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

一、名词(至少做12个)
*文献 原始意义:典籍的书面记载、文字资料及贤人贤才的言论和他们世代口耳相传的见闻、记录资料等。传统意义:具有历史价值活与某一学科有关且具有科学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即历代保存的各种典籍和文书档案。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文献的编纂分类、传承流播、整理、校勘、典藏、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简言之,文献学就是研究文献的一门学问。
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典文献的一门学问。它作为一门学科,以目录学的原理为基础,并运用版本、刻印、校勘、辨伪、注释、编纂等知识和文献检索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古典文献的整理、典藏、检索的方法和规律。
*版本学是研究文献载体——书之物质形态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的物质形态及其特点,纸质图书的装帧形式,雕印本图书的分类及其特点,历代刻书的特点和版本的鉴定等。
官刻本指清朝及清朝以前历代出公帑,或由国家某种机构,单位主持雕印的书籍。
经厂本 明代经场所刻印的书本,如汉经厂、番经厂,它们所刻书又称“经厂本。
*藩府刻本 明朝各代藩王所刻印的书本称“藩府本”。
*殿本 清王朝建立以后,皇家在武英殿专事刻书,这就是有名的“殿本”。
局本 清在各地没立了若干官书局,其所刻书世称“局本”
坊刻本 指唐代至清历代各地书商刻印的书本。
*百衲本 用同一只书的不同版本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
*善本 清康乾之前的古本为山本,康乾以后经名家校批过的古本为善本。现在我们把收入善本书目的成为善本。
写本 相对于稿本,抄本和印本的名称。
目录学 就是研究文献目录的编制、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研究目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图书文献的目录。
目录 把一批书名或篇名与其说明依次编列在一起,就是目录。
*解题 也可以称为叙录、书录、提要等。在目录学中用以考察作者生平行事、提示图书的内容价值、向读者指示阅读门径、并对作者进行一定评论的以介绍性文字为主的文字,都可以称为解题、叙录或提要。
汲古阁:明末毛晋创办的私人藏书楼和印书厂分上中下三楹,中藏四库书和释道两藏,皆南北内府藏书用来校勘或作为刻书的样本。
《七略》 公元前七至五年,刘歆用两年多时间撰写,内容基本节录了《别录》的书录,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
*

《四库全书》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六年初稿完成,为乾隆皇帝下令查校藏书并决定编纂的一部企图囊括古今一切主要著作的丛书,并亲自命名为《四库全书》。因其内容极其广泛起到了整理和保存我国文化典籍的作用。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它总结性地著录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几乎所有重要文献,这也是《汉书·艺文志》开创史志目录的宗旨。这一宗旨在历代史志目录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著录的书可分两类:一是收入《四库全书》且进行了抄录的书即四库全书之书;另一种是未抄入《四库全书》只存书目,作了《提要》其书发回藏书家。《四》对18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总结,是掌握和了解清乾隆前古籍概况极有用的工具书,是古代篇幅最宏大优秀的目录著作。
*《郡斋读书志》: 宋代晁公武撰,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袁本43类衢本45类,全书有总序,每部有总论,每类有小序,每书有提要,今散佚五百多种,为整理古籍考辨存佚的重要依据。
*校勘学 校勘是指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接近或恢复本来面目,校勘是一种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科学。
* “校法四例”这是第一次对我国传统的校勘方法作科学和系统的总结,对校勘工作乃至校勘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校法四例”即对校法、本校法 、他校法 、理校法。
“三通”: 唐杜传《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瑞临《文献通考》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原书散佚只从《永乐大典》录出22卷,创立了书目使用解题和记录版本的体例,是解题目录的典型。
《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雪所著没,清前期罪先行世的一部官修目录书,未标四部之名但大致仍以四部为序,分类标准基本上是历代经史子集各种主要著述的书名为主,各自列部而以历代笺释、传注、义疏、考证之作附于其下。
《道藏》:古代关于道教产生的目录学,经过历代编纂,集纳大量与道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类学术著作,如天文化学医学哲学等,成为一部超大型中国文化资料宝库。
丛书:按照一定原则,如同一作者、同一学科、同一时代地区等,采用相同的物质形式,如一样的版面、装订等把著作汇刊的系列书籍。
《千顷堂书目》:32卷黄虞稷撰,为《明史*文艺志》初稿副本,按四部排列分51小类,本目体例为书名下小注作者字号、科第间及作者生平,不少内容为正史所无,弥足珍贵,所录明代著作最为完备。
《贩书偶记》:孙殿起编撰,20卷,成书于1936年,分类特点与《四库全书总目

