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植物各大类群重点复习资料.

11植物各大类群重点复习资料.
11植物各大类群重点复习资料.

植物各大类群复习重点

一、掌握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常见代表植物

(一)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藻类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2、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原植体植物;

3、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植物;

4、以孢子进行繁殖;

5、合子不发育成胚,为无胚植物。

6、藻类植物起源古老原始,分布广泛。

藻类不是一个自然的分类类群。现已知藻类共有三万多种。

根据藻类植物的藻体形态、细胞核的构造和细胞壁的成分、载色体的结构及所含色素的种类、贮藏营养物质的类别、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位置和类型、生殖方式及生活史类型等可分为十个不同的门。(各门的主要特征见教材194页表5-1)

记住下列常见种类:

蓝藻门Cyanophyta 常见种类有:色球藻、颤藻、念珠藻、鱼腥藻、螺旋藻

甲藻门Pyrrophuta

金藻门Chrys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常见种类有:舟形硅藻、圆筛硅藻、羽纹硅藻、桥弯藻

裸藻门phaeophyta

绿藻门Chlorophyta 常见种类有:衣藻、小球藻、水绵、丝藻、石莼

轮藻门Charaophyta 常见种类有:轮藻

红藻门Rhodophyta 常见种类有:紫菜、石花菜

褐藻门Phaeophyta 常见种类有:海带、裙带菜

(二)地衣植物门:

地衣是真菌与绿藻或蓝藻的共生的复合体。

(三)苔藓植物门主要特征:

1、生境: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里,常见长于石面、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上。

2、常见植物体为配子体,其植物体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维管束那样的真正输导组织,所以植物体长不高大。

3、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占优势,孢子植物体必须寄生在配子体上。

4、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的精子器和颈卵器。

5、受精卵(合子)发育形成胚,胚发育成为孢子体,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

6、孢子萌发经原丝体阶段,再发育出配子体,产生精子和卵,精子具鞭毛,受精离不开水。

苔藓植物门全世界种类约23000种,我国有2800种。可分为苔纲、藓纲、角苔纲三个纲。

记住常见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角苔

(四)蕨类植物门主要特征

1、蕨类植物一般陆生;

2、常见植物体为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真正的根;具有输导组织和较发达的机械组织;有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维管束。

3、生殖器官仍为多细胞的精子器和颈卵器,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

4、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优势,但配子体(即原叶体)可独立生活。

蕨类植物门全世界种类约12000种,我国有2600多种。可分为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楔叶蕨亚门、真蕨亚门五个亚门。

记住常见蕨类植物:松叶蕨、石松、垂穗石松、卷柏、水韭、节节草、瓶尔小草、福建观音坐莲、紫萁、蕨、芒萁、海金沙、铁线蕨、乌毛蕨、贯众、井栏边草、蜈蚣草、半边旗、肾蕨、槲蕨、桫椤、苹、槐叶萍、满江红

(五)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1、孢子体发达,均为高大木本,有发达的根系,根茎叶结构复杂,有很好的吸收、输导和支持能力。但输导水分为管胞,输导有机物为筛胞,其输导能力比不上被子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管胞除输导水分外还兼有支持的功能,但支持能力比不上被子植物的纤维。

2、具胚珠,形成种子,使胚受到更好的保护,但胚珠是裸露的。

3、没有真正的花,而形成球花,即由小孢子叶聚生成雄球花,大孢子叶聚生成雌球花。

4、配子体退化,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雄配子体就是成熟的花粉粒。雌配子体由大孢子发育而成,下端的雌配子体就是胚乳,顶端则生2个或多个颈卵器。

5、可以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为单受精。

6、具多胚现象

(二)裸子植物的分纲

裸子植物门全世界种类约800多种,我国有236种。可分为苏铁钢、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5个纲。

记住常见裸子植物:苏铁、仙湖苏铁、攀枝花苏铁、银杏、马尾松、华南五针松、油杉、冷杉、铁杉、银杉、云杉金钱松、落叶松、雪松、杉木、水松、水杉柳杉、台湾杉、巨杉(世界爷)、池杉、侧柏、柏木、刺柏、圆柏(变种龙柏)、福建柏、南洋杉、红豆杉、白豆杉罗汉松、竹柏、长叶竹柏、百日青、三尖杉、粗榧、穗花杉、买麻藤、小叶买麻藤、百岁兰

二、掌握植物各大类群之间的不同点及其起源和演化趋势。

三、掌握下列重要名词术语:

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复大孢子、地衣、精子器和颈卵器、原丝体和原叶体、

小型叶与大型叶、孢子植物与种子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分类复习重点

一、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特征

(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孢子体高度发达,形态、结构、生活型多样化。

2、具有真正的花。

3、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并发育形成果实。

4、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受精方式是双受精。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雄配子体——成熟花粉粒

雌配子体——成熟胚囊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约有1 万多属,20 多万种;我国有2 700 多属,约3 万多种。分2 个纲

二、掌握被子植物重点科的识别特征和常见代表植物。

被子植物分类需掌握的重点科

一.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1. 木兰科Magnoliaceae 称为木本之源

*P 6 -15 A∞G ∞

木本。树皮、叶、花有香气。单叶互生,托叶大,包被幼芽,早落;留下明显托叶环痕。花单生;花被3 基数,两性,整齐花;常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蓇葖果,有胚乳。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性表现在木本、单叶、全缘、花单生,萼瓣不分;雌雄蕊多数、分离,花部螺旋状排列;花托柱状突起;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蓇葖果,胚小,胚乳丰富等。

常见种类:

木兰属:玉兰荷花玉兰紫玉兰凹叶厚朴

含笑属:含笑花白兰花黄兰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乐昌含笑

木莲属:木莲乳源木莲

鹅掌楸属:鹅掌楸北美鹅掌楸

观光木属:观光木

2. 樟科Lauraceae

*P 3+3 A 3+3+3+3 G(3:1)

木本,有油腺;单叶互生,革质;花两性,整齐花;轮状排列,花部3 基数;花被2 轮;雄蕊4 轮,其中1轮退化,药瓣裂;雌蕊3 心皮组成,子房1 室;核果,无胚乳本科有45属,2000 — 2500种,我国有20属,423 种。最常见的樟属(Cinnamomum)的香樟,可提取樟脑、樟油,桂皮、桂油可药用

