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参考Word)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参考Word)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参考Word)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最新)

1. 目的

为规范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规范。进行与矿业权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可参考本规范。

3. 定义

为本规范需要,使用如下定义:

3.1 收益途径,是基于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通过计算待估矿业权所指向的未开发矿产资源储量,在未来开发获得预期收益的现值,估算待估矿业权价值的技术路径。是一类评估方法的总称。

本规范中,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包括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销售收入权益法和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四种。

3.2 预期收益,是矿业权所指向的未被开发矿产资源储量,未来开发所获得的收益额。本规范中,预期收益通过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表示。

3.3预期获利年限,是指矿业权所指向的未被开发矿产资源储量,未来开发的收益年限。

3.4评估计算年限,包括后续勘查年限(评估基准日后需地质勘查工作的期限)、建设期(拟建、在建、改扩建矿山)及评估确定的生产年限。

3.5投资收益,是指在矿业权评估计算年限内,投资应获得的合理报酬。

3.6折现率,是指将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4.收益途径应用的前提条件

4.1预期收益和风险可以预测并以货币计量;

4.2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或确定。

5. 收益途径评估程序及基本要求

5.1在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时,除应按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规定程序操作外,还应执行以下应用程序:

(1)选择适当的收益口径及评估方法;

(2)分析引用评估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可采储量;

(3)合理确定评估假设条件、分析确定评估参数;

(4)进行评定估算。

5.2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基本要求:

5.2.1选择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对应的经济行为;

(2)勘查开发阶段或状况;

(3)可获取信息资料的范围及可靠程度;

(4)委托方的特殊要求。

5.2.2 采用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应根据折现率确定指导意见的规定,合理确定与收益口径相匹配的折现率。

5.2.3收益途径评估方法所采用的其他评估参数,应根据相关应用指南、指导意见确定。

5.2.4收益途径评估方法所采用参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规定的,可从其规定,但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应在明确其涵义、分析其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评估参数。

从事矿业权价值咨询业务,应委托方特殊要求,可以谨慎选择要求的评估参数,但应在矿业权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形成评估结论的条件以及限制使用条件。6. 折现现金流量法

6.1一般原理

折现现金流量法,即DCF法(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是将项目或资产在生命期内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折现,计算出当前价值的一种方法,或者为了预期的未来现金流所愿付出的当前代价,通常用于项目投资分析和资产估值领域。用折现现金流量进行资产估值是基于“现金流量及其现值”原理,将一项资产的价值认定为该资产预期在未来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现值总和的一种估价方法。

本规范的折现现金流量法,定义为将矿业权所指向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作为现金流量系统,将评估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以与净现金流量口径相匹配的折现率,折现到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之和,作为矿业权评估价值。

6.2计算公式

式中:Pn—矿业权评估价值;

—年现金流入量;

—年现金流出量;

r—折现率;

—年序号(=1,2,…n);

—计算年限。

式中的折现系数【1/(1+r)I】计算,采用“假设年初法”:

(1)当评估基准日为年末时,第二年现金流折现到年初。如2007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时,2008年i=1。

(2)当评估基准日不为年末时,当年现金流折现到评估基准日。如2007年9月30日为基准日时,2007年i=3/12,2008年时i=1+3/12,依此推算。

6.3评估模型

现金流入量(+)

销售收入

回收固定资产残(余)值

回收流动资金

现金流出量(-)

后续地质勘查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评估基准日已形成固定资产和未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

更新改造资金

流动资金

经营成本

销售税金及附加

企业所得税

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折现系数

净现金流量现值(净现金流量×折现系数)

矿业权评估价值(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

6.4 适用范围

6.4.1 适用于详查及以上勘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和赋存稳定的沉积型矿种的大、中型矿床的普查探矿权评估;

6.4.2 适用于拟建、在建、改扩建矿山的采矿权评估,以及具备折现现金流量法适用条件的生产矿山的采矿权评估。

6.5 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6.5.1评估基准日前发生的地质勘查投资、矿业权价款或交易价格及其相关费用等支出,不计入现金流出中。

6.5.2资源储量是动态变化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生产矿山因采出矿石消耗了原地质勘查探明储量,二是因矿山生产勘探增加或减少了资源储量,三是技术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资源储量变化。

6.5.3以评估基准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明细表列示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在建工程账面值作为生产矿山评估用固定资产投资依据时:

(1)应确定与评估所设定产品方案相对应的固定资产投资。

如采选冶加工联合企业,采用公司资产负债表确定时,评估所设定的产品方案为精矿,冶炼加工部分固定资产不应参与计算。采用矿山资产负债表确定时,评估所设定的产品方案为精矿,应将公司销售、经营管理等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分摊计入固定资产投资。

(2)不应包含与矿业权价值无关的固定资产,不应包含与矿业权价值无关的在建工程(如已停建在可预计的未来不可复工的在建工程)。

(3)对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尽管账面净值为零,也应将估算所得的该固定资产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投资中。

(4)企业已形成的固定资产与账面记录的固定资产,并不必然相同,取决于会计核算中的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核算原则。对于经分析判断后明显为资本性支出进而应确认为资产、而企业核算为收益性支出的,应将估算所得的该固定资产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投资中。

其他帐外(盘盈)的、与矿产资源开发收益相关的固定资产,同样应将其计算在固定资产投资中。

(5)已形成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取决于企业折旧政策,折旧政策不同,其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同。以评估基准日企业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明细表列示的固定

资产净值确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不合理的,应根据矿山原设计等资料及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净值构成,类比近期建设的相似矿山投资情况或根据设计概预算定额标准指标等资料,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调整或重新估算,确定为评估用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额,并在报告中详细说明确定的过程。

