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培训资料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培训资料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培训资料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

诵读《三字经》带给学生的好处

官庄学校杨登兰

近年来,我校把《三字经》引入了课堂。《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我每天面对的也是小学生,如何教他们学知识懂道理就成了每天的必须思考的事情。恰值我们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奠定优雅人格”为主题的诵读经典活动,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毛席一生博览群书,烂熟文化于心中,运用于实践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让中国这只雄狮又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文化给予我们的伟大力量。

如今,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人们焦虑也与日俱增。人类从未有象今天这么多的忧虑:精神空虚(没有信仰)、心浮气躁(少了很多宽容,多了更多的不满和牢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几乎充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充斥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于是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呼唤人间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因此,《三字经》对我班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生观的影响,基本哲学思路与世界观的形成,审美意识的提高。

学生在诵读之前,我对于诵读的内容都做一些浅显易懂的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本性是善良的,虽然人的本性都不坏,可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

不能够轻易地判断一个人是善还是恶。“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虽不像前两句那么的“出名”,可其中也蕴涵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会闪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专心,恒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处。还有: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习。等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句子,通过我的讲解、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诵读过程中受到不同方面的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方面的。如:有的学生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对待其他小朋友也知道谦让了,并且懂得吃东西时不要只顾着自己,要先让给长辈等。香九龄温席的故事使他们进一步知道了要好好的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字经有数百句,它精辟地用文字总结、概括了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学下去,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初,一些社会人士对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学这些艰涩难懂的古典知识,不求甚解,不会有多大帮助,还会浪费正常学习时间,使学业负担更加繁重,对理解能力较弱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经典诵读,重在熏陶。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高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老实守信,谦恭有礼等,通过学习,孩子们的行为方式得到了很大改观。

一年级的孩子,性格孤傲,叛逆,对学习怕苦、怕累,没有信心,不懂得理解父母,体贴父母。独生子女的种种弊端都在身上得到体现,不懂得包容,忍让,关心别人。

一年来,每天在校园里都会听到学生们整齐地诵读孔夫子的:“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中有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无懒;父母教,须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 一个惧怕语文课、能力烂得一塌糊涂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 根据同学的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利用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诵读。老师为我们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我们诵读。一开始同学们对这个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认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都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班会,主题就叫“我爱经典诵读”。在班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我们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优秀视频,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经典着作都是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只有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其中含义,又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经典诵读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只有用心去读,认真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我们不仅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团”,通过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专门负责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们还成立了“新芽”文学小组,经常开展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出来,共同分享。从此经典诵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我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我们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我们在操场的树荫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诗词赏析》,我们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里自由交流与探讨经典诵读的精妙,我们在学校组织的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培训资料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三

诵读《三字经》带给学生的好处 官庄学校杨登兰 近年来,我校把《三字经》引入了课堂。《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我每天面对的也是小学生,如何教他们学知识懂道理就成了每天的必须思考的事情。恰值我们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奠定优雅人格”为主题的诵读经典活动,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毛席一生博览群书,烂熟文化于心中,运用于实践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让中国这只雄狮又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文化给予我们的伟大力量。 如今,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人们焦虑也与日俱增。人类从未有象今天这么多的忧虑:精神空虚(没有信仰)、心浮气躁(少了很多宽容,多了更多的不满和牢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几乎充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充斥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于是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呼唤人间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因此,《三字经》对我班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生观的影响,基本哲学思路与世界观的形成,审美意识的提高。 学生在诵读之前,我对于诵读的内容都做一些浅显易懂的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本性是善良的,虽然人的本性都不坏,可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

不能够轻易地判断一个人是善还是恶。“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虽不像前两句那么的“出名”,可其中也蕴涵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会闪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专心,恒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处。还有: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习。等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句子,通过我的讲解、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诵读过程中受到不同方面的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方面的。如:有的学生知道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对待其他小朋友也知道谦让了,并且懂得吃东西时不要只顾着自己,要先让给长辈等。香九龄温席的故事使他们进一步知道了要好好的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字经有数百句,它精辟地用文字总结、概括了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学下去,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初,一些社会人士对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学这些艰涩难懂的古典知识,不求甚解,不会有多大帮助,还会浪费正常学习时间,使学业负担更加繁重,对理解能力较弱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经典诵读,重在熏陶。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高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老实守信,谦恭有礼等,通过学习,孩子们的行为方式得到了很大改观。 一年级的孩子,性格孤傲,叛逆,对学习怕苦、怕累,没有信心,不懂得理解父母,体贴父母。独生子女的种种弊端都在身上得到体现,不懂得包容,忍让,关心别人。 一年来,每天在校园里都会听到学生们整齐地诵读孔夫子的:“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中有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无懒;父母教,须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联谊完小张丽娜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应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腾冲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学培训,通过3天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国学中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品味一下,确实受益匪浅。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一、加强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 变化气质,涵养德性。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

