猜一猜这些古诗句写的是哪些节日?说说人们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课件出示: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除夕)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节) 曲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端午节)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乞巧)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写字。谁来当当小老师,指挥老师写“乞”字。(生说)你要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哪一笔?(一生说,生写) 2、乞”是什么意思?出示字典中的意思:向人讨要,乞求;给“巧”组词——心灵手巧、灵巧、巧妙。 3、对于乞巧节了解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书本上的注释来理解意思,是非常聪明的学习方法,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4、在乞巧节中,人们怎么过的?图片展示现代人们过乞巧节的情景。 古人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我们来学习古诗——乞巧。 5、乞巧的作者是——林杰。知道林杰吗?出示资料:林杰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成章,还精通书法棋艺,被人们称为神童。《乞巧》是林杰6岁的时候写的。 三、读好古诗,整体感知。 1、老师发现这首诗有好多同学已经会背了。(生1背,随机教学“宵、霄”,识记字形,理解字意,宵——夜晚,霄——天空。组词) 集体背。你觉得这样背好听吗?怎么背才好听呢?(生: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2、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才能表现出诗的韵味。听听电脑老师怎么读的。

3、电脑老师有停顿、有轻重缓急。课件出示带“|”的古诗。朗读。生练——(生1、生2、生3)——(诗的感觉越来越浓,去掉“|”齐读)。 四、明诗意、入诗境。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首诗把我们带进古代的乞巧节。再次读读古诗,你看到了那时人们是怎么过乞巧节的?(生:仰望天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穿红丝) 2、你从古诗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1)看碧霄。 A、什么是碧霄?你能想象碧霄的的样子吗? B、图片:夜空图。你看到的碧霄是怎么样的?(夜空中星星点点) C、人们抬头仰望深蓝的天空,天空中群星闪烁,多么令人神往——七夕今宵看碧霄 (2)讲故事。 A、读其中有两颗星星显得特别明亮,什么星——牛郎星和织女星。 B、让你想到了什么故事呢?(牵牛织女)谁来说说这个故事啊?(生1) (3)读诗句。 A、牛郎织女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他们多么盼望家人团聚啊。今天晚上终于能过桥一家团聚啊!心情怎么样?(高兴、幸福、兴奋、喜悦)读—— B、我们也为他们家人团聚感到高兴——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4)诗句拓展。不光我们祝福他们,还有很多的诗人用诗句吟诵他们。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双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孟郊《古意》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卢殷《七夕》 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赵璜《题七夕图》 五、悟诗情,诵古诗。 1、我们从哪句诗知道古人乞巧穿红丝?(穿尽红丝几万条)人们穿红丝用的红丝有多少? A、(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几万条就指很多。这里是虚指,像这样数

《卧看牵牛织女星》公开课教学设计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是一篇融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文章虽然是介绍天文知识的但并不难懂,而且语言生动有趣。那是因为作者大量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梳理清楚文章的内容要点。另外,六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方法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和积累,涉及到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旧有知识可以让学生简要回顾并自行批注。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引资料、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为文章服务的。我认为这些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学习目标: 1.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能通过问题的提取,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图示标注,提取关键信息,概述牵牛星、织女星等天文知识,知道作者是怎样把难懂的天文名词说清楚的。 3.在老师引导下,了解“引资料、下定义”等说明方法,通过对比,感受“引资料”在说明文表达中的作用。 4.通过对科普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的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问题的提取梳理清楚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文章所介绍的天文知识,并将它们概述出来。 学习难点: 通过对比感受“引资料”在说明文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引入课题。 由古诗《浪淘沙》《秋夕》引入课题《卧看牵牛织女星》(板书)板书时强调“卧”的笔顺。 二、初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 1.出示学习要求:

(1)课文围绕课题提出了哪些问题?请你在文中用“——”画出。并试着像作者一样为没有提问题的段落设计一个问题。 (2)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在图示上标注织女星、牵牛星、银河等星体的位置。 2.反馈交流,通过问题梳理文章内容要点。 (1)找问题 织女在哪里呢? 那么牛郎在哪里呢? 牵牛星和织女星能相会吗? 什么叫做光年呢? 那白茫茫的银河是什么呢? 那么银河系之外是什么呢? (2)理清课文内容 文章主要介绍了“织女星、牵牛星的位置及特点。光年的含义,银河及银河系的含义特点以及银河系之外的星系。” (3)感受作者的提问艺术 我们能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作者没想到呢?是他真的没想到还是想到了没写呢?(一味的提问会使文章显得呆板,缺少灵气。) 三、再读课文,关注文章表达特点。 1.提取信息,概述“织女星”、“牵牛星”。 (1)在老师引导下,从位置和特点两方面概述“织女星”。 织女星在银河的西岸,是秋天晚上最亮的星,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形成一架七弦琴的样子,西方人把它叫做天琴座。它是恒星,它的 光辉是太阳的50倍。距离地球26光年。 (2)学生以“织女星”为范例书面概述“牵牛星”。 牵牛星在银河的东南方向,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牵牛星是恒星,它的光辉是太阳的9倍有余,距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_2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了解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2.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3.理解这篇科普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4.学习速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速读的方法,养成速读的习惯。 (2)了解一些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2)理解这篇科普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请学生解释自读提示中的生词并给加点词的注音。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怠情(dai duo):懒惰。 描摹(mo):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孤寂(ji :孤独寂寞。崩毁:崩裂销毁。藐小(miao );微小。

白蒙蒙(meng):形容(烟、雾、蒸气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清。 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凝神静听:聚精会神地听。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离愁别苦:离别时愁苦的心情。 少见多怪:很少见到而觉得奇怪。不计其数(shu):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二、导人 也许你们从小听过奶奶讲的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也许你在夏天院子里的纳凉的时候寻找到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你知道这些有关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天文科学知识吗?这篇文章将把你带往那美丽的神话世界,带往无垠的太空去获取知识。 三、正课 1.五分钟时间速读课文。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读,记住文章主要内容。 2.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组女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什么? 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来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我们叫它天琴座。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源。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 案教学设计 石室联中高仁辉 教学目的 1,了解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2.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3.理解这篇科普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4.学习速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速读的方法,养成速读的习惯。 (2)了解一些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2)理解这篇科普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请学生解释自读提示中的生词并给加点词的注音。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怠情(dai duo):懒惰。 描摹(mo):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孤寂(ji :孤独寂寞。崩毁:崩裂销毁。 藐小(miao );微小。 白蒙蒙(meng):形容(烟、雾、蒸气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清。 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凝神静听:聚精会神地听。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离愁别苦:离别时愁苦的心情。 少见多怪:很少见到而觉得奇怪。不计其数(shu):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二、导人 也许你们从小听过奶奶讲的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也许你在夏天院子里的纳凉的时候寻找到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你知道这些有关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天文科学知识吗?这篇文章将把你带往那美丽的神话世界,带往无垠的太空去获取知识。 三、正课

1.五分钟时间速读课文。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读,记住文章主要内容。 2.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组女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什么? 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来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我们叫它天琴座。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源。 3.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牵牛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什么? 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这三颗星叫天平星也叫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他的光辉稍稍带点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他。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位置、亮度及天平星的形状。 4.课文是否还介绍有关织女星和牵牛星的其他知识?

卧看牵牛织女星阅读答案

卧看牵牛织女星(节选) ①那么牛郎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做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A)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我们把它们叫做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在秋天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②若是我们一连几晚,每晚上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旧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夜。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16光年。 ③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的。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④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B)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颗。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个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千米——差不多。可是天空是如此广阔,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么在16 个9000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们用不着担心,一则因为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在多少年代后,它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 13、第③、④两段中加点的“这”分别指代什么?(2分) 14、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请分析这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3分) 15、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主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牵牛星、织女星等天文学知识,有很强的文学性。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二、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四、课前准备: 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活动步骤 第一课时 共同搜集整理资料 一、导入: 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 王勃的《山居秋暝》。 李商隐《乐游原》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卧看牵牛织女星_阅读附答案

卧看牵牛织女星阅读附答案 卧看牵牛织女星(节选) ①那末牛郎在哪里呢?咱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做一条真的河流,咱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度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A)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联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因而,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咱们把它们叫做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在秋天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 ②若是咱们一连几晚,每晚上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晓得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同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可是咱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旧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夜。天文学家告诉咱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同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咱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对比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咱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咱们较近,但也有16光年。 ③甚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这类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法子,在日常糊口中其实也时常用到的。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咱们步行的话,天天走60千米,因而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④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B)这样一对比,就会使咱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必定要笑咱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咱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颗。天文学家还告诉咱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个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千米差不多。可是天空是如斯广阔,因而咱们观察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讲,也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末在16个9000年以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咱们用不着担心,一则由于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扭转,说不定在多少年代后,它又离咱们渐渐地远了。 1、第③、④两段中加点的这分别指代甚么?(2分) 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法子。请分析这两种说明法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3、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主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牵牛星、织女星等天文学知识,有很强的文学性。 B.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又有必定的文学性和通俗性。 C.从全文来看,《卧看牵牛织女星》一文主要是按逻辑顺序来介绍对象的。 D.选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作对比等多种说明法子。 4、选文中有些语言通俗易懂、饶有趣味。请从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先在答题卷上填写代表句子的字母,再品析)。(2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9牛郎织女》教案