(6)不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影响。6.5.4生产矿山更新改造资金的确定,采用不变价原则考虑其更新资金投入时,应综合考虑已经发生的、账面记录的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投资不重复计算。7.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

7.1一般原理

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同样基于折现现金流量估价的基本原理,即将未来现金流转换成现值。

本规范的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即DRCF法

(discoundted remained cash flow method),定义为,将矿业权所指向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作为现金流量系统,将评估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逐年扣减评估基准日已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报酬后的剩余净现金流量,以与剩余净现金流量口径相匹配的折现率,折现到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之和,即剩余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作为矿业权评估价值。

该方法,评估基准日已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计入现金流出项目,评估对象未来实施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更新改造资金和流动资金计入相应年度的现金流出项目。

7.2 计算公式

式中:Pi —矿业权评估价值;

—年现金流入量;

—年现金流出量;

IP—评估基准日已形成固定资产的投资收益;

r—折现率;

—年序号(=1,2,…n);

—计算年限。

式中的折现系数计算,与折现现金流量法原则相同。

7.3评估模型

现金流入量(+):与折现现金流量法模型项目相同;

现金流出量(-):评估基准日已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计入现金流出项目,其它与折现现金流量法模型项目相同;

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投资收益额(-)(即当年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

剩余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额)

折现系数(1/(1+r)i

剩余净现金流量现值(剩余净现金流量×折现系数)

矿业权评估价值(剩余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

7.4 适用范围和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7.4.1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适用于在建、改扩建矿山的采矿权评估,以及具备条件的生产矿山的采矿权评估。未建矿山的采矿权评估应选用折现现金流量法。

7.4.2确定投资收益额,应依据本规范6.5.3条规定确定固定资产口径。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一般不应低于社会资本无风险报酬(如长期记账式国债票约定利率和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

7.4.3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其他问题的处理,参照折现现金流量法相关规定。

8.销售收入权益法

8.1一般原理

销售收入权益法是基于替代原则的一种间接估算采矿权价值的方法。具体通过采矿权权益系数调整销售收入现值,估算采矿权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采矿权权益系数反映采矿权评估价值与销售收入现值的比例关系。

8.2计算公式

式中:PS—采矿权评估价值;

SII—年销售收入;

—采矿权权益系数;

—折现率;

—年序号(=1,2,…, );

—计算年限。

式中的折现系数计算,与折现现金流量法原则相同。

8.3 评估模型

销售收入

折现系数

销售收入现值(销售收入×折现系数)

销售收入现值之和

采矿权权益系数

采矿权评估价值(销售收入现值之和×采矿权权益系数)

8.4 适用范围

8.4.1 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和矿山生产规模均为小型,且不具备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等其他收益途径评估方法的条件。或者服务年限较短,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等其他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可能导致评估结论不合理的采矿权评估。

8.4.2 适用于资源接近枯竭的大中型矿山,其剩余服务年限小于5年的采矿权评估。

8.5 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8.5.1确定生产能力时,应遵循矿山生产规模、矿山生产服务年限与储量规模相匹配的基本原则。矿山生产规模、矿山服务年限与储量规模不匹配时,应按照确定生产能力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对生产能力进行调整。但资源接近枯竭及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矿山除外。

8.5.2 评估采用的产品价格应与实际的产品方案一致。原矿、精矿和金属产品,对应不同的采矿权权益系数。

8.5.3采矿权权益系数,主要反映矿山成本因素,是采矿权评估价值与销售收入现值之比。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统计已评估的采矿权价值结果测算。取值应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矿体埋深、开采方式、开采技术条件、矿山选冶(洗选)难易程度等定性分析后确定。

8.5.4不考虑建设期。

9. 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

9.1 一般原理

根据地质勘查程度较低的、稳定分布的大中型沉积矿产的地质特点,假设评估对象的资源储量是可靠的,可以预测其未来收益,可以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或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估算其价值,但任何矿床未经必要的勘查工作控制,其资源储量的可靠性是很低的客观规律,因而根据假设所估算的价值必须通过一定的修正才能趋向于较合理地反映探矿权价值。

具体为:首先根据毗邻区矿产勘查开发的情况,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或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估算出具有上述特点评估对象的基础价值,然后用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得到评估对象的价值。

该调整系数是对一些能反映因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不足所存在的地质可靠性低、开发风险高的地质、采矿、选矿因素进行主观半定量化构成的,该调整系数是一组系数,统称为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

9.2 计算公式

PR=Pn?(1-R)

PR=Pn?(1-R)

式中:R—探矿权价值;

n—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估算的探矿权基础价值;

—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

—调整系数。

9.3 使用的基本假设

9.3.1评估对象范围属于大中型沉积矿床的一部分,其周边已进行过较高程度的勘查或进行了开发,假定根据已有的较少的地质信息所估算得出的资源储量大致可靠;

9.3.2假定方法中考虑的地质因素已最大程度地代表了可能的来自于地质的开发风险因素。

9.4 使用的前提条件

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是针对地质勘查程度较低的稳定分布的大中型沉

积矿产的探矿权价值评估而提出的一种评估方法。

9.4.1区域内矿层的层位和厚度基本稳定,赋存状况好;评估对象与毗邻区已开发矿产有相同地质成矿环境或者是毗邻区矿床的延续部分;毗邻区有同类型矿产勘查开发背景、评估对象周边已进行过较高程度的勘查或已进行开发,相关地质信息可以收集到,通过类比和推断可以预测出评估对象的资源储量、矿层赋存情况和开采条件等开发利用所必须的参数。

9.4.2具备矿产开发利用方案或相似资料;通过对本地区生产的矿山企业的类比,对评估对象未来矿山建成后的收益可以预测。

9.4.3区域内勘查程度低、地质信息不确定,可以通过对风险要素的分析和类比能初步预测、量化因矿产开发地质风险因素所不能达到的价值量。

9.5 适用范围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赋存稳定的沉积型矿种的大中型矿床中勘查程度较低的预查及普查区,且采用成本途径等难以合理体现探矿权价值的探矿权评估。