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二、坚持培养,激发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国学》里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较深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德音老师说过校园里每天听一段国乐,读一段圣贤书,做一段国学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间久了就能熟读成诵了,她还推荐了《菜根谭》一书。 三、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悟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四、加强学习,提高国学认知水平 我原以为国学就是《老子》、《孔子》。这一次培训听了罗艺峰教授的《在听中领悟世界---中国人的听道》的讲座让我知道原来听也是国学,再听到罗守诚老师的笛演奏,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并且连续不断的吹奏了两个多小时,让我震惊。国学里居然蕴含着那么多动听的国乐,我真的是太浅薄了,这让我深

学生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00字5篇

学生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00字5篇 《经典诵读》是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12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蒋祖国,唐国娟。可作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诵读教材,也可作为职业院校文学赏析教材,还可以作为社会各行业人员诵读的自学读本。下面是带来的有关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读了这一套书以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它让我知道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的心灵。“仁”里面的《美金的价值》、“义”里面的《大义桥》、“智”里面的《无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欢“信”这本书,我能从中体会到“信”让人受益非浅,那一句句简练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古今中外诚信使人们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他都想办法办到。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大将,曾几次打败汉军。刘邦当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季布只好化装到山东一朱姓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帮他向刘邦说情。刘邦后来封季布为中朗。季布有个朋友叫曹丘生,专爱拍马屁,听说季布当了官便来巴结。季布见曹丘生来就虎起了脸,骂了他几句。谁知无论季布态度多严厉,曹丘生照旧陪着笑还说:“我听说楚地有‘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听后很高兴就待他为上宾,曹丘生走后到处宣扬,季布的名生就越来越大。这就是一诺

千金。 诚信是不分国界的,在美国一个庄园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庄园主的儿子看见了十分喜爱,他想试试斧子快不快,就对准一棵樱桃树砍去,只听“咔嚓”一下树被砍断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进了小屋,但后来因为‘诚信’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就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还是华盛顿,在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信”,我们必须要以诚待人,正如李嘉诚的所说“我们要以诚代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期末,回顾这学期的经典诵读情况,收获很大,不足也很多,现将诵读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经典诵读情况 1、本学期读经时间有所调整,从以前的每课前读十分钟,改为一周读三堂课,星期一和星期五的第五节,星期三的早读课。这样改变的好处是不占用学生义务教育的时间,缺点是孩子们似乎读得不够多,而且遗忘较快,得不到及时的巩固。但即便如此,读经的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 2、每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读,齐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抽读,领读,赛读等。孩子们尤其喜欢教读,喜欢自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初中经典诵读活动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营造书香校园,培育时代新 三、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浸润人生。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各年级诵读内容: 七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八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古诗文必背》 六、诵读活动安排 1、领导小组成员: 由校长亲任组长,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及各班语文老师担任组员

国学经典培训心得

国学经典培训心得 现代化带给人们更多的物质享受,却并没有带给人们更多心灵的快乐,反而带给人们 的是更大的空虚和压力。面对这烦躁的社会,许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宁 静与自然。当全社会都只是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为乐,而精神却变得一片荒芜时,这是很危 险的事情。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 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小学校长培训心得体会心理健康,欢迎 借鉴! 我们不要只在那里感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现在已经到了该 我们静下心来,研读先哲的教诲的时候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炎黄子 孙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民族精 神的重要载体,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 读读我们国学经典中的语句吧,我们祖先早就通晓关于学习、事业乃至人生的简单而深刻 的道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样的适用。 管理型校长要质量,专家型校长要的使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以前的教育只是片面强 调教学工作,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把孩子当成出成绩的机器,忽视了他们的快乐,忽视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全人教育,这虽是最传统,但同时也是最科学、最先进的系统。它是通过融合古人数 千年留传下来的教育方法与教材,及融入国家指定的基础教育,来完成独特的明德小学教 育理念。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并考虑到孩子的发育 跟发育所带来的学习需要与顺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童才能在心理上、智慧上及体魄上等 各方面达到健全均衡的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让学童不仅是学到各种知识,还要接受 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并且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以致用,帮助他们不但具备 相关知识可以因应现实社会的种种考验,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真、善、美”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来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有路,做正确的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危 机并转成正面的机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总之,执行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要提高执行力,精心打造这一核心竞争力。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doc