9牛郎织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及其关系。 教学重难点 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及其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知道《梁祝》《夫妻双双把家还》吗? 2、很好,他们反映的都是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其实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早已接触了大量的民间故事。你知道吗? 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再学一个民间故事(板书:牛郎织女)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个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 二、初读课文,理清故事中的人物及其关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 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 学生说出人物,师板书:(哥哥嫂子牛郎老牛王母娘娘织女)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 (1)哥哥嫂子牛郎 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 学生讨论交流。 多指名读与自己表达的词或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个词表达自己对哥嫂的情感。再读 (2)牛郎老牛 课文第2自然段,“牛郎照看老牛非常周到,他把一些好的东西都给老牛吃,你看,他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牛郎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老牛知恩图报,“那头老牛跟他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板书“舔”,教学“添”)老牛还给牛郎介绍织女,就是对牛郎的一个回报。 老牛还让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紧急的时候披上它。(其实这里,作者还使用了一个写作方法——铺垫。铺垫是为下文的出现而打下的基础,如果没有了它,后文会显得很突然。)(板书:铺垫) (3)牛郎织女 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 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4-----6自然段) 初评牛郎织女。-------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是什么意思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是什么意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夜色凉如水 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王建的《宫中调笑》,古人说腐草化萤.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有鹊为桥,都是如此.“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第二.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弃捐箧笥中.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坐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夜色凉如水”,轻罗小扇扑流萤,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这时,一下一下地:“奉帚平明金殿开,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

冷与索寞.出入君怀袖:“新裂齐纨素.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第三,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其中含有三层意思,就是写他们的故事,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扇. 天阶夜色凉如水,美人病来遮面”.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如今. 第三句,且将团扇共徘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动摇微风发,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凉飙夺炎热,这一句十分含蓄,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秋天就没用了,写了一首《怨歌行》,皎洁如霜雪.“轻罗小扇扑流萤”.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团团似明月,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嫁与牵牛.常恐秋节至,恩情中道绝,虽然是不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教学设计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工整美观地写好这些字。 2.能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天文知识。对自然界中的天文现象产生兴趣。 3.进一步了解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能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天文知识。 2.掌握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关于星座的常识。 2.观察星空,找到牵牛星和织女星。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茫茫宇宙,无边无涯,在浩瀚的星际,除了我们人类已知的星球外,还有些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卧看牵牛织女星》(板书) 二、课题入手,引入新课 1.看题目,你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2.你怎么理解“卧看”? 三、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银河和其他一些星星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对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介绍;其他天文知识的介绍。)2.抽生回答,师相机指导。 四、细读分享,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 二段 1.生读课文一、二段,想想这段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天文知识。(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历。)2.理解“神妙”、“陶醉”两个词的意思。 3.介绍了外国有关天平座的名称及故事传说。 4.请发挥你的想象,用几句简单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还介绍了什么内容?(牛郎织女的故事。) 6.简单补充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学习第三段 1.抽生朗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牛郎星)2.“越过”这个词说明了什么?(织女星和牛郎星的确是在银河的两边。) 3.教师指导学生用画简笔画的方法理解“挑担星”、“牛

卧看牵牛织女星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说明文中神话传说的作用。 2.本文中数字的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兴趣。 2.使学生掌握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宇宙空间奥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明天才能报效祖国。 2.宇宙空间无边无垠、奥妙无穷的自然美和神话传说的艺术美。学法引导 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展开想象复述神话传说,联系历史知识,比较人类社会处于原始时期与现代文明时期的变化,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时说明文知识的讲解。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对文章中隐含的人生哲理的分析。 课前预习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题是引用杜牧的《秋夕》诗的结尾

句。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你从题目中还能获的哪些信息呢? 2.文章通过对牵牛星和织女星以及相关的天文知识的介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从而激发起我们探索宇宙空间的兴趣;也暗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点哲理思考,你有没有和作者一样的感悟呢?谈谈你的看法。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记号;②随堂练习。 2.有关的天文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秋日的夜晚,秋高气爽。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在幽深的天幕上群星闪烁,引起我们多少的好奇与兴奋,这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那长长的银河,看到银河,牛郎织女的传说便会映入我们的脑海里。那么有关这两颗星的天文方面的知识如何呢?它还有一些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叶至善写的《卧看牵牛织女星》,从中我们便可以知道了。 (二)阅读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查字典,了解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的词义。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六年级语文上册《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