9.6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9.6.1勘查工作程度主要考虑其勘查类型、已完成勘查工程的工程间距及对矿体控制程度,并比照现行地质勘查规范综合确定。

9.6.2计算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时,对于各种资源量应在项目经济合理性分析后分类处理,属技术经济可行的各种资源量(包括333、(334)?)全部参加评估计算,不使用“可信度系数”进行折算。

9.6.3当评估对象范围较小,区内资源储量较少,规划生产能力为小型,难以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或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计算探矿权基础价值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估算探矿权基础价值。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参考Word)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最新)

1. 目的 为规范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规范。进行与矿业权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可参考本规范。 3. 定义 为本规范需要,使用如下定义: 3.1 收益途径,是基于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通过计算待估矿业权所指向的未开发矿产资源储量,在未来开发获得预期收益的现值,估算待估矿业权价值的技术路径。是一类评估方法的总称。 本规范中,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包括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销售收入权益法和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四种。 3.2 预期收益,是矿业权所指向的未被开发矿产资源储量,未来开发所获得的收益额。本规范中,预期收益通过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表示。 3.3预期获利年限,是指矿业权所指向的未被开发矿产资源储量,未来开发的收益年限。 3.4评估计算年限,包括后续勘查年限(评估基准日后需地质勘查工作的期限)、建设期(拟建、在建、改扩建矿山)及评估确定的生产年限。 3.5投资收益,是指在矿业权评估计算年限内,投资应获得的合理报酬。 3.6折现率,是指将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4.收益途径应用的前提条件 4.1预期收益和风险可以预测并以货币计量; 4.2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或确定。 5. 收益途径评估程序及基本要求 5.1在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时,除应按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规定程序操作外,还应执行以下应用程序: (1)选择适当的收益口径及评估方法; (2)分析引用评估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可采储量;

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企业财务目标的转变, 企业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 当局关注的核心内容,做好企业价值的评估工作,有助于企业实现和开展兼并、出售、转让、重组等各项经济行为活动。本文通过查阅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文献,研究了几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 介绍了研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分别对国内和国外 文献的有代表的企业资产评估方法进行综述,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企业价值;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target, the enterprise value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uthorities concerned, do a good job in th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can help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and carry out mergers, sell, transfer, restructuring, etc. Various economic activities. Through the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of related literatur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method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f the selected topic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respectively,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behalf of the enterprise assets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reviewed, finally, to summarize the full text. [KEY WORDS] value of enterprise;valuation;enterprise valuation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企业价值评估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财务管理的目标已经由利润最大化 转向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再单纯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立志于 使其自身的价值在市场上得到承认,并且通过不断寻求增加价值的有效途径,以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c从而得到发展和进步。企业价值被认为是能够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它是衡

企业价值评估的作用与意义知识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一、价值评估的作用与意义。 本文所指的“价值”,是指可持续经营公司的价值,即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公司价值评估就是对企业持续经营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即对公司未来效益水平进行科学量化的过程。公司价值评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产权日益商品化,企业价值评估日益受到重视。企业价值评估广泛应用于企业自身生的业绩评估、价值分析和投资分析中。企业价值正在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和整体质量好坏的最全面、最准确的指标。风险投资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处于创业阶段的高新技术,一旦离开风险投资的风险资金的支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处于创业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创业板企业想要获得广大投资者的资金,就要获得他们的认可。广大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判断,一是依靠自身的职业判断,另一个途径就是借助于中介机构的力量,价值评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三、当代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 价值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盈利能力。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价值评估的 基础和核心。但该模型在运用上存在许多局限性,加上估价的着眼点不同,在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践中,人们并不拘泥于一种方法,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系统地运用多达十几种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几个价值评估方法。 (一)帐面价值调整法 评价一个公司,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根据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估算:对所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参照市场进行调整,反映它们的公允价值。这种方法起源于传统的实物资产评估,它的假设是:企业的价值等于所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从中减去负债的价值,得到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首先是因为资产和负债均按历史成本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成本无法反映通货膨胀和物价的变动。严格来说,对资产应当提取跌价或减值准备,但这种估计往往流于形式,能真实反映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在资产升值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更与账面价值相去甚远。其次,财务报表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产物,企业通常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或对报表数据进行粉饰,使数据偏离客观实际。因此,投资者出于评价真实价值、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应对报表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调整账面价值,原则上应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标准。由于公允价值只有在实际买卖时才能实现,因此可用模拟交易的方法,在同类市场找出与评估资产可比的参照物的价格。这种模拟市场价值的准确度,取决于市场的完善度和资产的通用性。市场的竞争性越强,资产的通用度越高,模拟市场价值越容易确定;反之,则不容易确定。对没有活跃交易市场、可比性差、专用性高的资产,应结合重置成本法计价。如果企业已不能持续经营,评估的价值就是清算价值,不再考虑企业的未来收益。 (二)比较估价法 比较估价法,是在企业的现金流量难以计算时,将目标公司与类似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选用合适的“乘数”来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乘数通常是参照企业的价值与某一指标,如每股收益、现金流量、账面净值等的比率,参照企业的价值可根据其股价确定。运用这种方法,要寻找与目标企业相似的参照企业,通过乘数确定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介绍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 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x成新率 二、重置成本的估算:1重置核算法: (1)按人工成本比例法计算: 间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x成本分配率 成本分配率=间接成本额/人工成本额x100% (2)单位价格法: 间接成本=工作量(按工日或工时)x单位价格/按工日或工时 (3)直接成本百分率法:间接成本=直接成本x 间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百分率 2. 物价指数法: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x资产评估时物价指数/资产购建时物价指数或: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x(1+物价变动指数) 3. 功能价值法: 4.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X表示是一个经验数据,称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统计分析法:K=R’/R K---资产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的调整系数 R’-----某类抽样资产的重置成本R----某类抽样资产的历史成本 三、实体性贬值及其估算: 1.观察法(成新率法):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x(1-实体性成新率) 2.公式计算法: 总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三、功能性贬值及其估算 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测算方法: (超额投资成本可视为功能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 四、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 五、成新率及其估算 1. 使用年限法:成新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预计尚可使用年限)×100% 2. 修复费用法:成新率=1—修复费用/重置成本×100% 六、收益法: 1.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情况:评估值= R i---未来第i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收益期有限 时,R i-中还包括期末资产剩余净额。 n----收益年期r-----折现率 2.资产未来收益无限期情况: (1)未来收益年金化情况:资产评估值(收益限值)=年收益额/资本化率 年等值收益额:评估值= ()() ∑ ∑ = = + + + = n t t n i t t r A r R P 1 1 1 1 2. 未来收益不等额情形:资产评估值(预期收益现值)=Σ前若干年各年收益额×各年折现系数+以后各年的年金化收益/资本化率×前若干年最后一年的折现系数 第三章一、机器设备评估的成本法:机器设备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1、重置核算法:(1)外购单台不需安装的国内设备重置成本