经典诵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

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闫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课计划及教案培训资料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五年级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温家宝总理在世界读书日时曾讲“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实践;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即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一、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扩大学生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各科知识,激发阅读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诵读、识记能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之源。 二、兴趣小组成员:

五年级学生中选拔。 三、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 教室 五.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论语》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六、指导教师: 七、教学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对国学经典爱好。 2.学生不得旷课,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经典诵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八.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

教师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

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闫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美文,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以下是关于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 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 ·

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 ·

经典诵读教育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教育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2014年南京市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培训班。刚到那儿,放眼望去,报告厅里人头攒动。此次,为期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我收获多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不虚此行。我对经典诵读的理解和感受也更深了。现在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下三位老师。 首先是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的董蓓教授,她为我们讲授了“基础朗诵技巧”、“中华作品朗诵技巧”。她是个年龄不大,长得漂亮的大女孩,但听了她的课后,我不禁对这位老师刮目相看。她讲课时总是全情投入,把复杂枯燥的发声基础知识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给我们听。或许是学习播音主持的缘故,她的课有一种吸引力。生动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由衷赞叹她超强的专业性。通过她的讲解,我明确了朗诵与朗读是不一样的。朗读是朗诵的第一步,朗诵是脱离书本的实践活动,需要手势、眼神、姿态的配合。朗诵者心理的调整与情感的酝酿,在深入理解作者的想法,细读体会作者心理的基础上把自己设想成作者的化身——自己即抒情主人公,诗歌中的文字就是自己想说的话。知道了朗诵分为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她还让我知道我的语音不太标准,发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后鼻音一直发不到位,一些复韵母一直口型变化不明显,虚实的处理也不太正确等等。学会用气息来提高自己的朗诵技巧,知道了不同的感受可以朗诵出不同的效果来。使我对朗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李彤博士,他讲述了“书法欣赏”详细讲述了中华五千年字体的发展变化,教会我们欣赏不同的书法,并讲述出它们的特点:用笔如何?结构如何?章法怎样?知道了字体显示出人的内在特性。使我了解的文字的发展过程,同时也知道了如何写好书法和欣赏书法作品。 最后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杨淮老师,他关于“校园广播剧创作”的报告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从广播剧的艺术特征到如何去创作对我们进行了指导。毫不夸张的说,我是听着他的声音长大的,那动听的声音至今萦绕在耳畔,不由得对杨老师多了几分敬意。他的讲座是有深度的。每一个段落的讲解都配合播放不同学校创作的广播剧。听着老师们的声音,我感到震撼,突然觉得自己的声音怎么这么难听,都不敢说话了。从而也产生了想要学好朗诵的迫切心情,听课变得尤为认真,生怕漏掉一句。他总是说“如果校园广播剧创作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可以找我,我的电话是……”。 通过3天的学习,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努力训练,我的困惑会越来越少。因为这几天教给我一种坚持学习的精神。我会用坚持的精神,给自己的幼儿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以前,我总认为朗诵得好与不好最重要的在于朗诵者自身的声音条件、发声技巧。通过培训我知道朗诵效果是取决于朗诵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要有画面感,而不是见字念字。通过这种训练既可以提高诵读水平,又可以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可谓两全其美。我将带着对诵读的一贯热情,将所学带入日常工作,发挥最大效能。

一年级经典诵读资料全集

一年级 经 典 书 目 汇 编 八里总小 2012.春编

目录 一、古文 1、《三字经》 2、《弟子规》 二、古诗 1、《江南》 2、《敕勒歌》 3、《古朗月行》 4、《悯农》(一) 5、《悯农》(二) 6、《劝学》 7、《夜宿山寺》 8、《相思》 9、《春晓》 10、《小池》 11、《春日》 12、《元日》 13、《忆江南》 14、《游子吟》 15、《咏鹅》 16、《赠汪伦》 17、《绝句》 18、《山行》 19、《所见》 20、《村居》 三、推荐书目 1、神话故事 2、成语故事 3、寓言故事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国学经典培训心得