常见种类:

樟属:樟树阴香肉桂(桂皮入药)

檫木属:檫木(浪沙)

木姜子属:山鸡椒(山苍子)

楠木属:楠木

山胡椒属:山胡椒乌药

无根藤属:无根藤

3.毛茛科Ranunculaceae

*K 3 - ∞ C 3 - ∞ A ∞G ∞- 1

草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整齐,5 基数,花被离生;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子房上位;瘦果聚合。

毛茛科是草本中最原始的类群,多含生物碱,多数为药用或有毒植物。有50属, 2000多种. 我国有40属707种。

分类及常见种类

毛茛属:毛茛茴茴蒜

黄莲属:黄莲短萼黄连

乌头属:草乌卡氏乌头黄芘乌头

飞燕草属:飞燕草

铁线莲属:威灵仙

耧斗菜属:耧斗菜

唐松草属:唐松草

4. 桑科Moraceae

木本; 常有乳汁; 单叶互生花小, 单性, 成各种花序, 单被花, 4 基数坚果、核果集合为各式聚花果

本科约40属,1000种;我国有16属,160余种

常见种类:

桑属:桑

榕属:榕无花果印度橡皮树黄葛榕高山榕粗叶榕(五指毛桃)琴叶榕竹叶榕、菩提树辟荔(凉粉果)

构属:构树小构树

桂木属:波萝蜜

见血封喉属:见血封喉(箭毒木)

无花果属

5. 壳斗科Fagaceae

木本; 单叶互生, 羽状脉直达叶缘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总苞杯状或囊状,称壳斗,坚果。

本科6 - 8 属,800种;我国有6 属,约300种

常见种类

栗属:板栗珍珠栗

水青冈属:水青冈

栎属:栓皮栎槲栎麻栎大叶栎

椎属:秀丽椎、米椎、红背椎

6.锦葵科Malvaceae

*K 5 C5 A (∞) G (3 - ∞: 3 - ∞)

木本或草本;茎皮纤维发达;单叶互生;花两性,5基数,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子房上位,中轴胎座。蒴果或分果。

常见种类

本科约75属,1500种,分布世界各地,我国16属约81种。

棉属:树棉、草棉、陆地棉、海岛棉

木槿属:木槿、朱槿、黄槿、木芙蓉、吊灯花、悬铃花、锦葵、玫瑰茄

野蜀葵属:黄葵、蜀葵、秋葵

梵天花属:梵天花、肖梵天花

悬铃花属:悬铃花

7.葫芦科Cucurbitaceae

雄花K (5) C (5) A 1(2)(2)

雌花K (5) C (5) G (3 : 1)

蔓生草本,有卷须花单性,5基数,聚药雄蕊, 3 心皮,侧膜胎座,瓠果。

食用蔬菜中的瓜类有:南瓜、冬瓜(及变种节瓜)、黄瓜,葫芦,丝瓜(水瓜)、棱角丝瓜,苦瓜、油渣果(油瓜)、佛手瓜等

食用蔬菜中的瓜类有:西瓜、香瓜(甜瓜)其变种哈密瓜、白兰瓜等

药用种类有:木鳖(种子为木鳖子)、罗汉果(光果木鳖)、栝楼(瓜蒌)其块根称为天花粉,瓜皮为瓜蒌皮、种子为瓜蒌仁。绞股蓝等

其他:喷瓜

8. 十字花科Cruciferae

*K 2+2 C 2+2 A 2+4 G (2: 1)

草本,常有辛辣味花两性,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芸薹属:大白菜、青菜、卷心菜(椰菜)、花椰菜(花菜)、芥蓝、大头菜、芥菜、甘蓝,白芥、黑芥、油菜等。

萝卜属:萝卜(种子称莱菔子)

菘蓝属:菘蓝(根称板蓝根)

蔊菜属:蔊菜(塘葛菜)、独行菜、播娘蒿,(其种子称为葶苈子)

荠菜属:荠菜

碎米荠属:碎米荠

豆瓣菜属:豆瓣菜(西洋菜)

其他:紫罗兰、桂香竹、诸葛菜、拟南芥等

9. 蔷薇科Rosaceae

*K (5) C 5, 0 A 5 - ∞G ∞- 1

叶互生,常具托叶花两性,5 数,整齐在演化上和经济价值上都是重要的科

本科有100属3000余种,我国有51属1000余种

分四个亚科:

绣线菊亚科:心皮5,分离或基部合生,蓇葖果(绣线菊属)

蔷薇亚科:心皮多数,离生,着生于凹陷或突出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瘦果(蔷薇属、草莓属、悬钩子属

苹果亚科:有托叶,心皮2-5,子房下位,梨果(梨属、苹果属)

梅亚科:心皮1,子房上位,核果(李属、桃属、杏属)

各亚科特征及常见种类:

(1)绣线菊亚科:

木本,多无托叶;心皮5,离生,骨突果。

绣线菊属:三裂绣线菊、光叶绣线菊

珍珠梅属:华北珍珠梅

举例:光叶绣线菊、华北珍珠梅、

(2)蔷薇亚科

灌木,少草本。常有皮刺三出复叶和一回羽状复叶,有托叶花:单生,伞房花序*K(5)C5A∞G∞:1

子房于凹陷花托内或突起花托上

果实:瘦果、核果、蔷薇果

蔷薇亚科常见种类

蔷薇属:月季、玫瑰、多花蔷薇

悬钩子属:粗叶悬钩子、茅莓

委陵菜属:委陵菜

草莓属:草莓

其他:龙芽草(仙鹤草)、蛇莓

(3)苹果亚科(梨亚科)

木本,有托叶;心皮2~5,合生;子房下位,周位花;梨果每室1~2胚珠。

苹果属:苹果、海棠

梨属:梨、沙梨、白梨、秋梨

山楂属:山楂

其他:枇杷、木瓜(贴梗海棠)

(4)梅亚科(李亚科)

木本,单叶有托叶;心皮1室,2胚珠;子房上位,周位花;核果1种子。

李属:李

桃属:桃变种蟠桃、碧桃等

杏属:杏、梅

樱属:樱桃、日本樱花

10.豆科Leguminosae

识别特征:荚果

分三个亚科:

(一)含羞草亚科Mimosaceae

*K (3-6) C3-6,(3-6) A ∞(3-6) G 1:1

叶常为复叶,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荚果

本科约50属, 3000余种; 我国产6属, 引种7属, 30余种. 常见的有;

含羞草属(Mimosa):含羞草

猴耳环属:亮叶猴耳环

合欢属(Albizzia):合欢、大叶合欢、楹树、天香藤

金合欢属:台湾相思、大叶相思、黑荆树

银合欢属:银合欢

海红豆属:海红豆

(二)苏木亚科Caesalpiniaceae

↑K (5) C5 A 10 G 1:1

花两侧对称, 假蝶形花冠(旗瓣1,翼瓣2,龙骨瓣2。旗瓣在内最小,龙骨瓣在最外最大,为上升式覆瓦状排列), 雄蕊10 或较少, 常分离荚果

本科约150属, 2200余种; 我国有20属, 100余种. 常见的有;

决明属(Cassia):草决明、双荚决明、黄槐、腊肠树、番泻

羊蹄甲属(Bauhinia):羊蹄甲、红花羊蹄甲、宫粉紫荆、白花羊蹄甲、龙须藤

云实属(Caesalpinia):苏木、云实

皂荚属(Gleditsia):皂荚

紫荆属(Cercis):紫荆

凤凰木属(Delonix):凤凰木

其他:格木、无忧花

(三)蝶形花亚科Fabaceae (狭义豆科)

↑K (5) C5 A (9)1, (5)(5), (10), 10 G 1:1

花两侧对称, 蝶形花冠(旗瓣1,翼瓣2,龙骨瓣2。旗瓣在外最大,龙骨瓣在最内最小,为下降式覆瓦状排列)雄蕊10, 为二体雄蕊。荚果

本科是一个大科, 约440属, 12000种, 分布广泛; 我国产103属, 引种11属, 共1000 余种, 全国均产.

常见的有:

红豆属(0rmosia):花榈木

槐属(Sophora):槐、苦参

猪屎豆属(Crotalaria:猪屎豆

苜蓿属(Medicago):紫苜蓿

车轴草属(Trifolium):红车轴草、白车轴草

大豆属(Glycine):大豆

葛属(Pueraria):粉葛、野葛

菜豆属(Phaseolus):菜豆(龙芽豆)、赤豆、绿豆

豇豆属(Vigna):豇豆

豆薯属(Pachyrhizus):豆薯(沙葛)

蚕豆属(Vicia):蚕豆

豌豆属(Pisum):豌豆

紫藤属(Wisteria) :紫藤

野豌豆属(Vicia):野豌豆、歪头菜

黄芪属(Astragalus):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紫云英

甘草属(Glycyrrhizae):甘草

黄檀属(Dalbergia):降香黄檀、印度黄檀(本属木材称酸枝)、南岭黄檀、藤黄檀落花生属(Arachis):落花生

刺槐属(Robinia):刺槐

其它:刀豆、木豆、扁豆、鸡骨草、鱼藤、龙牙花

11. 伞形科Apiaceae

*K (5)-0 C5 A5 G (2;2)

芳香性草本,具鞘状叶柄典型复伞形花序,花5 基数,子房下位双悬果

本科药用种类较多,如:

当归属:当归、白芷

柴胡属:柴胡

防风属:防风

暠本属:暠本、川芎

独活属:独活

羌活属:羌活

积雪草(崩大碗)、天胡荽(盆上芫荽)

本科食用蔬菜种类有:

胡萝卜、芹菜、水芹菜、芫荽、茴香、莳萝等。

12.茄科Solanaceae

*K (5)C(5) A 5 G (2;2)

花五数,两性,冠如轮,药常孔,裂萼宿存;二心皮二室多种子,多为浆果少为蒴。

本科85属,3000种,广布全球。我国24属,115种。

茄属:茄、马铃薯、少花龙葵、假烟叶番茄属:番茄

辣椒属:辣椒—变种菜椒,朝天椒烟草属:烟草。

其它:枸杞、曼陀罗、颠茄、酸浆、碧冬茄(矮牵牛)、吉庆果。

13. 唇形科Lemiaceae

↑K (5)C(4-5) A 4,2 G (2;4)

草本植物有香气,单叶对生四棱茎;子房四深裂,四小坚果;唇形花冠认容易。轮伞花序,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子房上位。本科22属,约3550种,我国约99属,800余种,全国分布。广东52属,125种,26变种。

益母草属:益母草鼠尾草属:丹参、一串红

薄荷属:薄荷、留兰香夏枯草属:夏枯草

藿香属:藿香黄芩属:黄芩、半枝莲(狭叶韩信草)、韩信草

其它:紫苏、洋紫苏、凉粉草、溪黄草、瘦风轮菜、草石蚕(宝塔菜、螺丝菜)、甘露子14. 木犀科Oleaceae

*K (4) C(4) A 2 G (2;2)

木本,叶常对生,整齐花,花被常4 裂;雄蕊 2 ;子房上位,2 室,每室2 胚珠本科常见植物:

丁香属(Syringa):紫丁香、白丁香

女贞属(Ligustrum):女贞、日本女贞、小蜡树(山指甲)

白蜡树属(Fraxinus):小叶白蜡树

茉莉属(Jasminum):茉莉花、云南黄素馨

木犀属(Osmanthus):木犀(桂花)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

连翘属(Forsythia):连翘、金钟花

15. 菊科Asteraceae

本科识别特征:篮状(头状)花序

*↑K 0- ∞C(5) A (5) G (2;1)

草本,叶互生。有总苞;合生花瓣,聚药雄蕊,瘦果。篮状(头状)花序是菊科;区分管舌两亚科;萼变冠毛或鳞片;子房下位,1 室,1 胚珠;瘦果,有冠毛。

本科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全球。我国约200余属,2000多种,全国分布。

分两个亚科

(1)筒状花亚科:全部为筒状花或仅花序边缘为舌状花,无乳汁

常见植物:

向日葵属(Helianthus)

菊属(Dendranthema)