《卧看牵牛织女星》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 2·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3.理解这篇科普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4·学习速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速读的方法,养成速读的习惯。 (2)了解一些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和相关的天文学的科学知识。 难点: (1)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2)理解这篇科普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人 也许你们从小听过奶奶讲的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也许你在夏天院子里的纳凉的时候寻找到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你知道这些有关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天文科学知识吗?这篇文章将把你带往那美丽的神话世界,带往无垠的太空去获取知识。 三、正课

1.请学生解释自读提示中的生词并给加点词的注音。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怠情(dai duo):懒惰。 描摹(mo):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孤寂(ji :孤独寂寞。 崩毁:崩裂销毁。 藐小(miao );微小。 白蒙蒙(meng):形容(烟、雾、蒸气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清。 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人 凝神静听:聚精会神地听。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离愁别苦:离别时愁苦的心情。 少见多怪:很少见到而觉得奇怪。 不计其数(shu):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2.用五分钟时间速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机,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组女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什么? 讨论并归纳: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来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我们叫它无琴座。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源。 4.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牵牛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

卧看牵牛织女星_教案教学设计

卧看牵牛织女星 教学建议一、课文主旨本文是一篇写给青少年阅读的科学小品,发表在当年颇有影响的刊物《开明少年》上。文章以文学性的笔调,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读者介绍了牵牛织女星的有关天文学知识,暗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点哲理思考。二、结构内容第一部分(开头——可是其他的星全比不上它)由神话传说故事引出织女星和牵牛星,介绍两颗星在银河中的位置。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第二部分(若是我们一连几晚一一他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以多组数据来介绍牵牛织女星的天文知识。第三部分(那白蒙蒙的银河是什么呢——也是这样一团扁平的旋涡状的星云)扩展介绍银河及宇宙的一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去探求宇宙奥秘的兴趣。三、巧妙的构思谈牵牛织女星和其他天文学知识的几段文字,由近及远,有条有理,娓娓道来。作者以四个设问句开头,再回答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第一个设问句:“那么牛郎在哪里呢?”这一句承上启下,上承第三段解释杜牧的诗,提到了织女星,下启第四段,在这一段,行文逻辑自然该说说牛郎星。第五段又将牛郎织女星放在一起来谈,告诉读者两颗星距离之遥远。由距离的遥远自然提到下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光年呢?”第六、七段,作者列数据,打比方,告诉读者关于光年的知识和恒星运动速度问题。第三个设问是:“那白蒙蒙的银河是什么呢?”告诉读者关于银河系约有关知识;第四个问题是:“那么银河系之外是什么呢?”告诉读者银河系外

还有河外星系。四个问题,由谈牛郎星说开去,涉及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天文知识,在空间上构成由近及远的关系,沿着人们观察天空的视线方向进行介绍。这样自然归结到课文最后一段,既然时间这样无始无终,空间这样无边无际,面对茫茫太空,不免使人产生作者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作者也正好借此对年轻的读者(当时本文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即“开明少年”)来几句理性的劝语。这样,这篇小品,由诗歌开始,到神话传说,再开始科学知识介绍,最后谈谈人生感慨,水到渠成地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四、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文章题目叫“”,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在题记中引了杜牧的《秋夕》诗,正文第一、二段花大量篇幅介绍西方和中国有关牵牛织女星的神话传说,第三段再回头阐释《秋夕》诗的内涵。文章第四段才正式开始作科学意义上的说明。最后一段,作者告诉读者不要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就“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作者之所以要来这样几笔,是因为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而科学小品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这篇小品,正是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怡情悦性,了解科学知识。一般的科技说明文,总是名词术语太多,知识性有余而趣味性不足,科学性有余而人文性不足。这篇科学小品正是克服了一般科技说明文的缺点,使这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正是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学小品。五、通俗而典雅的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浅显,明白易懂,同时又有着文学语言的典雅。因为它是为特定读者而写的,所以没有看不懂的名词术语,最难懂

古诗《乞巧》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 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李海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六册29课《乞巧》 【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诗歌的朗读能力。 3.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4.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 1.学会“乞”等四个生字。 2.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3.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2.适度拓展,增强语言积淀。 3.积累经典:背背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古诗。