国学经典培训心得 2018-03-18现代化带给人们更多的物质享受,却并没有带给人们更多心灵的喜悦,反而带给人们的是更大的空虚和压力。 面对这烦恼的社会,许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宁静与自然。 当全社会都只是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为乐,而精神却变得一片荒疏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不要只在那里感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现在已经到了该我们静下心来,研读先哲的教诲的时候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 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严重载体,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是中华生存、发展和富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 读读我们国学经典中的语句吧,我们祖先早就通晓关于学习、事业乃至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样的适用。 因此,国学经典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 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既博又雅。 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讲,高尚的职业道德则是以德育人”的基本保证。 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我国,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树立师表形象。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潜藏在教师的言行之中的高尚人格形象,就是一部好的教书,高尚的人格无声无语地具体化、日常化于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一喜一怒之中,是一股强健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强大的、深刻的。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为人处世和言谈举止时刻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 在思想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在工作上,要爱岗敬业,科学严格,认真求实;在为人上,要胸怀坦荡,光明正大,厚道守信;在生活上,要先人后己,廉洁奉公,端庄沉稳,平易近人。 知识要丰盛,语言要确凿生动,仪表要纯洁整齐,举止要文明和-谐,以实际行动感召、带动和影响广漠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崇尚真理、刻苦钻研、富于开拓、耐烦细密的风气,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上养成敬重师长、至诚礼貌、遵纪守规、举止典雅、乐于奉献的风气。

《经典诵读》培训总结

《经典诵读》培训总结 孔现菊 星期二下午,小学的语文教师在二楼自习室共同参加了《经典诵读》培训的回忆。在这次会议上围绕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进行经典诵读,怎样进行经典诵读进行学习,我受益颇丰。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一年级到六年级以《经典古诗文》里的古诗文为教材,开展诵读活动。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还在每周的课程表上专门排出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员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低年级每周背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要数量又要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5篇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5篇 2020-01-22 兰德轩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一: 为期6天的书法培训学习结束了,在培训中,通过书法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作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深知培训意义和此次书法学习的重要性。此次培训,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目标明确。培训中,在书法教师精心辅导下,学员学习的热情高涨,效果显著。通过培训,大家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书法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它既能锻炼意志,又可陶冶情操;既反映个人的意志,又体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具体体现。练习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笔墨探求美,用心灵领悟美,用双手创造美的过程。 好的书法能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生命的体验,好的作品我们会感受到它无拘无束的情感流露,无障碍,随心所欲。初学一个帖,点画和点画之间一下很难摆顺,这需要我们去找规律,一点一画,一撇一捺间每个大家都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找到了,才能深入。写一个字,切忌把每个部分孤立起来,要做到协调,整体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有很多窍门,道理在里面。在学习书法,要学会从不同的书法形式后面找到古人都遵循

的法则。这种法则,虽然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历代不同,各人相异,但其内在的规律法则却是一样的。 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用笔以及行笔上去找古今一脉相承的规律。临帖时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要让笔把自己左右了,要用笔,自己左右手中的笔。下笔要善于找参照,大胆落笔,随时调整,锻炼出前笔有缺憾,后面的点画能补救的本领;字的形态要控制好,也在于善于找参照。临帖的时候自己的主观不要被帖套住,随时想到整体的关系,更加注意单个字的整体、角度、长短和笔划之间的配合。从大的方向把握住好“度”,再从细节上深入。书法的临帖,需要钻研和静心学习。我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练字的人,虽然不可能人人成为书法家,但人人都可成为一个书法艺术爱好者。我们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曝十寒,它是一个长期的细水长流的过程。既要注意人品的修养,不务虚名,不好高骛远,还要富有刻苦踏实的学习作风。这正是我们民族气节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学好书法。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受训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加朗读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参加朗读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腾翔小学王敬灵朗读作为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活动。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象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而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因为怕学生的朗读课文占用时间,把该讲的重点内容讲不完,所以忽略让学生去朗读、自己去理解。这样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枯燥无味。虽然该讲的都讲了,但效果甚微。或者是把“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停留在表面上,教师本身读不好,起不到示范作用,或是教师自己读得好,但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读得好。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急需比较专业的老师给我们作专门的指导。 今年3月31日到6月14日期间,我们有幸听到来自南宁市友衡学校的黄雪丽、天桃实验学校的赵慰菠、新阳路小学的书记韦东等几名导师带来的专题讲座。这一次的导师队伍,每一位老师的朗读水平和培训水平都很高,使受训的我们受益匪浅。每一次聆听都有感触,每一次练习都有收获。令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小学生来讲,朗读课文既是读的训练,又是说的训练,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初读的要求概括讲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一定要读正确,读准确文章当中的生字、新词的发音,再读正确的基础上多读几遍,达到熟练流利的程度,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加上读者自己的体会,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特别是韦东老师的讲座,深受同行们的喜爱,她的朗读极其到位,往往能

经典诵读三百首

1.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作品译文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2.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其九)》 迢迢牵牛星,皎皎(jiǎo)河汉女。纤纤(x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há)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jiàn),脉脉(mò)不得语。 作品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3.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作品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4.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品译文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我愿意留居在这美丽的山中。 5.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haí)来就菊花。 作品译文 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 6.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品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7. 明日歌清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作品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