关于品牌资产评估的研究

关于品牌资产评估的研究 一、品牌资产评估的意义 80年代以来,西方营销界一个广为流传的概念是“品牌资产”(Brand Equity),它将古老的品牌思想推向新的高峰。品牌资产作为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又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资产评估成为关注的一大焦点,有关的研究大量展开,国际上已形成两大权威机构,每年或每二年发布全球品牌评估报告,受到广泛瞩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品牌资产进行融资活动。品牌资产评估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结构更加健全。资产负债表是银行贷款、股市的依据。评估品牌将品牌资产化,使得企业负债降低,贷款的比例大幅降低,显示企业资产的担保较好,获得银行大笔贷款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对品牌资产进行评估还具有下面一些意义。 首先,品牌资产评估是品牌兼并、收购和合资的需要。近期兴起的品牌兼并、收购热潮,使得许多企业意识到对现有的品牌资产的价值进行更好的掌握是必须的,对兼并、收购的企业品牌价值掌握也同样重要。合资企业的不断出现产生了传统上认为不能联合的联合品牌名称。其次,品牌资产评估有利于提高管理决策效率。虽然有企业形象资产对股东有利,然而无法具体评估各项品牌经营实绩。对公司各个品牌价值作出评估后,有利于公司的营销和管理人员对品牌投资做出明智的决策,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投资的浪费。 再次,品牌资产评估能够激励公司员工,提高公司的声誉。品牌价值不但向公司外的人传达公司品牌的健康状态和发展,肯定品牌是公司长期发展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向公司内所有阶层的员工传达公司的信念,激励员工的信心。品牌经过评估,可以告诉人们自己的品牌值多少钱,以此可以显示自己这个品

牌在市场上的显赫地位。 另外,品牌资产评估的结果能够激励投资者信心。评估品牌可以让金融市场对公司的价值有较正确的看法,这可提高投资者的交易效率。 此外,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品牌资产评估有利于合资事业和品牌延伸的发展。将品牌从公司其他的资产中分离出来,当作可以交易的财务个体的做法,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很明显,这为合资与品牌繁衍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品牌的价值,很多未作评估,在与外商合资时,草率地把自己的品牌(如:洁花、孔雀、扬子、美加净等)以低廉的价格转让给外方,就吃过大亏。 总之,研究品牌资产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建立和管理品牌资产是非常有价值的。品牌资产是个战略性问题,它是竞争优势和长期利润的基础,它必须由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亲自决策。品牌领导模式的目标不仅要管理品牌形象,更要建立品牌资产。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曾自豪地对世界宣布:即使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着可口可乐的品牌资产,可口可乐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建帝国。 二、品牌资产评估的一般方法 对品牌资产的价值评估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繁锁的工作。依据各种评估方法的基本特点作一归纳,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成本法(1)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依据品牌资产的购置或开发的全部原始价值估价。最直接的做法是计算对该品牌的投资,包括设计、创意、广告、促销、研究、开发、分销等。 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哪些成本需要考虑进去,例如管理时间的费用要不要算?如何算?品牌的成功归因于公司各方面的配合,我们很难计算出真正的成本。即使可以,历史成本的方法也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它无法反映现在的价值。因为它未曾将过去投资的质量和成效考虑进去。使用这种方法,会高估失败或较不成功的品牌价值。 (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按品牌的现实重新开发创造成本,减去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品牌价值的方法。重置成本是第三者愿意出的钱,相当于

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南京耐力健身有限公司 股东全部权益 评估报告书 江华评报字[2007]第225-L号 (第1卷/共1卷) 委托方:南京耐力健身有限公司 评估机构名称:江苏新华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二00七年十月三十一日 目录 Ⅰ评估报告摘要 (3) Ⅱ评估报告正文 (5) 一、绪言 (5) 二、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 (5) 三、评估目的 (5) 四、价值类型及其定义………………………………………………………………… 五、评估范围和对象 (6) 六、评估基准日 (10) 七、评估原则 (10) 八、评估依据 (10) 九、评估方法 (11) 十、评估过程 (11) 十一、评估假设与限制条件………………………………………………………… 十二、评估结论 (12) 十三、特别事项说明 (12) 十四、评估基准日期后重大事项 (13) 十五、评估报告法律效力 (14) 十六、评估报告提出日期 (14) 十七、尾部 (15)