4. 宣扬文化:给家人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欣赏《牛郎织女》的电视剧、戏剧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民间故事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民间故事?2.29课《古诗两首》就和牛郎织女、嫦娥奔月这两个民间故事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乞巧》。 二、识字解题、指导书写。 1,师:请同学们拿起右手跟我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 2,指导“乞”、“巧”的变调,都读三声,两个第三声的字挨在一起,前面的字要读成第二声。再读一遍。) 3,看到这个“乞”字,很容易让你想到什么字?师提示:“气”的最后一笔横斜钩,而“乞”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 4,谁能说说“乞”是什么意思?再来看看“巧”字,谁能用它组词。(指名说)“巧”字什么意思?谁能完整地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再齐读课题。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意思-赏析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意思|赏析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鉴赏 作者:佚名 此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在一个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用来挥风取凉的,秋

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 鄂教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鄂教版【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说明文中神话传说的作用。 2.本文中数字的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兴趣。 2.使学生掌握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宇宙空间奥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明天才能报效祖国。 2.宇宙空间无边无垠、奥妙无穷的自然美和神话传说的艺术美。 【学法引导】 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展开想象复述神话传说,联系历史知识,比较人类社会处于原始时期与现代文明时期的变化,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重点在于时说明文知识的讲解。 (二)难点

难点在于对文章中隐含的人生哲理的分析。 【课前预习】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题是引用杜牧的《秋夕》诗的结尾句。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你从题目中还能获的哪些信息呢? 2.文章通过对牵牛星和织女星以及相关的天文知识的介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从而激发起我们探索宇宙空间的兴趣;也暗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点哲理思考,你有没有和作者一样的感悟呢?谈谈你的看法。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记号;②随堂练习。 2.有关的天文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秋日的夜晚,秋高气爽。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在幽深的天幕上群星闪烁,引起我们多少的好奇与兴奋,这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那长长的银河,看到银河,牛郎织女的传说便会映入我们的脑海里。那么有关这两颗星的天文方面的知识如何呢?它还有一些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叶至善写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案

8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说明文中神话传说的作用。 2.本文中数字的准确性。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兴趣。 2.使学生掌握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宇宙空间奥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明天才能报效祖国。 2.宇宙空间无边无垠、奥妙无穷的自然美和神话传说的艺术美。 【学法引导】 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展开想象复述神话传说,联系历史知识,比较人类社会处于原始时期与现代文明时期的变化,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重点在于时说明文知识的讲解。 (二)难点 难点在于对文章中隐含的人生哲理的分析。 【课前预习】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题是引用杜牧的《秋夕》诗的结尾句。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你从题目中还能获的哪些信息呢? 2.文章通过对牵牛星和织女星以及相关的天文知识的介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宇宙空间,从而激发起我们探索宇宙空间的兴趣;也暗含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点哲理思考,你有没有和作者一样的感悟呢?谈谈你的看法。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记号;②随堂练习。 2.有关的天文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秋日的夜晚,秋高气爽。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在幽深的天幕上群星闪烁,引起我们多少的好奇与兴奋,这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那长长的银河,看到银河,牛郎织女的传说便会映入我们的脑海里。那么有关这两颗星的天文方面的知识如何呢?它还有一些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叶至善写的《卧看牵牛织女星》,从中我们便可以知道了。 (二)阅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查字典,了解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的词义。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怠情(dài duò):懒惰。 描摹(mó):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孤寂(jì):孤独寂寞。 崩毁:崩裂销毁。 藐小(miǎo):微小。 白蒙蒙(mēng):形容(烟、雾、蒸气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清。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doc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 也许你们从小听过奶奶讲的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也许你在夏天院子里的纳凉的时候寻找到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你知道这些有关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天文科学知识吗?这篇文章将把你带往那美丽的神话世界,带往无垠的太空去获取知识。 三、正课 1.五分钟时间速读课文。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读,记住文章主要内容。 2.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组女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什么? 秋天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她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来越深,她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来越早。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我们叫它天琴座。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源。

3.提问: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课文有关牵牛星的一些天文学知识。想想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什么? 在织女星的东方,白蒙蒙地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这三颗星叫天平星也叫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他的光辉稍稍带点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他。这是介绍牵牛星的位置、亮度及天平星的形状。 4.课文是否还介绍有关织女星和牵牛星的其他知识? 织女星和牵牛星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九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都是恒星及他们的光辉。 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地球16光年。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介绍织女星和牵牛星离地球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