蒲公英属(Taraxacum)

莴苣属(Lactuca)

常见种类:向日葵、菊芋、菊花、红花、白术、苍术、青蒿、茵陈蒿、茼蒿、旱莲草、苍耳、三叶鬼针草、石胡荽(鹅不食草)、裸柱菊、稀、大丽花、金鸡菊、金光菊、金盏花、瓜叶菊、万寿菊、除虫菊、野茼蒿、一点红、藿香蓟(臭草)、飞机草、甜叶菊、雪莲花、短命菊、千里光、非洲菊、艾

(2)舌状花亚科:全部为舌状花,有乳汁

常见种类:莴苣(其变种莴笋、生菜、玻璃生菜等)蒲公英、橡胶草、苦荬菜、黄鹌菜

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16.棕榈科Palmae

木本,常绿,大型叶,树干不分枝;大型叶丛生顶枝;形成“棕榈型”树冠;花小单性

肉穗花序;花三基数核,浆果。佛焰花序总苞大。

本科212属,2780余种,分布热带、亚热带。以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为分布中心。我国有22属,约70多种,主要分布于南部至东南部各省。

常见种类:棕榈、蒲葵、椰子、鱼尾葵、槟榔、假槟榔、砂糖椰子、白藤、省藤、油棕、大王椰子(王棕)、刺葵、椰枣(伊拉克蜜枣)

17.天南星科Araceae

草本,网脉叶具柄;花小单性肉穗花;雄上雌下彩佛焰;子房上位结浆果。

本科110属,约1800种,主产热带、亚热带。我国35属,206种,主产南方。

天南星属:天南星

半夏属:半夏

菖蒲属:菖蒲、石菖蒲、

大漂(水浮莲)、马蹄莲、龟背竹、春羽、广东万年青、花叶芋、花叶万年青、海芋、绿萝、麒麟尾

18.禾本科Poaceae

杆圆、节粗、茎中空;叶生二列叶鞘开;小穗、小花要分清,胚偏颖果一侧长。

本科分为竹亚科和禾亚科:

竹亚科

秆为木质、节中空;秆叶为笋壳箨片小;普通叶具柄连叶鞘,叶易脱落自关节。

本亚科约66属,1000余种。主要分布东南亚。我国26属,200多种。多分布长江流域以南。

常见种:阔叶箬竹、凤凰竹变种凤尾竹、佛肚竹、麻竹、毛竹、黄金间碧竹

禾亚科

秆为草质、节中空;秆叶即为普通叶;叶片常有耳、舌;无关节无柄叶不落。

本亚科约575属,9500多种,广布全球。我国170多属,约700余种。

常见种:水稻、小麦、大麦、青稞、燕麦、高粱、玉蜀黍(玉米)、小米(粟、谷子)、甘蔗、菰(茭白、茭笋)、薏苡、淡竹叶、香茅、芦苇、稗、大米草、芒、五节芒、牛筋草、

19.百合科Liliaceae

名花良药百合科;草本单叶花三数;被6雄6各两轮;浆果蒴果三心皮。

本科240属,4000种,广布全球,主产温带、亚热带。我国有60属,约600种,主产西南,全国分布。

百合属:百合、卷丹、山丹、麝香百合

贝母属:川贝母

葱属:葱、蒜、韭菜、洋葱

天门冬属:天门冬、文竹、石刁柏(芦笋)

萱草属:萱草、黄花菜

其他:黄精、麦冬、芦荟、知母、玉竹、风信子、沿阶草、吊兰、郁金香

20.兰科Orchidaceae——世界亚军

草本,花美,有唇瓣;花粉块状;子房下位,结蒴果;侧膜胎座种子小

本科约750属,20000种,主产热带、亚热带。我国约150属,1000余种,主产长江流域以南,西南、台湾最盛。

三蕊兰属:三蕊兰

杓兰属:扇脉杓兰

白芨属:白芨

石斛属:石斛

兰属:建兰、墨兰、春兰

天麻属:天麻

三、掌握几个重点科分亚科的情况、亚科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和常见代表植物。

1. 蔷薇科Rosaceae

蔷薇科根据花托、雌雄蕊群、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蔷薇科又分为4个亚科: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苹果亚科和梅亚科

各亚科常见种类:

(1)绣线菊亚科:光叶绣线菊、华北珍珠梅、

(2)蔷薇亚科

蔷薇属:月季、玫瑰、多花蔷薇

悬钩子属:粗叶悬钩子、茅莓

委陵菜属:委陵菜

草莓属:草莓

其他:龙芽草(仙鹤草)、蛇莓

(3)苹果亚科(梨亚科)

苹果属:苹果、海棠

梨属:梨、沙梨、白梨、秋梨

山楂属:山楂

其他:枇杷、木瓜(贴梗海棠)

(4)梅亚科(李亚科)

李属:李

桃属:桃变种蟠桃、碧桃等

杏属:杏、梅

樱属:樱桃、日本樱花

2.豆科Leguminosae

豆科主要识别特征为:果实是荚果

豆科分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苏木亚科和蝶形花亚科

3. 菊科Asteraceae

本科识别特征:篮状(头状)花序

(1)筒状花亚科常见种类:向日葵、菊芋、菊花、红花、白术、苍术、青蒿、茵陈蒿、茼蒿、旱莲草、苍耳、三叶鬼针草、石胡荽(鹅不食草)、裸柱菊、稀、大丽花、金鸡菊、金光菊、金盏花、瓜叶菊、万寿菊、除虫菊、野茼蒿、一点红、藿香蓟(臭草)、飞机草、甜叶菊、雪莲花、短命菊、千里光、非洲菊、艾

(2)舌状花亚科常见种类:莴苣(其变种莴笋、生菜、玻璃生菜等)蒲公英、橡胶草、苦荬菜、黄鹌菜

4. 禾本科Poaceae

本科分为竹亚科和禾亚科:

竹亚科常见种:阔叶箬竹、凤凰竹变种凤尾竹、佛肚竹、麻竹、毛竹、黄金间碧竹、箭竹、金竹、紫竹、慈竹

禾亚科常见种:水稻、小麦、大麦、青稞、燕麦、高粱、玉蜀黍(玉米)、小米(粟、谷子)、甘蔗、菰(茭白、茭笋)、薏苡、淡竹叶、香茅、芦苇、稗、大米草、芒、五节芒、牛筋草、

四、记住下列拉丁学名:

(一)记住下列被子植物种的拉丁学名:

1、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2、含笑Michelia figo(Lour.)Spreng.