Ⅲ评估报告备查文件 南京耐力健身有限公司 股东全部权益 评估报告书摘要 江华评报字[2007]第225-L号 一、资产评估委托方为:南京耐力健身有限公司。 二、评估目的:股权转让。 三、评估范围与对象:股东全部权益。 四、评估基准日:2007年9月30日。 五、评估原则: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的工作原则,以及资产继续使用、替代性、公开市场等操作性原则,公正、客观、科学地反映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之公允价值。 六、评估方法:评估人员根据资产的性质及评估目的,采用了收益法。 七、评估结论:经评估,2007年9月30日,南京耐力健身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4158万元人民币,大写人民币肆仟壹佰伍拾捌万元整。 八、报告提出日期:2007年10月31日。 (此页无正文) 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马宝舫 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 1 目的为规范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制定本规范。 2 定义为本规范需要,使用如下定义:(1)收益途径,是基于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通过计算待估矿业权所对应的矿产资源储量开发获得预期收益的现值,估算待估矿业权价值的技术路径。是一类评估方法的总称。本规范,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包括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剩余利润法、收入权益法和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五种。 (2)预期收益,是矿业权所对应矿产资源储量开发所获得的收益额。本规范,预期收益通过净现金流量(剩余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净利润指标表示。 (3)预期收益年限,是指矿业权所对应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的收益年限。(4)评估计算年限,是矿业权价值估算中确定的年限。包括后续勘查年限(评估基准日后需地质勘查工作的期限)、建设期(拟建、在建、改扩建矿山)及评估确定的矿山生产年限。 (5)投资收益,是指在矿业权评估计算年限内,投资应获得的合理报酬。 6)折现率,是指将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折现率与收益口径密切相关。 3 应用前提条件预期收益和风险可以预测并以货币计量;预期收益年限可以预测或确定。

4 应用程序及基本要求 应用程序除按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规定程序操作外,应执行以下应用程序: (1)选择适当的收益口径及评估方法; (2)分析、引用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估算可采储量; (3)分析、选用评估采用的资源开发指标及相关参数; (4)进行评定估算。 基本要求:选择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评估对应的经济行为; (2)勘查开采阶段或状况; (3)可获取信息资料的范围及可靠程度; (4)委托方的特殊要求。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涉及的评估参数,应根据相关应用指南、指导意见,在明确其涵义、分析其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确定折现率应与收益口径相匹配。 从事矿业权价值咨询业务,应委托方特殊要求,可以选择所要求的评估参数,但应谨慎分析其合理性,并在矿业权评估报告中,明确说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采用收益法评估资产时,收益法中的各个经济参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资本化率越高,收益现值越低 B.资本化率越高,收益现值越高 C.资产预期收益期不影响收益现值 D.无风险报酬率不影响收益现值 2、运用市场法时选择3个及3个以上参照物的目的是()。 A.为了符合资产评估的政策 B.为了体现可比性的要求 C.排除参照物个别交易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D.便于计算 3、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在购建评估对象时的相同点在于()。 A.采用的材料相同 B.制造标准相同 C.技术相同 D.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 4、被评估资产甲生产能力为60 000件/年,参照资产乙的重置成本为8 000元,生产能力为40 000件/年,设规模经济效益指数X取值,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元。 B.18423

5、被评估资产年生产能力为100吨,参照资产的年生产能力为160吨,评估基准日参照物资产的市场价格为20万元,由此确定的被评估资产的价值为()万元。 B.5 6、评估某企业,经专业评估人员测定,该企业评估基准日后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分别为10 0万元, 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并且在第六年之后该企业收益将保持在120万元不变,资本化率和折现率均为10%,该企业的评估价值最接近于()万元。 .1160 7、截至评估基准日资产累计实际利用时间和资产累计法定利用时间的比值大于1时表示()。 A.满负荷运转 B.超负荷运转 C.开工不足 D.与资产负荷无关

8、某项资产购建于2007年,账面原值为50万元,于2010年评估,若以取得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00%,评估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40%,该资产最可能评估值为()元。 000 000 000 000 9、运用使用年限法估测设备的实体性贬值率或成新率,其假设前提是()。 A.设备不存在功能性贬值 B.设备不存在经济性贬值 C.设备的实体性损耗与使用时间成指数关系 D.设备的实体性损耗与使用时间成线性关系 10、被评估对象为2007年购入的一台设备,评估基准日该设备与目前相同生产能力的新型设备相比,需多用操作工人4人,每年多耗电40万度。如果每名操作工人每年的工资及其他费用为2万元,每度电的价格为元,设备尚可使用4年,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 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最接近于()万元。 .76 11、下列不属于收益法的基本参数的是()。 A.收益额 B.折现率

论文范文—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关注和研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目前基本上处于借鉴西方国家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的阶段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对无形资产内涵的确定、类型的划分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基本上都是引进外国的。我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深入,实务操作也处于起步阶段,这必然给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发展完善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崛起,无形资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也逐渐认识到无形资产在生产和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无形资产的评估和研究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对无形资产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规范实务操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无形资产评估传统方法评析在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无形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评析并对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 讨。 (一)成本法。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历史成本(即最开始购置或创造无形资产时所支付的完全成本)或简单重置成本(即以重新购进或创造无形资产时所需的支出费用)作为推算无形资产价值的主要依据。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评估无形资产时,按被估资产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重置价)减去应扣减损耗及贬值,或乘以成新率来确定被估无形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公式为:无形资产评估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X成新率。在实际运用中,重置成本 是根据历史成本调整得到的。历史成本体现了资产的原始形成过程,具有易获得性和可验证性,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成本法的适用场合是以摊销为目的的无形资产的评估,但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无形资产有其特殊性,所以成本法的使用也有局限性。一是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对应性及虚拟性等特点,因此根据历史成本调整得到的重置成本来评估无形资产现值是不合理的。二是无形资产的成新率很难确定。三是大多数无形资产常常存在着开发成本高而应用前景差或开发成本低而应用前景好的现象。对这样的无形资产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是不合适的。 (二)收益法。收益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资产未来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