》基本相同,最大特点
《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之书概不收录,只收未收之书,对《四库全书总目》有续补之用,且收录的清代以来大量稿本抄本。
《书目答问》:清同治十二年张之洞仿龙启瑞《经籍举要》而作的一部影响很大又非常经典的推荐书目,突破四库全书分类,增加“丛书”部,重视区别古今学术,新创了一些切合实际的类目,正录、附录共收书二千二百种左右,约当《四库全书》的五分之一。
天一阁:范钦为浙江宁波天一阁创建人,天一阁分上下层,下层大间,上层通为一间,图书最重防火,由“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命名,创建至今的四百年中从编书十来种每种书目都只能反映编目时期情况或是部分藏书。
晚清四大藏书家:瞿绍基的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杨以增的山东杨氏海源阁、陆心源的归安陆氏宋楼、丁申丁丙的钱塘丁氏八千卷楼。
涵芬楼:原名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图书资料室,该室后改名东方图书馆,成为收藏善本的书库,所藏多是张元济亲手征集,历经“一二八”战火浩劫后张元济整理残存古籍,在顾延龙的佐理下编订了《涵芬楼烬余书录》
简答(至少做8个):
1、简述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的形成,发展概况及其特点,阐明利用古典文献目录进行检索的途径与方法(2)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刻印,出版和有关版本的概况,阐明中国古典文献出版物及刻板的演变历史与特点。 (3)研究中国古典文献校勘,辨伪注释的状况,特点与基本方法,介绍古典文献校勘,辨伪和辑佚的基本知识。(4) 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收藏,管理及检索的原理与基本程序,介绍检索古典文献的手段,工具与方式方法。
简述版本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他主要研究是,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图书的物质形态及其特点,纸质图书的装帧形式,雕印本图书的分类及其特点,历代刻书的特点和版本的鉴定。
3,简述古籍装帧的几种(主要)形式
书籍装帧,是一门很有特色的艺术。其内容包括书的版式设计、封面、插图设计、装订形式等。它是鉴定古籍版本的重要依据。
纸书的装帧形式,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金镶玉等形式
4、简述宋代的两大刻书系统、三大刻书中心与刻书特点。
关于这一时期刻书特点,概而言之:刻书地域广,规模大,版印精,流通宽。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个人,官刻、私刻同时并举,从而形成官刻、私刻两大系统。
宋代(北宋)形成了杭州、眉山两个刻书中心,所刻书称为“浙本”、“蜀本”。南宋时,福建建

阳也成了刻书中心,世称其本为“建本”、“闽本”。
三大系统:官刻、私刻、坊刻
简述鉴定版本的诸要素
鉴定古籍版本,考订它们的刊刻时代,一般要从版式、行款、字体、墨色、纸张、牌记(包括内封面)、讳字(包括特殊用字)、装帧、刻工、序跋、藏章以及对其书著录等情况入手。
6、简述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研究认识、揭示与报导文献的方法与规律;二是研究目录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三是研究文献目录的功用。
目录学因内容、时代等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支。如专科目录就是目录学的分支学科,它是根据特定读者的需要,研究提示与报导某一专门学科文献状况的学科。如文学文献目录学、历史文献目录学、社会科学文献目录学、科学技术文献目录学等。
7.简述古典目录的主要内容。
1、篇目包括书名、篇名、篇卷数、附录、撰述者、版本及藏者等项,它是著录图书首要内容也是古典目录书的第一要素;2、解题也称叙录书录或提要,目录中用来考察作者生平行事、提示图书内容和价值、向读者提示阅读门径并对该书进行评论和介绍为主的文字;3、书序,又可分为书目总序,大类之序和小类之序。
8.印刷术问世前,中国的古文献载体有哪些?
就我国来说,先后有龟甲,兽骨,金石,竹木,帛,纸等。
9、简述校勘学的功用
1. 求得符合或接近原稿的书面材料。2.恢复古书的本来面目。
10、简述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典文献学随着文献的产生、流传和积累,不断发展,形成一条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
第二、中国古文献学(史)以经学(史)为中心。
第三、中国古文献学(史)虽流派众多,但从基本倾向上分只有两派:一是考据学派,一是义理学派。
第四、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传统上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三、判断分析题(*全做*)
*1、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七略》
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汉书·艺文志》。
《七略》早已亡佚。《汉书·艺文志》“今删其要,以备篇籍”。(《汉书·艺文志序》)。由此可知《汉书·艺文志》是以《七略》为蓝本改编而成。
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是为正史设“艺文志”之先河,对于(历史)文献的整理和保存之积极作用不可低估,更何况它已流传至今。故一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当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对《七略》是有改编的。
首先是对《七略》的整个结构有所调整。
班固从形式上取消了《辑略》,但保留了《辑略》的文字,散