3、白兰花Michelia alba DC.

4、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ls

5、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

6、玫瑰Rosa rugosa Thunb.

7、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

8、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 Bl.

9、桑Morus alba L.

10、榕Ficus nicrocarpa Linn.f.

11、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

12、黄瓜Cucumis sativus L.

13、大白菜Brassica peknensis Rupr.

14、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L . H . Bailey

15、桃Prunus persica Batsch

16、大豆Glycine max (L.)Merr.

17、橙(甜橙)Citrus sinensis L.Osb.

18、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Linn.) Ait.

19、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20、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21、菊(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22、艾蒿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23、葱Allium fistulosum Linn.

24、蒜Allium sativum Linn.

25、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

26、水稻Oryza sativa L.

27、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28、玉蜀黍Zea mays L.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一、母液的配置 1、MS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大量元素配制成1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依次分别称取扩大10倍的:NH4NO3 、KNO3 、KH2PO4 、 MgSO4·7H2O 、CaCl2·2H2O ,所有药品称取完毕后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最后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MS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微量元素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依次称取:MnSO4· 4H2O 、ZnSO4·7H2O 、 H3BO3 、KI 、CuSO4·5H2O 、CoCl2·6H2O ,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用容量瓶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3、MS铁盐母液配制 将铁盐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倍的:称

FeSO4·7H2O 和Na2·EDTA ,把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别置于200ml蒸馏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磁力搅拌器,边加热,边搅拌)。保持加热,把FeSO4溶液慢慢倒入Na2·EDTA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接近沸腾时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蒸馏水到最终容积500ml,置于棕色细口瓶中,用力振荡1~2min,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在室温下避光保存一段时间令其充分反应后,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4、MS有机化合物母液的配制 将有机化合物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倍的:肌醇、维生素B1 、烟酸、甘氨酸、维生素B6 、蔗糖,用蒸馏水依次溶解并定容至500ml后,转入500ml 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二、植物激素的配置 常见激素: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激动素(6-糠氨基嘌呤、 KT)、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 1、生长素类: (1)、生长素类在组织培养中的主要作用是: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诱导愈伤组织

高中生物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辅导教案 浙科版

辅导教案 导学诱思DAOXUEYOUSI 一、植物组织培养 1.生殖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 2.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如叶、____、茎、根、______或______等,在______的条件下接种在三角瓶中的________上,给予一定的______和______,使之产生________,或进而生根发芽。 3.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培养基中加入的植物激素是____素和____素。 (2)两者的________决定组织是生根还是生芽。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____时,诱导芽的生成;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________时,愈伤组织继续生长而不分化;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____时,会趋于生根。 4.实验设计的思路: (1)材料:菊花 (2)过程: 答案:1.扦插嫁接组织培养 2.芽花瓣花粉无菌琼脂培养基温度光照 愈伤组织 3.(1)生长细胞分裂(2)摩尔比浓度高基本相等 低 4.细胞分裂生长分株生长根草炭土蛭石

二、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 1.实验药品材料:____培养基、______酸、发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2.实验步骤: (1)放置组织培养材料: 在________中,取出一瓶已进行过________的菊花幼苗,在无菌培养皿上用无菌镊子和无菌解剖刀切成几段,每段上至少有________。 (2)培养成丛状苗: 在________旁,将每段放入1瓶__________中,使茎的一部分__________,盖上______。每瓶也可放入2~3段幼菌切段。在________下保持______℃的温度培养,每天的光照不少于____h。2~3周后长成健壮的丛状苗。 (3)生根培养: 将健壮的丛状苗在无菌条件下一个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在上述条件下继续培养。 (4)瓶外培养: 将生根的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用________或________保持80%以上的湿度,2~3天后打开玻璃罩逐渐________________,直到将罩全部打开处于自然湿度下为止。 (5)移至土中培养。 答案:1.MS 萘乙 2.(1)超净台无菌培养1张叶片(2)酒精灯生芽培养基插入培养基内封口膜日光灯18~25 14.5 (4)玻璃罩塑料布降低湿度进行锻炼 三、实验补充部分 若材料为自然生长的茎,则与上述过程有以下不同: 需要在实验前对自然生长的茎进行处理如下:先在________中浸泡10 min,再放入________溶液中浸泡 5 min,然后用______________溶液浸泡 5 min,最后在超净台中用________清洗,再将茎的切段培养在______培养基中。 答案:70%乙醇5%次氯酸钠另一5%次氯酸钠无菌水生芽 核心解读HEXINJIEDU 1.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的全能性:一个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因而都含有生物一整套遗传物质,都

第五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测试题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陆生动物的身体结构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关系的是() A.蛇的角质细鳞 B.乌龟的“盔甲” C.兔的膈肌 D.蝗虫的外骨骼2.世界上最大的的哺乳动物是() A.大象 B.老虎 C.犀牛 D.蓝鲸 3.家兔、宠物狗等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都具有发达的体毛,其主要作用是() A.防御 B.保温 C.保护 D.伪装 4.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 ) A.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 B.有发达的门齿 C.犬齿数目很多 D.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 5.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A.胎生、哺乳 B.体温恒定 C.用鳃呼吸 D.体表被毛 6.家畜一般是指人们饲养的()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鸟类动物 D.哺乳动物 7.下列属于会飞的哺乳动物的是() A.猎豹 B.袋鼠 C.蝙蝠 D.家兔 8.下列几组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 A.猫头鹰、扬子鳄、鲸 B.家兔、丹顶鹤、猎豹 C.青蛙、蛇、蜥蜴 D.金丝猴、沙蚕、大熊猫 9.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主要原因是( ) A.蹄有厚皮,适于沙地行走 B.背有一或二个驼峰,内蓄脂肪 C.胃分三室,内有水囊,善耐饥渴 D.以上都是 10. 下列各项与家兔适应食草生活无关的是() 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B.体腔内有膈 C.盲肠特别发达 D.消化管长 11. 体温恒定是指()