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如何对未上市公司进行估值 一、何为公司估值? 公司估值是指着眼于公司本身,对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公司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的资产及其获利能力。 公司估值是投融资、交易的前提。一家投资机构将一笔资金注入企业,应该占有的权益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公司估值有利于我们对公司或其业务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进行正确评价,从而确立对各种交易进行订价的基础。 公司估值是证券研究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估值是一种对公司的综合判定,无论宏观分析、资本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还是财务分析等,估值都是其最终落脚点,投资者最终都要依据估值做出投资建议与决策。 基本逻辑--“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一)公司估值的基础 基于公司是否持续经营,公司估值的基础可分为两类: 1.破产的公司(Bankrupt Business) 公司处于财务困境,已经或将要破产,主要考虑出售公司资产的可能价格。2.持续经营的公司(On-going Business)(PE投资的对象) 假定公司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可使用以下估值方法。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和期权定价法等。 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决定的股票价格,绝对估值法体现的是内在价值决定价格,即通过对企业估值,而后计算每股价值,从而估算股票的价值。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相对估值方法 相对估值法(Relative 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亦称可比公司分析法,通过寻找可比资产或公司,依据某些共同价值驱动因素,如收入、现金流量、盈余等变量,借用可比资产或公司价值来估计标的资产或公司价值。在运用可比公司法时,根据价值驱动因素不同可以采用比率指标进行比较,比率指标包括P/E、P/B、EV/EBITDA、PEG、P/S、EV/销售收入、RNAV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标是P/E和P/B。 1)P/E估值法 (1)市盈率(P/E)的计算公式: 静态P/E = 股价/上一年度的每股收益(EPS)(年) 或动态P/E = 股价* 总股本/今年或下一年度的净利润(需要做预测)。 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

CMVS12200-2008成本途径评估方法规范20080801

成本途径评估方法规范 (CMVS 12200-2008) 1 目的 为规范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成本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2.1 采用成本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规范。进行与矿业权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可参考本规范。 2.2 本规范适用于矿产资源预查和普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但不适用于赋存稳定的沉积型大中型矿床中勘查程度较低的普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 3 定义 为本规范需要,使用如下定义: (1)成本途径,是指基于贡献原则和重置成本的原理,即现时成本贡献于价值的原理,以成本反映价值的技术路径。是一类评估方法的总称。 本规范,定义为对有关、有效的勘查工作重置成本进行修正或调整,估算矿业权价值的一类评估方法。本规范中,成本途径评估方法包括勘查成本效用法和地质要素评序法。 (2)有关,是指在评估范围内,与目标矿种有关。 目标矿种,是指批准或许可的勘查矿种。 与目标矿种有关,是指能为目标矿种及其共、伴生组分勘查利用的所有实物工作。 (3)有效,是指主要勘查技术手段符合当时的勘查规范要求。 (4)重置成本,是按照当时的勘查规范要求,对所确定的有关、有效实物工作量,以现行价格和费用标准估算的现时成本。 (5)现行价格,是指评估基准日适用的各类勘查技术手段实物工作的价格和费用标准。 (6)勘查工作质量系数,是为反映有关、有效各类勘查工作的质量而设定的系数。勘查工作的质量根据现行的地质勘查规范要求评判。 各类勘查工作质量系数与各类勘查工作的重置成本的加权平均值,定义为勘查工作加权平均质量系数。 (7)勘查工作布置合理性系数,是为反映有关、有效勘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使用效果而设定的系数。勘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使用效果,根据现行勘查规范的要求评判。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采用收益法评估资产时,收益法中的各个经济参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资本化率越高,收益现值越低 B.资本化率越高,收益现值越高 C.资产预期收益期不影响收益现值 D.无风险报酬率不影响收益现值 2、运用市场法时选择3个及3个以上参照物的目的是()。 A.为了符合资产评估的政策 B.为了体现可比性的要求 C.排除参照物个别交易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D.便于计算 3、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在购建评估对象时的相同点在于()。 A.采用的材料相同 B.制造标准相同 C.技术相同 D.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 4、被评估资产甲生产能力为60 000件/年,参照资产乙的重置成本为8 000元,生产能力为40 000件/年,设规模经济效益指数X取值0.6,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元。 A.10203 B.18423 C.7869 D.22333 5、被评估资产年生产能力为100吨,参照资产的年生产能力为160吨,评估基准日参照物资产的市场价格为20万元,由此确定的被评估资产的价值为()万元。 A.40 B.5 C.8 D.12.5 6、评估某企业,经专业评估人员测定,该企业评估基准日后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分别为1 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并且在第六年之后该企业收益将保