置于每“种”、每“略”之后,这样便使得图书著录与其有关说明文字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便于读者对图书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是调整了一些典籍的分类。
另外,还补充了《七略》之所未备,如刘向、杨雄、杜林的著述。同时,还对《七略》的文辞有所斟酌、修改,使其阐述更为洗练、准确。
故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汉书·艺文志》。
*2、我国古代图书四分法始于《汉书·艺文志》
不是。我国古代图书四分法始于《中经》。
郑默的《中经》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其书已佚,不可考。南朝梁目录学家阮孝绪言:“魏晋之世,文籍逾广,皆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时之论者谓为朱紫有别。晋领秘书监荀勖因魏《中经》,更著《新簿》,虽分为十有余卷,而总以四部别之。”(《广弘明集·七录序》)(《广弘明集》,三十卷,唐京兆释道宣撰。这是继承并扩大梁僧祐《弘明集》而作的书。)
《隋书·经籍志序》:“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
由以上二序可知《中经》虽佚,但《新簿》是在其基础上编制而成。故可证《中经》的分类法是四部分类法。
故我国古代图书四分法始于《中经》。
*3、《隋书经籍志》是按学术流别进行图书分类的。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汉书·艺文志》的史志目录,它的编撰,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理论上最终明确了著录文献典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此分法一直沿用到清朝,成为我国古代目录分类的主流


四、列举题(*全做*)
 1.列举“二十四史”名称
 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二十四部史书。
*2.列举“十三经”名称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4.列举教材中出现的、从魏晋到清代的私家目录学著作(包括作者)
范钦《天一阁书记》,陆心源《百百宋楼藏书志》 丁申《善本书室藏书志》丁丙《八千卷楼书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杨绍和《海源阁藏书目》《楹书隅录》,
五、 论述(*全做*)
1、联系实际,论述目

录学的功用。
古典目录学是对于读书治学有重要作用的专门学科,它通过目录的表现形式使人们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借此“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让人们“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历代学者对目录学都非常重视,认为使读书治学的门径。1古籍书山的向导:利用已知数目了解古典图书基本情况a各个时代的古籍情况b古籍归属、著录及流传聚散情况c某人某派著书或某类著作情况。2读书门径的锁匙:浩繁的古籍是古代学术文化的宝库,胡乱翻阅涉猎、不分优劣主次抓到就读往往会走弯路劳而无功。按照目录的指引就能“即类求书,因书究学”选择合适的主要的关键的图书资料。3考辨古籍的依据:a以目录有无断书之真伪b考古书篇目之分合c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d因目录访求阙佚e以目录考之佚书f以目录书所载姓名卷书考古书真伪。综上所述,目录学是读书之学入门的向导、钥匙、桥梁和工具,在治学中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略论刘歆《七略》的分类及其功绩。
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等六大类,在“略”中又分种共计38类。《六艺略》:易 书 诗 礼乐春秋 论语 孝经 小学九种《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种《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 歌诗五种《兵书略》:兵权谋 兵形势 兵阴阳 兵技巧四种《数术略》天文、历法、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
功绩:1、总结了当时所有图书和学术流派;2、分类系统严密,横观看出学术异同,纵观看出学术变迁发展,为后人建立了较好的模式,为图书分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3、《七略》皆以“义”(图书内容)来分类而不同时采用“体”(书籍组织形态)与“义”两个标准。
3、略论《四库全书总目》在学术上的成就及特点。
1、辨析学术源流。它吸取并借鉴了历代编制目录的经验,注重体现学术的源流正变。
2、“谢彼虚谈,敦兹实学”。
3、以儒家为正统,衡量诸子百家。它集中国封建社会目录著作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渊薮。其学术观点必以封建正统观念为宗旨,以儒家思想为至尊。如它不顾事实,排斥、蔑视佛教、道教,反映了封建正统观念排斥异己的狭隘偏见。
4、有尊汉排宋之门户之见。多有攻击宋儒之辞,对心性之学的痛恨与不屑多有表露。
5、褒贬群书的封建等级观念。与封建正统观念紧密相连的是封建的等级观念。表现在《四库全书总目》中