A.体温永远不变 B.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自身有调节能力 C.一年四季只有一个温度 D.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自身没有调节能力 12.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A.梅花鹿和蚯蚓 B.朱鹮和海豹 C.麻雀和螳螂 D.家鸽和蜥蜴 13.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A.蝗虫和蚯蚓 B.青蛙和金丝猴 C.袋鼠和骆驼 D.袋鼠和鲫鱼14.下面哪项不是猎豹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有发达的大脑,反应迅速 D.体表被覆羽毛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足够的食物、水分和一定的空间是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基本的环境条件B.只要人类不直接捕杀大熊猫,大熊猫就不会灭绝 C.人类活动使一些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D.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十分重要 16.牛、羊、兔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喙 B.盲肠发达 C.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D.胃发达 17.下列动物属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一组是() A.蝗虫和兔 B.蜥蜴和海马 C.鲸和鸵鸟 D.乌龟和河蚌 18.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 19.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A.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B.使后代数量大大增加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D.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4、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 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3、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植物类群的录像,向同学展现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引入】:据植物科学家估计,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约有33万种,遍布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它们之间有没有亲缘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特点。首先我们来讨论植物的主要类群到底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二》植物系统进化树 【提问】: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动植物的进化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请同学们观察植物进化树(出示植物进化树的挂图),从植物进化树图片中你获取哪些信息?请同学分组讨论并思考,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观察植物系统进化树,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 (2)辨别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植物进化树图片,辨别课桌上所摆放的各种植物,并经过讨论将结果填写在书上的空格里面。

高中生物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养学案浙科版选修12

植物的组织培养 1 ?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 细胞的全能性:一个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因而都含有生物一整套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 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 ①在生物体上时不能表现出其全能性,只能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 在特定的环境、激素等的影响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②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的条件 首要条件是脱离母体,另有以下几点: A. 植物细胞 a. 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含有一定的水分、无机盐外,还要添加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这有助于愈伤组织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 b.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期对光照无需求,在后期需要光照条件,这有利于细胞生长、分化。 B. 动物细胞: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其全能性不易表达,但其核仍具有全能性。 2.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 所有实验用具严格灭菌。 (2) 接种过程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 (3) 愈伤组织培养。最初避光培养,后期见光培养。 (4) 试管苗培养。要先进行生芽培养,再进行生根培养,试管苗培养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3. 由花粉经植物组织培养成的植株与由植物营养器官(如:茎)培养成的植株一样吗? 这两个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基本相同,但其实质相差甚远,具体请参看下表理解。

4. 为什么说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植物组织培养不同于扦插、分根、叶插等常规无性繁殖。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所以对培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前功尽弃。 无菌技术包括培养基消毒灭菌和植物材料(外植体)的消毒灭菌。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 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 5 ?任何植物组织培养所使用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都相同吗? 不同物种的植物不可贸然使用与本实验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要探索使用何 种激素(合成激素)以及激素的浓度才成。可以参考已发表文献上成熟的经验,也可自己探索。 6. 本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激素,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为什么? 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都有相应的使之分解的酶,这样,天然激素在植物体内作用和存 在的时间就较短,而人工合成激素在植物中没有相应分解它的酶,所以作用和存在的时间长,作用效果明显。 7.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例如,烟草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较为容易,而枸杞愈伤组织的芽诱导就比较难。因此,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对于同 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 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如N P、K、Ca、Mg S;微 量元素,如B、Mn Cu Zn、Fe、Mo I、Co;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在生 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按照不同的顺序使用这两类激素,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

《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1、海蜇是深圳常见的海洋动物,它属于()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2、某类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只有一个开口.这类动物是()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3、我们经常食用的鱿鱼、章鱼及田螺属哪一类生物类群()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扁形动物 4、蜘蛛结网的主要作用是()A.栖身休息 B.防御敌害 C.捕捉昆虫 D.繁殖后代 5、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而死,原因是()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D气体通过蝗虫胸、腹部的气门进入体内 6、采集蜗牛的正确地点是() A.干燥的,阳光充足的草地 B.阴湿的树木丛,墙角 C.潮湿的地面 D.松软的土壤中7、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8、在动物进化历程中,身体最先开始分节的是哪一动物类群?() 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扁形动物D.软体动物 9、河蚌的呼吸器官是()A.外套膜 B.斧足 C.鳃 D.肺 10、对河蚌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贝壳张开和闭合,使河蚌在河底沙石中划行 B.斧足的肌肉收缩舒张,使河蚌身体缓慢移动 C.外套膜和斧足共同收缩和舒张,使河蚌身体缓慢移动 D.由外套膜收缩和舒张引起河蚌运动 11、下列哪种动物在捕捉食物时,使用触手?()A.水蛭B.乌贼C.扇贝D.海蜇 12、河蚌生活的环境是() A.江河湖泊的水中 B.河岸沙石中 C.浅海底 D.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 13、做中药的海螵蛸是() A.河蚌的贝壳 B.蜗牛的贝壳 C.乌贼退化的贝壳 D.鲍鱼的贝壳 14、下列哪一特征不属于软物动物()A.身体柔软B.身体分节C.身体有贝壳D.有外套膜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 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

(完整版)植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的主要类群还有什么样的植物呢?地球上除了绿色开花的植物 以外,换句话说,包括绿色开花的植物在内,地球上共有几大类植物呢?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植物有四个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 第二节苔藓植物 第三节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第四节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大都生活在水中。生活在海水中的叫做海藻;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中的叫做淡水藻。水绵就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藻。在水池和小溪中生活着一些丝状绿水绵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藻,其中往往就有水绵。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每条水绵都是由许多个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的细胞连接而成的。每个水绵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有液泡和叶绿体。水绵的叶绿体像带子,螺旋状地排列在细胞里(下图)。 水绵和它的生活环境水绵的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自养是各类绿色植物共有的一个重要特征。阳光充足的时候,水绵的光合作用旺盛,放出的氧积存在一起,能使水绵形成的丝团漂浮到水面上来。有些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例如其他的藻类植物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池水中的衣藻(下图左)。 海衣藻 紫菜带 海带(上图中)、紫菜(上图右)是常见的食用海藻。它们与水绵一样,都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海带和紫菜的结构也很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从外表看去,像根的部分只是起固着作用的根状物,像叶的部分叫做叶状体。海带的叶绿体里除了含有叶绿素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藻黄素,所以它呈现褐色。紫菜的叶绿体里除了含有叶绿素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藻红素,所以它呈现紫红色(彩图)。 下面以水绵、海带和紫菜作实验材料,来观察藻类植物的形态和颜色。 实验观察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一、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