持在120万元不变,资本化率和折现率均为10%,该企业的评估价值最接近于()万元。 A.1120 B.1160 C.1579 D.1610 7、截至评估基准日资产累计实际利用时间和资产累计法定利用时间的比值大于1时表示()。 A.满负荷运转 B.超负荷运转 C.开工不足 D.与资产负荷无关 8、某项资产购建于2007年,账面原值为50万元,于2010年评估,若以取得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00%,评估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40%,该资产最可能评估值为()元。 A.820 000 B.700 000 C.140 000 D.100 000 9、运用使用年限法估测设备的实体性贬值率或成新率,其假设前提是()。 A.设备不存在功能性贬值 B.设备不存在经济性贬值 C.设备的实体性损耗与使用时间成指数关系 D.设备的实体性损耗与使用时间成线性关系 10、被评估对象为2007年购入的一台设备,评估基准日该设备与目前相同生产能力的新型设备相比,需多用操作工人4人,每年多耗电40万度。如果每名操作工人每年的工资及其他费用为2万元,每度电的价格为0.6元,设备尚可使用4年,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最接近于()万元。 A.54 B.76 C.87 D.101 11、下列不属于收益法的基本参数的是()。 A.收益额 B.折现率 C.收益期限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word版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并购企业自身价值评估、并购投资的价值评估。而通常评估中说做的只有第一个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后两个并没有做,但是这两方面是评估师的职责范围,而且是最适合评估做的。 (一)目标企业自身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收益法 ?资产基础法 ?市场法 ?评估思路: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主要是要看目标企业的经营特点、资 产状况以及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认识,从而来考虑使用什么方法评估。 1、市场法:在国内市场上类似的交易案例比较少,应用条件存在限制。虽然 由13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市场没有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市公司一般有70%的股份不流通,市场价格只是30%流通股的价值,所以简单运用市盈率倍数来修正被评估企业价值,其结论不可靠,而评估追求的就是可靠性,而不是精确性,所以更多的运用是成本法和资产基础法。 2、“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中提出不要单独运用某种方法,所以在未来并 购中更多的是要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如果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存在差异的话,就要检查两种方法路径是否可靠,才能判断其结论是否可靠。如果两种方法的资料和路径是可靠的,那么一般来说两种方法的结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但在过去我们的认识是有误区的,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原来提出以成本法为基础,收益法为验证。使用成本法的时候,面对的客体的特征是:多的是资产,少的是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前期不是为了改制,而是主要为获得现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后会发

生变化,原因就是改制时就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要解决资产和效益问题的方法无非两条,一是剥离,把上市企业缩小,但部分剥离后就可能存在关联交易,而且即使这样的剥离也会存在着资产和效益的不匹配,就要求评估值不要太高,甚至有一点时间证监会要求净资产增值率不能超过20%,从而在使用成本法评估时,就会出现就低不就高。二是一个企业要改制上市,起初要求是净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0%,后来是不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而评估值与利润之比还要追求一个高值,因为股票发行价格是每股净利润乘以市盈率,而在市盈率被证监会确定的情况下,只能提高每股净利润来扩大融资量。按这样两种路径来评估,肯定是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将会远远高于成本法的评估结果,但现象却是收益法评估结果与成本法评估结果是一致的,因为要用收益法验证成本法的结果,所以即使验证了,收益法的结果也是不用再看的。因而目标和路径是存在问题的,在这样的前提和条件下,两种方法的应用是有限的。然而“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的推出,使得在未来的并购企业的评估中,通常会是两种方法,如果两种方法存在差异,就要分析路径、判断、价值取得是否可靠。 3、收益法评估中的问题: (1)预测期的确定:除了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是3-5年,之后采用永续,但是却都没考虑内在约束条件:对并购企业来说,评估的是某时点 目标企业资产规模不变的价值,而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 未来收益的决定取决于成本减少和收入增加,即影响未来收益的是 产量、价格和成本。而任何企业都有不同的成长阶段,在资产规模 一定的情况现,价格产量实现的规模都有一定的度,不可能无限增 长,而预测3-5年就是预测资产规模不变的度。 (2)简单应用企业发展规划:一般企业的规划比较乐观,特别是作为被并购企业,为了卖得高价,是将所有的想法都溶于规划中,而并未 考虑未来增长是由什么因素造成。如果规划假设未来市场充分实现 等等,这就需要分析收入增长是否是由于投资扩大引起。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 1 目的 为规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用收益途径进行矿业权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制定本规。 2 定义 为本规需要,使用如下定义: (1)收益途径,是基于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通过计算待估矿业权所对应的矿产资源储量开发获得预期收益的现值,估算待估矿业权价值的技术路径。是一类评估方法的总称。本规,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包括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剩余利润法、收入权益法和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五种。 (2)预期收益,是矿业权所对应矿产资源储量开发所获得的收益额。本规,预期收益通过净现金流量(剩余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净利润指标表示。 (3)预期收益年限,是指矿业权所对应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的收益年限。 (4)评估计算年限,是矿业权价值估算中确定的年限。包括后续勘查年限(评估基准日后需地质勘查工作的期限)、建设期(拟建、在建、改扩建矿山)及评估确定的矿山生产年限。(5)投资收益,是指在矿业权评估计算年限,投资应获得的合理报酬。 (6)折现率,是指将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折现率与收益口径密切相关。 3 应用前提条件 3.1 预期收益和风险可以预测并以货币计量; 3.2 预期收益年限可以预测或确定。 4 应用程序及基本要求 4.1 应用程序 除按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规定程序操作外,应执行以下应用程序: (1)选择适当的收益口径及评估方法; (2)分析引用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估算可采储量; (3)分析选用评估采用的资源开发指标及相关参数; (4)进行评定估算。 4.2 基本要求: 4.2.1 选择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评估对应的经济行为; (2)勘查开采阶段或状况; (3)可获取信息资料的围及可靠程度; (4)委托方的特殊要求。 4.2.2 收益途径评估方法涉及的评估参数,应根据相关应用指南、指导意见,在明确其涵义、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资产评估基本方法有三种:市场法就是通过在现行市场上搜集与待估资产相近的参照物及其近期交易价格等数据为基础,经过类比对参照物进行差异分析与价格调整,从而推定待估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成本法就是以待估资产现时重置成本扣除其各项损耗,以此确定待估资产的价值;而收益法则瞧重未来,就是通过估测待估资产未来各期的预期收益进而并折为现值,作为评估值。 资产评估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法、成本法与收益法。 第一节市场法 一、市场法的概念 市场法又称市场比较法或市价比较法,就是利用现行市场上与待估资产同样或类似的资产(参照物)的近期交易价格为基础,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对参照物进行异同分析,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待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市场法以均衡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就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评估过程中的资料直接来源于市场,同时又为即将发生的资产行为估价。 市场法以替代原则为灵魂,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投资者都不会接受高于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价格,既然就是待估资产,就不能高于该资产的市场价,这才符合市场规律。在决定就是否选择市场法来评估资产价值时,首先要确定它就是否具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公开市场,其交易环境就是否公平、监督机制就是否合理等系列条件。其次,还要瞧市场上就是否具有可比参照物及与相同的活动,就是否能够搜集到相关交易数据。市场法评估的主要步骤包括: 1、要有明确的资产评估对象,查找类似的参照物; 2、根据资产种类查找对资产价值影响较大的因素,并且根据参照物对这些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并调整其价值,得到最初结果; 3、初评结果进行分析,用统计分析或其她方法分析最初结果的合理性。 二、市场法的应用举例 【例3-1】南阳市曹路镇有一待估宗地G需要评估,现搜集到与待估宗地条