的就是把典籍划分为不同层次
6、闭关自守,孤陋寡闻。书中的正统观念还表现在对国门外事物的无知和对科学技术的轻视。
4、谈谈你学习“古典文献学”后的体会与认识。
(1)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
(2)读书治学,特别是治古典文史之学的需要;
(3)整理、校勘、辑佚、注解、今译古籍的需要。
六、选择题(全做):
汉民族古典文献现存应不下于( B )种。
 A 五万 B 十万 C 三十万 D 五十万
2、线装书中,版面中心不刻正文的那一行叫做( B )。
 A 鱼尾 B 版心 C 象鼻 D 书耳
3、《四部丛刊》的主要编者是( B )
 A 丁申 B 张元济 C 傅增湘 D 黄丕烈
下列正史中,最早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出自(B )
 A 汉书 B 隋书 C 旧唐书 D 新唐书
最早编写私人藏书目录的,是( B ).
 A 王俭 B 任昉 C 阮孝绪 D 许善心
元代的刻书地区,以福建的建阳和山西的( D )最盛。
 A 运城 B 太原 C 临汾 D 平水
书坊刻本中有不少通俗文学作品,如杭州瓦子街张家书铺刊刻的( A ),就是现存宋人平话小说中最早的刻本。
 A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B 全相三国志平话
 C 太平御览 D 册府元龟
《书目答问》的补正者是( B )
 A 张之洞 B 范希曾 C 傅增湘 D 叶德辉
《卢照邻集》是按照著者的( A )命名的。
 A 姓名 B 字 C 号 D 籍贯
10、《文献通考》的编撰者是( C )。
 A 郑 樵 B 杜 佑 C 马端临 D 章学诚
11、纸书的装帧形式,先后有( C )等。
 A 卷轴、梵夹、旋风、蝴蝶 B 旋风、梵夹、卷轴、经折
 C 卷轴、旋风、经折、梵夹 D 旋风、卷轴、经折、包背
12、雕版印书始于( D ),到五代后,这一技术已被广泛运用。
 A 秦代 B 汉代 C 隋代 D 唐代
13、明代私人藏书,以嘉靖年间宁波的( D )最为有名,其天一阁收藏图书有七万卷。
 A 毛晋 B 冯梦龙 C 熊大木 D 范钦
14、《徐霞客游记》十二卷,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归于( B )。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15、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是( B ).
 A 别录 B 七略 C 七志 D 七林
16、在中国历史上,( D )是文献的最主要的载体。
 A 甲骨 B 布帛 C 木 D 纸
17、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汇编是( A )。
 A 别录

B 七略 C 汉书﹒艺文志 D 七志
18、正史中,最早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出自( B )
 A 汉书 B 隋书 C 旧唐书 D 新唐书
19、清代的铁琴铜剑楼,是著名的的书楼,其主人是( D )。
 A 范钦 B 陆心源 C 丁申 D 瞿绍基
20、《涵芬楼烬余图书》的编撰者是( B )。
 A 黄丕烈 B 张元济 C 刘承干 D 傅增湘
21、开创了史志记一代著作先例的是( C )
 A 《旧唐书。经籍志》 B 《宋史。艺文志》
 C 《明史。艺文志》 D 《清史稿。艺文志》
22、《大唐内典录》十卷,是唐初僧人( D )所撰。
 A 道安 B 僧祐 C 费长房 D 道宣
23、《李太白集》是按照著者的( B )命名的。
 A 名 B 字 C 号 D 籍贯
24、著名医学书《伤寒论注》被归入( C )。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填空题
1.(物质载体)是文献的躯壳,(记录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文献。
2、宋代刻本的字体,多采用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体。
3、纵观整个元代的刻书特点,大致可用八个字概括,即(黑口)(赵字)(无讳)(多简)。
4、私刻本大致可以分为(坊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等几类。
5、古典目录最主要的内容,有(篇目<篇名数书名>)(解题<书录叙录)(书序<总序类序)
6、在《四库全书》中,有关官制一类的书,被编排在(史)部,有关山川一类的书,被编排在(史)部,有关琴棋书画方面的书,被编排在(子)部。
7、《别录》二十卷(刘向 西汉)所著《七略》七卷(西汉刘歆)所著。
8、中国古典文献与现代文献的划分,以公元(1911)年为界。
9、张之洞认为,善本必须是(一定本<无阙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著>)(三旧本<旧刻旧钞>)。
10、作为研究文献的一门学问,文献学的范畴大致涉及(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典藏学)等四个学科的内容。
11、《通典》作者是(杜佑<唐>)《通志》的作者是(郑樵<宋>)《文献通考》是(马端临<元>)。
12、在四部分类中,地理类划归在(史)部,农家类划归在(子部),楚辞类划归在(集部)部,《孟子》一书,应到(经)部去查找。
13、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物质载体)(记录符号)(知识信息)。
14、线装书中

书叶左右边栏以外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书叶装订缝合处与书口相对的侧面称为(书背),书翻阅的地方叫(书口),书籍最外层起保护书的作用的称为(书皮)。书的最下端称为(书根),书的最上端称(书头),位于副叶后面,印有书名、撰书者姓名和刊刻地点等的(封面)。
15、解题目录因取材内容和撰写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综述型)(辑录体)(传注体)三种类型。
16、在四部分类中,地理类划归在(史)部,农家类划归在(子)部,楚辞类划归在(集)部,《孟子》一书,应到(子)部去查找。
17、儒家的十三经是(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粱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18写出下列书的著者或编撰者:《别录》(刘向)、《七略》(刘歆)、《汉书·艺文志》(班固)、《录鬼簿》(钟嗣成)、《百川书志》(高儒)、《郑堂读书志》(周中孚)、《中国目录学史》(郑振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