高中生物实验11植物的组织培

植物的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的全能性:一个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因而都含有生物一整套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 ①在生物体上时不能表现出其全能性,只能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在特定的环境、激素等的影响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②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的条件 首要条件是脱离母体,另有以下几点: A.植物细胞 a.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除含有一定的水分、无机盐外,还要添加一定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这有助于愈伤组织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 b.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期对光照无需求,在后期需要光照条件,这有利于细胞生长、分化。 B.动物细胞: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其全能性不易表达,但其核仍具有全能性。 2.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所有实验用具严格灭菌。 (2)接种过程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 (3)愈伤组织培养。最初避光培养,后期见光培养。 (4)试管苗培养。要先进行生芽培养,再进行生根培养,试管苗培养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3.由花粉经植物组织培养成的植株与由植物营养器官(如:茎)培养成的植株一样吗? 这两个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基本相同,但其实质相差甚远,具体请参看下表理解。 花粉植株的产生和植物茎的组织培养的比较

4.为什么说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植物组织培养不同于扦插、分根、叶插等常规无性繁殖。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所以对培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前功尽弃。 无菌技术包括培养基消毒灭菌和植物材料(外植体)的消毒灭菌。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 5.任何植物组织培养所使用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都相同吗? 不同物种的植物不可贸然使用与本实验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要探索使用何种激素(合成激素)以及激素的浓度才成。可以参考已发表文献上成熟的经验,也可自己探索。 6.本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激素,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为什么? 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都有相应的使之分解的酶,这样,天然激素在植物体内作用和存在的时间就较短,而人工合成激素在植物中没有相应分解它的酶,所以作用和存在的时间长,作用效果明显。 7.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例如,烟草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较为容易,而枸杞愈伤组织的芽诱导就比较难。因此,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对于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如N、P、K、Ca、Mg、S;微量元素,如B、Mn、Cu、Zn、Fe、Mo、I、Co;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在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按照不同的顺序使用这两类激素,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一节概述 随着对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发现地球上生存的植物约有50万种以上。并且新种仍不断地被被发现。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推动着物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系统演化过程,从而出现至今多种多样,数量巨大生物类型,它们与环境共同组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圈,而植物就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整个生物圈的发展、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植物的分类单位 对植物界的系统分类就是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与相似的程度进行区分与归纳,从大类群到小类群直至个体,制定出各级分类单位,使所有植物都有所从属。 植物界主要分类单位就是: 界:最多分类单位 门:相近的纲组合成“门” 纲: 相近的目组合成“纲” 目:相近的科组合成“目” 科:相近的属组合成“科” 属: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为“属” 种:基本分类单位 一般认为“种”就是指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同种的个体彼此交配能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而不同的种通常存在生殖上的隔离或杂交不育。在一个分布区内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与称种群。 *在以上各级分类单位中,如果某一单位过大或者产生了某些特征的变异时,再划分成更细的分类单位,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变种变型等。(举例蔷薇科内的四个豆科)。 二、植物的命名: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规定,以“双命”命名。“双命名”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后经多次修改。“双命法”就是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给每种植物命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应为: 属名+种名词+命名人缩写 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词:种名或种区别,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命名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如:Populus Alba L (银白杨) Populus 名词杨树之意,Alba 形容词白色的,L 定命人林奈Linnaeus的缩写

动物的主要类群练习题

动物的主要类群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血吸虫、蛔虫 B、珊瑚、海蛰 C、蜗牛、丝虫 D、水母、水螅 2、自然界动物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大约有()万种 A、30 B、150 C、180 D、120 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淡水鱼类的一组是() A、链鱼和带鱼 B、鳙鱼和鲤鱼 C、青鱼和大黄鱼 D、草鱼和小黄鱼 4、下面各组动物中,都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A、鱼类、鸟类 B、两栖类、昆虫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鸟类、哺乳类 5、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是否有() A、脊索 B、脊椎 C、脊柱 D、脊梁 6、自然界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A、鱼类 B、哺乳类 C、节肢动物 D、鸟类 7、蚯蚓是靠()来呼吸 A、皮肤 B、气管 C、湿润的体壁 D、肺 8、鸟类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 B、肺和气囊 C、气囊 D、气管 9、身体两侧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绦虫、虾 B、水螅、海蜇 C、涡虫、血吸虫 D、线虫、文蛤 10、地球上的鸟类和哺乳类分别大约有() A、4000种和9000种 B、9000种和4000种 C、3000种和4000种 D、3000种和9000种 11、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葵 B.珊瑚虫 C.章鱼 D.虾类 12、利于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A.角质的鳞片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13.适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其呼吸器官一般是() A.气管和肺 B.气管和鳃 C.肺和鳃 D.肺和皮肤 14.海豹、海豚、鲸等都是生活在海洋中哺乳动物,它们的呼吸方式是 A.用鳃呼吸 B.用肺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皮肤呼吸 15.下列器官与鸟的呼吸无关的是() A.气管 B.鳃 C.肺 D.气囊 16.家鸽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 A.胸部 B.两翼 C.尾骨 D.后肢骨 17、下列家兔的生理特点与其食性有关的是() A.身体被毛 B.盲肠特别发达 C.心脏分四腔 D.用肺呼吸 18.水中游的动物( ) A.全都是脊椎动物 B.全都是无脊椎动物 C.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 D.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 19.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河蚌的贝壳——游泳 B.蝗虫的气管——呼吸 C.蜥蜴的鳞片——保护 D.家鸽的羽毛——飞行 20.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足和触角的是()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2016.3-6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入复杂的有机成分;微量元素种类全,浓度高。这类培养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6.生长调节物质 包括天然植物激素额人工激素类似物。植物激素是一类植物自身合成、同时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于离题培养中的细胞分裂分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参考答案9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Mg等。 2、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外植体: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6、基础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要求而人工配置的营养基质。 7、愈伤组织: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 8、褐变:植物组织中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酚类物被氧化成醌类物,可抑制其他酶活性,毒害外植体。 9、茎尖脱毒:茎尖分生区的病毒传播速度很慢,利用茎尖组培获得无病毒苗,来达到脱毒的目的。 10、不定芽:凡从叶、根或芽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 11、污染率:污染数除以接种数,再乘以100%。 12、诱导率:愈伤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3、成活率:成活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4、接种:将表面消毒的外植体转接到无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15、消毒:消灭材料上的病菌(不损伤植物材料)。 16、灭菌: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达到组织培养所学的无菌环境。 17、母液:欲配培养液的浓缩液。 18、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危害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19、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无菌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的植株的过程和技术。 20快速繁殖:采取培养基配制,材料灭菌,无菌培养,幼苗转移到苗床,成苗转至大田栽种五步走的繁殖培养方式 21、继代培养:继代培养是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的培养方式。 22、生根培养:将长到一定长度的微枝(>10mm)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23、玻璃化现象:试管苗的茎叶变成透明水渍状,生长畸形,增殖系数明显下降,难以诱导生根,即使诱导生根,其根系质量极差,移栽成活率极低。 24、暗培养: 25、液体培养:将所需培养物的悬浮液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 26、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回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27、分化:由于细胞的分工而导致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28、热处理脱毒:利用高温下使植物组织中的病毒部分钝化或完全失去活性的方法。 1 / 6 29、微尖嫁接技术:把极小(<0.2mm)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实生砧木上(无菌种子培养获无菌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资料