开题报告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1.3意义 1.3.1理论意义 简要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及传统的基本的评估方法,并且通过对比分析了解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对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基本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了解其反映的影响无形资产价值或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的各种因素。可借此来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理论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某种程度的提高和完善,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理论研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1.3.2现实意义 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都关系到企业的竞争潜力,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占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只有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与企业,在持续不断中获得优势,在经济环境下发展,无形资产评估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企业才能有发展。希望通过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研究来促进无形资产评估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

重新研制非常困难且没有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重新研制成本几乎为零,而且前向成本法完全不考虑账面历史会计记录,而只考虑在当前情况下研制相同无形资产所需成本。前向成本法方法适用于法律保护薄弱、技术相对知名、目前没有产生收益的无形资产情形(John et al., 2013)。然而,前向成本法在确定边际价格时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常用于无形资产出售以及许可谈判中。研究指出:有的无形资产成本也很难确定。比如专利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员工素质、商誉等等, 很难找到相近的统一的参考对象,更无法估计其成本、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成本法很难用在这样的不确定性高的无形资产评估中。 2.2国学者相关研究 2. 2. 1对市场法的相关研究 黄鸣强(2013)研究指出:市场法,又称现行市价法,即在市场上寻找一个或几个参照物的的近期交易价格,据以分析、推断、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很直接、易理解。但有时买卖双方出于保护商业或不愿公开财务核心资料或迫于竞争的压力等等各种原因、选择不公开黑市交易,这是的、政策不允许的,市场没能公开,这种情况下运营市场法评估是极其困难的。市场交易活跃是最基本的,如唯一和独特的特点,那么市场法可能就不适用。由于市场条件、交易情况、可比程度、方法运用、因素分析不同甚至评估师本身判断或假设不同导致同一无形资产评估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差异,这也属无奈的正常。因此在评估中不是一种主要的方法。蓿(2012)研究指出:根据市场交易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适用于专利、商标和等,一般是根据交易双方达成的协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计算上述无形资产的许可使用费。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觥鱼大多数无形资产并不具有市场价格,有些无形资产是独一无二的,难以确定交易价格。此外,无形资产一般都是与其他资产一起交易,很难单独分离其价值。丽芳等(2013)研究指出:采用此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市场参照物,而且它们与被评估对象之间有较强的相似性。由于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和独创性,很难找到可类比的价格,因此这种方法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2. 2.2对收益现值法的相关研究 曾琳琳(2013)研究指出:收益法的应用,首先,被评估的无形资产的预期而且企业开发某项只是产权所能耗费的成本不能决定该知识产权的收益,因而这一方法也就难以作为评估的依据。宋巾(2013)研究指出:成本法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

矿业权评估方法指导规范(CMVS206-2017)

矿业权评估方法规范 (CMVS206-2017) 本规范提出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收入权益法、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单位面积倍数法、资源价值比例法、基准价因素调整法、勘查成本效用法、地质要素评序法等九种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估模型、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前提条件、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以规范各种评估方法的应用。 1折现现金流量法 1.1基本原理 折现现金流量法(Discounted Cash Flow,DCF),是按照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将项目或资产未来经济寿命期内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按折现率折现,计算出项目或资产当前价值的一种收益途径类评估方法。通常应用于项目投资分析和资产估值领域。使用此法的关键,第一是预期评估对象未来收益期各年度的现金流量;第二是要找到一个与此匹配的折现率,折现率的大小取决于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风险越大,要求的折现率就越高。资产估值领域中的折现现金流量法,是将一项资产的价值认定为该资产预期在未来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现值总和,并将其作为该项资产的评估价值。 矿业权评估的折现现金流量法,是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净现金流量的折现体现矿业权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具体是将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以与净现金流量口径相匹配的折现率,折现到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之和,得到矿业权评估价值。其中,折现率包含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矿产开发投资报酬包含在折现率中。 1.2 评估模型 式中: [()/(1)] n t t t P CI CO i = =-+ ∑

P——矿业权评估价值 C I——年现金流入量(+)包括: 销售收入 回收固定资产净残(余)值 回收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余值 回收不动产及设备增值税抵扣额 回收流动资金 … CO——年现金流出量(-)包括: 后续地质勘查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无形资产投资(含土地使用权) 其他资产投资 更新改造资金(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更新投资) 流动资金 经营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企业所得税 … (CI-CO)t——第t年净现金流量,等于第t年现金流入量减去第t年现金流出量; i——折现率; n——评估计算期; t——折现期时间序号(t =0,1,2,…n)。 当评估基准日为年末时,下一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年初。如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12月31日,评估基准日t=0,2016年t =1。 当评估基准日不为年末时,当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评估基准日。如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9月30日,评估基准日t=0,2015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评估基准日,t =3/12,2016年t =1+3/12,依此推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