第六章第2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结构: 1.1科学知识、技能要素: 知识要素: (1)自然界的植物根据繁殖方式被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生物。 (2)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又可将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可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及两者之间的特征、区别和代表植物。 技能要素: 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之间的区别,增强观察、分析的能力。 1.2科学过程方法要素 通过对一些常见植物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的分析能正确判断其所属类群,增强实践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 1.3态度、情感、价值观要素

通过学习各种植物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来提升保护植物的意识,促进积极参与保护植物的公益性活动,理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地球与人类发展的意义。 1.4STS关系要素 地球上生物的存在与繁衍对人类,对环境、对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巨大的贡献,它们维护了地球的生态平衡,许多植物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了地球的生机盎然。 2.前后章节联系: 本课时“植物的主要类群”选自教材华师大版初一科学第六章“生物的类群”中的第二节,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阐述了动物的分类及几种代表特征。第三节则阐述了除动物与植物以外生物,细菌和真菌。第四节“生物的分类”阐述了科学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内容联系上看,第一、二、三节对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的分别阐述构成了生物的总和,第四节则是在前三节基础之上的扩充与深化,阐述了面对眼花缭乱的诸多生物将其进行科学归类的方法,达到由感性至理性的转变。知识结构上看,第一、二、三节呈并列关系,第四节呈递进关系,四节内容共同构成了生物的一个较全面的体系,本课时内容同时起到了衔接前后章节的作用。 3.教学活动结构: 为了让学生“理解”双子叶植物的单子叶植物的区别,教材安排了“与蔬菜交朋友”的活动。 为了“了解”裸子植物,教材安排了“科学技术社会:银杏”的阅读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并能分别举例。 (2)知道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概念和主要区别,并能分别举例。 2、过程方法目标 根据单、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别常见的被子植物;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学生珍稀植物,保护植物的意识增强。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题

- 1 -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周末习题 审阅:七年级生物备课组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 (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 。 (2)结构:身体由口、 、消化腔和 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 动物,身体呈 状,体壁仅由 构成,消化腔有 。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 生活。 (2)主要特征:身体 ,有口 的 动物。 (3)举例:涡虫、 和 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 中,有些种类 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 或 ,两头尖,有口 。 (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 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 和 的陆地。 (2)主要特征:身体由 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 (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 (4)蚯蚓是通过 和 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 (5)我们一般根据 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 的一端是 端,远离 的一端是 端。 (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 对称、无 、能 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 和 。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 , 为贝壳。贝壳能随着 ,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 、乌贼和 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 、 、 三部分。b.胸部具有三对 、两对 。c.体表有 ,其作用是 和 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 的蒸发。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 、两对 运动。b.呼吸:用 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 , 和触角节均分 ,体表有 。 其他节肢动物:蝉、 、蟹、 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6.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管 D.气囊 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 ]内填数字, 上填名称)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 。 (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它 有 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 ] ,运动 器官都着生在 。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4)蝗虫的哪些特点使其适应陆地及空中生活? 。 8.根据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 ]___________的位置。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__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它们与蚯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蚯蚓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这样的动物被称为__________动物。你能说出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一项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让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吲哚乙酸(IAA )和 6 –苄基氨基腺嘌呤(6 – BA )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器材 (一)试剂 乙醇、IAA 或 2 ,4 – D 、HgCl 2 (或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 MS 培养基 (二)仪器设备 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橡皮筋等 三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10 g/L ,2,4 – D 含量为 2 mg/L ,琼脂10 g/L )。 (2 )试验培养基:在MS 培养基中按表33 – 1 加入IAA 和6–BA 。 吲哚乙酸先用少量0.1 mol/L NaOH 溶解,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2. 培养基灭菌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调至pH 5.8 ,趁热分装于100 mL 三角烧瓶中,每瓶约20 mL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 1 kg/cm 2 )下灭菌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_1

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在教科书第37——46页。内容包括:植物系统进化树,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以及对植物类群的各种学习活动,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植物进化树。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分析 能力;通过对不同植物类群的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和讲述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 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类群(藻类、苔藓、蕨类),以及这些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 2、各个植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 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认识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教学步骤: 教学准备: 1、准备植物系统进化树图片,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实物、标 本、挂图、投影片、模型、实物投影仪。 2、实物材料及用具:新鲜的水绵、海带、紫菜(带根状物)、葫芦藓或 墙藓、肾蕨、铁钱蕨、带球果的松枝、蚕豆花及果实、放大镜、镊子。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植物系统进化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